人教版教材《燃烧和灭火》课件详解1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教材PPT《燃烧和灭火》ppt完美课1

人教版教材PPT《燃烧和灭火》ppt完美课1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无法改变。白磷:40℃ 红磷 240℃
【讨论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 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 要什么条件? 答: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讨论3】向水中的白磷通 氧气,白磷居然在水中燃烧 起来,这再次说明燃烧需要 什么条件? 答:燃烧需要氧气。

8.造成中西方用香差异的一个很重要 因素, 也是许 多其他 文化差 异的内 在因素 之一, 就是各 自传统 信仰的 不同。 西方多 信仰基 督教, 其次是 伊斯兰 教,二 者与香 的传播 关系并 不大;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6.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 的不同 。西方 人注重 直观性 ,喜欢 某种气 味就直 接喷洒 ,芬芳 满身, 让别人 直观地 感受到 ;

7.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 化传承 使他们 更注重 意会性 ,儒释 道三家 无不言 开悟, 最高深 的思想 是“意在 言外”, 最美好 的意境 是“言 有尽而 意无穷” ,表现 在用香 上,就 会在享 受美好 的芬芳 之外, 更注的条件
它们灭 火的原 理是什
么?
盖上锅盖灭火
隔绝空气
清除可燃物
浇水灭火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灭火原理
1、清除或移走可燃物; 2、使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 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破坏其一, 即可灭火
解惑:
手帕在熊熊烈火中为什么没有被烧掉呢?
操作:将手帕浸入50%的酒精溶液中, 均匀湿透后取出,用坩埚钳夹住,点燃。

2.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 来互相 吹捧或 以竹自 诩,那 些落泊 荒野的 书生和 隐居“ 南山” 、待价 而沽的 名士, 也普遍 寓情于 竹、引 竹自况 。

(人教版)化学《燃烧和灭火》教学课件1

(人教版)化学《燃烧和灭火》教学课件1
A. 便于消防人员快速通行 B. 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C. 减少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7.1 燃烧和灭火 课件 _2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7.1 燃烧和灭火 课件 _2
清除可燃物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请问以下救火方式与破坏哪一个燃烧条件有关?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请问以下救火方式与破坏哪一个燃烧条件有关?
灭火常识
发现火灾迅速拨打 火警电话119,报 警时要讲情详细地 址、起火部位着火 物质、火势大小、 报警人姓名及电话 号码,并派人到路 口迎候消防车
灭火的方法:
热水,并放入用硬
纸圈圈住的一小块
白磷。在烧杯上盖
一片薄铜片,铜片
上一端放一小堆干
燥的红磷,另一端
放一小块已用滤纸 着火点参考信息:着火点是物质燃烧达到
吸去表面上水的白 最低温度。
磷(如上图所示)
,观察现象。
白磷 40℃
红磷 240℃
讨论:
1.实验一: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而红磷不能 燃烧;若将铜片上不能燃烧的红磷放在酒精 灯上加热,,红磷则能燃烧,这一实验事实说 明了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在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 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3.将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通入氧气后,白 磷燃烧了,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4.将石块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石块能燃烧吗?
答案: 采用隔断可燃物的方法来灭火
火上浇油
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
答案: 增加可燃物,使燃烧更加剧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7.1 燃烧和灭火 课件 _2
煽风点火
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
答案: 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7.1 燃烧和灭火 课件 _2

《燃烧和灭火》PPT优秀课件人教版1

《燃烧和灭火》PPT优秀课件人教版1


2.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实际,去 真切地 感悟这 种人间 真情, 并让学 生体会 爱的伟 大,从 而也能 奉献爱 心。

