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五四学制)Word+答案

合集下载

鲁教版(五四制)数学七年级上册期中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数学七年级上册期中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期中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对称美是我国古人和谐平衡思想的体现,常被运用于建筑、器物、绘画、标识等作品的设计上.在下列苏州园林的窗户简图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2.如果将一副三角尺按图1方式叠放,那么∠1的度数是()A.90°B.100°C.105°D.135°图1 图2 图33.图2是作△ABC的作图痕迹,则此作图的已知条件是()A.已知两边及夹角B.已知三边C.已知两角及夹边D.已知两边及一边对角4.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AC,BD相交于点O,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5.图4为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图形,设CE=a,HG=b,则斜边BD2等于()A.a2+b2B.a2-b2C.222a b-D.222a b+图4 图56.某木材市场上木棒规格与对应价格如下表:小明的爷爷要做一个三角形木架养鱼用,现有两根长度分别为3 m和5 m的木棒,还需要到该木材市场购买一根木棒,则小明的爷爷至少带的钱数为()A.10 B.15 C.20 D.257.如图5,已知△ABC中,CD⊥AB,垂足为D,CE平分∠ACD交AD于点E,若CD=12,BC=13,且△BCE的面积为48,则点E到AC的距离为()A.5 B.3 C.4 D.18.图6-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若AC=12,BC=7,将四个直角三角形中边长为12的直角边分别向外延长一倍,得到如图6-②所示的“数学风车”,则这个风车的外围周长是()A.148 B.100 C.196 D.144图6 图7 图89.如图7,在△ABC中,∠A=20°,沿BE将此三角形对折,又沿BA′再一次对折,点C落在BE上的C′处,此时∠C′DB=74°,则原三角形的∠C的度数为()A.27°B.59°C.69°D.79°10.如图8,在△OAB和△OCD中,OA=OB,OC=OD,OA>OC,∠AOB=∠COD=40°,连接AC,BD交于点M,连接OM.下列结论:①AC=BD;②∠AMB=40°;③OM平分∠BOC;④MO平分∠BMC.其中正确的有()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如图9,△ACF≌△DBE,若AD=11,BC=3,则线段AB的长为.图9 图10 图1112.如图10,一条船从海岛A处出发,向正北方向航行8海里到达海岛B处,从C处望海岛A,A在C的南偏东42°方向上;从B处望灯塔C,C在B的北偏西84°方向上,则海岛B 到灯塔C的距离是海里.13.如图11,有一座小山,现要在小山A,B的两端开一条隧道,施工队要知道A,B两端的距离,于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点A和点B的点C,且使AC⊥BC,连接AC并延长到点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点E,使CE=CB,连接DE.经测量EC,DC的长度分别为300 m,400 m,则A,B之间的距离为m.14.如图12,在△ABC中,AD为中线,DE⊥AB于点E,DF⊥AC于点F,AB=3,AC=4,DF=1.5,则DE=.图12 图13 图1415.图13是放在地面上的一个长方体盒子,其中AB=18 cm,BC=12 cm,BF=10 cm,点M在棱AB上,且AM=6 cm,点N是FG的中点,一只蚂蚁要沿着长方体盒子的表面从点M爬行到点N,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为cm.16.如图14,在△ABC中,AI平分∠BAC,BI平分∠ABC,点O是AC,B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连接AO,BO,若∠AIB=α,则∠AOB的大小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6分)17.(6分)如图15,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边的中点,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且∠CDE=30°.若AD=5,求DE的长.图15 图1618.(8分)如图16,MN为我国领海线,MN以西为我国领海,以东为公海.上午9时50分我国缉私艇A发现在其正东方向有一走私艇C正以每小时16海里的速度偷偷向我国领海驶来,便立即通知距其6海里,正在MN上巡逻的缉私艇B密切注意,且已知A和C两艇的距离是10海里,缉私艇B与走私艇C的距离为8海里,若走私艇C 的速度不变,最早在什么时间进入我国领海?19.(8分)如图17,在△ABC中,AB=AC,AD⊥BC于点D.(1)若∠B=39°,求∠CAD的度数;(2)若点E在边AC上,EF∥AB交AD的延长线于点F.试说明:AE=FE.图17 图1820.(8分)如图18,三角形纸片ABC中,∠C=90°,AC=BC=2,D为BC的中点,折叠三角形纸片使点A与点D重合,EF为折痕,求AF的长.21.(10分)如图19,△ABC的顶点A,B,C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利用网格线按下列要求画图.(1)画△A1B1C1,使它与△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2)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点P到点A,B的距离之和最短;(3)在直线l上找一点Q,使点Q到边AC,BC的距离相等.图1922.(12分)如图20,在△ABC中,AB=4,AC=3,BC=5,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交AB于点E.(1)试说明:△ABC为直角三角形;(2)求DE的长.图2023.(14分)如图21,在△ABC中,AM是△ABC的中线,MP平分∠AMB,MQ平分∠AMC,且BP⊥MP于点P,CQ⊥MQ于点Q,连接PQ.试说明:(1)MP⊥MQ;(2)△BMP≌△MCQ.图21期中达标测试卷参考答案:一、1.B 2.C 3.C 4.C 5.D 6.C 7.B 8.A 9.D 10.D二、11.4 12.8 13.500 14.2 15.20 16.4α-360°三、17.解:因为△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边的中点,所以AD⊥BC,∠DAC=12∠BAC=30°.因为∠ACB=60°,∠CDE=30°,所以∠E=30°,所以∠DAC=∠E,所以DE=AD =5.18.解:设MN与AC相交于点E,则∠BEC=90°.因为AB2+BC2=62+82=102=AC2,所以△ABC为直角三角形,且∠ABC=90°.由于MN⊥CE,所以走私艇C进入我领海的最近距离是CE.由S△ABC=12AB×BC=12AC×BE,得BE=4.8.由勾股定理,得CE2+BE2=BC2,所以CE=6.4,所以6.4÷16=0.4(h)=24(min).9时50分+24分=10时14分.所以走私艇C最早在10时14分进入我领海.19.解:(1)因为AB=AC,AD⊥BC于点D,所以∠BAD=∠CAD,∠ADC=90°.因为∠B=39°,所以∠BAD=∠CAD=90°-39°=51°.(2)因为AB=AC,AD⊥BC于点D,所以∠BAD=∠CAD.因为EF∥AC,所以∠F=∠BAD.所以∠BAD=∠F,所以AE=FE.20.解:因为BC=2,D为BC的中点,所以CD=1.由折叠的性质,得AF=DF.所以CF=AC-AF=2-DF.在Rt△CDF中,由勾股定理,得DF2=CF2+CD2,即DF2=(2-DF)2+12,解得DF=54.所以AF=54.21.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2)如图所示,连接A1B交直线l于点P,点P即为所求作的点;(3)如图所示,由网格的特征易知射线CC1为∠ACB的平分线,其与直线l交于点Q,点Q即为所求作的点.22.解:(1)在△ABC中,AB=4,AC=3,BC=5,因为42+32=52,即AB2+AC2=BC2,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2)连接CE.因为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所以EC=EB.设AE=x,则EC=4-x,所以x2+32=(4-x)2,解得x=78,即AE=78.所以BE=4-78=258.因为BD=12BC=5 2,所以DE2=BE2-BD2=(258)2-(52)2=22564,所以DE=158.23.解:(1)因为MP平分∠AMB,MQ平分∠AMC,所以∠AMP=12∠AMB,∠AMQ=1 2∠AMC,所以∠PMQ=∠AMP+∠AMQ=12∠AMB+12∠AMC=12(∠AMB+∠AMC)=12×180°=90°,所以MP⊥MQ.(2)由(1)知,MP⊥MQ.因为BP⊥MP,所以BP∥QM,∠BPM=90°,∠CQM=90°,所以∠PBM=∠QMC.因为AM是△ABC的中线,所以BM=MC.在△BMP和△MCQ中,∠BPM=∠MQC,∠MBP=∠CMQ,BM=MC,所以△BMP≌△MCQ.。

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7七上·卢龙期末) ﹣9的相反数是()A . ﹣B .C . ﹣9D . 92. (2分) (2016七上·磴口期中) 在式子:﹣ ab,,,﹣a2bc,1,x2﹣2x+3中,单项式个数为()A . 2B . 3C . 4D . 53. (2分)(2018·重庆)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 . 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B . 如果一个数的倒数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1C .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D . 如果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4. (2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 (a5)2=a10B . x16÷x4=x4C . 2a2+3a2=6a4D . b3•b3=2b35. (2分) (2016七上·柳江期中) 据统计,2016年度春节期间(除夕至初五),微信红包总收发初数达321亿次,几乎覆盖了全国75%的网民,数据321亿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 . 3.21×108B . 321×108C . 3.21×109D . 3.21×10106. (2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B .C .D .7. (2分)若a,b互为相反数,m,n互为倒数,k的算术平方根为,则100a+99b+mnb+k2的值为()A . -4B . 4C . -96D . 1048. (2分)设a是最大负整数的相反数,b是最小自然数,c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则a、b、c三个数的和为()A . 1B . 0C . -1D . 29. (2分)如果a+b>0,且ab>0,那么()A . a>0,b>0B . a<0,b<0C . a、b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小D . a、b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小10. (2分)关于代数式的值,说法错误的是()A . 当时,其值存在B . 当时,其值为C . 当时,其值为D . 当时,其值为二、填空题: (共8题;共9分)11. (1分)已知实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化简所得结果为________12. (1分)绝对值大于2而小于6的所有整数的和是________.13. (1分)若a2m-5bn+1与﹣3ab3﹣n的和为单项式,则m+n=________ .14. (1分) (2020七上·吴兴期末) 比较大小: ________ .15. (1分) (2017七上·柯桥期中) 请写出一个二次多项式,含有两个字母,且常数项是-2.________.16. (1分) (2019七上·利辛月考) 用四舍五入法对0.7896取近似值精确到百分位为________。

