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模拟分项专题15-环境保护

2018年:高考、模拟分项专题15 环境保护

【2018年高考题】

(2018·新课标Ⅰ卷)1.[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位置见图11)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建有世界种子库(通过约100米长的隧道进入),存有近100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种子样本,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风险。该种子库建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

说明世界种子库选址的有利条件,以及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

(2018·新课标Ⅱ卷)2.[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白洋淀分布广泛的芦苇,曾是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撑。但前些年由于其经济价值减弱,居民管护芦苇的积极性下降,大量芦苇弃收,出现了芦苇倒伏水中的现象。雄安新区设立后,管委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行芦苇的资源化

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管护、收割芦苇的积极性。

(1)指出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6分)

(2)说明当地居民积极管护、收割芦苇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4分)

(2018·新课标Ⅲ卷)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洪水一片天,枯水一条线”是鄱阳湖的真实写照。“堑秋湖”是鄱阳湖区一种传统的捕鱼作业模式。渔民在湖滩筑堤,形成一个个碟形湖,以便秋季鄱阳湖退水时截留更多的水和鱼。10月份一些以水生动物为食物的候鸟陆续迁入湖区越冬,渔民也开始在碟形湖放水捕鱼。至次年1月,碟形湖水干鱼尽,3月份候鸟陆续迁离。

分析“堑秋湖”捕鱼模式对鄱阳湖区候鸟越冬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改进建议。

(2018·海南卷)4.[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装配式”建筑方式类似于“搭积木”一样建造房子,即将梁、柱、墙板、阳台、楼梯等部件(部品)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在工厂里制作好,然后运到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拼装。而传统建筑施工中,则是把钢筋、水泥、沙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直接运至建筑现场进行施工。

从环境保护角度,说明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的优点。

(2018·江苏卷)5.[环境保护]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全球气候变暖增加的热量中64%被海洋表层水(0—700m)吸收;相当于人为排放量约30%的CO2被海洋溶解而导致海洋酸化。当海水的温度、盐度、酸碱度和透光度等环境因子发生较大变化时,浅水珊瑚会发生白化甚至死亡,近二十年已发生了三次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图25为“大气圈碳收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分析导致近期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2分)

(2)简述大气圈与陆地植被、土壤、海洋之间进行碳交换的主要自然过程。(2分)

(3)每年大气圈中碳的增加量有___________×1012千克;造成大气圈CO2增加的人类活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除全球气候变暖外,有些人类活动也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为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可采取的对策有。(3分)

【2018年高考模拟题】

(【全国省级联考】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密卷)1.[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渤海沿岸滩涂是部分迁徙鸟类理想的中途停留站点和越冬地。近年来渤海的滩涂发生了明显变化。下图为渤海湾海岸围垦变化图

分析图中滩涂变化特点及其对鸟类迁徙造成的不利影响。

(【全国百强校】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5月押题考试)2.[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厕所革命”解决了民生难题。农村“厕所革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三格式化粪池”功不可没——卫生间的污水流入第一个格子,通过中间厌氧仓处理,粪渣沉淀、分解,再流入另一个格子,这时,水明显变清了,被处理过的污水,顺着污水管网流入不远处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再经过人工湿地“过滤”最终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目前,武汉市还陆续出现新型智慧公厕,市民如厕时扫个脸,就可以免费取手纸,…,不过投入也相对大。

(1)说出“厕所革命”带来的环境效益。

(2)请为智慧公厕管理创新提出两条“金点子”。

(【全国省级联考】2018届高三全国高考调研模拟试卷(一))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位于长江中游的洞庭湖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湖区人口密集,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近年来洞庭湖区水华频发,大小西湖区域尤为严重,夏季发生的频率更高。下图为洞庭湖流域局部图。

分析大小西湖夏季水华频率高的原因。

(【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明太鱼属于北太平洋北部沿岸近底层冷水性海鱼。明太鱼最好的晾晒季节是

每年的10月至次年4月。每年10月,在东北某地就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如下图所示):公路旁村落边,一排排松木架子一眼望不到头,上面挂满了一条条晾晒的明太鱼,很是壮观。

分析扩大明太鱼的晾晒规模对陆地与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全国百强校】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5.(环境保护)

2018年3月29日一则视频引人关注,河北一灌农田水井像往常一样,往外流出泛红的井水,再沿着沟渠淌进农田,而不远处就是一家化工厂。事件发生后,“生态环境部” 4月21日发布消息,通报了河北省宁晋县“红水浇地”案件的调查进展,并称当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该企业4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实施刑事拘留。宁晋县政府已聘请专业机构开展水土修复工作。

试分析“红水浇地”产生的危害并提出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主要措施。

(【全国省级联考】西南名校联盟2018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6.(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材料“洋垃圾”,指进口固体废弃物,有时又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弃物。中国曾是全球最大的“洋垃圾”进口国,“洋垃圾”的进口热潮开始于20世纪末。2017年7月18日,中国正式通知世界贸易组织,从2017年年底开始将不再接收外来垃圾,包括废弃塑胶、纸类、废弃炉渣与纺织品。面对中国的禁令,英美两国正在积极制定政策彻底解决塑料垃圾问题,但是在相关技术研制成功以及政策出台前.英美两国在塑料等垃圾处理上仍以寻找替代中国的垃圾出口“接盘侠”为主。

(1)简述中国曾大量进口“洋垃圾”的主要原因。

(2)分析“洋垃圾”对环境带来的危害。

(【全国省级联考】学海大联考2018届高三名校模拟试卷(六))7.[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地热供暖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节能、环保供热方式。即通过钻井把地下热水开采出来,输送到各家各户实现供暖,而换热之冷水再次通过钻井回灌地下,这样就实现了循环利用。京津冀地区每年可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量折合标准煤约3.43亿吨,接近于该地区多年平均燃煤消耗总量;完全开发可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如雄安新区雄县目前约有30万人口,现已开发1500米左右地热深井约70口,井口水温在60到70摄氏度,供暖能力338万平方米,可为当地95%的居民供暖。

分析京津冀地区发展地热供暖的有利条件及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8.[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药监部门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存有备用药品,52.4%的家庭设有家庭小药箱。但是,高达73.6%的家庭却忽视了药品的储存条件,更有至少八成的家庭没有定期清理过期药品的习惯,也不清楚过期药品的危害和处理方式。

九成被调查者有将过期药品随意丢弃的经历,而这一问题在农村则更为严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