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品种审定条件和程序
国家品种审定条件和程序

国家品种审定条件和程序一、申报品种审定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品种可申请省级审定:(一)经省品审委组织不少于两个生产周期的区域试验和1个生产周期的生产试验的品种。
(二)经两个以上受省品审委委托的地级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持不少于两个生产周期的区域试验和1个生产周期的生产试验的品种。
(三)经不少于两个生产周期的跨地级市多点比较试验,并由省品审委组织专家现场鉴定的特殊作物品种。
二、申报材料申请品种审定的单位或个人,应在12月1日前向省品审办提交如下材料:(一)《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申请书》(附软盘);(二)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总结报告;(三)品种品质、抗病性、光温敏感性等特殊性状鉴定报告;(四)品种选育报告,包括亲本组合以及杂交种的亲本血缘、选育方法、世代、特性描述;(五)品种(含杂交种亲本)特征描述,以及株、茎、根、叶、花、穗、果实等标准图片;(六)适量育种家种子(含杂交种亲本种子);(七)省品审委认为有必要的其它相关材料。
三、办理程序1、省品审办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者。
对于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者在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交纳审定费。
逾期不交纳审定费的,视同撤回申请。
对于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不予受理。
申请者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陈述意见或者予以修正,逾期未答复的视同撤回申请;修正后仍然不符合规定的,驳回申请。
2、品种审定实行专业组初审,全体会议审定制度。
各专业组对报审品种进行初审,采取无记名投票表决,并将初审意见及表决结果提交全体会议。
全体会议对专业组的初审意见进行审议后,再采取无记名投票表决,赞成票数超过法定人数1/2以上的品种,审定通过。
3、审定通过的品种,由省品审委编号、颁发证书,省农业厅公告。
4、审定公告在相应的媒体上发布。
审定公告公布的品种名称为该品种的通用名称。
5、审定未通过的品种由省品审办在审定公告之日起15日内通知申请者。
新品种审定的程序与方法

新品种审定的程序与方法
1.收集材料和数据
在新品种审定之前,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材料和数据,包括该品种的形态、生物学特性、遗传背景、生产性能等方面的信息,这些材料和数据是进行鉴定和评价的基础。
2.组织专家评审
3.现场观察和实验验证
对于植物品种来说,新品种审定还需要进行现场观察和实验验证。
专家可以前往种植地点实地考察,观察新品种的生长情况和产量表现,进行对比试验和调查问卷调查等,以获取更加客观的评价数据和意见。
4.编制报告和提交申请
专家评审和实验验证完成后,需要编制新品种审定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新品种的名称、特征描述、产量和品质等评价结果,并提供相关的材料和数据作为依据。
报告完成后,将提交给国家相关部门或机构,申请新品种的认定和权威保护。
5.审定和授权
国家相关部门或机构将对新品种审定申请进行审查和评估,包括对编制的报告进行审核,对实验数据和材料进行审阅,对申请人进行审查等。
审定完成后,决定是否批准该新品种的认定和保护,并颁发相应的证书或授权文件。
6.宣传和推广
总结起来,新品种审定的程序包括收集材料和数据、组织专家评审、现场观察和实验验证、编制报告和提交申请、审定和授权、宣传和推广等环节。
这些环节相互协作,形成科学、客观的新品种审定方式,为新品种的应用和保护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品种审定要求

