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油料类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

合集下载

2023年国家农作物审定公告

2023年国家农作物审定公告

2023年国家农作物审定公告根据国家农业部的规定,经过广泛的实地调查和科学研究,现将2023年国家农作物审定结果公告如下:一、粮食作物在粮食作物方面,我们将继续支持和推广高产、优质的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品种,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

尤其是优质稻谷品种的培育,将继续致力于提高稻谷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对稻谷的自给自足水平。

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杂交小麦和杂交玉米的推广,以提高农民的收入与生活水平。

二、经济作物在经济作物方面,我们将着重推动油料作物、纤维作物和糖料作物的发展。

油料作物包括花生、大豆和油菜籽,我们将加强大豆和油菜籽的品种改良,以提高油料的产量和质量。

纤维作物主要是棉花,我们将继续支持棉花品种的选育,提高棉纤维的产量和质量。

糖料作物主要是甘蔗和甜菜,我们将进一步提高甘蔗和甜菜的产量,满足我国糖业的需求。

三、蔬菜作物蔬菜作物是我国重要的消费品,对蔬菜作物的审定工作将继续保持高度关注。

我们将加大对绿色、有机蔬菜的推广力度,加强蔬菜品种的选育,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并确保蔬菜市场供应的稳定性。

同时,我们也将推动蔬菜作物的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的增收。

四、果树作物果树作物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果树品种的认定和鉴定。

在果树作物方面,我们将倡导以品质为导向的果树种植方式,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保证果树的健康生长,提高果树作物的抗病虫能力。

五、其他农作物在其他农作物方面,包括草料作物、绿肥作物和食用菌等,我们将继续支持和推广高产、优质的品种。

草料作物是畜牧业的重要饲料来源,我们将提高草料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肥作物是保护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工具,我们将加强绿肥作物的培育和推广。

食用菌是一类具有高营养价值的农产品,我们将加强对食用菌品种的认定和培育,满足人们对食用菌的需求。

六、总结综上所述,2023年国家农作物审定公告主要根据农作物的种植需求和市场需求,着重推动高产、优质品种的研发和推广。

农业农村部公布《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粮食作物》等110项农业行业标准的公告

农业农村部公布《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粮食作物》等110项农业行业标准的公告

农业农村部公布《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粮食作物》等110项农业行业标准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1.11.09•【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487号•【施行日期】2022.05.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标准化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487号《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粮食作物》等110项标准业经专家审定通过,现批准发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自2022年5月1日起实施。