山东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五四学制)

山东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五四学制)

山东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五四学制)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20七上·青龙期末) 李颖的答卷如图所示,她的得分应是A . 4分B . 6分C . 8分D . 10分2.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 . 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 .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D .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3. (2分) (2018七上·双台子月考) 下列方程变形中,正确的是()A . 由 3 x=-4 ,系数化为 1 得 x = ;B . 由 5=2 -x ,移项得 x =5 -2 ;C . 由,去分母得 4( x -1) -3(2 x+3) =1 ;D . 由 3x - (2 -4 x) =5 ,去括号得 3x+4 x - 2 = 54. (2分)下图中所给图形只用平移可以得到的是()A .B .C .D .5. (2分)如图,三条直线相交于点O.若CO⊥AB,∠1=56°,则∠2等于()A . 30°B . 34°C . 45°D . 56°6. (2分) (2020七上·合川期末) 制作一件手工制品,如果由一个人完成需10小时,现在由一部分人先做1小时,再增加1人和他们一起做2小时,完成这项工作的,假设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先安排x人工作,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 . + =1B . + =C . ﹣=D . + =7. (2分) (2020九上·鞍山期末) 如图,在Rt△ABC中,∠C=90°,点P是边AC上一点,过点P作PQ∥AB 交BC于点Q,D为线段PQ的中点,BD平分∠ABC,以下四个结论①△BQD是等腰三角形;②BQ=DP;③PA= QP;④ =(1+ )2;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A .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8. (2分) (2020八上·巴东期末) 如图,已知点P到△ABC三边的距离相等,DE∥AC,AB=8.1cm,BC=6cm,△BDE的周长为()cmA . 12B . 14.1C . 16.2D . 7.059. (2分) (2019七上·黄岩期末) 小张早晨去学校共用时15分,他跑了一段,走了一段,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250米/分,步行的平均速度是80米/分,他家离学校的距离是2900米,设他跑步的时间为x分,根据题意,可列出的方程是()A . 250x+80(15﹣x)=2900B . 80x+250(15﹣x)=2900C . 80x+250x=2900D . 250x+80(15+x)=290010. (2分)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有()①同位角相等;②在△ABC中,若∠A=∠B=∠C,△ABC是直角三角形;③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④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A . 0个B . 1个C . 2个D . 3个二、填空题 (共10题;共11分)11. (1分) (2017七上·湛江期中) 若x|a|﹣1﹣3=6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的值为.12. (1分) (2020八上·北京期中) 如图,∠1和∠CBD是的外角,∠C=80°,∠CBD=140°,则∠1= °.13. (1分) (2019七下·柳江期中) 把命题“在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改写成一般形式.14. (2分) (2020七下·京口月考) 5的相反数是,平方等于49的数是.15. (1分)某商店卖出两个计算器,两个计算器都卖64元,一个盈利60%,另一个亏本20%,则这个商店元.(填赚了还是亏了多少元)16. (1分) (2017七下·临沧期末) 如图,小聪把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尺ABC的两个顶点A,C放在长方形纸片DEFG的对边上,若AC平分∠BAE,则∠DAB的度数是.17. (1分)如图,AB∥CD∥EF,若∠A=30°,∠AFC=15°,则∠C=.18. (1分) (2019七下·封开期末) 一个两位数的数字之和是7,这个两位数减去27,它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就交换了位置,则这个两位数是.19. (1分) (2017七下·扬州月考) 如图,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小刀,刀片的外形是一个直角梯形,刀片上、下是平行的,转动刀片时会形成∠1和∠2,则∠1+∠2度.20. (1分) (2020九上·江阴月考) 如图,△ABC两边的中线BE,CF相交于点G,若S△ABC=10,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三、解答题 (共7题;共64分)21. (10分)列方程求解(1) m为何值时,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4x﹣2m=3x﹣1的解是x=2x﹣3m的解的2倍.(2)已知|a﹣3|+(b+1)2=0,代数式的值比 b﹣a+m多1,求m的值.22. (15分) (2021七下·潜江期末)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三角形(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的三角形)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4,5),(-1,3).(1)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平面内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请把△ABC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A′B′C′,在图中画出△A′B′C′,并写出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3)求△ABC的面积.23. (6分)已知,如图,DG⊥BC,AC⊥BC,EF⊥AB,∠1=∠2.试判断CD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请完成下列解答:解:CD与AB的位置关系为:,理由如下:∵DG⊥BC,AC⊥BC(已知),∴(),∴∠ACD=∠2(),∵∠1=∠2(已知),∴∠ACD=∠1,∴FE∥CD(),∵EF⊥AB(已知),∴.24. (5分) (2020七上·科尔沁期末)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在数学上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了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如有一道阐述“盈不足”的问题,原文如下:今有共买鸡,人出九,盈十一;人出六,不足十六.问人数、鸡价各几何?译文为:现有若干人合伙出钱买鸡,如果每人出9文钱,就会多11文钱;如果每人出6文钱,又会缺16文钱.问买鸡的人数、鸡的价格各是多少.请解答上述问题.25. (5分) (2020八上·东丽期中) 如图,己知,,,求的度数.26. (13分) (2021七上·滨海期末) 应用题.用A4纸在誊印社复印文件,复印页数不超过20时,每页收费元;复印页数超过20时,超过部分每页收费降为0.09元.在某图书馆复印同样的文件,不论复印多少页,每页收费0.1元.设小明要复印页文件,根据要求完成下列解答:(1)完成表格:20页30页…页誊印社收费(元) 2.4 3.3…图书馆收费(元)2…(2)当为何值时,在誊印社与图书馆复印文件收费一样?(3)当时,在哪家复印文件更省钱?27. (10分) (2021七上·兴化期末) 如图,已知直线,相交于点,与互余.(1)若,求的度数;(2)若,求的度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考点:解析:答案:8-1、考点:解析:答案:9-1、考点:解析:答案:10-1、考点:解析:二、填空题 (共10题;共11分)答案:11-1、考点:解析:答案:12-1、考点:解析:答案:13-1、考点:解析:答案:14-1、考点:解析:答案:15-1、考点:解析:答案:16-1、考点:解析:答案:17-1、考点:解析:答案:18-1、考点:解析:答案:19-1、考点:解析:答案:20-1、考点:解析:三、解答题 (共7题;共64分)答案:21-1、答案:21-2、考点:解析:答案:22-1、答案:22-2、答案:22-3、考点:解析:答案:23-1、考点:解析:答案:24-1、考点:解析:答案:25-1、考点:解析:答案:26-1、答案:26-2、答案:26-3、考点:解析:答案:27-1、答案:27-2、考点:解析:。

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2.在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 ,,B. ,,C. ,,D. ,,3.如图,小敏做了一个角平分仪ABCD,其中AB=AD,BC=DC,将仪器上的点A与∠PRQ的顶点R重合,调整AB和AD,使它们分别落在角的两边上,过点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PRQ的平分线。

此角平分仪的画图原理是:根据仪器结构,可得△ABC≌△ADC,这样就有∠QAE=∠PAE。

则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来()A. SASB. ASAC. AASD. SSS4.如图,在△ABC.∠ABC=45°,AC=5,F是高AD和BE的交点,则BF的长( )A. 7B. 6C. 5D. 45.如图,已知AE=CF,∠AFD=∠CEB,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DF≌△CBE的是()A. ∠A=∠CB. AD=CBC. BE=DFD. AD∥BC6.如图,在波平如镜的湖面上,有一朵盛开的美丽的红莲,它高出水面30cm.突然一阵大风吹过,红莲被吹至一边,花朵下部刚好齐及水面,如果知道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60cm,则水是()cm.A. 35B. 40C. 50D. 457.如图反映的过程是:张强从家跑步去体育场,在那里锻炼了一阵后,又去早餐店吃早餐,然后散步走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张强离家的距离,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四个说法错误的是( )A. 体育场离张强家2.5千米B. 张强在体育场锻炼了15分钟C. 体育场离早餐店4千米D. 张强从早餐店回家的平均速度是3千米/小时8.如图所示,一圆柱高8cm,底面半径为2cm,一只蚂蚁从点A爬到点B处吃食,点B与点相对,要爬行的最短路程(取3)是()A. 20cmB. 14cmC. 10cmD. 无法确定9.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D是BC边上的高,E是AC的中点,P是AD上的一个动点,当PC与PE 的和最小时,∠CPE的度数是()A. 30°B. 45°C. 60°D. 90°10.如图,在Rt△ABC纸片.AB=4,AC=3,BC=5,将Rt△ABC纸片按图示方式折叠,使点A恰好落在斜边BC.上的点E处,BD为折痕,则下列四个结论:①BD平分∠ABC;②AD= DE;③DE= EC;④△DEC的周长为4,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1B. 2C. 3D. 4二、填空题11.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80°,则它的顶角是________.12.如图,△ABC.DE垂直平分AC交AB于E,∠A=20°,∠ACB=80°,则∠BCE=________.13.根据图中的程序,当输入x=2时,输出的结果y=________.14.