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功能大纲

合集下载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大纲三级、四级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大纲三级、四级

第一课时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教学内容:介词介词主要放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组成介词词组后,用以修饰动词、形容词。

1.1从表示起点,尤其是时间、处所的起点。

基本结构是:从+起点+动词短语表示时间:(1)从上一周我们就开始上课了。

(2)从明天开始我们学习新课。

表示处所:(1)人们从四面八方涌进广场。

(2)从学校到我家走路需要10钟。

(3)我刚从英国回来。

1.2 从……到……基本结构是:从+起点+到+终点例如:(1)从这儿到你们大学怎么走?(2)从你家到学校有多远?1.3 向/往同:都可表示动作的方向。

基本结构都是:向/往+方向/处所名词+动词词语例如:(1)你一直向南走。

(2)他往窗外望去。

异:“向”还可表示动作的对象。

基本结构是:向+人+动词词语例如:他向我挥了挥手。

*****练习选择适当的介词填空:A 从B 从……到……C 向D 往1、这一班次的飞机是飞_____北京的。

2、______现在______高考还有多长时间?3、青年人应该______前看,______前走,不断争取进步。

4、人______高处走,水_______低处流。

5、她恭敬地_______大家鞠躬。

第二、三课时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教学内容:事件正在进行的表达一、动作的进行主要用副词“正”“在”“正在”表示,也可以在动词后附着表示持续的助词“着”或句后附着表示进行的助词“呢”,“着”“呢”也可以同时出现。

例如:1、他在写信,我在读小说。

2、他正在听着音乐。

3、快看!快看!——我看呢。

(眼镜在看电视)4、(那个玩具)小明正玩着呢。

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时,不能再用“了”。

例如:1、*大家正在阅览室里读书了。

大家正在阅览室里读书呢。

2、*他们正商量了怎样完成这个计划。

他们正商量着怎样完成这个计划。

二、比较“正”“在”“正在”▲意义上:正:侧重于动作进行的时间;在:侧重于动作进行的状态;正在:既指动作进行的时间又指其状态。

▲结构上:正:一般不接单个动词(尤其单音),常常构成:正+动词+着……/呢/着呢例如:正看呢正吃着正写着正担心着呢*正看*正吃*正写或者动词后带有趋向动词等:1、她正向我走来。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功能大纲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功能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功能大纲前言一、本大纲的制定对学习者来说,其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基本言语能力形成的过程,中高级阶段则是交际能力逐步熟练的过程,是使语言成为言语习惯、言语行为的过程。

在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转化的过程中,更需要课堂教学的交际化,这一认识是我们多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总结。

在20多年的课堂教学和教材缩写中,我们逐步认识到,仅理解和掌握某些词汇和言语知识是不够的,如:课文练习中的词语解释、理解重点词、近义词辨析、联词写话等练习对扩大词汇量无疑有很大的帮助,但在具体的言语环境中使用起来常常出现偏误,如果在教学中注意语法、语义、语境的有机结合,就能正确地掌握和运用。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编制了这部包括功能、意念、情景、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大纲《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功能大纲》(下称《大纲》),以作为对中高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的指导和规范。

二、中高级功能顶目的分类及功能大纲的等级特性《大纲》在选择功能项目时充分考虑了交际的普适性和通用性。

汉语的功能项目浩繁、复杂,功能项目的范围到底有多大,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因此,我们所选取的功能项目是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筛选出来的。

《初级功能大纲》(杨寄洲主编)共选用121个功能项目。

根据中高级阶段学习者的交际需要,本大纲在《初级功能大纲》基础上有所增补,扩展为152项,归纳为7大类。

这7大类是:l.社交活动中的表达功能;2.对客观情况的表述;3.对理性认识的表达;4.对主观感情的表达;5.对道德情感的表达;6.表达使令;7.交际策略的表达。

本大纲中的许多功能项目与《初级功能大纲》是共同的,其差别体现在言语形式的简单与复杂及出现的先后顺序上。

有些较简单的言语形式,由于重音、语调乃至语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功能会产生变化。

在中高级阶段,由于学习者的语感能力增强,对这样的言语形式,只要教师稍加提醒和引导,学生就能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我们的大纲中没有将其全部列出,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自行补充完善。

