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科数学考试(一诊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届高三上学期理数期末考试试卷第1套真题

2018届高三上学期理数期末考试试卷第1套真题

2018届高三上学期理数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 已知集合,集合,则()A .B .C .D .2. 已知,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A .B . 1C . 2D .3. AQI是表示空气质量的指数,AQI指数值越小,表明空气质量越好,当AQI指数值不大于100时称空气质量为“优良”.如图是某地4月1日到12日AQI指数值的统计数据,图中点A表示4月1日的AQI指数值为201,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 这12天中有6天空气质量为“优良”B . 这12天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4月9日C . 这12天的AQI指数值的中位数是90D . 从4日到9日,空气质量越来越好4. 已知是等比数列的前项和,成等差数列,若,则为()A . 3B . 6C . 8D . 95. 已知的展开式中,含项的系数为10,则实数的值为()A . 1B . -1C . 2D . -26. 要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的点()A . 再向左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B . 再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C . 再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D . 再向左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7. 函数的图象大致为()A .B .C .D .8. 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入a的值是虚数单位i,则输出的结果是()A .B .C . 0D .9. 已知一个球的表面上有A、B、C三点,且,若球心到平面ABC的距离为1,则该球的表面积为()A .B .C .D .10. 已知向量,则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是()A . 2B . 1C . -1D . -211. 已知双曲线C:的左焦点为F,过点F作双曲线C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H,点P在双曲线上,且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 .B .C .D .12.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且,若方程有两个不同实根,则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 .二、填空题13. 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是________ .14. 在中,则角C的大小为________ .15. 设F是抛物线C1:的焦点,点A是抛物线与双曲线C2:的一条渐近线的一个公共点,且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16. 已知函数,,若对任意,存在,使,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三、解答题17.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的前n项和为,求.18. 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且(1)求角C;(2)求的最大值.19. 如图,四边形与均为菱形,,且 .(1)求证:平面;(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20. 为了解今年某校高三毕业班准备报考飞行员学生的体重情况,将所得的数据整理后,画出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的前3个小组的频率之比为1:2:3,其中第2小组的频数为15.(1)求该校报考飞行员的总人数;(2)以这所学校的样本数据来估计全省的总体数据,若从全省报考飞行员的同学中(人数很多)任选三人,设表示体重超过65公斤的学生人数,求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21. 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且过点.(Ⅰ)求椭圆的方程.(Ⅱ)若,是椭圆上两个不同的动点,且使的角平分线垂直于轴,试判断直线的斜率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值;若不是,说明理由.22. 已知函数.(1)若函数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2)当且时,不等式在上恒成立,求的最大值.。

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理科数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理科数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18届上学期期末联考高三理科 数学试卷【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1.若{}m A ,1,0=,02B x x {|}=<<,且{}m B A ,1=⋂,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01(,) B .12(,) C .0112(,)(,) D .02(,)2. 复数2(2)1i z i+=-(i 是虚数单位)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已知| ||1,||2,,a b c a b ===+且,c a ⊥ 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θ等于( )A .030B .060C .0120D .01504.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尺寸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A .)3610(+πcm 3B .)3511(+πcm 3C .)3612(+πcm 3D .)3413(+πcm 35.程序框图如图:如果上述程序运行的结果S=1320,那么判断框中应填入 ( )A .K<10?B .K ≤10?C .K<11?D .K ≤11? 6. 等差数列{}n a 中,n S 是前n 项和,且k S S S S ==783,,则k 的值为( )A.4B.11C.2D. 127.函数331x x y =-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不等式组)(,,04,0为常数a a x y x 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是9,那么实数a 的值为( )A .223+B .—223+C .—5D .1 9.若函数()cos(2)6f x x π=-,为了得到函数()sin 2g x x =的图象,则只需将()f x 的图象( )A .向右平移6π个长度单位 B.向右平移3π个长度单位 C.向左平移6π个长度单位 D.向左平移3π个长度单位10.已知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的右顶点为E ,过双曲线的左焦点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该双曲线相交于A 、B 两点,若∠AEB=90°,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e 是( ) A .215+ B .2 C .215+或2 D .不存在11. 若关于x 的方程x ax x =-23有不同的四解,则a 的取值范围为( )A .a >1B .a <1C .a >2D .a <212.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恒不为零的函数,对任意的实数,x y R ∈,都有()()()y x f y f x f +=若112a =,()n a f n =,n N *∈,则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的取值范围是( ) A .1,22⎡⎫⎪⎢⎣⎭ B. 1,22⎡⎤⎢⎥⎣⎦ C. 1,12⎡⎫⎪⎢⎣⎭ D. 1,12⎡⎤⎢⎥⎣⎦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18届高三上学期考试高三数(理)试卷(含答案)

2018届高三上学期考试高三数(理)试卷(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10月27日15:00~17:00】2018年重庆一中高2018级高三上期半期考试数 学 试 题 卷(理科)数学试题共4页。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 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U R ,集合{}{}23,1或=≤-≥=≥A x x x B x x ,则()=U C A B ( )A.{}13≤<x xB.{}23≤<x xC.{}3>x x D.∅ 2.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中,244=a a ,则153+a a a 的值为( ) A.5 B.3 C.6 D.8 3.函数()3=+-x f x e x 在区间()0,1内的零点个数是( )A.0B.1C.2D.3 4.已知1cos()63πα+=,则cos(2)3πα+的值为( )A. B.79C.79-D 5.已知11232755,,log 577-⎛⎫⎛⎫===⎪ ⎪⎝⎭⎝⎭a b 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A.b<a<cB.c<b<aC.c<a<bD.b<c<a6.函数()1lnf x xx=+的图象大致是()A B C D7.已知平面向量a,b夹角为3π,且1a=,12b=,则2a b+与b的夹角是()A.6πB.56πC.4πD.34π8.《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巨著,内容极为丰富,其中卷六《均输》里有如下问题:“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问各得几何。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一模)数学(理)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一模)数学(理)试题(解析版)

巴蜀中学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六)理科数学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则的共轭复数对应的点在()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首先可以对复数进行化简,得到,然后根据共轭复数的相关性质得出以及对应的点坐标,最后得出结果。

【详解】由题意可得:,则,据此可得对应的点为,在第四象限,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复数的相关性质,主要考查复数的运算法则以及共轭复数的相关性质,考查运算能力,是简单题。

