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合集下载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概念“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不会与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等既有合作机制产生重叠或竞争,还会为这些机制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目录前言一、时代背景二、共建原则三、框架思路四、合作重点五、合作机制六、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七、中国积极行动八、共创美好未来前言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

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

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中科院院士郭华东当选联合国技术促进机制十人专家组成员

中科院院士郭华东当选联合国技术促进机制十人专家组成员

第6期·9·中科院院士郭华东当选联合国技术促进机制十人专家组成员经中国政府提名推荐,日前中科院院士郭华东被联合国秘书长聘为第二届“联合国技术促进机制小组”成员,任期2年。

郭华东院士将于6月初赴联合国总部参加联合国科学技术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多利益攸关方论坛。

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启动一个技术促进机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支撑服务。

该机制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建立“联合国技术促进机制小组”;二是举办“多利益攸关方科学技术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合作论坛”;三是建立一个科技创新网络信息平台。

中国正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已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和《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启动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

郭华东院士当选联合国技术促进机制小组成员,体现了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影响力在不断加强,得到国际认可;也是我国充分利用全球性科技创新多边治理机制,有效开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提升制度性话语权的重要机遇。

(来源:/kjbgz/201806/t20180607_139883.htm)2018年中国(国际)果蔬汁技术研讨会举办5月24日,2018年中国(国际)果蔬汁技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召开,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巡视员王喆、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潘军出席了会议,国内外专家学者、协会代表、果蔬加工企业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以“创新、发展、新动能”为主题,探讨了果蔬汁行业发展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标准,搭建了产学研交流的国际平台。

王喆巡视员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从国家和区域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出发,结合科技部在食品领域的科研投入情况,全面阐释了现代食品加工产业发展方向。

王喆巡视员表示,食品加工产业已经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也将成为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引领和带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动力”。

“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现状、影响和发展前景

“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现状、影响和发展前景

“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现状、影响和发展前景作者:杜新杰来源:《财会学习》2019年第31期科技创新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

开展科技创新合作,一方面可以增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另一方面又可以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从调查和实际了解的情况看,“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对科技创新合作的需求比较迫切。

因此,必须加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创新之路,在共建“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中更多发挥科技创新的力量。

一、“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的现状(一)合作政策框架基本形成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

同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又进一步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样就形成了“一带一路”倡议。

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重点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其中包括科技政策交流以及加强科技合作等内容。

(1)2016年9月,科技部、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發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旨在发挥科技创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打造发展理念相通、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的创新共同体。

该规划明确了合作的思路目标、重点任务和领域,提出了完善体制机制、加大支持力度等政策保障措施。

(2)合作的重点任务主要是:密切科技沟通、加强平台建设、共建科技园区、强化合作研究,合作的重点领域包括农业、能源、交通、信息通讯、资源、环境、海洋、先进制造、新材料、航空航天、医药健康、防灾减灾等12个领域。

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

“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结硕果_加快建设创新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结硕果_加快建设创新丝绸之路

品牌推荐“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结硕果加快建设创新丝绸之路文 / 本刊记者 刘馨蔚不久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宣布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将“推动科技创新”作为第五项,并提出中方将举办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

2023年11月初,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下称大会)如期举行。

此次大会以“共建创新之路,同促合作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科技创新领域相关成果落地。

来自8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多名外方部级政府官员、300多名外国嘉宾,以及500多名国内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出席了开幕式。

“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结硕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各方一道,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创新丝绸之路,推动科技创新合作取得一批实实在在的成果。

10年来,在各方共同参与和推动下,科技合作机制不断深化,科研人员往来愈发紧密,科技合作成果日益丰硕。

截至目前,中国已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共同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科技合作格局,结出实打实、沉甸甸的合作“果实”。

在共同促进人文交流方面,中国与共建国家深化全方位科技往来,支持逾万名共建国家青年科学家来华进行短期工作和交流,累计培训共建国家科技和管理人员1.6万人次。

在共同提升科研能力方面,中国与共建国家实施了多批联合研究计划,并在农业、医疗、信息、新能源、基础研究等多个领域共同建设了50多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立了10个海外科教合作中心。

