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西丁钠致迟发性静脉炎2例
20例头孢西丁不良反应观察

20例头孢西丁不良反应观察摘要:目的分析头孢西丁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头孢西丁提供参考。
方法对2015年1月~2018年12月临床上报的20例有关头孢西丁不良反应的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头孢西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迟发型,临床表现以皮疹、红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以及胸闷、喉头紧迫感等变态反应为主,另外迟发性静脉炎与胃肠道反应占相当比例。
结论临床中应严格掌握使用头孢西丁药物适应症,用法用量及疗程,低剂量、长疗程易导致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头孢西丁;药物不良反应;迟发性静脉炎头孢西丁为头霉素类抗菌药物,对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很高的抵抗性,多数临床常见的革兰阳性、阴性需氧及厌氧菌对本药高度敏感,适用于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
由于抗菌谱及作用强度类似于二代头孢,所以本药习惯列入第二代头孢菌素。
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该药的ADR报道也随之增加,通过对临床上报的20例有关头孢西丁不良反应的报告表,并加以整理统计分析,探讨其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为安全合理使用头孢西丁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通过检索临床药学室2015年1月~2018年12月向国家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呈报的有关头孢西丁引起的不良反应(ADR)报告,选取20例。
这20例头孢西丁引起的ADR的患者中,男8例,女12例,年龄在9岁~89岁之间,其中9岁1例,20~39岁3例,40~49岁3例,50~59岁5例,60~69岁4例,70~89岁4例。
ADR患者使用头孢西丁的原因为预防用药的11例,使用头孢西丁属于治疗用药的9例。
1.2 方法将20例头孢西丁引起的ADR按照发生年份、用法用量、ADR临床表现、ADR类型等制成excel表;另外提取药库2015年1月~2018年12月各年度头孢西丁消耗量数据制成excel表,统计各年度头孢西丁的消耗总量(单位:克)。
将以上数据进行综合统计分析。
分析头孢西丁的使用情况、该药ADR发生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等。
5例静脉注射头孢西丁钠致迟发性静脉炎的讨论

5例静脉注射头孢西丁钠致迟发性静脉炎的讨论头孢西丁钠临床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心内膜炎、腹膜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败血症以及骨、关节、皮肤和软组织等感染。
临床效果良好,我科在临床应用头孢西丁钠时2月内出现5例迟发性静脉炎,出现时间均为停药出院5~7d后。
静脉炎的防治重在预防。
标签:头孢西丁钠;迟发性静脉炎头孢西丁钠是头霉素类抗生素,系是由链霉菌Streptomyceslactamdurans产生的甲氧头孢菌素C(CephamycinC),经半合成制得的一类新型抗生素,其母核与头孢菌素相似,且抗菌性能也类似,习惯上也被列入第二代头孢菌素类中。
特点为对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具有高度抗β内酰胺酶性质。
临床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心内膜炎、腹膜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败血症以及骨、关节、皮肤和软组织等感染。
临床效果良好,我科在临床应用头孢西丁钠时2月内出现5例迟发性静脉炎,现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例迟发性静脉炎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0岁以上。
其中:2例患者在同月再次使用该药,3例患者曾经使用过该药,均无过敏史及任何不良反应。
5例患者均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道感染,咳嗽、咯痰,咳白色泡沫样痰,偶带少许黄脓痰为主要症状而入住呼吸内科,医嘱给予头孢西丁钠常规皮试,均为阴性;头孢西丁钠3.0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或3次/d,连用8 d以上症状缓解停药。
5例患者中4例较长时间使用BD24G静脉留置针,1例短时间使用过静脉留置针;5例患者均为出院后5~7d出现前臂肿胀疼痛,自行在家热敷后症状未缓解,略有加重,即返院就诊;查体:穿刺部位至肘关节处静脉血管明显凸出皮肤,呈红色、条索状,局部皮肤明显水肿;触摸血管硬度增加、有压痛,沿着血管走向散在大小不等的红斑。
诊断为迟发性静脉炎。
其中:2例患者双上臂肿胀疼痛,手背穿刺处无红肿,无皮疹瘙痒;1例患者为出院时右手背穿刺部位略红,医嘱热敷,5d后双上肢肿胀明显,皮肤红色、温度偏高,医嘱动静脉彩超无血栓形成(患者合并扩张型心肌病、原发性高血压2级高危组);1例患者双上臂肿胀疼痛,有皮疹瘙癢;1例患者为单侧上臂肿胀,无皮疹瘙痒;5例患者医嘱均给予外敷硫酸镁溶液,口服抗生素。
一例头孢西丁钠致过敏性休克报道

