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专题整合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一单元《新闻采访》课件(共28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新闻采访
任务二
1
情景再现
• 同学们,今天我们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朗读课文。请各小组的同 学在我们指定的活动位置,围成一个圆圈,来朗读第三课《“飞天” 凌空》,在朗读的过程中你要尽情的表达你的情感。
• 你觉得今天的朗读与以往的朗读相比有哪些不同? • 学生谈不同。
2
目标导航
• 1.了解采访前、采访时、采访后的基本做法与要求。 • 2.小组共同拟定采访计划并实地采访,提出改进建议,各自完善采访
册。
26
Hale Waihona Puke 布置作业• 1.根据整理好的新闻采访稿,写作一则消息。 • 2.收藏新闻采访稿。
27
感谢聆听
28
• 提示学生:①要注意礼貌用语、人称代词的使用;②要说明原因。 • 1.指名班上平时写作能力较强的一名学生,用展台展示所写短信,大家讨论,
补充。 • 2.教师示范所拟短信。 • 3.将讨论好的短信用老师的手机发给杨校长。
19
示例:
• 尊敬的杨校长: • 您好!犁倭中学八(2)班的学生在此向您问好!同时也将釆访您采用“面对面晨读方
第二课时
23
课前准备
• 1.接收杨校长所回的短信。 • 2.指导一个小组的学生由一人主持,其余同学扮演杨校长,每人熟悉杨校长
的回信中的一个问题,力求做到回答时语言要流利。
24
召开新闻采访会
• 1.将学生发给杨校长的问题进行拆分,尽量做到每个小组都有提问的问题。 • 2.各个小组用抽签的方式决定所提的问题以及提问顺序。 • 3.按照上节课准备的采访方案,小组内部人员落实任务分工,模仿采访现场
• 要求: • 分小组进行; • 确定选题及采访对象; • 拟写采访的提纲。 • 为校长编写一则采访短信。
任务二
1
情景再现
• 同学们,今天我们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朗读课文。请各小组的同 学在我们指定的活动位置,围成一个圆圈,来朗读第三课《“飞天” 凌空》,在朗读的过程中你要尽情的表达你的情感。
• 你觉得今天的朗读与以往的朗读相比有哪些不同? • 学生谈不同。
2
目标导航
• 1.了解采访前、采访时、采访后的基本做法与要求。 • 2.小组共同拟定采访计划并实地采访,提出改进建议,各自完善采访
册。
26
Hale Waihona Puke 布置作业• 1.根据整理好的新闻采访稿,写作一则消息。 • 2.收藏新闻采访稿。
27
感谢聆听
28
• 提示学生:①要注意礼貌用语、人称代词的使用;②要说明原因。 • 1.指名班上平时写作能力较强的一名学生,用展台展示所写短信,大家讨论,
补充。 • 2.教师示范所拟短信。 • 3.将讨论好的短信用老师的手机发给杨校长。
19
示例:
• 尊敬的杨校长: • 您好!犁倭中学八(2)班的学生在此向您问好!同时也将釆访您采用“面对面晨读方
第二课时
23
课前准备
• 1.接收杨校长所回的短信。 • 2.指导一个小组的学生由一人主持,其余同学扮演杨校长,每人熟悉杨校长
的回信中的一个问题,力求做到回答时语言要流利。
24
召开新闻采访会
• 1.将学生发给杨校长的问题进行拆分,尽量做到每个小组都有提问的问题。 • 2.各个小组用抽签的方式决定所提的问题以及提问顺序。 • 3.按照上节课准备的采访方案,小组内部人员落实任务分工,模仿采访现场
• 要求: • 分小组进行; • 确定选题及采访对象; • 拟写采访的提纲。 • 为校长编写一则采访短信。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新闻两则》课件新人教版

承上启下(chéng shàng qǐ xià)句
议论句(分析(fēnxī)原因)
第十六页,共34页。
安庆
芜湖湖
九九江江
第十七页,共34页。
江江阴阴 (jiān ɡ yīn)
主体(zhǔtǐ)部分
• 解放军渡江情况:
• 1、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 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 湖线,渡至繁昌、铜陵 (tónɡ línɡ)、青阳、荻港、 鲁港地区。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hǔ jù lóng pán)今胜昔.天翻地 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第三十四页,共34页。
• 2、我西路军开始渡江, 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 3、汤恩伯认为南京、江 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不 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 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 突破了。
• 主体:用一大段话或是几 段话,较具体地、较翔实
地把报道的内容告诉(ɡào sù)人们
第十八页,共34页。
2.说说主体可以(kěyǐ)分几个层次?
