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的危害与防护

合集下载

X线的辐射危害及防护安全管理

X线的辐射危害及防护安全管理

X线的辐射危害及防护安全管理人类在利用辐射技术的同时逐渐意识到了X射线的潜在危险与可能对人体造成的诸多辐射危害,故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在患者方面,工作人员方面,放射场所进行防护。

最大限度的控制最小的辐射剂量,合理使用X线检查,采取有效的防护及预防措施和科学的安全管理,保护患者及工作人员的健康。

标签:X射线;辐射危害;防护安全管理1 电离辐射对人类的危害自1895年发现X射线至今,放射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净利益的同时也承受着一定的危险。

X线的照射量可随射线剂量的增大可在体内累积,长时间受超剂量照射将引起全身性疾病,X线可能引起的临床症状如下。

1.1以神经衰弱症候群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为主,诉有乏力、头痛、耳鸣、记忆力减退、心悸等;其次为消化道症状如腹胀、腹痛、少数人牙痛、部分人易感冒、腰痛、关节酸痛等。

1.2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主要为皮肤、指甲的营养障碍,长期被辐射部位容易发生神经性皮炎。

1.3外周血液改变最常见的改变主要是对血液系统中白细胞的杀伤力,使机体免疫力下降而易发生疾病。

1.4易引起细胞染色体畸变。

引起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造成先天性畸形、流产、死胎、不育等病症。

1.5 X线辐射可诱发癌症,如乳腺癌、甲状腺癌、骨肿瘤等恶性肿瘤等。

人体易受辐射的组织器官:人体组织结构和器官形态不同,厚度也不一致。

厚的部分,吸收X线多,薄的部分则相反。

人体各部位细胞对X射的反应程度不一,其中以性腺最为敏感。

乳腺是敏感组织,当大量人群每年普查时,要考虑潜在的致癌辐射风险。

与乳腺组织中的脂肪、皮肤、乳晕组织相比,腺体组织对辐射最敏感,在2.25 cm深处,腺体组织的吸收剂量要比脂肪组织的吸收剂量高出30%[1],要求摄影时要合理使用自动曝光系统,在大量普查时按照ALARA原则在考虑乳腺的组成和厚度的不同时,充分利用曝光模式与cR的技术特点将入射剂量最优化,达到降低被检者的辐射危害。

2 防护2.1机房及机器的防护要求2.1.1机房宜较大,并有通风设备,就200Ma X线机而论,机房面积不得小于36 m2。

手术中使用X射线的危害及安全防护措施.doc

手术中使用X射线的危害及安全防护措施.doc

手术中使用C型臂X射线的安全防护进展及护理对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C型臂X射线广泛应用确定放射导向运用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重要地位,已成为手术中必不可少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目前普遍应用于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及骨科定位、血管介入、胆道造影等手术。

C型臂X射线是一种波长约在0.001~0.1 纳米之间的高能量粒子的线。

文献报道X 线通过电离辐射的方式对正常细胞产生各种危害诱导多种疾病包括癌症的发生[1],有关手术人员与患者所面临的射线辐射问题也日益引起重视[2]。

因此合理应用X线不断加强和完善术中防护,防止和减少幅射损害成为手术室护理管理关注的焦点。

本文就手术中使用C型臂X射线的危害及安全防护进行总结如下。

一、C形臂X射线的特性及对机体伤害1、C形臂X射线的特性[3]:①穿透作用:X射线因其波长短,能量大,照在物质上时,仅一部分被物质所吸收,大部分经由原子间隙而透过,表现出很强的穿透能力。

②电离作用:物质受X射线照射时,可使核外电子脱离原子轨道产生电离。

在电离作用下,某些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在机体内可以诱发各种生物效应。

③荧光作用:荧光的强弱与X射线量成正比,用做透视时观察X射线通过人体组织的影像,也可制成增感屏,用作摄影时增强胶片的感光量。

④热作用:物质所吸收的X射线能大部分被转变成热能,使物体温度升高。

⑤生物作用:X 射线照射到生物机体时,可使生物细胞受到抑制、破坏甚至坏死,致使机体发生不同程度的生理、病理和生化等方面的改变。

⑥其他:X射线作为一种电磁波,也具有光的特性,具有反射、干涉、衍射、散射等现象。

2、C形臂X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和临床表现:X射线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是X射线的电离辐射激发所引起的生物效应,诱发癌变,还可以导致脱发、皮肤烧伤、放射性白内障、白血病等。

