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25张)
人教版八下第七章第2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第2课时教案10.互动交流:产生“同城效应”的重要条件是什么?补充:沪杭高铁的开通,无论是在旅客运送,还是物流运输,都会有提升作用。
更重要的意义则在于,沪杭高铁开通后,将与早先开通的沪宁高铁一起,形成长三角一小时经济圈,进一步加强长三角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11.活动参与:张予墨的家住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
张予墨的爸爸、妈妈每天晚上都要回到昆山的家。
下表列出了昆山到上海苏州的不同交通方式所需的时间。
(1)与传统生活方式相比,张予墨一家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利弊?(2)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西塘古镇属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地处江浙沪三省市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
西塘历史悠久,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3.涉足世界文化遗产出示杭州西湖资料:春有苏堤春晓,夏有曲院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每一处景观都是人间绝色———因为有了西湖,杭州成了一座让人百看不厌的城市。
西湖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是历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是千百年来人们向往的“人间天堂”。
图为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在杭州时主持修建的苏堤。
4.欣赏特色文化,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
(1)评弹又称苏州评弹、说书或南词,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是一门古老、优美的汉族说唱艺术。
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
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
(2)戏曲文化——我们眼中的昆曲是什么样的?(3)茶文化——生活中的龙井茶补充:龙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
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美称女儿红,“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
”这优美的句子如诗如画,堪称西湖龙井茶的绝妙写真。
(4)丝绸文化——优质生活的感受:距今四千七百年的良渚出土丝织物就已揭示了杭州丝绸的历史之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丝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的诗句又道出了当时杭州丝绸的水准之高,旧时清河坊鳞次栉比的绸庄更见证了丝绸经济的繁荣。
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4、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业
•长苏被杭京江州誉沪南三湾、为铁角京海无“杭洲路中水锡古人扬地州回华线、镇间区州湾流门上湖天周繁瘦跨形的州堂忙庄西成海等的南”的湖大环京的京钱桥杭绕杭塘长大的江州江运大太西大河潮湖湖桥
是我国著名风景名胜区
长江
Hale Waihona Puke 水乡的文化特色地处江海交汇之地33°25′
118°20 28°45′
1
123°25′
气纬海位 于 长 江 黄 金度陆候位位类亚热带季风置置东 邻海 陆 位 置 :型: 为:
水气东
2
道候海 的、
起黄
点海
长江三角洲气候类型亚__热_带_季_风_气_候__ 气候特点_夏_季_炎_热_,_冬__季_温_和_,_降_水__丰沛
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D ) A、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B、地表平坦开阔,一望无际 C、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 D、地势平坦,湖泊、河网稠密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A ) A、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 B、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较少 C、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稀少 D、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
A F
DG
海、海湾、湖泊
A
黄海
------
B
东海
------
C
杭州湾
------
D太--湖--
省市
C
E 浙江 F 江苏 ------
------
E
B
G 上海 ------
1、
B
2、
A
3、
4、 5、
D
658
《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学历案-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围绕这一主题,学生将通过课堂学习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貌特征、经济基础及其在整个国家经济版图中的重要地位。
长江三角洲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工业及服务业发展区,故其也被称为“鱼米之乡”。
二、学习目标1. 掌握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及其地形特征,包括长江、运河等重要水系;2. 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农业资源及特色产业,包括主要农作物及渔业资源;3. 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及产业结构特点;4. 认识长江三角洲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三、评价任务1. 课堂互动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的掌握情况;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地理知识填空题或简答题,检测学生对农业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的了解程度;3. 实践活动评价:组织学生收集有关长江三角洲经济与发展的数据和信息,评价学生的资料收集与整理能力;4. 综合项目评价:安排小组进行关于长江三角洲某一方面(如产业或城市发展)的研究报告编写,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长江三角洲的美景和繁华,引出本课主题;2. 地理特征讲解:介绍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水系分布;3. 农业资源分析:讲述长江三角洲的农业发展历史和特色产业,如水稻种植、水产养殖等;4. 经济发展分析:分析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基础、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中的优势;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现状和对未来发展的影响,分享各自的看法。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本课重要地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关于“我眼中的长江三角洲”的短文,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思考;3. 数据收集作业:学生收集有关长江三角洲经济数据的资料,并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形式,以备后续课堂展示和交流。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泛舟河湖,欣赏秀美的水乡景色
漫步园林、古镇,体会杏花烟雨的静谧和古朴
走进现代化的都市,感受这古老的土地如今的繁华
一、江海交汇之地
江苏省 上 海 市
浙江省
范围
长江三角洲包括 哪几个省级行政区? 上海市 江苏省南部 浙江省北部
鱼米之乡
优越的自然环境
地形——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平坦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观察左图,找出上 海、南京、杭州、 苏州、扬州等城市。
“魔都”——上海
上 海 长江三角洲
长江流域 全 国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经济的发展
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 之间,就像是生活在 同一座城市一样
借助发达的高速 铁路和高速公路
上海与杭州“同城效应”示意
以长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 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三 角洲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提供工业用水
利
发展旅游业
提供建设用地
提பைடு நூலகம்水产品
弊
丰水期引 发洪涝灾害
水污染影响周边 居民的生产生活
17分钟
妈在苏州工作。张予 墨的爸爸、妈妈每天
昆山-苏州
13分钟 晚上都要回到昆山的
高速公路
昆山-上海 昆山-苏州
约1小时 家。左表列出了昆山
约1小时
到上海、苏州的不同 交通方式所需要的时
间。
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1.与传统的生活方式相比,张予墨一家人的生活 方式有什么不同?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利弊呢?
