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试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测试题和答案.doc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测试题和答案.doc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测试题和答案1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OH(l)+3/2O2(g) ====CO2(g)+2H2O(l)ΔH=+725.8 kJmol-1B.2CH3OH(l)+3O2(g) ====2CO2(g)+4H2O(l)ΔH=-1 452 kJmol-1C.2CH3OH(l)+3O2(g)====2CO2(g)+4H2O(l)ΔH=-725.8 kJmol-1D.2CH3OH(l)+3O2(g) ====2CO2(g)+4H2O(l)ΔH=+1 452 kJmol-1解析: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及含义。

由1 g CH3OH放出热量为22.68 kJ可知,1 mol CH3OH即32 g放出的热量为≈725.8 kJmol-1,因CH3OH燃烧为放热过程,故ΔH答案:B2.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2NH4ClO4 N2↑+4H2O+Cl2↑+2O2↑ΔH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解析:在2NH4ClO4 N2↑+4H2O+Cl2↑+2O2↑ ΔH答案:D3.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

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 2O时,放出445 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CH4(g)+4O2(g)====2CO2(g)+4H2O(l) ΔH=+890 kJmol-1B.CH4(g)+2O2(g) ====CO2(g)+2H2O( l)ΔH=+890 kJmol-1C.CH4(g)+2O2(g) ====C O2(g)+2H2O(l)ΔH=-890 k Jmol-1D.12CH4(g)+O2(g) ==== CO2(g)+H2O(l); ΔH=-890 kJmol-1解析: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 O时,放出445 kJ 热量,即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890 kJ热量。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试题含解析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试题含解析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C.向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若溶液红色加深,则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D.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解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除了表现为热量变化外,还可以表现为电能和光能等。

答案 A2.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 kJ热量B.该反应热ΔH=+(a-b)kJ·mol-1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解析由图示可知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C错;1 molA2(g)与1 mol B2(g)反应生成2 mol AB(g)吸收(a-b)kJ热量,A错,B正确;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D 错。

答案 B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H2(g)+1/2O2(g)===H2O(g)ΔH1=a kJ·mol-1 ②2H2(g)+O2(g)===2H2O(g)ΔH2=b kJ·mol-1③H2(g)+1/2O2(g)===H2O(l)ΔH3=c kJ·mol-1 ④2H2(g)+O2(g)===2H2O(l)ΔH4=d kJ·mol-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c<0B.b>d>0 C.2a=b<0 D.2c=d>0解析H2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ΔH<0,a、b、c、d都小于0,B、D错;反应③与反应①相比较,产物的状态不同,H2O(g)转化为H2O(l)为放热反应,所以a>c,A错;反应②的化学计量数是①的2倍,反应热②也是①的2倍,b=2a<0,C对。

答案 C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3(g)ΔH=-Q kJ·mol-1(Q>0)。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单元测试卷-带答案一、单选题1.以太阳能为驱动力,在介导上产生空穴+h (空穴是指共价键上流失一个电子,最后在共价键上留下空位的现象),在室温条件下可将氮气转化为氨气,其工作原理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过程中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 .该工艺可能生成副产物氢气C .生成氨气的总反应:22322N +6H O4NH +3O 光催化D .VB 上产生+3 mol h ,CB 上产生3NH 11.2 L (标准状况)2.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由指定的单质生成1mol 纯物质的热效应为生成热,可以用物质生成热表示物质的相对能量。

几种物质的生成热如表所示。

物质()2F g ()2S g ()4SF g ()6SF g生成热()()1ΔH /kJ mol-⋅0 128 775- 1209-已知键能是指气态分子中1mol 化学键解离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

F F -键能为1157kJ mol -⋅,假设()()46SF g SF g 、中S F -键能相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S s 的生成热大于1128kJ mol -⋅B .()()()1224S g 4F g 2SF g ΔH 1678kJ mol -+==+⋅C .稳定性:()()46SF g SF g >D .上述物质中,S F -键能为1295.5kJ mol -⋅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B .常温下。

反应()()()2C s CO g 2CO g +=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 0∆>C .若()()()()4222CH g 2O g CO g 2H O g +=+ 812.3kJ mol H ∆=-,则甲烷的燃烧热为812.3kJ molD .若()()2242NO g N O g 56.9kJ mol H ∆=-,则将()22mol NO g 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6.9kJ4.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飞船是用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2NH 4ClO 4(s)△N 2(g)+4H 2O(1)+Cl 2(g)+2O 2(g)△H <0。

