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质谱在毒物筛选分析中的应用-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
法医毒物检验中毒物的快速筛查方法

法医毒物检验中毒物的快速筛查方法摘要:目的:法医人员为了快速的筛选出中毒物,通过采取毒物检验方式,来对中毒物成分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毒物检验工作在法医工作过程中,属于十分常见的一种检验方式,法医人员在案发现场对所收集到的物证进行毒化分析,在毒化分析过程中,通过采取毒物检验的方式,来对中毒物组成成分进行检验鉴定。
结果: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司法相关部门对法医毒物检验鉴定的不断重视,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警务人员为了快速的提高破案效率,对得出毒物检验结论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司法鉴定所对法医人员培训毒物检验相关知识,从而有效的提高法医人员面对不同毒物类型,第一时间准确得出毒检结论,提高法医人员检验质量和检验效率。
结论:法医人员在对毒物成分进行检验过程中,通过采取毒物快速筛查方式,可以有效的缩短检验时间,为警务人员侦破案件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法医毒物;检验;快速筛查0、引言“毒物”一词,众所周知少剂量毒物都将会对人体造成重大的影响,若毒物毒性较强,那么不将会仅仅影响个人的生命安全,甚至将会影响一群人的生命安全,对社会造成重大的影响。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毒物种类也越来越多,所涉及到的组成成分也越来越复杂,毒物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也越来越大。
通过我国每年来司法鉴定所进行毒物鉴定的案例可以看出,近些年来,我国涉及毒物案件数量越来越多,呈上升趋势,毒物对受害人的身体带来严重的影响。
如何可以有效侦破毒物案件,以及如何有效的提高毒物检验效率和准确率,成为法医人员重点思考内容。
目前,我国法医人员在对毒物检验项目已经单一毒物检验项目逐渐转化为多种毒物检验项目。
本文通过对常见的几种毒物检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的分析研究内容如下所示[1]:1、毒物快速筛查和检测类型分析1.1检验碱性毒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碱性毒物为常见的毒物类型,根据法医人员的日常工作经验而看,司法鉴定中心所接受的案件中,多数检测出毒物都属于碱性毒物,并且这些毒物中都具有相同的氨基分子结构,并且这些碱性毒物还具有等级性官能团,这些毒物组成成分中含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在生活遇到某些化学成分物质将会产生毒性。
高分辨质谱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高分辨质谱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引言:高分辨质谱(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是一种先进的仪器技术,能够在化学分析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它通过测量样品中离子的质荷比,可以确定样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高分辨质谱已经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高分辨质谱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并重点介绍其在有机化学和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一、高分辨质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的学科。
高分辨质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有机物的结构确定和反应机理研究。
1.1 有机物的结构确定有机物的结构确定是有机化学研究的基础。
传统的质谱仪只能提供有机物的分子离子峰和一些片段离子峰的信息,无法确定复杂有机物的结构。
而高分辨质谱能够通过测量样品中离子的质荷比,提供更加详细的质谱图谱。
通过对质谱图谱的分析,可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分子量和结构。
例如,高分辨质谱可以确定天然产物的结构,帮助研究人员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1.2 反应机理研究研究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对于有机合成的优化和新反应的发现至关重要。
高分辨质谱可以通过监测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离子,揭示反应中间体的结构和反应途径。
通过分析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离子质荷比和相对丰度的变化,可以推测反应的机理。
这对于有机化学研究人员理解反应的本质和改进反应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分辨质谱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环境科学研究的是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迁移过程。
