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多球训练法

合集下载

羽毛球运动训练中的多球训练技巧探析

羽毛球运动训练中的多球训练技巧探析

羽毛球运动训练中的多球训练技巧探析作者:刁巍威来源:《青少年体育》 2015年第12期刁巍威(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14)收稿日期:2015-10-28作者简介:刁巍威(1978 ~),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随着羽毛球运动的快速发展,羽毛球运动的训练方法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其中多球训练方法就是其中一项常用的训练方法,并且在羽毛球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含义与分类1.1 多球训练方法的含义多球训练在字面上看来就是使用多个球来进行训练的方法。

中国有句古话——以不变应万变,说的就是多球训练的机制。

多球训练就是使用多个球反复进行统一击球动作的练习,从而让运动员养成良好的击球习惯。

1.2 多球训练机制的分类多球训练根据技战战术、比赛要求和运动员素质存在的差别,把训练方法分为4 种类型:(1)“一球一击”的方法。

具体的训练内容就是一个人以比较快的速度连续不断地向练习者发球,练习者连续回击;(2)“多球单练”的方法。

具体的训练内容就是发球者和练习者不停地相互发球和击球,直到任何一方出现失误,一旦出现失误,就需要从新开始;(3)“ 定点击球”的方法。

具体的训练内容就是发球者将羽毛球不断地向一个方向进行发射,练习者在固定的方向不断进行回击;(4)“移动击球”的方法。

具体的训练内容就是发球者把羽毛球随意地发到任何一个地方,练习者通过前后左右地移动方向将球进行回击。

2 进行羽毛球多球训练的基本要素和训练的原理进行羽毛球训练的依托是强度训练,让运动员在超负荷的运动中提升羽毛球运动的技术水平,但是进行羽毛球训练的强度不能盲目地追求越高越好,要进行科学化的规范。

例如,运动员进行练习的组数、每次进行多球练习的次数、每次练习的时间和羽毛球的频率以及速度等,都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

下面主要是对羽毛球的多球训练过程中涉及到的动作要点和基本的动作原理进行讨论。

2.1 练习组数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运动员完成的单次练习重复的次数就是进行练习的组数。

羽毛球运动训练中的多球训练技巧

羽毛球运动训练中的多球训练技巧

体育风尚SPORT & STYLE羽毛球运动训练中的多球训练技巧李晋安三峡大学摘要:羽毛球运动是非常值得倡导的运动模式,不仅能够在身体素质上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对大家的体育技能改善具有不错的效果。

羽毛球运动训练的开展,需要在训练的思路和方法上不断地创新,传统的训练模式比较单一,对人体的极限考验较大,缺少技巧的辅助,而且在运动员的特长挖掘上表现出较大的不足,这对于优秀运动员的培养必定会遇到较多的挑战。

多球训练技巧的应用,能够促使羽毛球运动训练的体系更好的丰富,在训练的思路、训练的方法上不断的改变,给运动员带来更好的体验,促使他们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拥有较高的主动性。

关键词:羽毛球;运动训练;多球技巧随着羽毛球运动训练的思路不断拓展,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训练手段来实施,并不能给运动员带来较好的体验,还有可能导致他们在训练的过程中遇到较多的阻碍,在自身的长期进步中,无法得到更好的成绩。

为此,多球训练技巧的应用,旨在突破羽毛球运动训练的传统模式,让运动员在接受训练的时候,能够对自身的特长更好的发挥出来,坚持在各类训练手段上不断的融合,既要在羽毛球运动训练的内涵上进一步的增加,又要对训练的个性化模式更好的塑造,这样才能在未来的训练发展上得到更好的成绩。

一、羽毛球运动训练的现状、问题国内对于羽毛球运动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很多训练场馆在思维和方法上不断的调整,但是能够取得成功的场馆并不多。

羽毛球运动训练的时候,大部分的教练完全是按照传统的思路来开展,对于训练的综合理念打造,并没有按照合理化的模式来创新,很多训练方案的设计,完全是局限在个人的经验当中,没有去吸取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这种现象的发生,导致羽毛球运动训练的体系并不健全,给运动员带来的体验并不高,难以在训练的过程中按照科学的模式来优化,在运动员的培养上遇到了较多的阻碍。