高中化学选修一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试卷

高中化学选修一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试卷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反应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稀溶液中:H +(aq)+OH -(aq)=H 2O(l),ΔH =-57.3kJ/mol ,若将含0.5molH 2SO 4的稀硫酸与含1.1molNaOH 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B .甲烷的燃烧热ΔH=-890kJ·mol -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 4(g)+2O 2(g)=CO 2(g)+2H 2O(l)ΔH =-890kJ·mol -1C .H-H 键、O=O 键和O-H 键的键能分别为436kJ/mol ,496kJ/mol 和462kJ/mol ,则反应2H 2+O 2=2H 2O 的△H =-1832kJ/molD .已知:S(s)+O 2(g)=SO 2(g)ΔH 1=-Q 1kJ·mol -1,S(g)+O 2(g)=SO 2(g)ΔH 2=-Q 2kJ·mol -1,则Q 1<Q 2答案:C【详解】A. 将含0.5molH 2SO 4的稀硫酸与含1.1molNaOH 的稀溶液混合时,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5mol×2=1mol ,根据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 ,故A 正确;B .甲烷的燃烧热ΔH =-890 kJ·mol -1,表示1 mol 甲烷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 2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890 kJ 的热量,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890 kJ·mol -1,故B 正确;C .因为没有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所以不能计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值,故C 错误;D .S(g)变化为S(s)要释放出热量,所以S(g)完全燃烧时比S(s)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则Q 1<Q 2,故D 正确;答案选C 。

2.根据以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2H 2S(g)+3O 2(g)=2SO 2(g)+2H 2O(l) ΔH =-Q 1kJ·mol -12H 2S(g)+O 2(g)=2S(s)+2H 2O(l) ΔH =-Q 2kJ·mol -12H 2S(g)+O 2(g)=2S(s)+2H 2O(g) ΔH =-Q 3kJ·mol -1判断Q 1、Q 2、Q 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A .Q 1>Q 2>Q 3B .Q 1>Q 3>Q 2C .Q 3>Q 2>Q 1D .Q 2>Q 1>Q 3 答案:A【详解】将已知反应依次编号为①②③,反应①为硫化氢完全燃烧,反应②③为不完全燃烧,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Q 1最大,反应②生成液态水,硫化氢不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比气态水多,则Q 2>Q 3,综上可知Q 1、Q 2、Q 3三者关系为Q 1>Q 2>Q 3,故A 正确。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5题)1.半导体工业用石英砂做原料通过三个重要反应生产单质硅:①SiO2(s)(石英砂)+2C(s)=Si(s)(粗硅)+2CO(g)ΔH=+625.63 kJ·mol-1①Si(s) (粗硅)+2Cl2(g)=SiCl4(g)ΔH=-657.01 kJ·mol-1①SiCl4(g)+2Mg(s)=2MgCl2(s)+Si(s)(纯硅)ΔH=-625.63 kJ·mol-1生产1.00 kg纯硅的总反应热为A.2.43×104 kJ B.-2.35×104 kJC.-2.23×104 kJ D.-2.14×104 kJ2.同温同压下,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数值最大的是A.2W(l)+Y(l)→2Z(g) +Q1B.2W(g)+Y(g)→2Z(l) +Q2C.2W(g)+Y(g)→2Z(g) +Q3D.2W(l)+Y(l)→2Z(l) +Q43.已知:1mol H2(g)与1mol Br2(g)完全反应生成2mol HBr(g)时放出72kJ的热量,有关物质的相关数据如下表:则表中a为()A.404B.260C.230D.200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的数值可以用来表示该物质标准燃烧热的是A.2CO(g)+O2(g)=2CO2(g)ΔH=-566kJ·mol-1B.CO(g)+1/2O2(g)=CO2(g)ΔH=-283kJ·mol-1C.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D.H2(g)+1/2O2(g)=H2O(g)ΔH=-184.6kJ·mol-15.已知拆开CH4(g)、H2O(g)、CO2(g)中的C-H键、H-O键、C-O键各1 mol分别需要吸收414kJ、463kJ、801kJ的能量。

