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优秀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教案(精选5篇)

《黄山奇石》教案(精选5篇)《黄山奇石》教案篇一教材分析《黄山奇石》一文向读者再现了黄山四绝之一“奇石”的奇与趣,详细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的外形特点,运用准确的词语,把“静”的石头写“活”了。
简略介绍了“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引起读者联想,并且吸引着大家去游览。
学生分析本文所描写景物大部分学生没见过,所以要让学生多看图片,加深了解和认识。
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将“奇石”形象与真实的形象进行对比,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感知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黄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从文字和图片感受它们的样子。
3、正确认读本课十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有感情朗读,想象文中事物。
2、找学生上台表演,深刻理解。
3、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或适当补充资料,加深对所描写景物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并能发挥想象,赋予事物生命力。
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正确认读本课十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多看图片,加深了解和认识。
要让学生抓住语言特点,反复朗读,以读促悟。
教具准备、搜集黄山及奇石的资料、图片。
课堂教学设计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激发情趣。
出示黄山风景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教师简单介绍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本课学习。
展示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出示自读提示。
2、教师指名读课文,了解学生认读课文的情况。
3、播放课文录音,订正字音。
学生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内容?4、学生交流。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两个大的方面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1)黄山风景区简单介绍。
(2)介绍了黄山奇石。
三、细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介绍的几种黄山奇石。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黄山奇石?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学习提示。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9篇)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9篇)一、教材简析:1、教学范围:《黄山奇石》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就是描述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制造。
读着课文我们仿佛被带到了风光秀丽奇妙的黄山,好像已经不是在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地观赏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张张奇石图。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每一幅图,都是一个奇妙的童话。
读了课文不油心生憧憬黄山之情,更加宠爱黄山。
2、教学内容和地位:《黄山奇石》课文围绕黄山石的“奇”,分别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景观。
依据本文的特点及训练的要求,在突出主体性和表达文本资源的可拓展性方面,不仅要让学生熟悉石“奇”,还要让学生感悟石“趣”。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知一说一悟”的主线,引导学生对课文进展体会、感悟。
启迪学生的观看力量、想像力量,陶治学生的情趣,自主、多元地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习本课应在培育学生观看力与想象力的根底上,激发学生的奇怪心与求知欲,留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配图的三个自然段,可实行看图学文的方法。
学习第五自然段时,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依据课文的描述,自画“金鸡叫天都”。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在读中真实体会黄山石的奇怪,好玩。
教学难点: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
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学生绽开想像。
二、学习者分析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身心快速进展时期,他们对未知领域有着剧烈的探究的兴趣和剧烈的奇怪心,对新奇事物特殊感兴趣,并且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和培育,具有了肯定自主学习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参加意识及评价意识,表现欲强。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布满着剧烈的奇怪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泼,简单承受新学问,表现欲望较强,喜爱展现自己。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5篇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5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第2-5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结合文中的词句和图片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有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3仿照课文的句子,对照图片,用“像”说说黄山的其他奇石,并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
难点:仿照课文的句子,对照图片,用“像”说说黄山的其他奇石,并写一写。
