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学院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前言儿科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儿科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后期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崔焱主编的《儿科护理学》(第6版)为教材,将护理程序有机地贯穿于教材始终,突出了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突出了儿科护理专业的特点,力求反映当代儿科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儿科护理教学与临床的需要。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将教材内容按照按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层次来规定各章的考核目标与考核要求,以使考生便于理解及掌握好该门课程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讲授、示教、操练、讨论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儿科护理学》教学模块、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一)教学模块《儿科护理学》教学包括两个模块。
儿科护理学I主要包括理论课教学和儿科临床基本操作的示教和操练,在学院完成。
具体教学单元和时数安排如下。
儿科护理学II为床旁教学实习,为期2周,内容包括儿科临床护理实践、儿科护理技术示教、儿科护理专题小讲课、儿科护理查房、儿科CBL教学、儿科护理临床进展讲座、儿科高级护理实践见习等。
(二)教学方法包括课堂多媒体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专题汇报和研讨、高仿真模拟的教学、床旁教学、在线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三)教学评价包括闭卷考试、技能考核、专题汇报、阶段测验、个案考核在内的多元化教学评价。
三、《儿科护理学》具体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了解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所涉及的研究范围及儿科护士角色与素质的要求。
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识记1.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所涉及的范围。
2.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理解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目的要求:1.了解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导论本部分主要介绍儿科护理学的概念、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和意义,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儿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第二部分: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1.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本节主要介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包括身高、体重、生理发育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为后续学习和实践提供基础。
2. 儿童生理与病理变化本节主要介绍儿童生理与病理变化的特点,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了解儿童生理与病理的差异,为儿科护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3. 儿童心理与行为特点本节主要介绍儿童心理与行为的特点,包括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等时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帮助学生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并掌握相应的护理技能。
第三部分:常见儿童疾病护理1. 儿童常见传染病护理本节主要介绍儿童常见传染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要点等内容,包括水痘、麻疹、流行性感冒等常见传染病的护理要点,帮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护理原则和方法。
2. 儿童常见慢性病护理本节主要介绍儿童常见慢性病的特点、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内容,包括哮喘、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常见慢性病的护理要点,帮助学生了解慢性病的护理原则和方法。
第四部分:儿童护理技能1.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本节主要介绍儿童生长发育评估的内容、方法和意义,包括测量身高体重、头围、评估发育水平等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评估的标准和方法。
2. 儿童护理技术本节主要介绍儿童护理中常用的技术,包括给药、注射、换药、胃管护理、气管插管护理等技术,帮助学生了解儿童护理技术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第五部分:儿童健康促进1. 儿童生活方式指导本节主要介绍儿童生活方式的指导原则和方法,包括合理膳食、科学作息、适量运动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儿童健康促进的重要性和途径。
2. 儿童疾病预防本节主要介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包括接种疫苗、卫生保健、环境卫生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儿童疾病预防的原则和策略。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第一章:导论1.1 儿科护理学的定义和概述1.2 儿科护理学的发展历程1.3 儿科护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核心价值观第二章:儿科生理、心理与发育特点2.1 儿童生理特点2.1.1 儿童生长发育2.1.2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2.1.3 儿童消化系统特点2.2 儿童心理特点2.2.1 儿童认知发展2.2.2 儿童情绪与行为表现2.3 儿童社会与情绪发育2.3.1 儿童社会交往能力2.3.2 儿童适应能力与应激反应第三章:儿科护理学基础3.1 儿童生命体征监测与评估3.1.1 儿童体温监测与评估3.1.2 儿童呼吸状态监测与评估3.1.3 儿童心率监测与评估3.2 儿童体格检查与评估3.2.1 儿童常见疾病体征检查3.2.2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与监测3.2.3 儿童神经系统检查与评估3.3 儿童常见疾病和护理措施3.3.1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护理3.3.2 儿童循环系统疾病护理3.3.3 儿童消化系统疾病护理第四章:儿科护理技术4.1 儿童静脉留置与输液技术4.2 儿童各种导管的引流与管理4.3 儿童口腔护理与胃肠净化技术4.4 儿童伤口护理与换药技术4.5 儿童疼痛评估与缓解技术4.6 儿童药物治疗与给药技术第五章:儿童家庭护理与健康指导5.1 儿童疾病的家庭护理指导5.2 儿童常见疾病预防与控制5.3 儿童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5.4 儿童生活方式与健康教育第六章:儿科临床实践6.1 儿科临床工作流程与管理6.2 儿童急诊与危重护理6.3 儿童急救技术与护理6.4 儿童慢性疾病管理与护理结语:以上是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通过系统地学习儿科护理学,学生将能够全面掌握儿童生理、心理与发育特点,了解儿科护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价值观,并具备各种儿科护理技术与护理实践能力。
这将有助于提高儿科护理的专业水平,为儿童的健康保健和疾病治疗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希望该教学大纲能够为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提供指导,并促进该领域的不断发展与创新。