特此公告。

附件:《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粮食作物》等110项农业行业标准目录农业农村部2021年11月9日附件《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粮食作物》等110项农业行业标准目录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1 NY/T 3923-2021 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粮食作物/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2 NY/T 3924-2021 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油料作物/3 NY/T 3925-2021 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糖料作物/4 NY/T 3926-2021 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蔬菜/5 NY/T 3927-2021 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果树/6 NY/T 3928-2021 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茶树/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热带作物/7 NY/T 3929-2021(橡胶树)8 NY/T 3930-2021 辣椒杂交种生产技术规程/9 NY/T 3931-2021 茄果类蔬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10 NY/T 3932-2021 苎麻种子繁育技术规程/水稻品种籼粳鉴定技术规程 SNP/11 NY/T 3933-2021分子标记法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12 NY/T 3934-2021 生态茶园建设指南/13 NY/T 3935-2021土壤调理剂及使用规程餐厨废物原料/14 NY/T 3936-2021土壤调理剂及使用规程烟气脱硫石膏原料/15 NY/T 3937-2021土壤调理剂及使用规程牡蛎壳原料/16 NY/T 3938-2021 梨树腐烂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17NY/T 3939.1-2021 甘薯主要病害抗性鉴定技术规程第1部分:黑斑病/18NY/T 3939.2-2021 甘薯主要病害抗性鉴定技术规程第2部分:茎线虫病/19NY/T 3939.3-2021 甘薯主要病害抗性鉴定技术规程第3部分:根腐病/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20NY/T 3939.4-2021 甘薯主要病害抗性鉴定技术规程第4部分:蔓割病/21NY/T 3939.5-2021 甘薯主要病害抗性鉴定技术规程第5部分:薯瘟病/22NY/T 3939.6-2021 甘薯主要病害抗性鉴定技术规程第6部分:疮痂病/23 NY/T 3940-2021 棉籽品质快速测定近红外法/24 NY/T 3941-2021粮食中植酸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25 NY/T 3942-2021水果及其制品中L-苹果酸和D-苹果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26 NY/T 3943-2021水果中葡萄糖、果糖、蔗糖和山梨醇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27 NY/T 3944-2021食用农产品营养成分数据表达规范/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28 NY/T 3945-2021 植物源性食品中游离态甾醇、结合态甾醇及总甾醇的测定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9 NY/T 3946-2021动物源性食品中肌肽、鹅肌肽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30 NY/T 3947-2021 畜禽肉中硒代胱氨酸、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31 NY/T 3948-2021 植物源农产品中叶黄素、玉米黄质、β-隐黄质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32 NY/T 3949-2021植物源性食品中酚酸类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33 NY/T 3950-2021 植物源性食品中10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马铃薯中龙葵素含量的测定液34 NY/T 3951-2021/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日光温室全产业链管理通用技术35 NY/T 3952-2021/要求辣椒日光温室全产业链管理通用技术/36 NY/T 3953-2021要求茄子日光温室全产业链管理通用技术37 NY/T 3954-2021/要求西葫芦水稻土地力分级与培肥改良技术/38 NY/T 3955-2021规程39 NY/T 3956-2021 果园土壤质量监测技术规程/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40 NY/T 3957-2021/与修复名词术语畜禽粪便安全还田施用量计算方41 NY/T 3958-2021/法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42 NY/T 3959-2021 农业外来入侵昆虫监测技术导则/43 NY/T 3960-2021 水生外来入侵植物监测技术规程/44 NY/T 3961-2021 畜禽屠宰加工人员防护技术规范/45 NY/T 3962-2021 畜禽肉分割技术规程鸭肉/46 NY/T 1564-2021 畜禽肉分割技术规程羊肉NY/T 1564-200747 NY/T 3963-2021 畜禽肉分割技术规程牦牛肉/48 NY/T 3964-2021 畜禽屠宰操作规程牦牛/畜禽屠宰加工设备家禽自动分49 NY/T 3965-2021/割生产线技术条件畜禽屠宰加工设备禽笼清洗设50 NY/T 3966-2021/备畜禽屠宰加工设备快速冷却输51 NY/T 3967-2021/送设备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52 NY/T 3968-2021畜禽屠宰加工设备猪头浸烫设备/53 NY/T 3969-2021 饲料原料鸡肉粉/54 NY/T 3970-2021 饲料原料啤酒酵母粉/55 NY/T 3971-2021 饲料添加剂二丁基羟基甲苯/56SC/T 1135.2-202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2部分:稻鲤(梯田型)/57 SC/T 1151-2021 池蝶蚌/58 SC/T 1152-2021 高体革鯻/59 SC/T 1153-2021 乌龟亲龟和苗种/60 SC/T 1154-2021 乌龟人工繁育技术规范/61 SC/T 1155-2021 黑斑狗鱼/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62 SC/T 1156-2021 鲂亲鱼和苗种/63 SC/T 2102-2021 绿鳍马面鲀/64 SC/T 2103-2021 黄姑鱼/65 SC/T 2105-2021 红毛菜/66 SC/T 2106-2021 牡蛎人工繁育技术规范/67 SC/T 2107-2021 单体牡蛎苗种培育技术规范/68 SC/T 2108-2021 鲍人工繁育技术规范/69 SC/T 2109-2021 日本对虾人工繁育技术规范/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规70 SC/T 2111-2021/范海带、牡蛎、海参71 SC/T 3204-2021 虾米SC/T 3204-201272 SC/T 3305-2021 调味烤虾SC/T 3305-2003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73 SC/T 3307-2021 速食干海参SC/T 3307-201474 SC/T 4001-2021 渔具基本术语SC/T 4001-199575SC/T 4009.1-2021 钓竿通用技术要求第1部分:术语、分类与标记/76SC/T 4048.4-2021 深水网箱通用技术要求第4部分:网线/77 SC/T 5025-2021 蟹笼通用技术要求/78 SC/T 5053-2021 金鱼品种命名规则/79 SC/T 5712-2021 金鱼分级望天眼/80 SC/T 5801-2021 珍珠及其产品术语/81 SC/T 5802-2021马氏珠母贝养殖与插核育珠技术规程/82 SC/T 7011.1-水生动物疾病术语与命名规则SC/T 7011.1-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2021 第1部分:水生动物疾病术语200783SC/T 7011.2-2021 水生动物疾病术语与命名规则第2部分:水生动物疾病命名规则SC/T 7011.2-200784 SC/T 7023-2021 草鱼出血病监测技术规范/85 SC/T 7024-2021 罗非鱼湖病毒病监测技术规范/86 SC/T 7215-2021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诊断规程/87 NY/T 1520-2021 木薯NY/T 1520-200788 NY/T 491-2021 西番莲NY/T 491-200289 NY/T 3972-2021 西番莲种苗/90 NY/T 3973-2021 澳洲坚果等级规格/91 NY/T 3974-2021 香蕉品质评价规范/92 NY/T 3975-2021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性测试指南可可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辣93 NY/T 3976-2021/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可/94 NY/T 3977-2021可95 NY/T 3978-2021 辣木叶茶/96 NY/T 605-2021 焙炒咖啡NY/T 605-2006生咖啡粒度分析手工和机械筛/97 NY/T 3979-2021分98 NY/T 3980-2021 橡胶树种植土地质量等级/橡胶树自根幼态无性系种苗组培99 NY/T 3981-2021/快繁技术规程天然橡胶鲜胶乳生物快速凝固技100 NY/T 3982-2021/术规程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浓缩天然胶乳氨保存离心胶乳NY/T 924-2012 101 NY/T 924-2021加工技术规程热带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NY/T 1475—2007 102 NY/T 1475-2021程香蕉椰子主要食叶害虫调查技术规程103 NY/T 3983-2021/椰心叶甲和椰子织蛾104 NY/T 3984-2021 橡胶树寒害减灾技术规程/105 NY/T 3985-2021 天然橡胶加工废水处理技术规程/天然橡胶初加工机械切胶机质/106 NY/T 3986-2021量评价技术规范107 NY/T 3987-2021 农业信息资源分类与编码/108 NY/T 3988-2021 农业农村行业数据交换技术要求/109 NY/T 3989-2021 农业农村地理信息数据管理规范/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110 NY/T 3990-2021 数字果园建设规范苹果/。