2.设集合,,则()A. B. C. D.【答案】C【解析】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可得:,求解指数不等式可得:,结合交集的定义可得:.本题选择C选项.3.在双曲线中,分别为的左、右焦点,为双曲线上一点且满足=,则A. 108B. 112C. 116D. 120【答案】C【解析】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结合题意有:,两式平方相加可得:116 .本题选择C选项.4.由数字0,1,2,3组成的无重复数字的4位数,比2018大的有()个A. 10B. 11C. 12D. 13【答案】B【解析】千位数字为3时满足题意的数字个数为:,千位数字为2时,只有2013不满足题意,则满足题意的数字的个数为,综上可得:2018大的有6+5=11个.本题选择B选项.5.已知正实数,满足(),则下列一定成立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利用排除法: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可得:,由反比例函数的单调性可得:,选项A错误;,选项B错误;当时,,选项C错误;本题选择D选项.6.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为,为,输出的数为3,则有可能为()A. 11B. 12C. 13D. 14【答案】B【解析】结合流程图,若输出的数字为,则经过循环结构之后的,由于,结合循环结构的特点可得:输入的数字除以5的余数为2,结合选项可得:有可能为12.本题选择B选项.7.设实数,满足则的最小值为()A. B. C. D.【答案】C【解析】绘制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目标函数边上坐标原点与可行域内点距离的平方,据此可得,目标函数在点处取得最小值:.本题选择C选项.点睛:(1)本题是线性规划的综合应用,考查的是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的求法.(2)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给目标函数赋于一定的几何意义.8.已知,,则()A. B. C. D.【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得:,,据此可得:,结合两角和差正余弦公式有:.本题选择C选项.9.若的内角满足,则的最小值是()A. B. C. D.【答案】B【解析】由题意结合正弦定理有:,结合余弦定理可得: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综上可得:的最小值是.本题选择B选项.10.已知平面上有3个点,,,在处放置一个小球,每次操作时将小球随机移动到另一个点处,则4次操作之后,小球仍在点的概率为()A. B. C. D.【答案】D【解析】由于可知,所有可能的放置方法为:共有种可能的放置方法,其中满足题意的方法有种,由古典概型计算公式可得:小球仍在点的概率为.本题选择D选项.点睛:有关古典概型的概率问题,关键是正确求出基本事件总数和所求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1)基本事件总数较少时,用列举法把所有基本事件一一列出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可借助“树状图”列举.(2)注意区分排列与组合,以及计数原理的正确使用.11.已知,在的图象上存在一点,使得在处作图象的切线,满足的斜率为,则的取值范围为()A. B.C. D.【答案】A【解析】结合函数的解析式有:,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据此可得:恒成立,即:,整理可得:,求解分式不等式可得的取值范围为.本题选择A选项.12.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两点在抛物线上,且,过点,分别引抛物线的切线,,,相交于点,则()A. B. C. D.【答案】A【解析】由焦点弦的性质有:,结合可得:,设两点的坐标为:,结合有直线方程:,联立直线方程可得交点坐标为,则,结合焦点弦的性质可知:直线的斜率:,即,结合射影定理有:,据此可得:.本题选择A选项.点睛:(1)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和直线与椭圆、双曲线的位置关系类似,一般要用到根与系数的关系;(2)有关直线与抛物线的弦长问题,要注意直线是否过抛物线的焦点,若过抛物线的焦点,可直接使用公式|AB|=x1+x2+p,若不过焦点,则必须用一般弦长公式.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则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题意可得:.14.在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题意结合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有:,满足题意时:,其系数为:.15.已知函数,则函数在时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题意结合三角函数的性质有:,,据此可得,当时,函数取得最大值:.16.已知数列中,,,则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递推关系可得:,则:,即列的通项公式为:,则:.点睛:数列的递推关系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根据给出的初始值和递推关系可以依次写出这个数列的各项,由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常用的方法有:①求出数列的前几项,再归纳猜想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②将已知递推关系式整理、变形,变成等差、等比数列,或用累加法、累乘法、迭代法求通项.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数列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1)求的通项公式及的前项和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并判断与的大小.【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结合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关于公差的方程,解方程有,则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前n项和.(2)结合(1)的结论有,据此裂项求和可得,据此有.试题解析:(1)设,公差为,则,解得,所以,.(2),从而,故.18.已知锐角三角形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的面积为.(1)求证:,,成等比数列;(2)求的最大值,并给出取得最大值时的条件.【答案】(1)证明见解析;(2)答案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结合面积公式有:,则,角化边可得,故,,成等比数列.(2)由题意结合余弦定理和(1)的结论有:,则,由均值不等式的结论可得当为等边三角形时等号成立.试题解析:(1)证明:,即,由正弦定理可得,故,,成等比数列.(2)解:依题意得,又为的一个内角,从而,当且仅当为等边三角形时等号成立.19.赛季的欧洲冠军联赛八分之一决赛的首回合较量将于北京时间2018年2月15日3:45在伯纳乌球场打响.由罗领衔的卫冕冠军皇家马德里队(以下简称“皇马”)将主场迎战刚刚创下欧冠小组赛最多进球记录的法甲领头羊巴黎圣日曼队(以下简称“巴黎”),激烈对决,一触即发.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进行,现在有加泰罗尼亚每题测皇马,巴黎的每半场进球数及概率如表:(1)按照预测,求巴黎在比赛中至少进两球的概率;(2)按照预测,若设为皇马总进球数,为巴黎总进球数,求和的分布列,并判断和的大小.【答案】(1);(2)答案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 设为巴黎总进球数,由题意可得.(2)由题意首先求得A,H的分布列,然后结合分布列计算数学期望可得.试题解析:(1)设为巴黎总进球数,则.(2)和的分布列如下:则.20.已知椭圆:的右焦点为,设过的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直线交椭圆于,两点,若中点为,为原点,直线交于点.(1)求证:;(2)求的最大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设直线的斜率为(),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可得.结合韦达定理可得线段中点的坐标为.据此计算可得直线的斜率为,则.(2)考查.换元令,则.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时,取最大值3,此时取最大值.试题解析:(1)证明:设直线的斜率为(),则直线的方程为,联立方程组消去可得.设,,则于是有,所以线段中点的坐标为.又直线的斜率,因此直线的方程为,它与直线的交点,故直线的斜率为,于是.因此.(2)解:记.令,则.因为,所以.故当时,即时,取最大值3.从而当时,取最大值.点睛:解决直线与椭圆的综合问题时,要注意:(1)注意观察应用题设中的每一个条件,明确确定直线、椭圆的条件;(2)强化有关直线与椭圆联立得出一元二次方程后的运算能力,重视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弦长、斜率、三角形的面积等问题.21.设函数,其中,,为常数.(1)若,,试讨论函数的单调区间;(2)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且,证明:,并求的最小值(用,的代数式表示).【答案】(1)答案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函数的定义域为,求导可得.据此分类讨论:若,,在上单调递增;若,,在上单调递减;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2)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则对任意实数均成立,取实数,,有,据此讨论可得.证明问题来说明c的最小值为:构造函数,,可证明,则恒成立,据此可得成立.试题解析:(1)解:依题意得的定义域为,当时,.若,,则,从而在上单调递增;若,,则,从而在上单调递减;若,,令,得,列表如下:若,,令得,列表如下:(2)证明: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则对任意实数均成立,取实数,,则两式相加得:,令,则,从而.又由,当时,,若,则不恒成立,又,从而,从而.下证.记,,,由于,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接下来,我们证明,构造函数,.当时,,单调递减;当时,,单调递增;从而,故成立.考虑到直线与直线斜率相等,即它们平行,又由于恒成立,从而恒成立,即,即.点睛:导数是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最有效的工具,而函数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知识点,所以在历届高考中,对导数的应用的考查都非常突出,本专题在高考中的命题方向及命题角度从高考来看,对导数的应用的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1)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往往与解析几何、微积分相联系.(2)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判断单调性;已知单调性,求参数.(3)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极值),解决生活中的优化问题.(4)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请考生在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22.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为参数,其中为直线的倾斜角)与曲线:(为参数)相交于不同的两点,.(1)当时,求直线与曲线的普通方程;(2)若,其中,求直线的斜率.【答案】(1)直线的普通方程为,曲线的普通方程为.(2).【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结合参数方程可得直线的普通方程为,曲线的普通方程为.(2) 联立直线的参数方程与椭圆方程可得,结合参数的几何意义可得,则直线的斜率.试题解析:(1)当时,直线的普通方程为,曲线的普通方程为.(2)把代入,得,,得,∴,∴斜率.23.已知函数,若的解集为.(1)求解集;(2)已知非零实数,,满足,求证:.【答案】(1);(2)证明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零点分段求解不等式可得不等式的解集;(2)由题意结合柯西不等式有,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则题中的不等式得证.试题解析:(1)解:,即或或即或或,即解集.(2)证明:∵,由柯西不等式得,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即时取等号.。