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申请要求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规定,申请参加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申请品种的条件(一)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二)与现有品种(已审定通过或本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已受理的其他品种)有明显区别;(三)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四)遗传性状稳定;(五)具有符合《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的名称;(六)已完成同一生态类型区2个生产周期以上、多点的品种比较试验;(七)能提供足够的种子用于品种试验和标准样品留存(具体要求见附件7)。
二、申请材料的要求(一)申请者应提交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申请材料,内容包括:1、申请表(格式见附件2);2、品种选育报告(格式见附件3),包括亲本组合以及杂交种的亲本血缘关系、选育方法、世代和特性描述;品种(含杂交种亲本)特征特性描述、标准图片,建议的试验区域和栽培要点;品种主要缺1 / 10陷及应当注意的问题;3、品种比较试验报告(格式见附件4),包括试验品种、承担单位、抗性表现、品质、产量结果及各试验点数据、汇总结果等,或省级品种审定试验结果报告;4、转基因检测报告,或者转基因品种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复印件(格式见附件5);5、通过省级审定的,提供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合格证书以及审定公告复印件(与申请品种相关部分);6、取得新品种权的提供新品种权证书复印件,通过新品种权初审的提供受理通知书复印件;7、品种和申请材料真实性承诺书(格式见附件6);8、标准样品要求(具体要求见附件7);(二)应提交材料的格式和数量要求所有材料一律采用A4规格,并装订成册,一式三套。
注意不要用塑料封面。
三、申请的受理申请者在各作物品种区试年会前将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申请材料电子版(盖章页扫描原件)发送至全国农技中心品种区试处,并于规定日期前将加盖单位公章的《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申请表》报送全国农技中心品种区试处,或交由省级种子管理部门统一带至区试年会。
品种审定与定名

品种审定与定名
一、填空 1.国家级审定标准 省级审定标准 2.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简称 +作物种类简称 +年号+审定序号(二位数) 3.“ 国审”+作物种类简称+年号 +审定序号(三位数) 二、简答 答:先由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对申报的材料进行审核、整理后,并提交各专 业委员会初审。专业委员会在2个月内完成初审工作。各专业委员会定期召开 会议.到会委员达到该专业委员会委员总数的2/3以上的,会议有效。对报审 的品种进行认真讨论,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表决,凡赞成票数超过法定委员 总数半数以上的品种通过初审。 初审实行回避制度。 初审通过的品种,由专业委员会在1个月内将初审意 见和推荐种植区域意见提交主任委员会审核,审核同意的,通过审定。主任委 员会应当在1个月内完成审定工作。 审定通过的品种,由品种审定委员会编号、命名、登记、颁发审定合格证 书,农业部签发公告。
品种审定与定名
品种审定与定名
1.了解品种审定程序
2.掌握品种的命名方法
品种审定与定名
品种审定和定名必须按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其中品种审定标准分国家 级审定标准和省级审定标准。
品种审定标准
国家级审定标准 水稻、小麦、玉米、棉花、 大豆及农业部确定的主要 农作物的品种审定标准, 由农业部制定。
省级审定标准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确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的审定 标准,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 部门制定,报农业部备案。
品种审定与定名
(2)品种名称
例如:丰田6号
皖麦46
品种审定与定名 二、国家级品种审定与命名
1.国家级品种审定程序 申报人 报审 品审办 审核整理 材料
提交 到会委员达到总 数的2/3以上的, 会议有效, 2个 月内完成
种子品种审定制度介绍模板

种子品种审定制度介绍一、引言种子是农业的基石,品种审定制度是保障种子质量、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我国种子品种审定制度是指对申请人新育成和引进的种子品种,由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结果,审查评定该种子品种是否具有推广价值和适应范围的活动。
本文旨在介绍我国种子品种审定制度的基本情况、意义、流程及发展趋势。
二、种子品种审定制度的基本情况1. 定义:种子品种审定制度是指对申请人新育成和引进的种子品种,由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结果,审查评定该种子品种是否具有推广价值和适应范围的活动。
2. 法律法规:我国种子品种审定制度依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3. 审定机构:我国种子品种审定工作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负责。
4. 审定对象:审定对象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水果、草种种类等。
三、种子品种审定制度的意义1. 保障种子质量:通过品种审定,确保种子品种的质量和稳定性,为农民提供可靠的生产资料。
2.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品种审定制度鼓励育种者创新,推动农业科技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 保护农民利益:品种审定制度确保农民使用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种子品种,提高农业产量和效益。
4. 规范种子市场:品种审定制度有助于规范种子市场,维护公平竞争,防止假冒伪劣种子流入市场。
四、种子品种审定制度流程1. 申请:育种者或企业按照《种子法》规定,向所在地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提交品种审定申请。
2. 受理: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3. 试验: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对申请品种进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观察品种的产量、品质、抗病性、适应性等性状。
4. 评价: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试验结果,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形成评价报告。
5. 审定:品种审定委员会依据评价报告,对该品种是否具有推广价值和适应范围进行审定。
品种审定标准