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2mol H 与1mol O 形成1mol H 2O(g)放出热量926kJB .2CH 4(g)+3O 2(g)=2CO(g)+4H 2O(l) ①H =-1214kJ·mol -1C .2CO(g)+O 2(g)=2CO 2(g) ①H =-566kJ·mol -1D .拆开1mol O 2(g)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54kJ 的能量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 2O(1)=2H 2(g)+O 2(g) ΔH 1=+571.6kJ/mol①碳的“气化”:C(s)+H 2O(g)=CO(g)+H 2(g) ΔH 2=+131.3kJ/mol①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 4(g)+H 2O(g)=CO(g)+3H 2(g) ΔH 3=+206.1kJ/molA .由反应①可知H 2的燃烧热为571.6kJ/molB .碳的“气化”反应过程熵不变C .甲烷与水反应制氢过程中使用催化剂,反应的活化能E a 、ΔH 3都减小D .反应CH 4(g)+12O 2(g)=CO(g)+2H 2(g)的ΔH 4>-79.7kJ/mol 7.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①H =-57.3 kJ/mol ,则H 2SO 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①H =2×(-57.3) kJ/molB .由C(石墨)→C (金刚石)①H =+1.9 kJ/mol 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 .已知:500①、30MPa 下,N 2(g)+3H 2(g)=NH 3(g) ①H = -92.4 kJ/mol ;将1.5 molH 2和过量的N 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小于46.2 kJD .已知:甲烷的标准燃烧热①H 1=- 890.3 kJ/mol ,H 2O(l)=H 2O(g) ①H 2=+44 kJ/mol ,则CH 4(g)+2O 2(g)=CO 2(g)+2H 2O(g) ①H 3 =-802.3 kJ/mol8.下列热化学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A .22H (g)Cl (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H ∆不同B .已知22S(g)O (g)SO (l)+= 1H ∆,22S(g)O (g)SO (g)+= 2H ∆,则12H H ∆<∆C .表示3NH 的燃烧热:32224NH (g)3O (g)2N (g)6H O(g)+=+ 1H 1526kJ mol -∆=-⋅D .一定条件下223N (g)3H (g)2NH (g)+ 1H 92.2kJ mol -∆=-⋅,则21molN (g)和3mol 2H (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热92.2kJ9.()32NH H O aq ⋅与()24H SO aq 反应生成()4421mol NH SO 的1ΔH=24.2kJ mol --⋅;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反应反应热1ΔH=57.3kJ mol --⋅。

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试题(含答案)
A. B. C. D.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
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
C.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
D.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
8.信使分子NO对人体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在一定温度时可以发生反应2NO+O2 2NO2,如图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在有、无催化剂时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2.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反应A=B△H<0,说明A物质比B物质稳定,分子内共价键键能A比B大
B.Zn(s)+CuSO4(aq)==ZnSO4(aq) +Cu(s);△H=-216kJ·mol-1。则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C.101kPa时,2H2(g)+O2(g)==2H2O(g);△H=-QkJ·mol-1,则H2的燃烧热为1/2QkJ·mol-l
A.反应Ⅰ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既可表示物质的量,又可表示分子个数
B.反应Ⅱ中S(s)和O2(g)的总能量低于SO2(g)的总能量
C.ΔH3的数值为-254
D.ΔH的数值大小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11.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molCl-、ClOx-(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C.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个数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甲烷的燃烧热
4.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一系列转化,由图判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A→F,ΔH=-ΔH6
B.ΔH1+ΔH2+ΔH3+ΔH4+ΔH5+ΔH6=1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2题)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 .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B .一定有电子转移 C .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 .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2.分别取50 mL0.50 mol/L 盐酸与50 mL0.55 mol/L 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进行中和热的测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仪器A 的名称是环形玻璃搅拌棒B .用稍过量的氢氧化钠可确保盐酸完全反应C .为减少热量损失,酸碱混合时需将量筒中NaOH 溶液快速倒入小烧杯中D .用稀硫酸和Ba(OH)2代替盐酸和NaOH 溶液进行反应,结果也正确 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B .酸碱中和反应 C .煅烧石灰石D .铝热反应4.根据所示的能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断裂()21molA g 和()21molB g 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之和小于断裂()2molAB g 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B .()2molAB g 的总能量大于()21molA g 和()21molB g 的能量之和C .()21molA g 和()21molB g 的能量之和为akJD .()()()()122A g B g 2AB g Δb a kJ mol H -+==-⋅5.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放热的是 A .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 B .灼热的木炭与2CO 反应 C .铁与稀硫酸反应D .石灰石高温分解6.关于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 2>0B .△H 1>△H 3C .△H 3 =△H 1+△H 2D .△H 1=△H 2+△H 37.关于下列H ∆的判断正确的是+-4321223+-++4232NH (aq)+OH (aq)NH H O(aq)ΔH H O(I)H (aq)+OH (aq)ΔH NH (aq)+H O(l)H (aq)+NH H O(aq)ΔH ⋅⋅A .1ΔH >0,2ΔH >0B .12ΔH >ΔHC .312ΔH =ΔH +ΔHD .2ΔH <0,3ΔH >08.白磷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反应:P 4+3O 2=P 4O 6。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定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定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定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定是研究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变化的方法。