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数学(理)试题 含解析

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数学(理)试题 含解析

重庆市铜梁一中高2018级2017年9月高三月考考试数学(理)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 已知全集U=R,A={x|x2﹣2x<0},B={x|x≥1},则A∪(∁U B)=()A. (0,+∞)B. (﹣∞,1)C. (﹣∞,2)D. (0,1)【答案】C【解析】∁U B=(-,1),A∪(∁U B)=A=(0,2) A∪(∁U B)=(﹣∞,2)故选C.2. 已知集合A={1,2,3,4},B={y|y=3x﹣2,x∈A},则A∩B=()A. {1}B. {4}C. {1,3}D. {1,4}【答案】D【解析】B={1,4,7,10}A∩B={1,4}故选D.3. 在△ABC中,“>0”是“△ABC为锐角三角形”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考点: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分析:以A为起点的两个向量数量积大于零,说明它两个的夹角是锐角,但不能说明其他角的情况,当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时,以三个顶点为起点的每组向量数量积都大于零.解答:解:∵以A为起点的两个向量数量积大于零,∴夹角A是锐角,但不能说明其他角的情况,∴在△ABC中,“”不能推出“△ABC为锐角三角形”,∵△ABC为锐角三角形,∴,∴前者是后者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点评: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一个数量,它的值是两个向量的模与两向量夹角余弦的乘积,结果可正、可负、可以为零,其符号由夹角的余弦值确定.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命题“若x2﹣4x+3=0,则x=3”的逆否命题是:“若x≠3,则x2﹣4x+3≠0”B. “x>1”是“|x|>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 若p且q为假命题,则p、q均为假命题D. 命题p:“∃x∈R使得x2+x+1<0”,则¬p:“∀x∈R,均有x2+x+1≥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命题“若x2-3x+2=0,则x=1”的逆否命题为:“若x≠1,则x2-3x+2≠0”对,逆否命题知识将原命题条件与结论交换并加以否定;B.“x>1”是“|x|>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对,由x>1可得|x|>1,但由|x|>1得到的是x>1或x<-1;C.若p且q为假命题,则p、q均为假命题,不对,因为,p且q为假命题时,p,q有一为假命题,其即为假命题;D.命题p:“∃x∈R,使得x2+x+1<0”,则¬p:“∀x∈R,均有x2+x+1≥0”对,因为存在性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2018届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数学试卷(理科) Word版含解析