品种审定标准摘要:一、品种审定标准的意义1.保障农业生产安全2.促进农业科技创新3.提高农产品质量与竞争力二、品种审定标准的内容1.品种分类2.品种审定程序3.品种审定指标三、品种审定标准的实施1.品种审定工作的组织2.品种审定申请与审批3.品种审定证书的颁发与监管四、品种审定标准对农业发展的影响1.优化农业生产结构2.推动农业产业升级3.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正文:品种审定标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政策之一,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提高农产品质量与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品种审定标准有助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通过审定优良品种,可以确保农作物抵抗病虫害、抗逆性等方面的能力,从而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业产量。
其次,品种审定标准可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新品种的研发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定严格的品种审定标准,可以激励科研人员研究开发出更多优良品种,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最后,品种审定标准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与竞争力。
优良品种往往具有较高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优点,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品种审定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品种分类、品种审定程序和品种审定指标。
品种分类根据农作物种类、品种特性和生产需求进行划分;品种审定程序分为试验、评审和公告三个阶段;品种审定指标包括产量、品质、抗逆性、适应性等方面。
在实施品种审定标准过程中,各级品种审定机构负责组织品种审定工作,申请人需按照规定提交申请材料,经过评审合格后,由相关部门颁发品种审定证书。
对于已颁发的品种审定证书,有关部门还需进行监管,确保证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品种审定标准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深远。
一方面,通过品种审定标准的引导,农业生产结构得到优化,有利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
另一方面,品种审定标准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品种审定要求

附件1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申请要求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规定,申请参加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申请品种的条件(一)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二)与现有品种(已审定通过或本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已受理的其他品种)有明显区别;(三)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四)遗传性状稳定;(五)具有符合《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的名称;(六)已完成同一生态类型区2个生产周期以上、多点的品种比较试验;(七)能提供足够的种子用于品种试验和标准样品留存(具体要求见附件7)。
二、申请材料的要求(一)申请者应提交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申请材料,内容包括:1、申请表(格式见附件2);2、品种选育报告(格式见附件3),包括亲本组合以及杂交种的亲本血缘关系、选育方法、世代和特性描述;品种(含杂交种亲本)特征特性描述、标准图片,建议的试验区域和栽培要点;品种主要缺陷及应当注意的问题;3、品种比较试验报告(格式见附件4),包括试验品种、承担单位、抗性表现、品质、产量结果及各试验点数据、汇总结果等,或省级品种审定试验结果报告;4、转基因检测报告,或者转基因品种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复印件(格式见附件5);5、通过省级审定的,提供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合格证书以及审定公告复印件(与申请品种相关部分);6、取得新品种权的提供新品种权证书复印件,通过新品种权初审的提供受理通知书复印件;7、品种和申请材料真实性承诺书(格式见附件6);8、标准样品要求(具体要求见附件7);(二)应提交材料的格式和数量要求所有材料一律采用A4规格,并装订成册,一式三套。
注意不要用塑料封面。
三、申请的受理申请者在各作物品种区试年会前将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申请材料电子版(盖章页扫描原件)发送至全国农技中心品种区试处,并于规定日期前将加盖单位公章的《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申请表》报送全国农技中心品种区试处,或交由省级种子管理部门统一带至区试年会。
品种审定的基本条件