高分辨质谱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物的检测和环境样品的分析。
2.1 环境污染物的检测环境污染物的检测是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分辨质谱可以通过测量样品中污染物的质荷比,确定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
例如,高分辨质谱可以检测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如农药、药物残留和工业废物,帮助环境科学家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和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法医毒物检验中毒物的快速筛查与检测技术研究

法医毒物检验中毒物的快速筛查与检测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1-06-16T12:07:10.10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1期作者:李陨石[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技术革新步伐的加快,法医毒物学检验工作水平也在稳步提升中李陨石南京东南司法鉴定中心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技术革新步伐的加快,法医毒物学检验工作水平也在稳步提升中,并且从传统意义上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多目标毒物筛查和常见未知毒物筛查等形式。
本文在了解当前毒物检验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基于法医工作要求分析现有毒物快速筛查技术与方法。
关键词:法医;毒物;检验技术;免疫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引言:了解近年来法医毒物检验工作内容可知,在社会建设水平日益提升的过程中,以往单一的筛查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如今日益革新的社会环境。
尤其是在毒物种类较多,相关案例较为复杂的情况下,继续沿用传统技术方法,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因此,现如今大部分法医开始运用以多目标毒物筛查和常见未知毒物筛查为核心的筛查和检测技术,下面对相关内容进行简单了解。
1.免疫法这种技术方法也是对目前以抗原抗体反应为核心的所有免疫技术的统一称呼,常见的有酶联免疫分析法、放射免疫法等,它们在毒物筛查中的应用非常有效和广泛。
以放射免疫法为例,其也叫做RIA,通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敏感性与抗原抗体反应当中的特异性理论,构建微量分析的方法。
这类方法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应用的较多,且具有极强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不仅简单便利,而且所需毒物样品的数量很少。
在实际应用中,能直观检测到吗啡、庆大霉素等药物。
但结合实践案例分析,其也容易产生交叉反应,尤其是在处理样品时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不管是pH数值还是降解酶等出现变化都将会影响最终结果的真实性。
另外,放射性元素对参与实验人员的身体影响极大,所以现已被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所取代。
虽然现如今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针对免疫技术提出了大量油脂的试剂盒和检测设备,但因为假阳性的现象较多,且对部分毒物样品的检测度不强,所以现如今只用于这种技术进行初期筛选工作[1]。
高分辨率质谱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高分辨率质谱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高分辨率质谱技术是生物医学和环境监测等领域中重要的分析手段之一。
与传统的质谱技术相比,高分辨率质谱技术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更高的精确度和更广泛的适用范围。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高分辨率质谱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一、高分辨率质谱技术的应用1.生物医学领域高分辨率质谱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例如,通过该技术可以对生物分子(例如蛋白质、DNA、RNA等)的结构和性质进行研究,以及分析生物分子的定量和定性。
此外,高分辨率质谱技术还可以用于药物代谢和毒理学研究。
2.环境监测高分辨率质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该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土壤中的污染物、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等。
使用高分辨率质谱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和识别这些污染物,并利用这些信息来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
3.食品安全高分辨率质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可以利用该技术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添加剂和毒素等。