蓖麻杂交种通蓖7号选育报告

蓖麻杂交种通蓖7号选育报告

蓖麻杂交种通蓖7号选育报告摘要介绍蓖麻杂交种通蓖7号的亲本材料、组合配制及选育经过,总结其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蓖麻杂交种;通蓖7号;选育;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 s56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038-02蓖麻属大戟科植物,原产于非洲东部,我国栽培的蓖麻由印度传入,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是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1]。

蓖麻油被广泛用于香料、润滑剂、表面活性剂、涂料、医药等领域,它的工业价值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并随着蓖麻油加工业和应用开发研究的进展,将会出现很多新的利用途径[2]。

我国蓖麻产业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加工原料问题,国内市场每年要蓖麻籽80万t左右才可以满足加工需要,但目前年均总产25万t左右,需求缺口较大[3]。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较多,其中之一是生产上应用的品种较少,据严兴初等人报道,我国蓖麻生产的主推品种30余个,其中杂交种只有10多个[4],且产量较低。

因此,生产上亟需优质、高产、抗逆的杂交种。

内蒙古通辽市农科院在发现育成带有标记性状的蓖麻雌性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其遗传规律的研究,建立了“一系两用”、“两系法”蓖麻杂优利用研究体系[5],通蓖7号是利用该杂优利用技术途径育成的蓖麻杂交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适应性广等特点。

在生产上得到了用户的欢迎和好评,目前已成为通辽地区及毗邻省区的主推蓖麻品种,较适合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推广应用。

1 亲本材料1.1 雌性系347选育通蓖7号母本347属lm性雌性系[6],其选系基础是以lm型雌性系材料为母本,以恢复系2129为父本进行杂交,在系统内连续回交7代于1998年育成,选育方法为回交转育法。