儿科护理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供护理、助产专业用)一、课程的任务儿科护理学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助产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小儿营养与喂养、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患病儿童的护理与常用儿科护理技术操作等。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能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和技术对健康及患病儿童进行整体护理,能对个体、家庭及社区进行保健指导与健康教育。
二、课程目标1.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规律、营养与喂养、计划免疫知识。
2.了解儿科常见疾病的概念、发病机制、主要诊断检查及治疗要点。
3.掌握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4.熟悉儿科常见急危重症病人的急救原则。
5.具有对儿科常见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和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6.具有对儿科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
7.具有对儿童常见病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8.学会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及常用诊疗技术操作配合。
9.初步具备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儿童保健服务和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
10.具备与他人配合工作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三、教学时间分配学时教学内容理论实践合计一、绪论 2 0 2二、生长发育 2 2 4三、小儿营养与喂养 2 2 4四、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 2 0 2五、住院患儿护理 2 0 2六、儿科常用护理技术 0.5 5.5 6七、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4 2 6八、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2 2 4九、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4 2 6十、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 2 5十一、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4 0 4十二、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 1 3十三、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 1 3十四、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 0 2十五、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4 0 4十六、结核病患儿的护理 3 0 3十七、急病患儿的护理 3.5 0.5 4合计 44 20 64四、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参考学时单元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活动参考理论实践(一)儿科护理学的范围熟悉理论讲授 2一、绪论(二)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了解多媒体演示(三)儿科护理的特点和理念熟悉(四)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掌握(一)生长发育的规律掌握理论讲授 2(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了解多媒体演示(三)体格发育掌握病例分析二、生长发育(四)感觉、运动功能和言语发育熟悉示教实践1 小儿体格测量方法熟练见习 2掌握技能实践(一)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掌握理论讲授 2(二)婴儿喂养掌握多媒体演示三、小儿营养与喂养实践2 小儿营养不良与喂养学会见习 2技能实践四、儿童保健和(一)不同年龄期小儿的保健特点熟悉理论讲授 2疾病预防(二)小儿计划免疫掌握(一)儿科医疗机构组织特点了解理论讲授 2(二)住院护理常规掌握多媒体演示(三)住院小儿及其家庭的心理护理熟悉角色扮演(四)小儿用药护理情景教学五、住院患儿的 1、药物的选择了解自学讨论护理 2、药物的剂量计算了解3、给药方法熟悉(五)小儿体液疗法1、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了解2、常用体液种类、成分及配制熟悉3、液体疗法熟悉(一)一般护理法理论讲授 0.51、一般测量法掌握多媒体演示2、儿童床使用法熟悉情景教学3、臀红护理法掌握自学讨论4、约束法掌握示教5、更换尿布法了解6、婴儿淋浴法熟悉六、儿科常用护理(二)协助检查诊断的操作熟悉技术(三)协助治疗的操作1、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掌握教学参考学时单元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活动参考理论实践2、光照疗法掌握3、保暖箱的使用熟悉实践3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熟练见习 5.5掌握技能实践(一)概述熟悉理论讲授 4(二)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多媒体演示1、正常新生儿的特点掌握病例分析2、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熟悉角色扮演3、正常新生儿的护理掌握情景教学(三)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自学讨论1、早产儿的特点掌握示教2、早产儿的护理掌握七、新生儿(四)患病新生儿的护理(新生及患病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颅内出血、新儿的护理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破伤风)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目标了解4、护理措施掌握5、护理评估了解实践4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学会见习 2技能实践(一)营养不良理论讲授 21、护理评估掌握多媒体演示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角色扮演八、营养性 3、护理目标了解自学讨论疾病患儿的 4、护理措施掌握情景教学护理 5、护理评价了解示教(二)小儿肥胖症1、护理评估熟悉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了解3、护理措施了解(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概述熟悉2、护理评估掌握3、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4、护理目标了解5、护理措施掌握6、护理评价了解(四)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1、护理评估掌握教学参考学时单元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活动参考理论实践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实践5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学会见习 2的护理病例分析(一)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熟悉理论讲授 4(二)口炎多媒体演示1、护理评估熟悉角色扮演2、护理诊断及合作问题熟悉自学讨论3、护理措施熟悉情景教学九、消化系统(三)小儿腹泻示教疾病患儿的护 1、护理评估掌握理 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目标了解4、护理措施掌握5、护理评价了解实践6 腹泻患儿的护理熟练 2掌握(一)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理论讲授 31、解剖特点熟悉多媒体演示2、生理特点熟悉角色扮演(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自学讨论1、护理评估掌握情景教学十、呼吸系 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示教统疾病患 3、护理措施掌握儿的护理(三)急性支气管炎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四)肺炎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目标了解4、护理措施掌握5、护理评价了解实践7 