(完整word版)对外汉语教学法

(完整word版)对外汉语教学法

对外汉语教学法(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硕士学位专业课。

本课程重点介绍和评析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并力图结合教学实践中的课堂教学技巧,使学生能将所学习的知识运用于实际教学,并创造出适合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方法。

(二)基本教学内容第一章第二语言教学法的流派与理论第二章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第三章当今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研究成果第四章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研究方法(三)主要参考资料1.齐沪扬、陈昌来《应用语言学纲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2.周小兵、李海鸥《对外汉语教学入门》,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3.刘珣《对外汉语教学简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4.蒋可心《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5.刘珣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

6.崔永华、杨寄洲《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

7.陈阿宝《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

8.徐子亮《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理论研究》,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年。

9.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研究的跨学科探索》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王建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

11.章兼中《外语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12.吕必松《吕必松自选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

13.程棠《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年。

14.张亚军《对外汉语教法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年。

15.国家汉办教学业务处《对外汉语教学与教材研究论文集》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年。

(四)任课教师:张新明(五)时数:54学时(六)考核方式:自选与对外汉语教学法有关的论题,写一篇课程论文。

例如: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可以从各种教学法中借鉴什么?2.怎样运用有关教学法分析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偏误?3.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运用汉语的创造性?4.如何解决“结构”和“功能”的矛盾?5.适用于不同学习阶段,或某种课型的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3)文化交流功能
第二语言教材无不通过语言要素和课文内容来反映 目的语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习俗。从一定意义上 说,教授一种语言就是在教授这种语言所依托的 文化,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在解读这种语言所依托 的文化。因为一方面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 系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语言要素在相当程度上 反映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另一方面,第二语言 本身也要求揭示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介绍 目的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状。同时,根据需要, 教材中也可以谈及人类共同面临的社会和自然问 题,共通的情感和价值观念,还可以进行文化异 同比较。 因此,第二语言教材必然承担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功 能,这既是一种客观事实,也是一种客观需求。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编写 (一)第二语言教材的基本属性和基本功能 1、第二语言教材的基本属性 (1)工具性 第二语言教材是一种语言知识传授和语言技能训练 的工具,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并最终以促进 学生语言知识的增长和语言技能的提高为目的的 教学工具。教材要设计先进、样本规范,既便于 教也便于学。工具性是教材的本质属性。
(三)确定教学目的和目标
1、教学目的。对外汉语教学目的是:掌握汉语基
础知识和运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 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提高学习汉语的学 习兴趣和方法、培养学习汉语的自学能力;学习 和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中国社会。 2、教学目标。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 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具备什 么样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能够使用目的 语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等等。

什么时候可以利用学生母语或媒介语?利
用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 母语或媒介语的原则是什么? 教材编写和教师备课活动中利用母语或媒 介语进行语言对比分析,以确定教学重点; 课堂上可以少量地利用母语或媒介语进行 难点讲解。 课堂上,教师对母语或媒介语的使用必须 很好地控制,基本原则是能不用就不用。

(word完整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1-60

(word完整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1-60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1。

介绍与说明:“是”字句(1)基本句式:肯定式:A是B。

否定式:A不是B。

疑问式:A是B+吗?(2)用法:介绍或说明自己或他人的身份;说明时间;说明处所;说明或介绍国籍与籍贯。

2。

疑问句(1)(1)基本句式:陈述句+吗?(2)用法:用“肯定句+吗”,用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的肯定式或否定式回答。

用“否定句+吗”问时,认为对方否定是对的就用“对/对了”回答;如果认为否定是错的就用“不/不对”回答,表示回答是肯定的;疑问时语调要上扬。

3.否定的表达(1)基本句式:不+动词+宾语/ 不+形容词4.限制与修饰:定语+中心语汉语的定语是位于名词前边的修饰语。

定语用来表达对中心语的数量、时间、处所、归属、领属、范围的限制和对中心语的性质、状况、特点、用途、质料、职业等的描写。

对中心语限制的定语回答的是“哪一个”的问题,而对中心语描写的定语回答的是“什么样的+中心语”的问题。

所属关系的表达(1):名词/代词+的+名词所属关系的表达(2):“的"的省略,“我(们)、你(们)、他(们)”等在表示和人相关的词语(亲属词、人组成的单位)前表示所属关系时,“的"常省略。

