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图
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图

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乙肝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冲洗,挤压伤口刺激出血,同时用流动水冲洗消毒及伤口处理上报至感染管理科 预防用药定期随访风险评估上报预防保健持上报表(有护士长或科主任签字)、费用单据报销医务人员暴露于乙肝污染血后 挤压伤口刺激出血,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上报科主任或护士长上报至医院感染办公室未接种过乙肝疫苗HbsAb(-) HbsAg(-)接种后无抗体产生HbsAb(-) HbsAg(-)HbsAb(+)定量<10/iu/mlHbsAb(+) 定量>10iu/ml 或HbsAg(+)用碘伏或75%乙醇等消毒、包扎①肌注HBIG200u(24h 内)②按1、3、6个月分别接种乙肝疫苗30ug 、20ug 、10ug①肌注HBIG200u(24h 内) ②按0、1、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各10ug不需做特殊处理1个月后随访上报预防保健持上报表(有护士长或科主任签字)、费用单据报销肌注HBIG200u(24h)梅毒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医务人员暴露于丙肝污染血后目前尚无统一预防用药标准1、3、6个月 追踪肝功能、丙肝抗体及HCV-RNA挤压伤口刺激出血,同时用流动水冲洗科主任、护士长报告医院感染办公室用碘伏或75%乙醇等消毒、包扎详细登记时间、地点、污染物、伤口部位深浅、有无出持上报表(有护士长或科主任签字)、费用单据报销上报预防保健科丙肝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HIV 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医务人员暴露于梅毒污染血后长效青霉素120万U/次,肌注,1次/周,连续3周3个月追踪梅毒抗体 挤压伤口刺激出血,同时用流动水冲洗报 告科室主任、护士长报告感染办公室 用碘伏或75%乙醇等反复消毒、包扎详细记录时间、地点、污染物、伤口部位与深浅、有无上报预防保健费用报销:持上报表(有护士长或科主任签字)、费用单据暴露级别组织专家风险评估估根据暴露级别情况进行随访报告感染控制科用0.5%碘伏或75%乙醇等反复消毒、包扎;被暴露的粘膜,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暴露源级别一级暴露评估预防用药方案一级暴露 暴露源轻度不使用预防性用药使用基本用药程序强化用药程序一般采用二联(4h 内)AZT (叠氮胸腺核苷)200mg/次,tid,连用28天 3TC(拉米夫啶)150mg/次,tid,连用28天在基本用药方案上,加用茚地那韦800mg ,tid ,连用28天随访和咨询的内容包括: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职业暴露处置流程图

暴露后立即局部清洗、消毒、报院感科
↓ 乙肝 ↓ 立即行乙肝 标志物检测 (“两对半”) ↙ 接种过疫苗且 HBsAb(+) ↓ 24h内接种 HBIG200IU,6 个月后复查乙 肝标志物 ↘ 未接种或接种后 HBsAb(-) 3个月、6 个月追踪 检测HCV 立即接种 抗体及肝 HBIG200IU并完 功能根据 成乙肝疫苗接种 结果决定 (0、1、6个月) 处理方案 6个月后复查 乙肝标志物 ↓ ↓ 丙肝 ↓ 当前无有 效疫苗, 暴露后行 HCV抗体 检测 ↓ ↓ HIV ↓ 立即报 公共卫生科 ↓ 进行危险性 评估并决定 用药方案 ↓ 暴露后第4周 、第8周、第 12周及6个月 行HIV抗体检 测 ↓ 梅毒 ↙ ↘
青霉素不过敏者 青霉素过敏者
↓
↓
苄星青霉素 240万U,双 侧臀部肌肉 注射(每次 每侧各120 万U),每周 一次,使用 2-3周
多西环素 (强力霉素) 100mg BID 连 用14天 (头孢曲松最 佳剂量和疗程 尚未确定,推 荐2.0肌注,连 用10-14天)
备注:1.若患者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实验TPPA(+),还应继续对患者进行梅毒甲苯胺红血清不加热反应素试验 (TRU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检测,若二者均为阳性为现症感染
各种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图

