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交易印花税对证券市场的作用汇总
“印花税”:股市救“险”

仅仅一年时间, 中国的股市就经历 了— 场 外交易实行 较高税率 以限制场 外交易等。 3g ̄悲的戏剧。 “ v : 在 救市” 声音甚嚣尘上的 形势 ‘ ‘ 印花税’ ’ 再次成为 ‘寸 ’ 伐’ 的焦点。 这一次 , 济学 家 的意 见呈 现 “ 经 一边
部分跌停 ,大盘跌2 0 0 多点 ,后来9 5 :3 的 倒 ” 的态势, 绝大部分声音都赞同 “ 单边” 征 宜过频调整证券 交易印花税的建议 ,国家 收 印 花 税 ,以重 税 务总局副局长宋 兰表示 赞成 。她 同时表
那时 , 尽管 有很多 预测股市 将 出现 拐 表示 ,印花税不应该 双向征收。他认为印 亿元 持平 。有媒体分析 ,降低 印花税税率
点的声音, 监会和三大权威报纸一再 传达 花税 的税率调整经历 了有 升有降的过程 。 证
中央 财经 大 务院决定。”
学证 券期 货研 究
所所 长 贺强 在接 表示 , 中国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偏高, 有必要 受本 刊记 者采 访 下调。 同时指出, 他 国外一些发达 国家的印 时说 : “ 西方 普 花 税只有万分之几, 中国是千分之 三, 该 应
跌6 点左右 ,就开 始持 平 ,跟着噩梦 又来 遍认为 ,不 能用 印花税来调控 。从 中长期 说是 比较高。 0 既然在去年股市疯涨 印花税是一种 调控 手段 ,具体 由国 中央政 策研究 室副主任郑新 立4 日 月3
左右 ,并有 持续
回升 的趋势 ,于 是我赶 快买 了一 些 股票 。股 票后 来 一直 回升 到 只
“ 中长 期 股 票 市 场 的 稳 定 发 展 来 从 看 ,和净利润 相比 ,中国印花 税所 占 的份额太高 了。 ”
保 沫 ,财政部将 印花税从 l 。 % 调整N3 ,结 创 出 自1 9 年 底 以来 的 1 年 最 大单 周跌 区别 对待 , 护中小 投资者 和鼓励 中长线 %。 96 1 而这一消息一 出,立 即带来 大盘狂泻 ,当
印花税调整对我国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

§
f
。
毋
. 1
%
一 。
壮 ≮一‘
| 一。
%拼
{ -l| 一
日
’ , 艚
铀
∞ * | 痔 |
螭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股 市与 印 花 税
E I = l 花税调整对我国 股票市场 影响的实 证分析
论上讲 , 证券印花税税率变动作为财政政策的一部 分, 对股市的影响是不容忽视 的。而事件研究法通
常用来分析某一事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在市场参 与者理性 的假设下 , 某一事件的影 响和效用将被迅 速反映到资产 的价格变化上 。这样 , 某一事件的经 济效应 就可以通过对相对 较短时期 内资产价格变 化 的测 度 来加 以度量 。如果 变 化 程度 通 过 T检验 , 就以此判断事件的影响显著 。我们将此作为研究假 设, 并以此作为判断印花税调整这一事件对上市公
( , )(2 1 ) O 1 ,一 , 等。(2一 ) O 0 一 ,1考察的是事件的预期效 应, 反映人们对此事件的预期程度 , 以及事件是否有
地 方财政研究1084 4 20 / 期 7 第
维普资讯
股 市 与 印 花 税
事前露 出 ;一 , )( ,)( 11 ( 10 ,01 ,一 ,)考察 的是事 件 的披 露效应 ,即事件披露 时市场 的反应是 怎样 的 ;02 , ( ,) (22考察 的是 事件 的短期效 应 , 一 ,) 即短期 内市场 的反
我们通过对 20 年 印花税调整前后上海股票 07
交 易所 的 6 8支股 票 的超 额收 益进 行 计算 , 出了 l 得
每 日个股超额收益值的相关数据。 然后 , 按照事件窗口的分类 ,我们计算了 68 1 支 股票 在各 个事 件窗 口的 累积超 额平 均收 益 C R, A
浅谈我国印花税调整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4 ‰调整 为2 ,股 市产生一波1 O ‰ 0 多点的波段 行情。2 0 年 1 3日, 0 5 月2 财 政部 决定调 整证 券( 股票J 易印花 税税 率 ,由现行2 。 整 为1 。 交 %调 ‰ 2 0 年9 9日起 ,对 证 券交 易印花 税政 策进 行调整 ,由现 行双边 0 8 月1 征 收 改 为 单 边 征 收 ,税 率 保 持 1 o %。 另 外 ,经 国务院 批准 ,国家税 务总 局从2 0 年9 9日起 ,将 0 8 月1 现行 的对 买卖 、继 承 、赠与 所书 立 的A 、B 股权 转让 书据按 1 股 股 ‰ 的税率 对双 方 当事 人征 收证券 ( 股票I 易印花税 ,调 整 为单边 征税 , 交 即对买 卖、继承 、赠与所 书立 的A 、B 股权转让 书据 的出让 按1 股 股 ‰ 的税率征 收证券( 票) 易印花税 ,对受让 方不再征税。 这是继2 0 股 交 08 年4 4 月2 日下调证 券交 易印花税税 率后 ,中国又一 次对该税率进 行大 的调整 。这 也是 自1 9 年 以来 中国股市 首次 单边征 收证券 交易 印花 1 9 税。