该雌性系为绿茎,蒴果有刺,全株被有蜡粉,果穗较大,分枝适中,繁殖和制种产量及其综合抗性表现较好。

雌性系的保持采用“半保持”方式,当利用其作杂交制种的母本时,利用雌性系的标记性状,去除无标记性状植株,保留lm型雌株即可,而实现父母本自由授粉[7]。

内蒙古自治区油料类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

内蒙古自治区油料类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

内蒙古自治区油料类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内蒙古大豆、油菜籽、向日葵等油料类作物品种审定、认定时应具备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品种审定委员会)大豆、油菜籽、向日葵油料作物品种审定,适用于农作物品种试验主管部门向品种审定委员会推荐品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543.6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 4404.2 粮食种子豆类GB/T 14488.1 油料种子含油量测定法GB/T 14489.2—1993 油料种子粗蛋白质测定法GB/T 19557.4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大豆NY/T4 谷类、油料种子粗脂肪测定NY 414 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种子NY/T415 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籽ISO9167 油菜籽中硫代葡萄糖苷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品种(variety)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并具有适当的名称的植物群体3.2 品种试验( variety test)自治区农作物品种试验主管部门组织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以及抗病鉴定、品质检测等。

3.3 丰产性(yield ability)品种的产量表现,用品种在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增产的百分率表示。

3.4 稳产性( yield stability)品种产量的变化程度,用品种在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增产点次的百分率表示。

3.5抗病(虫)性(disease and pest resistance)品种克服或减轻病原物(害虫)侵染、发育、生长和为害的能力。

内蒙古自治区春油菜品种试验实施方案

内蒙古自治区春油菜品种试验实施方案

年内蒙古自治区春油菜品种试验实施方案一、试验目的:根据有关规定,对新育成的油菜品系(种)进行丰产性、稳产性、抗病性及适应性进行鉴定,为品种审(认)定和推广提供依据。

二、参试品种:三、试验要求:、试验设计:试验地要具有代表性、肥力中等且均匀一致,土地平整,排灌方便,前作相同。

重复间设走道,四周设保护行,保护行数目不少于四行。

不得随意增加非方案内的参试品种。

区域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次重复,小区面积㎡,宽2.4m,长5m,行区,行距,亩保苗万株,重复间设观察走道米。

亩施油菜复合肥12kg二铵4kg尿素4kg。

生产试验:试验采用大区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面积平方米(亩),行距行距,亩保苗万株,试验地应选择上年休闲夏翻地或禾本科前茬,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土层深厚,肥力均匀,整地质量好。

播前用北农大油菜种衣剂进行包衣,药种比为:,采用机械播种,亩施油菜复合肥12kg二铵4kg尿素4kg。

、田间管理:按当地大田生产中上等栽培管理水平进行田间管理,只防虫不防病,只除草不去杂,清除自生油菜,试验地栽培管理措施要及时、一致,同一项措施要同一天完成。

、及时收获:要求适时收获,做到成熟一个收获一个,单打单收,全区记产。

、观察记载:试验要有专人负责,田间调查记载与考种要求严格按标准记载(采用统一记载表),试验各项管理按试验方案要求严格执行。

、试验考察:由试验主持单位及主持人在油菜生长期对各试点单位不定点、不定时进行检查和收获前综合性状考察。

掌握各试点的试验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检查的重点是试验小区排列是否正确,是否存在较严重缺苗现象,自然灾害对试验的影响程度,参试品种是否全部到位,是否存在品种弄错现象,调查记载是否完整准确,品种的综合抗性和表现突出品种等。

、试验总结:各试验点负责人要及时进行考种和计产,于月日前将《内蒙古春油菜品种区域试验记载本》分别上报给自治区种子管理站品管科和试验主持单位,请各试点务必认真负责,并翔实记载,及时报送。

赤峰地区花生科学化引种制种的方法

赤峰地区花生科学化引种制种的方法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内蒙古赤峰市属于泛东北地区,其气候和土壤特点比较适合种植花生,但花生的生长发育受低温影响较大,因此合理选择适合赤峰地区的品种并采用科学的引种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1 赤峰地区花生引种条件1.1 气候生态因素 花生品种各个性状都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花生正常的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等因素都有要求,不同的花生品种对特定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都保持着一定的适应性。