一例头孢西丁钠致过敏性休克报道头孢西丁钠为半合成第二代头孢菌素,特点为对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具有高度抗β内酰胺酶性质。
因此在临床上使用广泛,尚未报道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该药在我院使用过程中出现1例过敏性休克,并发急性左心衰和急性肺水肿,现将该病例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患者,女,25岁。
2009年7月22日因“头部外伤两小时”入院,诊断为:“头皮撕脱伤”。
就诊于我院,予以注射头孢西丁钠2.Og静脉滴注,2分钟后患者突发晕厥,发绀,神志不清伴冷汗、胸闷、心悸,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无发热畏冷,体温不升,血压迅速下降至65/35mmHg,脉搏140次/分,呼吸34次/分,考虑为注射头孢西丁钠所致过敏性克。
立即停药,取平卧位并给面罩吸氧6L/分,皮下注射肾上腺素lmg,建立双通道静脉输液,其中一路为0.9%氯化钠44m1+多巴酚丁胺40mg+多巴胺注射液160mg静脉注射微泵维持7-8ml/h,另一路为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快速静脉滴注,同时使用心电监护仪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并完善各项相关血液化验。
经过积极抢救,15分钟后血压回升至98/69mmHg,脉搏102次/分,呼吸30次/分,仍觉胸闷心悸,伴头晕,1小时后出现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急促,端坐呼吸。
遂以“过敏性休克(药物性)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急性肺水肿”收住入院。
患者经强心、消炎、化痰治疗后逐渐好转,2天后治愈办理出院。
2,抢救体会2.1 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一出现过敏反应立即换下所输液体及输液器,开通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给药。
其中一路给予输入液体补充血容量,另一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
有效的静脉通路为抢救病人及时给药奠定了基础。
2.2 维持呼吸道通畅取休克卧位,抬高头部30度,解开衣领,给予持续吸氧5L/mim,患者血压稳定后1小时出现急性左心衰、急性肺水肿症状,呼吸困难。
咳粉红色泡沫痰,端坐呼吸,给予20-30%酒精湿化氧气吸入5L/mim,根据氧饱和度结果调节氧流量和浓度,预防氧中毒。
2例头孢噻肟钠致迟发型过敏性休克

查难于做到,由于 病 情 的 轻 重 及 检 查 时 间 不 同,心 肌 酶 的 升 高
有助于诊断,但是 也 因 心 肌 酶 的 正 常 使 诊 断 带 来 困 难,甚 至 部
分患者心电图改变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唯一表现。心电图检查
简便及时,但不具 有 特 异 性,当 心 肌 炎 的 病 变 发 展 到 一 定 程 度
时才能在心电图上有所反映。特别应该注意心电图的动态变
化,该患儿入院时心电图正常,在入院 8 小时后心电图出现一
过性房室传导阻滞,在积极治疗后恢复正常窦性心律。所以心
电图诊断必须结合临床,尤其是应避免对青少年出现心律失常
就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错误。
2 例头孢噻肟钠致迟发型过敏性休克分析
石宪林* 李 杰* 张书莉*
病例 1: 患者,男,10 月龄,体重 8. 5kg,无既往药品不良反 应史,无家族药品不良反应史。因支气管肺炎于 2011 年 5 月 31 日入院治疗。青霉素皮试经 2 人判断结果为阴性,医嘱给予 注射用头孢塞肟钠 ( 上海新亚药业有限 公 司,批 号 1101132 ) 0. 4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 100mL 静脉滴注,每日 2 次。第二次 给药 10min 后,患者突然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四肢发冷,立即 停药。查体: 神志模糊,精神差,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 罗音。血压下降,为 71 /35mmHg,考虑为迟发型过敏性休克,立 即停止静滴头孢噻肟钠,给予吸氧,肾上腺素注射液 1mg,盐酸 多巴胺注射液 10mg 肌肉注射,并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10mg 静脉滴注,经抢救后,患者恢复神志,口唇发绀减轻、无咳 嗽、无呕吐,心率 115 次 / min,症状逐渐缓解。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rational drug usage in clinical practice,through analyzing 2 delayed - type allergic
静脉注射头孢西丁致过敏样严重反应1例

监测 , 建立 静 脉通道 , 8 : 5 5静 脉缓慢 推 注头孢 西丁 ( 山东 罗
欣, 批号 : 国药准字 H 2 0 0 6 3 2 4 3 , 山 东 罗 欣 药 业 集 团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2 . O g 加入0 . 9 % 氯化 钠注 射液 ( 批号: 1 4 1 1 3 0 1 , 山 东 圣 鲁制 药 有 限 公 司 ) 2 0 mL , 约 3 m i n , 患 者 无 不 适 。9 : 0 0 测
入 ・ 甲氧基 , 甲氧基的引入使头孢西 丁钠对革 兰 氏阴性菌 产
( 2 ] 高清芳 , 刘高峰 , 白秀萍 .临床 药师工作 指南 [ J ] . 人 民卫生 出版
社, 2 0 0 5, 3 6 6 .