在共同服务民生改善方面,中国与共建国家支持建设公共卫生科技合作中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菌草技术示范中心、海水养殖研究中心、山地灾害研究中心等一批合作平台,并实施了一批“小而美”的合作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让更多人受益。

在共同支撑产业发展方面,中国与共建国家推进科技园区合作和多领域技术转移示范,面向东盟、阿拉伯国家、非洲等区域建设了9家跨国技术转移中心,与各国共建覆盖广泛的技术转移网络,服务各国产业升级。

一带一路上的科技成就

一带一路上的科技成就

一带一路上的科技成就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81个共建国家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与50余个共建国家建立知识产权合作关系,千余项支持中外科技人员实施联合研究项目……“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取得了一批实实在在的成果。

十年间,中国积极支持共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夯实创新发展基础。

国际杰青计划、外国青年人才计划、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以及“一带一路”创新人才交流外国专家项目等,为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数千名科技创新人才提供新的平台和机遇。

各类培训计划更为共建国家储备超过1.6万名农业、食品、卫生健康、信息技术等领域人才。

48个国家和地区的67家单位先后加入“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为解决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绿色技术、公共健康等问题打造起凝聚合作的“磁场”和培养人才的“摇篮”。

与此同时,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平台陆续搭建。

围绕巴基斯坦的小型水电技术国际合作,聚焦智利“物联网传输平台+智慧农业”研究,致力于在非洲推广水稻新品种和栽培新技术……50多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全力推动中外科研机构和大学构建稳定的科研合作关系。

此外,面向东盟、非洲、拉美等地,中国还累计建设9个跨国技术转移中心,举办技术交流对接活动300余场,促进千余项合作项目落地,持续助力共建国家技术交流互鉴。

“这成为一个非常好的连接纽带,让更多科研人员加入创新当
中。

”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与创新署署长拉克萨纳·特里·汉多科说。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与“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召开交流座谈会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与“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召开交流座谈会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与“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召开交流座谈会
作者:刘金婷
来源:《中国科技术语》2020年第04期
为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白春礼院士提出的名词工作要服务于国家大数据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指示精神,2020年7月14日下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与“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举行交流座谈会。

“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秘书处执行主任曹京华,高级事务主管贾波,助理执行主任聂晓伟、艾丽坤,项目专员赵敏燕、王卓、周睿洋,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裴亚军,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秘书长张玉森,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副主任代晓明、审定二室项目主管刘金婷参加会议。

会议由曹京华主持。

曹京华希望双方能够在“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国际组织的框架下,围绕改善民生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展合作,之后可作为一项议题,在“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大会上讨论科技名词对增强“一带一路”科技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裴亚军详细重点介绍了以下工作:(1)即将审定公布的《大数据百科术语辞典》,包含5000多条术语,覆盖了全球4大语系、11大语种;(2)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现已立项;(3)术语在线,权威的术语知识服务平台,已服务100多个国家用户,浏览量超过6亿人次。

与会人员经过热烈讨论认为,“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与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工作有互补性,建议先從机构合作交流机制入手,实现平台对接,可以考虑从智库的角度设计有前瞻性、引导性的合作项目。

2019中国会议十大新闻

2019中国会议十大新闻

5月13日,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ICCA)最新发布了2018年度国际协会会议排名。

据ICCA 统计,2018年全球国际协会会议数量持续增长。

周期召开、轮流举办的国际会议达到12,937个,较2017年增加了379个,增幅3.01%。

在全球十大国家排名中,美国、德国、中国的排名均与2017年保持一致,稳占榜中的第一、第二和第八位,而西班牙、法国、荷兰的排名均比2017年有所上升。

在亚太区国家排名中,日本位列第一,举办的国际会议数量达到492个;中国排名第二,会议数量为449个。

在全球城市排名中,北京、上海、杭州、西安进入前100名。

北京从2017年的25名上升到22名;上海从39名上升到28名;杭州发展最为快速,从148名上升到97名;西安也从119名上升到100名。

从会议数量上来看,北京、上海、杭州、西安举办的国际会议数量分别为93个、82个、28个、27个。

由此可见,杭州和西安发展潜力巨大。

此外,中国多数城市2018年举办的国际协会会议取得了明显增长。

2018-2019年间,中国有20家单位加入ICCA,成为其会员。

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作为今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本届论坛以“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为主题。