如图,△ABC.∠C=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若CD=4,则点D到AB的距离是________.15.如图,AD是的中线,DE是的中线,EF是的中线,FG是的中线,若的面积,则的面积________.16.如图,直线,的顶点在直线上,边与直线相交于点.若是等边三角形,,则=________°t△ABC中∠C=90°,∠A=30°,BC+AB=12cm,则AB= ________ cm.18.如图,在△ACD. AD=BD=BC,若∠C=25°,则∠ADB=________.三、解答题19.作图题:小明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他想在作业本上用尺规作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你能帮他画出来吗?(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0.在△ABC.∠A=35°,∠B=69°,CD⊥AB于点D,CE平分∠ACB,DP⊥CE于点P,求∠CDP的度数.21.已知:如图,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AB=CD,,且AE=DF.求证:∠E=∠F.22.如图,点E在CD上,BC与AE交于点F,AB=CB,BE=BD,∠1=∠2.(1)求证:△ABE≌△CBD;(2)证明:∠1=∠3.23.求知中学有一块四边形的空地ABCD,如下图所示,学校计划在空地上种植草皮,经测量∠A=90°,AB =3m,BC =12m,CD =13m,DA= 4m,若每平方米草皮需要200元,问学校需要投入多少资金买草皮?24.如图,在△ABC.AB=AC,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交AB于点E.(1)求证:△ABD是等腰三角形;(2)若∠A=40°,求∠DBC的度数;(3)若AE=6,△CBD的周长为20,求△ABC的周长.25.某天早晨,王老师从家出发,骑摩托车前往学校,途中在路旁一家饭店吃早餐,如图所示的是王老师从家到学校这一过程中行驶路程s(千米)与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1)学校离他家多远?从出发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2)王老师吃早餐用了多少时间?(3)王老师吃早餐以前的速度快还是吃完早餐以后的速度快?最快时速达到多少?26.如图1,点M为直线AB上一动点,,都是等边三角形,连接BN(1)求证:;(2)分别写出点M在如图2和图3所示位置时,线段AB、BM、BN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3)如图4,当时,证明:.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概念进行解答即可.2.【答案】C【解析】【解答】解:A.3+4>5,能组成三角形,A不符合题意;B.3+12>13,能组成三角形,B不符合题意;C.3+3=6,不能组成三角形,C符合题意;D.5+7>10,能组成三角形,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3.【答案】D【解析】【解答】解:在△ADC和△ABC中,,∴△ADC≌△ABC(SSS),∴∠DAC=∠BAC,即∠QAE=∠PAE.故答案为:D.【分析】首先利用SSS判断出△ADC≌△AB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出∠DAC=∠BAC,即∠QAE=∠PAE.4.【答案】C【解析】【解答】∵AD、BE是高,∴∠ADC=∠BDF=90°,∠BEC=90°,∴∠DBF+∠C=90°,∠DAC+∠C=90°,∴∠DBF=∠DAC,∵∠ABC=45°,∠ADB=90°,∴∠BAD=∠ABD=45°,∴AD=BD,在△ADC和△BDF中,∴△ADC≌△BDF(ASA),∴BF=AC,∵AC=5,∴BF=5,故答案为:C.【分析】求出∠ADC=∠BDF,∠DBF=∠DAC,AD=BD,根据ASA推出△ADC≌△BD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推出AC=BF即可.5.【答案】B【解析】【解答】解:∵AE=CF,∴AE+EF=CF+EF,∴AF=CE,A、∵在△ADF和△CBE中∴△ADF≌△CBE(ASA),正确,故本选项错误;B、根据AD=CB,AF=CE,∠AFD=∠CEB不能推出△ADF≌△CBE,错误,故本选项正确;C、∵在△ADF和△CBE中∴△ADF≌△CBE(SAS),正确,故本选项错误;D、∵AD∥BC,∴∠A=∠C,∵在△ADF和△CBE中∴△ADF≌△CBE(ASA),正确,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分析】求出AF=CE,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判断即可.6.【答案】D【解析】【解答】解:如图,由题意可知AB=BC,AD=30cm,CD=60cm,设BD=xcm,2=BD2+CD2,∴(x+30)2=x2+602,解得x=45,则水深45cm.故答案为:D.【分析】如图设BD=xcm,则AB=BC=30+x,利用勾股定理得到关于x的方程,然后求解方程即可.7.【答案】C【解析】【解答】A、由纵坐标看出,体育场离张强家2.5千米,故A不符合题意;B、由横坐标看出,30-15=15分钟,张强在体育场锻炼了15分钟,故B不符合题意;C、由纵坐标看出,2.5-1.5=1千米,体育场离早餐店1千米,故C符合题意;D、由纵坐标看出早餐店离家1.5千米,由横坐标看出从早餐店回家用了95-65=30分钟=0.5小时,1.5÷ =3千米/小时,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图象可知,张强从家到体育场,可得第一段函数的最高的对应的y值,就是体育场离张强家的距离,据此判断A;第二段函数表示的是张强在体育场锻炼的时间,即30-15=15分钟,据此判断B;第三段函数表示的是张强从体育场到早餐店的图象,可得体育场离早餐店为2.5-1.5=1千米,据此判断C;张强从早餐店回家的路程1.5千米,时间95-65=30分钟=0.5小时,利用速度=路程÷时间计算即可.8.【答案】C【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可以把A和B展开到一个平面内,即圆柱的半个侧面是矩形:矩形的长BC= (cm),矩形的宽AC=8 cm,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8 cm,BC=6 cm,根据勾股定理得:AB= (cm).所以蚂蚁要爬行的最短距离为10cm.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先将图形展开,再根据勾股定理可知.9.【答案】C【解析】【解答】解:如连接BE,与AD交于点P,此时PE+PC最小,∵△ABC是等边三角形,AD⊥BC,∴PC=PB,∴PE+PC=PB+PE=BE,即BE就是PE+PC的最小值,∵△ABC是等边三角形,∴∠BCE=60°,∵BA=BC,AE=EC,∴BE⊥AC,∴∠BEC=90°,∴∠EBC=30°,∵PB=PC,∴∠PCB=∠PBC=30°,∴∠CPE=∠PBC+∠PCB=60°,故答案为:C.【分析】连接BE,则BE的长度即为PE与PC和的最小值.再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BC=∠PCB=30°,即可解决问题;10.【答案】C【解析】【解答】解:①由折叠的性质得:∠ABD= ∠DBE,则BD平分∠ABC,故①符合题意;②由折叠的性质得:AD=DE,故②符合题意;③由于在Rt△ABC.AB=4,AC=3,BC=5,所以∠C不等于45°,DE和EC不相等,故③不符合题意;④△DEC的周长=CD+DE+CE,由折叠的性质得AD=DE,AB=BE,所以CE=BC-BE=BC-AB=1,△DEC的周长=AC+CE=3+1=4;故答案为:C【分析】解答此题先由折叠的性质得出∠ABD= ∠DBE,AB=BE,AD=DE和三角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再由此对结论进行判断即可.二、填空题11.【答案】【解析】【解答】解:∵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80°∴顶角=180°-80°×2=20°.故答案为20°.【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以求得其顶角的度数.12.【答案】60【解析】【解答】解:∵DE垂直平分AC,∠A=20°,∴AE=CE,∠ACE=∠A=20°,∵∠ACB=80°,∴∠BCE=80°-20°=60°.故答案为:60.【分析】根据△ABC中DE垂直平分AC,可求出AE=CE,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CE=∠A=20°,再根据∠ACB=80°即可解答.13.【答案】3【解析】【解答】解:当输入x=2时,因为x>1,所以y=﹣x+5=﹣2+5=3.故答案为3.【分析】将x=2输入,计算得到答案即可。

2020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2020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下列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2.下列条件中,不能断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A. a2+b2=c2B. ∠A+∠B=∠CC. a:b:c=3:4:5D. ∠A:∠B:∠C=3:4:53.如图,在△ABC中,BC边上的高是()A. AFB. BHC. CDD. EC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6,则它的周长等于()A. 12B. 12或15C. 15或18D. 155.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DE,BC=EF,AC=DF;②AB=DE,∠B=∠E.BC=EF;③∠B=∠E,BC=EF,∠C=∠F;④AB=DE,AC=DF,∠B=∠E.其中,能使△ABC≌△DEF的条件共有()A. 1组B. 2组C. 3组D. 4组6.如图,已知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线,BE平分∠ABC,交CD于点E,BC=5,DE=2,则△BCE的面积等于()A. 10B. 7C. 5D. 47.如图,将一根长24 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2 cm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为hcm,则h的取值范围是( )A. 12 cm≤h≤19 cmB. 12 cm≤h≤13 cmC. 11 cm≤h≤12 cmD. . 5 cm≤h≤12 cm8.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BC=CD,再作出BF的垂线DE,使点A、C、E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可以说明△ABC≌△EDC,得AB=DE,因此测得DE的长就是AB的长,判定△ABC≌△EDC,最恰当的理由是()A. 边角边B. 角边角C. 边边边D. 边边角9.△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为()A. 42B. 32C. 42或32D. 37或3310.已知:如图,在△ABC,△ADE中,∠BAC=∠DAE=90°,AB=AC,AD=AE,点C,D,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BE.以下四个结论:①BD=CE;②BD⊥CE;③∠ACE+∠DBC=45°;④∠ACE=∠DBC.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有()A. 1B. 2C. 3D. 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8.0分)11.图中x的值为______.12.如图,在△ABC中,∠C=90°,∠B=30°,AD平分∠CAB,交BC于点D,若CD=1,则BD=______.13.如图,△ABC中,∠ABC=50°,∠ACB=70°,AD平分线∠BAC.过点D作DE⊥AB于点E,则∠ADE=______.14.如图,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4cm,圆柱高为24cm,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圆柱的表面从下底面点A爬到与之相对的上底面点B,那么它爬行的最短路程为______.15.