这些信息对于保证食品安全和优化食品生产过程都十分重要。
二、高分辨率质谱技术的发展趋势1. 分析速度提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分辨率质谱技术的分析速度将会越来越快。
例如,在仪器硬件和软件算法方面的不断革新,可以让高分辨率质谱技术的分析速度得到极大的提高。
2. 数据分析方法的改进高分辨率质谱技术的数据量非常庞大,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还有很多待提高的空间。
因此,新的数据分析方法将成为高分辨率质谱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
例如,可以采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算法,以更准确和快速的方式处理大量的复杂数据。
3. 检测灵敏度提高在生物医学和环境监测领域,快速、准确地检测非常微小的化学物质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提高高分辨率质谱技术的检测灵敏度,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技术,例如,超声波萃取和常温离子源等。
4. 雷达式检测雷达式检测是另一个高分辨率质谱技术的发展趋势。
雷达式检测可以使高分辨率质谱技术像雷达一样,对样品进行快速扫描和定位,从而更快地发现和识别分析样品中的化学物质。
法医学在质谱分析鉴定中的技术与方法

法医学在质谱分析鉴定中的技术与方法近年来,质谱技术在法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质谱分析作为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分析技术,对法医学的毒物鉴定、尸体检验、病理分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法医学在质谱分析鉴定中的技术与方法,并重点介绍质谱分析在毒物检测、DNA分型以及尸体液体鉴定中的应用。
一、质谱分析在毒物检测中的应用毒物鉴定是法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质谱分析可以通过对物质的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进行鉴定,对毒物的检测起到关键作用。
质谱仪的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使得它成为毒物鉴定的有力工具。
一种常用的质谱技术是气相质谱联用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将样品中的有机物通过进样系统与气相色谱柱分离,然后再通过质谱进行鉴定。
通过质谱图谱对有机物的碎片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毒物的分子结构,从而实现毒物的鉴定。
二、质谱分析在DNA分型中的应用DNA分型是法医学中常用的鉴定手段之一。
质谱技术能够通过对DNA片段进行质谱分析,实现对DNA序列的检测和鉴定。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
该技术可以通过质谱检测DNA片段的质量,进而确定序列,并对样本中的DNA进行分型。
此外,质谱技术还可以进行DNA甲基化修饰的研究,在法医学领域中对于亲子鉴定、鉴定尸体遗骸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质谱分析在尸体液体鉴定中的应用尸体液体鉴定是法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质谱分析作为一种高灵敏度检测技术,对尸体液体中有机物、药物等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技术包括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这些技术在尸体液体中可以检测出毒物、药物代谢产物等,为死因的鉴定提供重要线索。
结语本文简要介绍了法医学在质谱分析鉴定中的技术与方法。
质谱分析作为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分析技术,对法医学的毒物鉴定、DNA分型以及尸体液体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质谱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相信在法医学领域中质谱分析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刑事案件的侦破和司法判决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依据。
高分辨率质谱技术的进展与应用

高分辨率质谱技术的进展与应用1.简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质谱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分辨率质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分析技术,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本文将从高分辨率质谱技术的定义、原理、优势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2.高分辨率质谱技术的定义质谱技术是一种基于分子质量或离子荷质比分析物质化学组成的技术。
高分辨率质谱技术指的是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精度的质谱仪器及其分析方法,能够对复杂的样品进行分析,并且可以得到更详细、准确的分析结果。
3.高分辨率质谱技术的原理高分辨率质谱技术的原理基于质量分析器中的离子传输原理及其分离能力,能够将不同的离子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分离方法分离开来,并通过质谱仪器检测、记录其相应的离子信号。
