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

合集下载

《黄山奇石》优质课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黄山奇石》优质课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黄山奇石》优质课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黄山奇石》优质课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黄山奇石》优质课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会认:陡、峭、臂。

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

教学难点:记忆字形,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教学用具:卡片、图片、电脑。

教学过程:一、观看黄山的风光片,导入新课:教师担任导游的角色,播放黄山的风光片,请学生观看,并讲解:黄山在我国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那里风光秀丽,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同学们请你们认真观看,一会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说说看到的内容。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黄山的一大景观奇石,教师接着板书课题黄山奇石。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和会认的字。

(一)教师:为了让同学们玩的愉快而有意义,我们先要做好准备工作,请大家拿好介绍的内容,自己先读一读,注意读准生字的音。

如果有不认识的汉字请你画出来。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

2.同桌同学互想帮助,解决认字的问题。

如果仍然有不认识的生字,就做好记号。

3.教师走下去收集学生不认识的汉字,把这些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4、指名让学生读带拼音的生字,解决字音的问题。

(二)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1、小组讨论自己是怎样记字形的?说说平时是怎样用这些字的?2、小组汇报学习过程。

每组讲一个字,讲的不好,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汇报的形式是(1)读字音;(2)分析字形和在本课中由生字组成的词;(3)扩展词语。

3、理解词语意思:(学生在理解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也可以联系课文内容说。

)闻名:有名。

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黄山奇石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黄山奇石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登上了黄山,看到了一块像桃子一样形状的石头。

它叫做—(贴板书:仙桃石)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块奇石的?咱们一起来背一背吧!2、齐背课文第二自然段。

3、看,老师这儿还有几块形状特别的石头(PPT1—2出示生字),石头上还有一些汉字和词语,谁能把它们读准?(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认读。

)二、图文对照,自主学习。

1、黄山的奇石除了仙桃石,还有很多呢,让我们继续游览黄山吧。

(观看黄山风光片)黄山美吗?你刚才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2、你们刚才说的形状有些古怪的石头呀,在这里呢!(PPT3:出示“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三幅图片)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PPT3:出现名字)3、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介绍这三块石头的?读的时候注意,读得不通顺的地方一定要多读几遍。

4、指名解决问题。

5、你喜欢哪一块石头,就请你把描写这块石头的自然段多读几遍,说说你喜欢它的什么地方。

猴子观海:(PPT4:猴子观海图片)(贴板书:猴子观海)⑴你觉得猴子观海如何有趣,这是真的猴子吗?(这块石头的形状像猴子,所以用双引号来表示)你来读一读吧。

(PPT4:出示第三自然段。

)(师评:我仿佛看到一只栩栩如生的猴子蹲在山头呢。

这只猴子真是活灵活现!)⑵还有谁能来读?师评:a你的读让我感受到黄山岩石的神奇!b你的读使我不禁赞叹:黄山的奇石可真怪异呀!c大自然真是位魔术师:竟能变出像猴子观海这样的岩石。

⑶“观”什么意思?这只猴子看什么着迷了呢?(云海)(出示云海图片),在陡峭的山峰上,白云像大海的波浪一起一伏(师用手做起伏状),让人感来到感觉来到了仙境,这就是奇特的云海景观。

⑷激发学生想象:猴子看见翻滚的云海会说些什么呢?请人表演。

(黄山的云海真美呀!黄山的云海让人陶醉了!)⑸是啊,这石猴被黄山云海给深深的迷住了,因此它才会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这三个红色的字就是石猴的——(动作),通过这些动词,我们可以体会到石猴被黄山云海给深深的迷住了。

小学语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一等奖

小学语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一等奖

小学语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一等奖《小学语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小学语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一等奖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去过哪些风景区游玩?有些什么感受?2、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有一处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叫黄山。

那里的岩石真让人叫绝,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板书课题。

二、概读1、学生自读26自然段,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有名的奇石,划上记号。

2、学生说出奇石的名称,教师板书。

3、质疑:①作者写这些石头有何不同?②省略号在这里省略了什么?三、导读根据学生兴趣,从写得详细的四种奇石里选一段导读。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它是什么样子的?2、(出示学生点出的奇石图象),指名对图回答,教师板书重点动作词。

3、小结:这一段先告诉奇石的名称(样子),后告诉我们奇石的样子(名称)。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仿读1、总结学习方法。

基本程序为自读思考图文对照说样子小结写法感情朗读。

2、同法学习详写的余下三段。

3、比较写法。

作者写这四种奇石,有的先告诉名字,后写样子,如仙桃石、仙人指路,有的先写样子,后写名字,如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