生的 B - 内酰胺酶所 引起 的抗 生素失 活起 到 了重要 的保护作 用 。该药临床主要应用 于敏感 革兰 氏 阳性 、 阴性需 氧及厌氧 致病菌所致呼吸道感 染 、 泌尿道 感染 、 腹腔 内感 染 、 骨 和关节 软组织感染 、 败 血症 和心 内膜炎 。该 患者诊 断为胆囊 结石伴 胆囊炎 , 术前使 用抗 菌药物预防感染 , 所 以该 患者用药符合适
3 m i n 后测 B P 7 6 / 4 1 、 5 6 / 3 0 m mH g , P 1 2 0 m mg h~5 6 b p m, 立 即
予麻黄 碱 l O m g 静注 、 加 快输 液 , 吸氧 等 ; 血压心 率仍处 于低
位, 此时患者诉有喉 紧胸 闷 、 腹胀腹痛 、 恶心欲呕 , 胸 口皮肤有 红斑 , 考虑发生过 敏样 反应 , 立 即呼 叫帮助 , 同时予 0 . 1 % 肾
头孢呋辛钠迟发性过敏反应2例报告

呋辛钠注 射液约 8%时 , 0 心悸 、 闷 、 胸 发抖 、 乏力 头 昏、 全身皮肤
出现斑丘疹及风团 , 考虑迟发性过敏 反应 , 更换 生理盐水 注射 液静 滴 , 即肌 注苯 海 拉 明 针剂 2 g 静 注地 塞米 松针 剂 立 0m , 5m , g葡萄糖酸钙针剂 2 L 0 n后 , 0 。3 m mi 患者过敏反应逐渐缓
30 17
基层 医学论坛 2 1 0 2年 8月第 l 6卷第 2 3期
解, 停头孢 呋辛钠针 剂 , 改用左氧 氟沙星针剂 和阿奇霉 素针剂 抗感染 , 后患者治愈 未闭( F 介入封堵术 。手术 e o)
后 2 月 随访 患 者 理 解 力基 本 恢 复 正 常 。 个
钠注射液 2 0m 5 L加头孢他定针剂 45 , .g 此后辅以护肝 、 支持退
半卧位 , 吸氧 , 做静 脉穿刺 , 留置针 , 用 静滴 5 %葡萄糖 2 0m 5 L 加氨茶碱 0 5 , . 静注地塞米松针剂 5 , 2g 做头孢 呋辛钠 针剂皮 mg
热对症治疗 , 加强护理。4h 后患者体温降至 3 . 82℃, 休克症状
性支气 管炎病史 5年 , 检 : 体 体温 3 . o 呼 吸 :0次 / i, 8 8 C, 3 mn 脉 搏 16次 / i, 4 a r n 血压 :1/0m l07 mH , g 端坐位 , 度紫绀 , 轻 巩膜不 黄, 双侧瞳孔等大等 圆, 对光反射 正常 , 鼻通畅 , 鼻翼 轻度 扇动 ,
对 光反射 正常 , 通畅 , 鼻 鼻翼 轻度扇 动 , 双外 耳道无 脓性 分泌
物, 咽部充血 , 颈软 , 气管居 中, 无颈静脉怒张 。 双肺 叩诊右 中叶
区 浊 音 , 下 肺 浊 音 , 肺 可 闻 及 湿 哕 音 , 浊 音 界 不 大 , 音 左 双 心 心
小儿静脉炎的处理与预防

小儿静脉炎的处理与预防目的静脉给药是患儿防病、治病、抢救危重患儿的一种迅速、有效的给药途径。
静脉炎亦成为输液中常见并发症。
小儿血管较细、血管壁薄、多动、不易固定等,比成人易发生静脉炎。
静脉炎不仅给患儿造成痛苦,也给护理工作增加困难。
因此,临床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降低小儿静脉炎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小儿静脉炎为起点,分析小儿静脉炎的分类及其标准等,研究小儿静脉发生的原因,采取了一些及时有效的治疗与预防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
标签:静脉炎;处理;预防静脉给药是患儿防病、治病、抢救危重患儿的一种迅速、有效的给药途径。
静脉炎亦成为输液中常见并发症。
小儿血管较细、血管壁薄、多动、不易固定等,比成人易发生静脉炎。
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从静脉中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或因长期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导管,从而引起局部静脉化学炎性反应;也由于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临床表现为注射部位出现多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出现红、肿、热、痛现象,严重者出现结节甚至溃疡。