其核心是高分辨率的质量分析器,常用的包括飞行时间质谱、离子阱质谱、轨道阱质谱和四极杆电场轨道阱质谱等。
4.高分辨率质谱技术的优势相比与传统的质谱技术,高分辨率质谱技术具备以下优势:(1)分析精度高:针对复杂的样品能够提供更准确、稳定的分析结果。
(2)分析速度快:通过高分辨率的质谱分析器,可以减小分析的盲区,并且数秒钟内完成分析。
(3)样品消耗少:相比传统的质谱分析法,样品的消耗大大减小。
(4)能够检测更多种类的样品:高分辨率质谱技术能够应对不同的样品类型,适用于生物、医学、环境和食品等多个领域的分析研究。
5.高分辨率质谱技术的应用高分辨率质谱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列举部分应用场景:(1)生物医学:高分辨率质谱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用于合成药物的分析测试、药物代谢研究、蛋白质分析研究等。
(2)环境污染:高分辨率质谱技术可以对环境样品进行分析,可以检测到各种污染物,如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元素等。
(3)食品安全:高分辨率质谱在食品安全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如针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物等,都可以进行准确的分析检测。
6.结语总的来说,高分辨率质谱技术是质谱技术中的一种新兴技术,具备准确、快速、精准等优势,并且应用领域广泛。
法医毒物检验中毒物的快速筛查与检测

法医毒物检验中毒物的快速筛查与检测摘要:毒物检验工作是法医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法医通过对毒物进行检验从而侦破刑事案件,并为侦破刑事案件提供有力的证据。
法医对受害人检验中毒物质时还需要熟悉了解相关中毒急救方面知识。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学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法医对中毒物质检验方法以及检验速度也逐渐完善提高,检验有毒物质所需时间也越来越短,同时不断提高检验毒物准确率,从而有效提高毒物检验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本文通过对法医如何快速检验中毒物质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检验方法类型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法医毒物;检验中毒物;快速筛查与检测1、毒物快速筛选和检测类型分析1.1碱性毒物快速检验以往刑事案件中常见毒物类型是碱性毒物,碱性毒物分子中含有大量的氨基分子,由于不同的碱性毒物中含有不同等级性毒素,而这些毒素中含有一些较为特殊的化学物质,毒物在与某些化学物质接触后会发生反应。
目前,我国法医主要通过利用阳离子交换柱与反相柱检测方式对碱性有毒物质进行检测。
阳离子交换柱与反相柱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便于回收利用。
法医在对碱性有毒物质进行检验筛查过程中通过选择适合的酸碱度值,让有毒物质保持叫完整的疏水性,从而有效提高碱性有毒物品检测概率,从而提高有毒物质检测效率[1]。
1.2酸性毒物快速检验酸性有毒物质的主要特点是可以溶解与有机溶剂中,但不溶于水。
酸性有毒物质在酸性环境中可以保持游离状态;在碱性环境中,通过化学反应从而形成可溶性盐。
法医在检测酸性有毒物质时,选择合适的酸碱度值,有效预防酸性有毒物质自带电荷从而影响检测结果,降低筛查效率[2]。
1.3对常见农药进行快速检验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农药种类以及型号有很多,有一些农药本身具有剧毒。
根据中毒案件进行整理,可以发现有60%以上中毒案件都是与农药有关,农药中有大量的有机磷物质,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由于农药种类繁多,因此法医对毒物的检验和筛选具有一定的难度性。
毒物快速筛查和检测问题研究

毒物快速筛查和检测问题研究作者:张娟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12期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毒物的种类越来越多,毒物中包含的化学成分也越来越复杂,毒物的危害程度也就越来越大。
当前,法医毒物检验已由单一种类毒物检验发展成多目标的毒物筛查。
本文就对常见的法医毒物检验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法医毒物学;毒物筛查;毒物检测一、毒物鉴定发展现状毒物种类数量不断增加。
当前世界中,化学毒物的种类每一年几乎都以10000 种以上的数量不断增加。
在法医毒物鉴定的过程中,除了普通可以坚定出的几种毒素之外。
氰化物、新型的除草物质、滥用化学药品、生物碱、治疗药物等多种有毒有害的微量元素,都已经被列入法医毒物鉴定的范畴当中。
与此同时,很多毒物代谢物或者生物标记物在法医检验中,还具有巨大的法医效用,使得在实际检验的过程中,会与原体一并纳入到分析检测范围中。
生物检测材料运用范围扩大。
传统法医毒物鉴定的生物检测材料一般都是尸体的皮肤、胃中物质、尿液、头发、指甲、胆汁等内容作为法医毒物鉴定的主要内容。
在当前临床法医的实践中,将唾液、血液、心脏血液、外周血液、尿液、头发等内容都列入了生物检测材料中。
在实际开展法医毒物鉴定时,往往会提取不同生物检测材料的结果,通过对比和分析,去解决复杂的问题。
针对与血液反映的有毒物质来说,必须要采集尸体的心血和外周血,通过对比分析,才能够得出死者的死亡原因、明确死亡结果的解释。
此外,尿液中也能够代谢出有毒药物原体,并且能够通过有毒药物原体的浓度对比出死者摄取毒物的时间、摄取毒物的浓度以及摄取毒物的方式,对于法医毒物鉴定有着非常大的价值。
