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诵读知识竞赛试题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大赛晋级赛题库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大赛晋级赛题库一、接龙题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2、《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4、《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5、《黄鹤楼》唐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6、《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7、《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8、《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9、《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0、《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11、《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2、《春思》唐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13、《塞下曲四首之二》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14、《清平调三首之一》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15、《御街行·秋日怀旧》范仲淹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16、《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范仲淹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17、《菩萨蛮》张先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18、《水调歌头》苏轼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9、《清平乐》晏殊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20、《清平乐》晏殊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21、《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22、《木兰花》宋祁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23、《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2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5、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26、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27、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28、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29、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30、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31、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32、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33、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中华经典诵读大赛题库(中学组) 河北永清

永清县“益田杯”中华经典诵读竞赛题库【中学组】一、填空题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共305篇。
2、赵翼《论诗》中有诗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其中“风骚”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和《离骚》。
3、《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生民》叙述了周民族的始祖后稷的诞生和他发明农业、定居邰地的历史。
4、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是按照风、雅、颂的体例编排的,其中的三颂即周颂、鲁颂和商颂。
5、“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是《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一诗中的句子,这几句描绘出一幅典型的黄昏时分农家生活的图景。
6、“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诗经》爱情诗中的名句,它出自《关雎》一篇。
7、《橘颂》是诗人屈原早期创作的一首咏物述志诗,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赞美橘树“受命不迁”、“秉德无私”的品性,并将它作为自己的师表。
8、屈原短篇抒情诗集《九章》中的《涉江》一篇记叙了屈原晚年被流放江南的凄苦经历,其开头就说:“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表达了诗人矢志不渝地执着于理想的精神。
9、《九歌·少司命》中“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两句,描写离别的悲哀,被后人推许为“千古情语之祖”。
10、“思无邪”是孔子对《诗》三百的思想内容的评价,他还把《诗经》的政教功用概括为“兴、观、群、怨”。
11、《诗经·大雅·烝民》是一首杰出的政治颂美诗,诗篇赞美了王室重臣仲山甫的赫赫功绩,塑造了一个德行完美、勤于王事的政治家的形象。
12、许穆夫人是《诗经》作品中少数几位留下了姓名的作者之一,《诗经·鄘风》中保存了她的诗《载驰》,诗中表达了对故国卫国灭亡的哀伤,也对阻止她回国吊唁的许国大夫进行了谴责批评。
13、现存最早的《楚辞》本子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本,他在《叙》中表明所依据的底本是刘向的辑本。
14、“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一诗中的名句。
经典诵读大赛中华传统文化常识问答题

经典诵读大赛中华传统文化常识问答题1、“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八斗”指的是:( B )A、诸葛亮B、曹植C、苏轼D、纪晓岚2、“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语出:( C )A、李莫愁 B金庸 C、元好问 D、李商隐3、《西厢记》的作者是:( C )A、马致远B、白朴C、王实甫D、关汉卿4、“瘦金体”出自哪位皇帝之手?( C )A、唐太宗B、唐玄宗C、宋徽宗D、李后主5、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 B )A、元宵B、饴糖C、腊八粥D、饺子6、中华民族的摇篮是:( C )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B )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8、苗族的传统乐器是:( D )A、笙B、笛C、萧D、芦笙9、“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B )A、三个月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10、“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哪个历史人物?( A )A、韩信B、张良C、樊哙D、陈平11、京剧中的“大花脸”属于生旦净末丑中的( B )A、生B、净C、末D、丑1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谁的评价( A )A、王维B、孟浩然C、苏轼D、黄庭坚13、孔子是哪国人( B )A、秦国B、鲁国C、卫国D、宋国14、在古代大一统时期,拥有领土最多的朝代是( B )A、清B、元C、唐D、宋15、《史记》是中国第一部( A )A、纪传体通史B、编年史C、国别史D、编年体通史16、中国传统节日中仅次于春节的节日时:( C )A、元宵B、端午C、中秋D、清明17、下列哪个不是端午节的意义? ( C )A、纪念屈原B、纪念伍子胥C、纪念范蠡D、纪念秋瑾18、“文武二圣”指的是( D )A、孔子曹操B、老子关羽C、孔子刘备D、孔子关羽19、“小李杜”指( C )A、李白杜甫B、李白杜牧C、李商隐杜牧D、李商隐杜甫20、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 D )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2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描绘的是哪种花卉( A )A、梅花B、兰花C、菊花D、荷花2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大赛题库