因此,静脉炎不仅给患儿造成痛苦,也给护理工作增加困难。
我科为减少静脉炎的发生,采取了一些及时有效的治疗与预防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
1 静脉炎的判定标准及分类判定标准按第四版《护理学基础》静脉炎诊断标准(九):沿静脉走向的红、肿、热、痛及条索状改变。
分类为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1]。
2 导致静脉炎的因素2.1药物性质刺激性药物和高分子液体是发生静脉炎的主要原因。
一些脑水肿的患儿,需使用20%甘露醇,早产儿生活能力低下,尚需要全静脉营养,20%甘露醇和全静脉营养都属于高渗性液体,对血管刺激性很大,亦发生静脉炎。
反复多次及短时间内大量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都可引起静脉内血管壁纤维细胞增生,使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淤血,周围出现炎症和水肿等反应。
2.2穿刺部位小儿由于血管细,壁薄,所以发生静脉炎的几率亦高。
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由于关节活动造成针管与血管壁不断地摩擦而产生炎性反应。
2例头孢噻肟钠致迟发型过敏性休克分析

2例头 孢噻 肟 钠 致迟 发 型过 敏性 休 克分 析
石 宪林 李 杰 。 张 书 莉
摘 要: 目的 : 过 对 2 头 孢 噻 肟 钠 迟 发 型 过敏 性休 克报 告 的 分 析 , 临 床 合 理 用 药提 供 参 考 。 结 果 : 通 例 为 头孢 噻 肟 钠 迟 发 型 过 敏 性 休 克 , 引起 高度 警 惕 和 重 视 。 结论 : 用前 详 细 询 问过 敏 史 , 免 剂 量 偏 大等 导 致 不 良反 应 的 发 生 。 应 使 避
关 键词 : 头孢 噻 肟 钠 ; 敏 性 休 克 过 中 图 分 类 号 :782 R5 . 5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6— 9 92 1)3 19 2 10 07 (02 0 —07 —0
A S R C O j t e T rv ei o a o r a oM d guaei l i l r t e t u h aa z g2 d l e B T A T: b c v : opoi f m t nf f n r sg c nc a i , r g n l i e yd—t e a e i s ok ei d nr i o r i u n i a p cc h o yn a y l r c h c p g
19 7
讨 论 : 性 病 毒 性 心 肌 炎 多 由柯 萨 奇 病 毒 引 起 , 心 肌 实 急 是 质和间质的局灶性 或弥漫性炎 症 , 细胞 浸润变性 和散在 的坏死
区 域 与 纤 维 化 区 域交 替并 存 。病 变 弥 漫 且 连 续 记 录
21 02年第 3期
钟后 出现 I。 房室传导阻滞 ,R间期长达 O3 秒 ( )持续 1 P .8 图2 , O 分 钟 后 又 出 现 Ⅱ。 Ⅱ型 房 室 传 导 阻 滞 , 积 极 治 疗 约 3 经 0分 钟 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西丁钠致迟发性静脉炎2例标签:注射用头孢西丁钠;迟发性静脉炎
头孢西丁钠为头霉素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性能弱,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强,具有高度抗β-内酰胺酶性质,对厌氧菌亦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临床应用于敏感革兰氏阴性菌的厌氧菌所致下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腹腔、骨和关节、皮肤和软组织等部位感染,也可用于败血症。