一
、
印花 税开 征对 我 国证券 市场发 展 的影响 因素
1有利 于提 高合 同的兑现 率和企 业的 经济效 率 . 我 国税 法规定 ,对证 券市场 上 买卖、继 承 、赠 予、 所确立 的股 权 转让 依据 ,都要 按确 立时 实际市场 价格计 算 的金额来确 定征 收证 券交 易印花 税。股 票交 易印花 税的纳 税人 以股票 的票面 价值 为计税 依据 ,采取 比例 税率 ,税 负较轻 而且人们 在 日常生活 中使 用契约 、 借贷 凭证 之 类 的单据 很 多 。一 旦征 税 ,税 源将 很 大 ;更重 要 的是 , 人们一 般认 为凭证 单据 上有政 府盖 的印 , 就成 为合 法 凭证 ,拥 有法 律保 障,因而对 交纳 印花 税也 乐于 接受 。同时也 可以约束合 同双 方, 提高合 同兑 现率 ,从而 也提高 企业 的经济 效益 。 2 有利 于政府 对证券 市场 的调控 . 开征 印花税增 加 了投资者 的成 本 ,这使 印花 税 自然 而然地 成为 政府调 控市场 的工 具。 国家可 以单 向征收 ,也可 双 向征 收。市 场低 迷时 ,适 当降低税 率可 以活跃 市场 交易。 而 当市 场 的非理性行 为骤 增时 ,适度 提高税 率又 可 以抑 止过度 投机 。这样 ,证券 市场 的非正 常波 动受到 抑制 ,可使 政府 能够更 好地控 制证券 市场 。 3 有 利 于 企 业 提 高诚 信 经 商 、 自觉 纳 税 的 义 务 . 税 收是 国家 为维 持其 存在 、实现 其职 能而凭借 其政 治权 力 ,按 照法律 预 先规定 的标准 ,强制 地、 无偿地 、固定 地取 得财政 收入 的 种 手段 ,也是 国家参 予国 民收入 分配 的一种 方式。 国家财 政通过 税收 总量和 结构 的变化 ,可 以调节 证券投 资和 实际投 资规模 ,抑 制 社会 投资总 需求膨 胀或 者补偿 有效 投资 需求的 不足。 4 有 利 于 增 加 我 国财 政 收 入 、 与 世 界 税 制 接 轨 . 世 界上 有很 多国家和 地 区征 收 印花税 , 因此印花税 的征 收可使 我国 的税收 制度 与国际 接轨 。另一 方面 ,财政 收入是衡 量一 国政府 财 力 的 重 要 指 标 , 同 时 财 政 收 入 的 好 坏 直 接 影 响 着 一 国 经 济 发 展 的 脚 步 。而 印花税 的开征 有利于 增加 我国 的财政 收入 、促进我 国经济 发展 。因此 印花税 对我 国财政 收入 的影 响也不可 忽视 。
论证券交易印花税

济有效杠杆 的证券税收也 日益受到重视。 对二级市场股票交易( 包括 进 行 调整 , 由现 行 双边 征收 改为 单 边 征 收 , 率 保 持 1 , 其 降税 税 ‰0 但 A股和 B股) 征收 的印花税 ,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证券交 易印花税是我 国证券市场 中的主要税种。回顾证券 交易印花税在证券市场中的作 用 , 该承认其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取得财政 收入 但是, 应 随着证券市 场 的不断发展 , 印花税在证券市场 中更多地被赋予一定的调控职能。 同时 , 随着我 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 , 要求改革完善现行证券 交易 印 花税 以及降低印花税税 率的呼声越来越高 。 与其它国家相比较 , 国 我
L g l y t m n o i y e a S se A d S ce t
笨占 I 缸金
29( ) 0. 中 02
正 交 易 印花 税 券
温 晓 芸
摘 要 证 券 印花税作 为政府 调控 经济有 效杠 杆 的证 券税 收也 日 受到 重视 。我 国证券 市场 的主 要税 种 就是证 券 交 易印 益 花 税 。证券 交 易印花税 在 证券 市场 中最基 本 的职能 就是取 得财政 收入 。但 是 , 随着证 券 市场 的不 断发展 , 印花税 在证 券 市
单向征收, 美国、 国、 而 德 日本 、 加 坡 等 证 券 市 场 高度 发达 的 国家 则 新 免 征 印花 税 。0 就使 中 国 的投 资 人 在 卖 出 股 票计 算 收 益 时 , 把 买 这 要
印花税调整对股市流动性与波动性的影响研究

Se nsK r s hp 斓 kw e ut i Sai  ̄ os ∞,
流动性 , 因此本文采用A h d 20 ) 出的流动性 比率作为股票 miu (0 2 提
市场的流动性指标 :
L= I P一n I V/n 。lP 1 l
争议 。iema(9 1就 曾提 出 , S vr n 13 ) l 证券交易印花税能抑制那些信息
不灵通的( p r cynom d 交易者的投栅 『行为 , i e et f e ) m f li r 生 从而降低市场
其 中v 示第t 庆 日的交易额 , | P 为第t 日的收盘价 。 则流动性指标 L 表示的是当天的交易额除 以当天对数 收益率的绝对值 。 为 了考察印花税率变动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 响 ,本文采用 事件研究法。 本文以印花税率变动作为事件 , 以税率变动 日 为事件 日, 比较事件 日前后若干交易 日的市场流动性 大小变化。 ’ 为确定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检验 ,本文先以税率 变动 日为事件 日,以事件 日前后3 0日的数据为样本 ,对样本数据的分布进行判 定。 由于本文所检验的样 本是小样本( 样本容量小于2o )所以在 00 , 进行正态性检验 时使用S ai — l检验。 1表2 hpr Wi o k 表 、 为检验结果 。