• 3、交代稿子的来源和发稿 时间
• 练习:分析[新华社长江 前线22日22时电]这 电头所含的信息量
• 参考:[新华社长江前线22 日22时电]中”新华社“是 通讯社的名称,交代了稿
子的来源;”长江前线
“交代了发稿的地点,说 明稿子的真实性;”22日 22时“交代了发稿的时间, 说明了新闻(xīnwén)的及时 性;”电“说明了发稿所 采用的形式。
第二十七页,共34页。
第二十八页,共34页。
第二十九页,共34页。
第三十页,共34页。
第三十一页,共34页。
第三十二页,共34页。
背景(bèijǐng)链接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新闻写作 (共15张PPT)

第一单元
写 作
新闻写作
话题指导
消息,是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要写好这
样的事件,你需要尽可能全面、准确、深入地掌握第一手材 料。最基本的材料,一般包含“六要素”,即何人、何时、
何地、何事、为何、结果如何。你可以通过调查,了解事情
发生的来龙去脉;观察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采访相关的人 员,了解他们的观点、感受;收集主要的背景资料等。有时 候,还需要利用录音、拍照等方式,增强信息的准确性。 动笔写作时,首先要确定一个新颖、醒目的标题,以吸 引读者的眼球。
听众能清楚地了解事件的过程或来龙去脉。 4.新闻报道的结构,大体有四部分: (1)标题,往往是一
句完整的话,概括了所报道事件的主要内容。 (2)导语,是
范文赏析
标题下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是对标题的简要说明,简要介绍新 闻事件的主要内容。
(3)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是用充足的、
典型的,或者有说服力的材料,具体展开导语所强调的核心事 件。
范文赏析
更是得到了老师们的青睐,人均为2-3本,有的会更多。这表明 了老师们越来越重视自我的成长与专业素养的提升。学生阅读,
主要是以一些专业性、工具性书籍居多。 阅读介质调查数据显
示,在师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当中,电子书约占三分之一。同时这 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重视读一些科普类以及国学类的书籍,更
多的是想趁着年轻,多学一些中国传统的文化,以利于更好地加
写作素材
素材二
本月11日,我市中小学广播操比赛圆满结束。经过层层评选, 我校喜获一等奖。消息传来,数千名师生无不欢欣振奋。
在本次比赛中,我校学生服饰整齐,动作统一,精神饱满,斗
志昂扬。这次广播操编排十分具有创意,大多数同学身着蔚蓝色 校服,队伍中穿插身着鲜红运动服的部分同学,形成旭日与雏鹰 图案。在做操过程中,随着队形的变换,图案充满动感:时而红 色合抱,似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时而红色散开,如矫健的雏鹰 展翅飞翔,展现了百年名校的风采,赢得了现场领导与评委的一 致好评。
写 作
新闻写作
话题指导
消息,是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要写好这
样的事件,你需要尽可能全面、准确、深入地掌握第一手材 料。最基本的材料,一般包含“六要素”,即何人、何时、
何地、何事、为何、结果如何。你可以通过调查,了解事情
发生的来龙去脉;观察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采访相关的人 员,了解他们的观点、感受;收集主要的背景资料等。有时 候,还需要利用录音、拍照等方式,增强信息的准确性。 动笔写作时,首先要确定一个新颖、醒目的标题,以吸 引读者的眼球。
听众能清楚地了解事件的过程或来龙去脉。 4.新闻报道的结构,大体有四部分: (1)标题,往往是一
句完整的话,概括了所报道事件的主要内容。 (2)导语,是
范文赏析
标题下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是对标题的简要说明,简要介绍新 闻事件的主要内容。
(3)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是用充足的、
典型的,或者有说服力的材料,具体展开导语所强调的核心事 件。
范文赏析
更是得到了老师们的青睐,人均为2-3本,有的会更多。这表明 了老师们越来越重视自我的成长与专业素养的提升。学生阅读,
主要是以一些专业性、工具性书籍居多。 阅读介质调查数据显
示,在师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当中,电子书约占三分之一。同时这 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重视读一些科普类以及国学类的书籍,更
多的是想趁着年轻,多学一些中国传统的文化,以利于更好地加
写作素材
素材二
本月11日,我市中小学广播操比赛圆满结束。经过层层评选, 我校喜获一等奖。消息传来,数千名师生无不欢欣振奋。
在本次比赛中,我校学生服饰整齐,动作统一,精神饱满,斗
志昂扬。这次广播操编排十分具有创意,大多数同学身着蔚蓝色 校服,队伍中穿插身着鲜红运动服的部分同学,形成旭日与雏鹰 图案。在做操过程中,随着队形的变换,图案充满动感:时而红 色合抱,似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时而红色散开,如矫健的雏鹰 展翅飞翔,展现了百年名校的风采,赢得了现场领导与评委的一 致好评。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常用新闻体裁课件

通讯区别于消息的最大特点
描写的形象性。即消息强调的是 叙述的写实性,而通讯强调的 是过程的形象性。
消息
如:2000年3月8日《大河报》 《俯下身做农民的牛 站起来当农民的伞 记“勤政廉政的好干部”郝桃枝》 今年 47 岁的郝桃枝现任扶沟县崔桥镇党 委书记。 1987 年由县下到乡镇工作, 13 年来,特 别是任崔桥镇党政主要领导以来,她牢记 党的宗旨,扎根基层,心系群众,以自己 的模范行动带领全镇干部群众艰苦创业, 脱贫致富,被农民群众誉为“贴心书记”。
(一)常用新闻体裁简介
(一)常用的新闻体裁
消息类 新闻特写等 评论类
通讯类
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事
实的一种体裁,是最广泛最经常用的新闻体
裁。
通讯:承担着对不同时期重大先进典型
的宣传,以及对重要事件、重要历史进程的
宏观的深入的报道。
新闻特写: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 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 “片断”、“剖面”或者细节,作形象化 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场面。 2、场面特写:新闻事件中精彩场面的再现。 3、人物特写: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绘声绘 色,有强烈动感。 4、景物特写:对于有特殊意义或有价值的罕 见事物的描写。 5、工作特写:对于某一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 6、杂记性特写:各种具有特写价值的新闻现 场之生动再现。