指甲、指纹、粪便等的生物检测材料也对法医毒物鉴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法医毒物鉴定运用层面日渐广泛。
法医毒物鉴定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法医毒物鉴定已经广泛的运用到了死后有毒药物鉴定、行为判断、药物的影响下犯罪、行为能力判断等多个层面。
针对有毒物质的鉴定主要用于意外杀害、他杀、自杀等非自然死亡案件,在开展法医毒物鉴定的目的便是判断是否涉及毒药物以及所涉毒药物对于死亡的作用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辨质谱在毒物筛选分析中的应用李晓雯卓先义*(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63)摘要:由于毒物种类的广泛性以及分析目标物的不定性,毒物的筛选分析受到法医毒物分析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高分辨质谱凭借其超高的质量分辨率和精确分子量的功能,在化学分析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综述了高分辨质谱在法医毒物筛选中的应用,并对其在法医毒物分析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关键词:高分辨质谱;毒物分析;筛选在法医毒物分析工作中,分析目标物的不定性以及毒物种类的广泛性导致了法医毒物鉴定的复杂性。
因此,对于未知物的筛选和确证已受到法医毒物分析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科技发展和仪器进步,出现了多种毒物筛选的方法,主要包括形态学法、微生物法、免疫法、光化学法、电化学法、生物芯片、分子印记、色谱法以及质谱法等。
形态学法可以进行初步的筛选与鉴别,为检验提供线索;动物试验法作为预试手段,可以为毒物检测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但不能作为判别毒物类别的依据[1];微生物法主要用于检测动物性食品中抗菌药物残留,它特异性低,有效期短,结果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的[2];免疫法可以快速定性检测血清或尿液中的吗啡,海洛因等毒品,但是这种分析方法灵敏度相对较低,且存在生化试剂不能在常温贮藏下长期保持生物活性问题,难以作为最后确认的依据[3];分子印记技术虽然具有高度专一性、预识别性,且具有较强的分离与富集能力,仍存在模板泄露、柱效差、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单体种类少、在水溶液和极性溶剂中不易制备等局限性,难以进行质量控制[4];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法虽然能够通过对照保留时间进行筛选,相比上述检测方法在特异性,灵敏度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但对于保留时间相近的化合物无法分离检测。
质谱定性是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定性方法之一,色谱作为目前最好的分离工具,与质谱联用可谓是珠联璧合。
质谱技术包括低分辨与高分辨,与色谱联用的低分辨质谱包括气相色谱-质谱(GC-MS)及液相色谱质谱(LC-MS)。
GC-MS用于筛选分析无需使用标准品,通过库检索就能对物质进行定性,但对于热不稳定,极性大的化合物则需要衍生化,过程繁琐费时,也不适用于难挥发的化合物。
以及在毒物分析领域都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液相色谱质谱(LC-MS)用于筛选分析主要有三种类型,离子阱质谱、三重四级杆质谱以及三重四级杆-离子阱质谱(Q-trap))。
LC-MS能够检测分子量大的化合物、高极性化合物、热不稳定化合物等,相比于气质在检测范围及灵敏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三重四级杆质谱通常采用的多反应监测模式需要标准品来优化仪器参数,对未知相对分子质量和断裂途径的药物往往无法检测。
而离子阱质谱,Q-trap虽然能够做全扫描分析,但其灵敏度受检测化合物数量限制,当筛选的化合物越多时,对灵敏度的影响也越大。
高分辨质谱凭借其超高的分辨率和精确质量数功能解决了上述液质方法的不足,特别是在多组分筛选方面。
基于精确分子量的数据库能够包含非常多的化合物,可以进行快速筛选,在毒物分析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5]。
本文综述了高分辨质谱在法医毒物筛选中的应用,并对其在法医毒物分析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1 高分辨质谱简介高分辨质谱仪具有在超高分辨率下测定化合物精确分子量的功能,并能借助同位素离子的丰度比来推断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分子式),通过一级、二级谱库的匹配也能够对复杂基质中的痕量组分进行确证和筛选。
因为分子式一定的化合物其精确分子量是唯一的,借助超高的分辨率,高分辨质谱可以区分复杂背景中的杂质及共流出物,进行痕量分析,降低了对样品前处理的要求,适用于色谱条件优化困难的情况。
除此之外,超高的分辨率保证了复杂样品分析所需的高质量精确度,即使检测无数个化合物也不会损失灵敏度,并且不需要对照品来优化仪器参数。
理论上,高分辨质谱分析的化合物在数量及分子量上都没有限制,并且拥有很高的的灵敏度。
高分辨质谱能够进行全扫描分析,其生成的数据文件具有可回顾性,可对历史数据进行重新分析。
除了上述相比于低分辨质谱的优势,高分辨质谱还能够根据精确质量数来推测未知化合物的元素组成,为筛选提供线索。
现在用于筛选的高分辨质谱仪主要以傅立叶变换静电场轨道阱质谱Orbitrap以及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Q-TOF(包括TripleTOF)为主。