羽毛球运动训练的现状并不乐观,由于训练的思路和手段不够创新,所以在训练的综合模式打造上,并不能得到大家的欢迎与认同。

羽毛球全场多球训练组合练习

羽毛球全场多球训练组合练习

羽毛球全场多球训练组合练习(1)带图人数:黄星、蓝圆、黄圆代表一个人构思:这是一个三人配合多球练习。

可以锻炼“黄星”发球的准确度;“蓝圆”吊斜线网前球和点杀斜线中场;“黄圆”接对面来球,放网前直线小球和网前斜线小球。

线路:分左边半场(如图)与右边半场(如图相反)。

1、“黄星”右边半场直线发高远球,“蓝圆”反手后场正手斜线吊球、反手吊球或者斜线点杀,“黄圆”接对面来球,放网前反手直线球或反手勾球。

(分组轮换练习)2、“黄星”左边半场直线发高远球,“蓝圆”正手斜线吊球或者正手斜线点杀,“黄圆”接对面来球,放网前正手直线球或正手勾球。

(分组轮换练习)目的:增强击球手感、球落点的准确度及接球反应速度;提高空间感。

所用技术说明与要求:一、发高远球的动作要求1、准备动作:发球站位选择在中场附近。

两脚自然分开,左脚在前,脚尖对网,右脚在后,脚尖稍向右侧,重心放在右脚上;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夹住羽毛球中部,自然举于胸前方;右手正手握拍,右臂自然屈肘举至身体的右后侧。

2、引拍动作:持球手松开,球自然下落,然后左手顺势收至身体左侧;同时右上臂随转体外旋,带动前臂成半弧形做引拍动作,充分伸腕,身体重心迅速前移。

3、击球动作:最佳击球点在身体右侧前下方。

在拍面与球接触的瞬间,右臂迅速内旋带动手腕快速向前上方、展腕屈指发力,用正拍面将球击出,身体重心随转体动作迅速由右脚移至左脚。

二、吊球1、正手吊球(1)劈吊(快吊)击球前期动作同正手击高远球。

击球时,拍面正面向内倾斜,手腕作快速切削下压动作。

若劈吊斜线球,则球拍切削球托的右侧,并向左下方发力;若劈吊直线,则拍面正对前方,向前下方切削。

(2)轻吊(拦截吊)击球前期动作同正手击高远球。

击球时,一种轻吊时的拍面变化同劈吊基本一致,但用力要更轻些;另一种是击球时,拍面正击球托或借助于来球的反弹力用球拍轻挡,使球过网后贴网而下。

后者多用于拦截对方击来的平高球和半场高球。

2、反手吊球反手吊球其击球前的动作同反手击高远球动作,不同处也在于触球时拍面的掌握和力量运用。

论“多球训练法”在青少年羽毛球训练中的应用

论“多球训练法”在青少年羽毛球训练中的应用

论“多球训练法”在青少年羽毛球训练中的应用作者:杜昊来源:《体育风尚》2020年第10期摘要:本文运用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多球训练对提升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技术和实战能力的作用,旨为通过合理的训练强度、密度,科学地运用多球训练方式,使青少年羽毛球水平得以提升。

因此,笔者将16名羽毛球青少年队员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人,进行多球单练、移动击球等多球训练形式下的扣杀、接杀吊、四点球实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从而确定适合不同发展时期的多球训练强度与形式。

关键词:多球训练;青少年;应用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16位来自湖北省体育运动学校的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其中涵盖8男8女,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人,每组4男4女,经实验前测试,其身体素质、基本技术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年龄14—16岁。

实验训练时间为期三个月,每周总计四个学时的羽毛球训练课。

(二)研究方法(1)实验法16名运动员实验前首先进行六点扣杀、半场高吊殺、四方球多球有效落点统计后随机分组。

实验组使用多球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对照组使用进行训练,进行为期3个月每周4学时的实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考虑到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和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差异性,主要对供求数量、供球组数、供球落点进行有效控制获得研究数据。

(2)数理分析法通过SPSS21.0统计学应用软件对实验组、对照组测量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比较”,具体分析过程中须通过“单独样本T检验”针对实验组、对照组测试内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

Cronbach's Alpha值0.8时表示信度非常好。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本文对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多球供球数量、训练组数、间歇时间等训练强度与训练密度上进行严格教学控制。

