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与热效应练习题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与热效应练习题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与热效应练习题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规律以及能量转化过程中所伴随的其他物理和化学性质变化的学科。

在化学反应中,热力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反应的方向、速率以及能量转化的方式。

本文为大家提供几道关于化学反应热力学与热效应的练习题,帮助大家巩固所学知识。

1. 根据下面的反应方程式写出反应的反热。

2. 计算下面反应的焓变值:2H2(g) + O2(g) → 2H2O(l)3. 结合下面的数据计算反应的焓变值:反应1: C(graphite) + 2H2(g) → CH4(g) ΔH1 = ?反应2: C(graphite) + 2H2(g) + O2(g) → CH3OH(l) ΔH2 = -726 kJ反应3: CO(g) + 2H2(g) → CH3OH(l) ΔH3 = -91 kJ反应4: CO2(g) + 2H2(g) → CH3OH(l) ΔH4 = -195 kJ反应5: CO2(g) + 4H2(g) → CH4(g) + 2H2O(l) ΔH5 = ?反应6: CH3OH(l) → CH4(g) + 1/2O2(g) ΔH6 = ?4. 结合下面的反应焓变值计算反应的焓变值:反应1: 2H2(g) + O2(g) → 2H2O(g) ΔH1 = -572 kJ反应2: H2(g) → H2(g) + 1/2O2(g) ΔH2 = -286 kJ反应3: 2H2(g) → 2H2(g) + O2(g) ΔH3 = ?5. 如下为反应方程式和各反应物和产物的焓变值,请根据热力学定律判断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反应。

反应:2H2(g) + O2(g) → 2H2O(g) ΔH = -484 kJ答案与解析:1. 例如:2H2(g) + O2(g) → 2H2O(l) 反热为 -483.6 kJ2. 反应的焓变值为ΔH = -484 kJ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的摩尔数系数为2,产物的摩尔数系数为2,所以焓变值也是反应方程式右边各物质的摩尔数系数与它们的焓变之和。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经典习题(含详解)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经典习题(含详解)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经典习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能可以转变成为热能、电能等B.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变化引起的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多少与反应物的质量无关答案D解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一定伴随能量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可以转化为热能、电能等,且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或物质的量)的多少及物质的聚集状态,影响着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多少。

2.根据如图所示的反应,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CO2(g)和CaO(s)的总能量大于CaCO3(s)的总能量B.该反应的焓变大于零C.该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D.由该反应可推出凡是需要加热才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答案D解析因为碳酸钙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所以CO2(g)和CaO(s)的总能量大于CaCO3(s)的总能量,焓变大于零,A、B两项均正确;在CaCO3中,Ca2+和CO2-3之间存在离子键,CO2-3中C 与O之间存在共价键,故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断键吸收能量,成键放出能量,C项正确;需要加热才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如碳的燃烧反应就是放热反应,D项错误。

3.已知2H2(g)+CO(g)CH3OH(g)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加热就可发生B.相同条件下,2 mol H2的能量或1 mol CO的能量一定高于1 mol CH3OH的能量C.相同条件下,反应物2 mol H2和1 mol CO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1 mol CH3OH的总能量D.达到平衡时,CO的浓度与CH3OH的浓度一定相等答案C解析A项,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可能需要加热才发生,错误;B项,物质的能量与状态有关,由放热反应可知,相同条件下,2 mol H2(g)的能量与1 mol CO(g)的能量和一定高于1 mol CH3OH(g)的能量,错误;C项,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时,为放热反应,则相同条件下,反应物2 mol H2和1 mol CO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1 mol CH3OH的总能量,正确;D项,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浓度是否相等与起始量、转化率有关,错误。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试题含解析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试题含解析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C.向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若溶液红色加深,则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D.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解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除了表现为热量变化外,还可以表现为电能和光能等。

答案 A2.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 kJ热量B.该反应热ΔH=+(a-b)kJ·mol-1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解析由图示可知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C错;1 molA2(g)与1 mol B2(g)反应生成2 mol AB(g)吸收(a-b)kJ热量,A错,B正确;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D 错。

