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背篇目默写训练
(完整版)高中语文必背篇目理解性背诵默写(高中部分)(题和答案分离)

高中必背篇目理解性背诵默写二.《逍遥游》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 "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2.承上启下的句子: , .3.表明算是真正的逍遥游的句子是: , , .三.《师说》1.《荀子·劝学篇》指出:" , , ."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 .择师的标准是: , , ,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 , , ,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 , , , .四.《阿房宫赋》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 ! , ;,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 , ;,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 , ."五.《赤壁赋》1.形容洞箫声" , , , , ." 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2.苏轼《赤壁赋》中的" , , , ."" "的诗句,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浩叹.六.《氓》1.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 , !"2.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 , !"3.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 ,七.《离骚》1.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 .2.《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的句子: , .3.虽然现实很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很曲折,但是诗人也会不惜一切去寻求真理,表现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的句子: , .八.《蜀道难》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 ,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 . ,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 ,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 ,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1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 , . ,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16.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 ,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九.《登高》1. 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 .2. 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 .5.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7.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8.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 .9.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 .10.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十.《琵琶行》1." , ."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2.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3.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的句子: , .4.描写琵琶声的句子: , . , .5.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 .十一.《锦瑟》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 .2.《锦瑟》一诗的颈联是, ,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颔联是: , .3.《锦瑟》用典的四句诗: , . ,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 .十二.《虞美人》1.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 , .这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2.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 , .3.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 , .4.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 , .5.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 , .6.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 , .7.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 , .这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8.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 , .9.将现实与过去对比来写的句子是: ? . , .10.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 , .十三.《念奴娇·赤壁怀古》1.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的句子:" , . "2.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 , , .十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2.用刘义隆典故的词句是: , , .高中必背篇目理解性背诵默写答案一.《劝学》(1)学不可以已(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二.《逍遥游》1.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3.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三.《师说》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四.《阿房宫赋》1.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五.《赤壁赋》1.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哀吾生之须臾六.《氓》1.于嗟女兮,无与士耽!2.反是不思,亦已焉哉!3.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七.《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八、《蜀道难》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6.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7.噫吁嚱!危乎高哉!8.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9.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0.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1.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2.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1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1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1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九、《登高》1.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 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7.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8.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十.《琵琶行》1.嘈嘈切印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4.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5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十一.《锦瑟》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十二.《虞美人》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5.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6.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十三.《念奴娇·赤壁怀古》1.谈笑间,樯橹间灰飞烟灭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十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高中要求背诵的篇目情景式默写汇编(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完整版)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默写大全(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强化训练1.古诗文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_____ 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 。
