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指导
部编版语文(人教统编)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完整教学教案、习作指导

部编版语文(人教统编)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完整教学教案、习作指导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了《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等课文。
这些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富有童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本单元还安排了相应的习作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但同时,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阅读理解不够深入,写作技巧欠佳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故事情节。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大意。
4.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课文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2.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3.写作技巧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3.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写作指导法:针对学生的写作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相关阅读材料。
3.写作纸张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生动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情节。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操练(10分钟)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现场解答。
通过问答形式,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强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教师适时给予点评和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5.拓展(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课文所传达的主题和价值观。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名师指导和佳作点评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单元习作名师指导和佳作点评第二单元写读后感1.能初步了解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
2.能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读后感。
【语文要素】1.审清类型:本次习作要求写读后感。
2.审清内容:本次习作要写自己读过的书或文章,写出自己读后的感想。
3.审清重点:本次习作要准确选择感悟点,如印象深刻的人物精神、难忘的故事情节和书中再联系实际生活中相似的事例谈感想。
下面的素材可以作为本次习作的选材。
1.《养花》读后感①开头谈总的感受。
如:最近我读了老舍先生《养花》一文,觉得越读越有味道……接着再谈自己领会最深的那几点。
第二段逐点谈体会,结尾小结全文,谈谈自己的打算。
②开头提出问题。
如:学习上难免有挫折,一个学生该怎样对待挫折呢最近学习了老舍《养花》一文很受教育。
然后参照上一种写法,从第二段开始,逐点谈体会。
③开头指出某种不良现象。
如:班上有些同学把读书看成是苦差事,在操场上生龙活虎,在课堂上垂头丧气,这是什么原因呢然后引出《养花》这篇文章,逐点谈体会。
2.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读《小青石》有感开头交代“我”读完《小青石》后思考的问题;中间先简要概括原文内容,接着联系生活中老师默默奉献的品质具体地谈感想;结尾点明“奉献”这一主题。
3.适应生活——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开头写“我”读了《谁动了我的奶酪?》,受益匪浅;中间先简要概括原文内容,接着将书中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表达了自己的见解,用奶酪比喻目标;结尾揭示收获的道理。
4.读了《水浒传》,我喜欢敢作敢为、有担当的打虎英雄武松。
5.读了《夏洛的网》,我最欣赏的是夏洛对友谊的态度。
读了《小王子》这本书,我最难忘的情节是在地球上小王子和狐狸谈论驯养。
6.读了《追风筝的人》,我明白了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去追寻、去发现,才能看清自己。
我想写的是:读了《水浒传》,我喜欢敢作敢为、有担当的打虎英雄武松。
可以直接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目;也可以采用一些比较新颖的题目。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案(8)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案(8)一. 教材分析《习作:写读后感》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作文。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一篇优秀的文章或书籍,学会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内容,并能够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写作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优秀的文章或书籍,并能够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在写作过程中,表达不清楚,逻辑不清晰,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一篇优秀的文章或书籍,学会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内容。
2.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阅读一篇优秀的文章或书籍,学会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内容,并能够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文字清晰、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的读后感文章,引导学生学会从中提炼有价值的内容。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3.指导法:老师对学生进行个别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优秀文章或书籍,用于教学示例和学生阅读。
2.学生准备:学生提前阅读一篇优秀的文章或书籍,准备好自己的读后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过的优秀文章或书籍,引起学生对读后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读后感文章,让学生仔细阅读,并引导学生分析这篇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的。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篇优秀的文章或书籍,讨论并提炼出其中的有价值的内容。
然后,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主要包括了“口语交际”、“阅读理解”、“写作”和“古诗文积累与诵读”四个部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提升阅读理解水平,锻炼写作技巧,并增强对古诗文的记忆与感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阅读理解、写作和古诗文积累的基础。
但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可能存在表达不清晰、逻辑不严密的问题;在阅读理解方面,可能存在理解片面、分析不深入的问题;在写作方面,可能存在思路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准确的问题;在古诗文积累方面,可能存在记忆不牢固、感悟不深刻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其能够清晰、准确、有逻辑地进行交流。
2.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使其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
3.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使其能够清晰、准确、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增强学生对古诗文的记忆与感悟,使其能够熟练背诵并理解古诗文的意境。