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熟练见习 2掌握病例分析(一)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理论讲授 41、心脏了解多媒体演示教学参考学时单元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活动参考理论实践2、心率熟悉角色扮演3、血压熟悉自学讨论(二)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室情景教学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病例分析未闭、法洛四联症)1、概述了解十一、循环 2、护理评估掌握系统疾病患 3、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儿的护理 4、护理目标了解5、护理措施掌握6、护理评价了解(三)病毒性心肌炎1、护理评估熟悉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一)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理论讲授 21、小儿造血特点了解多媒体演示2、小儿血液特点了解角色扮演(二)小儿贫血概述熟悉自学讨论(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情景教学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十二、造血 3、护理目标了解系统疾病患 4、护理措施掌握儿的护理 5、护理评价了解(四)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实践8 贫血患儿的护理学会见习 1病例分析(一)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理论讲授 21、解剖特点熟悉多媒体演示2、生理特点掌握角色扮演(二)急性肾小球肾炎自学讨论1、护理评估掌握情景教学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目标了解4、护理措施掌握5、护理评价了解十三、泌尿(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系统疾病患 1、护理评估掌握儿的护理 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教学参考学时单元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活动参考理论实践3、护理目标了解4、护理措施掌握5、护理评价了解(四)泌尿道感染1、护理评价估熟悉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实践9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学会见习 1病例分析(一)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理论讲授1、脑、脊髓了解多媒体演示2、脑脊液了解角色扮演3、神经反射熟悉自学讨论(二)化脓性脑膜炎情景教学1、护理评估掌握病例分析十四、神经 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系统疾病患 3、护理目标了解儿的护理 4、护理措施掌握5、护理评价了解(三)病毒性脑膜炎、脑炎1、护理评估熟悉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一)小儿传染病的护理管理掌握理论讲授 4(二)小儿常见传染病的护理(麻疹、多媒体演示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中毒角色扮演型细菌性痢疾)自学讨论十五、传 1、概述(病原学及流行病学)掌握情景教学染病患儿 2、护理评估掌握病例分析的护理 3、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4、护理目标了解5、护理措施掌握6、护理评价了解(一)总论理论讲授 31、概述(病因及发病机制)熟悉多媒体演示2、诊断检查熟悉角色扮演3、预防熟悉自学讨论4、治疗要点了解情景教学(二)原发型肺结核病例分析十六、结 1、护理评估掌握核病患儿 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的护理 3、护理措施掌握教学参考学时单元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活动参考理论实践(三)急性粟粒型肺结核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四)结核性脑膜炎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掌握3、护理目标了解4、护量措施掌握5、护理评价了解(一)小儿惊厥理论讲授 3.51、护理评估掌握多媒体演示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情景教学3、护理措施掌握自学讨论(二)急性颅内压增高示教1、护理评估掌握十七、急 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症患儿的 3、护理措施掌握护理(三)急性呼吸衰竭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四)充血性心力衰竭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五)心跳、呼吸骤停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熟悉3、护理措施掌握(六)急性肾衰竭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实践10 心跳、呼吸骤停学会技能实践 0.5 (CPR)五、大纲说明(一)适用对象与参考学时本大纲主要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助产专业教学使用,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4学时,实践教学20学时。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全套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全套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PediatriCNursing总学时:64讲授学时:40实训、见习学时:24学分:3先修课程:基础医学课程、健康评估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护理学院一、课程简介《儿科护理学》是临床专科护理的组成之一,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学科。
课程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课48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小儿营养卫生的需求,使学生了解其服务对象是身心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小儿,他们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特征及需求。
通过对各系统疾病知识的学习,掌握儿科常见疾病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思维方法、基本实践技能。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和专科护理知识进行卫生保健指导、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临床护理,为小儿提供全身心的最佳护理。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第一章:绪论(1学时)教学目标:通过对〃绪论〃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儿科护理学概念、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畴;明确儿科护理人员的角色与功能以及履行角色功能应具备的素质;清楚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掌握小儿年龄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正确认识儿科护理的发展趋势,对儿科护理专业充满信心。
教学要求:识记:(1)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对象和范围(2)小儿年龄分期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理解:(1)儿科护理学的概念(2)儿科护士的角色(3)各期小儿的主要解剖生理特点应用:(1)根据小儿的特点提出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2)根据实际谈谈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结合,其中第四、五节内容自学为主第二章:生长发育(5学时)教学目标:通过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清楚小儿体格生长发育的各项具体指标及其评估(体重、身长、头围、骨骼、牙齿);正确运用所学护理知识为小儿实施体格检查。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临床护理的一门学科。