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共25张PPT)

•
4.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 谈起。 一个人 唯有关 注心灵 ,才会 因为心 灵被扰 乱而不 安,才 会有寻 求心灵 宁静的 需要。 所以, 具有过 内心生 活的禀 赋,或 者养成 这样的 习惯, 这是最 重要的 。
•
5.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 把外部 生活的 收获变 成心灵 的财富 ,缺乏 此种禀 赋或习 惯的人 则往往 会迷失 在外部 生活中 ,人整 个儿是 散的。 外面的 世界布 满了纵 横交错 的路, 每一条 都通往 不同的 地点
城市发展篇
为什么苏州抢房团大军里好多都是上海人?
城市发展篇
长三角“1小时”生活圈
高速铁路和公路给这 里的生活方式带来了 哪些影响?听听同学 怎么说!
同城效应
比一运比:“鱼米之乡”我知道
航
夏
海交汇之
亚 带季 季温
润
江部
原
雨
游
比一运比:“鱼米之乡”我知道
航
上
夏
江海交汇之地 亚热带季风气候
长江三角洲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城镇兴盛。 这里有著名的古都——上海,南京,杭州。这里城市密布,经济发达, 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借助发 达的高速公路,联系紧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形成了同 城效应。我由衷的感觉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是多么幸福啊!
劳逸结合:(书P51图7.15) 找一找通往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水运航线,并用不 同颜色水笔将线路大致描绘出来。
区位优势篇
内河航运 沟通 沿海航运 联结
远洋航运 加强
西部地区 南北方地区 对外经济交流
京津唐
长江
长三角
珠三角
区位优势篇
第7章 第2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课件—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ppt

(1)比较成都与上海气温的差异,温差较大的是 __成_都_____,它们都属于_亚__热_带_季_风______气候
(2)图中甲(阴影部分)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地 处江海交汇之地,这里被誉为我国的“__鱼__米____之 乡”。请从自然环境的角度简析该美誉形成的原因。
平原地形,水热充足,盛产稻米、河网密布, 盛产淡水鱼等。
•
6.像那太阳一出来,林中雾气就散开 ,云雾 聚拢在 一起, 山谷洞 穴就显 得昏暗 了,或 暗或明 变化不 一的, 是山间 早晚的 景色。 早晨进 山,傍 晚返回 ,四季 的景色 不一样 ,因而 乐趣也 就没有 穷尽了 。
•
7.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那西南的 几座山 峰,树 林和山 谷格外 优美, 一眼望 去,树 木茂盛 又幽深 秀丽的 是琅琊 山。沿 着山路 走六七 里,渐 渐听到 潺潺的 水声, 看到流 水从两 座山峰 之间倾 泻而出 的,那 是酿泉 。
•
2.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 一地, 太守下 山回家 ,宾客 跟随着 。枝叶 茂密成 荫,禽 鸟到处 鸣叫, 那是因 为游人 离开后 鸟儿们 在快乐 啊。
•
3.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 知道游 人的乐 趣;游 人只知 道跟随 太守游 玩的乐 趣,却 不知道 太守以 游人的 快乐为 快乐。
6 . 途 经 该 地 的 主 要 铁 路 线 有 ①__京_沪_____ 线 和 ②__沪_杭_____线,依托便捷的交通运输,该地区实现 了“__同_城_____效应”。
考点三 水乡的文化特色和旅游 7.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有苏州 __园_林_____和④__杭__州____西湖等。水乡风貌也别具特 色,如江苏的__周_庄_____、同里,浙江的__乌_镇_____、 西塘等。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淡水鱼 生产、生 活用水
旅游景观
建筑用地
1.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弊
都程利的江的水:提堰修 源供建水便有利利工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控入灌弊定涝制灾成溉,:水了 害都 水 易量平 量 形岷不原 , 成江稳进的 使 旱
成便源患2对业.说,成都利灾发说又 都平 的 害 展都原 灌 。 的免 平江既 溉 作受 原堰水 农有 水 用
长江对区域发 展影响的差异
上游: 灌溉、水力发电
下游: 航运、灌溉、养殖
沿河分布 城 市 分 布 特 点
南京中山陵
南京阅江楼
南京夫子庙
扬州的京杭运河
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 城市之间,像 生活在 同一城 市一样。
同城 效应
世 界 文 化 遗 产
第七章第二节
“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
东海
长江黄金水道起点, 通过长江联系内陆 地区
地 理 位 置
东临东海和黄 海,是南北海 上航运的中枢, 是远洋航线的 主要港口,可 同我国沿海南 北各地以及世 界各国进行贸 易往来。
上海外高桥码头
2010年上海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
地形、河流特征: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水田
鱼 米 之 乡
鱼塘
气候特点
夏季炎热, 冬季温和, 降水丰沛
亚热带季风气候
