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化”作文大舞台,让语文作文教学放射灵动的光芒

合集下载

【六年级作文】走向生活的舞台

【六年级作文】走向生活的舞台

【六年级作文】走向生活的舞台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大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会有多大。

我的心中,拥有一个大舞台,有歌声、有微笑、也有委屈、有眼泪,要问我如何搭起的这个舞台,我会告诉你:它们来源于生活。

小时候我特别...,于是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就可以把所有灯上开着,这样似乎有人给我解闷,使我不再惧怕寂寞,惧怕夜晚。

外婆辨认出这件事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道:“你这样把灯爆棚著要浪费多少电呢,我们必须必须节约用水、用电,培养节能环保的好习惯,以后可以无法再这样咯,不然就不是外婆的乖宝贝啦”。

“你们都不在家,不关灯我就深感不好惧怕,我就要关灯”我似乎有些愧疚,破口而出来。

“你可以关灯,但没有必要全部开,家里有书、存有玩具,你可以看书、和玩具说说话就不能惧怕了。

”我笑了笑,真的外婆的话有些道理,慢慢地,我讨厌浪费的习惯获得改良,当然,这当中更添存有妈妈言传身教的功劳。

握一个生活中的小例子吧:有一次,我死缠着妈妈要去外面吃饭,妈妈禁不住我的苦苦哀求,带我去“粥闻天下”吃饭,我们到了那里,随便点了几个菜,没过多久,菜便上齐了,我们围坐在一起开始吃起来,我是肉食动物,专挑肉吃,不喜欢吃的菜不动筷,时不时还把饭粒掉桌上,妈妈严肃的说:“不许挑吃,每种菜都有不同的营养物质,挑吃会影响你们的健康成长,更不许浪费粮食,粒粒皆辛苦不懂吗?……”饭后,妈妈把没吃完的菜全部打包回家了。

看着妈妈的一言一行,我默默低下了头。

生活就是一个多彩的舞台,它给人提供更多一个展现、提升的平台,我就是一个非常温顺的女孩子,为此经常受父母的责备,同学的取笑,我自己也常内疚:为什么我的胆子就无法小点,为何我无法像是有些同学那样大胆展现出自己?可一到关键时刻我就败下阵来。

就是生活慢慢磨练了我,刻画了我。

那就是四年级的一次“三富豪之家”比赛,本来那次比赛我就是不敢出席的,但妈妈给我出来了道难题:要么出席比赛,要么钢琴考级,自由选择一项。

这两项我可以都不讨厌,但用不着,我最终挑选了比赛。

让生活化作文教学走向精彩

让生活化作文教学走向精彩

让生活化作文教学走向精彩
生活是教育的载体,文化是教育的灵魂,文化的核心在于人文精神,而文艺作品则是
人文精神的直接表现。

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描述生活的美好和恶劣之处,这
些生动的作品也可以成为我们课堂上生动活泼的教学素材,促进学生对文化和历史的深入
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应充分利用文艺作品中描述生活的具体情境,将教学与生活巧妙结合,让学生在
深刻认识生活的同时领略文艺之美。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选择具有生活气息的
文学作品,引领学生认真阅读,并在作品中找到被描述的生活层面,让学生领略到文学作
品的深刻内涵。

同时,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历或关注的话题,撰写自己的文学
作品。

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出发,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思考,这样
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创作热情。

当然,在生活化作文教学中,还需要教师精心准备文学作品的选材和教学方式,以激
发学生的兴趣和发掘学生的潜力。

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
动思考问题,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达到生动教学的目的。

总之,生活化作文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领略文艺之美,拓宽视野,增强
语文素养。

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生命力,注重教学与生活的结合,让教育过程更加真实、直观、深入。

让生活成为作文教学最广阔的舞台

让生活成为作文教学最广阔的舞台

纵观当前初 中作文 教学的 困境 ,学生写作 素材匮乏是 影 响最大 的因素 。初 中生生活 阅历简单 , 与社会交集不 深 , 所 获得 的信息量 在紧张 而快节 奏的应 试教 育背景 生活 中 , 显得 较为匮乏与无力 ,导致许多学 生的作文学 习陷入 了生 搬硬套 的境地 , 影响 了作文能力提升 。笔者在初 中作文教学 中, 注重将学 生的作文学 习与社会 生活之 间联系起来 , 建立 起~ 座沟通的桥梁 , 丰富学生 的生 活感知经 验 , 并 在教学 中 充分 融人 社会与生 活因素 ,让生活成 为学生作文 能力提升 的肥 沃土壤 , 为作文教学提供广阔的舞台 。