小儿疾病的护理强调连续性、整体性、系统性,将小儿保健、住院护理和家庭作用紧密融合在一起。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护理范畴的拓展,儿科护理学的教学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按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预期目标、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进行讲述。
注重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介绍,使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提高临床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总之,《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主干课程之一,跟内科、外科、妇产科护理学几乎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规律及评估方法,熟悉儿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了解和认识现代儿科护理的观念及原则,为今后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及小儿保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改革1.临床场景的设置及多媒体的应用相结合,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生动形象。
2.逐步探索理论结合实践教学新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课程理论教学第一章绪论1学时第一节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0.1学时知识点:儿科护理学服务及研究的对象、任务、研究范围。
第二节儿童年龄分期 0.4学时知识点: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不同时期的特点及护理内容,以整体、动态的观点来考虑小儿的健康问题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第三节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0.4学时知识点:儿科的基本特点;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第四节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0.1学时知识点:儿科护士的角色、素质要求。
第五节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自学)知识点:儿科护理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本章小结重点:小儿年龄分期、各期特点及护理要点;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难点:小儿年龄分期。
思考题:1.儿童年龄分几期?哪个年龄段生长发育速度最快?2.儿科护理应遵循哪些原则?教学方法:理论讲授(CAI课件);讨论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2学时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0.2学时知识点:生长、发育的概念;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适用专业:护理学课程总学分、总学时:3.0学分;36学时一、课程教学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临床观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收集患儿的资料,做出正确的护理评估,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及措施;学生能按操作原则及流程进行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能对儿童及家长进行卫生宣教和保健指导。
二、章节教学目标与主要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 学习目标1.1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儿科护理的特点和一般原则。
1.2熟悉儿科护士的专业角色及素质要求。
1.3了解儿科护理学的任务、范围、发展与展望。
2 教学内容2.1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2.2儿童年龄分期。
2.3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2.4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2.5 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1 学习目的1.1 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估。
1.2熟悉与体格生长发育有关的其他系统发育;小儿神经系统发育评估。
1.3了解儿童发展理论;小儿生长发育中的常见问题。
2 教学内容2.1 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2.2儿童体格生长发育评估。
2.3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各系统发育。
2.4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评估。
第三章儿童保健1 学习目的1.1 掌握各年龄其儿童特点及保健;计划免疫。
1.2 熟悉意外伤害预防1.3了解儿童游戏;体格锻炼。
2 教学内容2.1 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2.2计划免疫。
2.3意外伤害预防。
第四章儿童营养1 学习目的1.1 掌握儿童喂养与膳食安排。
1.2 熟悉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1.3 了解儿童营养状况评估。
2 教学内容2.1 儿童喂养与膳食安排。
2.2 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第五章住院患儿护理及家庭支持1 学习目的1.1 掌握儿童健康评估的特点;儿童体液平衡特点及液体疗法;儿科护理技术。
1.2 熟悉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儿童用药特点及护理。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简介
1.1 学科背景
1.2 教学目标
1.3 教学内容概述
第二章儿童生长和发育的基本知识
2.1 儿童生理发育特点
2.2 儿童心理发育特点
2.3 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第三章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
3.1 儿童发热疾病护理
3.2 儿童肺炎的护理
3.3 儿童腹泻的护理
3.4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3.5 儿童急性阑尾炎的护理
3.6 儿童外伤的急救与护理
第四章儿童慢性疾病的护理
4.1 儿童哮喘的护理
4.2 儿童糖尿病的护理
4.3 儿童白血病的护理
4.4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4.5 儿童贫血的护理
第五章儿童特殊情况的护理5.1 新生儿护理
5.2 儿童手术后护理
5.3 儿童饮食与营养指导
5.4 儿童药物治疗的护理
第六章儿童心理护理
6.1 儿童焦虑的护理
6.2 儿童抑郁的护理
6.3 儿童行为障碍的护理
6.4 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理第七章儿童健康教育
7.1 儿童健康管理的指导原则
7.2 儿童疾病预防与控制
7.3 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7.4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第八章教学评价与考核
8.1 学生实习与临床实训评价
8.2 教学成绩评定的方式
8.3 教学考核的方法与要求
结语
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全面了解儿科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能力,并能够开展儿童健康教育工作。