2 高分辨质谱在毒物分析中的应用2.1 滥用药物及临床药物全扫描质谱的高灵敏度以及高分辨质谱的高分辨率、精确质量数功能,使得Orbitrap 和Q-TOF都非常适合用于多组分的筛选。
他们在定性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通过精确质量数以及窄质量窗能够从全扫描质谱信息中得到选择性很高的提取离子流图,减少同质异素化合物产生的干扰。
利用同位素分布(如碳、氯、溴、硫等元素),能为从精确质量数推断分子组成提高准确度。
所以它不需要预先设定待测物。
而是在检测结束后,对获得的质谱信息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不但能一次分析大量的目标化合物,还能检测出非目标化合物,因此无需使用相关标准品再进行实验。
Hernández[6]利用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建立了环境样品中76种滥用药物如苯丙胺类、阿片类生物碱、吗啡类、致幻剂、大麻、苯二氮卓类及临床药物如解热镇痛药及其代谢物的筛选和确证分析方法。
作为第一个把高分辨质谱应用于毒物分析领域的团队,Ojanpera等人[7]首次建立了毒物相关化合物及其代谢物的数据库。
该数据库基于精确质量数,不需要标准品,只需知道新化合物的分子式就能添加入数据库。
随后用该数据库搜索由TOF分析得到的全扫描质谱数据。
实验及经验表明,仅仅用精确质量数和同位素分布比对,还不足以满足检测的要求,可以用由CID裂解产生的碎片离子来提供额外的结构信息。
而对于很多无法获得标准品的新型滥用药物,可以采用一种新方法,即In silico 方法。
In silico指通过软件预测化合物可能的代谢物,并把其精确质量数添加到数据库中。
除此之外,软件还能预测化合物的碎裂方式,这在同分异构体分析中特别有帮助。
实验表明,软件预测的代谢物只有部分能在真实样品中找到,而不是全部。
这种基于软件预测及精确质量数的方法能为定性分析提供许多有用的数据,但是仍然需要更多的数据来表明此方式是否最终足够可靠,适用于缺少标准品的化合物定性。
Donata Favretto 等人[8]使用LTQ-Orbitrap对2名双胞新生儿的胎发(2.5mg)进行全扫描筛选分析(质量精度在0.9-4.9ppm)。
除了检测出万拉法星原体,还得到其四种代谢物,即O-去甲基万拉法星、N-去甲基万拉法星、N,N-二去甲基万拉法星、N,O-二去甲基万拉法星。
万拉法星的含量分别为10ng/mg和12ng/mg 。
John C. L. Erve等人[9]使用C18 ZipTip柱对大鼠的脑微渗析液去盐后, 使用配有Triversa NanoMate的LTQ-Orbitrap,采用维拉帕米作为实时监控的内标,经过全扫描分析和质量亏损筛选,检测出4种中枢神经药物,即丙咪嗪、瑞波西汀、西肽普兰、曲唑酮及其代谢物。
除上述化合物外,还发现羟基丙咪嗪葡萄糖酸苷、去乙基瑞波西汀及其葡萄糖醛苷等6种未曾报道的脑内代谢物。
实验证明,ZIPTIP柱不但可以去掉盐分,并且保持了高回收率。
在监测含量极低的代谢物时,使用100,000分辨率,质量精度仍然能到达到<1ppm。
2.2农药高分辨质谱应用于农药筛选分析得报道较多,如利用LC-Q-TOF或Orbitrap在谷物、蔬果饮料[10] [11]筛选上百种的杀虫剂。
有文献报道使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筛选及定量动物饲料中杀虫剂[12]。
还有文章中提到建立专门的杀虫剂数据库用于筛选分析[13]。
2.3兴奋剂反兴奋剂实验室一直致力于建立已知违禁药物以及有潜在被滥用可能药物的分析方法。
在反兴奋剂检测中得到越来越多应用。
在莫斯科反兴奋剂中心,科研人员已经分析了超过1500种化合物[14]。
E.D.Virus和他的团队[15]建立了29种兴奋剂的Orbitrap检测方法,包括抗雌激素作用物质、β2激动剂、代谢类固醇以及其他类固醇物质。
他们使用APCI 作为离子源,因为APCI能够更好的从基质中分离低浓度的类固醇。
质量精度为0.3-1.6ppm,方法灵敏度优于2ppm,检出限均小于100pg/ml。
皮质类固醇和利尿剂对检测没有影响,表明方法特异性良好。
他们检测了一份兴奋剂阳性样品,结果显示epimetendiol成阳性。
F. Badoud [16]使用UPLC-Q-TOF 筛选尿液中103种物质,包括刺激剂、利尿剂、麻醉剂、抗雌激素剂等。
他们使用C18色谱柱,分析时间9分钟(3分钟平衡)正离子、负离子两种全扫描模式进行分析,从精确质量数和保留时间进行自动筛选质量精度在±0.05da另外,对经过结构修饰化合物的分析,高分辨质谱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比如结构修饰的合成类固醇是对现有类固醇产品在结构上做轻微改动,从而逃避已有的检测方法。
高分辨质谱根据精确质量数来推测未知化合物的元素组成,为筛选提供线索[17、18]。
3展望具有在超高分辨率下测定化合物精确分子量功能的高分辨质谱与具有强大分离功能的色谱技术完美结合,利用测得的精确质量数、同位素离子的丰度比、及一级、二级或多极谱库的匹配对对非目标化合物、未知化合物定性分析,将会成为化学筛选分析的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1] 贺浪冲. 法医毒物分析[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 朱蓓蕾. 动物性食品药物残留[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95[3] 张海鹏. 免疫分析方法在毒物毒品检测中的应用与进展[J]. 读与写杂志2008,5(8):81,183[4] 常靖, 朱军, 邸玉敏等. 