Ke y w o r d s j u n i o r h i s c h o o l C h i n e s e l ng a ua g e ; w r i t i n g t e a c h —
i n g ; l i f e — o r i e n t e d ; a n a 1 y s i s a n d r e s e e t h e Br o a d e s t S t a g e f o r Wr i t i n g Te a c h i n g/ /J i
Gui x i a n .
高温天气里 , 创卫一线 人员 冒着酷暑从事 户外 作业 , 警民合 力擒 捉小偷等等 ,这些社会热点新 闻 中蕴含着学生 可以发 掘 提炼 的信 息 , 只要加 以关 注 , 日积月 累 , 对于学 生写作 素 材 的丰富具有 明显作用 。 三是要 养成随手记 录良好 习惯。笔者要求学 生人手准 备一本 笔记本 ,随身携带 ,随时记 录 自己认为有价值 的事 件, 既要对各类事件进行记 录 , 还要 注明 自己的想法 、 感慨 , 进行简 明扼要 的点评 。通过这样的记录 , 学生能够将生活中 所发生 的各种有价值 、 有意义 的事情记录下来 , 在作文写 作 中能够达到信手拈来 、 随心所欲地运用效果。

让生活化作文教学走向精彩

让生活化作文教学走向精彩

让生活化作文教学走向精彩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训练途径。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于写作都感到厌烦和枯燥,对于教师来说,也面临着如何引导学生写出富有个性和创造力的文章的难题。

如何让作文教学走向精彩成为了当前作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生活是作文灵感的源泉,也是学生学习写作的重要素材。

让生活化作文教学成为教学中的一种常态,将会极大的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得作文教学走向更为精彩。

一、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生活中处处是美好的点滴,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够捕捉到各种写作的素材。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文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来写作。

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家乡的文章,让学生描述一次难忘的经历等。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生活化的写作题目和素材,让学生写出更加生动和有趣的文章,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生活化作文教学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想象力,来描绘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生活、未来的职业、或者一个神奇的世界等。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将会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发挥出自己的写作天赋。

教师也可以在批改作文时,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鼓励他们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从而在作文中展现出更为独特和个性化的内容。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生活化作文的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细节,然后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可以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风景、同学的风采,让他们写一篇散文或者描写,从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进行指导和点评,让学生在写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文字功底。

四、实践与输出生活化作文教学也强调实践与输出。

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需要不断练习和积累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实践,多多输出。

走进“生活化”作文大舞台,让语文作文教学放射灵动的光芒

走进“生活化”作文大舞台,让语文作文教学放射灵动的光芒

走进“生活化”作文大舞台,让语文作文教学放射灵动的光芒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处处皆生活。

语文源自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纵观哪一篇名篇佳作,不是对生活的积淀和感悟,哪一首诗词元曲,不是提炼于阅历的丰厚与沧桑;哪一部小说戏剧,不是对生活的再度艺术创作与还原。

脱离了生活,语文将是一口干枯的古井。

如何把把习作教学与生活结合以来,如何借助生活练就读写能力,就是我们值得反思与探究的问题。

一、倾诉成长的烦恼,感知真实生活成长中的少年,都会有一些挥之不去的烦恼。

这些烦恼,来自生活,来自家庭,来自与同学的交往……但是烦恼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对待他。