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1出示词语:第一组:中外闻名(指名学生说说该词的意思并介绍近义词:驰名中外)第二组:秀丽神奇奇形怪状(联系课文内容,用这两个词语分别说一句话)第三组:一个桃子一只猴子一位仙人一只雄鸡(量词的积累)二、精读课文,感受奇趣教师过渡:上节课,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游览了位于安徽省南部的黄山风景区,见到了许多怪石,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第2-5自然段,读完后告诉老师文中介绍了哪些怪石?(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指名回答,教师板贴: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仙桃石1出示图片,指名学生说说这是什么石?(学生答仙桃石)2老师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答因为它长得像一个大桃子)3师:课文中是怎样描述“仙桃石”的?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生读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请2-3位同学读一读,读完后大家一起读)4这么大的石头究竟是不是从天上飞来的呢?(板贴“飞”字)当然不是,“好像”这个词语便告诉了我们答案,黄山的怪石是经过很多年的风化而形成的自然景观,是大自然的杰作。
这块石头的形状长得像桃子,不由得引发了作者的想象,所以作者用了“好像”这个词语(请3位学生读一读: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稳稳地落在了石盘里,多么的有趣啊!(板贴“落”字)让我们再次齐读第二自然段,感受仙桃石的神奇与有趣。
《黄山奇石》教案优秀7篇

《黄山奇石》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黄山奇石》教案优秀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山奇石教案篇一黄山奇石—百度图片教学目标:1.了解黄山奇石的神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
2.认识并列段式,能读懂第2自然段是怎样具体写两块奇石的形状,又是怎样把并列的两个内容连接起来的。
3.展开想象,仿照课文说话。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去欣赏了一些关于黄山的图片,谁能说说黄山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课件出示:黄山)是啊,黄山太美了,它有泰山的雄伟,庐山的飞瀑,衡山的烟云,峨眉的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的美称。
你们还记得黄山的“四绝”吗?(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今天我们就一起好好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奇石,(课件出示:奇石)看看黄山奇石到底奇在哪里。
回忆一下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几块奇石的样子?课件出示:“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 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二、品读探“奇”1.你觉得哪块黄山岩石最奇特,最有趣呢?边读边把描写它奇特、有趣的地方划出来。
2.下面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听听?(依学生回答的为顺序,临时变动教案。
)1)猴子观海(出示图片、句子)奇特在哪里?位置:在陡峭的山峰上姿态:抱、蹲、望你看,作者通过观察,抓住了石猴的动作,通过想象寥寥几句,就把石头写活了。
你们觉得这块石头怎么样?(奇特、有趣、可爱)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这一段有没有不理解的?2)仙人指路(出示图片、句子)同学们,假如你在黄山游玩,山路一转,突然看到远处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这样的石头,你会觉得怎样?你想象一下,山中的仙人会对游客说些什么话?这一切是多有趣、多奇特啊!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把这一段话读一读。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5篇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5篇关于《黄山奇石》教案篇一一、开门见同引入课题。
1、出示课题,齐读。
2、从课题上看,课文主要写什么?(奇石)哪里的奇石?(黄山)重点词是哪个(奇)3、教师语:黄山是一大风景区,叫。
它在我国南部。
今天,教师和同学们到黄山风景区游览一番。
二、初知课文。
1、听配乐朗读录音,看投影片,用1句话说说黄山风景区是怎样的地方,有什么厅特的景色。
2、学生自由畅说,并引导学习词语。
①黄山风景区是个的地方。
“秀丽神奇”什么意思?(美丽、奇妙)②黄山风景区还是个的地方。
“闻名中外”的“闻”什么意思?整个词的呢?③黄山风景区还有的岩石。
“奇形怪状”什么意思?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给“尤其”换个词,代进去读一读。
(特别)3、课题中的“奇”就是神奇、奇形怪状的意思。
4、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默读课文,用“——”划出奇石的名称。
5、具体介绍了哪几块奇石?用“△”标出其名称。
三、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二段导语:我们先来到“猴子观海”这地方,看看这块奇石。
1、释词。
“观”什么意思?与课文中哪个词意思相同?2、出示投影片。
请一位小朋友当导游介绍奇石,其他同学看投影,师指图。
要求:边看边听边想,这岩石奇在哪里?3、讨论①它神奇在哪儿?(它两只手抱着胳膊,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去海——样子奇特。
)②请用“·”标出主要的动词。
(板:抱、蹲、望)③指导读句子。
④听老师读一句话,与刚才的有什么不同?句子:它两只手抱着胳膊,蹲在山头,望着去海。
⑤这奇石还神奇在哪儿?(陡峭的山峰)“陡峭”什么意思?用图示帮助理解。
⑥这块岩石多奇,多有趣呀!最后一名。
概括地说——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4、仿说“天狗望月”这奇石。
(二)学习第三段导语:我们继续往前看,会看到更有趣的奇石。
1、默读第3小节,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奇石?想想这小节写法上与第2小节有什么不同?2、一段话中,并列写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该怎么学呢?这就是我们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看课文的学法提示。
《黄山奇石》教案【6篇】

《黄山奇石》教案【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黄山奇石》教案【6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黄山奇石》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照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按要求背诵两段课文。
2、理解黄山奇石“奇”在哪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引起兴趣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清水秀,历史悠久,名胜古迹遍布全国各地。