这样写富有变化。

五、品读1、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两段练习感情朗读。

可分小组展开读、评。

2、推举23名代表进行朗读比赛,师生共同指导、评议。

3、教师小结学生的朗读效果、技巧及方法等。

六、创造性读1、齐读最后一段。

2、想象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岩石的样子,同座互相说一说(出示怪石的图象,让学生观察)。

提示学生可以先说名字,后说样子,也可以先说样子,后说石头的名字。

3、指23名学生边演边说,师生共同评议。

4、启发学生从省略号中展开想象,给叫不出名字奇形怪状的岩石取名字。

七、总结1、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想?2、师述:我们伟大祖国还有许多名山大川,还有许多秀丽神奇的自然风景区,在我们的周围就有许多美丽的景区,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依照《黄山奇石》的方法,仔细看一看、说一说、写一写。

《黄山奇石》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黄山奇石》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黄山奇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黄山奇石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2. 掌握黄山奇石的分类与鉴别方法。

3. 培养学生鉴赏黄山奇石的能力和审美情趣。

4.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黄山奇石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2. 黄山奇石的分类与鉴别方法。

三、教学难点1. 黄山奇石鉴别方法的讲解和示范。

2. 学生对于黄山奇石的审美情趣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

2. 示范与实践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黄山奇石的图片,引起学生对黄山奇石的兴趣,并让学生讨论黄山奇石的特点。

2. 了解黄山奇石(15分钟)讲师介绍黄山奇石的形成原理和特点,包括地质背景、气候条件和岩石特性等方面的内容。

3. 黄山奇石的分类与鉴别方法(30分钟)3.1 分类讲师讲解黄山奇石的分类,主要包括峰石、岚石、湿石、溪石、松石等几个类别。

并通过展示实物和图例让学生进行分类学习。

3.2 鉴别方法讲师讲解黄山奇石的鉴别方法,包括观察岩石表面、颜色、质地等方面的内容。

并示范如何进行鉴别,让学生参与其中。

4. 鉴赏与欣赏(40分钟)4.1 黄山奇石的鉴赏讲师展示一些黄山奇石的经典作品,并进行解读,让学生了解奇石的鉴赏价值和审美特点。

4.2 欣赏黄山奇石的图片和视频通过播放一些黄山奇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黄山奇石的魅力和美感,培养学生对于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5. 总结与展望(10分钟)讲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六、教学资源1. 黄山奇石的实物和图片。

2. 黄山奇石的分类示意图和鉴别方法图解。

3. 黄山奇石的鉴赏作品图片和视频。

七、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

2. 学生完成的鉴赏作品。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黄山奇石,增加实践经验。

2. 鼓励学生自主鉴赏和收集黄山奇石,培养对奇石的兴趣和爱好。

3. 增加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地理、地质等。

课文黄山奇石的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课文黄山奇石的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课文黄山奇石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情景说明】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游览黄山之后的感叹。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抓住黄山四绝之一──怪石,娓娓道来。

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原本无生命,但在作者笔下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读了这篇课文再去游黄山,孩子一定会更喜爱黄山石,也一定更会欣赏黄山石了。

本课图文并茂,学习本课应在培养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一一表述出来。

朗读是得以完成这一目标的载体,因而组织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朗读是本课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让学生在初读中向往黄山的神奇,在研读中欣赏黄山的怪石,在品读中回味黄山的魅力。

教师要创设多种情景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能以不同的角色在感悟语言、摹仿语言的同时也能创造语言,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

【教学设计】课前谈话:在假期中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你认为那里最有趣、最好玩的是什么呢?今天呀,我们也去一个有趣的地方玩一玩,看看那里有些什么东西最能吸引你呢?板书:黄山一、整体感知,认读生字黄山到底有什么地方吸引我们呢?先听一听朗读吧!1、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完之后说说自己都知道了些什么。

板书:奇石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找出来,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句子找出来,并试着读通顺。

3、⑴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⑵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指导识字。

二、研读课文,感悟语言黄山奇石真是太有趣了,你认为哪几处怪石最有趣呢?找出来读一读,并说一说有趣的地方。

1、学习猴子观海段落:⑴指名朗读,说说这一处为什么有趣?它为什么有这样的名字呢?⑵结合插图理解陡峭、云海;动作演示理解一动不动;认读峰、胳膊。

⑶练读这一段,怎么读出趣味来呢,试背诵。

⑷表演读:我们能把猴子观海介绍给你周围的小朋友听吗?指名说。

⑸换角色读:石猴可想和大家交朋友呢,它还会说话,会向别人介绍自己哦!(指名学生可以加进适当的动作。

《黄山奇石》教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黄山奇石》教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黄山奇石》教案公开课一等奖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认“闻、名”等 15 个生字,会写“南、部”等 9 个字,会写“南部、那些”等 10 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2—5 自然段。