如图,在已知的△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C为圆心,以大于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M,N;②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接CD.若CD=AC,∠A=50°,则∠ACB=______.16.如图,△ABC三边的中线AD、BE、CF的公共点为G,若S△ABC=1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17.如图,将边长为8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D落在BC边中点E处,点A落在点F处,折痕为MN,则线段CN的长度为______.18.如图,在△ABC中,∠A=64°,∠ABC和∠ACD的平分线交于点A1,得∠A1;∠A1BC和∠A1CD的平分线交于点A2,得∠A2;∠A2BC和∠A2CD的平分线交于点A3,则∠A5=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2.0分)19.用圆规、直尺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已知:线段a和∠α,求作:△ABC,使得AB=a,BC=2a,∠ABC=∠α.20.如图,在△ABC中,AD、AE分别是高线与角平分线,∠B=33°,∠C=67°,求∠EAD的度数.21.如图所示,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顶端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米,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与旗杆底部相距5米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请你求出旗杆的高度.22.如图,AD∥BC,∠BAC=70°,DE⊥AC于点E,∠D=20°.(1)求∠B的度数,并判断△ABC的形状;(2)若延长线段DE恰好过点B,试说明DB是∠ABC的平分线.23.如图,AB∥CD,以点A为圆心,小于AC长为半径作圆弧,分别交AB,AC于E,F两点,再分别以E,F为圆心,大于EF长为半径作圆弧,两条圆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CD于点M.(1)若∠ACD=114°,求∠MAB的度数;(2)若CN⊥AM,垂足为N,求证:△ACN≌△MCN.24.如图,直线MN表示一条铁路,A,B是两个城市,它们到铁路的垂直距离分别为AA1=20km,BB1=40km,已知A1B1=80km,现要在A1,B1之间设一个中转站P,使两个城市到中转站的距离之和最短,请你设计一种方案确定P点的位置,并求这个最短距离.25.如图,△ABC中,AD平分∠BAC,DG⊥BC且平分BC,DE⊥AB于E,DF⊥AC于F.(1)判断BE与C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果AB=8,AC=6,求AE、BE的长.26.已知点C为线段AB上一点,分别以AC、BC为边在线段AB的同侧作△ACD和△BCE,且CA=CD,CB=CE,∠ACD=∠BCE,直线AE与BD交于点F.(1)如图1,若∠ACD=60°,则∠AFB=则______,如图2,若∠ACD=90°,则∠AFB=______,如图3,若∠ACD=α,则∠AFB=______(用含α的式子表示);(2)设∠ACD=α,将图3中的△ACD绕点C顺时针旋转任意角度(交点F至少在BD、AE中的一条线段上),如图4,试探究∠AFB与α的数量关系,并予以证明.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根据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进行分析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关键是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2.【答案】D【解析】解:A、正确,a2+b2=c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成立;B、正确,因为∠A+∠B=∠C,∠A+∠B+∠C=180°,则∠C=90°,故为直角三角形;C、正确,因为a:b:c=3:4:5,所以设a=3x,b=4x,c=5x,则(3x)2+(4x)2=(5x)2,故为直角三角形;D、错误,因为∠A:∠B:∠C=3:4:5,所以设∠A=3x,则∠B=4x,∠C=5x,故3x+4x+5x=180°,解得,x=15°,5x=15×5=75°,故此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故选D.A、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判定即可;B、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即可计算出∠C的值;C、根据比值并结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D、根据角的比值求出各角的度数,便可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结合解方程是解题的关键.3.【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线的定义解答.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的定义,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解答】解:根据高的定义,AF为ABC中BC边上的高.故选:A.4.【答案】D【解析】解:∵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6,∴①当腰为6时,三角形的周长为:6+6+3=15;②当腰为3时,3+3=6,三角形不成立;∴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5.故选D.由于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6,没有直接告诉哪一条是腰,哪一条是底边,所以有两种情况,分别利用三角形的周长的定义计算即可求解.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周长的计算,也利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同时也利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5.【答案】C【解析】解:第①组满足SSS,能证明△ABC≌△DEF.第②组满足SAS,能证明△ABC≌△DEF.第③组满足ASA,能证明△ABC≌△DEF.第④组只是SSA,不能证明△ABC≌△DEF.所以有3组能证明△ABC≌△DEF.故符合条件的有3组.故选:C.要使△ABC≌△DEF的条件必须满足SSS、SAS、ASA、AAS,可据此进行判断.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添加时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不能添加,根据已知结合图形及判定方法选择条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答案】C【解析】解:作EF⊥BC于F,∵BE平分∠ABC,ED⊥AB,EF⊥BC,∴EF=DE=2,∴S△BCE=BC•EF=×5×2=5,故选:C.作EF⊥BC于F,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得EF=DE=2,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即可.本题考查了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作出辅助线求得三角形的高是解题的关键.7.【答案】C【解析】解:当筷子与杯底垂直时h最大,h最大=24-12=12(cm).当筷子与杯底及杯高构成直角三角形时h最小,如图所示:此时,AB===13(cm),故h=24-13=11(cm).故h的取值范围是11cm≤h≤12cm.故选:C.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勾股定理解答即可.此题将勾股定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考查了同学们的观察力和由具体到抽象的推理能力,有一定难度.8.【答案】B【解析】解:因为证明在△ABC≌△EDC用到的条件是:CD=BC,∠ABC=∠EDC,∠ACB=∠ECD,所以用到的是两角及这两角的夹边对应相等即ASA这一方法.故选: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进行判断,注意看题目中提供了哪些证明全等的要素,要根据已知选择判断方法.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做题时注意选择.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9.【答案】C【解析】解:此题应分两种情况说明:(1)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在Rt△ABD中,BD===9,在Rt△ACD中,CD===5∴BC=5+9=14∴△ABC的周长为:15+13+14=42;(2)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在Rt△ABD中,BD===9,在Rt△ACD中,CD===5,∴BC=9-5=4.∴△ABC的周长为:15+13+4=32∴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ABC的周长为42;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ABC的周长为32.故选:C.本题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在Rt△ABD和Rt△ACD中,运用勾股定理可将BD和CD的长求出,两者相加即为BC的长,从而可将△ABC的周长求出;(2)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在Rt△ABD和Rt△ACD中,运用勾股定理可将BD和CD的长求出,两者相减即为BC的长,从而可将△ABC的周长求出.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在解本题时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易错点在于漏解,同学们思考问题一定要全面,有一定难度.10.【答案】C【解析】解:①∵∠BAC=∠DAE=90°,∴∠BAC+∠CAD=∠DAE+∠CAD,即∠BAD=∠CAE,在△BAD和△CAE中,,∴△BAD≌△CAE(SAS),∴BD=CE,本选项正确;②∵△BAD≌△CAE,∴∠ABD=∠ACE,∵∠ABD+∠DBC=45°,∴∠ACE+∠DBC=45°,∴∠DBC+∠DCB=∠DBC+∠ACE+∠ACB=90°,则BD⊥CE,本选项正确;③∵△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ACB=45°,∴∠ABD+∠DBC=45°,∵∠ABD=∠ACE∴∠ACE+∠DBC=45°,本选项正确;④∵∠ABD=∠ACE,∴只有当∠ABD=∠DBC时,∠ACE=∠DBC才成立.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3个.故选:C.①由AB=AC,AD=AE,利用等式的性质得到夹角相等,利用SAS得出△ABD≌△AEC,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BD=CE;②由△ABD≌△AEC得到一对角相等,再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得到BD 垂直于CE;③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D+∠DBC=45°,等量代换得到∠ACE+∠DBC=45°;④由BD垂直于CE,在直角三角形BDE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关系式,等量代换即可作出判断.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1.【答案】20【解析】解:由图形可得出:140+2x=180,解得:x=20.故答案为:20.直接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记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关键.12.