答案 B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H2(g)+1/2O2(g)===H2O(g)ΔH1=a kJ·mol-1 ②2H2(g)+O2(g)===2H2O(g)ΔH2=b kJ·mol-1③H2(g)+1/2O2(g)===H2O(l)ΔH3=c kJ·mol-1 ④2H2(g)+O2(g)===2H2O(l)ΔH4=d kJ·mol-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c<0B.b>d>0 C.2a=b<0 D.2c=d>0解析H2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ΔH<0,a、b、c、d都小于0,B、D错;反应③与反应①相比较,产物的状态不同,H2O(g)转化为H2O(l)为放热反应,所以a>c,A错;反应②的化学计量数是①的2倍,反应热②也是①的2倍,b=2a<0,C对。

答案 C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3(g)ΔH=-Q kJ·mol-1(Q>0)。

高考化学复习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化学复习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含答案及解析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吸热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发生D.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答案D解析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例如:Fe+S FeS属于加热条件下进行的放热反应,A错误;放热反应常温下不一定容易发生,如铝热反应,B错误;有些吸热反应不加热也能反应,如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常温下就能反应,C错误。

2.(2018·宁波十校第一次联考)已知:2H2(g)+O2(g)2H2O(g)ΔH1=-483.6 kJ·mol-12H2(g)+O2(g)2H2O(l) ΔH 2=-571.6 kJ·mol-1;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H2O(l)2H2(g)+O2(g) ΔH3=+X kJ·mol-1,X小于571.6B.2 mol氢气和1 mol氧气的总能量大于2 mol液态水的能量C.1 mol H2O(l)转变成 1 mol H2O(g)放出 44.0 kJ 热量D.1 mol H2O(g)转变成 1 mol H2O(l)放出 88.0 kJ 热量答案B解析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正过程热效应的绝对值等于逆过程热效应的绝对值,即X为571.6,故A错误;氢气的燃烧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2mol氢气和1mol氧气的总能量大于2mol液态水的能量,故B正确;给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即①2H2(g)+O2(g)2H2O(g),②2H2(g)+O2(g)2H2O(l),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得H2O(l)H2O(g)ΔH=×(571.6-483.6)kJ·mol-1=+44.0kJ·mol-1,即1molH2O(l)转变成1molH2O(g)吸收44.0kJ的热量,C错误;根据C选项的分析可知,1mol水蒸气转化成1mol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44kJ,故D错误。

高考化学考点规范练15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含答案)

高考化学考点规范练15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含答案)

考点规范练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D.吸热反应只能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2.甲烷燃烧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图1图2A.图1中反应为CH4(g)+2O2(g)CO2(g)+2H2O(l)ΔH=+890.3 kJ·mol-1B.图2中反应为CH4(g)+3O2(g)CO(g)+2H2O(g)ΔH=-607.3 kJ·mol-12O2(g)CO2(g)ΔH=-283 kJ·mol-1C.由图可以推得:CO(g)+12D.由图可以推知:等物质的量的CO2和CO,CO2具有的能量高3.(双选)工业上常利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该可逆反应分两步进行,整个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H2COONH4为合成尿素反应的中间产物B.反应Ⅰ逆反应的活化能>反应Ⅱ正反应的活化能C.反应Ⅱ在热力学上进行趋势很大D.2NH3(g)+CO2(g)CO(NH2)2(l)+H2O(l)的焓变ΔH=E1-E24.(2021浙江衢州高三检测)下列关于ΔH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Si(s)+2Cl2(g)SiCl4(g)ΔH1Si(s)+2Br2(g)SiBr4(g)ΔH2Cu(OH)2(s)+2H+(aq)Cu2+(aq)+2H2O(l)ΔH32H2O(l)+Cu2+(aq)Cu(OH)2(s)+2H+(aq)ΔH4A.ΔH1<0,ΔH2<0B.ΔH1<ΔH2C.ΔH3<0,ΔH4>0D.ΔH3>ΔH45.肼(N2H4)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产物不同,200 ℃时在Cu表面分解的机理如图1所示。

已知200 ℃时,反应Ⅰ:3N2H4(g)N2(g)+4NH3(g)ΔH1=-32.9 kJ·mol-1,反应Ⅱ:N2H4(g)+H2(g)2NH3(g)ΔH2=-41.8 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练习题及答案解析3套

1.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练习题及答案解析3套

1.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第1课时 每课一练(苏教版选修4)基础达标1.在25 ℃、101 kPa 下,1 g 甲醇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 3OH(l)+3/2O 2(g) ====CO 2(g)+2H 2O(l)ΔH=+725.8 kJ·mol -1B.2CH 3OH(l)+3O 2(g) ====2CO 2(g)+4H 2O(l)ΔH=-1 452 kJ·mol -1C.2CH 3OH (l )+3O 2(g )====2CO 2(g )+4H 2O (l )ΔH=-725.8 kJ·mol -1D.2CH 3OH(l)+3O 2(g) ====2CO 2(g)+4H 2O(l)ΔH=+1 452 kJ·mol -1解析: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及含义。