分子印迹技术在法庭毒物分析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0,25(6):411-413[5] Suvi Ojanperä, Ilkka Ojanperä.Forensic Drug Screening by LC-MS Using Accurate Mass Measurement[J]. LC•GC Europe 2005,11:607-614[6] Félix Hernández, Lubertus Bijlsma, Juan V.Sancho et al. Rapid wide-scope screening of drugs of abuse,prescription drugs with potential for abuse and their metabolites in influent and ef fluent urban waste water by ultra 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of-flight-mass spectrometry[J]. Analytica Chimica Acta.2011, 684:96–106[7] Frank T.Peters. Recent advances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in clinical and forensic toxicology[J]. Clin Biochem. 2011,44:54–65[8] Donata Favretto, Giulia Stocchero, Susanna Vogliardi et al. Neonatal Hair Analysi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High-ResolutionMass Spectrometry to Reveal Gestational Exposure to Venlafaxine[J] Ther. Drug Monit. 2010;32:30–39[9] John C. L. Erve, Chad E. Beyer, Lawrence Manzino et al. Metabolite identification in rat brain microdialysates by direct infusion nanoelectrospray ionization after desalting on a ZipTip and LTQ/Orbitrap mass spectrometry[J] Rapid Commun. Mass Spectrom. 2009; 23:4003–4012[10] A. Kaufmann, M. Widmer, K.Maden. Post-interface signal suppression, a phenomenon observed in a single-stage Orbitrap mass spectrometer coupled to an electrospray interfaced liquid chromatograph[J] Rapid Commun. Mass Spectrom. 2010;24:2162-2170[11] Juan F.García-Reyes, Bienvenida Gilbert-López, Antonio Molina-Díaz. Determina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Fruit-Based Soft Drinks[J]. Anal.Chem. 2008, 80:8966–8974[12] Martijn K.vander Lee, Guido vander Weg, Wim A.Traag et al. Qualitative screening and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pesticides and contaminants in animal feed using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J] J.Chromatogr.A 2008,1186:325–339[13] E.Michael Thurman, Imma Ferrer,Octavio Malato et al. Feasibility of LC/TOFMS and elemental data base searching as a spectral library for pesticides in food[J]. Food Addit Contam A 2006, 23(11):1169–1178[14] 秦旸,徐友宣, 杨树民等.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在兴奋剂检测中的应用及进展[J]色谱2008;26(4):431-436[15] E.D.Virus, T.G.Sobolevsky, G.M.Rodchenkov et al. Introduction of HPLC/orbitrap mass spectrometry as screening method for doping control[J] J. Mass Spectrom. 2008; 43: 949–957[16] F.Badouda, E.Grataa, L.Perrenoud et al. Fast analysis of doping agents in urine by ultra-high-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I. Screening analysis[J] J.Chromatogr.A 2009,1216:4423–4433[53] Andreas Thomas, Sven Guddat, Maxie [17] Kohler et al. Comprehensive plasma-screening for known and unknown substances in doping controls[J] Rapid Commun. Mass Spectrom. 2010; 24:1124–1132[18] James P. Scarth, Adam D. Clarke, Philip Teale et al. Comparative in vitro metabolism of the “designer”steroid estra-4,9-diene-3,17-dione between the equine, canine and human: Identification of target metabolites for use in sports doping control[J] Steroids 2010;75: 6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