【答案】2【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性质的应用,求出AD的长是解此题的关键.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BAD的度数,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求出AD即可得BD.【解答】解:∵∠C=90°,∠B=30°,∴∠CAB=60°,AD平分∠CAB,∴∠BAD=30°,∴BD=AD=2CD=2,故答案为2.13.【答案】60°【解析】解:∵∠ABC=50°,∠ACB=70°,∴∠BAC=60°,又∵AD平分线∠BAC,∴∠BAD=30°,又∵DE⊥AB,∴Rt△ADE中,∠ADE=60°,故答案为:60°.依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BAC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以及垂线的定义,即可得到∠ADE的度数.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时注意:三角形内角和是180°.14.【答案】25cm【解析】解:把圆柱沿母线AC剪开后展开,点B展开后的对应点为B′,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为AB′,如图,AC=24,CB′=7,在Rt△ACB′,AB′==25,所以它爬行的最短路程为25cm.故答案为:25cm.把圆柱沿母线AC剪开后展开,点B展开后的对应点为B′,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判断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为AB′,如图,由于AC=24,CB′=7,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B′即可.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先根据题意把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后,再确定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一般情况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在平面图形上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15.【答案】105°【解析】解:如图所示:∵MN垂直平分BC,∴CD=BD,∴∠DBC=∠DCB∵CD=AC,∠A=50°,∴∠CDA=∠A=50°,∵∠CDA=∠DBC+∠DCB,∴∠DCB=∠DBC=25°,∠DCA=180°-∠CDA-∠A=80°,∴∠ACB=∠CDB+∠ACD=25°+80°=105°.故答案为:105°.根据要求先画出图形,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定理求出∠CDB和∠ACD 即可.本题考查基本作图、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6.【答案】4【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该图中,△BGF的面积=△BGD 的面积=△CGD的面积,△AGF的面积=△AGE的面积=△CGE的面积.根据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知△ABC的面积即为阴影部分的面积的3倍.【解答】方法1解:∵△ABC的三条中线AD、BE,CF交于点G,∴S△CGE=S△AGE=S△ACF,S△BGF=S△BGD=S△BCF,∵S△ACF=S△BCF=S△ABC=×12=6,∴S△CGE=S△ACF=×6=2,S△BGF=S△BCF=×6=2,∴S阴影=S△CGE+S△BGF=4.故答案为4.方法2设△AFG,△BFG,△BDG,△CDG,△CEG,△AEG的面积分别为S1,S2,S3,S4,S5,S6,根据中线平分三角形面积可得:S1=S2,S3=S4,S5=S6,S1+S2+S3=S4+S5+S6①,S2+S3+S4=S1+S5+S6②由①-②可得S1=S4,所以S1=S2=S3=S4=S5=S6=2,故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故答案为:4.17.【答案】3cm【解析】解:由题意设CN=x cm,则EN=(8-x)cm,又∵CE=DC=4cm,∴在Rt△ECN中,EN2=EC2+CN2,即(8-x)2=42+x2,解得:x=3,即CN=3cm.故答案为:3cm.根据折叠的性质,只要求出DN就可以求出NE,在直角△CEN中,若设CN=x,则DN=NE=8-x,CE=4cm,根据勾股定理就可以列出方程,从而解出CN的长.本题考查翻折变换的问题,折叠问题其实质是轴对称,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找到相应的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8.【答案】2°【解析】解:∵A1B是∠ABC的平分线,A1C是∠ACD的平分线,∴∠A1BC=∠ABC,∠A1CD=∠ACD,又∵∠ACD=∠A+∠ABC,∠A1CD=∠A1BC+∠A1,∴(∠A+∠ABC)=∠ABC+∠A1,∴∠A1=∠A,同理可得∠A2=∠A1=×∠A=∠A,由此可得一下规律:∠A n=∠A,当∠A=64°时,∠A5=∠A=2°,故答案为: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1BC=∠ABC,∠A1CD=∠ACD,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ACD=∠A+∠ABC,∠A1CD=∠A1BC+∠A1,整理即可求出∠A1的度数,同理求出∠A2,可以发现后一个角等于前一个角的,根据发现后一个角等于前一个角的的规律即可得解,把∠A=64°代入∠A n=∠A解答即可.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然后求出后一个角是前一个角的是解题的关键.19.【答案】解: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解析】首先作射线截取BC=2a,进而以BC为边作∠ABC=∠α,再截取AB=a,进而连接AC,得出△ABC.此题主要考查了复杂作图,正确掌握作一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是解题关键.20.【答案】解:∵∠B=33°,∠C=67°,∴在△ABC中,∠BAC=180°-∠B-∠C=80°,∵AE是△ABC的角平分线,∴∠BAE=∠BAC=40°,又∵AD⊥BC,∴∠BAD=90°-∠B=57°,∴∠EAD=∠BAD-∠BAE=57°-40°=17°.【解析】由,∠B=33°,∠C=67°,根据内角和定理得∠BAC=180°-∠B-∠C=80°,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BAE=∠BAC=40°,根据AD⊥BC得∠BAD=90°-∠B=67°,利用∠EAD=∠BAD-∠BAE求解.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关键是利用内角和定理求∠BAC,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BAE,利用高得出互余关系求∠BAD,利用角的和差关系求解.21.【答案】解:设旗杆的高度为x米,则绳子的长度为(x+1)米,根据勾股定理可得:x2+52=(x+1)2,解得,x=12.答:旗杆的高度为12米.【解析】因为旗杆、绳子、地面正好构成直角三角形,设旗杆的高度为x米,则绳子的长度为(x+1)米,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旗杆的高度.此题考查学生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简单.22.【答案】解:(1)∵DE⊥AC于点E,∠D=20°,∴∠CAD=70°,∵AD∥BC,∴∠C=∠CAD=70°,∵∠BAC=70°,∴∠BAC=∠C,∴AB=BC,∴△ABC是等腰三角形;(2)∵延长线段DE恰好过点B,DE⊥AC,∴BD⊥AC,∵△ABC是等腰三角形,∴DB是∠ABC的平分线.【解析】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和应用这些性质和定理是本题的关键.(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CAD=7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C=∠CAD=70°,即可得∠BAC=∠C,根据等角对等边求得△ABC是等腰三角形;(2)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即可证得.23.【答案】(1)解:∵AB∥CD,∴∠ACD+∠CAB=180°,又∵∠ACD=114°,∴∠CAB=66°,由作法知,AM是∠CAB的平分线,∴∠MAB=∠CAB=33°;(2)证明:∵AM平分∠CAB,∴∠CAM=∠MAB,∵AB∥CD,∴∠MAB=∠CMA,∴∠CAM=∠CMA,又∵CN⊥AM,∴∠ANC=∠MNC,在△ACN和△MCN中,,∴△ACN≌△MCN(AAS).【解析】(1)根据AB∥CD,∠ACD=114°,得出∠CAB=66°,再根据AM是∠CAB的平分线,即可得出∠MAB的度数.(2)根据∠CAM=∠MAB,∠MAB=∠CMA,得出∠CAM=∠CMA,再根据CN⊥AD,CN=CN,即可得出△ACN≌△MCN.此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用到的知识点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解题的关键是证出∠CAM=∠CMA.24.【答案】解:如图,延长AA1到D使A1D=AA1,连接BD交MN于P,则PA+PB的最小值=BD,过D作DE⊥BB1交BB1于E,∵AA1=20km,BB1=40km,A1B1=80km,∴DE=80km,BE=60km,∴BD==100km,∴这个最短距离是100km.【解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路径的方法得出P点位置,进而结合勾股定理得出即可.本题考查的是最短路线问题、矩形的判定定理及勾股定理,熟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答案】(1)解:BE=CF,理由如下:连接BD,CD,∵AD平分∠BAC,DE⊥AB,DF⊥AC,∴DE=DF,∠BED=∠CFD=90°,∵DG⊥BC且平分BC,∴BD=CD,在Rt△BED与Rt△CFD中,,∴Rt△BED≌Rt△CFD(HL),∴BE=CF;(2)解:在△AED和△AFD中,,∴△AED≌△AFD(AAS),∴AE=AF,设BE=x,则CF=x,∵AB=8,AC=6,AE=AB-BE,AF=AC+CF,∴8-x=6+x,解得:x=1,∴BE=1,AE=AB-BE=8-1=7.【解析】(1)连接BD,CD,由AD平分∠BAC,DE⊥AB于E,DF⊥AC于F,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DE=DF,又由DG⊥BC且平分BC,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D=CD,继而可证得Rt△BED≌Rt△CFD,则可得BE=CF;(2)首先证得△AED≌△AFD,即可得AE=AF,然后设BE=x,由AB-BE=AC+CF,即可得方程5-x=3+x,解方程即可求得答案.此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准确作出辅助线,利用方程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求解.26.【答案】120°90°180°-α【解析】解:(1)如图1,CA=CD,∠ACD=60°,所以△ACD是等边三角形.∵CB=CE,∠ACD=∠BCE=60°,所以△ECB是等边三角形.∵AC=DC,∠ACE=∠ACD+∠DCE,∠BCD=∠BCE+∠DCE,又∵∠ACD=∠BCE,∴∠ACE=∠BCD.∵AC=DC,CE=BC,∴△ACE≌△DCB.∴∠EAC=∠BDC.∠AFB是△ADF的外角.∴∠AFB=∠ADF+∠FAD=∠ADC+∠CDB+∠FAD=∠ADC+∠EAC+∠FAD=∠ADC+∠DAC=120°.如图2,∵AC=CD,∠ACE=∠DCB=90°,EC=CB,∴△ACE≌△DCB.∴∠AEC=∠DBC,又∵∠FDE=∠CDB,∠DCB=90°,∴∠EFD=90°.∴∠AFB=90°.如图3,∵∠ACD=∠BCE,∴∠ACD+∠DCE=∠BCE+∠DCE.∴∠ACE=∠DCB.∴∠CAE=∠CDB.∴∠DFA=∠ACD.∴∠AFB=180°-∠DFA=180°-∠ACD=180°-α.(2)∠AFB=180°-α;证明:∵∠ACD=∠BCE=α,则∠ACD+∠DCE=∠BCE+∠DCE,即∠ACE=∠DCB.在△ACE和△DCB中,∵,∴△ACE≌△DCB(SAS).则∠CBD=∠CEA,由三角形内角和知∠EFB=∠ECB=α.∠AFB=180°-∠EFB=180°-α.(1)如图1,首先证明△BCD≌△ECA,得出∠EAC=∠BDC,再根据∠AFB是△ADF的外角求出其度数.如图2,首先证明△ACE≌△DCB,得出∠AEC=∠DBC,又有∠FDE=∠CDB,进而得出∠AFB=90°.如图3,由∠ACD=∠BCE得到∠ACE=∠DCB,再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CAE=∠CDB,从而得出∠DFA=∠ACD,得到结论∠AFB=180°-α.(2)由∠ACD=∠BCE得到∠ACE=∠DCB,通过证明△ACE≌△DCB得∠CBD=∠CEA,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结论∠AFB=180°-α.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本题还综合了旋转的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题,要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