在气候环境因素中,温度对花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降雨量。

多数花生品种的适应性较为广泛,只要积温能够满足,有适当的水分供应就可以保证花生正常的生长发育。

在生态环境因素中,首先要考虑土壤生态因素,其次是生物生态因素,即病虫害发生情况。

赤峰地区南北温差较大,同时期温差达到10℃左右,积温条件也不尽相同,为了避免引种的盲目性,增加引种成功率,花生引种时要重视原产地与引种地区气候生态的相似性。

1.2 规范引种程序 根据赤峰地区当地引种目标,广泛搜集花生品种,要优先选择审定的品种。

搜集时一定要有针对性,根据本地区生产实际需要和市场要求,直接到花生育种单位考察、搜集花生新品种(或品系),数量一般不超过10个并做好植物检疫工作。

引种试验一般以当地大面积种植的品种作为对照。

通过2~3年的品比试验和示范,对引进的花生品种的产量、外观和内在品质进行重点考察,产量比对照品种增加10%以上、品质相当,或产量比对照增加5%以上、品质优于对照的新品种,可以扩大试种面积,经反复考察鉴定确认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报请当地种子管理部门予以认定,而后再进行示范、繁殖和推广。

1.3 不同品种不同用途 按照花生产品的利用途径不同,可将花生品种分为油用、直接食用、出口等类型。

在子粒大小及贮藏上也可以分类,花生子粒的大小及贮存时间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烘烤后花生的去皮率。

生花生子粒越大、贮存时间越长、其氧化稳定性越赤峰地区花生科学化引种制种的方法李 峰 张晓荣 刘亚娟 王盛楠(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024031)低。

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审定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

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审定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
定 委 员会 主 任 刘 永 志发 言
委 员会常务 副主任石凤翎发言
定委 员会副主任 吴宝山 出席会议
出 席 会 议 的 委 员 秉 承 “实 事 求 是 , 严
格把 关 、 公 平 公 正” 的原 则 , 对 申请 审 定 的 3 0个 草 品 种 进 行 了 审 定 。 经 审 定 , 本 次 通 过 登 记 的 品种 有 2 1个 , 占本 次 申 报 品 种 数 7 3 名, 其 中 育成 品种 l 7个 , 野 生 栽培 品
种 2个 , 引进 品 种 2个 。 会 议 在 各 参 会 评
委 的 共 同努 力 下 , 圆 满 完 成 了 会 议 的 各 项
议程。 ( 供稿人 : 斯琴)
内蒙古草原工作站站 长、 草品种审
定委 员会 副 主 任 高 文 渊主 持 会议
刘永志为草品种 审定委 员会 专家颁发聘 书
知” , 内 蒙 古 农 牧 业 厅 党 组 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员、 副厅长 、 草 品种 审 定 委 员
会主 任 刘 永 志在 讲 话 中 , 对 今
后 的工 作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并 向 各 位 委 员 颁 发 了聘 书 。
内蒙古农牧业厅副厅长、 草品种审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 、 草品种审定 内蒙古农牧业厅草原处处长、 草品种审
内蒙 古 自治 区 第 二 届 草 品 种 审 定 委 员 会 第 一 次 审 定 会 议
于 2 0 1 7年 2月 8 日 至 9 日在
呼 和 浩 特 市 召 开 。 会 议 上 宣 读 了“关 于 成 立 第 二 届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草 品 种 审 定 委 员 会 的 通

高油大豆新品种兴豆8号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

高油大豆新品种兴豆8号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

大豆作为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是重要的植物脂肪来源之一[1]。

高油大豆是粗脂肪含量不低于20%的大豆,主要用来生产大豆油及豆粕等副产品[2]。

大豆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油种类之一,占食用油总市场的40%左右。

对于大豆来说,脂肪含量是重要的经济性状,因此,发展高油大豆的市场前景广阔[3-4]。

选育高油高产的大豆品种,是我国大豆育种工作的重点方向。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优势产区集中,属于我国典型的优质绿色大豆产业带。

近几年,内蒙古大豆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得到恢复性增长,播种面积最高达120.17万hm 2,居全国第二位。