①辐射危害:X线照射生物体时,与机体细胞、组织、体液等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电离,因而可以直接破坏机体内某些大分子结构,使机体组织产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代谢紊乱,功能失调,以及病理形态等方面的改变,损伤严重,可导致机体死亡[4]。

射线的危害与防护

射线的危害与防护
癌、肺癌和乳腺癌等
X射线的危害
Z ZZ Z
生殖系统影响 X射线会影响精子和卵子的 质量,增加不孕不育的风险
眼疾 过量的X射线照射 可能导致白内障、 视网膜损伤等眼疾
免疫系统抑制 长期接触X射线可能导 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增加感染和疾病的风险
X射线的防护
X射线的防护
为了减少X射线对人体的危害,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防护措施 遵守安全规定:在进行X射线检查时,确保操作人员熟悉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 流程
对患者的辐射暴露
环保与安全意识
提高环保和安全意识, 推动更环保、安全的医 疗技射线的危害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对于保护个人健康至关重要。在接触X射线 时,务必采取安全措施,遵循专业操作流程,以减少潜在的健康风险 除了上述提到的防护措施,以下是一些额外的建议,以进一步减少X射线对人体的危害
合理使用防护用品:在接触X射线时,使用适当的防护用品,如铅围裙、手套、眼镜等 ,以减少辐射暴露
远离辐射源:尽量避免直接接触X射线源,特别是在没有专业防护的情况下
X射线的防护
起源
孕妇保护
孕妇在进行X射线检查时, 应尽量采取防护措施, 避免辐射对胎儿的影响
教育公众
加强对公众的辐射安全 教育,让人们了解X射线 的危害,并学会如何正
确应对
合理布局医疗设备
医院和诊所应合理布局X 射线设备,尽量减少对 患者和工作人员的辐射
暴露
发展
限制曝光时间
在需要接受X射线检查 时,尽量缩短曝光时 间,以减少辐射剂量
定期检查与培训
从事与X射线相关工作的 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 查和培训,确保了解最 新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技

使用低剂量技术
采用低剂量X射线技术进 行诊断和治疗,以减少

X线的危害及防护你了解吗

X线的危害及防护你了解吗

X线的危害及防护你了解吗随着医学和科学的双向进步,临床影像学技术发展迅猛,各种崭新的器械设备被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为提高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和治疗效果提供了更好的保证,X线检查就是当前常用的影像学手段之一。

近年来,X线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自身的成像质量也有了本质上的提升,检查诊断过程中应用的辐射剂量也在逐渐减少,这样说来X线检查的安全性是有所提高的,但实际上,除了常规的检查拍片之外,各种CT扫描、造影检查和术中定位等工作中,都少不了X线的身影。

如此频繁的接触X线,势必会导致人体遭受到的辐射总量增加,这就好比往一瓶白开水里滴墨汁,每次一点点,开始的时候是看不出来影响的,但滴墨水的频率高了,就一定会把水染黑。

那么X线都有哪些危害,我们又该如何进行防护呢?1.X线对人体有哪些影响和危害?和我们平时接触的可见光不同,X线是一种粒子,具有很高的能量,在它从人体穿透时,会和我们体内的蛋白质等生物分子产生碰撞,这样原子外层电子就会发生脱离,生物分子会发生质变,同时破坏细胞的代谢和功能,细胞的数量减少,人体就会随之出现不适症状,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神经衰弱症候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症候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X线危害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患者会出现头痛、耳鸣、失眠、记忆力下降、心悸及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有消化道疾病的症状表现,如腹痛、腹胀等,还有少数患者出现了腰酸、牙痛、关节酸痛、易患感冒等情况。