《成长的烦恼》这一单元的写作训练,实际就是感受真实生活,把真实生活再现于课堂。

我率先示范,豪不隐瞒地诉说自己,人到中年感受工作重负的烦恼,家庭琐事的烦恼,孩子教育的烦恼,身体不健康体力不支的烦恼,人际交往名利计较的烦恼等等。

说一说自己的烦恼的闸门一经打开,学生也就会纷纷效仿,滔滔不绝。

与父母不合的烦恼,同学相处的烦恼,学习生活的烦恼,青春期发育的烦恼,甚至还有长相身材不好的烦恼,心里自卑的烦恼等等。

有些学生天性坦率直爽,可以做到无所不言,也有一些胆怯羞涩的学生,不能坦然面对自己剖析自己,还需要进一步鼓励。

再进一步探讨解脱烦恼的良方妙药,也就水到渠成。

得出的结论是不好说就写,写信沟通交流,解决误会;放下架子,真诚谈心,做到换位思考,化解矛盾;还可以借助小礼物的惊喜,缓解矛盾,增进友谊。

学生在敞开心扉之后总结提炼,《妈妈的唠叨》,那是妈妈别样的爱,孩子要学会珍惜和理解。

《老虎木雕》,只因为一个小物件而结成的误会,生活中时有发生,却不能因小失大,毕竟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心胸,比金钱更重要的还有友情。

二、走进戏曲大舞台,体验艺术生活尽管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

当代的中学生喜爱者甚少,了解者甚少。

记得当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戏曲大舞台》这一综合性实践活动课时,看到五彩斑斓的京剧脸谱,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啊,奥特曼来了。

让语文走进生活-高中议论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高中议论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高中议论文让语文走进生活-高中议论文" 随着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课堂的逐步展开,语文教学改革显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在眉睫,在以前的教学研究中,我们虽然在提醒要注重把语文和生活结合起来,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只是教师艺人唱独角戏,学生迫于生活的压力,学习语文只是为了,很少真正有兴趣,更不用说走进生活学语文。

现在,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给他们提供了很多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不再是老师课堂上全权代理,而是他们走进生活,走出校园,真正把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使得他们的学习更加灵活,知识面也变得更加广阔,常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当代的许多语文教育大家,从叶圣陶到刘国正,都主张语文学习不能让学生局限于课堂,而应引导他们向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把语文学习同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吸取生活素材和语文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层鞭辟入里地揭示了学习的本质:“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学习的教育。

”可见我们目前的教育,特别是语文学习的教育,与我们所提产个素质教育近乎南辕北辙了。

语文学习的难言尴尬和深刻危机已呈现在我们面前,仅埋头苦干应付考试根本不能让语文学习绽放出生命的精彩。

“因为语文不同于理化课程,它是重感情的,必须用心去。

”(草婴语)它不是几个生硬的方块字,而是非常美丽的形象组合。

只有把语文学习的人文性内化为既有,借助丰富的联想从而真正领悟了语文的意蕴,语文素养才能有所哦提高,而光是掌握了语文素养的求证辨误的方法,掌握语言表达的克隆模仿的技巧,理解也只能是支离破碎的,表达也只能是左支右绌的,而以此来提高语文素养更也是舍本逐末或是缘木求鱼。

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我们以前的教学常有一下偏向:只重照本宣科,不重激发兴趣;只重机械训练,不重美感陶冶;只重传授知识,不重培养能力;只重课内灌输,不重课外开发;只重应付考试,不重培养素质。

在平时的训练中总是注重编题、答题、讲题,唯考是图。

让作文教学走进生活

让作文教学走进生活

让作文教学走进生活摘要: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创造,学生的生活内容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内容丰富的作文。

学生的生活世界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把写作活动当作是生活的一个延续,学生的写作的动力就会无穷地焕发出来。

为孩子们打开丰富多彩的生活天地,让作文变得新鲜有趣,使孩子想写、乐写;让孩子们爱上作文,喜欢作文!关键词:作文教学走进生活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创造,学生的生活内容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内容丰富的作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生的作文一改应试教育的空洞编造、脱离生活的弊端。

倡议学生“写真话、表真情”成为作文训练的基本理念,“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作文的基本要求。

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把写作活动当作是生活的一个延续,写作的动力就会无穷地焕发出来。

一、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叶老的话一针见血地告诉我们生活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

诗人何其芳也说:“生活是多么的广阔,生活是海洋。

”然而,当前学生作文效率低,内容枯燥,其根本原因就是生活——这一习作的丰富资源往往没有被学生重视,更没有被教师重视。

我们平常的习作指导也是重形式上的指导,重写法上的统一,给学生谈范文、讲模式。

这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尊重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背道而驰。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生活中引水,寻找生活化的习作内容。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要立足于学生生活,少写或不写那些让学生无话可写的命题作文。