同时,学生还应具备相应的护理评价与考核能力,为将来的实践工作做好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适用护理学专业一、课程简介《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儿童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护的一门学科,是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
其内容主要包括儿童生长发育、儿童营养与喂养、儿童身心方面的健康促进、儿童疾病的防治与护理等。
其任务是从体格、智能、行为和社会等方面来研究和保护儿童,充分利用先进的医学、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提供“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的全方位整体护理,以增强儿童体质,维护和改善儿童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儿童生命质量和人类整体素质。
本课程教学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突出重点,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沟通,知识的交叉渗透,将知识的传授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性质为考试课,学时30学时。
二、课程目标(一)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儿童营养及各系统常见疾病护理的基本知识。
熟悉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诊断与治疗原则。
了解和认识,儿童解剖、生理及心理特点,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儿科护理的发展,为今后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及儿童保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技能掌握儿科常用专科护理技术:如温箱、光疗箱使用,婴儿喂养技术、儿童头皮静脉穿刺技术等,了解现代儿科护理技术的发展,并增强基础护理操作能力。
(三)基本素质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具有与儿童及其家庭有效沟通的能力,树立整体护理观念,运用护理程序解决患儿的健康问题。
三、学时分配单元名称理论学时1 绪论 12 儿童生长发育 13 儿童保健 15 儿童营养 18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49 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210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11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12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13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14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15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20 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321 危重症患儿的护理 2合计30四、理论教学目标与内容第一章绪论目标1.掌握儿童年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
2.熟悉(1)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2)儿科护理的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3)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3.了解(1)儿科护理相关的伦理与法律。
(2)儿科护理学的发展趋势。
内容1.重点阐述(1)儿童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2)儿科特点:生理机能特点、心理社会特点及临床疾病特点。
2.详细了解(1)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2)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3.一般介绍(1)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2)儿科护理相关的伦理与法律。
(3)儿科护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目标1.掌握(1)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2)儿童生长发育常用指标及其评价。
2.熟悉(1)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2)各年龄儿童感知、运动、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发展。
3.了解(1)儿童生长发育相关理论。
(2)生长发育偏离。
内容1.重点阐述(1)儿童出生至青春前期体格生长发育常用指标及其评价。
(2)儿童骨骼、牙齿的发育。
2.详细了解(1)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2)儿童感知、运动、语言的发育。
(3)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
3.一般介绍(1)青春期体格生长发育特点。
(2)儿童脂肪、肌肉组织和生殖系统的发育。
(3)儿童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埃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库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4)儿童生长发育偏离。
第三章儿童保健目标1.掌握(1)各年龄期儿童的特点及保健措施。
(2)我国计划免疫程序的具体内容。
2.熟悉(1)计划免疫、疫苗、主动免疫、被动免疫的相关概念。
(2)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判断及处理。
3.了解(1)儿童游戏的功能。
(2)儿童常见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内容1.重点阐述(1)各年龄期儿童保健特点。
(2)免疫程序、预防接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2.详细了解(1)计划免疫方式及常用制剂:(2)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判断及处理。
3.一般介绍(1)儿童保健的范围和任务。
(2)不同年龄阶段体格锻炼、游戏的功能及特点。
(3)儿童常见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
第五章儿童营养目标1.掌握(1)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概念,母乳喂养的优点。
(2)辅食物转换的概念及原则。
2.熟悉(1)儿童能量分配及特殊能量需要。
(2)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护理。
(3)食物转换的顺序。
3.了解(1)幼儿、学龄前儿、学龄儿及青春期儿童的膳食安排。
(2)儿童营养状况评估。
内容1.重点阐述(1)母乳喂养概念、母乳成分特点及母乳喂养优点及护理。
(2)食物转换概念、顺序和原则。
2.详细了解(1)儿童能量的需要。
(2)人工喂养奶量计算方法及护理。
3.一般介绍(1)常用代乳品特点。
(2)幼儿、学龄前儿、学龄儿及青春期儿童的膳食安排。
第六章患病儿童护理及其家庭支持目标1.掌握(1)儿童用药特点、药物选用、不同途径的给药方法和护理。
(2)儿童体液平衡的特点,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表现。
2.熟悉(1)儿童健康评估的特点、内容和注意事项。
(2)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3)与患儿及其家属沟通的途径及技巧。
3.了解(1)儿童各医疗机构的设置及护理管理。
(2)住院患儿的家庭应对及护理。
(3)临终患儿的护理。
(4)儿童疼痛的管理。
内容1.重点阐述(1)儿童用药特点、药物选用、不同途径的给药方法和护理。
(2)儿童体液平衡的特点,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表现。
2.详细了解(1)儿童健康评估特点:健康史的采集、体格检查。
(2)与患儿及其家属沟通的途径及技巧。
(3)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3.一般介绍(1)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及护理管理。
(2)临终患儿的护理。
(3)儿童疼痛的管理。
第七章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目标1.掌握(1)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概念、生理特点及护理。
(2)新生儿常见特殊生理状态。