3、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石的奇妙,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重点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奇石的“奇”。

2、教学难点(1)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2)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之情。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去过哪些有名的风景区?(学生自由回答)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特别美丽的地方——黄山。

(板书:黄山)3、简介黄山: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板书:奇石)4、齐读课题:黄山奇石(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3)交流识字方法。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用“——”在文中画出来。

4、交流汇报,相机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三)精读课文,感受奇石之“奇”1、学习第 2 自然段“仙桃石”(1)指名读第 2 自然段,思考:这块石头为什么叫“仙桃石”?(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石头的形状,理解“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3)指导朗读,读出石头的神奇。

(4)背诵第 2 自然段。

2、学习第 3 自然段“猴子观海”(1)自由读第 3 自然段,说说“猴子观海”奇在哪里?(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猴子的动作和神态,理解“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原文及教案一等奖

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原文及教案一等奖

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原文及教案一等奖1、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原文及教案一等奖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原文及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重点难点:学会字词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

2、课前学生和老师收集一些黄山的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黄山的美丽景色(课件出示)1、由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黄山的图片2、欣赏课件:黄山风景同学们听说过黄山吧,你对黄山有怎样的了解呢?3、学生发言,谈论对黄山的一些认识充实课堂。

4、教师介绍黄山:黄山啊,它是世界著名的游览胜地,连外国人都很喜欢它,古人称之为“天下第一奇山”,与黄河、长江、长城齐名,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它为什么这么著名呢?黄山它集合了重多名山的优点,兼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峨眉之秀丽,而且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春夏秋冬景色各异,你说它能不著名么!5、导语:黄山风景如此美丽,我们去看看课文是怎么样给我们介绍它的神奇魅力的。

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1、自渎课文,注意读准确、读通顺。

2、思考:你知道黄山在哪吗?黄山奇石奇在哪儿呢?3、交流问题,指名回答。

三、朗读感悟1、指导朗读第一段:相机认读“区、尤、其”三个字。

启发学生自主识字。

2、展示“奇石”的图片,看看你最喜欢哪一块奇石?把它贴在相应的图片下面,并朗读相应的段落。

3、集体交流(1)指名读,注意正音。

朗读困难处,教师范读。

(2)小组内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相互评价。

(3)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展示读。

(4)教师随意挑选段落,愿意朗读的同学起立朗读。

(5)引读:就说“仙桃石”吧——“猴子观海”又怎么样呢?——: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4、组内介绍自己的黄山图片。

黄山奇石的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黄山奇石的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黄山奇石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通过看这文,了解黄山岩石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选背其中的两段。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把握2~5自然段的内容,体会黄山岩石之奇。

2.教学难点──多数学生未去过黄山,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课前准备:1.《黄山》录像资料片。

2.多媒体课件。

3.薄型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听记句子。

1.四川的峨眉山风景秀丽,到处鸟语花香。

2.无锡的五里湖好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出蓝蓝的天,白白和云,红红的花,绿绿的树。

二、整体感知,揭示课题。

1.过渡:是啊!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非常美丽。

今天,老师将带你们一起去黄山风景区游览。

2.看录像,范背课文。

(多媒体显示:填空)3.完成填空,相机学习部分词语。

指名完成填空。

生字词正音。

理解词意。

你看到了哪些秀丽神奇的景色?4.齐读第1自然段。

5.指导背诵。

6.揭示课题。

板书:黄山奇石7.释题。

奇石就是指──(怪石)奇石、怪石也就是说──(出示卡片:奇形怪状的岩石)8.质疑。

看了课题,小朋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三、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脉络。

1.自由轻读课文。

课文里边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

2.读后交流。

介绍了哪些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哪些是具体介绍的?哪些只是简单举了名字?小结。

四、品词析句,理解文意,学习第2、3自然段。

学习第2自然段1.过渡:刚刚有个小朋友问:“这些奇石‘奇’在哪儿呢?”咱们先来看这块“仙桃石”。

(指板书)2.指名读第2节。

课文哪一自然段作了介绍,大家边听边找,什么词语你有懂。

3.质疑问难。

4.理解。

(放录像:“仙桃石”)谁来指指“石盘”在哪儿?为什么说“仙桃石”是奇石呢?板书:好像……飞落5.指导朗读。

6.背诵。

学习第3自然段7.过渡:黄山的奇石多有趣呀!你瞧,这块奇石就像一只猴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奇石
1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
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黄山,缺少对黄山的直观感受。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观看有关的风光片,认识黄山,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使学生喜欢黄山。

同时本课语言优美,生动形象,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领悟文意,并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更有利于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领略祖国大好山河的壮美。