3.该组散文诗短小精巧,富含诗意哲 理,把 纷繁的 事物经 过高度 浓缩, 使之呈 现出简 洁美, 给人以 启迪, 令人从 中品味 出诗意 。

4.诗人柯蓝没有用长者身份灌输自己 的想法 ,而是 以孩子 的口吻 ,从孩 子的视 角去观 察生活 ,认识 生活, 想象生 活,感 怀生活 ,拉近 了沟通 的距离 ,增强 了亲切 感。
逐一研究每一个因素(对比实验) 控制其他因素不改变
多因素影响,单因素对比
一、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请分析: 1、蜡烛一吹就灭,缺少的燃烧条件是什么? 2、吹不灭的蜡烛秘密是?
资料:吹不灭的蜡烛中,加 入了金属镁,镁的着火点是 38—40度,石蜡的着火点为 180—190度。
思考:什么是燃烧?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 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5.全篇笔锋自然流畅,语言亲切活泼 ,抒情 色彩极 为浓重 ,容易 打动读 者感染 读者, 读后能 给人以 启迪与 思考。

6.童 年 生 活 , 是无 忧无虑 ,天真 烂漫的 时光, 对它的 描摹更 能激起 学生的 共鸣, 相似年 纪发生 的事情 也会更 具说服 力,更 能使学 生体会 作者丰 富的情 感,能 引导学 生健康 的成长 。
燃烧的物质有哪些? 棉线、酒精、火柴 它们又是如何熄灭的呢?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
一、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观看视频,分析课本实验7-1
资料: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 。 烧杯内盛放的是80℃的热水。

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PPT课件

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PPT课件

自燃: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 如:炎热夏天 堆积紧密的草堆失火;鬼火。
19
23.09.2020
本课小结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几个概念
燃烧 缓慢氧化 自燃
20
23.09.2020
利用“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熄灭蜡烛的是 ( A )。
21
23.09.2020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现象] 蜡烛熄灭 [结论] 燃烧的条件之二:可燃物要氧气接触;
7
23.09.2020
燃烧的条件
探__究__与__活__动_ _
[实验三] 将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块放在酒精灯上点燃,比 较点燃的难易。
[现象] 木条比煤更容易点燃
[结论] 燃烧的条件之三:
可燃物要达到燃烧 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8
23.09.2020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
物质的着 火点是物 质固有的 特性,不 可改变
3.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 以下。
(一般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达到一点即可。
18
23.09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 甚至
不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如:食物的腐败,动植物的呼吸。铁的生锈。
一、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内因)
2、与氧气充分接触(外因)
3、温度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 温度(即着火点)(外因)
9
23.09.2020
[讨论]三者是否需要同时满足?

燃烧和灭火PPT课件51 人教版优质课件

燃烧和灭火PPT课件51 人教版优质课件

问题
方法
(1)熄灭酒精灯 (2)油锅中的油着火
灯帽盖灭 锅盖盖灭
(3)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 用水扑灭
原理
隔绝氧气 隔绝氧气 降低温度
2,说明以下做法的理由:
(1)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 的一片树木砍掉。 理由:隔绝可燃物
(2)火灾中用湿毛巾捂住嘴,卧在地上爬行能有效逃生 理由:热空气密度小而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气体较少。
4 、得失如云烟,转眼风吹散。人生百年,转眼成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切邂逅,悲欢喜舍皆由心定。看得透,放得开,则一切如镜中花,水中月,虽然赏心悦目,却非永恒。不如开开心 心,坦坦荡荡,不让自己在悲伤中度过,别让自己在徘徊中漫步,随缘起止,生活以开心为准则。人生一世,其实活在一回心境。
13 、你不能因为自己是刘翔,就看不起哪些参加全民健身的。 12 、俗话说得好:树挪死,人挪活。在现代激烈竞争社会,铁饭碗不复存在,一个人很少可能在同一个单位终其一生。所以多交一些朋友很有必要。 5 、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19 、拥有的时候,多加珍惜,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平安就是福。且行且惜,且走且悟,人生之中唯有自强不息,勇敢向前,方可走出一条阳光大道。 20 、工作是一场赛跑,中途没有停歇,过程异常艰苦,需要毅力坚持,才能取得成绩,为了年终红包,望君努力工作。 1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15 、是战士就应该奋勇杀敌,是勇士就应该无所畏惧,要成功就得努力,去拼搏才能胜利,这里是你们驰骋的天地,勇士们,擦亮你们的眼睛,亮出你们的宝剑,活出属于你们的精彩吧! 10 、聆听不代表沉默,有时安静也是一种力量。 6 、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8 、那些在困难面前能够坚持到底、努力奋进的人最终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后的成功。 6 、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8 、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 3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0 、工作是一场赛跑,中途没有停歇,过程异常艰苦,需要毅力坚持,才能取得成绩,为了年终红包,望君努力工作。 19 、一个人的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外,谦虚谨慎是不可缺少的品格。自以为是的人永远也找不到成功的门路。 8 、那些在困难面前能够坚持到底、努力奋进的人最终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后的成功。 5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梦想,只有坚持,你的梦想才能实现。 13 、年轻人看到人生路上满是灿烂的鲜花,老年人看到人生途中的是凄美的斜阳。 17 、当你周围都是米的时候,你很安逸;当有一天米缸见底,才发现想跳出去已无能为力。有一种陷阱,名叫安逸!别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没有危机!是最大的危机!自己不上进,危机无处不 在吞噬你的理想和灵魂,混下去很容易,混上去太难了! 17 、不要轻易用过去来衡量生活的幸与不幸!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绽放美丽的,只要你珍惜。