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2) ____________ ,俯察品类之盛,________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3) 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不厌高,____ 。
,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4)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岁为妇,______________ 。
夙兴夜寐,。
(《诗经·氓》)(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__________ 。
江间波浪兼天涌,。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2. 古诗文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王安石《登飞来峰》)(2) _____________________ 挟飞仙以遨游,。
(苏轼《赤壁赋》)(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陶渊明《饮酒》)(4) _________________ 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为政》)(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剑阁峥嵘而崔嵬,,。
(李白《蜀道难》)3.古诗文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房宫赋》)(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上初阳干宿雨,,。
(周邦彦《苏幕遮》)(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其蔑视权贵思想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而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 ,乐亦在其中矣。
高中语文新高考名句名篇默写专项练习(必背60题,附参考答案)

新高考名句名篇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文章憎命达”,这是杜甫对李白的评价,而他自己又何曾不是这样呢?《登高》中“()”形象地反映了诗人忧国伤时,生活窘迫和仕途落魄。
2.中国人讲究做事要慎始善终,老子就曾说过:“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但现实中能做到的人却不多,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就指出过:“()。
”3.《红楼梦》与唐诗的关系可谓千丝万缕。
书中道:“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
”用典与李贺《李凭箜篌引》“()”句相同,而林黛玉“潇湘妃子”别号的由来则与李诗中的“()”句所用典故相同。
4.苏洵《六国论》中以“()”表达对朝廷重蹈六国覆辙的忧虑,其实早在唐代杜牧《阿房宫赋》中就用“()”揭示了重蹈覆辙的原因。
5.自然美景总会引发文人的想象,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是用雪比喻江浪,描绘出了江水波澜壮阔的景象。
6.在《石钟山记》中,苏轼通过记叙自己探求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经过,指出要想认识事物的真相,须有质疑求实的精神,切忌“()”。
7.古代诗歌中常通过脸色的变化来体现情感的变化,如《蜀道难》中人们听闻蜀道之难的反应“()”和《琵琶行》中琵琶女自叙身世时“()”。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秦观《鹊桥仙》中与此情意相似的两句是:()。
9.重视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经·卫风·氓》中体现古代劳动妇女起早贪黑、日夜辛勤劳作的两句是“()”。
10.我国首部关于流域保护的专门法律《长江保护法》实施两年,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了压倒性位置。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和黄庭坚《登快阁》“()”两句诗中描写的“澄江碧水”将永远流淌在华夏大地。
11.古人对“窗”有独特的情怀,一扇窗犹如一个画框”镶嵌着居室主人的浮生所记,主人的日常悲欢就在其中回放和上演。
《声声慢》中“()”就是女词人在窗前的独特感悟。
高中语文高考必背篇目情景默写连体

高中语文高考必背篇目情景默写连体(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高中语文必背理解性默写专项练习(长难篇和写景句共64篇,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必背理解性默写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长难篇目默写《劝学》1. 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资与其他人并无差异,通过“” 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2.《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荀子的《劝学》中,也论述了学和思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提出“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对孔子“学而时习之”的继承。
4. 荀子在《劝学》中以劣马为喻,强调坚持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以良马设喻,来说明学习都不能一蹴而就,要勤于积累。
6. 荀子在《劝学》中认为,“”也不足十步远,“”的“不舍之功”可帮助我们获得成功。
7. 《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学习需要用心专一;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劝学》中说让远方的人也能看到自己就“”,即使“”也会有好的效果。
9. 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例,论证学习要坚持不懈的两句是:“,”。
10. 荀子在《劝学》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喻,引出要广泛学习不断自省以成君子的结论,强调了学习能够改变人的秉性。
《逍遥游》1. 庄子在《逍遥游》中三次对鲲鹏进行描写,开篇第一次描述鹏的脊背时,是“”,而引用商汤与棘的对话描述鹏的脊背时,则是“”,这些在细节上相互补充,使鲲鹏形象更为充盈、饱满、神妙。
2.庄子在《逍遥游》中,借汤与棘的对话,连用两个比喻句来描述大鹏鸟形体庞大,这两个比喻句是“,”。
3.在《逍遥游》开篇,庄子写出了鹏不知有几千里长的背之后,又用形象生动的笔法写出了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壮观气势。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默写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默写题及答案高中语文课程中,古诗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默写题及答案,供同学们学习和参考:1. 《静夜思》题目:请默写李白的《静夜思》。
答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望》题目:杜甫的《春望》中描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景象,请默写全诗。
答案: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 《登鹳雀楼》题目:请默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江雪》题目:柳宗元的《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请默写这首诗。
答案: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 《望岳》题目:请默写杜甫的《望岳》。
答案: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题目: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请默写全词。
