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1.综合性学习。
“墨香书法展示”是教育部开展的“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之一。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走进墨香书法”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汉字书法是汉民族独创的,它以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材料二】汉字书法以“文房四宝”为工具书写情感,是书法家一生学识、人品的反映。
颜真卿作品的“庄严正直之美”、苏东坡书法的“清涵飘逸之美”和毛泽东书作的“大气磅礴之美”都是例证。
【材料三】颜真卿楷书王羲之行书张旭草书(1)请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2)如果让你来策划这次活动,你准备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列举两例。
项目一:项目二:(3)为更好地开展这项活动,七年级(1)班班长代表班级向校图管借了27本字帖,供大家练习书法,请你帮助班长改正借条中的两处错误。
借条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练习书法,特借字帖27本供大家使用。
此据。
借书人:七(1)班班长2021年10月15日2.综合性学习。
某中学七(1)班近期将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班上将举行一次“我们该读什么书”的专题讨论会,就作家毕淑敏和汪曾祺的不同阅读观展开辩论,请你写出你认为正确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毕淑敏: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研磨了无数次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家享乐。
汪曾祺: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什么目的。
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
觉得没意思,就丢开。
(2)下面是两位同学写的读书感受,请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仿照例句,表达出你的读书感受。
示例一:读书如开窗,开窗可以清洁室内空气,读书能够净化人的灵魂。
示例二:读书如登山,山登得越高,景象就看得远;书读得多,眼界就开阔。
3.综合性学习。
明德中学决定开展一次语文活动,主题为“少年正是读书时”。
请你随我们到下列站点参加活动。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1
2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间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二、有关读书的典故 你知道它们与谁有关吗? 韦编三绝( ) 悬梁刺股( ) 凿壁偷光( ) 目不窥园( ) 囊萤映雪( ) 牛角挂书( ) 程门立雪( )
孙敬、苏秦
车胤、孙康
匡衡
孔子
杨时
董仲舒
李密
韦编三绝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反复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由于翻开来又卷回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悬梁刺股
01
03
02
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亮,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3
在中国元代时期有个叫宋濂的人,他酷爱读书,由於家中贫寒,只得借书博览,随著书越读越多,宋濂越觉得需要老师指点,於是他当掉衣服,千辛万苦来到城中,考上学馆,不料学官的脾气古怪,宋濂历经曲折,最后终于苦学成才。
有关读书作用的名言
四、有关读书的名言
有关读书作用的名言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刘向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高尔基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莎士比亚 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绍斯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一、名人读书故事看名人怎么读书古代匡衡,(凿壁借光)喜欢读书。
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
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
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
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
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这就是凿壁偷光的故事。
汉朝有个叫孙敬(头悬梁)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
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锥刺股)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
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
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
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东晋人车胤(囊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
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
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
他为此十分苦恼。
于是捉了许多萤火虫放在白布袋里借着萤火虫的光来看书晋代孙康(映雪)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这是囊萤映雪的故事。
名人读书故事⑴高尔基靠铜锅映月看书(国外)⑵鲁迅吃辣椒驱寒读书。
(中国)二、名人与读书主题活动1.朗读“名人读书名言”。
2.介绍“名人读书经验”。
3.听名人读书趣闻轶事。
4. 主编一册“名人读书名言集”;5. 主办一期“名人读书的趣闻轶事”手抄报6.主办一期“名人读书经验谈”的墙报。
三、1 写一句关于“书”的名言警句。
高尔基----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
汉朝刘向----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臧克家----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莎士比亚----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托尔斯泰----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卡莱尔-------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