的波动性 。 相反 , 如果降低 或者取消证券交易印花税就会扩大市场 价格的波动范围。 oi(9 4 17 ) Tbf 17 ,9 8及其追 随者Sii (9 9 的传 i tlz 18 ) gt
统观 点 认 为交 易 税 可 以 抑制 证 券 市 场 过 度波 动 ;ako 和0’ Jc sn
入 的研究 , 发现英 国的印花税 已被资本化在价格 之中, 因此其调 整 对证券价格和市场的波动性都没有影响。
印花税税收优惠政策

印花税税收优惠政策摘要:印花税是指对各种文件、证券和交易进行征税的一种税收制度。
作为一种间接税,印花税的征收对象涉及多个领域,例如股票、债券、房地产交易等。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税收征收效率,各国纷纷实施印花税税收优惠政策。
本文将主要探讨印花税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情况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引言:印花税是一种常见的税收制度,它对于金融市场和交易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高额的印花税税率往往会阻碍交易活动的展开,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许多国家都采取了税收优惠政策,以减轻印花税的负担,促进经济的发展。
一、印花税税收优惠政策的类型印花税税收优惠政策的类型多种多样。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优惠政策:1. 减免税率:降低印花税的税率,以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2. 免税对象:对某些特定的交易或机构免征印花税。
3. 合并征收:将多个交易合并计算印花税,减少交易次数,减低纳税人的成本。
4. 时间限制: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交易,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享受减免或折扣。
5. 促销措施:通过宣传推广、奖励机制等方式,鼓励纳税人集中进行交易,以达到减免印花税的目的。
二、印花税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情况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印花税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上存在差异。
以下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例子:1. 英国:英国实施了一系列印花税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对创业者和初创企业提供免征印花税的机会,以促进创新和创业氛围的发展。
2. 新加坡:新加坡实行了分级印花税制度,根据交易金额的不同,征收不同的税率,以降低低价值交易的税负。
3. 香港:香港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交易实行免税政策,例如在股票市场上进行的交易。
4. 美国:美国没有全国性的印花税制度,但在一些州和城市实行了印花税税收优惠政策。
三、印花税税收优惠政策的影响印花税税收优惠政策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以下是一些可能产生的影响:1. 促进交易活动:降低印花税税率或免税政策可以鼓励更多的交易活动,促进市场的流动性,活跃金融市场。
证券交易印花税分析论文

证券交易印花税分析论文对二级市场股票交易征收的印花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证券交易印花税是我国证券市场中的主要税种。
回顾这项税收政策2的出台,也颇耐人寻味,它并不是在证券市场产生的初期就由中央政府作出的明确规定,而是在地方政府先作出地方性规定并加以实施的基础之上,然后由中央政府加以确认。
这与我国证券市场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民间发起,政府支持”以及“先发展,后规范”的发展轨迹倒是颇有几分相似,这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这种政策的临时性以及预示着改革的必然性。
一.我国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历史回顾和政策分析虽然申银万国证券公司前身之一的上海市工商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于1986年9月就开办了股票、债券的代理买卖业务,并由此揭开了新中国证券交易市场的序幕,但是,在1990年之前,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没有对各类有价证券交易作出明确的征税规定。