教材中的作文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就写,远离学生实际的可以不写,使作文内容的“新鲜血液”得于生活的供应。

因此,平时我提倡让学生写日记,日记写得好的学生可以免写课本中的作文。

日记是学生生活的直接的反映,学生写起来束缚少,自然也就容易动笔,乐于动笔。

让生活化作文教学走向精彩

让生活化作文教学走向精彩

让生活化作文教学走向精彩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作文既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核,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往往过分侧重于形式和技巧的训练,忽视了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对作文乏味、无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让生活化作文教学走向精彩,成为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发现生活中的素材生活是最丰富多彩的素材宝库,而作文的灵感来源也主要来自于生活。

发现生活中的素材是让作文教学走向精彩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如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搜集各种各样的素材,如人物、事件、景物、情感等,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感受,将这些素材转化为自己的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要想让作文教学走向精彩,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需要教师有创造性地设计各种各样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乐趣。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比赛、板报展示、作文朗诵等形式,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加学生对写作的自信和热情。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集体创作、合作写作等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写作的乐趣,提高写作的合作能力。

三、注重情感体验作文是语言的表达,更是情感的宣泄。

在作文教学中,注重情感体验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的作文题材和写作情境,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到快乐、愉悦和成就感。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作文启发活动,如情感体验、情感连线、情感表达等形式,让学生在情感表达中感受写作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作文教学要想走向精彩,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只有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点滴和奇思妙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观察活动,如观察生活中的人物、景物、事件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力,以及对细节的把握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生活化”作文大舞台,让语文作文教学放射灵动的光芒
发表时间:2019-01-09T11:23:39.873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2月03期作者:卢小坤
[导读]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处处皆生活。

语文源自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纵观哪一篇名篇佳作,不是对生活的积淀和感悟,哪一首诗词元曲
卢小坤(湖北省巴东县水布垭镇水布垭中小学校湖北巴东 444329)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2-042-01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处处皆生活。

语文源自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纵观哪一篇名篇佳作,不是对生活的积淀和感悟,哪一首诗词元曲,不是提炼于阅历的丰厚与沧桑;哪一部小说戏剧,不是对生活的再度艺术创作与还原。

脱离了生活,语文将是一口干枯的古井。

如何把把习作教学与生活结合以来,如何借助生活练就读写能力,就是我们值得反思与探究的问题。

一、倾诉成长的烦恼,感知真实生活
成长中的少年,都会有一些挥之不去的烦恼。

这些烦恼,来自生活,来自家庭,来自与同学的交往……但是烦恼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对待他。

《成长的烦恼》这一单元的写作训练,实际就是感受真实生活,把真实生活再现于课堂。

我率先示范,豪不隐瞒地诉说自己,人到中年感受工作重负的烦恼,家庭琐事的烦恼,孩子教育的烦恼,身体不健康体力不支的烦恼,人际交往名利计较的烦恼等等。

说一说自己的烦恼的闸门一经打开,学生也就会纷纷效仿,滔滔不绝。

与父母不合的烦恼,同学相处的烦恼,学习生活的烦恼,青春期发育的烦恼,甚至还有长相身材不好的烦恼,心里自卑的烦恼等等。

有些学生天性坦率直爽,可以做到无所不言,也有一些胆怯羞涩的学生,不能坦然面对自己剖析自己,还需要进一步鼓励。

再进一步探讨解脱烦恼的良方妙药,也就水到渠成。

得出的结论是不好说就写,写信沟通交流,解决误会;放下架子,真诚谈心,做到换位思考,化解矛盾;还可以借助小礼物的惊喜,缓解矛盾,增进友谊。

学生在敞开心扉之后总结提炼,《妈妈的唠叨》,那是妈妈别样的爱,孩子要学会珍惜和理解。

《老虎木雕》,只因为一个小物件而结成的误会,生活中时有发生,却不能因小失大,毕竟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心胸,比金钱更重要的还有友情。

二、走进戏曲大舞台,体验艺术生活
尽管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

当代的中学生喜爱者甚少,了解者甚少。

记得当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戏曲大舞台》这一综合性实践活动课时,看到五彩斑斓的京剧脸谱,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啊,奥特曼来了。

