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明都有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论中西方古代神话的异同

从小我们就非常熟悉女娲、嫦娥、黄帝等神话人物,他们有的是人类的救星,有的有着非同一般的经历,有的则展示了可贵的精神。
这些神话故事对我们人格的培养也发挥了不少的作用。
后来我们又接触了西方神话,知道了西方神话中的宙斯、阿波罗、奥丁等众神,这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让我们看到了两种文化的不同。
下面,我们将中国古代神话与西方神话作一比较。
简单探讨研究一下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中国上古神话没有得到充分发育,它没有欧洲那样的神话巨制,现存的神话都是支离破碎的,散见于各种古代典籍之中,在经、史、子、集四部里都有,并且不成系统。
然而,古希腊神话却不同。
希腊有一部长达48卷,近两万八千行的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记载、加工了古希腊丰富的神话传说,并形成了一个完整、庞大的神话传说体系。
这是由于希腊神话产生之时,曾出现若干城邦奴隶制国家,与此同时出现了相应的城邦文化,出现了史诗形式及悲剧,这些史诗和悲剧都以古神话为武库和素材,因而使得希腊上古时代的神话得到记录、整理、加工和流传。
此外,古希腊直至公元前4世纪为马其顿所吞并时,还是奴隶社会,奴隶社会越长,对上古神话的保存发展才越有好处。
再有,早在荷马时代,希腊人便已基本上作为一个整体在活动了,他们的城邦以斯巴达、雅典为首,经常联合行动,于是他们中间出现了像荷马那样的人物,把分散、零碎的神话综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以后希腊神话一直被保存下来。
中国上古神话以“善”为美学思想的核心,神话中的神是人类的保护者,是利人者,是真、善、美的化身。
如黄帝惩恶助善,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追日,这些神话歌颂的是正义、善良、勤劳、勇敢、乐观、毫迈的精神,只有善的歌颂,没有恶的批判。
神话中反映的是劳动创造世界的思想情调与自我献身的精神。
中国神话越发展越强调人的力量。
越重视人的社会性,越被人的理性所掌握。
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则多与嫉妒、仇恨、惩戒、复仇、灾难相关,存有罪恶因素,这些神灵往往捉弄人类,追求个人物质、肉体的享受。
中外神话故事相似的故事

中外神话故事相似的故事我们看待中西方历史的时候,往往不自觉地去发现二者之间的不同,对于二者之间的相同点往往视而不见,其实,中西方之间的相同相似点是非常多的,如果把相同点和不同的综合起来看,东西方文明更像是从同一个文明母体里孕育出的两朵花,虽然各有特色,却是同根相生。
1、抟土造人关于人类的起源,东西方的神话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在中国,人类起源于女娲抟土造人,在西方,人类源于上帝创造,比较一下,这两个人类起源的神话其实是高度相似的。
《太平御览》: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
《圣经.创世纪》: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成人形,把生气吹进他的鼻孔里,那人就成了有生命的活人,名叫亚当。
东西方关于造人的神话的共同点如下:人都是神创造的,都是用泥土做成的。
不同之处是造人的主角发生了变化,在西方的神话中,上帝是造人的主角,在东方,女娲石造人的主角。
2、大洪水关于大洪水的传说,在东西方都有,而且洪水的过程也非常相似。
《尚书.尧典》:“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下民其咨,有能俾乂?”《圣经.创世纪》:水势在地面上越来越大,天下所有的高山都被淹没了。
水势浩大,比众山高出七公尺,山岭都被淹没了。
在《尚书》,记载的大洪水是“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水势非常大,在《圣经》里是“高山都被淹没了”,两者对洪水的描写是非常一致的,都提到了大水漫过高山。
关于大洪水,东西方对水势的描写非常一致,不一致的地方是人们对待洪水的态度,东方是鲧禹治水,是抗争,西方是躲进诺亚方舟,是逃避。
3、伊甸园和昆仑东西方均有自己的圣地,东方的圣地是昆仑,是祖先生活的地方,西方的圣地是伊甸园,是亚当夏娃生活的地方。
东方的昆仑和西方的伊甸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1)气候环境基本一致二者气候和环境基本一致。