2、班里要举行“与书籍结伴而行”的读书报告会,你能向同学推荐一本中外名著吗?写出名著名称和内容梗概。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学情分析《少年正是读书时》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旨在通过此次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目前的阅读状况,找出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已经进入初中这一成长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及时地帮助他们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活动实施时,依然要强化这样的意识:综合性学习的一切活动应由学生自己自主、合作完成,教师的作用只是协作和指点。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读书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喜欢读书,力求养成勤于读书的习惯。
2.引导学生学会有选择地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品味。
3.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4.引导学生一起读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喜悦,共同提高读书水平。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认识读书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喜欢读书,力求养成勤于读书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观看演员赵又廷做的读书公益广告导入2.设计提问:观看了短视频,你获得了哪些启示?3.教师导学:同学们,正像广告中说的“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身心的光合作用,带我们发现更好的风景。
”那让我们一起开启阅读之旅,多读书,读好书,把阅读变成光合作用,让我们在阅读中去发现世界,发现更美的风景!【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同学们都很熟悉的广告作为切入点进入本次学习,意在告诉孩子们,读书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风向标。
同时,也提醒孩子们,生活中处处可以学习语文,语文是流向生活的河流,生活也是语文的源流。
二、读书好——明方法苦乐阅读(一)看同龄1.分析图表:国民纸质图书阅读量指标2.设计提问:从图表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示例:9-13岁未成年人纸质阅读量指标远远高于18—70岁成人。
可见9-13岁的未成年人比18-70岁的成年人更喜爱读书。
教法:教师引导学生先读出图表所直接反映的信息,再由此得出相应的结论,引导学生学会从现象看本质。
(二)三省吾身1.教师导学:9-13岁未成年人的阅读量那么高,作为其中的一员,我真的爱读书吗?2.明确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案【三篇】

【导语】整理了七年级上册语⽂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少年正是读书时》教案⼀ 教学⽬标 1.认识读书的重要性,积累关于读书的名⾔警句,了解名⼈读书的⽅法和经验,了解上阅读的重要性。
2.进⼀步认识⾃⼰的读书观。
3.通过学习和活动,进⼀步提⾼学⽣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的⽔平。
学情分析 现在,课业的负担使许多中学⽣疲于应付作业、考试,很少有时间来阅读课外书。
即使读课外书,绝⼤部分也是与课程有关的辅导书。
同时,随着电脑的普及,不少中学⽣都沉迷于络,把⼤量的课余时间花费在络上。
有不少学⽣即使看与课程有关的课外书,内容也多是娱乐、络、武侠、游戏等。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图⽚导⼊ ⾸先请同学们观看⼏幅图⽚,看看:你认识它们吗?(学⽣根据图⽚回答)这些名⼈、名胜古迹跟我们相隔了遥远的时空,可我们见到它们却像见到了⽼朋友,你是通过什么渠道认识了解它们的? 是的,书能引领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领略古今的风情,使我们“秀才不出门,⽽知天下事”。
因此,我们不仅要好读书,⽽且要读好书。
下⾯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翻到本单元综合性学习,请同学们齐读前⾔。
⼆、看名⼈读书 环节⼀:读书名⾔ ①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学家、科学家,写下了⼤量精彩的读书名⾔,你知道哪些呢?谁来说说?请同学们汇报⾃⼰搜集的情况。
②⽼师这有⼀组名⾔,邀同学们⼀起来感受领悟(找⽣读) 书是⼀扇窗户——⾼尔基说:“每⼀本书,都在我⾯前打开了⼀扇窗户。
” 书是良药——汉朝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 书是阳光——莎⼠⽐亚说:“⽣活⾥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 依照上⾯的例句,运⽤相同的修辞⽅法,写出你对书的认识。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下。
书是________——我说:“________________。
” 环节⼆:名⼈读书经验 读书也要掌握⼀些⽅式⽅法,名⼈的读书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你知道的名⼈读书经验有哪些?选择其中的⼀条来推荐给同学们。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2.共同研讨找“药方”。 (1)各小组把找到的课外阅读中存在的共性 问题汇总在一起,专人记录。
示例:读书速度慢;读书总需要别人提醒; 家里没有读书氛围;自己爱看的书家长不让 买;没有读书方法……
(2)每小组选一位代表发言,在全班交流各 组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示例:我组出现的共性问题是读书总需要人 督促,没人督促就会忘记。针对这种情况, 我组决定实行小组共读一本书,俗话说,一
活动四:好书推荐乐分享
1.各小组派出代表为大家推荐好书,包含书 名、作者、故事梗概、推荐理由。信息准确, 内容健康,语言精练,理由充分,图文并茂, 能综合使用多种媒体更佳。 2.教师推荐好书展示。
示例:《飞鸟集》是印度诗人泰 戈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 最杰出的诗集之一,它包括300余 首清丽的小诗。白昼和黑夜、溪 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 戈尔的笔下合二为一。短小的语 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 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
读书经验 ①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是静坐时 回忆曾经读过的书。巴金说:“我第 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 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 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 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
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 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 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 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 下一点美好的东西。”