锐器伤后处理流程图
乙肝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
注:1、抗体反应未知者进行抗原抗体检测,如检测结果不充分,应采取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的措施。
2、对接种乙肝疫苗的接触者开展跟踪检测:在最后一剂疫苗接种1个月-2个月之后进行病毒抗体追踪检测;如果3个月-4个月前注射过乙肝免疫球蛋白,则抗原抗体反应不能确定为接种疫苗后产生
的免疫反应。
丙肝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
注:接触4个月-6个月之后进行丙型肝炎抗体和丙氨酸转氨酶基线检测和追踪检测。
如想早期诊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应在接触4周-6周后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
通过补充检测,反复确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酶免疫(EIas)水平。
梅毒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
注:青霉素过敏者建议用红霉素片0.5g口服,每日3次。
连服15日 HIV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
HIV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
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图

一般性消毒
院感办评估登记
根据相关疾病防治规范进行处理
将Hale Waihona Puke 验结果报院感办 存档 如为 HIV 职业暴露,向 cdc 报告
门诊药房领取药 品
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定期化验检查、随访
发 生 职 业 暴 露
向科主任、护士长报告
同时根据暴露情况及时处理
皮肤刺伤
粘膜污染
皮肤完整
填报医院统一制定的职业 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
在伤口旁轻轻挤 压,尽量挤出损伤 处血液。
用生理盐水或清 水反复冲洗
肥皂和清水冲 洗
75%酒精、0.5%碘 伏涂抹消毒 向院感办及主管行政科室 报告同时上交文字材料
0.5%碘伏冲洗 或涂抹消毒
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置流程图

化验
级别
碘或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
伤口,如损伤粘膜应反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受伤员工乙肝表面
受伤员工乙肝表面抗
用生理盐水冲洗
抗原阳性或表面抗体阳
原阴性或表面抗体阴性
性
不需要注射乙肝疫
锐器无污染乙肝、
锐器污染或可能污染
苗或乙肝高效免疫球蛋
丙肝、艾滋病病毒
乙肝、丙肝、艾滋病病毒
白
抽血、密切
暴露源
暴露
暴露
观察
艾滋病病毒 源乙肝表 源丙肝表
Administrator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置流程图
发生职业 暴露 伤口紧急 处理
处理
方法 应当在伤口旁轻轻挤
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
报告科主任、护
士长 报告院感科(电话报告 62226303,并填写登记表后前往感染科进行
评估)
血流,再用流动水冲洗
针刺伤员工抽血
院感科紧急评估其
冲洗后,用消毒液金雅
Administrator
.2
阳性
面抗原阳 面抗原阳
预防性用药方案 4 小时内实施不超过 24 小 时
当天、第 4 周、8 周、12 周及第 6 月随访和
性 ①肌注
HBIG200u( 24h ) 内
性 当天、第
1 月、3 月、6 月随访并咨
咨询
②按程序接种 询 当天、第 3 月、6 月乙随肝访疫并苗咨询
.1 记录整个过程,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各种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图

锐器伤后处理流程图冲洗乙肝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厂①24小时内立即接种HBIG0.06ml/kg②完成乙肝疫苗接种 (0、1、6 月)< __. ___定期(暴露时、3个月后、6个月后 )追踪肝功能、乙肝抗体注:1、抗体反应未知者进行抗原抗体检测,如检测结果不充分,应采取注射乙肝高效免疫 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的措施。
(------------------ >未接种乙肝疫接种后无抗体 产生 HbsAb(-)HbsAg(-) HbsAb(+)或定量〉10iu/ml或 HbsAg(+)不需进一步处理1rHbsAb(定量v 10/iu/ml2、对接种乙肝疫苗的接触者开展跟踪检测:在最后一剂疫苗接种1个月-2个月之后进行病毒抗体追踪检测;如果3个月-4个月前注射过乙肝免疫球蛋白,则抗原抗体反应不能确定为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反应。
丙肝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J T医务人员暴露于丙肝污染血后冲洗1F消毒报告\__*科室王任、护士长时间、地点、污染物、伤口部位与深浅、有无出血等*目前尚无统一预防用药标准i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f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定期追踪(暴露时、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肝功能、丙肝抗体报告无伤口皮肤用肥皂液流动水冲洗;粘膜用生理盐水冲洗;有伤口应当轻轻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刺激出血,同时用肥皂水流动水冲洗.用碘伏或75 %乙醇等反复消毒、包扎注:接触4个月-6个月之后进行丙型肝炎抗体和丙氨酸转氨酶基线检测和追踪检测。
如想早期诊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应在接触 4 周-6 周后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通过补充检测,反复确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酶免疫(Elas)水平。
梅毒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医务人员暴露于梅毒污染血后暴露时、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注:青霉素过敏者建议用红霉素片0.5g 口服,每日3次。
连服15日HIV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HIV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医务人员暴露于HIV污染血后三级暴露暴露源轻度或重度无伤口皮肤用肥皂液流动水冲洗,粘膜用生理盐水冲洗,有伤口应当轻轻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刺激出血,同时用肥皂水流动水冲洗风险评估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图