无论是昆仑的无热丘或者是阆风,或者是伊甸,都是气候宜人,是人类的乐园和福地。
(2)都有无上尊崇的地位,是梦中的理想国是祖先最初生活的地方,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15个上古神话传说!炎黄子孙都应该知道,值得你来品读

15个上古神话传说!炎黄子孙都应该知道,值得你来品读神话传说和民间传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有多少是你没有听说过的,又或是耳熟能详的,以下15则故事来了解一下吧——1.︱盘古开天︱传说太古时候,天地不分,整个宇宙像个大鸡蛋,里面混沌一团,漆黑一片,分不清上下左右,东南西北。
但鸡蛋中孕育着一个伟大的英雄,这就是开天辟地的盘古。
盘古在鸡蛋中足足孕育了一万八千年,终于从沉睡中醒来了。
他睁开眼睛,只觉得黑糊糊的一片,浑身酷热难当,简直透不过气来。
他想站起来,但鸡蛋壳紧紧地包着他的身体,连舒展一下手脚也办不到。
盘古发起怒来,抓起一把与生俱来的大斧,用力一挥,只听得一声巨响,震耳欲聋,大鸡蛋骤然破裂,其中轻而清的东西向上不断飘升,变成了天,另一些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沉,变成了大地。
盘古开辟了天地,高兴极了,但他害怕天地重新合拢在一块,就用头顶着天,用脚踏住地,显起神通,一日九变。
他每天增高一丈,天也随之升高一丈,地也随之增厚一丈。
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
盘古这时已经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身子足足有九万里长。
就这样不知道又经历了多少万年,终于天稳地固,不会重新复合了,这时盘古才放下心来。
但这位开天辟地的英雄已经筋疲力尽,再也没有力气支撑自己,他巨大的身躯轰然倒地了。
盘古临死时,全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的左眼变成了鲜红的太阳,右眼变成了银色的月亮,呼出的最后一口气变成了风和云,最后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鸣,他的头发和胡须变成了闪烁的星辰,头和手足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高山,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泊,筋脉化成了道路,肌肉化成了肥沃的土地,皮肤和汗毛化作花草树木,牙齿骨头化作金银铜铁、玉石宝藏,他的汗变成了雨水和甘露。
从此开始有了世界。
2.︱女娲造人︱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水。
古希腊神话传说简介

古希腊神话传说简介四大文明古国一般指埃及、巴比伦、印度及中国。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他们利用神话来加强自己的专制主义统治。
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世界文明史》称“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公元前2500年)、古代中国、古希腊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
古希腊神话即口头或文字上一切有关古希腊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历史的神话。
古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也是西方世界最早的文学形式,大约产生在公元前十二世纪到公元前八世纪之间。
它乃是处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时期的远古人类借助想像征服自然力的产物。
传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神与人的后代,半神半人的英雄。
他们体力过人,英勇非凡,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豪迈气概和顽强意志,成为古代人民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
希腊神话或传说大多来源于古希腊文学作品,除了《荷马史诗》、《神谱》、《工作与时日》、《伊利亚特》、《奥德赛》和《变形记》等经典作品以外,还有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戏剧。
希腊神话和传说中最有名的故事有特洛伊战争、奥德修斯的游历、伊阿宋寻找金羊毛、赫拉克勒斯的功绩、忒修斯的冒险和俄狄浦斯的悲剧。
奥林匹斯十二主神,是古代希腊神话传统崇拜的诸神中的主要神只。
