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习题课件:促进民族团结

4.2018年2月20日,新疆克拉玛依市中级人民法院全院干警与自己的结亲对象齐聚一
堂,共同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新春联谊活动。主持人为在场所有人送上了新春
祝福,并为大家介绍了庆祝春节的风俗习惯,干警们表演了民族舞蹈,独唱等节目。举
办这一活动有利于(
)
A
A.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B.尊重宗教信仰,维护国家统一
(1)请你列举出国家加大援助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些具体举措。 (2)你认为开展对口援疆工作有什么意义?
答案:(1)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②修建青藏公路、铁路。③建设西气东输工程。④ 少数民族农牧民免费看病。⑤中西部地区在省级重点中学开办“西藏班” “新疆班”。⑥设立“少数民族扶贫专项贷款”。⑦实施“援疆工程”等。 (2)①有利于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 繁荣。②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③有利于促进民族关系更加 融洽,社会更加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知识 点
内容
民族
(1)民族分布特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以汉 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 交错杂居 的民族分布特点。 (2)我国坚持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 原则,将 民族.
促进民族 共同
发展的必 要性
•
1.通过归纳新中国建立以来文艺事业 的发展 和成就 ,培养 学生从 文艺现 象中领 悟历史 的能力 ;
•
2.通过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事业 发展的 原因、 党的十 一届三 中全会 以来文 艺园地 出现繁 荣局面 的原因 ,培养 学生正 确认识 和说明 问题、 分析问 题的能 力;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1课时促进民族团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一课时,主要讲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促进民族团结。
教材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强调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引导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实例分析,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民族团结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容易受到民族矛盾、民族歧视等不良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提高民族团结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掌握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提高民族团结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促进民族团结。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民族团结的内涵,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引起学生对民族团结的思考,导入新课。
2.知识讲解:讲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我国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强调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民族团结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提高民族团结意识。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促进民族团结,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原创1:7.1 促进民族团结

当代中国有56个互相区别的民族,各民族各美其美,共生共荣,这是 中华民族的“多元”。同时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是共同历史、文化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共称“中华民族”, 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体”。
汉族人数最多
民族国情
少数民族:55个
民族分布特点: 以汉族为主,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处理民族关系 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形成了平等 团结互助和 谐的社会主 义新型民族 关系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原则1:民族平等
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原则3:各民族共同繁荣
一方面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行扶助政策,提 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援,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屋脊”上的通讯
青藏公路
少数民族中小学校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 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 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 分裂的行为。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新知导入 “ 民 族 仇 杀 , 国 无 宁 日 ”
1994年,在非洲的小国卢旺达,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屠杀惨案,在短短的三个月 时间里,卢旺达国内的胡图族就屠杀掉了图西族和胡图族温和派100多万人。 国内的民族冲突是不是外敌入侵更恐怖呢?我们该从卢旺达吸取怎样的教训呢?
西藏抗英战士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语言的使用十分复杂。目前56个民族使用的 语言,初步统计有80多种。它们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和印 欧5个语系,并由10个语族(9个少数民族语族加汉语)和16个语支组成。 目前,我国已正式使用和经国家批准推行的少数民族文字有19种。
(人教版)九年级道法上册实用课件-【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目标导航
1.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 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以及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 3. 了解我国为维护民族团结的相关政策,自觉以
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新课导入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 弟姐妹是一家。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 福,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坚持民族 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旗帜鲜明 地反对分裂,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探究与分享
教材94-95页
➢结合材料讨论:两地为发展经济采取了哪 些措施?这些措施对于其他民族地区发展 经济有什么借鉴意义?
他们依靠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因 地制宜,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优势,大力发展 畜牧业、旅游业和种植业,建立各种形式的农
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多种销售模式,促进了当 地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些措施为其他民族地区 发展经济提供了可借鉴经验,其他民族地区可 以学习这两个地区发展经济的经验,结合本地 区的实际,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中叶,壮汉两族共同成立黑旗军抗法援越;1895 年,云南苗族豪侠项从周率汉、苗、瑶、壮、傣 各族人民英勇抗击法国侵略者;傈僳族人在云南 怒江英勇抗英;景颇族首领木然早乐东率部赶走 英国侵略者等。②这些英雄人物身上都闪耀着自 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
探究与分享
教材93页
➢小组合作,结合材料讨论:各族群众积极主 动参与玉树抗震救灾说明了什么?
启示我们,维护民族团结( D )
①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②要消除各民 族之间的差异 ③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进步 和发展 ④各民族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 (2017·新疆中考)新疆与内地之间的发展差
202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1课时促进民族团结说课稿新人教版