1、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A.朱蕤冒紫茎B.岁华尽摇落C.芳意竟何成2、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A.无计留春住B.寂寞开无主C.帘幕无重数3、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A.海客无心随白鸥B.玉箫金管坐两头C.楚王台榭空山丘4、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A.如日月之代明B.道并行而不相悖C.辟如四时之错行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A.春眠不觉晓B.花落知多少C.夜来风雨声6、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A.动息如有情B.为君起松声C.去来固无迹7、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A.遥怜故人思故乡B.心怀百忧复千虑C.愧尔东西南北人8、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A.问影疏香暗B.一夜鱼龙舞C.灯火阑珊处9、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A.畏君主B.畏道法C.畏圣人之言1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A.物有本末,事有始终B.在亲民,在止于至善C.先城其意,致知格物11、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A.高卧沙丘城B.日夕连秋声C.我来竟何事12、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A.因思杜陵梦B.槲叶落山路C.凫雁满回塘13、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A.宁为百夫长B.心中自不平C.风多杂鼓声14、《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A.说五经B.号六经C.号四书1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A.白日依山尽B.黄河入海流C.更上一层楼1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A.床前明月光B.低头思故乡C.疑是地上霜17、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A.二十七B.八十二C.久亲师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A.望其项背也B.见不贤而内自省也C.仁者安仁19、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A.兄则友B.兄则有C.哥则友20、小德川流,大德敦化_。
A.大德敦化B.上律天时C.下袭水土21、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A.秋日平原好射雕B.破虏将军夜渡辽C.白草连天野火烧2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

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第一篇: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 o o o • o o o 1.对“经典诵读”的理解正确的是:A.好文章B.名家名篇C.国学经典和名著经典2.“国学经典”的是指:A.只是指“三百千”。
B.只是指“大学”“中庸”。
C.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智慧结晶的古书。
• o o o • o o o • o o o • o o o 3.提出“经典诵读”的依据:A.积累语言。
B.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C.弘扬世界优秀文化。
4.“经典诵读”的内容:A.表现智慧结晶的古书。
B.从古至今的名家名篇。
C.一切表现智慧结晶的书。
5.“经典诵读”的教学是指:A.让学生不加理解地随意诵读课文。
B.不需要老师讲解。
C.需要老师指导学生诵读。
6.“经典诵读”教学具体是:A.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诵读。
B.课外的自由诵读。
C.在老师指导下有理解、有步骤的诵读。
• o o o • 7.对“经典诵读”的目的理解比较正确的是:A.弘扬优秀文化。
B.为将来的写作服务。
C.弘扬核心价值观。
8.“经典诵读”有效的途径是:o o o o oA.单一的高声诵读B.不出声的静静默读C.多种形式的诵读D.有理解的诵读E.老师指导下的有意训练诵读第二篇:经典诵读试题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理想,这句话出自(C)。
A、《论语》B、《庄子》C、《孟子》D、《大学》2.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A)。
A、文章书画稿费B、替人研磨墨汁C、为人作序D、清洗毛笔 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D)。
A、《周易》、《论语》、《孟子》、《大学》B、《老子》、《庄子》、《孟子》、《墨子》C、《老子》、《庄子》、《孟子》、《孙子》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4.“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C)。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D、门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
中学学生经典诵读知识竞赛试题

中学学生经典诵读知识竞赛试题年级班级姓名分数本卷共三大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30分钟。
一、填空题:(60分:每空3分)1、“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能说出下列第一吗?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________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________3、中国历史上,称为圣人的是________,称为亚圣的是________4、屈原在不朽的长篇抒情诗《________》中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
5、青,取之于蓝,______________。
冰水为之,______________。
6、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_____。
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______________,有名万物之母。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
生,亦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5分:每题5分)1、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A、王维B、孟浩然C、李商隐D、王昌龄2、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的作者原名()A、金庸B、古龙C、曲波D、查良镛3、下列诗句后面与其代表的季节不一致的一项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春)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夏)C、柳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
(春)D、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花香。
(秋)三、阅读并回答问题(25分)《论语》六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中华经典诵读知识题