在《归类识字一》中,我们已经认识了不少的名胜古迹,你还记得有哪些?对安徽黄山,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风景秀丽的黄山,向来以奇石、怪树、云海、温泉四绝而闻名中外。
特别是那里的石头,干奇百怪,形态万千。
今天我们就在读文中欣赏黄山的奇石吧。
板书课题:黄山奇石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初读,看清段落,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
3、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看图学文,理解内容1、看图,出示投影:(黄山风景区的景观照片。
)师:同学们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生:茫茫的云海,陡峭的山峰,山峰上树木的郁郁葱葱……师:那么,黄山给你的印象是什么?生:山峰秀丽,树木葱笼,云海翻滚,看起来非常壮观。
师:课文是怎样介绍这幅彩图的呢?2、指名读第一段:这段有几句话,每句各讲什么?⑴ 指名读第一句:(注意长句中的停顿。
)⑴ 从这句话中你们知道黄山在哪里?(看地图)⑴ 怎样的地方可称风景区?(有山、有水、可供人观赏。
)⑴ 我国的风景区有很多,黄山风景区很有名,句中哪个词告诉了我们?“闻名”⑴ 是什么意思?⑴ “中外”指哪里?⑴ 指名读第二句:⑴ 黄山风景区景色怎样?秀丽神奇是什么意思?(青秀美丽,非常奇妙。
优秀教师黄山奇石语文教案5篇_1

优秀教师黄山奇石语文教案5篇优秀老师黄山奇石语文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的】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异,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
2、培育同学的观看和想象力量。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从哪些方面介绍黄山奇石,并用自己的话复述。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及媒体资源播放。
【教学用具】生字词卡片、媒体资源(PPT、动画、视频)。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中国有许多风景美丽的名山。
谁能说说?在这些山中,最出名的是五岳。
所以有“五岳(泰山、恒山、华山、嵩山、衡山)归来不看山”的说法,也就是说看了五岳后,其它山都不必去看了,都不值得看了。
我国古代闻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一生当中游遍了中国。
他说:不,有座山,你去看了,五岳也不必看了,它的.风景最美了。
所以,后来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
黄山的风景特别美,有哪位同学听说过黄山?黄山的风景中最闻名的是:黄山的奇石、松树、云海和温泉。
今日,我们一起去观赏黄山的奇石吧。
二、学习生字词1、播放《黄山奇石》视频,让同学对黄山风景特殊是黄山奇石形成初步的印象。
2、同学朗读课文,并把生字作好标记。
3、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同学跟读、小组轮番读。
(2)同学拼读,相互订正。
(3)老师抽查同学拼读以上生字词。
4、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同学书写:(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关心同学初步熟悉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
尤其是留意字形相像的生字,如:区、巨的书写。
(2)同学书写,老师巡察。
(3)让同学到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到黑板批改。
其次课时一、解题师:奇石是什么意思?(奇形怪状的石头。
)二、观赏黄山奇石图片,同学自读课文1、同学争论: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在它们给标出来。
同学回答,老师板书。
板书: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谈琴2、哪些是详细介绍的?哪些只是简洁举了名字?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出示地图,黄山在哪个省,什么位置?请同学在地图上找出来。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5篇)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山奇石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知识与能力】1、识字、写字。
2、朗读能力培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4、领略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重点学习】朗读3自然段。
【设计说明】在原来的教学基础上,着重突出识字教学。
如:复现二类字;学文时识记“陡峭”。
【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字幕:黄山石,形状奇,山峰巨,石盘立。
金鸡啼,有名气,仙桃石,天下奇,小猴子,伸脖子,胳膊举,看仔细。
二、谈话学习第一段1、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做到了正确、流利,而且学习了生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美美地读课文,大饱眼福。
2、师:谁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看你知道了什么?3、指读、评价“闻名中外”“尤其”4、过渡:黄山奇石到底有多神奇、多有趣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到黄山看看这些有名的怪石。
三、自学2~5自然段1、自读自悟,边读边想象画面。
2、你最喜欢那座怪石?把这一段美美的读一读,一会儿与同桌说说你喜欢它的原因?四、全班交流:吸引你的是哪块就汇报哪块1、“仙桃石”:⑴指读、评价“飞、落”。
⑵师:为什么不说是像桃子,而说像仙桃?⑶想像: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仙桃石从天而降。
)⑷师:真感谢作者地神奇想像,用一个飞、一个落两个词描述它,变静为动,把这块石头写神了,真有趣!⑸过渡:黄山地仙桃石真神奇,你们还要看哪块奇石?2、“猴子观海”:指读、评价。
⑴“陡峭”:①记字型。
②你走过你认为陡峭的山路吗?当时什么感觉?③有感情地读。
(教师评价:还不够陡。
好陡呀!)⑵“抱、蹲、望”:①师:三个词突出了猴子当时的动作。
②读后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可爱)③师:如果这是一只真猴,它望着翻滚的云海,会想些什么呢?④指读,这“猴子观海”怎么样?⑶教师小结:一个抱、一个蹲、一个望就勾勒出了一个观望云海、调皮的猴子呀!我不禁夸奖作者的用词巧妙,更让人赞叹那大自然所赐予我们的神奇景观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初步辨别区分课文描写内容的详略。
2、通过与小伙伴合作交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重点难点:
区分课文描写内容的详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习方法:
看图学文、读文想象、合作交流。
教学流程:
(播放课件)同学们,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感受快乐。
上课之前,请你像我这样做:学会自信、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交流。
好了,上课!