3重点难点
重点: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难点: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教学过程
第二学时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黄山奇石
一、创造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

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眉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

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板书:黄山奇石。

请齐读一遍课题。

2此时,.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想法,谁愿意说一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这黄山的奇石,看看它奇在哪里?活动2【讲授】黄山奇石
二、初读课文,感“奇”
1.词语过关。

(开火车)
2.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块奇石的样子?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这些奇石,把具体介绍的石名圈出来,读好后小组交流一下。

3.你们觉得黄山石的名字取得怎么样?它们有什么特点?
4.生齐读这些石名。

三、细品课文,探“奇”
1.(1)课文介绍了很多奇石,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块奇石——仙桃石。

(展示图片“仙桃石”)哪块石头像仙桃?
(2)课文是怎样写这块石头的呢?(生读课文部分)课文这几句话写得怎么样?大家互相说说。

(小组交流)2.第二块奇石“猴子观海”是什么样子?自己读读这个自然段,说一说你觉得哪儿有趣?随学生发言指导体会奇石的有趣:
(1)体会“一动不动”:
【1】学生自己先说
【2】教师引导:对比平时猴子好动的特点,想象说说为什么会一动不动?(观云海)小石猴看着这翻滚的云海,都看得出神了,会想什么呢?
教师导语:通过“一动不动”这个词就把小猴认真观云海的的神态和样子写出来。

这样的词语真神奇啊。

(2)体会表示样子的句子。

(两只胳膊抱着腿)
【1】生说自己觉得有趣的词语,说感受。

【2】对比句子:情景设置:老师也看着奇石写了一句话,你们感觉哪句更有意思?
猴子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

猴子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

【3】教师引导: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加上“两只胳膊抱着腿”你就觉得有意思了呢?(学生回答)
【4】教师总结:通过这些词使我们看到奇石不只外形像猴子,连它的胳膊和腿都那么清楚,那么逼真。

不是人工雕刻,是在大自然中形成的,真是太有趣啦。

【5】训练朗读:这么神奇,有趣的语言,让我们多读读,记在脑子里。

(3)体会“翻滚的云海”:
【1】自己说说你认为云海什么样啊?
【2】观看云海的图片。

感受云海的美丽:看完黄山四绝之一的云海,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连接语:这么美丽的云海,难怪小石猴会看得入迷呢?
(4)训练朗读:通过同学们的讲解,我觉得“猴子观海”太有趣了,这只小石猴太可爱啦!,你们能用读的方式,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到“猴子观海”这块奇石的有趣吗?(同桌互读——推荐读)
3. “猴子观海”有趣,“仙人指路”也另有一番趣味。

(展示图片“仙人指路”)指名读。

(1)谁来学着做一下这个仙人的样子?(生模仿)
(2)同学们,假如你在黄山游玩,山路一转,突然看到远处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这样的石头,你会觉得怎么样?(生:神奇、前去看个究竟)
(3)用你现在的感觉,看着眼前的景象,读一读这段话好吗?
(4)请问这位仙人,你所指的地方是哪儿呀?那里的风景美吗?(生即兴回答)
(5)谢谢!同学们,假如你是山中的仙人,你会对游客说些什么呢?(生自由回答)
(5)师:谢谢各位小仙人。

这一切是多么有趣呀!让我们一起美美的把这一段读出来,好吗?(生齐读)
4.金鸡叫天都:生说。

课文没有插图,谁能想象出他的样子?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谁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读出来?找生读。

齐读一遍。

活动3【活动】黄山奇石
四.观图联想,写“奇”
1、黄山的奇石真有趣呀,可惜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等就没有具体说了,我们也能用有趣的语言给大家介绍,敢和书上写的挑战吗?
“天狗望月”为例:
⑴学生上台做“望”的动作。

⑵“天狗”望到了什么呢?它心里在想什么呢?
⑶学生先可以一句一句的说,然后连起来说。

比如:“一只雪白的天狗蹲在山头,呆呆的望着银盘似的月亮,它心想,我怎么把他吃掉呢?”“一位漂亮的仙女,端坐在平台上,聚精会神地弹奏一支美妙的乐曲。

2、“天狗望月”被同学们说的栩栩如生,黄山还有很多叫不出名的奇形怪状的岩石听后,可着急了,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展示课后奇石图片
⑴分小组选择喜欢的图片,然后讨论怎样说。

⑵指名说。

五、总结升华,激发欲望
记得徐霞客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比五岳的景色还要美、还要神奇。

如果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去黄山看一看那奇石的美景。

活动4【作业】黄山奇石
六、作业超市:
1、我会利用老师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先说再把它写下来)
2、我会选最喜欢的奇石一两块,介绍给你的父母听。

2 黄山奇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