(2)外周血液改变外周血液改变最主要的是对白细胞的损伤,白细胞数量的减少,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患者容易发生疾病。

(3)皮肤变化X线导致的皮肤变化主要出现于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身上,很多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长期接受辐射,导致指甲和皮肤出现营养障碍,相关部位出现神经性皮炎。

(4)细胞染色体畸变当X线导致细胞染色体畸变后,人体中的遗传物质会出现基因突变的情况,而这也是流产、不育、死胎及先天性畸形等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

X线防护(共8张PPT)

X线防护(共8张PPT)
• (2)16~18岁的青少年:剂量限值不超过
表所规定的剂量限值。
• (3)孕妇:腹部表面的剂量限值不超过
2mSv。
• 2.公众照射的剂量限值
第七页,共8页。
四. X线防护的目的、原则和措施
• 1. X线防护的目的 • 2. X线防护的原则 • (1) X线检查正当性:指所进行的X线检
查是必要的
• (2) X线防护最优化 • (3)个人受照剂量限值 • 3. X线防护的措施 • (1)时间防护 • (2)距离防护 • (3)屏蔽防护
第三节 X线防护
• 自1895年伦琴发现X线不久,在从事X线
试验的人员中发现了放射性皮炎和继发 性结膜炎,相继还发现了受照者出现毛 发脱落、白细胞减少、皮肤癌等疾患, 并且这些疾患的严重程度和试验人员所 接受X线的照射剂量有关,从而引起了 人们对辐射危害的高度重视.
第一页,共8页。
一.X线对人体的危害
根据效应出现的时间,也可分为近期效应和远期效应。 吸收剂量与照射量的关系:照射量是用来描述辐射场固有特性的一种物理量。
与剂量大小有关的效应。这种效应不存在剂量的阈 这种效应存在着剂量阈值,接受的剂量超过阈值,这种效应才会发生,如白内障、皮肤辐射损伤等(也可视为近期效应)。
(1) X线检查正当性:指所进行的X线检查是必要的
• 根据效应出现的时间,也可分为近期效应
和远期效应。电离辐射可以直接使细胞中 的染色体或其 他重要成份断裂,如果损伤 的细胞是体细胞,则表现出躯体效应;如 果损伤的是生殖细胞,辐射效应表现在受 照者的后代身上,则表现为遗传效应。
第三页,共8页。
•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从辐射防护角度出
发,将这些效应分成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两 自1895年伦琴发现X线不久,在从事X线试验的人员中发现了放射性皮炎和继发性结膜炎,相继还发现了受照者出现毛发脱落、白细胞减少、皮肤

探讨医务人员对X射线危害与防护问题的认识

探讨医务人员对X射线危害与防护问题的认识

探讨医务人员对X射线危害与防护问题的认识X射线是一种现代的临床医疗工作辅助检查方式,患者的受检部位结构情况能够非常清晰的显示、记录在X射线片上,能够长期调阅,对很多疾病的诊断都具有着较高的价值,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

但是,在X射线检查过程当中,它会对人体带来电离辐射,这不仅会影响到受检者的健康,更会影响到长期从事X射线检查工作的医务人员的健康。

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工作经验与相关知识了解,首先分析了X射线检查工作医务人员的职业危害,然后主要提出了部分防护措施建议。

标签:X射线;医务人员;职业危害;防护考虑到X射线可能会对受检者的健康带来影响,x射线诊断仪一直在不断的更新与发展,将对患者的健康影响降到了最低,正常的身体检查,基本上不会对患者带来负面的影响,但是长期从事X射线检查工作的医务人员却不同,由于工作需要他们总会经意或不经意的暴露在X射线中,长期、大量的辐射便成为了他们的职业危害,严重影响其自身健康。

很多的医务人员在X射线诊断检查工作当中,不是对X射线的职业危害认识不足,就是嫌麻烦、贪方便没有采取足够有效的X射线防护措施,这不论是对于医务人员的自身健康来说,还是对X 射线诊断检查工作的长远发展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