示例: 读书名言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
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陶行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书看多了,文章自然就会写了。——鲁迅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苏轼
读书故事 孙敬、苏秦:头悬梁、锥刺股 车胤、孙康:囊萤映雪 匡衡:凿壁偷光 杨时:程门立雪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 我校拟开展“阅读名著,走近经典”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本次读书活动设计一则宣传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示例】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交流会活动形式二:_______________活动形式三:_______________(3)21世纪的今天,有了一种更方便的阅读方式——网上阅读,那网上阅读是否真的很好呢?请说说你的看法,并作简要分析。
2. 综合性学习。
(1)请你写出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
(2)我校初中部文学社已经组建完毕,请你给文学社起个雅致的名字。
(3)为宣传阅读的重要性,更好地促进全民阅读,请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4)对于应该读什么样的书,人们历来各有看法,下边是最有代表性的三种观点。
你认同哪种?理由是什么?观点A:读经典的书,就开阔了精神的视野。
观点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观点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
3.【材料一】清华大学“新媒体指数研究团队经过长期跟踪发现,微信内容以快精短为特点,并呈现了短视频、纯干货、附带背景音乐等不拘一格、多元化呈现方式的格局。
整体而言,浅阅读、轻阅读、泛阅读依旧是主体。
【材料二】北京大学教授王余光认为,儿童阅读、学术阅读和经典阅读还是应该坚持纸质书。
“我主张儿童阅读不要从微信阅读开始,对于孩子来说,微信阅读容易分散其注意力,不能养成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此外,学术性著作和经典性著作,也应该坚持纸本阅读,“只有纸质书阅读才会引领你不受干扰,一面看,一面思考。
”【材料三】在广袤的文学世界里,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美的语言使人着迷,令人陶醉。
纸质阅读中的文学伴随我们成长,带领我们走进过去和未来,让我们的心灵找到归宿。
在良好阅读习惯的引领下,江都区仙女庙中学打算成立班级小小图书馆,开展捐书和读书活动。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

A.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王贞白 )——这两句
诗说的是读书要惜时。
B.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苏轼 )——这两句诗
说的是读书的作用。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这两句诗
说的是读书有时是无用的。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这两句
诗是说读书是做学问的源头活水。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
-8-
【解析】这两句诗说的是读书要和实践结合起来,强调的是 实践的重要性。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
-9-
②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并概括寓意。 示例:墙前站了三个人,站地面上的人, 眼前只有墙;站在一摞较矮的书上的人, 越过墙看到了一片黑暗;站在一摞较高 的书上的人,越过墙和黑暗,看到了太阳 和光明。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
-21-
5.七年级( 1 )班开展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 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 1 )为渲染气氛,请你围绕活动主题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示例一:少年好时光,正是读书时。 示例二:阅读经典名著,陶冶美好情操。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
-22-
( 2 )在“与书籍结伴而行”的好书推荐会上,请你向同学推荐 一本名著,并写出书名、作者和推荐理由。 书名: 《鲁滨孙漂流记》 作者: 丹尼尔·笛福 推荐理由: 鲁滨孙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荒岛上,克服了常 人无法想象的困难,顽强地活了下来,他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 值得我们学习。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
-6-
2.七年级( 1 )班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班会,请你 参与。
( 1 )班会拟设三项活动,请你策划另外两项活动。 活动一:推荐经典读物 活动二: 品评精彩故事 活动三: 讨论阅读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
一、名人读书故事看名人怎么读书
古代匡衡,(凿壁借光)喜欢读书。
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
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
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
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
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这就是凿壁偷光的故事。
汉朝有个叫孙敬(头悬梁)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
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锥刺股)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
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
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
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东晋人车胤(囊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
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
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
他为此十分苦恼。
于是捉了许多萤火虫放在白布袋里借着萤火虫的光来看书