品种审定的基本条件《品种审定的基本条件》我有个朋友,叫小李,是个种粮大户。
有一天,他兴冲冲地跟我说:“我搞出个新的农作物品种,我感觉产量肯定高,质量也绝对好,我想推广出去呢。
”我就问他:“你这个品种审定了吗?可不是你觉得好就能随便推广的哦。
”他一脸懵:“审定?啥叫审定啊?”这时候就得跟他好好讲讲品种审定的基本条件了。
首先呢,品种的特异性是一个重要的基本条件。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品种得和现有的品种有明显的区别。
就好比在一群白色的羊里面,你突然冒出一只花色独特而且形状和其他羊完全不同的羊来。
比如说这个新稻种,从稻穗的形状、颗粒大小、生长的株型等方面和其他稻种相比,一眼就能看出来不同,这才能算得上有特异性。
有一次我去一个农研所,看到研究员拿着两个稻种比对着给一些农户解释,他说:“您看这个新稻种,稻穗弯弯像月牙儿,而且颗粒特别饱满,一颗抵得上普通稻种两颗大,和咱们原来的那些稻种可太不一样喽。
”农户们就频频点头。
其次就是一致性。
这新的品种啊,它得是整齐划一的。
不能在同一块地里,种出来的有些植株是高个儿,有些是矮个儿;有些早开花,有些晚开花,那可不行。
就像是一个班里的学生,都得穿着统一的校服,要是有人穿运动服,有人穿礼服,那就完全乱套了。
每一株植物都像是这个品种这个“大家庭”里的一员,要保持大致相同的特征,这样才符合一致性这个条件。
还有稳定性呢。
得保证这个品种在多次繁殖或者种植后啊,还能保持它那些特有的性状。
总不能今年种的时候产量超高,明年再种就不行了,就像一个人今天还好好的,明天就突然换了个性格表现完全不一样了,那多让人头疼啊。
这就需要一定时间和试验来证明,在不同的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下种个好几季,看看它是不是依然稳定表现。
比如说有个小麦品种,经历了几个不同气候差异很大的年份,干旱的年份、暴雨多的年份,都能保持它的高产量和相差不多的品质,那这稳定性就很靠谱了。
另外,这个品种还得有一定的适应性。
如果只适合在特别理想的环境下生长,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不行了,那也难以通过审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品种审定条件和程序
一、申报品种审定的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品种可申请省级审定:
(一)经省品审委组织不少于两个生产周期的区域试验和1个生产周期的生产试验的品种。
(二)经两个以上受省品审委委托的地级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持不少于两个生产周期的区域试验和1个生产周期的生产试验的品种。
(三)经不少于两个生产周期的跨地级市多点比较试验,并由省品审委组织专家现场鉴定的特殊作物品种。
二、申报材料
申请品种审定的单位或个人,应在12月1日前向省品审办提交如下材料:(一)《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申请书》(附软盘);
(二)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总结报告;
(三)品种品质、抗病性、光温敏感性等特殊性状鉴定报告;
(四)品种选育报告,包括亲本组合以及杂交种的亲本血缘、选育方法、世代、特性描述;
(五)品种(含杂交种亲本)特征描述,以及株、茎、根、叶、花、穗、果实等标准图片;
(六)适量育种家种子(含杂交种亲本种子);
(七)省品审委认为有必要的其它相关材料。
三、办理程序
1、省品审办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者。
对于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者在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交纳审定费。
逾期不交纳审定费的,视同撤回申请。
对于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不予受理。
申请者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陈述意见或者予以修正,逾期未答复的视同撤回申请;修正后仍然不符合规定的,驳回申请。
2、品种审定实行专业组初审,全体会议审定制度。
各专业组对报审品种进行初审,采取无记名投票表决,并将初审意见及表决结果提交全体会议。
全体会议对专业组的初审意见进行审议后,再采取无记名投票表决,赞成票数超过法定人数1/2以上的品种,审定通过。
3、审定通过的品种,由省品审委编号、颁发证书,省农业厅公告。
4、审定公告在相应的媒体上发布。
审定公告公布的品种名称为该品种的通用名称。
5、审定未通过的品种由省品审办在审定公告之日起15日内通知申请者。
申请者对审定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省品审委申请复
审,交纳复审费。
省品审委在下次会议对复审理由、原审定文件、原审定程序和新的证明材料进行复审,作出复审决定,并通知申请者。
复审结果为终审结果。
四、审定标准
符合以下标准之一的品种,可以审定通过:
(一)品质和抗病性与对照品种相当,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或经生物统计分析增产达显著水平的;
(二)产量和抗病性与对照品种相当,品质优于对照品种的;
(三)产量和品质与对照品种相当,高抗主要病害的;
(四)专用或具有特殊利用价值,并具有实用证明的抗病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