2018届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数学试卷(理科) Word版含解析

2018届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数学(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A={ x|≥1},集合B={ x|log 2x <1},则 A ∩B=( )A .(﹣∞,2)B .(0,1)C .(0,2)D .(1,2)2.已知复数z=(i 为虚数单位),则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已知sin α=,则cos (π﹣2α)=( )A .﹣B .﹣C .D .4.已知函数f (x )=lg ,则f =( )A .0B .2C .20D .40345.若一个正六棱柱(底面是正六边形,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正视图如图所示,则其体积等于( )A .B .C .2D .66.设ω>0,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后与原图象重合,则ω的最小值是( )A .B .C .D .37.如图,画一个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再将这个正三角形各边的中点相连得到第二个正三角形,依此类推,一共画了5个正三角形.那么这五个正三角形的面积之和等于( )A .2B .C .D .8.已知a <0,则“ax 0=b ”的充要条件是( )A .∃x ∈R , ax 2﹣bx ≥ax 02﹣bx 0B .∃x ∈R , ax 2﹣bx ≤ax 02﹣bx 0C .∀x ∈R , ax 2﹣bx ≤ax 02﹣bx 0D .∀x ∈R , ax 2﹣bx ≥ax 02﹣bx 09.设F 1,F 2分别为双曲线=1(a >0,b >0)的左、右焦点,若在双曲线右支上存在点P ,满足|PF 2|=|F 1F 2|,且F 2到直线PF 1的距离等于双曲线的实轴长,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C .D .210.已知直线l :y=k (x ﹣1)与抛物线C :y 2=4x 相交于A 、B 两点,过AB 分别作直线x=﹣1的垂线,垂足分别是M 、N .那么以线段MN 为直径的圆与直线l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B .相切C .相离D .以上都有可能11.已知函数f (x )=x 3+2x ﹣1(x <0)与g (x )=x 3﹣log 2(x+a )+1的图象上存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A .(﹣∞,2)B .(0,)C .(,2)D .(0,2)12.函数f (x )=(x 2﹣3)e x ,当m 在R 上变化时,设关于x 的方程f 2(x )﹣mf (x )﹣=0的不同实数解的个数为n ,则n 的所有可能的值为( ) A .3 B .1或3 C .3或5 D .1或3或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设M 是线段BC 的中点,点A 在直线BC 外,,,则= .14.如果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内存在点P (x 0,y 0)在函数y=2x +a 的图象上,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15.四面体A ﹣BCD 中,AB=AC=DB=DC=2,AD=BC=4,则它的外接球表面积等于 .16.四边形ABCD 中,∠BAC=90°,BD+CD=2,则它的面积最大值等于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满足S n =n 2﹣3n . (I )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II )设b n =,数列{b n }的前n 项和T n (n ∈N*),当T n >时,求n 的最小值.18.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asinA=(b ﹣c )sinB+(c﹣b )sinC .(1)求角A 的大小;(2)若a=,cosB=,D 为AC 的中点,求BD 的长.19.如图,已知长方形ABCD 中,AB=2,AD=,M 为DC 的中点,将△ADM 沿AM 折起,使得平面ADM ⊥平面ABCM (Ⅰ)求证:AD ⊥BM(Ⅱ)若点E 是线段DB 上的一动点,问点E 在何位置时,二面角E ﹣AM ﹣D 的余弦值为.20.已知椭圆M : +=1(a >b >0)的一个焦点为F (﹣1,0),离心率e=左右顶点分别为A 、B ,经过点F 的直线l 与椭圆M 交于C 、D 两点(与A 、B 不重合). (I )求椭圆M 的方程;(II )记△ABC 与△ABD 的面积分别为S 1和S 2,求|S 1﹣S 2|的最大值,并求此时l 的方程.21.设函数f (x )=e x ﹣x 2﹣x ﹣1,函数f′(x )为f (x )的导函数. (I )求函数f′(x )的单调区间和极值;(II )已知函数y=g (x )的图象与函数y=f (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证明:当x >0时,f (x )>g (x );(Ⅲ)如果x 1≠x 2,且f (x 1)+f (x 2)=0,证明:x 1+x 2<0.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并将所选题号填入括号中.[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2.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为极点,以x轴正半轴为极轴)中,圆C的方程为ρ=2sinθ.(I)求圆C的直角坐标方程;(II)设圆C与直线l交于点A、B,若点P的坐标为(3,),求|PA|+|PB|的值.[选修4-5:不等式选讲]23.设函数f(x)=|x﹣|+|x+m|(m>0)(1)证明:f(x)≥4;(2)若f(2)>5,求m的取值范围.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数学(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x<1},则 A∩B=()1.已知集合A={ x|≥1},集合B={ x|log2A.(﹣∞,2) B.(0,1)C.(0,2)D.(1,2)【考点】交集及其运算.【分析】先求出集合A和B,利用交集定义能求出A∩B.【解答】解:∵集合A={ x|≥1}={x|1<x≤2},x<1}={x|0<x<2},集合B={ x|log2∴A∩B={x|1<x<2}=(1,2).故选:D.2.已知复数z=(i为虚数单位),则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分析】复数的分子与分母同乘分母的共轭复数,化简为a+bi的形式,即可推出结果.【解答】解: ==,故它所表示复平面内的点是().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故选A.3.已知sinα=,则cos(π﹣2α)=()A.﹣B.﹣C.D.【考点】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运用.【分析】利用诱导公式、二倍角的余弦公式,求得cos(π﹣2α)的值.【解答】解:sinα=,则cos(π﹣2α)=﹣cos2α=﹣(1﹣2sin2α)=2sin2α﹣1=﹣,故选:B.4.已知函数f (x)=lg,则f =()A.0 B.2 C.20 D.4034【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分析】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可得f(﹣x)+f(x)=2,即可得出.【解答】解:f(﹣x)+f(x)=lg+==2,∴f =2.故选:B.5.若一个正六棱柱(底面是正六边形,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正视图如图所示,则其体积等于()A.B.C.2D.6【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分析】由正视图可得,正六边形的边长为,正六棱柱的高为1,即可求出其体积.【解答】解:由正视图可得,正六边形的边长为,正六棱柱的高为1,则体积为=2,故选C.6.设ω>0,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后与原图象重合,则ω的最小值是()A.B.C.D.3【考点】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分析】根据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后与原图象重合,得到是一个周期,写出周期的表示式,解出不等式,得到ω的最小值.【解答】解:∵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后与原图象重合∴是一个周期∴ω≥3 所以最小是3故选D.7.如图,画一个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再将这个正三角形各边的中点相连得到第二个正三角形,依此类推,一共画了5个正三角形.那么这五个正三角形的面积之和等于()A.2B.C.D.【考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分析】此五个正三角形的边长a形成等比数列:2,1,,,.再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n公式即可得出这五个正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解答】解:此五个正三角形的边长a形成等比数列:2,1,,,.n∴这五个正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故选:D.8.已知a <0,则“ax 0=b”的充要条件是( )A .∃x ∈R , ax 2﹣bx ≥ax 02﹣bx 0B .∃x ∈R , ax 2﹣bx ≤ax 02﹣bx 0C .∀x ∈R , ax 2﹣bx ≤ax 02﹣bx 0D .∀x ∈R , ax 2﹣bx ≥ax 02﹣bx 0 【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分析】a <0,令f (x )=ax 2﹣bx ,利用导数可得:x=函数f (x )的极大值点即最大值点,即可判断出结论.【解答】解:a <0,令f (x )=ax 2﹣bx ,则f′(x )=ax ﹣b ,令f′(x )=0,解得x=.∴x=函数f (x )的极大值点即最大值点,∴∀x ∈R , ax 2﹣bx ≤ax 02﹣bx 0,∴a <0,则“ax 0=b”的充要条件是:∀x ∈R , ax 2﹣bx ≤ax 02﹣bx 0, 故选:C .9.设F 1,F 2分别为双曲线=1(a >0,b >0)的左、右焦点,若在双曲线右支上存在点P ,满足|PF 2|=|F 1F 2|,且F 2到直线PF 1的距离等于双曲线的实轴长,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C .D .2【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分析】利用题设条件和双曲线性质在三角形中寻找等量关系,得出a 与b 之间的等量关系,运用双曲线的a ,b ,c 的关系和离心率公式即可求出双曲线的离心率. 【解答】解:依题意|PF 2|=|F 1F 2|,可知三角形PF 2F 1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F 2在直线PF 1的投影是其中点,且F 2到直线PF 1的距离等于双曲线的实轴长, 由勾股定理可知|PF 1|=4b ,根据双曲定义可知4b ﹣2c=2a ,整理得c=2b ﹣a , 代入c 2=a 2+b 2整理得3b 2﹣4ab=0,求得=,即b=a , 则c==a ,即有e==. 故选:A .10.已知直线l :y=k (x ﹣1)与抛物线C :y 2=4x 相交于A 、B 两点,过AB 分别作直线x=﹣1的垂线,垂足分别是M 、N .那么以线段MN 为直径的圆与直线l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B .相切C .相离D .以上都有可能【考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分析】先由抛物线定义可知AM=AF ,可推断∠1=∠2;又根据AM ∥x 轴,可知∠1=∠3,进而可得∠2=∠3,同理可求得∠4=∠6,最后根据∠MFN=∠3+∠6,则答案可得. 【解答】解:如图,由抛物线定义可知AM=AF ,故∠1=∠2, 又∵AM ∥x 轴,∴∠1=∠3,从而∠2=∠3,同理可证得∠4=∠6, 而∠2+∠3+∠4+∠6=180°,∴∠MFN=∠3+∠6=×180°=90°,∴以线段MN 为直径的圆与直线l 的位置关系是相切, 故选B .11.已知函数f (x )=x 3+2x ﹣1(x <0)与g (x )=x 3﹣log 2(x+a )+1的图象上存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A .(﹣∞,2)B .(0,)C .(,2)D .(0,2)【考点】函数与方程的综合运用;函数的图象.【分析】设出对称点的坐标,代入两个函数的解析式,转化为方程有解,利用函数图象关系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解答】解:函数f(x)=x3+2x﹣1(x<0)与g(x)=x3﹣log2(x+a)+1的图象上存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设函数f(x)=x3+2x﹣1(x<0)上的一点为(m,n),m<0,可得n=m3+2m﹣1,则(﹣m,﹣n)在g(x)=x3﹣log2(x+a)+1的图象上,﹣n=﹣m3﹣log2(﹣m+a)+1,可得2m=log2(﹣m+a),即(m<0)有解,即,t>0有解.作出y=,与y=log2(t+a),t>0的图象,如图:只需log2a<1即可.解得a∈(0,2).故选:D.12.函数f(x)=(x2﹣3)e x,当m在R上变化时,设关于x的方程f2(x)﹣mf(x)﹣=0的不同实数解的个数为n,则n的所有可能的值为()A.3 B.1或3 C.3或5 D.1或3或5【考点】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分析】求f(x)的导数,单调区间和极值,作出f(x)的图象,令t=f(x),则t2﹣mt﹣=0,由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方程有一正一负根,结合图象可得原方程实根的个数.【解答】解:函数f(x)=(x2﹣3)e x的导数为f′(x)=(x+3)(x﹣1)e x,当x>1或x<﹣3时,f′(x)>0,f(x)递增;当﹣3<x<1时,f′(x)<0,f(x)递减.