· 新闻特写的特点
1、镜头感——巧妙的“截取”
2、透视感——适当的“放大”
其最大特点是生动而集中地再现新闻场面 或新闻人物,着力渲染和烘托气氛,强调 对读者的感染力。
通讯的含义
通讯 是 一 种综 合 运用 多 种表 达 方
式 ,详细深入而又生动形象地报道 新近发生或出现的典型人物、事件、 问题或各种有意义的客观事实的新 闻体裁。有人称它为“展开了的消 息”。或“充分表现新闻事实的延 展性报道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PPT课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知识
1、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 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 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 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新闻的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 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 反映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4、新闻的写法:以叙述为主,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作业分析
二、导语是开头两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 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 江 区域) 、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主体部分分三个层次,第二层开头说时间“二十一日下 午五时起”,与第一层次“二十日夜起”开头相并列, 第二层末的议论说到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 说到督战原因:接着以嘲笑的口吻说“不料”,这一 句在二、三层之间起了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豫 绥靖 逃窜 歼灭 溃退 泄气
阻遏 锐不可当 要塞 管辖
• 新闻内容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结果
• 新闻结构五部分: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内容,包括引题、正副题;
导语:较详细了解新闻内容,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 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 了然;
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 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
2、释义 业已:已经 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3、新闻知识: 结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结果 4、用简洁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5、本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精品】第课《新闻两则》PPT课件

相同 不同
文体;作者;大背景;目的;主旨。
具体写法:第一篇巧用对比; 第二篇妙用暗示。
构思特点:第一篇总括千里战线, 分步叙写,多而不杂; 第二篇勾连历史与现在, 纵横挥写,引而有度。
语言风格:第一篇大气磅礴; 第二篇儒雅含蓄。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堵塞( sāi )
通读课文 理思路
请同学们听读《人民解放军 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找出 新闻的六要素。
通读课文 理思路
项目 时间 地点
内容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发生的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 原因 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课堂用语辑录(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PPT课件说课教学

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 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 横挥写,引而有度。
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 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 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 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导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新闻的基本事实或主题, 给读者以总体印象。
主体:是主要部分,对导语中已披露的新闻要素作进 一步的阐释和拓展。 括号内的部分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 地点和时间。此“电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时 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
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新闻朗读,语言品味