这些神只以宙斯为中心,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
这些神只中有十二位神,相对其他神只更为重要,被称为奥林匹斯十二神。
由于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神被列入十二主神之内,实际上享有这荣誉的神有14位。
一、宙斯:宙斯是克洛诺斯之子,万神之王,主管天空.希腊神话中的至高神,掌握雷电,所以又被称为雷神。
二、天后赫拉:她主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
三、海神波塞冬:海王,宙斯的二哥,手持巨大三叉戟,统领海中所有生物。
四、冥王哈帝斯:主管冥界,力量很强,性格平和。
五、灶神赫斯提亚:灶神,她是宙斯的姐姐,掌万民的家事。
六、战神阿瑞斯:战神,是骁勇,凶残,狡诈,非理性的,为战争而战争的神。
世界各国创世神话

世界各国创世神话世界各国创世神话少数民族神话1.瑶族造成天地和人类的神,叫密洛陀(按:壮族为布洛陀)。
在神话里,描述她用师傅的雨帽造成天,用师傅的两只手和两只脚做四条柱,顶着天的四角,用师傅的身体做大柱撑着中间,天地便造成了。
2.彝族开天辟地神话中,创造神为四个人:八哥、典尼、支格阿鲁和结支戛鲁。
主要是典尼。
他用铜柱子顶开了东方的天,太阳就从东方升起了。
他又用第二根铜柱子敲开了西方的天和地,顶住了西方的天,晚上太阳就从西方落下去。
接着又用铜柱子敲开北方和南方的天和地,这样天和地就分开了,天和地造成了。
3.白族神话,两个神开天辟地,他们是用编织的方法,一个编天,一个编地。
天编小了,地编大了,合拢时,只好将地收缩,结果,地出现了皱纹,高低不平。
4.傣族史诗《巴达麻嘎捧尚罗》,讲述风与水诞生太空神和大神鱼,太空神用自己的污垢创造了地球和大象,随后又创造了神与人。
5.佤族神话中,是被诸神藏于海水的谷神出世,天空再也压不住群山,从而将天地分开。
6.维吾尔族神话中,先有大地英雄神乌孤斯,他与天光诞生的少女结婚,生下日月星辰,又与树神女儿生下天、山、海,在这个创世神话中,大地人类与树木似乎被视为世界早期生物。
这样的神话在苗、满等族之间也有具体的故事和诗歌。
7.壮族神话《姆洛甲》中开天辟地的故事:从前天地没有分家的时候,先是在宇宙中旋转着一团大气,渐渐地越转越急,越转越快,最后变成一个蛋的样子。
但这个蛋和鸡蛋不一样,它内中有三个蛋黄。
这个蛋在宇宙中由一个拱屎虫推动它旋转。
另外,有一个螟蛉子每天都爬到上面钻洞,钻呀钻呀钻。
有一天终于钻出一个洞来,这个蛋就爆开来,分为三片。
一片飞到上边成为天空,一片下地底成水,留在中间的一片,就成为我们中界的大地。
壮族神话《布洛陀》中造天地的内容:远古的时候,天和地紧紧叠在一起,结在一块,不能分开。
后来,突然一声霹雳,裂成两大片。
上面一片往上升,就成了住雷公的天,下面一片往下落,就成了住人的地。
中外神话故事大全

中外神话故事大全篇一:中外神话故事中外神话故事世界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不同国家和民族创造了形形色色的神话,这些神话充分展现了远古先民丰富的想象力,凝结了各自民族整体的智慧。
中国和古希腊作为东西方文明的发祥地,两国的神话故事也是两国民族文化的璀璨明珠,对东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两国神话故事的比较、分析,并探究其产生差异的原因,可以更深刻的了解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
虽然中国和古希腊相隔两地,但有关创世的神话还是大同小异。
中国古代《三五历纪》中记载: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后乃有三皇。
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混沌之神卡俄斯生出大地之母盖亚,盖亚生了天神,即乌拉诺斯,并与他结合生了六男六女,十二个泰坦巨神及三个独巨神和三个百臂巨神,后来乌拉诺斯被他和该亚所生的最小儿子克洛诺斯所推翻。
众神创造了天、地、海、草、花木、世界形成。
希腊的史前期充斥着弑父娶母的传统,儿子推翻父亲并与母亲结合,充满血腥和征服的气息,是兽性,动物性的。
中国神话中,人类出现之前,伏羲、女娲兄妹俩居住在昆仑山,兄妹结合而繁衍出人类。
神际关系的混乱暗示上古时代人类部落存在杂婚、乱伦的现象。
而对于人类的起源,世界上许多名族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以土造人”,中国和古希腊也不例外。
在中国,《广博物志》卷九行《五运历年纪》这样记载:“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
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
创世神以牺牲肉体来完成天地开辟,万物创造,奠定了中国人民崇尚献身精神的民族气概。