基于此,对照组训练以25球为一组,实验组以40球为一组,在多球训练强度上突出多球训练法的教学效果与作用。

通过表1的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正手扣杀打点平均次数的方差齐性检验结果为Sig 值0.297>0.10;对照组与实验组的高吊杀打点平均次数的方差齐性检验结果为Sig 值0.450>0.10;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四方球打点平均次数的方差齐性检验结果为Sig 值0.321>0.10,可以视为两组方差值等同。

关于中小学生羽毛球课堂教学中多球训练法的重要性

关于中小学生羽毛球课堂教学中多球训练法的重要性

关于中小学生羽毛球课堂教学中多球训练法的重要性[内容提要]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技术动作复杂、训练周期较长的运动,随着我国羽毛球队在国际比赛上的出色表现,近年来羽毛球运动在很多地方都得到了良好的开展。

青少年羽毛球训练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竞技水平,既能完成比赛的任务,又不至于过快的拔苗助长,并且为青少年选手长远、可持续地发展打好基础,是担任教练员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人通过这几年的带队结合其他教练员的经验得出:多球训练法对于青少年羽毛球训练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青少年、羽毛球、多球、训练方法羽毛球运动是隔网相对的对抗性项目,其特点是对抗双方在各自的区域运用球拍将羽毛球击向对方有效的区域内。

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对于青少年羽毛球技术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作用。

本文将针对多球训练的作用、多球训练的应用、多球训练的组合方法三方面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分析探究。

(一)多球训练的作用多球训练在平时羽毛球训练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多球训练有利于提高队员各方面的能力水平,对两组参加实验的队员进行测试,根据计划分别对两组进行为期2周的训练,最后再进行测试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多球训练有利于队员速度以及体能提高。

对两组队员进行身体素质测试,每人考核两项内容,每组进行统计平均结果:表1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统计组别人数往返跑摸边线(5次)/秒跳绳(1分钟)/个实验组917.0294对照组917.6595进过为期2周的不同训练方法的练习,进行测试得出结果如下表:表2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统计组别人数往返跑摸边线(5次)/秒跳绳(1分钟)/个实验组915.12140对照组916.44107通过以上两表对比可以看出,实验组经过2周多球训练后,在速度,耐力体能等方面远远好于对照组队员进行传统训练的效果,初步可以得出羽毛球多球训练有利于青少年羽毛球队员速度、体能的方面的提高。

羽毛球多球训练方法探析

羽毛球多球训练方法探析

展 ,对运动员的综合 能力也有着 更高的要
求 , 多球 训 练 方 法越 来 越 多 的被 教 练 员所 采 用 。为 了解 多球 训 练 方 法 在 羽 毛球 训 练 中 的作 用 ,本 文运 用 文 献 资 料 法 、 实验 法
和数据统计法等全 面、深入、系统地进行
节的多球训练 。在学习和领会技术阶段,
于 增 强运 动 员 技 术 运用 的节 奏 感 , 有助 于
1 、研 究现状
1 . 1 、多球 训练方 法 的分类 日本 著 名 的 排 球 教 练 大 松 博 文 是 最 早 发 明 多球 训 练 方法 ,并 成 功 运 用 于 日本 女 排 , 赢 得 了 很 多 比赛 。 羽 毛 球 多 球 训
学合理的运用 多球训练方法,为更快更有
效 的 提 高羽 毛球 运 动 员 的 训练 效 果 ,取 得 理 想 的成 绩 提供 了保 障 。 多球 训 练 方 法 通 过 变 换 球 速 、落 点 、力 量 等手 段 ,进 行 连 续 地 重 复 单 个或 多个 技 术 动作 的专 项 训 练
术 、 比赛 要 求 以及运 动 员 的素 质 不 同 , 多
方 法 ,使 羽 毛球 运 动 员 按 照 教练 员 既定 的
计 划完 成训练 任务 。
进 行 分组 训 练 ,做 到 因材 施 教 。在 制 定及
实 施 多球 训 练 方 法 的 时候是 “ 一球一
很快的恢复到暗金会的水平。
研 究分析 ,得 出多球训练方法不仅对动作
的 定型 、技 术 的 改进 、击 球 的 成 功率 有 很
对于练习的次数和组数应 该增加 ,对于发
球 的 速 度 和 密度 应 该 适 当 的 降低 ;在 专 项