由1 g CH 3OH 放出热量为22.68 kJ 可知,1 molCH 3OH 即32 g 放出的热量为gmol g kJ 13268.221-∙⨯≈725.8 kJ·mol -1,因CH 3OH 燃烧为放热过程,故ΔH <0,A 、D 错误;又因热化学方程式中热量应与反应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系数相匹配,故B 中2 mol CH 3OH 放出热量为725.8×2 kJ,B 正确,C 错误。

答案:B2.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 4ClO 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2NH 4ClO 4△ N 2↑+4H 2O+Cl 2↑+2O 2↑ΔH <0。

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解析:在2NH 4ClO 4△ N 2↑+4H 2O+Cl 2↑+2O 2↑ ΔH <0中,高氯酸铵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试题(含答案)
A. B. C. D.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
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
C.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
D.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
8.信使分子NO对人体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在一定温度时可以发生反应2NO+O2 2NO2,如图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在有、无催化剂时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2.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反应A=B△H<0,说明A物质比B物质稳定,分子内共价键键能A比B大
B.Zn(s)+CuSO4(aq)==ZnSO4(aq) +Cu(s);△H=-216kJ·mol-1。则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C.101kPa时,2H2(g)+O2(g)==2H2O(g);△H=-QkJ·mol-1,则H2的燃烧热为1/2QkJ·mol-l
A.反应Ⅰ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既可表示物质的量,又可表示分子个数
B.反应Ⅱ中S(s)和O2(g)的总能量低于SO2(g)的总能量
C.ΔH3的数值为-254
D.ΔH的数值大小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11.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molCl-、ClOx-(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C.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个数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甲烷的燃烧热
4.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一系列转化,由图判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A→F,ΔH=-ΔH6
B.ΔH1+ΔH2+ΔH3+ΔH4+ΔH5+ΔH6=1

高中化学选修一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9)

高中化学选修一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9)

一、选择题1.(0分)[ID :138099]键能是化学键断开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所放出的能量。

N 4在21世纪才被发现,跟你们的年龄差不多。

N 4是正四面体结构,有六个N-N 单键,N-N 键能为193kJ/mol ,而N 2有一个N N 键,键能为946kJ/mol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molN 2变成1molN 4需要吸收能量734kJB .2molN 2的总能量高于1molN 4的总能量C .N 4比N 2更稳定,因为N 4的键能更小D .如图所示,A 为N 4,B 为2N 22.(0分)[ID :138000]已知断裂1 mol 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 ):N≡N 为942、O=O 为500、N -N 为154,O -H 为452.5,则断裂1 mol N -H 所需的能量(kJ )是A .194B .316C .391D .658 3.(0分)[ID :138093]已知:反应2CuO/CuCl 20℃22404HCl+O 2Cl +2H O 中,4 mol HCl 被氧化,放出115.6 kJ 的热量。