晋代孙康(映雪)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这是囊萤映雪的故事。
名人读书故事⑴高尔基靠铜锅映月看书(国外)⑵鲁迅吃辣椒驱寒读书。
(中国)
二、名人与读书主题活动
1.朗读“名人读书名言”。
2.介绍“名人读书经验”。
3.听名人读书趣闻轶事。
4. 主编一册“名人读书名言集”;
5. 主办一期“名人读书的趣闻轶事”手抄报
6.主办一期“名人读书经验谈”的墙报。
三、1 写一句关于“书”的名言警句。
高尔基----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
汉朝刘向----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臧克家----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莎士比亚----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托尔斯泰----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卡莱尔-------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
2、班里要举行“与书籍结伴而行”的读书报告会,你能向同学推荐一本中外名著吗?写出名著名称和内容梗概。
读书文摘卡
类别外国名著书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奥斯特洛夫斯
基
内容摘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塑造了保尔.柯察金执著于信念而坚定不拔的崇高形象,其形象超越时空,超越国界,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保尔一生十分坎坷,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还坚持写书,对自己毫不顾惜,用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
保尔可谓强者的化身。
3、(1)活动中,同学们交流了很多读书方法,认为批注是一种很实用的读书方法。
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
(2)你在读书中形成了哪些读书的方法(你欣赏哪些名人的读书方法)
如:孟轲的“独立思考法”:尽信书不如无书。
理学家朱熹的“三到法”: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4 读图好还是读文好图片在传播中的直接性,图片所具有的视觉冲击力,符合了信息社会的要求。
况且当代社会非常繁忙,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谁都没有耐心去阅读文字,只有图是一下子给了你所有的信息读图的进步性质
读图的所谓“危机”?问题在于,当读图成为一种视觉的消费方式时,我们是不愿意对图本身有所深究的。
我们不仅消灭了图的意义,我们还理直气壮地消灭阅读,消灭以阅读为代表的思考。
5、活动中,同学们对应该读什么书各抒己见,形成了下列三种观点。
你更认同哪一种?请以一本相应的书为例,结合所认同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观点。
(50字以内)
A、读经典的书,就发现了世界的入口。
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
例:我更认同A,理由:读《荷马史诗》,让我们在感悟真理和正义之美的同时,也领略了古希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流行作品是现代生活中的语言,反映出现代人的生活、思想感情,读起来很有兴趣。
经典名著是经过时间的筛选,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
读名著,价值是非常高的
6读书,是精神的享受;读书,可以吸收无尽的营养。
读书,能激起你心中的波浪;读书,能使你狭窄的心灵逐渐变得宽广。
你一定喜欢读书。
谈谈你在“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担负的任务及完成情况。
答:担负的任务:搜集“名人读书名言”,编辑《名人读书名言》,办“名人读书经验”墙报,讲“名人读书故事”,策划或主持读书报告会,报道同学们课外阅读情况等。
除上述6项外,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
完成情况:写出完成的数量或结果即可。
(酌情给分)
7栀子飘香,榴花明艳……在充满生机的初夏时节,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增添人文气息.学校将开展一次读书活动。
(1) 请你为这一活动命一个名称,以体现活动主题。
(书香满校园与书为伴)
(2)请你为这一活动拟一条标语。
(2分)
_示例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示例二:让花香伴随书香,让名家走进心灵。
可引用名言,也可以自拟。
符合活动主题即可
(3)按下面要求策划一个班级活动方案。
(3分)
活动主题:阅读名著,陶冶情操
活动目的(紧扣班级活动主题):通过名著阅渎,培养文学素养,提高文化品味。
活动方式:①请作家到班上举办专题讲座②举行“我爱文学”的主题班
会③举办”阅读名著”的手抄报比赛
(4)活动组委会请你就怎么开展这次活动提三条建议。
A举行一次问卷调查,了解同学们读课外书的情况B请新华书店到学校搞一次书展
C请作家作一场“走近名著”的报告会D在全校举办“读书交流会”
E举行“名著走向舞台”的话剧表演
(5)在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哪一个?请说明你喜欢的理由。
例:诸葛亮,智慧和忠诚的化身。
孙悟空,不畏艰险,有叛逆精神,神通广大。
8、对对联:
上联:珍爱图书,使书香溢满校园。
下联:尊重知识,令智慧浸润心田。
(学习科学,让聪明萦绕脑畔。
)
9、从下面《西游记》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则100字左右的人物简介。
孙悟空猪八戒白骨精红孩儿
示例一:孙悟空——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
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是如意金箍棒。
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
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
他嫉恶如仇,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10、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相关的内容。
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天空的罡煞之星。
话说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武松,为兄报仇怒杀西门庆、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结识孙二娘(母夜叉);醉打蒋门神,替施恩(金眼彪)夺回快活林(孟州道);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行者;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
”
11网上阅读你尝试过网上阅读吗?若尝试过,你网上阅读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浏览、检索、下载、网上讨论等)
弊大于利 1.辐射强 2.诱惑多 3.内容混杂
利大于弊:第一、可以开阔视野。
第二、可以对外交流。
第三、可以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
第四、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
第五、可以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