即有f(x)在x=1处取得极小值﹣2e;在x=﹣3处取得极大值6e﹣3,作出f(x)的图象,如图所示;关于x的方程f2(x)﹣mf(x)﹣=0,由判别式为m2+>0,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令t=f(x),则t2﹣mt﹣=0,t1t2=﹣<0,则原方程有一正一负实根.当t>6e﹣3,y=t和y=f(x)有一个交点,当0<t<6e﹣3,y=t和y=f(x)有三个交点,当﹣2e<t<0时,y=t和y=f(x)有两个交点,当t<﹣2e时,y=t和y=f(x)没有交点,则x的方程f2(x)﹣mf(x)﹣=0的实根个数为3.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设M是线段BC的中点,点A在直线BC外,,,则= 2 .【考点】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分析】根据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形法则和减法的三角形法则,可得以AB、AC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ABDC为矩形,可得AM是Rt△ABC斜边BC上的中线,可得=,结合题中数据即可算出的值.【解答】解:∵∴以AB、AC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可得对角线AD与BC长度相等因此,四边形ABDC为矩形∵M是线段BC的中点,∴AM是Rt△ABC斜边BC上的中线,可得=∵,得2=16,即=4∴==2故答案为:214.如果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内存在点P(x0,y)在函数y=2x+a的图象上,那么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3,0]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分析】画出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利用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推出a的范围即可.【解答】解: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如图:平面区域内存在点P(x0,y)在函数y=2x+a的图象上,可得a≤0,指数函数y=2x,向下平移a单位,经过可行域的A时,a可得最小值,由,可得A(2,1),此时1=22+a,解得a=﹣3,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3,0]故答案为:[﹣3,0].15.四面体A﹣BCD中,AB=AC=DB=DC=2,AD=BC=4,则它的外接球表面积等于32π.【考点】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分析】如图,取BC、AD中点分别为E、F,连结DE,AE,EF,取EF中点O,AO=DO=OB=OC=2,即可得O为四面体A﹣BCD的外接球,半径R=2,【解答】解:如图,取BC、AD中点分别为E、F,连结DE,AE,EF,∵AB=AC=DB=DC=2,∴AE⊥BC,DE⊥BC,∴AE=DE,∴EF⊥AD,取EF中点O,OF=,∴AO=DO=,同理可得OB=OC=2,故O为四面体A﹣BCD的外接球,半径R=2,则它的外接球表面积等于4πR2=32π,故答案为:32π.16.四边形ABCD中,∠BAC=90°,BD+CD=2,则它的面积最大值等于.【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分析】由题意,当D 在BC 的正上方时S △DBC 面积最大,A 为BC 的正下方时S △ABC 面积最大,设BC 为2x ,可求DH=,S四边形ABCD=x 2+x ,设x=sin θ,则利用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应用化简可得S 四边形= [1+sin (2θ﹣)],利用正弦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S 四边形的最大值.【解答】解:∵∠BAC=90°,BD+CD=2,∴D 在以BC 为焦点的椭圆上运动,A 在以BC 为直径的圆上运动,∴当D 在BC 的正上方时S △DBC 面积最大,A 为BC 的正下方时S △ABC 面积最大,此时,设BC 为2x ,则DH=,∴S 四边形ABCD =S △BCD +S ABC =x +=x 2+x,设x=sin θ,则=cos θ,∴S 四边形=sin 2θ+sin θcos θ=(2sin 2θ+2sin θcos θ)=(1﹣cos2θ+sin2θ)= [1+sin(2θ﹣)],∴当sin (2θ﹣)=1时,即θ=时,S 四边形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故答案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满足S n =n 2﹣3n . (I )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II )设b n =,数列{b n }的前n 项和T n (n ∈N*),当T n >时,求n 的最小值.【考点】数列的求和;数列递推式.【分析】(I )利用公式a n =S n ﹣S n ﹣1得出通项公式,再验证n=1是否成立即可;(2)化简bn,使用裂项法求和,解不等式得出n的范围即可.【解答】解:(I)∵Sn=n2﹣3n.∴当n=1时,S1=12﹣3×1=﹣2,即 a1=﹣2,当n≥2时,Sn﹣1=(n﹣1)2﹣3(n﹣1)=n2﹣5n+4∴an =Sn﹣Sn﹣1=2n﹣4,显然,n=1时,2n﹣4=﹣2=a1也满足上式,∴数列{an }的通项公式an=2n﹣4.(II)bn===﹣,∴Tn=(1﹣)+(﹣)+…+(﹣)=1﹣=.令>得 n>2016,∵n∈N*,故n的最小值为2017.18.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sinA=(b﹣c)sinB+(c ﹣b)sinC.(1)求角A的大小;(2)若a=,cosB=,D为AC的中点,求BD的长.【考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分析】(I)由已知,利用正弦定理可得a2=(b﹣c)b+(c﹣b)c,化简可得2bc=(b2+c2﹣a2),再利用余弦定理即可得出cosA,结合A的范围即可得解A的值.(Ⅱ)△ABC中,先由正弦定理求得AC的值,再由余弦定理求得AB的值,△ABD中,由余弦定理求得BD的值.【解答】解:(I)∵,∴由正弦定理可得: a2=(b﹣c)b+(c﹣b)c,即2bc=(b2+c2﹣a2),∴由余弦定理可得:cosA==,∵A∈(0,π),∴A=.(Ⅱ)∵由cosB=,可得sinB=,再由正弦定理可得,即,∴得b=AC=2.∵△ABC中,由余弦定理可得BC2=AB2+AC2﹣2AB•AC•cos∠A,即10=AB2+4﹣2AB•2•,求得AB=32.△ABD中,由余弦定理可得BD2=AB2+AD2﹣2AB•AD•cos∠A=18+1﹣6•=13,∴BD=.19.如图,已知长方形ABCD中,AB=2,AD=,M为DC的中点,将△ADM沿AM折起,使得平面ADM⊥平面ABCM(Ⅰ)求证:AD⊥BM(Ⅱ)若点E是线段DB上的一动点,问点E在何位置时,二面角E﹣AM﹣D的余弦值为.【考点】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分析】(Ⅰ)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证明BM⊥平面ADM即可证明AD⊥BM(Ⅱ)建立空间坐标系,求出平面的法向量,利用向量法建立二面角的夹角关系,解方程即可.【解答】(1)证明:∵长方形ABCD中,AB=2,AD=,M为DC的中点,∴AM=BM=2,∴BM⊥AM.∵平面ADM⊥平面ABCM,平面ADM∩平面ABCM=AM,BM⊂平面ABCM∴BM⊥平面ADM∵AD⊂平面ADM∴AD⊥BM;(2)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设,则平面AMD的一个法向量=(0,1,0),=+=(1﹣λ,2λ,1﹣λ),=(﹣2,0,0),设平面AME的一个法向量为=(x,y,z),则,取y=1,得x=0,z=,则=(0,1,),∵cos<,>==,∴求得,故E为BD的中点.20.已知椭圆M: +=1(a>b>0)的一个焦点为F(﹣1,0),离心率e=左右顶点分别为A、B,经过点F的直线l与椭圆M交于C、D两点(与A、B不重合).(I)求椭圆M的方程;(II)记△ABC与△ABD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求|S1﹣S2|的最大值,并求此时l的方程.【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分析】(Ⅰ)由焦点F坐标可求c值,根据离心率e及a,b,c的平方关系可求得a值;(Ⅱ)当直线l不存在斜率时可得,|S1﹣S2|=0;当直线l斜率存在(显然k≠0)时,设直线方程为y=k(x+1)(k≠0),与椭圆方程联立消y可得x的方程,根据韦达定理可用k表示x1+x2,x 1x2,|S1﹣S2|可转化为关于x1,x2的式子,进而变为关于k的表达式,再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得其最大值.【解答】解:(I)设椭圆M的半焦距为c,即c=1,又离心率e=,即=∴a=2,b2=a2﹣c2=3∴椭圆M的方程为(II )设直线l 的方程为x=my ﹣1,C (x 1,y 2),D (x 2,y 2),联立方程组,消去x 得,(3m 2+4)y 2﹣6my ﹣9=0∴y 1+y 2=,y 1y 2=﹣<0S 1=S △ABC =|AB|•|y 1|,S 2=S △ABD =|AB|•|y 2|,且y 1,y 2异号∴|S 1﹣S 2|=|AB|•|y 1+y 2|=×4×|y 1+y 2|==∵3|m|+≥4,当且仅当3|m|=,即m=±时,等号成立∴|S 1﹣S 2|的最大值为=此时l 的方程为x ±2y+=021.设函数f (x )=e x ﹣x 2﹣x ﹣1,函数f′(x )为f (x )的导函数. (I )求函数f′(x )的单调区间和极值;(II )已知函数y=g (x )的图象与函数y=f (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证明:当x >0时,f (x )>g (x );(Ⅲ)如果x 1≠x 2,且f (x 1)+f (x 2)=0,证明:x 1+x 2<0. 【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分析】(Ⅰ)求出函数的导数,解关于导函数的不等式,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即可; (Ⅱ)令F (x )=f (x )﹣g (x ),求出函数的导数,解关于导函数的不等式,求出F (x )>F (0),证出结论即可;(Ⅲ)要证x 1+x 2<0,即证x 1<﹣x 2,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只需证﹣f (x 2)=f (x 1)<f (﹣x 2),即f (x 2)+f (﹣x 2)>0,结合(Ⅱ)得出结论. 【解答】解:(I )f′(x )=e x ﹣x ﹣1,f′′(x )=e x ﹣1 当x <0时,f′′(x )<0,当x >0时,f′′(x )>0∴f′(x )在(﹣∞,0)上单调递减;在(0,+∞)上单调递增. 当x=0时,f′(0)=0为f′(x )极小值,无极大值.(II)证明:由题意g (x)=﹣f (﹣x)=﹣e﹣x+x2﹣x+1,令F (x)=f (x)﹣g (x)=f (x)+f (﹣x)=e x+e﹣x﹣x2﹣2(x≥0),F′(x)=e x﹣e﹣x﹣2x,F′′(x)=e x+e﹣x﹣2≥0因此,F′(x)在[0,+∞)上单调递增,从而有F′(x)≥F′(0)=0;因此,F (x)在[0,+∞)上单调递增,当x>0时,有F (x)>F (0)=0,即f (x)>g (x).(III)证明:由(I)知,f′(x)≥0,即f (x)在R上单调递增,且f (0)=0.因为x1≠x2,不妨设x1<x2,于是有x1<0,x2>0,要证x1+x2<0,即证x1<﹣x2.因为f (x)单调递增,f (x1)+f (x2)=0故只需证﹣f (x2)=f (x1)<f (﹣x2),即f (x2)+f (﹣x2)>0因为x2>0,由(II)知上不等式成立,从而x1+x2<0成立.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先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并将所选题号填入括号中.[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2.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为极点,以x轴正半轴为极轴)中,圆C的方程为ρ=2sinθ.(I)求圆C的直角坐标方程;(II)设圆C与直线l交于点A、B,若点P的坐标为(3,),求|PA|+|PB|的值.【考点】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分析】(I)由圆的极坐标方程ρ=2sinθ,可得ρ2=2ρsinθ,即可求圆C的直角坐标方程;(II)设A、B点所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1,t2,把直线l的参数方程代入圆C的方程,利用参数的几何意义,即可求|PA|+|PB|的值.【解答】解:(I)由圆的极坐标方程ρ=2sinθ,可得ρ2=2ρsinθ,∴x 2+y 2=2y ,∴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y=0(II )设A 、B 点所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 1,t 2,把直线l 的参数方程代入圆C 的方程 则t 1,t 2是下面方程的根(3+t )2+(+t )2﹣2(+t )=0整理得,t 2+3t+4=0所以,t 1+t 2=﹣3,t 1t 2=4(t 1,t 2同号)∵直线l 过P (3,)∴根据t 的几何意义可知|PA|=|t 1|,|PB|=|t 2|∴|PA|+|PB|=|t 1|+|t 2|=|t 1+t 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23.设函数f (x )=|x ﹣|+|x+m|(m >0) (1)证明:f (x )≥4;(2)若f (2)>5,求m 的取值范围. 【考点】带绝对值的函数.【分析】(1)运用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绝对值的和不小于差的绝对值,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证得结论.(2)若f (2)>5,即|2﹣|+|2+m|>5,即有|2﹣|>3﹣m ,即2﹣>3﹣m 或2﹣<m ﹣3.转化为二次不等式,解出即可,注意m >0.【解答】(1)证明:∵f (x )=|x ﹣|+|x+m|≥|(x ﹣)﹣(x+m )|=|﹣﹣m|=+m (m >0)又m >0,则+m ≥4,当且仅当m=2取最小值4. ∴f (x )≥4;(2)解:若f (2)>5,即|2﹣|+|2+m|>5,即有|2﹣|>3﹣m ,即2﹣>3﹣m或2﹣<m﹣3.由于m>0,则m2﹣m﹣4>0或m2﹣5m+4>0,解得m>或m>4或0<m<1.故m的取值范围是(,+∞)∪(0,1).。