人教教材《燃烧和灭火》精品课件1

人教教材《燃烧和灭火》精品课件1


5.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 把外部 生活的 收获变 成心灵 的财富 ,缺乏 此种禀 赋或习 惯的人 则往往 会迷失 在外部 生活中 ,人整 个儿是 散的。 外面的 世界布 满了纵 横交错 的路, 每一条 都通往 不同的 地点

6.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 在世界 上闯荡 了一番 ,有了 相当的 人生阅 历,那 么,他 就会逐 渐认识 到自己 在这个 世界上 的位置 。世界 无限广 阔,诱 惑永无 止境, 然而, 属于每 一个人 的现实 可能性 终究是 有限的 。
★ 用剪刀把烛芯剪掉
灭火的原理
点燃3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个烧 杯;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向 一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 析原因。
现象
分析

蜡烛熄灭
扣上烧杯后,燃烧的蜡烛与 氧气(空气)隔离,蜡烛熄灭。
Ⅱ 蜡烛燃烧情况不变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二
Ⅲ蜡烛熄灭
燃烧的条件
1.要有可燃物。 2.要有氧气(或空气)。 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
的着火点。
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
火点以下。
课堂练习
1.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的船舱里装满 了供战马吃的草料,航行途中草料突然着火,整个战舰瞬
间变为火海。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

1.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 有的。 在地球 形成之 初,地 球水就 以蒸气 的形式 存在于 炽热的 地心中 ,或者 以结构 水、结 晶水等 形式存 于地下 岩石中 。那时 ,地表 的温度 较高, 大气层 中以气 体形式 存在的 水分也 较多。

人教版化学课件《燃烧和灭火》ppt完美课1

人教版化学课件《燃烧和灭火》ppt完美课1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灭火的原理
破坏燃烧条件中的一个或两个条件即可灭火
(1)隔绝氧气(或空气); (2)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与灭火
它们灭 火的原 理是什
么?
盖上锅盖灭火
隔绝空气
浇水灭火
隔离可燃物 降低温度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请用“燃烧和灭火”的化学知识解
释下列的成语?
【思考1】铜片上的白磷 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 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 条件?
答:燃烧需要氧气 (或空气)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思考2】铜片上的白磷燃 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 需要什么条件? 答: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无法改变。白磷:40℃ 红磷 240℃