多球练习法对提升羽毛球专项技术的效果探究

多球练习法对提升羽毛球专项技术的效果探究

多球练习法对提升羽毛球专项技术的效果探究
多球练习法,顾名思义是指运用多个球让运动员进行反复练习。

相较于传统的击球练
习方法,多球练习法更能够让运动员快速进步。

这是因为多球练习法可以增加每个击球动
作的重复次数,强化肌肉记忆,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同时,多球练习法还可以提高运
动员的反应速度和身体协调性,增强运动员的赛场适应能力。

多球练习法的实施需要在专业教练指导下进行,确保每个击球动作的正确性。

在训练中,教练会调整球的数量和频率,慢慢提高运动员的难度,不断挑战运动员,让其不断进步。

在提升羽毛球专项技术方面,多球练习法的效果明显。

以杀球技术为例,多球练习法
可以让运动员反复练习杀球,提高杀球的精准度和速度。

同时,多球练习法也可以帮助运
动员提高挑球和扣球技术。

通过反复练习,运动员可以更好地掌握击球的技巧和节奏,从
而提高技术水平。

除了提高专项技术,多球练习法对身体素质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

在多球练习中,运
动员需要不断挥拍,快速走动,增强了运动员的体能和耐力,加快了心肺功能的恢复。

总的来说,多球练习法是一种高效而且实用的羽毛球训练方法。

但要注意的是,多球
练习法需要教练的指导和监督,以确保运动员动作的正确性和训练效果的最大化。

此外,
多球练习法也需要不断挑战运动员,调整难度,以让运动员始终保持进步的动力和状态。

最后,多球练习法只是羽毛球训练方法的一种,选择恰当的训练方法也一样重要。


对自己的技术特点和不足,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训练方法,才能有效地提升羽毛球技术水平。

多球训练法对女子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训练效果的研究

多球训练法对女子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训练效果的研究
适 宜 在 9—1 4 岁。
3 _ 3羽毛 球 比 赛心 率检 测 结 果
从2 0 名 参 加 实 验 的 运 动 员 中 ,随 机抽 取 1 0 名 运 动 员 ,分 别 进行 五 场单 打 比赛 。在 比赛 过程 中检 测 、记 录 名 运 动 员 安 静 心 率水 平 ,分 为 A、B 两 组 。每组 1 0 3 . ,
具有 实际 意义 。
2 研 究 对 象 和 研 究 方 法 2 . 1 研 究 对 象
3 . 2羽毛球青 少年女子运动 员的生理特征 青 少年 时 期 是人 体 生长 发 育 的关 键 期 ,有 其独 特 的
生理 特 点 。只 有 了解 这一 时 期青 少 年 的生理 特 征 ,才 能

运 动训 练
多球训练法对女 子青少年羽毛球运动 员
训 练 效 果 的研 究
口 高 军 刘 海 莹
摘 要 : 多球训 练是羽毛球 训练 中必不 可少的训练 手段 之一 。通过 多球 训练 ,能够增加 运动 员
的训练 强度 ,从 而提 高运 动 员的速度 、耐力 以及 实战能 力。对于青 少年 羽毛球 运动 员而言, 多球训
低 心率 达到2 6 次/ 每l 0 秒 。心率 的范 围保 持在 ( 2 5~3 4 次
试 记 录两 组 运动 员在 训 练 中 的心率 状 况 。将 两组 数 据与
运 动 员 比赛 中所 测得 的心 率数 据进 行 比较 ,得 出实 验结 / 每1 0 秒 )较高 的范 围值 内 。 由于运动 员 的年龄 和技 术水
对 实验 所得 的数据 进行分 析 。
3 结 果 与 分 析 3 . 1羽毛 球 多球 训 练 的 定 义
运动 员 ,有 着 自身 的 生理 特征 。作 为 国家后 备人 才 的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04月
科教纵横
浅谈羽毛球多球训练法
文/刘政
摘 要:多球训练法是羽毛球训练过程中必不可少且尤为重要的训练方法之一,多球训练法是被各级羽毛球运动队乃至全世界羽毛球运动队广为采用的一种训练手段。