四. 教学重难点1.口语交际:如何使学生表达更清晰、逻辑更严密。
2.阅读理解:如何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
3.写作:如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古诗文积累与诵读:如何让学生牢固记忆并深刻感悟古诗文。
五. 教学方法1.口语交际:采用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口语交流,提高其表达和沟通能力。
2.阅读理解:采用问题驱动、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
3.写作:采用启发式教学、小组互评等方式,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提高其写作能力。
4.古诗文积累与诵读:采用反复朗读、小组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在诵读中记忆和感悟古诗文。
六. 教学准备1.口语交际:准备相关情景模拟题,制作小组讨论指南。
2.阅读理解:准备相关文章材料,制定问题列表。
3.写作:准备相关写作话题,制作写作指导手册。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学设计一、文本解读《写读后感》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本次习作让学生学习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想。
教材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明确了什么是谈后感。
结合课文,列举了阅读中的三个感受点--印象深刻的人物、具体生动的情形、深受启发的道理,意在唤起学生的阅读记忆,引发共鸣,打开习作思路。
第二部分,布置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并提示了写读后感的方法:可以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引用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教材第三部分主要提示了“拟题”的要求和方法。
要重点指导“正标题+副标题”的方式,一般“正标题”是读后感主题思想的提炼。
二、学情分析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初步了解了四大名著,尤其是对诸葛亮、武松、孙悟空、贾宝玉这样书中人物进行分析讲解。
五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读过不少书,在平日的学习中也写过不少读书笔记,但是系统的学习写读后感还是第一次。
在本次习作让学生学习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想,尤其是能够抓住书中的人物进行分析,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想。
三、教学目标1.通过解读学习提示,初步了解读后感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2.聚焦“印象最深的人物”,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把读后感写具体。
3.通过与同学分享交流,修改完善作文,体验习作的成就感。
四、教学重难点1.学习并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聚焦“印象最深的人物”,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把读后感写具体。
五、设计理念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第三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这节课有以下几个设计理念: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写读后感》是让学生学习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想,对于开始大量接触书籍的小学生来说,学会自我表达,抒发自己的独特感想很重要。
2.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还是吸收积累的阶段,紧接着就是慢慢学会输出。
3.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分段表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习作《他___了》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习作《他___了》一. 教材分析《他___了》这篇习作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写作指导课文。
这篇课文以“他___了”为主题,要求学生通过填空的方式,练习对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几个示范性的例子,供学生参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能够较为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形象。
但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观察不细致、描写不够具体生动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到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并能够进行生动的描写。
2.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进行写作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并进行具体的描写。
2.如何将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与人物的性格、心情等联系起来,进行生动的描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练习、修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入手,进行具体的写作实践。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内容包括课文示范、学生作品展示等。
2.学生习作样本,用于分析和讨论。
3.写作纸张、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几张人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
通过观察和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他___了》,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然后,学生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例子,了解如何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人物图片,观察并描述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
然后,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通过汇报,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以“他___了”为主题的习作。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作文:童年趣事(作文指导+范文)

写作指导写童年趣事。
写之前可以借助童年生活的照片打开记忆的闸门,也可以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一同回忆……要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有趣,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引导学生发现童年生活的稚趣和快乐,并学会表达;在习作训练中,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情感得到提升,享受写作文的快乐。
范文展示1童年趣事打开记忆的大门,人人都有一些难忘的童年趣事,我也不例外。
在一个太阳照得火辣辣的中午,我和小伙伴在一条小路上。
我驾驶着滑板,一下子滑进了一个大洞,我走着走着,我拿出一个单背包里的小刀、手灯筒……在洞中摸索着前进。
我们的“无底洞”冒险现在开始,我靠着我的多功能手表来识别东西和识别时间和录下这个冒险的精彩部分。
忽然,我们听见一声狗叫,我一看原来是三只大狗在打架而已,没什么了不起。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不以为然惹怒了它们,突然,我吓一跳,三只狗来了个突然袭击,对着我们猛追。
“三只大狗啊,快跑。
”我跑啊跑,我十分害怕,可大狗却紧追着不放。
害怕之余,我灵机一动,对了我们可以用石头来防守,果不其然,狗被打回去了。
我的手表自动记录了这次惊险之旅,我们还得到一棵十分奇怪的草,我们给它取了一个名字,我们把这个洞里全部的草拾起来,收集齐起来。
留作这次逃离狗口的战利品。
我们的童年,在快乐中成长。
2童年趣事童年是一座闪亮的桥,童年是一串串酸甜可口的糖葫芦......童年的趣事很多很多,给我留下引象最深的就是抓鱼。
黄龙潭里有许多鱼,这些鱼长的很小,青灰色的,和潭下的石头颜色差不多。
看到有这么多的鱼,大家非常兴奋,都想要抓几条。
爸爸和我在一块儿浅水里抓。
我拿着一个饮料瓶,爸爸用一根木棍把鱼从石头缝里赶出来,再猛地一抓,可是这些鱼儿太机灵了,等爸爸刚把手伸进去,鱼儿就嗖地一下游走了。