长江三角洲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 自然条件使得当地的工农业十分的 发达,尤其是河流对当地经济的发 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想一想:河流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 发展有哪些作用?(利弊)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新人教版

都江堰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扬州 E 南京 B D 苏州
A 上海
杭州 C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上海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南京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气候温暖宜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 2.社会经济条件
水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人才众多,劳动力充足等。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3分钟 苏州
昆山
17分钟 上海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三、水乡的文化特色和旅游
三、水乡的文化特色和旅游
水乡风光
东林书院
三、水乡的文化特色和旅游
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 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 游客前来观光。 水乡:江苏的有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一、江海交汇之地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三、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一、江海交汇之地
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B江
苏
省
A 上
海
市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D浙
江
省
一、江海交汇之地
思考: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什么被称为“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 长江中下游 _平原,大部 分地区地势 低平 ,河网 密布 ,湖泊星罗。 是我国著名的“ 鱼米之乡 ”。
杭州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苏州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扬州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发展篇
为什么苏州抢房团大军里好多都是上海人?
城市发展篇
长三角“1小时”生活圈
高速铁路和公路给这 里的生活方式带来了 哪些影响?听听同学 怎么说!
同城效应
比一运比:“鱼米之乡”我知道
航
夏
海交汇之
亚 带季 气候
苏
势
低
冬季温
润
江部
原
雨
游
比一运比:“鱼米之乡”我知道
航
上
夏
江海交汇之地 亚热带季风气候
•
8.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 他所具 有的方 法和工 具在字 里表现 出生命 体的骨 、筋、 肉、血 的感觉 来。许 慎说:“ 书者, 如也。” 书的任 务是如 ,写出 来的字 要“如” 我们心 中对于 物象的 把握和 理解。
•
6.任 何 理 解 都 只能 是个体 的理解 ,但个 体毕竟 是与群 体相通 的,所 以个体 的理解 中也有 普遍性 。理解 作为现 实的行 为具有 通向实 践的品 格,艺 术品正 是通过 理解走 向现实 ,并在 生活中 发挥作 用的。 不是别 的,正 是理解 擦亮了 艺术品 的生命 之光。
•
7.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 用字的 结构来 表达物 象的结 构和生 气勃勃 的动作 ,使写 的字成 为一种 表现生 命的艺 术。元 代赵子 昂写“子 ”字时 ,先习 画鸟飞 之形, 从中吸 取对生 命形象 的构思 ,使“子” 字有着 鸟飞形 象的暗 示,成 为一个 表现生 命的单 位。
苏
势
高
长南
低
冬季温暖湿润
浙江北部
平原
多
下
雨
游
我的学习笔记 大家来找茬
今天我学习了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 角洲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这里的地 形以丘陵为主,河网密布,河流对本区的影响极大,影响最大的运河 当属长江了。这里是江海交汇之地,东临黄海,其中张家港是通过远 洋航线通往世界的最大港口。
劳逸结合:(书P51图7.15) 找一找通往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水运航线,并用不 同颜色水笔将线路大致描绘出来。
区位优势篇
内河航运 沟通 沿海航运 联结
远洋航运 加强
西部地区 南北方地区 对外经济交流
京津唐
长江
长三角
珠三角
区位优势篇
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河流在地区发 展中的航运价值,你知道河流对地区 发展还有其他价值吗?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二节 “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
热身运动:(书50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大致包括哪些省份?