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检测题(含答案详解)

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检测题(含答案详解)

期中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图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 如果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那么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 A.2,3,4 B.3,4,5 C.6,8,10 D.53,54,1 3. 若均为正整数,且,,则的最小值是( )A.3B.4C.5D.6 4.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就连小小的台球桌上都有数学问题,如图所示,∠1=∠2,若∠3=30°,为了使白球反弹后能将黑球直接撞入袋中,那么击打白球时,必须保证∠1 为( )A.60°B.30°C.45°D.50° 5. 如图所示,△ABC 中,AB+BC=10,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 、AC 于点D 和E ,则△BCD 的周长是( )A.6B.8C.10D.无法确定6. 若是169的算术平方根,是121的负的平方根,则(+)2的平方根为( ) A. 2 B. 4 C.±2 D. ±47. 若,则的值是( )A .78B .78-C .78±D .343512- 8. 如图,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144,正方形的面积为169,那么正方形的面积为( )A.313B.144C.169D.259. 如图,在Rt△中,∠°,,,则其斜边上的高为( )A.cm 6B.cm 8.5第5题图 第4题图ABC第8题图第9题图C.cm 1360 D.cm 133010. 下列事件:①掷一枚硬币,着地时正面向上;②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会沸腾;③买一张福利彩票,开奖后会中奖;④明天会下雨.其中,必然事件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1. 某市民政部门:“五•一”期间举行“即开式福利彩票”的销售活动,发行彩票10万张A.20001B.5001C.5003D.200312.现有游戏规则如下:第一个人先说“1”或“1、2”,第二个人要接着往下说一个或两个数,然后又轮到第一个人,再接着往下说一个或两个数,这样两人反复轮流,每次每人说一个或两个数都可以,但是不可以连说三个数,谁先抢到“38”,谁就获胜.在这个游戏中,若采取合理的策略,你认为( )A.后报者可能胜B.后报者必胜C.先报者必胜D.不分胜负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国际奥委会会旗上的图案由5个圆环组成.每两个圆环相交的部分叫做曲边四边形,如图所示,从左至右共有8个曲边四边形,分别给它们标上序号.观察图形,我们发现标号为2的曲边四边形(以下简称“2”)经过平移能与“6”重合,2又与成轴对称.(请把能成轴对称的曲边四边形标号都填上)14.如图所示,△ABC中,AB=AC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则∠ABD ∠ACD.(填“>”、“<”或“=”) 15. 在△中,,,⊥于点,则_______.16. 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且,则这个三角形(按边分类)一定是. 17. 已知:若≈1.910,≈6.042,则≈,±≈.18.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圃,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圃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________步路(假设2步为),却踩伤了花草. 19. 若将三个数表示在数轴上,其中能被如图所示的墨迹覆盖的数 是_______. 20.下列6个事件中:(1)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2)从一副没有大小王的扑克牌中抽出一张恰为黑桃;(3)随意翻开一本有400页的第13题图 第19题图 第14题图书,正好翻到第100页;(4)天上下雨,马路潮湿;(5)买奖券中特等大奖;(6)掷一枚正方体骰子,得到的点数大于7.其中确定事件为___________,不确定事件为____________;不可能事件为_________,必然事件为__________;不确定事件中,发生可能性最大的是_______,发生可能性最小的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0分)21.(6分)将16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正方形格,并将其中的两个小正方形涂成黑色,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在图甲、图乙中再将两个空白的小正方形涂黑,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22.(6分)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E 为CD 的中点,连接AE 、BE ,BE ⊥AE ,延长A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 求证:(1)FC=AD ;(2)AB=BC+AD .请你结合该表格及相关知识,求出的值.24.(6分)如图,台风过后,一希望小学的旗杆在离地某处断裂,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8米处,已知旗杆原长16米,你能求出旗杆在离底部多少米的位置断裂吗?25.(6分)观察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边长是多少? (2)估计边长的值在哪两个整数之间. (3)把边长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6.(6分) 若实数满足条件,求的值. 27.(8分)如图是小明家地板的部分示意图,它由大小相同的黑白两色正方形拼接而成,家中的小猫在地板上行走,请问:(1)小猫踩在白色的正方形地板上,这属于哪一类事件?(2)小猫踩在白色或黑色的正方形地板上,这属于哪一类事件?第21题图第22题图 第25题图第24题图(3)小猫踩在红色的正方形地板上,这属于哪一类事件? (4)小猫踩在哪种颜色的正方形地板上可能性较大?28.(8分)小颖和小红两名同学在学习“概率”时,做投掷骰子(质地均匀的正方体)实验,他们共做了60次实验,实验的结果如下:(1)计算“3点朝上”的频率和“5点朝上”的频率. (2)小颖说:“根据上述实验,一次实验中出现5点朝上的概率最大”;小红说:“如果投 掷600次,那么出现6点朝上的次数正好是100次”.小颖和小红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29.(8分) 一只口袋中放着若干只红球和白球,这两种球除了颜色以外没有任何其他区别,袋中的球已经搅匀,蒙上眼睛从口袋中取出一只球,取到红球的概率是14. (1)取到白球的概率是多少?(2)如果袋中的白球有18只,那么袋中的红球有多少只?期中检测题参考答案1.C 解析:由轴对称的性质可知A 、B 、D 都能找到对称轴,而C 找不到对称轴,故选C. 2.A3.C 解析:均为正整数,且,,∴ 的最小值是3,的最小值是2, 则的最小值是5.故选C .4.A 解析:∵ 台球桌四角都是直角,∠3=30°, ∴ ∠2=60°.∵ ∠1=∠2,∴ ∠1=60°,故选A .5.C 解析:∵ 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 AD=DC , △BCD 的周长=BC+BD+DC=BC+BD+AD=AB+BC=10.故选C .6.C 解析:因为169的算术平方根为13,所以 =13.又121的平方根为,所以 =-11,所以4的平方根为,所以选C. 7.B 解析:由题意可知,所以8.D 解析:设三个正方形的边长依次为,由于三个正方形的三边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所以,故,则.9.C 解析:由勾股定理可知;再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有21,得cm.1360=⋅AB BC AC 10.A 解析:②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会沸腾是必然事件.11.C 解析:因为从10万张彩票中购买一张,每张被买到的机会相同, 因而有10万个结果,奖金不少于50元的共有,个)(6004001504010=+++,元所得奖金不少于所以5003100000600)50(==P 故选C.12.C 解析:为了抢到,必须抢到35,那么不论另一个人报还是,你都能胜.游戏的关键是报数先后顺序,并且每次报数的个数和对方合起来是三个,即对方报个数,你就报个数.抢数游戏,它的本质是一个是否被“”整除的问题.谁先抢到,对方无论报“36”或“37”你都获胜. 朝上的点数 1 2 3 4 5 6 出现的次数 7 9 6 8 20 1013.1,3,7 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知:标号为2的曲边四边形与标号为1,3,7的曲边四边形成轴对称.14.= 解析:∵△ABC中,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BAD=∠CAD.又∵AB=AC,AD=AD,∴△ABD≌△ACD.∴∠ABD=∠ACD.解析:如图,因为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以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所以.因为cm,所以. 因为,所以.16.等腰三角形解析:∵∴,.∵+≠0,∴-=0,则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17.604.2 0.019 1 解析:;±0.019 1.18. 4 解析:在Rt△中,,则,少走了.19.解析:∵ -2<-<-1,2<<3,3.5<<4,且墨迹覆盖的范围大概是1 3.3,∴能被墨迹覆盖的数是.20.解析:因为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所以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是随机事件;因为一副没有大小王的扑克牌中有黑桃、红桃、梅花及方块共四种花色,故随机抽出一张恰是黑桃,是随机事件;因为一本书有400页,每页都有被翻到的可能性,正好翻到第100页,是随机事件;天上下雨后雨水落到地上,马路就湿了,是必然事件;买奖券可能中特等奖,也可能不中特等奖,是随机事件;正方体骰子共有6个面,点数为得到的点数大于7,是不可能事件.1,可能性最大;发生的可能性最小,概率往往为数百万分之一.221.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分别在图甲、图乙中再将两个空白的小正方形涂黑,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即可.解:如图所示.(答案不唯一)第21题答图22.分析:(1)根据AD∥BC可知∠ADC=∠ECF,再根据E是CD的中点可证出△ADE≌△F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答.