则断开1 mol H-O 键与断开1 mol H-Cl 键所需能量相差A .31. 9 kJB .63.8 kJC .95.7 kJD .127.6 kJ4.(0分)[ID :138074]已知:2CO(g)+O 2(g)=2CO 2(g) ΔH=-566 kJ/molNa 2O 2(s)+CO 2(g)=Na 2CO 3(s)+12O 2(g) ΔH=-226 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CO 的燃烧热为283 kJ/molB .如图可表示由CO 生成CO 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 .2Na 2O 2(s)+2CO 2(s)=2Na 2CO 2(s)+O 2(g ) ΔH>-452 kJ/molD .CO(g)与Na 2O 2(s)反应放出509 kJ 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2×6.02×1023 5.(0分)[ID :138066]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利用乙烯和水蒸气反应制备乙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训练案
班级: 姓名: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 .没有物质的变化,不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
D .氧化钙溶于水
3、下列反应是放热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 、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
B 、氢氧化钡与硫酸的反应
C 、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 、甲烷在氧气中燃烧 4、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 ( )
①、C(s)+O 2(g)===CO 2(g) △H 1 C(s)+1
2
O 2(g)===CO(g) △H 2
②、S(s)+O 2(g)===SO 2(g) △H 1 S(g)+O 2(g)===SO 2(g) △H 2 ③、H 2(g)+1
2
O 2(g)===H 2O(l) △H 1
2H 2(g)+O 2(g)===2H 2O(l) △H 2 ④、CaCO 3(s)===CaO(s)+CO 2(g) △H 1 CaO(s)+H 2O(l)===Ca(OH)2(s) △H 2 A .① B .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5、已知H 2(g)+Cl 2(g)=2HCl(g) △H=―184.6kJ·mol -1,则反应HCl(g)=1/2H 2(g)+1/2Cl 2(g)的△H 为( ) A .+184.6kJ·mol -1 B. ―92.3kJ·mol -1 C. ―369.2kJ·mol -1 D. +92.3kJ·mol -1 6、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 2S(g)+3O 2(g)=2SO 2(g)+2H 2O(l) △H =―Q 1 kJ/mol 2H 2S(g)+O 2(g)=2S (s)+2H 2O(l) △H =―Q 2 kJ/mol 2H 2S(g)+O 2(g)=2S (s)+2H 2O(g) △H =―Q 3 kJ/mol 判断Q 1、Q 2、Q 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 ) A. Q 1>Q 2>Q 3 B. Q 1>Q 3>Q 2 C. Q 3>Q 2>Q 1 D. Q 2>Q 1>Q 3 7、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 4,0.5mol CH 4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水时放出445kJ 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 、CH 4(g)+2O 2(g) CO 2(g)+2H 2O(g); △H=—890kJ ·mol -1 B 、CH 4(g)+2O 2(g) CO 2(g)+2H 2O(l); △H=—890kJ ·mol -1 C 、CH 4(g)+2O 2(g) CO 2(g)+2H 2O(l) △H=890kJ ·mol -1 D 、1/2CH 4(g)+O 2(g) 1/2CO 2(g)+H 2O(l) △H=890kJ ·mol -1 8、已知25℃、101kPa 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O 2(g)=CO 2(g) △H =-393.51kJ ·mol -1 C(金刚石)+O 2(g)=CO 2(g) △H =-395.41kJ ·mol -1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B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9、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 2H 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

当把0.4mol 液态肼和0.8mol H 2O 2
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7kJ 的热量(相当于25℃、101 kPa 下测得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又已知H 2O(l) = H 2O(g) ΔH= +44kJ/mol 。

则16g 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
出的热量是 kJ 。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

10、中和热测定实验的关键是要比较准确地配制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量热器要尽量做到绝热,
在量热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热量的散失,要求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

(1)、中学化学实验中的中和热的测定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2)、该实验常用0.50mol ·L -1 HCl 和0.55mol ·L -1的NaOH 溶液各50mL 。

NaOH 的浓度大于HCl 的
浓度作用是 。

11、已知:Zn (s )+S (斜方)=ZnS (s );△H 1=-206.0kJ/mol ZnS (s )+2 O 2=ZnS O 4(s);△H 2=-776.8kJ/mol 试求由单质反应生成ZnS O 4(s)的反应热,即 Zn (s )+S (斜方)+2 O 2=ZnS O 4(s)的△H= 。

12、已知 Sn (s ) + Cl 2 (g ) = SnCl 2 (s ) △H = -349.8 kJ.mol-1
SnCl 2(s) + Cl 2(g) = SnCl 4 (l ) △H = -195.4 kJ.mol-1 Sn(s )+ 2Cl 2(g ) = SnCl 4(l ) 的反应热△H 为 13、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时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滴入5mL 盐酸,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由实验推知,2MgCl 溶液和2H 的总能量___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训练案 答 案
1、A 2 A 3 B 4 C 5 D 6 A 7 B 8 C
9 (1)、N 2H 4(l )+ 2H 2O 2(l ) == N 2(g )+ 4H 2O (g )
△H 2 = — 641.75kJ•mol —1 (2)、 408.9 (3)、无污染 10、(1) 烧杯 温度计 量筒 (2)使反应进行的充分 11、— 982.8 kJ•mol —1 12、 — 545.2 kJ•mol —1 13、(1)、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烧杯中石灰水变浑浊 (2)、Mg +2 HCl == Mg Cl 2 + H 2 ↑, 反应放热
Ca(OH)2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3)、Mg +2 H + == Mg 2+ + H 2 ↑ (4)、小于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