长江三角洲包括有: 江苏 省南部, 浙江 省北部和 上海 市。
自然特征篇
判地形
长江三角洲 辨气候
寻河湖
能力展示:(浏览ipad相册) 选择合适的图片,用以说明对应自然特征。
自然特征篇
判地形
长江三角洲 辨气候
寻河湖
平原为主 地势低平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暖湿润
河网密布 湖泊星罗
自然条件, 相当优越
插播广告时间
十十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正
二一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
月月草鲫鲃鳗鳊白鲥桂刀菜
青鲢鱼鱼鱼鱼鱼鱼鱼鱼鱼花
鱼鱼
鲈
时江 间南 表地
区 吃 鱼
区位优势篇
区位优势篇
内河航运 沿海航运 远洋航运
1. 上海 250300 亿元 2. 北京 23000 亿元 3. 广州 18100 亿元 4. 深圳 17500 亿元 5. 天津 16500 亿元 6. 重庆 15700 亿元
7. 苏州 14500 亿元 8. 武汉 10900 亿元 9. 成都 10800 亿元 10.杭州 10000 亿元
11. 南京 9720 亿元 12. 青岛 9300 亿元
•
2.由 于 未 被 阅 读的 作品的 价值包 括审美 价值仅 仅是一 种可能 的存在 ,只有 通过阅 读,它 才转化 为现实 的存在 ,因此 对作品 的接受 具有艺 术本体 的意义 ,也就 是说, 接受者 也是艺 术创作 的主体 之一。
•
3.接 受 者 作 为 主体 ,他对 文本的 接受不 是被动 的。海 德格尔 提出“前 理解”, 即理 解前的 心理文 化结构 ,这种 结构影 响着理 解。理 解不可 能是文 本意义 的重现 ,而只 能是文 本与“前 理解”的 统一 。
今天和大家一同学习非 常愉快,你们积极热情的发 言和扎实的地理知识给我留 下了深刻印象,下节课我将 带着大家领略长江三角洲地 区的特色文化,大家可千万
不要错过哦!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
1.过 去 , 通 常 只是 从艺术 家的立 场出发 ,将创 作看作 艺术家 审美经 验的结 晶过程 ,作品 完成就 意味着 创作完 成。而 从接受 美学的 角度来 看,这 一完成 并不说 明创作 已经终 结,它 只说明 创作的 第一阶 段告一 段落, 接下来 是读者 或观众 、听众 的再创 作。
•
5.文 本 一 经 产 生就 成为历 史,它 所表达 的思想 感情、 所反映 的生活 ,都只 能是过 去的, 而理解 总是现 在进行 时。当 我们接 受历史 上的艺 术作品 时,我 们当然 可以设 身处地 想象古 人的生 活,体 验古人 的思想 感情, 但我们 毕竟是 现代人 ,只能 按照我 们现在 的心理 文化结 构去理 解古人 。
长江三角洲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城镇兴盛。 这里有著名的古都——上海,南京,杭州。这里城市密布,经济发达, 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借助发 达的高速公路,联系紧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形成了同 城效应。我由衷的感觉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是多么幸福啊!
畅所欲言:(书P51的活动题) 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成员交换意见,得出小组的 共同想法,并记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利
爱护河流, 保护水资源
弊
洪涝灾害
水污染
城市发展篇
中 国 夜 晚 灯 光 图
城市发展篇
P53图上 圈一圈
核心城市——上海
历史文化名城
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 市群
城市发展篇
大数据 2015年中国城市GDP排行榜
•
4.文 本 与 接 受 就呈 现出一 种相互 作用的 关系: 一方面 文本在 相当程 度上规 定了接 受者理 解的范 围、方 向,让 理解朝 它的本 义靠拢 ;另一 方面, 文本不 可能将 接受者 完全制 约住、 规范住 ,接受 者必然 会按照 自己的 方式去 理解作 品,于 是不可 避免地 就会出 现误读 或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