1 X射线职业危害X射线会对人体带来损伤,当医务工作人员暴露在X射线环境中时,由于生物效应而导致细胞出现损伤,严重者甚至出现细胞死亡,与普通的人体损伤不同,X射线所带来的细胞损伤是具有累积性的,也就是说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体都暫时感觉不到异常反应,例如淋巴细胞相对增加、白细胞数量减少、血小板减少等等,但是当损伤到达一个临界点时,就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X射线其实是一种波长比较短的电磁波,具有非常大的能量,当它穿过物质时,与原子发生作用,在物质中可引起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各种效应。

X射线一共有三种吸收形式:光电效应、”康普顿-吴有顺”效应、电子对效应,本文主要探讨前两种吸收形式。

X射线危害及防护

X射线危害及防护

X 线滥用:最严重的医源性放射损伤 近日,江西省一家中医院的病人一天被做 10 次 CT 的事件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关注。

且不说 此事件暴露出的乱检查、 乱收费等问题, 仅病人在短时间内连续接受高强度放射线照射可能会对 身体造成巨大伤害的事实,即引起业内专家的关注。

在近日举行的全国第七届儿童发育与临床学术研讨会上,中山大学脑功能影像研究中心主 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儿科学组组长叶滨宾教授作了题为“辐射损伤与 CT 低剂量扫描”的报告, 呼吁关注辐射对健康的损害。

X 线可诱发癌症 放射诊断检查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 影像能清晰地分辨出病因, 是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另一方面,它对人体是有伤害的,即它可能诱发癌症。

可人们似乎对此并没有重视。

专家介绍,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最新研究结果估算,以一座 1000 万左右人口的城市 为例,每年大约会有 350 人可能因照射 X 线诱发癌症、白血病或其他遗传性疾病。

X 线检查的危害具体有多大呢?有专家曾经以最需要用 X 线检查的骨科手术为例, 推算了患 者在治疗期间接受照射的剂量。

一般情况下,患者需要接受 X 线检查的次数为:诊断时一次(如 果需要进一步确诊则要加做一次 CT)、手术后检查骨骼复位情况一次(关节复位病人需要在手 术中加做一次)、手术后 1 个月复查一次、术后 3 个月复查一次。

多则 6 次,少则 4 次,以后 则视骨折患者康复情况不同及片子是否清晰、上下级医院转诊重做等因素而定,一些病人要做 1 0 次以上。

以胸部肋骨骨折为例,拍摄一张胸片大约需要 0.5 秒,因此接受一次胸部 X 线检查,患者要 承受约为 0.023 毫西弗特的辐射量。

按照接受 6 次 X 线检查计算,一个肋骨骨折的患者前后总 共要承受 0.138 毫西弗特的辐射剂量。

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制定的标准, 辐射总危险度为 0. 0165/西弗特。

也就是说,身体每接受 1 西弗特(1 西弗特=1000 毫西弗特)的辐射剂量,就 会增加 0.0165 的致癌几率。

浅谈X线辐射对机体的危害及防护的重要性

浅谈X线辐射对机体的危害及防护的重要性

浅谈X线辐射对机体的危害及防护的重要性作者:邵为景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11期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X线检查作为一种常见的医学诊断手段,在国内外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然而,放射诊断检查是有利弊的。

一方面,X线影像能清晰地分辨出病因,是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另一方面,它对人体的辐射是有伤害的,它可能会诱发癌症。

人们似乎对此并不了解和重视。

1 X线辐射损害机体的机理及临床表现1.1 危害机理1.1.1 X线照射生物体时,与机体细胞、组织、体液等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电离,可以通过电离机体内广泛存在的水分子,形成一些自由基,通过这些自由基的间接作用来损伤机体。

当射线作用于人体时,即引起水分子的电离和激发[1]。

激发和电离过程中产生非常活泼的强氧化剂,OH与强还原剂都能引起机体的正常的氧化还原过程的改变,生物细胞可产生抑制,影响正常代谢。

1.1.2 单个或小量细胞受到辐射损伤(主要是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等)可出现随机性效应。