最早对股票交易作出征税规定的是深圳市政府于1990年颁布的“关于对股权转让和个人持有股票收益征税的暂行规定”,该规定宣布对股票卖出方征收6‰的交易印花税,初始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实现政府在证券市场的财政利益,并平抑暴涨的股价。
同年11月23日,深圳市政府又宣布对股票交易的买方也征收6‰的印花税。
1991年10月,鉴于股市持续低迷,深圳市又将印花税税率下调为3‰。
同月,上海市政府也参照深圳市政府的做法,开始对买卖双方课征3‰的交易印花税。
至此,两家证券交易所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开始了对证券交易征税的实践。
中央政府最早对证券市场税收政策作出明确规定的是国家税务局和国家体改委于1992年6月12日联合下发的国税发[1992]137号文---《关于股份制试点企业有关税收问题的暂行规定》,该文规定“股份制试点企业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票,因购买、继承、赠与所书立的股权转让书据,均依书立时证券市场当日实际成交价格计算的金额,由立据双方当事人分别按3‰的税率纳印花税”,同时还规定“办理股权交割手续的单位有负责监督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责任,并代征代缴印花税税款”。
中国历次印花税调整情况及对股市的影响

0.93%
1993年
22
4349
0.51%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证券交易课税情况
国家
收税情况
美国
曾设置证券交易税,为了提高市场的流动性,繁荣证券市场,克林顿政府继承了里根政府的税改政策,在上个世纪最后10年,逐步地取消了证券交易税。
韩国
只对证券交易的卖方征收0.3%的证券交易税。
日本
日本税法规定,证券交易税实行差别比例税率,单向收取,税率最高为0.3%,最低为0.01%,对债券类和股票类交易,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实行差别税率,以限制场外交易,合理证券构成,对政府债券则免税。
2001年
291.31
16386
1.78%
2000年
485.89
13380
3.63%
1999年
248.07
11377
2.18%
1998年
225.75
9853
2.29%
1997年
250.76
8651
2.90%
1996年
127.99
7408
1.73%
1995年
24.22
6242
0.42%
1994年
48.77
西班牙
对证券的卖方征收不超过0.11%的证券交易税,但同时又规定了相应的起征点,即只对超过200万比塞塔的部分征收。
比利时
对政府债券征收0.009%的税款,非政府债券为0.014%,对上市股票征收0.035%的交易税。
意大利
每10万里拉股票交易缴纳50-75里拉的印花税,即0.05~0.075‰,每10万里拉的债券缴纳20-30里拉的印花税,每10万里拉的政府债券缴纳2.5里拉的印花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券交易印花税对证券市场的作用一、证券交易印花税的概念证券交易印花税,是股民从事证券买卖所强制缴纳的一笔费用,根据一笔股票交易成交金额计征。
证券印花税是从普通印花税中发展而来的,专门针对股票交易发生额征收的一种税,属行为税类。
我国税法规定,对证券市场上买卖、继承、赠与所确立的股权转让依据,按确立时实际市场价格计算的金额征收印花税。
二、证券交易印花税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我国对金融市场的税收主要表现于证券市场上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和证券所得税。
国现阶段在对个人股民的股票交易不纳税的情况下,用印花税来补充所得税的空白。
证券交易印花税是从普通印花税发展而来,专门针对股票交易发生额征收的一种税。
对中国市场而言,证券交易印花税是政府增加税收收入的手段,也是政府调控股市的重要工具。
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征税对象是企业股权转让书据和股份转让书据,纳税义务人是股份转让双方,并由证券交易所代扣代缴。
计税依据是双方持有的成交过户交割单。
我国的证券交易印花税伴随着证券市场的诞生而产生,并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经过了多次的调整,在增加财政税收的同时,也对股市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调控作用。
我国的证券交易印花税最早在1990年深圳证券交易市场实施,是源于深圳市政府借鉴香港地区的做法而产生的。
1990年6月28日,深圳市政府颁布了((关于对股权转让和个人持有股票收益征税的暂行规定》,文件规定对股票卖出方征收6‰的交易印花税,这一规定标志着我国证券交易印花税的首次试行。