中华经典诵读知识题中华经典诵读⼤赛综合知识题⼀、选择题1、新⽯器时代的⽂化是黄河流域影响最⼤的原始⽂化。
古遗址被誉为“长江⽂明之源”。
BA、半坡蓝⽥B、仰韶三星堆C、蓝⽥半坡D、三星堆仰韶2、汉字约产⽣于公元前14世纪的,这时期形成的⽂字叫。
CA、周朝前期⾦⽂B、周朝前期甲⾻⽂C、殷商后期甲⾻⽂D、殷商后期⾦⽂3、《岳阳楼记》的作者是,⽂中的⼀句被传诵千古。
DA、⽂天祥“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B、范仲淹“⼈⽣⾃古谁⽆死,留取丹⼼照汗青”C、⽂天祥“⼈⽣⾃古谁⽆死,留取丹⼼照汗青”D、范仲淹“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4、我国古典⼩说四⼤名著之⼀的是中国古典⼩说的巅峰之作,被后⼈称之为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
AA、《红楼梦》B、《三国演义》C、《⽔浒传D、《西游记》5、仅次于亚马逊河与尼罗河的世界第三长河是我国的,我国第⼆长河是,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民族⽂明的摇篮。
BA、黄河长江黄河B、长江黄河黄河C、黄河长江长江D、长江黄河长江6、我国古代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先提出了“有教⽆类”的教育思想,是他的学⽣记载他及其弟⼦⾔⾏的⼀部著作。
AA、孔⼦《论语》B、孟⼦《孟⼦》C、⽼⼦《道德经》D、屈原《九歌》B、⽥汉聂⽿《义勇军进⾏曲》C、聂⽿⽥汉《黄河⼤合唱》D、⽥汉聂⽿《黄河⼤合唱》8、“青,取之于蓝,⽽青于蓝;冰,⽔为之,⽽寒于⽔。
”出⾃(A )。
A、《荀⼦》B、《孟⼦》C、《论语》D、《⼤学》9、我们今天所说的长城⼀般是指代的长城,它西起于⽢肃省的嘉峪关,东达辽宁省的。
DA、秦庐⼭B、宋泰⼭C、唐华⼭D、明虎⼭10、我国第⼀部字典是,第⼀部词典是。
AA、《说⽂解字》《尔雅》B、《中华⼤字典》《辞海》C、《说⽂解字》《辞海》D、《中华⼤字典》《尔雅》11、我国明朝时编写的⼀部世界上最⼤的百科全书是。
BA、《四库全书》B、《永乐⼤典》C、《资治通鉴》D、《⽔经注》1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这个名句出⾃。
五年级诵读经典知识竞赛