5。

疑问句(2):特指问句(1)基本句式:特指问句用疑问代词来询问。

所用疑问代词有:谁、什么、哪、哪儿、多少、几、怎么、怎么样等.(2)用法说明:当对特定事物不知道时,就用特指问句,语序与陈述句一样。

询问句子的哪个成分就把疑问代词放在哪个位置上.6.所有关系的表达:“有”字句疑问式:主语+有+宾语+吗?肯定式:主语+有+宾语。

否定式:主语+没有+宾语7。

汉语数字的读法(1)1~100数字的读法(2)询问10以内的数目:用“几”(3)询问10以上的数目:用“多少"(4)“二”和“两”的用法:都表示2,但用法不同。

二/两+量词二十/百第二、二月、二楼(5)100以上数字的读法(6)分数、百分数、小数的读法(7)人民币的表达法:人民币的计算单位:元(块)、角(毛)、分人民币的读法(8)问价和讨价还价基本句式:问价:A.主语(物品名)+多少钱+1+量词?B. 主语(物品名)+数量+多少钱?讨价还价:钱数+行不行?钱数+怎么样?(9)号码的询问和应答:基本句式:……的号码+是多少?/是+几/多少号?用法说明:门牌号、电话号码、护照号、汽车牌号、飞机航班号等要按照数量的读法.8.怎么描写事物的性质、状态和特点基本句式:形容词谓语句语义说明:主要描述或评论事物的性质、情况、状态和特点,说明某事物怎么样.用法说明:疑问式:主语+谓语(形容词)+吗?主语+怎么样?肯定式:主语+副词+谓语(形容词)否定式:主语+不+谓语(形容词)在陈述句中,形容词前面一般要用表示程度的副词“很”、“非常”、“比较”、“十分"等. 9。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对外汉语教学大纲是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制定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等方面的规定和指导。

它不仅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安排,还为教学者提供了有效的教学工具和方法。

本文将对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必要性、编制原则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必要性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规范、提高对外汉语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它能够明确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学大纲的制定,可以明确教学的主要目标和重点。

其次,教学大纲可以统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再次,教学大纲还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依据和指导,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编制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要与现实需求相结合。

教学大纲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背景进行制定,以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其次,教学大纲应以学生为中心。

大纲的编制过程中,应着重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最后,教学大纲应与教材相适应。

大纲与教材的编写应相互补充和配合,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三、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实施方法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实施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大纲,了解其编制目的和内容要求。

只有在充分理解大纲的情况下,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实施。

其次,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最后,教师还应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成功。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大纲是对教学全过程进行规范和指导的重要文件。

通过制定教学大纲,可以明确教学目标、统一教学内容和提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教学大纲的编制应遵循与现实需求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和与教材相适应的原则。

在实施教学大纲时,教师应深入研究大纲、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以确保教学的成功和有效性。

(完整版)《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

(完整版)《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1.1读:掌握汉语的基本阅读技能,会细读、略读、浏览读、检索读,掌握快速阅读技巧。

能够达到两个层面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A、普通阅读:能阅读生词不超过2%,无新语法点的语言材料,阅读速度为120-140/分钟,理解正确率为90%以上。