实行证券交易印花税政策的初衷就是为了实现增加当地政府财政税收目的的同时,又实现调控股市,抑制过度投机的目的。
之后不久,深圳市政府又规定:自1990年11月23日起,对进行股票交易的买方也同样课征6‰的印花税,这标志着我国内地双边征收印花税的历史开始。
1991年10月,为了激发持续低迷的股市,深圳市政府宣布对股票交易双方征收的印花税税率同比下调至3‰。
这是我国首次运用下调印花税税率来刺激股市的做法。
之后,上海证券交易所也仿效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做法,规定自同年的10月10日起,对沪市股票买卖双方各自课征3‰的证券交易印花税。
对政府而言,调整股票交易印花税可以稳定股市的发展,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股市中的中短期炒作投资行为。
税收调节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一个较为规范、完善的证券市场。
我国证券市场不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自然产物,而是一种“圈钱的制度设计”。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投资者的选择不是根据上市公司的实际经济状况,而是根据消息来进行。
在一个不规范的证券市场中,税收的作用极其有限,运用不当只会带来消极影响。
如以提高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为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中短期的炒作投资行为,但是受打击更大的是众多正常投资者。
其次,税负较重的税收政策会抑制资金进入证券市场,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发育成长。
三、我国历次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的调整作为宏观调控证券交易的一种有力手段,国务院在特定时期根据市场情况对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前后做了多次调整。
现将我国的证券交易印花税产生及其历次税率变动情况整理如下:1990年6月28日,深圳市颁布了《关于对股权转让和个人持有股票收益征税的暂行规定》,规定由卖出股票者按成交金额的6‰交纳股票交易印花税,这一规定标志着我国开征股票交易印花税的历史开始。
1990年11月23日,深圳市开始对股票买方课征同卖方一样的6‰的印花税。
1991年10月,深圳市首次借用印花税作为政策工具来刺激持续低迷的股市,规定将印花税率调整到3‰;10月1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也仿效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做法开始对股票买卖双方实行双向征收,税率为3‰。
1992年6月12日,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体改委联合发布《关于股份制试点企业有关税收问题的暂行规定》,以文件方式对股票交易双方按3‰的税率缴纳印花税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1997年5月10日,国家将印花税税率由3‰提高至5‰来平抑暴涨的股价和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
1998年6月12日,为了扭转市场持续下挫颓势,国家又将印花税率从5‰降为4‰。
1999年6月1日,单独将B股交易印花税税率从4‰降至3‰,以此来激活日渐萎缩的B股市场。
2001年11月16日,为了更加坚定投资者投资信心,又将A、B股印花税率统一调低至2‰。
2005年1月23日,财政部决定从2005年1月24日起,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2‰调整为1‰。
2007年5月30日,为了遏制两市指数的暴涨、平抑股价,财政部临时发布决定,规定自2007年5月30日起,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1‰调整为3‰。
2008年4月24日,为了刺激自2007年10月进入快速下调通道的股市回暖,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自2008年4月24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将税率由现行的3‰下调为1‰。
即对买卖、继承、赠予所书立的A股、B股股权转让书据,由立据双方当事人分别按1‰的税率缴纳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
2008年9月19日,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等多种利空因素的影响,我国股价快速下挫,股市缩水严重,成交量大幅缩减。