推荐-重庆市南开中学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月考数学理科试题 精品

推荐-重庆市南开中学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月考数学理科试题 精品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月考数学试题(理科)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B A x y y B x y x A 则},1|{},1|{( )A .RB .(1,+∞)C .]1,(-∞D .),1[+∞2.已知等差数列共有10项,其中奇数项之和15,偶数项之和为30,则其公差是 ( )A .5B .4C .3D .23.以椭圆114416922=+y x 的右焦点为圆心,且与双曲线116922=-y x 的渐近线相切的圆的方程是( )A .091022=+++x y xB .091022=+-+x y xC .091022=--+x y xD .091022=-++x y x4.若第一象限内的A (x ,y )在直线2x+3y=6上,则x y 3223log log -有( )A .最大值23B .最大值1C .最小值23 D .最小值15.已知命题p ,q ,r 满足“p 或q ”真,“┐p 或r ”真,则( ) A .“q 或r ”假 B .“q 或r ”真 C .“q 或r ”假 D .“q 且r ”真 6.)7625tan(ππ+的值是( )A .76tanπ B .-76tanπ C .76cotπ D .76cotπ-7.在==∆ABC 则若中,21,( )A .2+B .+2C .AC AB 3132+ D .AC AB 3231+ 8.如果数列}{n a 满足:首项⎩⎨⎧+==+,,2,,2,111为偶数为奇数n a n a a a nn n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数列的奇数项 ,,,531a a a 成等比数列,偶数项 ,,,642a a a 成等差数列B .该数列的奇数项 ,,,531a a a 成等差数列,偶数项 ,,,642a a a 成等比数列C .该数列的奇数项 ,,,531a a a 分别加4后构成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D .该数列的偶数项 ,,,642a a a 分别加4后构成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9.已知椭圆12422=+y x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过F 1且倾角为45°的直线l 交椭圆于A ,B 两点,对以下结论:①2ABF ∆的周长为8;②38||=AB ;③椭圆上不存在相异两点关于直线l 对称;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个A .3B .2C .1D .010.定义在[0,1]上的函数)(x f 满足)(21)5(,1)1()(,0)0(x f x f x f x f f ==-+=,且当=≤≤<≤)20081(),()(,102121f x f x f x x 则时 ( )A .21B .161 C .321D .641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1.︒⋅︒15cos 165sin12.函数)32lg(2+-=x x y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13.不等式11log 2≥-xx 的解集为 14.设函数)(),1()1()(,)0(,1)0(,0)0(,1)(2x g y x f x x g x x x x f =--=⎪⎩⎪⎨⎧<-=>=且若的反函数为=-==--)4(),(11g y x g y 则 .15.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10201x y x ay x ,目标函数⎩⎨⎧==+=01,3y x y x z 当时z 取最大值,则a 的取值范围是16.已知数列=-++-+-+-+-==∞→-n n n n n S aa a a a a a a a a S a lim ,11111,2121216884422则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3分)平面内给定三个向量)1,4(),2,1(),2,3(=-==(1)求|223|-+(2)若)2//()(k -+,求实数k 的值18.(13分)已知函数]2,6[,cos 2)62sin()62sin()(2ππππ-∈--++=x x x x x f (1)化简函数)(x f 的解析式;(2)求函数)(x f 的最大值及相应的自变量x 的取值.19.(13分)如图,为学校现有的一三角形空地,∠A=60°,|AB|=2,|AC|=p ,(单位:米).现要在空地上种植吊兰,为了美观,其间用一条形石料DE 将空地隔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D 在AB 上,E 在AC 上)(1)设|AD|=x ,|AE|=y ,求用x 表示y 的函数关系式; (2)指出如何选取D 、E 的位置可以使所用石料最省.20.(13分)已知)(,,x f R b R a ∈∈为奇函数,且.424)2(ba a x f xx +-+⋅= (1)求)(x f 的反函数)(1x f -及其定义域;(2)设)()(],32,21[,1log )(12x g x f x k x x g ≤∈+=-若恒成立,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21.(12分)已知椭圆)0(1:2222>>=+b a by a x C ,通径长为1,且焦点与短轴两端点构成等边三角形.(1)求椭圆的方程;(2)过点Q (-1,0)的直线l 交椭圆于A ,B 两点,交直线x =-4于点E ,点Q 分所成比为λ,点E 分所成比为μ,求证λ+μ为定值,并计算出该定值.22.(12分)已知c c x x f ()(2+=为实常数),且)1()]([2+=x f x f f ,其图象和y 轴交于A 点;数列}{n a 为公差为)0(>d d 的等差数列,且d a =1;点列),,2,1))((,(n i a f a B i i i =(1)求函数)(x f 的表达式;(2)设i p 为直线i AB 的斜率,1+i i i B B q 为直线的斜率,求证数n n n p q b -=仍为等差数列;(3)已知m 为一给定自然数,常数a 满足dd m m a m m 2121)21()1(++<<+,求证数列n b n n a b c 2=有唯一的最大项.重庆市南开中学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月考数学试题(理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DCBBB DCDAC 二、填空题 11.4112.),1(+∞ 13.)0,1[- 14.-1 15.),0(+∞ 16.1 三、解答题:17.解(1))8,1()2,8()4,2()6,9(223-=--+=-+ 65|223|=-+∴c b a(2))2,34(),4()2,3(++=+=+k k k k k )2,7(2=- 且)2//()(k -+ 80)2(7)34(2=⇒=+-+∴k k k 18.解(1)12cos 2cos 212sin 232cos 212sin 23)(---++=x x x x x x f 1)62sin(212cos 2sin 3--=--πx x x(2)]1,1[)62sin(]65,2[62]2,6[-∈-∴-∈-∴-∈ππππππx x x则当)(3262x f x x 时即πππ==-有最大值119.解(1)由题意xpy p y x =⇒︒⨯⨯⨯=︒⨯⨯⨯60sin 2212160sin 21由)21(,,1≤≤=≤⇒≤x xpy x p y 所以(2)p xp x x p x x p x DE -+=︒-+=222222260cos 2||令2222221)(,||],4,1[,xp t p t p t p t DE t t x -='+-+=∈=由知, tp t 2+在(0,p )单减,),(+∞p 单增当2,24,44||,42p y x t p p DE p ===+-≥≤即此时时 故D 点与B 点重合,E 为AC 中点; 当p y p x p t p DE p ===≥<≤,,,||,412即此时时,故D ,E 两点均在距离A 点p 米处当10<<p 时,p y x t p p DE ===+-≥,1,11||22即此时 故D 点为AB 中点,E 点与C 点重合20.解:(1)由.222)(,424)2(ba a x fb a a x f xx x x +-+⋅=+-+⋅=得 )(x f 是R 上的奇函数,.1,0122)0(==+-=∴a ba f 得 又)1()1(f f =- 1=∴b .11log )(,1212)(21x xx f x f xx -+=+-=∴-得 由此得.11,0112<<-∴>-+=y yyx故反函数)(1x f - 揎义域为(-1,1)(2)当)()(,]32,21[1x g x fx ≤∈-时恒成立,222)1(11,1log 11log k x x x k x x x +≤-++≤-+∴即由2221)(,1,0,01,01],32,21[,01x x h x k k x x x k x -=-≤∴>>->+∴∈>+令且 则.350,95,95)32()(2min ≤<≤∴==k k h x h 故 21.解(1)由条件得⎩⎨⎧==⇒⎪⎩⎪⎨⎧==122122b a ab a b ,所以方程1422=+y x (2)易知直线l 斜率存在,令),4(),,(),,(),1(:02211y E y x B y x A x k y l -+=由016480448)41(14)1(2222222>+=∆=-+++⇒⎪⎩⎪⎨⎧=++=k k x k x k y x x k y222122214144,418kk x x k k x x +-=+-=+ 由⎩⎨⎧-=+=+-+=---⇒=21212211)1)(1()1(),1(),1(y y x x y x y x λλλλ即由⎩⎨⎧-=-+=+--+=---⇒=)()2)(4()4(),4(),4(021011022101y y y y x x y y x y y x EB AE μμμμ即由(1)44)2(,112121++-=++-=x x x x μλ由 )4)(1(8)(52)4)(1()1)(4()4)(1(2221212221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μλ 将222122214144,418kk x x k k x x +-=+-=+代入有 0)4)(1(413284088)4)(1(841404188222222222222=+++++---=++++-+--=+∴x x k k k k x x k k k k μλ22.解:(1)c c x c x f x f f ++=+=222)()()]([1)(1)()1()1(222222+=∴=∴++=++=+x x f c cc x c x x f(2)易得A 点为(0,1)d i d a a a a a f a f q id a a a a a f p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12()()(,1)(221112+=-=--====-=∴+++d b b d n p q b n n n n n =-+=-=∴-1,)1( }{n b ∴也为等差数列(3)当)(,N k k m n m n ∈+=≥设时121122112************=++⋅++≤++⋅++++=++⋅++<++==+++m m m m m m k m k m m m n n a n n ab a bc cd b n b n n n nnn c ∴从第m 项开始递减当m n <时,设)1,(≥∈-=k N k k m n==+++nn b n b n n n ab a bc c 2211111)1(1)1(2112112122=+⋅-++--++-≥+⋅+-+-=+⋅++>++m mk k m k k m m m k m k m m m n n a n n d n c ∴从1到m 项递增, n c ∴有唯一最大项m c。