它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技能,同时也能发展与提高其专项身体素质水平,所以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关键词:羽毛球训练;多球训练法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223-01
引言:当今世界羽毛球运动的水平已经进入新纪元的发展阶段,优秀顶尖的羽毛球运动员不但要具备纯熟的技术,多变的战术作前提,更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保证。

羽毛球的身体素质训练、专项技术训练和专项战术训练是有机的整体,合理的科学训练则是运动员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今天的竞技运动训练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措施,训练科学化程度的提高、训练手段的多样化,促使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挖掘运动潜力,来满足竞技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而多球训练方法是羽毛球项目常用的提高专项技术与专项耐力的重要训练手段之一。

多球训练方法呈现多种多样的形式与组合,不同的球数、不同的组数、不同轮换人次的频率以及发球的球速变化都会对训练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专项特征。

一、羽毛球多球训练方法概述
羽毛球多球训练方法通过不同数量的供球次数和组数,不同频率、节奏和速度的快慢,在训练过程中的单位时间内来控制运动员的训练密度、负荷和强度,达到双重效果,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身体能力和技术能力,不同的训练手段与方法,可以达到不同的训练效果,经过长久的实践证明,多球训练是提高羽毛球运动员专项技战术能力的一种重要训练手段。

二、多球训练方法的构成要素
1、单组练习的次数
单组练习的次数是指每组训练过程中供球的具体数量或运动员必须按规定数量要求完成的次数。

单组练习次数的多少要根据训练内容和目标决定。

训练内容包括羽毛球轻技术、有氧耐力、反应速度、速度耐力和灵活性等。

在训练单个技术动作时,单组练习的次数要多、密度大,达到动力定型。

安排固定球路的训练为20—30次一组,安排有氧耐力训练时采用反复持续多球训练为30—40次一组,安排速度耐力训练时采用15—20次一组,安排速度和灵活性训练时采用10—15次一组,加快节奏供球。

2、练习的组数
练习的组数是指在整个课时训练计划实施过程中,运动员通过时间的间隙分隔开,完成“单次练习”的重复不同组数。

练习的组数也是由训练内容和目标决定;进行轻技术训练时的组数应安排较多,密度较大,为6—8组;安排步法训练时组数为3—4组;安排有氧耐力训练时练习的组数为6—8组,节奏较慢;安排速度和灵活性训练时,练习组数为2—4组,节奏加快;安排速度耐力训练时练习组为5—6组,节奏适中。

3、组与组间休息时间的控制
在训练过程中,组与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应作科学合理的控制,不能太快也不能太缓,在羽毛球多球训练中,积极的恢复是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

采用此方法时,最好采用3人一组,不间断的轮流上场练习,在提高速度耐力素质时,适宜的间隙应控制在60s左右;在发展有氧代谢能力的时候,应采用的间隙时间最好是以运动员10s脉搏的恢复程度来决定。

4、供球的速度
供球的速度是指发出的羽毛球在空中飞行停留的速度。

我们一般把出球速度划分为:极限速度、正常速度、迟缓速度;对于熟练单个轻技术、步法训练和增加有氧耐力能力的训练,供球的速度应相对比较慢,节奏较慢;对于提高绝对速度、反应速度和发展速度耐力能力的训练,供球的速度应相对加快,节奏加快。

5、供球的频率
供球的频率是指训练过程中每次发出球与球之间的衔接时间。

对于发展单个轻技术和增加有氧耐力能力的训练,供球频率的节奏应该降慢,达到熟练的程度;对于提高反应速度、发展速度耐力和专项灵活性训练时,供球频率的节奏应该加快。

三、结论与建议
1、羽毛球的多球训练方法的选择要符合羽毛球专项运动的供能特点。

2、羽毛球的多球训练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技能,也可以发展和提高专项身体素质水平。

3、在羽毛球的多球训练方法中,练习的供求次数、组数、供求速度和间隙时间的不同组合,对训练效果将产生不同的影响。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参考文献:
[1]肖杰.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王薇.运动生物化学在羽毛球训练中的应用[J].辽宁体育科技,2002,24(5):33—342.
[3]孙 .谈羽毛球训练中的多球训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71—72.
2011.04 2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