兴安盟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的大豆生产基地之一,大豆生产为兴安盟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作出了很大贡献。

然而,由于近年来兴安盟大豆单产不高、品质不高,大豆生产缺乏市场竞争力,效益偏低,农民种植积极性有所下降[5]。

因此,急需选育出具有优良品质的高产大豆,配套相应的栽培技术,提高兴安盟大豆的市场竞争力[6-7]。

兴豆8号是兴安盟农牧科学研究所培育的高油大豆新品种,2019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内蒙古东部大豆中早熟区种植。

本文对兴豆8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兴豆8号是呼伦贝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9年以哈尔滨市大田丰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兴安盟农牧科学研究所共同审定品种丰豆2号为母本,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农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审定品种北豆21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

1.1选育经过兴豆8号选育过程见表1。

2009年,呼伦贝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配置杂交组合丰豆2号×北豆21,秋季收获F 0代种子19粒;以兴安盟农牧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为育种地,2010年种植F 1代,根据父母本性状淘汰伪杂株,秋季收获单株15株;2011年种植F2代(株行15个),秋季收获优良单株21株;2012年种植F 3代(株行21个),秋季收获优良单株13株;2013年收稿日期:2023-07-18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高油、高蛋白大豆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2021GG037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自治区油料类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内蒙古大豆、油菜籽、向日葵等油料类作物品种审定、认定时应具备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品种审定委员会)大豆、油菜籽、向日葵油料作物品种审定,适用于农作物品种试验主管部门向品种审定委员会推荐品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543.6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 4404.2 粮食种子豆类
GB/T 14488.1 油料种子含油量测定法
GB/T 14489.2—1993 油料种子粗蛋白质测定法
GB/T 19557.4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大豆
NY/T4 谷类、油料种子粗脂肪测定
NY 414 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种子
NY/T415 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籽
ISO9167 油菜籽中硫代葡萄糖苷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品种(variety)
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并具有适当的名称的植物群体
3.2 品种试验( variety test)自治区农作物品种试验主管部门组织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以及抗病鉴定、品质检测等。

3.3 丰产性(yield ability)品种的产量表现,用品种在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增产的百分率表示。

3.4 稳产性( yield stability)品种产量的变化程度,用品种在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增产点次的百分率表示。

3.5抗病(虫)性(disease and pest resistance)品种克服或减轻病原物(害虫)侵染、发育、生长和为害的能力。

3.6特征特性(character)品种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分基本特征特性、生育期、主要农艺和经济性状等。

3.7 抗逆性( stress tolerance)品种对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的抵御能力。

3.8 品质(quality)品种具有的内在品质,包括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外观品质等。

3.9 粗蛋白质含量(protein content)籽粒中粗蛋白质占籽粒干重的百分比。

3.10 粗脂肪含量(oil content)籽粒中粗脂肪占籽粒干重的百分比。

3.11 产油量(oil yield OY=Y×O) OY代表产油量,Y代表产量,O代表含油量。

4 品种评价
完成试验程序的品种,品种遗传性状稳定、形态特征一致,与对照品种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独特性或新颖性。

依据品种的特征、丰产性、稳产性、品质、抗病(虫)性等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

4.1 春油菜
品种分类:分为普通品种、双低品种
4.1.1 丰产性:每年区域试验产量平均比同类对照增产≥5%,其中双低杂交品种产量比普通对照品种两年平均增产≥10%;生产试验平均比对照增产≥5%。

4.1.2 稳产性: 每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增产点数≥50%;
4.1.3 品质:平均含油量≥40%,芥酸含量<1%,硫苷含量<18mol/g;高芥酸品种的芥酸含量﹥50%。

4.1.4 抗病性:
4.1.4.1 田间病害调查:抗菌核病、霜霉病。

4.1.4.2 田间人工接种中抗菌核病、霜霉病。

4.1.5 熟期:平均比对照晚熟≤3天。

4.1.6. 倒伏:每年平均倒伏率≤10%。

4.2大豆
品种分类:分为高油型品种、高蛋白型品种、特异型品种、菜用型品种、普通型品种
4.2.1 丰产性:每年区域试验产量平均比同类对照增产≥4%,其中:高油型、高蛋白型和特异型品种两年平均区域试验比普通对照增产≥3%;生产试验平均比同类对照增产≥3%,其中:高油型、高蛋白型和特异型品种生产试验与对照持平。