8.造成中西方用香差异的一个很重要 因素, 也是许 多其他 文化差 异的内 在因素 之一, 就是各 自传统 信仰的 不同。 西方多 信仰基 督教, 其次是 伊斯兰 教,二 者与香 的传播 关系并 不大;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九年级化学第七章(课题一)
燃烧与灭火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1.灯泡的发光发热现象是燃烧吗? 2.食物腐烂、铁生锈、动植物呼吸也属于 燃烧吗?
燃烧:是______与_____发生的一种 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反应。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学生实验
实验用品: 兵乓球碎片、小木条、坩埚钳、酒精灯、打火机 实验现象: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无法改变。白磷:40℃ 红磷 240℃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达到燃烧所需的最 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3.氧气(或空气)

人教版教材《燃烧和灭火》实用PPT1

人教版教材《燃烧和灭火》实用PPT1
物质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表7—1通常状况下一些物质的着火点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木炭 无烟煤
着火点/℃ 40 240 250~330 320~370 700~750
讨论
2.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 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 什么条件?
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或者氧气接触
4、木柴燃烧时,常把木柴架空一些,
目的是( D )
A.使热量易散失 B.使火柴着火点降低 C.使木柴变成易燃物 D.使木柴与氧气充分接触
1.后现代社会以大众文化的兴起为特 征,而 大众文 化要求 文化的 大众消 费性质 ,图像 以强有 力的视 觉冲击 力成为 实现大 众消费 的主要 途径。
2.传统意义上的书籍,没有图像的填 充就被 边缘化 ,纯文 学也只 有借助 图像才 能走向 市场中 心、大 众视野 ,充斥 市场的 总是图 文并茂 的大众 读物, 这就形 成了当 下对文 学的消 费由读 字到读 图的转 变。
小结
燃烧的条件
1.要有可燃物。 2.要有氧气(或空
气)。 3.温度要达到可
燃物的着火点。
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
气)。 3.降温到可燃物
的着火点以下。
1.下列情况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C)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
3.当然,文学毕竟是图像无法取代的 ,人类 文明的 传播方 式从图 像过渡 到文学 ,就是 因为文 字的抽 象描述 、概括 能力是 超越图 像的。 文字通 过语言 唤起人 脑中的 想象, 其魅力 在于建 构一个 内视形 象,这 种内视 审美是 文学独 有的, 语言艺 术独有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扑灭火灾
情境:
某商场仓库中的毛衣着火了, 请你想出尽可能多的办法, 将火扑灭。
情境
灭火方法
搬离未着火毛衣
仓库着火 用灭火器灭火
消防员用水 扑火
灭火原理
清除或隔离 可燃物。
隔绝氧气 (或空气)
使温度降到 着火点以下
灭火的依据是什么?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1.可燃物。
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把将大火蔓延路线 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清除可燃物。
练习:
1、柴草发生火灾时用水可以救灭火的原因:
水可以降低火场内的温度,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
2、保存白磷的方法是将白磷放到水中,原因是:
白磷着火点低,水的作用是将白磷与空气隔绝
B
C
D
5.下列图标中,属于禁止带火种的标识是( B)
A
B
C
D
6.在电影院、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常见标志
A
A
B
C
D
事例
1995年12月8日,在克拉玛依特大火灾中有 288名中小学生葬生火海,灾难震惊全国, 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 学会如何逃生。
灭火与自救
楼房火灾与自救:如果你所在房子 出现火灾,你如何逃生?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爆炸的概念
易燃物、易爆物