而对生殖细胞的损伤,则影响受照个体的后代而产生遗传效应。

这种辐射能够穿透细胞破坏细胞内部结构,破坏DNA对遗传分子产生难以修复的终身性破坏,甚至诱发某些癌细胞。

1.2 临床表现由于这种电离和激发的作用,X线进入机体后能使活体组织因电离而发生损伤,甚至造成细胞死亡。

最终导致器官水平的障碍乃至整体水平的变化,在临床上便可出现放射损伤的体征和症状。

如果长时间受X线照射,会使肌肤、肺、肾、肝、肌肉、骨、结缔组织发生慢性反应。

表现为毛发脱落,汗腺、皮脂腺功能障碍,皮肤干燥,角质增生生殖功能受到损害,视力减退,眼发生放射性白内障。

化验出现红细胞和白细胞明显减少,血小板下降,血沉加快[1]。

不过这种损害是累积性的。

对人体细胞的损伤,只限于个体本身引起的躯体效应。

2 常用的防护物质因为铅的原子序数为82,对X线有比较大的吸收作用,防护效能大,质软,且加工容易价格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线辐射量参考值: 胸透一次大约1.1mSv 胸片一次剂量0.2mSv 头颅CT 2mSv 胸部CT 8mSv 腹部CT 10mSv 骨盆CT 10mSv 地铁安检乘客接受剂量<0.01mSv
LOGO
【1】辐射量单位对照表
辐射量 辐 射 量 SI单位 SI单位专名 专用单位 照射量 库伦· 千克-1(C· kg-1) 未 定 伦琴(R) 1伦=2.58×10-4库伦· 千克-1(1R=2.58×10-4C· kg-1)
4、屏蔽防护:在射线源与工作人员之间设置屏蔽,减少或消除 LOGO 射线的辐射,如果屏蔽有铅衣、铅围裙、铅帽、铅眼镜、铅手 套等。 5、工作人员应佩带射线剂量检测器,每月报告1次个人接触的辐 射剂量,介入工作人员每年接触的定量不应超过5%,为了限 制X线辐射剂量,根据介入手术室设备和防护条件,可适当限 制术者的手术次数。 6、工作人员应执行防护规章制度,穿铅衣、戴铅围领和防护眼 镜。随时调整遮线器,尽量缩小照射野,严禁工作人员身体任 何部位进入照射野。 7、定期进行防护检查,工作人员每月检查血常规1次,每年系统 体检1次。
著名的辐射事件: 日本核爆炸 前苏联切尔诺和贝利 核电站事故
LOGO
辐射照射有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只有确定性效应有阈值,严重程度取 LOGO
决于剂量多少,随机性效应发生的概率与剂量有关,严重程度和剂量无关。也就是说单次照 射即使受照的剂量大,也不一定导出问题,具有随机性。 <0.25Gy【1】:不明显和不易觉察的病变可恢复的机能变化 0.25Gy以上可能产生不同机能变化 Gy和mSv是不同的剂量单位,具体的解释见描述【1】,大概说来差1000量级 人体不同组织或器官对辐射的敏感度是不同的,射线对人体作用时,有三种生化指标可能会发生变 化 白血球、血小板、染色体。 单次照射剂量的确定性症状,单位Gy (1)皮肤: 红斑(X、γ)5~8 暂时性脱发3~5 永久性脱毛7 (2)造血:3-5 受照者50%死亡 (3)眼睛: 晶体混浊(X射线)2 白内障(100%)7.5 白内障(随访35年)5 (4)睾丸: 暂时性不育0.15 永久性不育3 (4)卵巢:2.5-6不育 因此,在做影像检查时,如果可能的话,可以优先考虑无辐射的MRI,但是很多诊断MRI是不解 决问题的,一般是先拍X片,必要再CT。 另外,针对儿童和孕妇的诊疗有区别于普通成人的标准。
8、适当增加营养,增加室外活动,避免过于劳累。合理排班, 严格休假管理。
9、佩戴个人辐射剂量计,可以知道当天接受的剂量和累积剂量,并将其控制 LOGO 在安全水平下;实验时必须带好专用的防护手套、口罩、穿工作服,实验 完毕,立即洗手或洗澡;实验时,力求迅速、熟练,尽量减少被辐射的时 间,并应尽可能的利用夹具、机械手来操作,以便远离辐射源,同时应设 置隔离屏蔽;粉末物质应在手套箱中进行操作。 10、对中子射线的屏蔽可选用含氢量较高或含硼的材料(水、石蜡、硼砂 等);对γ.χ射线的屏蔽可选用高原子序数的材料(铅、混凝土等);对β 射线的屏蔽可选用低原子序数的材料(铝、塑料或有机玻璃等);对α源 的防护主要是内照射防护;对γ(χ、β)源、中子源的防护主要是外照射 防护;