菜用型品种治理的产量不低于对照的95%;
4.2.2 稳产性: 每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增产点数≥60%;
4.2.3 品质:
4.2.3.1 高油型品种:粗脂肪含量(干基)≥21.5%,蛋白质含量≥37%。

4.2.3.2 高蛋白型品种:粗蛋白质含量(干基)≥45%。

4.2.3.3 特异型品种:缺失1种以上的不良成分(如脂肪氧化酶)或者有1种以上有益成分显著高于普通品种或具有其它特殊利用价值。

4.2.3.4 菜用型品种:采青荚食用的专用品种。

4.2.3.5 普通型品种:脂肪含量(干基)和蛋白质含量(干基)之和≥59%。

4.2.4 抗病性:花叶病毒田间自然发病率≤3%,病情指数≤2级;人工接种鉴定达到抗水平;根腐、霜霉、灰斑病田间自然发病率≤在5%、病情指数≤3级;人工接种鉴定达到抗水平。

4.2.5 熟期:试验平均比对照晚熟≤3天。

4.2.6. 倒伏:每年平均倒伏率≤5%。

4.3向日葵
品种分类:分为油用型品种、食用型品种
4.3.1油用向日葵分为普通型、高油型品种
4.3.1.1 丰产性:每年区域试验产量平均比同类对照增产≥5%,其中高油型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比普通型对照品种增产≥0%;田间自然结实率,隔离条件下的自交结实率≥对照。

生产试验平均比对照同类对照增产≥5%,其中高油型品种生产试验比普通型产量≥0%田间自然结实率,隔离条件下的自交结实率≥对照。

4.3.1.2 稳产性: 每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增产点数≥60%;
4.3.1.3 品质:普通型品种籽实含油率在42-46%,高油型品种含油率在46%(含)以上。

4.3.1.4、抗病性:田间自然发病率菌核病比对照<5%,褐斑病、黄萎病、黑斑病自然发病率比对照<3%。

田间接种鉴定菌核病发病率比对照<10%,褐斑病、黄萎病、黑斑病自然发病率比对照<5%
4.3.1.5 熟期:试验平均比对照晚熟≤3天。

4.3.1.6 倒伏和折茎:平均倒伏和折茎率合计≤5%。

4.3.2 食用型品种分为嗑食型(含普通型、大粒型)品种、剥仁型品种
4.3.2.1 丰产性:每年区域试验产量平均比同类对照增产≥5%,其中大粒型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比普通型对照品种≥0%;生产试验平均比对照同类对照增产≥5%,其中大粒型品种生产试验比普通型产量≥0%。

4.3.2.2 稳产性: 每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增产点数≥60%;
4.3.2.3 品质:形状和色泽外观品质整齐一致。

4.3.2.3.1 嗑食型(含普通型、大粒型)品种
普通型子粒大小(长/宽、cm)1.6/0.6-2.0/0.8,百粒重15-17(含)g,纯仁率≥47%,籽仁粗蛋白含量≥18%,籽仁粗脂肪含量≥45%,籽仁亚油酸含量≥65%;大粒型子粒大小(长/宽、cm)≥2.0/0.8,百粒重≥17g,纯仁率≥47%以上,籽仁粗蛋白含量≥18%,籽仁粗脂肪含量≥47%。

4.3.2.3.2 剥仁型品种
子粒大小(长/宽、cm)≥1.5/0.6,百粒重≥10g,纯仁率≥51.0%,籽仁粗蛋白含量≥20%,籽仁粗脂肪含量≥47%。

4.3.2.4 抗病性:
田间自然发病率菌核病比对照<7%,褐斑病、黄萎病、黑斑病自然发病率比对照<5%。

田间接种鉴定菌核病发病率比对照<10%,褐斑病、黄萎病、黑斑病自然发病率比对照<5%。

4.3.2.5 熟期:试验平均比对照晚熟≤3天。

4.3.2.6 倒伏和折茎:平均倒伏和折茎率合计≤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