(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判断出AB=BF即可.证明:(1)∵ AD∥BC(已知),∴∠ADC=∠EC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E是CD的中点(已知),∴ DE=EC(中点的定义).∵在△ADE与△FCE中,∠ADC=∠ECF,DE=EC,∠AED=∠CEF,∴△ADE≌△FCE(ASA),∴ FC=AD(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ADE≌△FCE,∴ AE=EF,AD=C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BE是线段AF的垂直平分线,∴ AB=BF=BC+CF.又∵ AD=CF(已证),∴ AB=BC+AD(等量代换).23.解:由3,4,5:;5,12,13:;7,24,25:.知,,解得,所以.24.解:设旗杆在离底部米的位置断裂,则折断部分的长为米,根据勾股定理,得,解得,即旗杆在离底部6米处断裂.25.解:(1)由勾股定理得,阴影部分的边长==,所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2=17,边长是.(2)∵ 42=16,52=25,()2=17,∴边长的值在4与5之间.(3)如图所示.26.分析:分析题中条件不难发现等号左边含有未知数的项都有根号,而等号右边的则都没有.由此可以想到将等式移项,并配方成三个完全平方数之和等于0的形式,从而可以分别求出的值.解:将题中等式移项并将等号两边同乘4得,∴,∴,∴,,,∴,,,∴∴.∴=120.27.解:(1)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是随机事件;(2)一定会发生,是必然事件;(3)一定不会发生,是不可能事件;(4)踩在黑色的正方形地板上可能性较大.第25题答图28.解:(1)“3点朝上”的频率是101606=;“5点朝上”的频率是316020=.(2)小颖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5点朝上”的频率最大并不能说明“5点朝上”这一事 件发生的概率最大,只有当实验的次数足够大时,该事件发生的频率才稳定在事件发生的概率附近;小红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因为事件的发生具有随机性,所以“6点朝上”的次数不一定是100次.29.解:(1)()().434111=-=-=取到红球取到白球P P (2)设袋中的红球有x 只,则有1184x x =+ 或183184x =+,解得6x =. 所以袋中的红球有6只.。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七校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七校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七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3分,选错、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记零分)1. ﹣2的相反数是( )A .﹣2B .﹣C .D .2 2. (﹣2)×3的结果是( )A .﹣5B . 1C .﹣6D . 63. 下列式子中,不是单项式的是( )A . 2xB .51-C .0D . a4 4. 计算3a ﹣2a 的结果正确的是( )A . 1B .aC .﹣aD . ﹣5a5.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 .2(a +1)=2a +1B .a 3+a 3=a 6C .﹣3a +2a =﹣aD . a 2+a 3=a 56. 在﹣13,0,2,11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A ﹣13B . 0C . 2D . 117. 若 |a |=﹣a ,则有理数a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一定在( )A . 原点左侧B . 原点或原点左侧C . 原点右侧D . 原点或原点右侧8. 若﹣2m 5与52n-1可以合并成一项,则m 的值是( )A . 12B . 24C . 36D . 64 9. 多项式2321xy xy -+的次数及最高次项的系数分别是( )A .3 3-,B .3 2-,C .3 5-,D .3 2, 10. 有四包真空小包装火腿,每包以标准克数(450克)为基数,超过的克数记作正数, 不足的克数记作负数,以下数据是记录结果,其中表示实际克数最接近标准克数 的是( )A .+2B .-3C .+3D .+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分,只要求填写最后结果,每小题填对得4分)11. ﹣(﹣3)2= .12. 化简:2(1)_______.a a +-=13. 餐桌边的一蔬一饭,舌尖上的一饮一酌,实属来之不易,舌尖上的浪费让人触目惊心.据统计,中国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千克,数据50000000000千克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4. 若单项式1221+-y b a 与4223b a x 合并后的结果为42b a ,则=-y x 32 . 15. 一个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距原点8个单位长度,且在原点的左边,则这个数的相反 数是___________.16.按照如图所示的操作步骤,若输入x 的值为2,则输出的值为 .17. 观察一列单项式:1x ,3x 2,5x 2,7x ,9x 2,11x 2,…,则第2015个单项式是 . 18. 如图,是由形状相同的正六边形和正三角形镶嵌而成的一组有规律的图案,则第n 个图案中阴影小三角形的个数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总分58分.解答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 (每小题5分,满分10分)计算:(1) -+25.041-422---(-12716)213⨯ (2) 2222)21(24)23(412)3(⨯-+-⨯÷- 20. (每小题5分,满分10分)合并同类项:(1)222252214.041ab b a ab b a +-- (2)4x 3 - [ -x 2 + 2( x 3 -31x 2 )] 21. (每小题6分,满分12分)先化简,后求值:(1)先化简,后求值:])23(22[322xy y x xy xy y x +---,其中31,3-==y x (2)求xyz z x z x xyz y x y x 2]3)34[42222--+--的值,其中负数x 的绝对值是2,正数y 的倒数是它的本身,负数z 的平方等于9;22. (本题满分8分)一辆货车从超市出发,向东走了3千米到达小彬家,继续向东走了1.5千米到达小颖家,然后向西走了9.5千米到达小明家,最后回到超市。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疫情防控宣传图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如图,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A.三角形的稳定性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垂线段最短3.如图,在△ABC中,BC边上的高为()A.AD B.BE C.BF D.CG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的顶角的度数是()A .丙和乙B .甲和丙C .只有甲D .只有丙 9.已知:如图,AOB ∠内一点P ,1P ,2P 分别是P 关于OA 、OB 的对称点,12PP 交OA 于M ,交OB 于N ,若126cm PP =,则PMN ∆的周长是( )A .3cmB .4cmC .5cmD .6cm 10.如图,ABC V 是等边三角形,AP 平分BAC ∠,AQ PQ =,PR AB ⊥于点R ,PS AC⊥于点S .下列四个结论:①4ABC APQ S S =△△ ②AS AR = ③PQ AR P ④P BRP QS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11.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4,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12.已知ABC V 中,::1:3:4A B C ∠∠∠=,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__三角形. 13.如图,△ABC ≌△DBE ,∠C =45°,∠ABE =70°,∠ABD =40°,则∠D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14.如图,在Rt △ABC 中,∠C =90°,CD ⊥AB 于D ,若AC =8,BC =6,则CD =_____.15.如图,在△ABC 中,∠A =80°,∠ABC 和∠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E ,则∠E =_____.16.请你发现图中的规律,在空格_____上画出简易图案17.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 中,3cm AB =,9cm AD =,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D 与点B 重合,折痕为EF ,则BE 的长为___________18.如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6,3,5,现一只蚂蚁从A 点爬行到B 点,设爬行的最短路线长为d ,则2d 的值是______.三、解答题19.如图,BAC DAC ∠=∠,B D ∠=∠.那么1∠与2∠相等吗,请说明理由.20.如图,小明的家(A 点)在一条河流(直线l )的一侧,在河流l 同侧有一个公园(B 点),点A ,B 都在格点上.小明要带着他的狗先到河边喝水,然后再去公园.(1)要使小明所走的路线最短,请你确定出喝水的地点;(要求:保留画图痕迹)(2)若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表示200米,求出小明所走最短路线的长度.21.已知:如图AC ⊥BC,DC ⊥EC,AC=BC,DC=EC,求证:∠D=∠E.22.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BC 于点D ,CE ⊥AB 于点E ,AE =CE ,试说明:(1)△AEF ≌△CEB ;(2)∠ABF =2∠FBD ;23.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的正中央有一根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拉向水池一边的中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池边的水面,求水的深度是多少?24.如图,某电信公司计划在A ,B 两乡镇间的E 处修建一座5G 信号塔,且使C ,D 两个村庄到E 的距离相等.已知AD AB ⊥于点A ,BC AB ⊥于点B ,80km AB =,50km AD =,30km BC =,求5G 信号塔E 应该建在离A 乡镇多少千米的地方?25.如图,等腰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直角顶点C 在直线m 上,分别过点A 、B 作AE ⊥直线m 于点E ,BD ⊥直线m 于点D .①求证:EC BD =;②若设△AEC 三边分别为a 、b 、c ,利用此图证明勾股定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五四学制)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3分,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记零分.)1.(3分)下列选项中,线段BD是△ABC的高的是()A.B.C.D.2.(3分)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正确时间是()A.21:05B.21:15C.20:15D.20:123.(3分)下列各组数中,以它们为边长的线段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3,4,5B.,,C.30,40,50D.0.3,0.4,0.54.