B、快速阅读:能阅读生词不超过4%,新语法点不超过2%的一般性语言材料,阅读速度为140-160/分钟,理解正确率为80%以上。

能借助词典认读部分汉语水平大纲的丙级词。

1.2写:听写速度达到15-18个汉字/分钟,抄写速度达到18_20个汉字/分钟,能写一般应用文,能把70%以上的授课内容整理成笔记。

一百分钟内能写出400字以上,句子通顺、意思完整、语法错误低于2%,汉字错误低于3%的记叙短文。

2、交际技能方面:有适应各种一般性交际场合的能力。

能够较快、较正确地听懂、领会交际对象的意图,能选择相应的词汇和语法形式较准确地表达自已的意思。

(二)阶段要求初级汉语教学大致分为三个教学阶段:1、语音阶段掌握汉语声母、韵母的发音和声调,语流中的变调基本正确。

能正确地拼写、标调并读出,正确率为90%以上。

掌握儿化韵、词重音、句重音、语调、语气,能进行简单的会话。

能正确地辨音辨调,听懂简单的对话及少量课堂用语。

能认读200左右汉字,书写时笔顺、笔画基本正确。

2、第二阶段2.1语言知识方面:2.1.1语音:掌握词重音、句重音、儿化韵,字、词、句发音基本准确,语调、语气基本正确。

2.1.2词汇:学习《词汇大纲》规定的1级词(1000个),掌握常用义项和用法,掌握95%以上。

2.1.3语法:学习《语法大纲》规定应学的语法项目。

掌握95%以上。

2.1.4汉字:会认会写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所规定的甲级字(800个),初步掌握其中90%以上汉字的偏旁部首,会用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2.2语言技能方面:2.2.1听:能听懂没有新语法现象,语速为140_160个/分钟,新词语不超过1%的语言材料,2.2.2说:能进行一般的日常生活会话,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词重音、句重音及停顿准确。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933037课程名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总学时数: 32学时一、大纲说明1.课程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面向中文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开设。

该课程理论性强,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2.教学目标及意义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了解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掌握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以提高学生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修养,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为将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和语言研究打好理论基础。

3.教学内容和要求本课程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知识、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过程、教学课型和教学阶段等。

要求学生熟悉外语教学的理论发展及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和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概念,具备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并付诸研究的能力。

4.教学难点、重点重点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过程、教学阶段的划分和具体课程的教学。

难点是具体课程的教学,如何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要求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满足不同个体的要求。

5.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的教学采用电子教案和多媒体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在讲授中密切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来进行,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的实践主要安排在课外,以随堂听课、或课外给外国学生辅导汉语形式进行。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吕必松著.《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北京:国家教委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1996年6月版参考书:1.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7月版2.赵金铭主编.《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技能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11月版3.刘珣,田善继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4.陈昌来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版5.徐子亮,吴仁甫著.《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6.程祯裕主编.《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7.张凯主编.《语言测试理论及汉语测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7月版7.其他1.关于本大纲的使用说明:本大纲严格按照《合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规程(试行)》编写,以“国家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为本大纲的教学体系,并注意运用“教学内容改革的新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功能大纲前言一、本大纲的制定对学习者来说,其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基本言语能力形成的过程,中高级阶段则是交际能力逐步熟练的过程,是使语言成为言语习惯、言语行为的过程。

在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转化的过程中,更需要课堂教学的交际化,这一认识是我们多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总结。

在20多年的课堂教学和教材缩写中,我们逐步认识到,仅理解和掌握某些词汇和言语知识是不够的,如:课文练习中的词语解释、理解重点词、近义词辨析、联词写话等练习对扩大词汇量无疑有很大的帮助,但在具体的言语环境中使用起来常常出现偏误,如果在教学中注意语法、语义、语境的有机结合,就能正确地掌握和运用。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编制了这部包括功能、意念、情景、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大纲《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功能大纲》(下称《大纲》),以作为对中高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的指导和规范。

二、中高级功能顶目的分类及功能大纲的等级特性《大纲》在选择功能项目时充分考虑了交际的普适性和通用性。

汉语的功能项目浩繁、复杂,功能项目的范围到底有多大,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因此,我们所选取的功能项目是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筛选出来的。

《初级功能大纲》(杨寄洲主编)共选用121个功能项目。

根据中高级阶段学习者的交际需要,本大纲在《初级功能大纲》基础上有所增补,扩展为152项,归纳为7大类。

这7大类是:l.社交活动中的表达功能;2.对客观情况的表述;3.对理性认识的表达;4.对主观感情的表达;5.对道德情感的表达;6.表达使令;7.交际策略的表达。

本大纲中的许多功能项目与《初级功能大纲》是共同的,其差别体现在言语形式的简单与复杂及出现的先后顺序上。

有些较简单的言语形式,由于重音、语调乃至语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功能会产生变化。

在中高级阶段,由于学习者的语感能力增强,对这样的言语形式,只要教师稍加提醒和引导,学生就能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我们的大纲中没有将其全部列出,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自行补充完善。