为了进一步刺激股市,财政部会同国家税务总局决定,自2008年9月19日起,对证券交易印花税政策进行调整,由现行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税率保持1‰。
即对买卖、继承、赠与所书立的A股、B股股权转让书据,由立据双方当事人分别按1‰的税率缴纳股票交易印花税,改为由出让方按1‰的税率缴纳股票交易印花税,授让方不再征收。
当前我国实行证券交易印花税率为1‰,由卖方缴税的单边征收。
四、我国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调整的效应分析从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历史来看,监管当局一直把印花税作为股票市场调控的一个重要工具,往往在股市过热时调高印花税,股市低迷时降低印花税。
现将中国历次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调整对A股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归结成表1.2如下所示。
表1.2 我国A股市场历次证券交易印花税调整情况表调整时间调整幅度首日沪指表现股指后续表现1991年10月10日↓,6‰到3‰↑,高开0.84%,涨1%↑,半年后,沪综指从180点飙升至1992年5月的1429点,升幅达694%1997年5月10日↑,3‰到5‰↑,高开1.61%,涨2.26%↓,直接导致上证综指出现200点左右的跌幅1998年6月12日↓,5‰到4‰↑,高开1.93%,涨2.65%↓,上证综指形成阶段性头部,调整近一年2001年11月16日↓,4‰到2‰↑,高开6.42%,涨1.57%↑,股市产生一波100多点的波段行情,11月16日是这轮行情的启动点2005年1月23日↓,2‰到1‰↑,高开1.91%,涨1.73%↓,此后一个月内出现波段行情,随后继续探底,直至年中股改行情启动2007年5月30日↑,1‰到3‰↓,低开5.69%,跌6.5%↓,经过两个月的震荡调整后重新步入升势,直到当年10月中旬2008年4月24日↓,3‰到1‰↑,高开7.98%,涨9.29%↓,涨了8天,最高涨幅26.6%,随后下跌4个月,最低到1802点。
2008年9月19日单边征收,卖方缴纳,税率1‰↑,高开9.06%,涨9.46%5天上涨后,出现连续下跌,至10月28日跌至1664.93点,为2006年9月中旬以来最低点位,之后出现震荡走高趋势。
回顾证券交易印花税调整的历史可以发现,无论是印花税的下调还是上调,股市表现一般为牛熊互现,也就是说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历次调整对熊、牛市场的基本态势没有根本影响。
从证券交易印花税调整后首日沪指表现上看,除了1997年5月10日税率出现了逆效应外,其它次税率调整均取得了正效应。
而在股指后续表现上,情况较为特殊,在2001年11月16日及其以前的税率调整,除了1998年6月12日开始的税率调整出现了逆效应外,其它次调整均取得了正效应;而从2005年1月23日之后实行的税率调整,无一例外的均出现了逆效应。
由此可以初步认为股市对于印花税的调整政策的对抗能力明显增强,政策调整对于股市的影响力逐步变弱。
五、政策建议目前,我国并未开征证券交易的资本利得税,高税率的印花税,自然就承担起“代征”这种所得税的功能。
但是,把行为税和所得税这两种毫不相关的税种杂交,是非常不合理的。
资本利得税是对投资收益征税,没有证券投资收益就不用交税,而用高额印花税替代所得税,投资者无论盈亏均要付出这部分固定的成本,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这种证券交易印花税“一身二任”的现象,涉及到了证券税制中许多较深层次的问题。
近年来税收杠杆对于证券市场的调节,也主要体现在印花税的税率调整上。
而证券所得税和证券财产课税在我国尚未形成体系,一是对个人证券交易所得尚无征税规定,二是遗产税与赠予税尚未正式开征。
不同的证券税种,其功能也不尽相同,虽然各税种在客观上都有增加财政收入的效果,但其他功能却并不同时具备。
因此,就证券税收体系的结构而言,现行证券税收在税种设置上不完整,各税种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这些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证券税收功能的发挥。
由于证券市场涉及面的广泛性,对其进行调节就不能仅依靠某一个或某几个证券税种,调节功能的发挥有赖于整个税制的完善程度。
因此只有当我国税制建设在统一性、完备性等方面上了一个台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证券税收才可能形成一个具有较强指导性的政策体系,也才能真正成为政府调控证券市场的有效的经济杠杆。
证券市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工具的税收政策,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适应性,以应对证券市场的新变化,引导其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