天地形成,却无生机,故女娲造人,《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关于各国的神话故事大全

关于各国的神话故事大全各国的神话故事大全神话是人类文明中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神话传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价值观、信仰和文化。
本文将带你穿越不同的国度,探索各国的神话故事,感受其中的智慧和神秘。
一、古希腊 - 神魔之争古希腊神话集合了许多传奇英雄和神明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神魔之争。
这一神话描绘了众神和巨人的争斗,甚至连天地之神宙斯也不例外。
我们可以了解到众神宙斯、雅典娜、赫拉等,他们的形象或者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在人类世界中的影响。
二、北欧 - 诸神与黄昏北欧神话包含了各种富有诗意的故事和冒险。
其中,雷神托尔和奥丁是最受人瞩目的神明之一。
他们与其他诸神一起建立了宇宙的秩序,并且迎接着黄昏之日的到来。
北欧的神话故事常常被描绘为寒冷而果断的,其中融入了神秘主义的元素,展现了北欧人对力量和命运的探索。
三、埃及 - 神王与太阳女神埃及神话中最重要的神明是太阳神拉和斯,她被广泛崇拜为女神和生命的化身。
埃及的神话故事充满了神秘和魔力,描述了拉和斯及其他神明的冒险和神奇力量。
同时,经典的埃及神话中也包含了许多宗教仪式和信仰的讲述,深刻揭示了古埃及文化的历史和宗教背景。
四、印度 - 集成的神话体系印度神话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融合了来自各个地区和宗教的神明和故事。
其中,维希努和其十个化身是最重要的神明之一。
神话中描述了维希努与恶魔的斗争,以及他为了消灭邪恶而多次投生于世的故事。
印度神话还包括许多民间传说和千奇百怪的生物,展示了这个文化多元并丰富的国度的神秘一面。
五、中国 - 神话与哲思中国神话融合了宗教、哲学和历史的元素,强调了道家和儒家思想。
著名的神明有女娲、伏羲、日月神等。
中国神话广泛表达了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神灵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探究智慧、美德和真理。
许多神话故事还与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呈现出深度和广度的思考。
六、非洲 - 动物与人类英雄非洲神话强调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联系和平衡。
十大神话故事

十大神话故事神话故事是人类文化的宝库,它们承载着古代人们的智慧和想象力,传承着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下面,我们将介绍十大神话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古代世界。
1. 盘古开天辟地。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盘古是一个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他开天辟地,创造了天地万物。
据说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发生在太初,当时天地一片混沌,没有形态和光亮。
盘古挥动斧头,一分为二,天为圆,地为方,天地才分开了。
2. 希腊神话中的伊卡洛斯。
伊卡洛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和父亲达达罗斯一起被囚禁在克里特岛上。
他们设计制造了翅膀,想要逃离克里特岛。
但伊卡洛斯飞得太高,太靠近太阳,导致翅膀融化,最终坠落大海而亡。
3. 埃及神话中的伊西斯和奥西里斯。
伊西斯和奥西里斯是埃及神话中的主要神祇,他们是兄妹夫妻,也是埃及最古老的神祇之一。
伊西斯是生育之神和爱情之神,奥西里斯是农业之神和死亡之神。
他们的故事充满了爱情、嫉妒和复仇,是埃及神话中的经典之作。
4. 北欧神话中的雷神索尔和巨人。
在北欧神话中,雷神索尔是最受人尊敬的神祇之一。
他骑着八脚的马,手持雷神之锤,驱散着世界上的恶魔和巨人。
他和巨人之间的斗争是北欧神话中的经典故事,也是北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印度神话中的罗摩和西塔。
罗摩和西塔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主要人物,他们的爱情故事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故事之一。