1.后现代社会以大众文化的兴起为特 征,而 大众文 化要求 文化的 大众消 费性质 ,图像 以强有 力的视 觉冲击 力成为 实现大 众消费 的主要 途径。

2.传统意义上的书籍,没有图像的填 充就被 边缘化 ,纯文 学也只 有借助 图像才 能走向 市场中 心、大 众视野 ,充斥 市场的 总是图 文并茂 的大众 读物, 这就形 成了当 下对文 学的消 费由读 字到读 图的转 变。
2)学校的锅炉房用的是燃油蒸气机,你会为 锅炉房选择哪一种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或水基型灭火器
3)学生宿舍可设置哪种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实验7-3】粉尘爆炸实验
现象:金属罐内发生了爆炸
现象:塑料瓶内发生了爆炸 因此,在生产、运输、 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 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而煤炉火用扇子扇,却扇越旺?
分析: 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少,用嘴吹会使
产生的热量随空气的流动而散失,温度降 低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熄灭。
在煤炉中燃料多,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 量多,扇风不会使煤炉的温度降低到着火 点以下,而扇风时又使空气流通,补充了 氧气,所以会越扇越旺。
小结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禁止放易燃物质 当心爆炸—— 当心火灾——
爆炸性物质
氧化物
知识抢答
1. 酒精是易燃物,应该粘贴的标志( C ) NhomakorabeaA
B
C
D
2.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 D )
A
B
C
D
3.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上的标志是 ( A)
A
B
C
D
4.广州地铁站严禁携带、存放易燃品。
为了提示人们注意,地铁站张贴的图标是(A)
A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第2课时
全国每年平均因火灾造成的 经济损失高达16.7亿元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学习目标
1. 认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 说出几种常用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3. 知道爆炸的条件,列举日常生活中的
易燃物和易爆物、防范爆炸的措施; 能识别常见的安全标志。
火灾现场
活动与探究 【视频】灭火器原理示意图: Na简2C易O3的+2灭H火Cl器=2NaCl+H2O+CO2↑
讨论:说出灭火方法并分析灭火原理: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 锅盖盖灭或放入较多的蔬菜。
隔绝空气。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油罐着火时需用水 喷淋降温,可用水扑灭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结论: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 就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
在哪些地方需要粘贴“严禁烟火”
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 和煤矿的矿井内
资料 我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粉尘爆炸发生在1942年
日本侵略者统治下的本溪煤矿的煤尘爆炸,死亡1549 人,残246人。事故发生前,巷道内沉积了大量煤尘, 是由于电火花点燃局部聚积的瓦斯而引起的重大煤尘 爆炸事故。
1、爆炸的条件:
(1)可燃物与氧气(空气)接触,
比例达到爆炸极限;
同时满足
(2)有限空间; (3)温度达到着火点;
缺一不可
(4)反应有气体生成。
易燃物和易爆物
易燃物: 白磷、酒精、硫粉、液化石油气、 氢气、天然气、面粉、棉絮
2.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禁止烟火
禁止带火种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吸烟
当心火灾—— 易燃物质

3.当然,文学毕竟是图像无法取代的 ,人类 文明的 传播方 式从图 像过渡 到文学 ,就是 因为文 字的抽 象描述 、概括 能力是 超越图 像的。 文字通 过语言 唤起人 脑中的 想象, 其魅力 在于建 构一个 内视形 象,这 种内视 审美是 文学独 有的, 语言艺 术独有 的。

4.文学独特的“味外之旨”、“韵外 之致” ,其丰 富性和 多重意 义,依 靠图像 是永远 无法接 近的。 图像的 直观性 正好切 断了这 种对文 字魅力 的省思 和想象 。
〖知识巩固〗
3.发生下列情况时,你会采取什么方法灭火? ①家用电器线路短路而发生火灾 ②不小心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 4.木材起火可以用水扑灭,油起火却不能 用水扑灭,这是为什么?
油的密度比水小,如果用水灭火, 油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火会向外 蔓延,火势增大。
拓宽视野:为什么燃烧的蜡烛一吹就灭,
3.温度达到着火点。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缺一不可
满足其一
灭火的根本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探究】
灭火的原理
I
II
III
现象:I 蜡烛一段时间后熄灭;
II 蜡烛继续燃烧;
分析:III蜡烛很快熄灭。
I 蜡烛将烧杯里的空气燃烧掉缺氧气而熄灭; II 烧杯中的蜡烛与空气接触而不会熄灭; III烧杯里的碳酸钠和盐酸产生CO2使蜡烛熄灭。
—————————————————————————————
几种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干 粉 灭 火 器 二 氧 化 碳 灭 火 器 水 基 型 灭 火 器
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原理
△ 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讨论
1)学校的图书馆应选择哪一种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