(3分)如果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5,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A.15B.16C.8D.75.(3分)如图,OP平分∠MON,P A⊥ON于点A,点Q是射线OM上的一个动点,若P A=2,则PQ的最小值为()A.1B.2C.3D.46.(3分)已知∠AOB,用尺规作一个角∠A′O′B′等于已知角∠AOB的作图痕迹如图所示,则判断∠A′O′B′=∠AOB所用到的三角形全等的判断方法是()A.SAS B.ASA C.AAS D.SSS7.(3分)如图,已知AB=AE,AC=AD,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AED的是()A.∠B=∠E B.∠BAD=∠EAC C.∠BAC=∠EAD D.BC=ED8.(3分)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A.25B.7C.5和7D.25或79.(3分)如图,已知△ABC中,点D、E分别是边BC、AB的中点.若△ABC的面积等于8,则△BDE的面积等于()A.2B.3C.4D.510.(3分)如图所示,已知△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下列结论:①AE=CD;②BF=BG;③FG∥AD;④∠AHC=60°;⑤△BFG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有()A.2个B.3个C.4个D.5个二、填空题(11-14题,每小题3分,15-18题,每小题3分,共28分)11.(3分)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8,则它的周长为.12.(3分)如图,AC=DC,BC=EC,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得△ABC≌△DEC.13.(3分)如图,已知在△ABC中,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交AC于点D,若AB=6,AC=9,则△ABD的周长是.14.(3分)如图,在正方形方格中,阴影部分是涂黑7个小正方形所形成的图案,再将方格内空白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使得到的新图案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涂法有种.15.(4分)如图,在△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DE⊥AB于点E,DF⊥AC于点F.若△ABC的面积是28cm2,AB=20cm,AC=8cm,则DE=cm.16.(4分)如图,一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10cm,高BD为12cm,BC是直径,一只蚂蚁从点D出发沿着圆柱的表面爬行到点C的最短路程为cm.17.(4分)如图,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一条直线上,且∠BDA=∠AEC=∠BAC,BD=3,CE=6,则DE的长为.18.(4分)如图,已知AB=A1B,A1B1=A1A2,A2B2=A2A3,A3B3=A3A4,…,若∠A=70°,则∠A n﹣1A n B n﹣1的度数为.(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2分)19.(6分)如图,已知∠1=∠2,∠B=∠D,求证:CB=CD.20.(6分)如图,已知:BC∥EF,BC=EF,AE=DB,请判断DF与A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1.(9分)如图所示的一块地,∠ADC=90°,AD=4m,CD=3m,AB=13m,BC=12m,求这块地的面积.22.(9分)如图,在△ABC中,∠ACB=90°,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AB于D;以点A为圆心,AD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AC于点E,连接CD.(1)若∠A=28°,求∠ACD的度数;(2)设BC=3,AC=4.求AD的长.23.(10分)如图,在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C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中画出与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A′B′C′;(2)线段CC′被直线l;(3)△ABC的面积为;(4)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PB+PC的长最短.24.(10分)如图,D为AB上一点,△ACE≌△BCD,AD2+DB2=DE2,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5.(12分)已知△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D是直线BC上的一动点(点D不与B、C重合),连接CE.(1)在图1中,当点D在边BC上时,求证:BC=CE+CD;(2)在图2中,当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时,结论BC=CE+CD是否还成立?若不成立,请猜想BC、CE、CD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在图3中,当点D在边B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补全图形,不需写证明过程,直接写出BC、CE、CD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2020-2021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五四学制)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3分,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记零分.)1.解:线段BD是△ABC的高,则过点B作对边AC的垂线.故选:D.2.解:由图分析可得题中所给的“20:15”与“21:05”成轴对称,这时的时间应是21:05.故选:A.3.解:A、∵32+32=54,∴能组成直角三角形;B、∵()2+32≠()4,∴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C、∵302+402=502,∴能组成直角三角形;D、∵0.37+0.44=0.57,∴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B.4.解:设三角形的第三边为x,则2<x<8.故选A.5.解:∵垂线段最短,∴当PQ⊥OM时,PQ有最小值,又∵OP平分∠MON,P A⊥ON,∴PQ=P A=2,故选:B.6.解:如图,连接CD,∵在△COD和△C′O′D′中,∴△COD≌△C'O'D'(SSS),∴∠A'O'B'=∠AO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故选:D.7.解:∵AB=AE,AC=AD,∴当∠BAD=∠EAC或∠BAC=∠EAD,依据SAS即可得到△ABC≌△AED;当BC=ED时,依据SSS即可得到△ABC≌△AED;当∠B=∠E时,不能判定△ABC≌△AED.故选:A.8.解:分两种情况:①当3和4为直角边长时,由勾股定理得:第三边长的平方,即斜边长的平方=62+44=25;②4为斜边长时,由勾股定理得:第三边长的平方=46﹣32=2;综上所述:第三边长的平方是25或7;故选:D.9.解:∵点D边BC的中点,△ABC的面积等于8,∴S△ABD=S△ABC=4,∵E是AB的中点,∴S△BDE=S△ABD=2=2,故选:A.10.解:∵△ABC与△BDE为等边三角形,∴AB=BC,BD=BE,∴∠ABE=∠CBD,即AB=BC,BD=BE∴△ABE≌△CBD(SAS),∴AE=CD,∠BDC=∠AEB,又∵∠DBG=∠FBE=60°,∴△BGD≌△BFE(ASA),∴BG=BF,∠BFG=∠BGF=60°,∴∠BGF=∠EBD,∴FG∥AD;故①②③正确;∵△ABE≌△CBD,∴∠EAB=∠BCD,∵∠CBA=60°,∴∠AHC=∠CDB+∠EAB=∠CDB+∠BCD=∠CBA=60°,故④正确;∵BF=BG,∠FBG=60°,∴△BFG是等边三角形,故⑤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11-14题,每小题3分,15-18题,每小题3分,共28分)11.解:①当4为腰时,4+6=8;②当8为腰时,4﹣4<8<3+4.故此三角形的周长=8+4+4=20.故答案是:20.12.解:添加条件是:AB=DE,在△ABC与△DEC中,,∴△ABC≌△DEC.故答案为:AB=DE.本题答案不唯一.13.解:∵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DB=DC,∴△ABD的周长=AB+AD+BD=AB+AD+DC=AB+AC=15,故答案为:15.14.解:如图,有三种方案,故答案为3.15.解:在△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DF⊥AC于F,∴DE=DF,∴S△ABC=S△ABD+S△ACD=AB•DE+,∵△ABC面积是28cm2,AB=20cm,AC=3cm,∴×20DE+,解得DE=2cm.故答案为:7.16.解:如图所示:由于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10cm,则AD=10×=5(cm).又因为BD=AC=12cm,所以DC===13(cm).故蚂蚁从点D出发沿着圆柱的表面爬行到点C的最短路程为13cm.故答案为:13.17.解:∵∠BDA=∠AEC=∠BAC,∴∠DBA+∠BAD=∠BAD+∠CAE,∴∠DBA=∠CAE,∵在△ADB和△CEA中,,∴△ADB≌△CEA(AAS),∴BD=AE,AD=CE,∴DE=AE+AD=BD+CE=3+6=6.故答案为:9.18.解:∵在△ABA1中,∠A=70°1B,∴∠BA3A=70°,∵A1A2=A8B1,∠BA1A是△A2A2B1的外角,∴∠B3A2A1==35°;同理可得,∠B2A8A2=17.5°,∠B2A4A3=×17.5°=,∴∠A n﹣1A n B n﹣1=.故答案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2分)19.证明:如图,∵∠1=∠2,∴∠ACB=∠ACD.在△ABC与△ADC中,,∴△ABC≌△ADC(AAS),∴CB=CD.20.解:结论:DF∥AC.理由:∵AE=BD,∴DE=AB,∵EF∥BC,∴∠E=∠B,∵EF=BC,∴△EFD≌△BCA,∴∠DEF=∠BAC,∴∠ADF=∠DAC,∴DF∥AC.21.解:连接AC.∵AD=3 m,CD=4 m,∴AC=m.∵BC=12 m,AB=13 m,∴BC2+AC2=125+52=169(m4),AB2=132=169(m3),∴BC2+AC2=AB2,∴∠ACB=90°.∴S四边形ABCD=S Rt△ADC+S Rt△ABC===36(m8).故这块地的面积为36m2.22.解:(1)∵∠ACD=90°,∠A=28°,∴∠B=62°.∵BD=BC,∴∠BCD=∠BDC==59°.∴∠ACD=90°﹣∠BCD=90°﹣59°=31°;(2)∵∠ACB=90°,BC=3,由勾股定理得:AB===6,∵AB=AD+BD,BD=BC=3,∴AD=5﹣4=2.23.解:(1)△A′B′C′如图所示;(2)线段CC′被直线l垂直平分;(3)△ABC的面积=2×4﹣×1×6﹣×2×6,=8﹣1﹣2﹣2,=8﹣8,=3;(4)点P如图所示.故答案为:(2)垂直平分;(3)3.24.解:△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是:∵△ACE≌△BCD,∴AC=BC,∠EAC=∠B,∵AD2+DB2=DE5,∴AD2+AE2=DE7,∴∠EAD=90°,∴∠EAC+∠DAC=90°,∴∠DAC+∠B=90°,∴∠ACB=180°﹣90°=90°,∵AC=BC,∴△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5.解:(1)如图1中,∵AB=AC,∠ABC=∠ACB=45°,∠ADE=∠AED=45°,∴∠BAC=∠DAE=90°,∴∠BAD=∠CAE,在△ABD和△ACE中,,∴△ABD≌△ACE(SAS),∴BD=CE,∴BC=BD+CD=CE+CD;(2)不成立,存在的数量关系为CE=BC+CD.理由:如图2,由(1)同理可得,在△ABD和△ACE中,,∴△ABD≌△ACE(SAS),∴BD=CE,∴BD=BC+CD,∴CE=BC+CD;(3)如图5,结论:CD=BC+EC.理由:由(1)同理可得,在△ABD和△ACE中,,∴△ABD≌△ACE(SAS),∴BD=CE,∴CD=BC+BD=BC+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