1、新闻朗读: 要求既很激动又很庄重地来朗读全文, 2、语言品味: 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 提高阅读能力。 ①语言的准确、概括。(所谓准确,就是要准 确反映事实。) ②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 1、合作探究: • 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的要素,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
1)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 到达繁昌,铜陵,请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
2)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 渡至繁昌,铜陵,请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 三十万人。
1) 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东边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2)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边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1)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不仅生了根,
●学习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 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 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 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导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新闻的基本事实或主题, 给读者以总体印象。
主体:是主要部分,对导语中已披露的新闻要素作进 一步的阐释和拓展。 括号内的部分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 地点和时间。此“电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时 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
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新闻朗读,语言品味
1、新闻朗读: 要求既很激动又很庄重地来朗读全文, 2、语言品味: 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 提高阅读能力。 ①语言的准确、概括。(所谓准确,就是要准 确反映事实。) ②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 1、合作探究: • 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的要素,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
1)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 到达繁昌,铜陵,请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
2)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 渡至繁昌,铜陵,请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 三十万人。
1) 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东边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2)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边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1)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不仅生了根,
●学习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单元《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ppt课件

力的电视台担任电视栏目主持,以极具亲和力的主持风
格倍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采访过150多位精英名流。
. 采访过的名人:世界首富 比尔盖茨
.
世界冠军
影视明星
. 杨澜:和采访对象平等对话
. 这一点可能在刚刚开始做采访的时候很难做到。一 开始总会觉得,这些采访对象令人高山仰止啊,但我后
来慢慢认识到,我并不是代表我个人在提问,我也代表 着观众对这些采访对象的好奇心,所以我不应该把自己 定位于小学生、定位于仰视他们的位置。但要想实现平
• (3)、充分发挥笔记的作用: ——写好新 闻搞、积累新资料。
23
模拟采访
. 学生相互采访, 5分钟内采访身边的同学。每 个小组推选名2名同学发言,口述采访内容, 每位同学限时 2分钟。(以介绍采访对象为 主)。
. 此环节用时是20分钟左右,锻炼学生的语 言表达能力
24
任务三 新闻写作
25
话题指导
为公民必须接受的强制行为,因而,中国公民
有拒绝接受采访的权利。
.
有很多被采访者,由于性格内向等原因
不愿意接受采访。那么记者就要说服与获得采
访机会。
.
说服对方接受采访,关键首先在采访者
本身,找机会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
•
•
举例:我校小记者采访环卫工人。
• 小记者早上6点出发, 6点半集合,然后集体 在马路两边寻找采访对象(一名清洁工人负责一 个路段)。很辛苦,到了近7点的时候才发现一位 清洁工阿姨。
消息,是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 要写好 这样的事件,你需要尽可能全面、准确、深入地掌握第一 手材料。最基本的材料,一般包含“六要素”,即何人、 何时、何地、何事、为何、结果如何。你可以通过调查, 了解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观察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采 访相关的人员,了解他们的观点、感受;收集主要的背景 资料等。有时候,还需要利用录音、拍照等方式,增强信 息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