静静妹妹带了一个小网,柴大大用一根小木棍做手柄,一个鱼网就做好了。
这时在网里放了一些馍渣儿,他趴在石头上,把网放进水里,旁边的人都不出声儿,害怕鱼儿听见声音跑掉。
小鱼儿可能闻到了香味,偷偷地游到了网里,高兴地吃着馍渣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单元概述本单元以“中华古典名著”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以及一个口语交际、一次习作、一个语文园地和一个快乐读书吧。
四篇课文有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有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的《景阳冈》;有选自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的《猴王出世》;有选自古典爱情小说《红楼梦》第七十回的《红楼春趣》。
口语交际是“怎么表演课本剧”,将课本剧搬上舞台,重现课文中精彩的情节和难忘的对话。
习作以“读后感”为主题,要求学生写出自己读书后的感想。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块。
快乐读书吧旨在带领学生走进中国古典名著,品读精彩故事,感悟百味人生。
1.会认、会写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情节。
3.结合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4.引导学生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激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感受名著的魅力。
重点1.会认、会写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情节。
难点1.结合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2.引导学生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激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感受名著的魅力。
《草船借箭》2课时《景阳冈》2课时《猴王出世》1课时《红楼春趣》1课时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1课时习作:写读后感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快乐读书吧1课时5 草船借箭《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改写的。
课文写周瑜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才智超群。
虽然课文篇幅较长,学生对故事情节比较感兴趣,但对人物形象的感悟比较笼统。
长文如何短教,使学生在两节课里既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人物形象,又获得语言的积累,是课前必须思考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指导
习作写什么——审题意,明要求
有人读《冬阳·童年·骆驼队》会被深深感动,有人读《红楼梦》会潸然泪下,有人读“武松打虎”则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本次习作就请选择我们度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
这样来解读——明主旨,巧拟题
我们读书看报往往产生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一些人物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有时一些情节或细节会让你收到触动,有时一些精彩的语句还会让你过目不忘。
把具体感受或得到的启示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我们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那些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
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两个让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感受要真实、具体。
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
题目可以是“读《XXX》有感”或《XXX》读后感,也可以将它作为副标题,再自拟题目。
名师讲方法——理思路,学技巧
(一)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
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二)亮明基本观点。
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三)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
(四)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
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
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我早已耳熟能详,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壮举更是
家喻户晓,今天,重读这篇文章,我依然是钦佩,依然是震撼。
五位壮士大义
凛然,视死如归。
他们英勇豪迈的口号声将永远在我耳边回响,他们的浩然正
气将永远在我们心中永存!①
1941年秋,日军大举进犯狼牙山,七连六班的五名战士奉命掩护群众和部
队转移,他们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把敌人引上了绝路,在狼牙山顶,同日军展
开了殊死搏斗,子弹打完了,就用石头砸。
最后,他们砸碎了武器,高喊着口
号,纵身跳下了悬崖。
②
重温这个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故事,我不禁心潮澎湃。
忆往昔,有多少位
英雄豪杰、革命前辈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多少可
歌可泣的故事: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刘胡兰,十五岁不畏敌人的铡刀;把敌
①开篇自然点题,写出自
己阅读后的感受。
②介绍《狼牙山五壮士》
的主要内容,简单明了。
③由五壮士联想到英雄豪
杰、革命前辈,丰富自己
人引入包围圈的王二小;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不朽诗篇的夏明翰,
还有千千万万个无名英雄……他们为了祖国的明天,和五壮士一样,献出了宝
贵的生命。
③比起他们,我们真是太幸福了,没有硝烟的弥漫,没有饥饿与寒
冷,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有父母的关心和呵护。
然而,有的同学却没有
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有的不能完成作业,有的上课不认真听讲,有的
比吃比穿……想想这些,我们,对得起为新中国胜利牺牲的革命前辈吗?④
也许,有同学认为,现在是和平年代,革命前辈的种种英雄已经用不上了,
其实不然;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⑤我们是祖国的
栋梁,未来在我们的肩上!我们要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的感受。
④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写出自己的思考。
⑤引用梁启超的话丰满自
己的感受,真实,有感召
力。
本文做到了重点突出,即贯穿“感”这条主线,先整体写感受,再结合英雄故事和生活现象议感受,最后引用名言丰富感受。
注重在写感受中夹叙夹议,使内容更为丰富。
结尾的引用,深化了中心思想。
好词
欲说还休爱恨交加多情善感抚景伤情欢欣鼓舞冷若冰霜满腔热枕情不自禁情景交融情投意和热情洋溢兴高采烈疼痛难忍提心吊胆惊慌失措提心吊胆六神无主心惊胆寒心惊胆战心惊肉跳惊恐万状坐立不安小心翼翼感人肺腑感天动地感同身受热泪盈眶感激涕零佳句
1.今天我阅读了《过零丁洋》,一幅动人的画面出现在眼前……
2.《朝花夕拾》这本书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这部散文集中所写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时期的事情。
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犹如清晨开放的鲜花到傍晚去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而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则更令人浮想连翩、回味无穷。
3.《过零丁洋》这首诗像我的照明灯,小老师,告诉我要热爱祖国,好好学习;又像多彩的阳光,伴随着我踏向未来的征程。
4.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5.有时我禁不住感叹,他对生活永不放弃的信念到底从何尔来,因为二十八年对于人类来说并不是一个短暂的数目。
古人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怒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永不放弃,是成功最重要的一步。
我想正是因为鲁滨逊他做到了这点,才能在逆境中生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