另外,许多功能项目用以表达的言语形式繁多,不能在初级阶段不加控制地给予学习者,需要合理地分配在不同阶段。

我们的选择和分配依据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编制的《汉语水平词汇和汉字等级大纲》和《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超纲部分浮动在20%左右。

语段和语篇所表达的功能近年来在教学中引起普遍关注。

我们在编写《大纲》的过程中力图在这方面有所加强,哪怕是点滴的,或许还没被语言学界普遍承认的,只要对教学有利,也编入了《大纲》。

但语段的功能多数不是单一的,选择起来难度较大。

我们的做法是确定其语义中心或焦点,以此定位其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再加以调整。

三、对功能、文化及语言结构关系的处理功能、文化、结构被称为对外汉语教学三要素,其功能项目本身的划分即受文化的直接影响。

比如:“介绍”中的“自我介绍”,西方人常常含有充分的自信,而中国人则必须含有谦虚,别人听起来才舒服。

因此,在制定功能大纲时,文化是我们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功能大纲中的功能项目涉及到哪些言语形式?如何恰当地选择?我们的看法是:要建立大语法概念,言语形式要尽量广泛。

近几年来,功能教学法已广泛引入教学,许多言语形式是整体性输人,包括词与句子的组合,也包括句子与句子、语段与语段的组合,乃至语篇结构。

这种种组合,不是单一的结构语法所能完成的,它牵涉到言语的内部结构,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等多种因素,因此,言语形式包括词、短语、句子、语段、语篇等结构意义,也包括语用方面的大量信息,如:语境、语体等,也正因为这一点,才产生了言语形式的多功能性。

功能和言语形式的关系错综复杂。

一种言语形式常常具有多种功能,而一项功能又可以用多种言语形式表达,在制定《大纲》的过程中我们紧紧抓住这两点,尽可能地在多种语体的语料中搜寻更多的言语形式,再将某种言语形式放在不同的语境中以表现多种功能,如此反复,使《大纲》制定得更加充实和完善。

四、关于言语形式的概括言语形式是在语料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我们力求概括得准确、恰当。

大部分言语形式是采用句中代表性词语、关联词语或从语法角度说明其特征,例如:“老实说”、“说实在的”表示说明,“既然……只好……”表示无奈,“动词+趋向补语/结果补语”表示命令;有一部分采用了归纳、概括的方式,如:“招呼+客气话”表示寒暄;有的是把概括和说明放在一起,如:“要求或建议+我好……”用来说明目的。

语段的言语形式也基本采用了以上方式,有的是来自教学中的积累,也有的是借鉴了以前专家、学者关于语段研究的成果,如:“保证……,如果……,不但……,也将……”表示承诺;“主语省略”或“总叙+分叙+总叙”用于叙述。

在《大纲》编写过程中,我们对目前已总结出的有规律性的东西尽可能地进行了搜集、整理,但仍有部分语段没有成果借鉴,考虑到中高级汉语教学的需要,我们对这些语段也做了归纳、总结,在表达方法上可能与其他部分不完全一致,有些内容还有待于今后修订完善。

五、《大纲》的体例功能项目按前面所列7大类依序排列。

每一个项目根据言语形式的不同分为词、短语、句子、语段四部分,句子按小句、格式、句类的顺序排列。

每一个言语形式后面附一个例句,如果内容和用法相差较大,给出2-3个或更多的例句。

每一部分的言语形式尽量按形式的难易程度排列,但并不是中、高级的等级顺序,教学中,可根据语法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取舍。

对言语形式的必要的说明写在言语形式之后,用括号“[]”标出。

《大纲》是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语学院部分教师历时3年编写出来的。

在编写期间,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及其他院校同行们给予了极大的关心与厚爱。

特别是李杨教授一直在关注着《大纲》的编写并加以具体指导,刘珣教授、熊文华教授、杨寄洲先生、孙德金先生在百忙中抽出时间进行了审阅和修改,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大纲在选用语料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现当代文学作品。