一、录像引入,激趣质疑。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桂林山水甲天下,西湖美景人人夸。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安徽省南部,那里有一座著名的山——黄山。
【板书:黄山。
】
2、你们知道黄山四绝吗?(课件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今天,我们就来一睹黄山奇石的风姿。
【板书:奇石。
】齐读课题。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录像(播放录像。
)看了录像之后,你对这个“奇”字是怎样理解的呢?再读。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二、进入文本,初读感知。
1、(出示读文提示)带着问题按照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找一名同学读要求):
(1)标上自然段序号。
(2)选择你喜欢的办法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3)找到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用你喜欢的线画出来。
2、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6个。
)请同学们按照自然段读课文,喜欢读的同学就可以直接站起来读。
注意不要唱读。
教师纠正读音。
三、研读文本,深入探究。
(一)理清详略。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jǐng)区在我国安徽(huī)省南部。
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yóu)其是那些怪石,有趣(qù)极了。
】
1、课文读完了,你一定找到了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句子了吧?(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板书:神奇、有趣。
】“尤其”的近义词是什
么呢?(特别。
)你能把“尤其”换成“特别”,再读一读这句话吗?第一自然段还告诉了我们什么?“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黄山在哪里?读这个自然段的时候,注意重读“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极”,谁还能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2、(课件出示文后思考题“说”。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边读边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课文描写的奇石的名字。
3、汇报:详写“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略写“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二)深入探究。
这四种详写的奇石中,你对哪种最感兴趣?课文中有两幅插图,看看是什么奇石的图片呢?那么我们就先来游览下这两处奇石。
引导学生先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
【在一座陡(dǒu)峭(qiào)的山峰(fēng)上,有一只石猴。
它两只胳(gē)膊(bo)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dūn)在山头,望着翻滚(gǔn)的云海。
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
1、课件出示猴子观海的图片:
(1)观察:看,这是什么?【板书:猴子观海。
】猴子在哪呢?他在干什么?
(2)读文:看看课文哪个自然段描写的是“猴子观海”?谁来读给大家听?和小伙伴讨论一下,写得好吗,哪些词语用得好?“陡
峭(山非常高、直上直下的)”“翻滚(云海的动态)”;动词“抱”“蹲”“望(向远处看)”。
这个自然段写出了猴子观海的位置、动作。
如果把这句话改为:在面对着云海的山峰上,有一块大石头,这就是“猴子观海”。
好不好?(不好,原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得很生动。
)请同学们学生做动作体会一下。
(3)想象:一名学生读短文,其他同学看图片。
想象:为什么猴子这样望着翻滚的云海?抓住“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蹲”。
(4)有感情地再读课文。
【过渡:刚才我们按照“观察、读文、想象”的方法学习了课文。
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接下里我们就继续按照这种方法学习,好吗?】
2、仙人指路:【“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bì)指向前方。
】课文还有一张插图,画的是什么?【板书:仙人指路。
】
(1)观察:看到了什么?(用文中或者自己的话回答。
)
(2)读文:看图,找一名同学读文,注意动词“站、指”。
全班同学做动作。
这是一个比喻句,十分形象。
(3)想象:我们现在就在这黄山奇石的世界中,看到这位仙人你会和他说什么,他又会和你说什么呢?(提示:仙人既然在指路,就应该有人——问路。
)
(4)再读。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按照“观察——读文——想象”的方法自学第2和第5自然段,然后把你想象到的内容写一写或者画一画。
学生自学、交流收获。
教师巡视,汇报:通过刚才的自学,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说说观看图片的感受;也可以读读课文,说说课文哪里写得好;还可以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
抓住以下几方面进行点拨。
3、仙桃石:【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板书:仙桃石。
】(1)看图说仙桃石的样子。
(2)读课文,什么样的,什么地方的?(用书中句子回答。
)注意动词:飞、落。
(动画演示。
)
(3)如果这样说:就说“仙桃石”吧,它是山顶石盘上的一块桃形的石头。
好不好?
(4)看到“仙桃石”你想到了什么?结合课件观察、联想。
4、金鸡叫天都:【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巨(jù)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xióng)鸡。
它伸着脖(bó)子,就像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tí)叫。
不用说,这就是著(zhù)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
(1)看图描述。
【板书:金鸡叫天都。
】
(2)读文。
注意动词“伸、啼叫”,“天都”是什么意思?如果让你画一画“金鸡叫天都”你会画些什么?化成什么样?为什么?
(3)读文。
(三)创造提升。
1、读最后一自然段。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shī)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略写了什么?
2、想象:“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是什么样子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还会有什么样的奇石?
3、读最后一句。
【板书:奇形怪状】
四、总结升华,激发欲望。
1、品悟“奇”:黄山奇石“奇”在哪里——奇形怪状、引起想象。
2、记得徐霞客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比五岳的景色还要美、还要神奇。
如果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去黄山看一看那奇石的美景。
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神奇有趣
奇形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