LOGO
说明:上面两张图片为X射线照射前后细胞核的变化。上面一张图为对照细胞的 细胞核,未经过辐照,下图为x射线辐照后,出现明显的DNA损伤。(来源:科 学新闻双周刊样刊一)
LOGO 但是人们也不必因为辐射而拒绝必要的X光和 CT检查。
根据X线理论原理,病人在X线检查时,一次安全照射量应在 100伦琴以内,按这个照射量再制定出容许的照射次数和时间。 如胸部透视在几天内总的积累不应超过12分钟,胃肠检查不应 超过10分钟。至于摄片检查因部位不同,照射量多不同,所以 相应的容许照射次数也不同。病人在一年当中做2~3次检查对 健康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而且随着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 目前普及的DR检查,这样X线照射量要比原来剂量还要减少1/2 量,从而更加保护了病人的健康,且诊断效果没有丝毫降低。 此外,近年来各大医院均采用摄片为主、透视为辅的方式。一 方面是为了减少病人过多摄入X线量(透视比摄片X线量大),另 一方面也可为诊断疾病留有依据,以便于治疗和复查对比。
补充: LOGO 1、在整理这份资料时,查到的拍X光胸片的剂量说法不一,因此特别咨询了 专家,专家给的答复如下:辐射剂量是个概数,不同的资料来源可能会不 一样,关键是要注明出处。 2、以下数据引自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 UNSCEAR, 2008,供大家 有大致范围概念。 -------------------------------------------------------------------------------------------------------每次检查平均有效剂量(mSv) 检查部位 |1970-1979 |1980-1990 |1991-1996 |1997-2007 -------------------------------------------------------------------------------------------------------胸部X光摄影| 0.25 | 0.14 | 0.14 | 0.07 胸部X光透视| 0.72 | 0.98 | 1.1 | 2.1 四肢和关节 | 0.02 | 0.06 | 0.06 | 0.05 盆骨和臀部 | 2.2 | 1.7 | 1.8 | 1.1 头部 | 2.1 | 1.2 | 0.83 | 0.08 乳腺摄影 | 1.8 | 1 | 0.51 | 0.26 腹部 | 1.9 | 1.1 | 0.53 | 0.82 CT | 1.3 | 4.3 | 8.8 | 7.4
LOGO 脆弱人群—孕妇、新生儿: 尽管在孕期做X光、CT检查并不会绝对导致胎儿畸形,但杭 州市医学会临床放射和介入分会主任委员、杭州市一医院放 射科主任陈文辉还是建议孕妇应该尽量避免此类检查,尤其 是 怀孕头三个月的准妈妈。因为此时是胎儿重要器官形成的 关键时期,X光可能使这些尚未发育定型的细胞组织产生突 变,胎儿先天畸形的发生率也会增高。 还有研究表明,新生 儿如果因头部受损伤做CT检查,对以后的学习能力、逻辑推 理能力有一定影响,而对空间识别能力则没什么影响。敏感 部位———性腺 人体各部位细胞对X射线的反应程度不一, 其中以性腺最为敏感。
11、外照射的主要防护方式是: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措施;外照 射是射线照射人体后只造成对人体组织的损伤;内照射指放射性物质呼吸 道吸入、消化道进入、皮肤伤口渗入等途径进入体内,造成放出的射线及 化学毒性对人体器官的双重损伤;