恕不能一一列举。

在此谨向作者致以歉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水平所限,疏漏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各位专家、同仁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1999年5月目录一、社交活动中的表达功能1.打招呼 (1)2.问候 (1)3.寒暄 (2)4.介绍 (5)5.感谢 (8)6.告辞(告别) (9)7.送别 (10)8.祝愿 (10)9.祝贺 (12)10.欢迎 (12)11.请(聘请) (13)12.接受 (15)13.拒绝(谢绝、推托) (16)14.约定 (18)15.商量 (19)16.称谓 (20)17.礼让 (23)18.馈赠 (24)19.挽留 (25)二、对客观情况的表述20.叙述 (26)21.转述 (28)22.说明 (29)23.解释 (32)24.描写 (35)25.通知(宣布) (38)26.转告 (39)27.评价 (40)28.概括 (41)29.纠正(更正) (43)30.询问(征询、打听、追问) (44)31.寻找 (47)32.罗列(列举) (48)33.举例……………………(5l)34.辨认(辨别、区别) (53)35.交涉 (54)36.假设 (54)37.比较 (55)38.选择 (59)39.分析 (60)40.论证 (62)41.排除 (64)42.推论 (64)三、对理性认识的麦达43.同意(赞成、附和) (66)44.反对(不赞成、不同意)(68)45.肯定 (69)46.不肯定 (70)47.否定 (72)48.讽刺(挖苦、嘲笑) (73)49.相信 (74)50.不相信 (76)51.怀疑 (78)52.有能力做 (80)53.无能力做………………(8l)54.可能 (82)55.不可能 (83)56.有把握(自信) (84)57.无把握 (85)58.必须 (87)59.不必 (87)60.知道 (89)61.不知道 (90)62.意愿(打算) (91)63.表扬 (93)64.批评 (94)65.决定 (96)66.承诺 (98)67.犹豫 (99)68.估计(猜测) (101)69.鼓励 (102)70.回忆……………………(l04)71.判断(推断) (106)72.承认(认可) (109)73.否认 (110)74.强调 (111)75.请教 (114)76.听任(任凭) (115)四、对主观情感的表达77.爱(热爱、疼爱) (117)78.喜欢(偏爱、爱好) (119)79.不喜欢(厌烦、厌恶)(120)80.高兴 (122)81.不高兴 (123)82.愿意 (125)83.满意 (126)84.不满意(不满) (127)85.希望(盼望) (130)86.失望(无望、绝望、灰心) (132)87.担忧(担心) (133)88.称赞(夸奖、赞美) (135)89.后悔(悔恨、反悔) (136)90.害怕 (138)91.抱怨(埋怨) (139)92.庆幸 (141)93.震惊(吃惊) (143)94.好奇 (144)95.奇怪 (145)96.自卑 (147)97.迷惑(疑惑、不解) (148)98.释然 (149)99.无奈 (150)100.信任 (153)101.不信任 (155)102.恭维(讨好) (156)103.诅咒(咒骂) (157)1O4.醒悟 (158)105.责备(斥责、指责、责怪) (160)106.质问(责问) (163)107.感叹(惊叹、赞叹、哀叹、叹息) (165)1O8.偏袒 (166)109.佩服(敬佩、服气) (168)110.羡慕 (169)111.着急 (170)112.怀念(思念、缅怀) (170)113.驱赶(使离开) (171)114.谦虚(自谦) (173)五、对道德情感的表达115.自责 (175)116.自夸(夸口) (177)117.伤心 (177)118.安慰(劝慰、宽慰、开导、壮胆) (179)119.同情(怜悯) (181)120.关心 (182)121.理解(谅解、原谅、体谅) (183)122.轻视(看不起) (184)123.遗憾(可惜、惋惜) (186)124.中立 (187)125.不在乎(不在意) (187)126.发誓(打赌) (189)127.道歉(歉疚) (190)128.迁就 (192)129.推委 (193)六、表达使令130.请求(恳求、求情) (194)131.要求 (197)132.忍让(宽容、让步) (198)133.服从(听从) (199)134.建议(提议) (199)135.命令(吩咐) (201)136.提醒(嘱咐) (203)137.警告(告诫) (205)138.威胁(吓唬) (207)139.催促 (209)140.委托 (210)141.制止 (211)142.劝告(劝解、劝阻) (213)七、交际策略的表达143.开始话题 (216)144.引入话题 (218)145.改变话题 (220)146.引起注意 (222)147.重复 (224)148.确认 (225)149.插话 (226)150.回避 (227)151.退出交谈 (228)152.结束交谈 (2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