答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 《念奴娇·赤壁怀古》题目:请默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案: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8. 《滕王阁序》题目:请默写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必背篇目理解性默写练习(古诗词诵读)(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古诗词诵读)《静女》1.《诗经·邶风·静女》语言浅显生动,情趣盎然。
“”暗写少女活泼娇憨之态,“”明塑男子心急如焚之状,描摹入神。
2.《诗经·邶风·静女》中“,”两句,描写男子找不到女子时的焦急神态,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3.《诗经·邶风·静女》中“,”两句,以男子之口,说有一位娴静美丽的姑娘,约他到城角楼上来见面。
4.《诗经·邶风·静女》中“,”两句是对恋人赠物的“爱屋及乌”式的反应,表达对女子的喜爱,别具真率纯朴之美。
5.《诗经·邶风·静女》中写静女赠送的彤管很漂亮,运用双关语来赞美姑娘美丽的句子是“,”。
6.《诗经·邶风·静女》中“,”两句写娴静美好的女子从远郊归来赠送“我”初生的茅草,确实美好而且与众不同。
7.8.《诗经·邶风·静女》中“”两句,运用细节描写,写男主人公见不到女子,以手指挠头,原地徘徊。
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在心理。
《涉江采芙蓉》1.《涉江采芙蓉》中“?”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诗人以乐景表哀情,倍增其哀。
2.《涉江采芙蓉》中“,”两句,用不写此处写彼处的“悬想”方法,写远方的丈夫带着无限思念,回望妻子所在的故乡。
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是绵延无尽的路途。
3.《涉江采芙蓉》中“,”两句明白晓畅,表现出两个相爱的人不能相聚相守的痛苦与无奈中那爱的决心。
4.《涉江采芙蓉》中“,”两句,以花喻人,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营造了清新高洁的意境。
5.《涉江采芙蓉》中“,”两句,承“所思”、“远道”而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遥远的远方,读者似乎看到男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伫立在路边,徒劳地向故乡方向张望。
6.《涉江采芙蓉》中“,”两句,写一对长久分别的有情人,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更深的担忧涌上心头,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高考必背篇目《师说》默写练习(真题模拟+情境默写)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师说》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真题模拟题1.【2022年北京卷】每个人都难免有自己的知识盲区,遇到不懂的领域,应该虚心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正如《师说》所谓:“________,______。
”2.【2019全国3卷】《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
”3.【2018全国1卷】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
文末所说的“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4.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两句淡化了人们地位的高低、年龄的大小,紧接这两句总结出“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的观点。
5.“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______,______?”一致。
6.在《师说》一文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7.韩愈在《师说》中除了提出地位和年龄不作要求的标准外,更重要的是推出“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直指士大夫阶层的门弟观念,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8.《师说》中强调从师学习不必在乎别人比自己年长还是年幼的是“ _______?”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观点后,接着运用“______”的事例加以论证。
9.在韩愈的《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轻视师道、拒绝从师学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韩愈在《师说》中批评了当时社会不从师的不良风气。
他说士大夫们出于对自己孩子的爱护,可以做到“_________”,但是自己“__________”,的确让人费解。
二、情境默写1.《师说》中,表达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2.《师说》中,作者表达写作目的的两句是“,。
由此可见他对年轻好学者的扶掖之心。
3.《师说》中,作者认为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贤能“的原因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背篇目默写训练
1.蚓无爪牙之利, _____________,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用心躁也。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_____________ ,定乎内外之分, _____________ ,斯已矣。
3.若夫乘天地之正, _____________ ,以游无穷者, _____________ !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5.爱其子,择师而教之,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惑矣。
6.燕赵之收藏,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
输来其间,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7.使负栋之柱, _____________ ;架梁之椽, _____________ ;钉头磷磷, _____________ ;瓦缝
参差, _____________ ;直栏横槛, _____________ ;管弦呕哑, _____________ !
8.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_____________ 。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9.桑之未落, _____________ 。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_____________ !士之耽兮,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不可说也!
10.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_____________ ,长余佩之陆离;
11.众女疾余之蛾眉兮, _____________ ;固时俗之工巧兮, _____________ ;
12.问君西游何时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雄飞雌从绕林间。
13.青泥何盘盘,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以手抚膺坐长叹。
14._____________ ,一弦一柱思华年。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15._____________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 。
16.大江东去,浪淘尽、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7.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谈笑间, _____________ 。
故
国神游,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人生如梦, _____ 。
18.千古江山, _____ 。
_____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人道寄
奴曾住。
想当年、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19.元嘉草草,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_____________ 。
可堪回
首, _____________ , _____ ________。
凭谁问: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20._____________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_____________ !
2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22._____________ ,百年多病独登台。
__________ ,潦倒新停浊酒杯。
23._____________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 !
24._____________ ,未成曲调先有情。
___________ ,似诉平生不得志。
_____________ ,说尽心中
无限事。
25.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 。
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 。
26._____________,竞周容以为度;_____________,吾独穷困乎此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