临床应用多年,效果良好,本院在临床应用头孢西丁钠时,发现2例迟发性静脉炎,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例1,女,33岁,因月经改变1年余,行经7 d,下腹疼痛1 h,伴恶心呕吐于2012年7月27日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验、检查,盆腔超声结果显示:左侧附件囊性包块,右侧卵巢内等回声区,盆腔积液,7月28日急诊行腹腔镜探查术,手术结果示:左卵巢单纯性囊肿;右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性囊肿,手术为双侧卵巢囊肿剥离术,术后给予注射用头孢西丁钠2 g,2次/d,奥硝唑氯化钠注射用0.5 g,1次/d,预防感染等治疗,双手静脉间隔时日静滴药物,8月2日患者恢复良好出院。
出院后在家休养,未再进行任何治疗,8月12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瘙痒、疼痛不适,静脉走行明显可见,局部皮肤略显浮肿,自行热敷缓解不明显,继而左上肢又出现类似症状,随即入院诊治。
入院后查体显示:患者右上肢皮肤略显浮肿,局部皮温增高,静脉走行明显可见,色红,硬度增加触疼(++),左上肢无明显红肿,皮温不高,触疼(+),诊断为10 d前使用头孢西丁钠等引起的迟发性静脉炎。
入院后给予硫酸镁湿敷及局部热疗,静滴头孢美唑预防感染,结果8月16日患者双上肢皮肤出现片状红斑,且疼痛加剧,立即停用头孢美唑,及其他静脉点滴药物,仅硫酸镁局部湿敷及红外线照射等对症治疗,8月20日症状略有缓解。
例2,女,32岁,因妊娠足月胎儿脐带绕颈1周,于2012年8月1日行剖宫产手术,术后给予注射用头孢西丁钠2 g,2次/d,替硝唑注射用0.4 g,1次/d,预防感染等治疗,治疗4 d后停药,8月6日出院,出院后在家休养,未再进行任何治疗,8月14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臂输液多侧,穿刺部位至肘关节处有肿胀感,继而出现疼痛,无皮疹等出现,来院诊治,查体见右臂肘关节以下部位静脉血管明显凸出,皮肤并呈条索状,且硬度增加,触摸有压痛感,局部皮肤温度高于体温,肘关节以上皮肤及血管未见异常,考虑为10 d前使用头孢西丁钠所致静脉炎。
给予硫酸镁局部湿敷及红外线照射等对症治疗,8月18日症状缓解。
2 讨论
头孢西丁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静注或肌注后局部反应,静脉注射剂量过大或过快时可产生灼热感,血管疼痛严重者可致血栓性静脉炎,肌注局部疼痛、硬结。
偶可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瘙痒、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药物热、呼吸困难、间质性肾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也可有腹泻、肠炎、恶心、呕吐等消
化道反应。
本文报道两例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在用药过程中无皮疹、瘙痒、恶心等反应,且静脉炎出现在停药后10 d后,为迟发性静脉炎,静脉使用头孢西丁钠有延迟性药物性皮疹的报道[1],未见有引起迟发性静脉炎的报道。
头孢西丁钠对厌氧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在预防或治疗妇科疾病感染时,不必再加入抗厌氧菌的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这样可以减少因使用药品过多而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风险,这提示临床静脉使用头孢西丁钠时要严格按药品说明书使用,加强巡视,关注药物静脉滴注速度,交代患者或看护人员不可自行加快药品滴速,如有不适要及时停药并对症处理。
参考文献
[1]张晶.注射用头孢西丁钠静滴致延迟发药物性皮疹1例[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1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