(3)新生儿重症监护及气道护理。
(4)常见新生儿疾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黄疸)的护理:(5)新生儿低血糖、高血糖及低血钙症的定义.2.熟悉(1)新生儿的分类、新生儿病房分级。
(2)常见新生儿疾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胎粪吸入综合征、肺透明膜病、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出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
3.了解常见新生儿疾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胎粪吸入综合征、肺透明膜病、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出血症)的发病机制。
内容1.重点阐述(1)新生儿总论:基本概念、新生儿分类、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2)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出血症、新生儿黄疸等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2.详细了解常见新生儿疾病的病因、辅助检查及治疗要点。
3.一般介绍(1)NICU抢救单位设备、危重新生儿转运。
(2)常见新生儿疾病的发病机制。
第八章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目标1.掌握(1)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儿临床表现、评估要点及护理措施。
(2)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评估要点及护理措施。
2.熟悉(1)单纯性肥胖患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
(2)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患儿的临床表现。
(3)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3.了解(1)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患儿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要点。
(2)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患儿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要点。
内容1.重点阐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
2.详细了解(1)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护理。
(2)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
(3)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患儿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护理。
3.一般介绍(1)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患儿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要点。
(2)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患儿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要点。
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目标1.掌握婴幼儿腹泻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熟悉(1)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口腔炎的病因。
(3)婴幼儿腹泻的病因、临床表现与治疗要点。
3.了解(1)常见口腔炎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2)婴幼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3)婴幼儿腹泻病的发病机制。
内容1.重点阐述(1)常见口腔炎:鹅口疮、疱疹性口炎、溃疡性口炎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2)婴幼儿腹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
2.详细了解婴幼儿腹泻病的治疗要点、几种常见肠炎的临床特点。
3.一般了解(1)儿童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2)婴幼儿腹泻病的发病机制。
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目标1.掌握(1)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2)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2.熟悉(1)儿童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及免疫特点。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病因、辅助检查及治疗要点。
(3)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儿童肺炎的特点。
3.了解(1)支气管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急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的护理。
内容1.重点阐述(1)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2)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及护理(重点介绍肺炎的护理措施:改善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降温等),肺炎合并心衰的诊断标准及护理。
2.详细了解(1)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及治疗。
(2)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儿童肺炎的特点。
3.一般介绍(1)儿童呼吸道解剖、生理和免疫特点。
(2)急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的护理。
第十一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目标1.掌握常见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2.熟悉(1)先心病血液动力学改变及其分类。
(2)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及预防。
(3)临床常见先心病的病因、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
3.了解心脏的胚胎发育及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
内容1.重点阐述常见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2.详细了解(1)先心病血液动力学改变及其分类。
(2)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及预防。
(3)临床常见先心病的病因、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
3.一般介绍儿童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十二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目标1.掌握(1)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护理评估要点、常见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2)肾病综合征的护理措施。
2.熟悉(1)儿童泌尿系统解剖和生理特点。
(2)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护理评估要点与常见护理诊断。
3.了解(1)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患儿的发病机制。
(2)泌尿道感染患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
内容1.重点阐述(1)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分别讲述典型表现及严重表现的临床表现,介绍尿液变化及血液学检查特点及其恢复正常的时间,并说明病程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