介绍与民族团结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民族团结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民族团结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促进民族团结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4.我们了解到青少年如何为维护民族团结做贡献,包括学习民族知识,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积极参与民族团结活动,倡导各民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等。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促进民族团结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促进民族团结的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民族团结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新的学习打下基础。
4.各民族在语言文字上的相互借鉴。如汉族的汉字,吸收了少数民族的象形、会意等造字法,形成了独特的汉字文化。
5.各民族在宗教信仰上的相互尊重。如汉族的佛教、道教等宗教,以及藏族的藏传佛教、回族的伊斯兰教等,各民族在宗教信仰上相互尊重、和谐共处,共同维护了民族团结。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 第4单元 第7课 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第7课第1课时促进民族团结知识归纳1.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原则及民族关系分别是什么?(1)民族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族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各民族____________。
(3)民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2.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中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表现是什么?(1)在我国,各民族不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____________。
(2)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______________,承担相同的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共同繁荣?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__________,促进民族地区__________,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__________。
知识演练核心知识点一民族大家庭1.近几年,陕西援疆以改善民生和争取民心为根本,重点抓好就业、教育、人才等工作,为新疆营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对此,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 A.我国各民族和谐相处,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矛盾B.我国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C.我国开始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D.我国努力践行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2.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A.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B.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C.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D.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3.今天,“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理念已经成为各族人民的共识。
这个共识表明我国()①各民族之间血脉相通、命运相系、休戚与共①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①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①各民族之间没有差异A.①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核心知识点二家和万事兴4.某社区是个典型的多民族混居社区。
九年级道法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含习题) 课件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陕西省、 甘肃省、青海省、云南省、贵州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西藏自治区等12个省、自治 区、直辖市,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 ,约占全国的71.4%。
西部大开发,在党和人民的共同 努力下,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
兴边富民实施范围:全国135 个边境县(旗、市、市辖区)和新 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6个边境团场, 有民族自治地方107个;190多万平 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在2100万的边 境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8%。 为帮助边境民族地区尽快摆脱贫困 落后状况,使之逐步缩小与发达地 区之间的差距。
我国怎样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呢?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注意:
区别于港、澳、台 的高度自治!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在我国有哪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我国少数民族节日 著名的有: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 傈僳族的刀杆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 三月节、回族开斋节、古尔邦节、藏族雪 顿节、
式发展的快车道
阅教学读目感标 悟
看教材,结合 P95“相关链接” 回答问题:
内地西藏班 的开办有何意 义?
2. 国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采取的措施 ②民生方面---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 就业政策,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保障和改善
民生
教视学目频标探究
看视频,答问题:结合P94“鱼皮画”、 P96“相关链接”:如何对待少数民族文化?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七里初中 高鹏飞
主题一:民 族 大 家 庭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作业课件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11.(2020·湖南益阳)国家科技援疆工程作为对口援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援疆 工作的整体部署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2020年3月30日,湖南第九批援 疆干部人才123人启程赴疆,将在产业、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给予援助。 这表明我国( D )
①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②实现了各民族的同步富裕 ③致力于促进 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10.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岭大地腾冲、昆明等地考察调研时强调,民 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 要保证。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 基础。这说明( B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②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 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③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 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④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 民族的最高利益
①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②可以增进友爱,促进民族团结 ③有利于 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④能迅速消除两地间的发展差距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世界文化遗产——“花儿”,是西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在第十六届中国西部 民歌(花儿)歌会上,来自藏、壮、回、苗、彝、蒙古等10多个民族的百余名民歌花 儿高手尽显民族艺术风采。中国西部民歌歌会的举办( C)
9.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 能少”“各民族团结携手,共同迈进全面小康”。这体现了( D )
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②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③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同步富裕 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语解读 对口援疆
对口援疆,即从2010年开始,国家以灾区重建的模式来扶持新疆,要求全国19 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各省市需建立起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援助新疆的 有效机制,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并且要下大力气帮助新疆各族群众解决就业、教 育、住房等基本问题,同时支持新疆相关特色产业的发展,提高新疆自身的“造血” 功能。
材料二 我国宪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 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 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探究交流
(1)结合材料一,请你谈谈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答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答案] 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②我国各 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③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 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 共同富裕、共同繁荣。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 务。
谢 谢 观 看!
2.在我国,民族平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各民族不论 人口 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 高低 、
风俗习惯 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
平等 的一员,具有 同等 的社会地位。
(2)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 权利 ,承担
相同的 法定义务
。
3.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 最高 利 益。 (2)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 的宝贵传统。
(3)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 共命运 、心连心,克服种种
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 、 共同富裕 、
共同繁荣 。
(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和光荣义务 。
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手足相亲、守望相
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繁能荣发展
。
4.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就业 政策,初步建立 基本医疗保障 制度,从而促进民族关 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3)(民族文化)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 保护 、继承、 创新 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 文化交流 ,
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古文解读 同心掬得满庭芳(教材P96)
探究点二 家和万事兴
情境链接
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继续加 强对民族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支持。组织好广西壮族自 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加强各民族交往 交流交融,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更加坚实、纽带更加牢固。
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民族平等的主要表现、维护民族团结的意义
必要性
增进民族团结的必由之路
措施
加大扶贫支持力度 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 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建设
课堂探究
探究点一 民族大家庭
情境链接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 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 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的合 法权益,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
画中有话
思考:漫画说明了什么? 解读: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 新型民族关系,我们要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课内总结
促进民族 团结
民族大家庭
加快民族 地区发展
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特点:大散居、 小聚居、交错杂居 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 共同繁荣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
课前预学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大杂居 、 小聚居 、相互 交错
中华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 坚持民族 平等 、民族团结和各民
民族 则
族 共同繁荣
大家庭 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 区域自治 制度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探究交流
(1)材料说明了什么?
[答案]国家重视和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我国是如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
[答案] ①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 展;②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 度;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 族之间的文化交流;④加快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等。
(3)“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说明了什么?它主要 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说明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表现:①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 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 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②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 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1)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地区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2)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 差距 ,促 进民族地区 共同繁荣 ,是增进民族 团结 、发展社会主义 民族 关系 的必由之路。
5.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采取了哪些措施?
(1)(经济社会)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 人力 、物力、 财力 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社会事业)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 教育 ,实施积极的
(3)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人人有责。为此,你打算怎样做?(常考拓 展)
[答案]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②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③尊重各民族的语言 文字;④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⑤积极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提高人们的民 族团结意识;⑥与各民族同学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⑦积 极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