• 1.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国
文坛合称为 ( 李杜 )。其 中,李白被称为 ( 诗仙 ), 杜甫被称为( 诗圣 )。
抢答题
• 2、姑苏城外寒山寺中“姑苏” 是指(苏州 )。
抢答题
• 3、“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 装饰了别人的梦”,这句诗选自 《 断章 》,作者是(卞之琳)。
抢答题
• 4、“八千里路云和月”的上一 句诗是( 三十功名尘与土 ) 。
必答题
•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 青”是( 文天祥)的诗句。
必答题
• 3、郁孤台下清江水, ( 中间多少行人泪 )。
必答题
• 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
少一人”中,“一人”是C指(
)。 A.王之涣 B.杜甫 C.王维 D.李白
必答题
•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
泪始干”出自C( )的《无题》
风险题
30分题
• 3、“如果你在失去太阳时落泪, 你也将失去群星。 ”选自印度 ( 泰戈尔 )的( 《飞鸟集》)。
风险题
50分题
• 1、苏轼,号( 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 之一,开创了(豪放 )词派。
•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古代最重要的 女诗人作家,宋代( 婉约)词派中成就最
高者。
风险题
50分题
20分 1 2 3
30分 1 2 3
风险题
50分 1 2 3
20分题
• 1、请你根据诗句内容,写出与它相关的 名胜: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洞(庭湖)
风险题
20分题
• 2、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诗句相
关的正确选项有( )A、。 B、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经典诵读知识竞赛试题
(小学高段)
一、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共30分)
1、在下面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上打“√”(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
与其不孙也,宁固。
”( sūn xùn)(2)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 kuìɡuì)
(3)知.者创物。
( zhī zhì)
(4)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 cánɡ zānɡ)
(5)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 xī shěn)
(6)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fū fú)
(7)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 zhōnɡ zhînɡ)
(8)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 rěn rèn)
(9)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 jī qī)(10)颜渊死,子哭之恸.。
( tînɡ dînɡ)
2、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诗句的作者是()A、司马光 B、司马迁 C、李商隐 D、杜甫
(2)相传,古蜀国的都城叫做()
A、鱼凫城
B、益州
C、锦城
D、成都
(3)下面关于“季文子行俭”的故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季文子是个吝啬的人。
B、季文子身居高位而生活俭朴。
C、作为国家重臣,季文子俭朴的生活有损国家体面。
D、像季文子那样身居高位而过俭朴生活的情况,只会出现在他所生活的春秋时期。
(4)立秋节气一般在公历()。
A、8月上旬
B、8月下旬
C、9月上旬
D、9月下旬
(5)文翁讲堂是汉代蜀郡太守文翁设在成都的()。
A、石室学宫
B、锦江书院
C、成都书院
D、尊经书院
(6)“不可无一,不可有二”是讲南齐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自信的故事。
A、毛遂
B、张融
C、优孟
D、晏子
(7)“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这段话,颜渊是在赞美()。
A、曾子
B、孟子
C、孔子
D、老子
(8)2001年出土于成都市金沙遗址的()被国家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A、“太阳神鸟”金饰
B、通天树
C、青铜人面雕像
D、金杖
(9)下面错误
..的说法或做法是()
A、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B、打死我也不参加演讲比赛,因为,拿不到奖的话同学们会耻笑我的。
C、“车到山前必有路”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D、我更喜欢做一件事前先做好计划,因为,“预则立”嘛。
(10)下面各句的意思不是
..关于人的智慧的是()
A、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B、所谓大丈夫者,谓其智之大也。
C、凡人欲舍行为,皆以其知先规而后为之。
D、人皆可以为尧舜。
二、积累与运用(共70分)
1、补充诗句、名言(每小题2分,共10分)
(1)子曰:“,不谋其政。
”(《论语·泰伯》)
(2)子曰:“岁寒,然后。
”(《论语·子罕》)(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论语·子罕》
(4)天地之性,。
(《孝经·圣治章》)
(5)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
”曰:“,焉知死?”(《论语·先进》)
2、连一连(8分)
第一组:
①恭而无礼则葸
②慎而无礼则绞
③勇而无礼则劳
④直而无礼则乱
第二组:
①治国之道在于节俭
②富民之要克俭于家
③克勤于邦裕民以政
④节用以礼富民为始
3、排序(10分)
第一组:
①禹之行水也②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③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④则无恶于智矣⑤行其所无事也⑥则智亦大矣
正确顺序(只写序号):
第二组:
①人之将死②鸟之将死③其言也善④其鸣也哀
正确顺序(只写序号):
4、解释(共10分)
(1)解释词义(每小题1分,共4分)
①“乘.众人之智者,即无不任也”中加点词的意义是()。
A、利用
B、成倍
C、依靠
D、佛教教义
②“莫春
..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中加点部分的意思是()
A、夏历三月
B、春天将至
C、喜爱春季
D、春天过后
③“浸润之谮(zèn),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中加点词的意思是()
A、告诉
B、诉讼
C、迅速
D、诽谤
④“俭,德之共.也”中加点词的意思是()
A、共同
B、大
C、公共
D、一共
(2)说说句子的意思(6分)
①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关于“强自信”的名言名句,你收集到了哪些?请至少写两项出来。
(6分)
6、你记得一些颂扬成都或成都名胜的楹联、古诗吧?请写一副楹联或一首古诗出来。
(4分)
7、归类题:把下面各项的番号分别归入表格中相应的位置。
(12分,每项1分)
①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②自信者,不可以诽誉迁也。
③李绅《悯农》④优孟谏丧的故事
⑤12岁的我也很优秀!⑥毛遂自荐的故事
⑦努力图树立,庶几终有成!⑧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⑨郑浣遣亲的故事⑩明者见于无形,智者虑于未萌。
11能发现问题是有智慧的一种表现。
12我一定能完成好爸爸交给的任务!
8、小明的奶奶在农村,他的爸爸悄悄给了奶奶一些零花钱,妈妈知道后,和爸爸闹别扭。
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样运用智慧来帮助解决爸爸妈妈的矛盾?(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