让我着实大吃一惊,心底掠过一丝悲凉。

原来,学生对戏曲知识如此茫然无知,兴趣全无。

我依然兴致勃勃地为学生示范演唱《玉堂春》选段《苏三起解》,引领学生一起男女声合唱《夫妻双双把家还》,推荐他们观看黄梅戏《女驸马》,还现场跟着老师学做一两个戏曲中的虚拟动作。

又用知识比拼的方法激励他们识记戏曲知识。

学生在比一比、听一听、唱一唱、做一做的基础上,终于激发了对中国戏曲的了解与喜爱,进而议一议,写一写,与中国戏曲结缘的点点滴滴,精彩呈现来自于生活真实体验的习作:《第一次听戏》《第一次侃戏》《第一次学戏》《第一次唱戏》《我最喜欢的一出戏》等等。

正是因为有了艺术生活的粗浅体验,才有了这次习作的成功飞跃。

才可以做到中国戏曲的引领由远到近,由陌生到熟悉,由冷淡到喜爱,也算是为传承民族文化迈出了不小的一步。

三、话说我也追星,走近名人生活
每个人都有自己崇敬的名人。

这些名人,可能是伟人、专家、学者……也可能是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等等。

你崇敬的人物是谁呢?他在你心中占有什么地位?你又是怎样评价他的?在《我也追星》的作文训练中,我发现,当代中学生更多地倾向于对影视歌三栖明星的崇拜,很有些盲目又盲从。

看重的是明星的外表、服饰、地位、名气。

而不能做到真正了解明星,不能体察他们的成就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能全面看待他们的优缺点。

我让他们搜看电视节目《杨澜访谈录》,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从电视中了解名人,从电视中学习语文,彷如与名人面对面,零距离接触,从而更为真切地感受名人。

不只是影视歌三栖明星值得崇敬,更有文坛、政坛、科学等方面的名人值得崇敬,而且对于名人要有所取舍地崇敬,不可盲目迷信地崇拜。

有一位同学《小议崇敬与崇拜》,正确地区分了两者的概念不同,“崇敬”指特别尊敬,比“崇拜”的程度轻,对象指人。

“崇拜”着重指特别钦佩,程度比“崇敬”重,有时甚至达到过分迷信的程度,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

又分别举例崇敬名人带来的精神激励,过分崇拜明星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而引导大家调整心态,摆正位置,不可盲从。

四、与马共舞,感佩动物生活
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

马和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成为我们忠实的朋友。

在《走近马的世界》作文口语训练中,我布置学生提前预习,收集资料,利用报刊杂志、网络图书等查找关于马的成语、俗语,马的故事。

课前收集工作也是一种生活化语文的体现。

有了来自生活语文的体验,才有了课堂积极踊跃的精彩展现。

学生津津乐道争相诉说马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比如伯乐相马、老马识途、按图索骥、秦琼卖马、千金买马骨等。

我也利用网络让学生观看艺术作品中的马:唐代韩干的《照夜白图》,韦偃的《双骑图》,近代徐悲鸿的《八骏图》,还有雕刻作品《昭陵六骏》。

又一起倾听音乐作品琵琶曲《十面埋伏》,《二胡曲赛马》等。

浓郁的艺术氛围中,学生形象直观地感知了马的豪迈和剽悍,自然而然与马产生了一种密不可分的情感,于是乎,《马,人类无言的朋友》,《马,我为你哭泣》的作文自然天成。

人与动物需要和平共处,珍爱动物,关爱生命的作文立意也就孕育其中。

也有的在为马的悲惨命运哭泣的同时,也豪不留情地鞭挞了人类的残酷无情、狭隘自私。

在《漫话探险》这一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我多想,也能效仿长江第一漂的饶茂书,领着学生漂流一回,尝试探险生活,记录所见所感的江流特性;我多想,也能效仿徒步中国的壮士余纯顺,领着学生徒步千里,留心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记载一路的风光无限。

只是这一切都难以在现实中实践。

没有了生活的真实体验,到哪里去寻得世人惊叹的奇章妙句?没有了探险大自然的真实经历,又怎么能拥有炽热火烈的心胸情怀?脱离了生活的习作,大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牵强附会。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正是语文课堂、习作教学的源头活水。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正是返璞归真、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