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理)试题有答案-精品

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理)试题有答案-精品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高三数学(理科)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1. 考生在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在答题卡上.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3. 填空题和解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后的框内,答在试卷上无效.1.设集合{123}A =,,,{45}B =,,{|}M x x a b a A b B ==+∈∈,,,则M 中的元素个数为A .3B .4C .5D .62.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议,会议是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如图)设计的,其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组成,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边长分别是3和4,在绘图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直角三角形部分的概率为 A .125B .925C .1625D .24253.设i 为虚数单位,则下列命题成立的是A .a ∀∈R ,复数3i a --是纯虚数B .在复平面内i(2i)-对应的点位于第三限象C .若复数12i z =--,则存在复数1z ,使得1z z ∈RD .x ∈R ,方程2i 0x x +=无解4.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3215109S a a a =+=,,则1a =A .19B .19-C .13D .13-5.已知曲线421y x ax =++在点(1(1))f --,处切线的斜率为8,则(1)f -=试卷类型:A天门 仙桃 潜江A .7B .-4C .-7D .4 6.84(1)(1)x y ++的展开式中22x y 的系数是A .56B .84C .112D .1687.已知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单位:cm ),可得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A .4cm 3B .5 cm 3C .6 cm 3D .7 cm 38.函数()sin()(0,0)f x A x A ωϕω=+>>的图像如图所示,则(1)(2)(3)(18)f f f f ++++的值等于ABC 2D .19.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其中输入的变量x 在1,2,3…,24 这24个整数中等可能随机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秋高三(上)期末测试卷理科数学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已知等差数列中,,则的公差为A. B. 2 C. 10 D. 13【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得:.本题选择B选项.2. 已知集合,则A. {1,2}B. {5,6}C. {1,2,5,6}D. {3,4,5,6}【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得:,结合交集的定义有:.本题选择C选项.3. 命题“若,则”,则命题以及它的否命题、逆命题、逆否命题这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 1B. 2C. 3D. 4【答案】B【解析】命题“若,则”是真命题,则其逆否命题为真命题;其逆命题:“若,则”是假命题,则其否命题也是假命题;综上可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2.本题选择B选项.4. 已知两非零复数,若,则一定成立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利用排除法:当时,,而,选项A错误,,选项B错误,当时,,而,选项C错误,本题选择D选项.5. 根据如下样本数据:得到回归方程,则A.B. 变量与线性正相关C. 当=11时,可以确定=3D. 变量与之间是函数产关系【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得:,,回归方程过样本中心点,则:,求解关于实数的方程可得:,由可知变量与线性负相关;当=11时,无法确定y的值;变量与之间是相关关系,不是函数关系.本题选择A选项.点睛:一是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只有在散点图大致呈线性时,求出的线性回归方程才有实际意义,否则,求出的线性回归方程毫无意义.二是根据回归方程进行预报,仅是一个预报值,而不是真实发生的值.6. 执行如下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值为9,则输出的结果是A. B. 0 C. D. 1【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得,该流程图的功能计算的值为:.本题选择C选项.7. 函数的图象大致为A. B.C. D.【答案】A【解析】由函数的解析式可得:,则函数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选项C,D错误;函数的定义域为,则,选项B错误;本题选择A选项.8. 甲、乙、丙、丁五位同学相约去学校图书室借阅四大名著(每种名著均有若干本),已知每人均只借阅一本名著,每种名著均有人借阅,且甲只借阅《三国演义》,则不同的借阅方案种数为A. 72B. 60C. 54D. 48【答案】C【解析】分类讨论:若乙丙丁戊中有人借阅《三国演义》,则满足题意的不同借阅方案种数为种,若乙丙丁戊中没有人借阅《三国演义》,原问题等价于4个球放入三个盒子,每个盒子均不空,放置的方法为:2+1+1,结合排列组合的结论可得:此时的不同借阅方案种数为种,综上可得,不同的借阅方案种数为种.本题选择B选项.点睛:(1)解排列组合问题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按元素(或位置)的性质进行分类;二是按事情发生的过程进行分步.具体地说,解排列组合问题常以元素(或位置)为主体,即先满足特殊元素(或位置),再考虑其他元素(或位置).(2)不同元素的分配问题,往往是先分组再分配.在分组时,通常有三种类型:①不均匀分组;②均匀分组;③部分均匀分组,注意各种分组类型中,不同分组方法的求法.9.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人持金出五关,前关二而税一,次关三而税一,次关四而税一,次关五而税一,次关六而税一,并五关所税,适重一斤”。