罗摩是一位英俊勇敢的王子,西塔是一位美丽贤淑的公主。
他们的爱情经历了种种考验,最终化解了种种矛盾,成为了印度神话中的经典之作。
6. 希腊神话中的奥德修斯。
奥德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他是特洛伊战争中的主要将领之一。
在回家的路上,他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最终成功回到了故乡。
他的故事被收录在《奥德赛》中,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7. 《百家姓》中的传说故事。
《百家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家谱,其中记载了许多家族的传说故事。
比如《百家姓》中记载了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古代帝王的传说故事,这些故事承载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西方文明都有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不同文明或者民族的神话含义都有自己的特点。
西方神话启示人们的哲学智慧,东方神话体现道德修炼,教化人心。
从许多古代出土文物和典籍看,东西方古人都是敬神的,遵守着神所教导的道理为人处事,薪火相传。
现代人相信“眼见为实”,认为目前科学无法论证的“神话”只是文学艺术的加工。
但也有思维开阔的科学家和学者,从神话中获得启示,获得了别于以往的理性研究成果。
而一些科学的发现,也证实了神话传说不仅仅是传说。
科学家称诺亚方舟曾真实存在
人们在建造诺亚方舟。
(维基百科公共领域)
据《圣经》记载,上帝为重淘汰已经彻底不相信神、彻底败坏了的人类,下令信徒诺亚制造一艘庞大木舟,在洪水到来前将地面上所有动植物,按类别、雌雄一对对全部接运方舟内避难。
随后,洪水淹没了地面一切,只有方舟漂浮在水面。
洪水过后,方舟最后就停靠土耳其亚拉腊山。
公元13世纪,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到亚拉腊山考查,并在日记中写道:诺亚方舟依然停泊在某一座高山极顶之上,那里终年积雪越来越厚,将方舟淹没于千年积雪之下。
《圣经》中记录诺亚方舟长300肘,宽50肘,高30肘(注:一肘为0.45米),也就是说诺亚方舟长144米,宽24米,高8.5米。
今年4月,英国莱斯特大学物理系几名毕业生利用《圣经》中记载的诺亚方舟比例数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得出,这种体型的船只可承受7万只动物的重量,并能在水中漂浮。
研究结果认为,诺亚方舟确实存在过。
研究人员表示,很多人认为《圣经》不可以作为科学信息的来源。
当我们发现这是可以的时候,我们也很惊讶,这个概念(《圣经》作为科学研究信息来源)确实可行。
著名考古学家的发现来源于神话
亨利‧谢里曼相信每个神话传说后面都有一部份事实作为其依据,于是他根据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发现了希腊古城特洛伊,它和史诗中描写的一模一样。
这次考古发现被称为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维基百科公共领域)
1912年,保罗‧谢里曼(Paul Schliemann)在《纽约美洲报》发表一篇题为《我是怎样发现一切文明的发祥地亚特兰蒂斯的》的文章,文章介绍了他的祖父、著名考古学家亨利‧谢里曼(Heinrich Schliemann)的研究成果。
亨利‧谢里曼相信每个神话传说后面都有一部份事实作为其依据,于是他根据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发现了希腊古城特洛伊,它和史诗中描写的一模一样。
这次考古发现被称为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亨利在特洛伊王的宝物里发现一个青铜罐,里面有一些物件,用腓尼基语写着:属亚特兰蒂斯克诺斯国王。
1883年,亨利‧谢里曼在法国卢浮宫又发现了一些来自中美洲的帝华纳科古城的发掘物,这些东西的材料和形状同特洛伊王的“宝物”中的物件一模一样。
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东西是用某种黏土制作的,但在腓尼基和中美洲都找不到这种黏土。
特洛伊王的宝物中还有几件金属制品。
通过化验证明,金属是由白金、铝、铜组成的,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合金,但在迄今考古学家们发掘到的古代物品中,这样的合金从未见过。
这会不会就是亚特兰蒂斯人的“奥利萨尔克”——古希腊传说中的青铜呢?