LOGO
规范放射检查
1、孕妇禁止检查,婴幼儿、准备要小孩者谨慎检查。 根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X 线检查前,应当明确其是否怀孕,不得对孕妇进行腹 部或骨盆放射影像检查。不得将放射检查列入儿童及 婴幼儿的健康体检项目。 2、规范申请单填写:祥细的主诉、体格检查,填写准 确的检查部位。 3、提高放射检查阳性率,避免不要的检查大单。
LOGO X线对人体健康确有一定危害,X线照射量越大,对人 体的损害就越大。 X射线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是由于X线的特性——生物效 应。 X线照射机体后,可使组织细胞和体液发生一系列 变化,组织中的细胞被电离辐射灭活,使人体血液中的 白细胞数量减少,进而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使病 菌容易侵入机体而发生疾病。从而引起以造血组织损 伤为主的放射性损害。放射性损害程度受照射剂量、 照射面积和部位、受照个体与组织细胞的放射敏感率 以及射线的能量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损害如 非照射急慢性放射病、放射反应,主要症状为恶心、 呕吐、头痛、血象异常、皮肤损伤等,严重者可导致 白血病、放射性白内障、皮肤癌等,妊娠期基础放射 线易造成胎儿致死、致畸、严重智力低下等。
吸收剂量 焦耳· 千克-1(J· kg-1) 戈瑞(Gy) 1戈瑞=1焦耳· 千克-1=100拉德(1Gy=1J· kg-1=102rad) 拉德(rad) 1拉德=10-2焦耳· 千克-1=100尔格· 克-1 (1rad=10-2J· kg-1=102erg· g-1)
LOGO
当量剂量 焦耳· 千克-1(J· kg-1) 希沃特(Sv) 1希沃特=1焦耳· 千克-1=100雷姆(1Sv=1J· kg-1=102rem) 雷姆(rem) 1雷姆=10-2焦耳· 千克-1(1rem=10-2J· kg-1) 吸收剂量:1Gy(戈瑞)=1J(焦耳)/kg,每1千克受照物质吸收1焦耳核辐 射能时,其核辐射剂量称为1戈瑞。 当量剂量:1Sv(希沃特)=吸收剂量×权重系数,通常用于辐射防护中,X射线 我们通常把权重系数设为1,通常我们说有效剂量是指对全身器官的当量 剂量取的平均值。 1R(伦琴)相当于10mSv(毫西弗)=0.01Sv(西弗)=1rem(雷姆)
X射线的危害与防护
LOGO 放射线(radioactive ray)不稳定元素衰变时,从原 子核中放射出来的有穿透性的粒子束,分甲种 射线、乙种射线、丙种射线,其中丙种射线贯穿 力最强。
三种类型: α射线为氦原子核(α粒子,不是质子),带正电; β射线为高速电子流,带负电; x、γ射线为光子流,不带电。
感谢您的关注
温馨提示
பைடு நூலகம்
LOGO
LOGO
射线的防护
1、X线机的固有防护:X线机的固有安全防护性能是X线防护的 最重要环节。球管管套、遮光器应不漏射线,窗口装有铝滤 过板,有用线束进入患者皮肤处的空气照射量率应小于 6R/min。特别是用床上球管透视时,X线球管及其附件如有辐 射线泄漏,工作人员及患者将受到直接辐射。 2、时间防护:尽量缩短X线的辐射时间。在介入手术前要拟订 严格的操作程序,了解患者的有关资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 曝光。术中操作的累计曝光时间不应超过30min,优化最佳投 照条件,避免重复照射。 3、距离防护:利用增加术者与辐射源(即球管焦点)和散射体 (即受检查)的距离,减少术者所受辐射剂量,距离每增加1 倍,辐射剂量减少3/4,透视曝光时除术者及主要助手,其他 人员应远离,避开X线辐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