其意思为“今有持金出五关,第1关收税金为持金的,第2关收税金为剩余金的,第3关收税金为剩余金的,第4关收税金为剩余金的,第5关收税金为剩余金的,5关所税金之和,恰好重1斤。

”则在此问题中,第5关收税金为A. 斤B. 斤C. 斤D. 斤【答案】B【解析】设持有的金为金,由题意可得:第一关的税金为,第二关的税金为,第三关的税金为:,同理,第四关的税金为,第五关的税金为,由题意可得:,据此可得:,第五关的税金为:斤.本题选择C选项.10. 已知函数在区间[]内单调递减,则的最大值是A. B. C. D.【答案】C【解析】整理函数的解析式有:,函数在区间[]内单调递减,则:,求解关于的不等式可得:,即的最大值是.本题选择C选项.11. 已知点,点的坐标满足,则的最小值为A. B. 0 C. D. -8【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得:,即为点与点的距离的平方,结合图形知,最小值即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平方,,故最小值为.本题选择C选项.点睛:(1)本题是线性规划的综合应用,考查的是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的求法.(2)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给目标函数赋于一定的几何意义.12. 已知关于的不等式存在唯一的整数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答案】A【解析】不等式即,设,,故在上单减,在上单增,,故的图象大致如图所示,又直线恒过定点,由图形知,且不等式的唯一整数解为,故且,所以且,即.本题选择B选项.第II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

第22题-第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二项式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___________。

【答案】15【解析】由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有:,令可得:,则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14. 已知向量的夹角为,若,则___________。

【答案】3【解析】由题意可得:,整理可得:,据此可得:.15. 当正实数变化时,斜率不为0的定直线始终与圆相切,则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设,则,即,因为该等式对任意成立,故,即,则直线的方程为.16. 已知为双曲线与圆的一个公共点,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设,若,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由题知,又,所以,两式做比值可得:,而,又,,故,.点睛:双曲线的离心率是双曲线最重要的几何性质,求双曲线的离心率(或离心率的取值范围),常见有两种方法:①求出a,c,代入公式;②只需要根据一个条件得到关于a,b,c的齐次式,结合b2=c2-a2转化为a,c的齐次式,然后等式(不等式)两边分别除以a或a2转化为关于e的方程(不等式),解方程(不等式)即可得e(e的取值范围).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已知数列满足:。

(I)求证:为等差数列;(II)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I)详见解析;(II).【解析】试题分析:(Ⅰ)由递推关系可得:,则数列为等差数列;(Ⅱ)结合(Ⅰ)的结论可得:,,裂项求和可得数列的前项和为.试题解析:(I)由递推关系可得:,故为等差数列;(Ⅱ)由(Ⅰ)知,故,,点睛:使用裂项法求和时,要注意正负项相消时消去了哪些项,保留了哪些项,切不可漏写未被消去的项,未被消去的项有前后对称的特点,实质上造成正负相消是此法的根源与目的.18.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且(I)求A;(II)若,△ABC的面积为,求的值。

【答案】(I);(II).【解析】试题分析:(Ⅰ)由题意结合辅助角公式可得:,则;(Ⅱ)由题意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结合余弦定理可得,则,有正弦定理边角互化可得.试题解析:(Ⅰ),即,由知,故,即(Ⅱ)由得,从而,即,.19. 某百货商场举行年终庆典,推出以下两种优惠方案:方案一:单笔消费每满200元立减50元,可累计;方案二:单笔消费满200元可参与一次抽奖活动,抽奖规则如下:从装有4个小球(其中2个红球2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盒子中随机摸出2个小球,若摸到2个红球则按原价的5折付款,若摸到1个红球则按原价的7折付款,若未摸到红球按原价的9折付款。

单笔消费不低于200元的顾客可从中任选一种优惠方案。

(I)某顾客购买一件300元的商品,若他选择优惠方案二,求该顾客最好终支付金额不超过250元的概率。

(II)若某顾客的购物金额为210元,请用所学概率知识分析他选择哪一种优惠方案更划算?【答案】(I);(II)方案二.【解析】试题分析:(Ⅰ)原问题即顾客最终至少摸到一个红球,由题意结合对立事件公式可得所求概率为;(Ⅱ)若选择方案一,则需付金额元;若选择方案二,设需付金额元,求得其分布列,计算方差可得,故选方案二更划算.试题解析:(Ⅰ)顾客最终支付金额不超过250元,即至少摸到一个红球,故所求概率为;(Ⅱ)若选择方案一,则需付金额元;若选择方案二,设需付金额元,则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为:,故选方案二更划算.20. 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是,椭圆C的上顶点到直线的距离为,过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椭圆C相交于M,N两点,且|MN|=1。

(I)求椭圆的方程;(II)过点的直线与椭圆C相交于P,Q两点,点),且,求直线的方程。

【答案】(I);(II).【解析】试题分析:(Ⅰ)由得,由得,故,求解方程组有,,则椭圆的方程为;(Ⅱ)设直线方程为,与椭圆的方程联立可得,则,利用平面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有,据此可得关于实数k的方程,解得或,经检验当不合题意,则直线的方程为.试题解析:(Ⅰ)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有,整理可得,由通径公式有,整理可得,故,,,椭圆的方程为;(Ⅱ)设直线方程为,与椭圆的方程联立消去得,设,则,由得,即,即,,即,解得或当时,直线经过点,不满足题意,舍去,故,所以直线的方程为.点睛:(1)解答直线与椭圆的题目时,时常把两个曲线的方程联立,消去x(或y)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然后借助根与系数的关系,并结合题设条件建立有关参变量的等量关系.(2)涉及到直线方程的设法时,务必考虑全面,不要忽略直线斜率为0或不存在等特殊情形.21. 已知函数存在唯一极值点。

(I)求的取值范围;(II)证明:函数与的值域相同。

【答案】(I);(II)详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Ⅰ)由题意可得:,,分类讨论:当时,在内有唯一极值点;当时,若,无极值点,若,有两个极值点,不合题意;则;(Ⅱ)由(Ⅰ)知,,设,则在上单减,在上单增,的值域为,则原问题等价于,即,整理变形为,导函数单增,则原问题等价于,据此命题得证.试题解析:(Ⅰ),,当时,,故在上单调递增,又时,,,故在内有唯一实根,即在内有唯一极值点;当时,由得,故在上单增,在上单减,若则恒成立,此时无极值点,若,又时,时,此时有两个极值点;综上,;(Ⅱ)由(Ⅰ)知,,设即,则在上单减,在上单增,的值域为,要使与的值域相同,只需,即,即,又,故即,故只需证,又单增,所以要证即证,而,故得证.请从下面所给22.23两题中选定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按所答第一题评分。

22.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方程为,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点,分别在直线和曲线上运动,的最小值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