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图判断职业暴露的性质1、抗-HIV阳性→请专家评估伤口暴露级别→决定是否用药→若需用药,尽量在1小时内服用→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报所在地区疾病控制部门。
2、被HBV阳性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μg、5μg、5μg(按0、1、6月间隔)HIV暴露后的预防治疗治疗前必须先进行暴露的危险性评估,以决定是否进行HIV暴露后的预防治疗及治疗方案。
采取预防治疗的时间越早越好,最迟不能超过72小时,需连续治疗28天,服药过程中注意监测有无副作用,并在暴露后当时及一个月、三个月时检测HIV。
职业暴露处理原则:(1)及时处理原则。
意外暴露一旦发生,应尽快对暴露部位就近冲洗和消毒,服用抗病毒药物,服药时机是越快越好,一般在1小时内服药的预防性效果较好;(2)报告原则。
报告是为了部门和单位领导了解和分析意外发生原因和后果,以便于对当事人提供医疗和心理支持,并在发生暴露感染HIV情况下,对个人、家庭生活予以救助和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3)保密原则。
由于HIV感染者可能面临来自各方的歧视和压力,因此,意外暴露发生后,当事人最好只向部门主管和单位主要领导报告,有关知情者应为当事人严格保密,特别是已造成暴露感染的情况下,任何人向外界和无关人员泄露当事人的感染情况;(4)知情同意的原则。
目前使用的预防性抗病毒药物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且预防效果不是绝对的,只能降低意外暴露后感染HIV的发生率。
因此,抗病毒药物预防性治疗前应告知当事人有关利益和风险,在其知情同意后使用。
感一科预防职业暴露的措施有哪些,发生职业暴露后如何处置医院职业暴露预防处理措施为维护医务人员及其他部门有关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在工作中发生经血传播疾病如:梅毒、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尤其是艾滋病等职业暴露感染,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后最大限度的避免或减少经血传播疾病的病毒感染,特制定具体预防处理方案. 一、职业暴露1.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在从事医疗防治工作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经血传播疾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经血传播疾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2. 数据分析表明:执行严格的安全操作及防护措施,医护及检验等人员的职业暴露事件是可以避免的.二、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1. 医务人员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包括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滑液、阴道分泌物等人体物质)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预防措施.2. 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3. 在诊疗、护理操作工程中,有可能发生病人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如:外科手术、口腔治疗、消化道内镜、泌尿系内镜等专科检查诊疗).4.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5.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6.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7.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三、职业暴露后的预防处理(一) 紧急局部处理:首先应立即进行局部紧急处理,包括轻挤出血、清洗、局部消毒等.1. 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2.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洗手液和流动水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3.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4. 对被乙肝病毒暴露的粘膜或伤口尽早施行被动免疫. (二) 登记、免疫接种、上报、随访制度1. 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医院组织相关专家对暴露发生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估,报告预防科并对暴露者及患者进行相关的血清学检查及随访、监控。
职业暴露处理基本流程图

报告 评估
职业暴露部位 皮肤刺伤 黏膜接触 完整皮肤污染 伤口旁端轻轻挤压(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不得进行伤口处的局部挤压,禁止吮吸伤口 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10分钟 用洗手液和流动水冲洗5分钟 常规皮肤消毒 不需要暴露后预防 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包扎 科室负责人(科室主任、
护士长)
感染管理科 随访 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科
室负责人签字
根据暴露源情况,开具相关检查单 评估暴露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根据化验单结果,采取相
应处理措施 用洗手液和流动水
冲洗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