亨利•谢里曼没有就此止步。
他着手研究了玛雅文化,看看它同欧洲的其他古文化有没有共同之处。
经过分析,他出乎意料地发现了许多重要的共同特点,这是他所不敢想像的。
他发现埃及文化同玛雅文化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欧洲人不可能到美洲,而玛雅人也不可能到欧洲来,因为他们都不是出色的航海家。
因此亨利‧谢里曼得出结论:应该是传说中所说的那样:从前,在我们所说的新大陆和旧大陆之间,有一块宽阔的陆地作为两个大陆之间的桥梁。
这块陆地恰恰就是亚特兰蒂斯,这里的居民曾向埃及和中美洲迁移。
2009年2月20日,英国多家媒体报导了英国航空工程师班福特(Bernie Bamford)利用Google Ocean在欧洲大陆的西边的大西洋海底,发现一个古老城市的遗址。
很多人相信那就是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
目前多数研究亚特兰蒂斯帝国文明及其毁灭的科学家公认,亚特兰蒂斯的位置座落在美洲和非洲、欧洲西海岸之间。
这样的见解与亨利‧谢里曼的见解也是相通的。
克诺索斯遗址的发现
克诺索斯(Knossos)遗址。
(维基百科公共领域)
英国考古学家阿瑟‧伊文思根据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神话传说,发现了克诺
索斯遗址。
(维基百科公共领域)
和亨利‧谢里曼一样,一位有想像力和耐心的英国考古学家阿瑟‧伊文思(Arthur Evans)也在思考神话传说中隐藏着的秘密。
伊文思于1878年对克诺索斯(Knossos)遗址进行了最早的完整挖掘,发现了大批米诺斯遗迹和许多刻有使用线形文字A的文本的泥板,揭示了米诺斯文明的存在。
伊文斯发现的不仅仅是一座废墟,而是古老的克里特文明。
这一发现将使古希腊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将近一千年。
虽然创造的文明已成为遗迹,但是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继承了米诺斯的文明,成为新的爱琴文明中心,欧洲文明于是得以此基础进步发展。
几千年来,如果克诺索斯没有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神话传说,它基本上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边缘地带。
《山海经》中蕴藏着地理知识
中国有一本非常古老的书叫《山海经》,作者与年代已不可考,一般认为是尧舜时代的大禹、伯益所作。
书中记载的远古时代讯息非常丰富,包括山名550座,水流300条、神灵450个、历史人物100多个、邦国100多个、动植物180多种。
《五藏山经》是其中一部份。
现代人提到《山海经》时,会将它归类到神话范畴。
但古人对它有很高评价。
《汉书‧艺文志》认为它是一本地理博物之作。
东汉王景治水时,汉明帝赐他《山海经》,显示它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
《隋书‧经籍志》则列在史部地理类。
学原子物理的王红旗经过20年的潜心研究,认为四、五千年前的大禹时代,曾有过一次大规模的地理考察测绘工程,不但绘出地图,并撰写了地理考察报告。
《五藏山经》就是那次的考察报告,然而地图已经失传。
从《五藏山经》所描述的东或西多少里,其阳有什么,其阴有什么,什么水要流注到哪里,以及标明的实测里数,王红旗说书中文字的本身就透露出地理考察报告的性质。
于是,当王红旗有天突然领悟到写经人的位置很可能在今天的华山──潼关一带时,他便能逐步地推测出26条山脉从内向外、由近而远的排列原则。
据此,他与夫人孙晓琴一点一滴地完成了山海经的山脉复原图。
在复原图中,看到山东半岛被海水切割,华北平原部份淹没在海水里,洞庭湖则是一片大得多的水域沼泽,这些都反应了冰河期给地球带来的影响。
配合自然科学的研究,他还表示约七千年前左右,因全球气温上升带来的冰河融化加速,使得海水推进到今日京广线一带的太行山脚下,《五藏山经》反应的正是海浸后期的情况。
神话或许是认识宇宙的最佳途径
中国远古时期的历史一直被现代人看成是神话传说。
对于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黄帝,学术界也曾长期争论其真实性。
随着近几十年层出不穷的考古新发现,这团迷雾终于得以澄清。
1973年,在地下沉睡了整整2142年的《黄帝四经》从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为证实黄帝传说并非神话虚构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根据。
之后,经过一些学者多年的研究考证,一致认为《黄帝四经》是真实的,黄帝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实了神话传说的真实性,大量的史前文明证明了远古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
远古时期遗留下的知识,比如周易、中医等,它们的技术水平远远超过现代人,这些事实不断地冲击着现代的理论。
面对这些事实,是否应该使重新定位神话传说?也许改变对神话传说的观念和研究的角度,是我们认识历史以及了解宇宙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