为期3天高峰论坛共设有12场分论坛、一场企业家大会、开幕式、高级别会议与领导人圆桌峰会。

26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

27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并主持了领导人圆桌峰会。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向世界展示出了三大鲜明特点:一是规格更高,出席的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人数将明显超过首届论坛;二是规模更大,有来自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5000名外宾确认出席论坛;三是活动更丰富,举办了12场推动务实合作的分论坛。

首次举办的企业家大会,为工商界对接合作搭建了平台。

中国的一带一路 促进全球科技合作与发展

 中国的一带一路 促进全球科技合作与发展

中国的一带一路促进全球科技合作与发展一带一路:促进全球科技合作与发展近年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关注的热点话题。

这一倡议旨在推动沿线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全球贸易与经济发展。

然而,在贸易和经济领域的提升之外,一带一路倡议也对科技合作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一带一路如何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合作与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通过建设互联互通的物流和信息网络,一带一路鼓励各方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

首先,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带一路项目将为沿线国家提供先进的通信和物流设施,为科技合作提供便利条件。

其次,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一带一路倡议将加强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促进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例如,中国与各国合作打造的海底光缆项目将为亚欧非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支持,促进沿线国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合作与创新。

一带一路倡议还致力于加强沿线国家的科技能力建设与人才交流。

通过扩大教育和人才培训合作,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提供了机会,使其能够共享科技创新的成果。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与多个沿线国家合作建设科技园区和研究机构,为各方提供了共同研究和创新的平台。

同时,一带一路鼓励学者和科研人员之间的互访与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共享与交流。

这些努力有助于提高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合作与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一带一路与其他国际科技合作倡议有机结合,进一步促进科技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与欧盟的“欧亚互联互通”计划、非洲联盟的“未来非洲”倡议等相互呼应,共同推动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合作与创新。

通过合作研究项目、科技交流活动等方式,一带一路为各方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推动全球科技合作与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推进全球科技合作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建设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一带一路提供了沟通和合作的桥梁。

通过加强科技能力建设和人才交流,一带一路促进了科技创新和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项目编号:
2019年中国科协“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平台
建设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申报类型:
负责人: E-mail :
联系电话: 移动电话:
依托单位:
联络员: E-mail :
联系电话: 移动电话: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申报日期: 年月日
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制
二〇一九年二月
填写说明
一、填写前需仔细阅读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2019年中国科协“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平台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二、申报书为项目实施的重要文件,应逐条填写、实事求是、表述明确,字迹清楚。

表内各栏不够填写时,请自行加页。

三、封面各项除“项目编号”外,均需由项目申报单位填写;封面中“申报类型”指平台项目的具体类型,分别为:培育发起区域科技组织/联盟、与境外科技组织联合共建研究/培训中心、多边国际交流合作、双边科技人文交流项目;“负责人”应当填写项目单位直接组织实施该项目的责任人。

四、“国外合作组织”为本项目所联系合作的国外对口科技组织。

五、“项目总体目标及预期绩效”是指项目预期达到的目标,主要是从在积极利用和发展已有国际科技联盟组织和亚太科技联盟组织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开拓和开展的交流计划,包括:联合举办国际会议,联合设立国际项目,联合设立研究和培训中心,联合开展工程教育和工程师的互认工作,联合制定科技标准,联合开展促进技术转移方面的工作等几个方面的目标。

六、年度计划应根据项目实施实际计划详实填写,如年度计划开展工作内容和预期的效果等。

七、申报单位需具备多年与国际组织或重点国家合作经验,并掌握国际科技资源。

请在填写组织实施条件时提供相关辅助材料。

八、经费支出预算科目应根据本年度计划实施需要的实际支出按科目分类详细填写。

九、申报书正本一式2份,副本4份,经依托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报送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

附件材料纸质文档须单独装订成册,版面大小与申请书相同,报送二份即可。

第八项上级科协意见,仅适用于省、直辖市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所属事业单位申报情形。

十、项目执行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著、研究报告、资料、鉴定证书及成果报道等,均须标注“中国科协‘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平台建设”项目(Supported by Belt & Road Program,CAST)中英文字样和项目编号。

十一、纸质申请书须用A4纸,于左侧加软封面装订成册。

— 2 —
一、申报单位基本信息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