通过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可以计算出反应过程释放或吸收的热量,从而了解反应的放热或吸热性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定热效应的方法。

一、恒压热量计法恒压热量计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恒压条件下反应过程的热量变化来计算反应的热效应。

实验中,将反应物置于恒压热量计中,观察反应物与溶液之间的温度变化,并通过测量溶液的温度变化来计算反应的热效应。

恒压热量计法可以用于测定各种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但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实验条件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二、恒容热量计法恒容热量计法是另一种常见的测定热效应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恒容条件下反应过程的热量变化来计算反应的热效应。

实验中,将反应物置于恒容热量计中,观察反应物与容器之间的温度变化,并通过测量容器的温度变化来计算反应的热效应。

恒容热量计法可以用于测定各种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但需要注意实验条件的选择和测量仪器的准确性。

三、卡尔·费舍尔法卡尔·费舍尔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测定热效应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反应物溶解在溶液中,利用溶解过程释放或吸收的热量来测定热效应。

实验中,将反应物溶解于溶液中,观察溶液温度的变化,并通过测量溶液温度变化来计算反应的热效应。

卡尔·费舍尔法可以用于测定一些溶解反应的热效应,但需要注意反应物和溶液的选择以及实验条件的控制。

四、燃烧热测定法燃烧热测定法是一种特殊的测定热效应的方法,适用于燃烧反应产生的热效应的测定。

实验中,将燃料完全燃烧,观察燃烧产生的热量,并通过测量温度变化来计算反应的热效应。

燃烧热测定法可以用于测定燃料和其他有机物的燃烧热效应,但需要注意燃烧条件的控制和测量仪器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定是研究化学反应热量变化的重要方法。

恒压热量计法、恒容热量计法、卡尔·费舍尔法和燃烧热测定法都是常见的测定热效应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是( )A .当ΔH 为“—”,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 .已知C(s)+1/2O 2(g)===CO(g) ΔH=—110.5kJ/mol ,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kJ/molC .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D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2、下列关于实验“中和热的测定”说法错误的是( )A .测定酸碱中和热应用酸碱的稀溶液B .测了酸后的温度计应用水清洗后再去测碱的温度C .中和热测定中要用稍过量的碱D .实验过程中有液体洒在外面对实验无影响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1molH -H 键消耗的能量为Q 1kJ ,破坏1molO = O 键消耗的能量为Q 2kJ ,形成1molH -O 键释放的能量为Q 3kJ 。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2Q 1 + Q 2 > 4Q 3B .2Q 1 + Q 2 < 4Q 3C .Q 1 + Q 2 < Q 3D .Q 1 + Q 2 = Q 34.已知H 2(g)+Cl 2(g)=2HCl(g) △H = ―184.6kJ ·mol -1, 则反应HCl(g)=1/2H 2(g)+1/2Cl 2(g)的△H 为 ( )A .+184.6kJ·mol -1B .―92.3kJ·mol -1C .+92.3kJD . +92.3kJ·mol -15. 已知在1×105Pa ,298K 条件下,2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H 2O(g) === H 2(g)+21O 2(g) △H =+242kJ•mol -1 B. 2H 2(g)+O 2(g) === 2H 2O(l) △H =-484kJ•mol -1C. H 2(g)+21O 2(g) === 2H 2O(g) △H =+242kJ•mol -1 D. 2H 2(g)+O 2(g) === 2H 2O(g) △H =+484kJ•mol -16.根据热化学方程式: 2H 2S(g)+3O 2(g)=2SO 2(g)+2H 2O(l) △H =―Q 1 kJ/mol2H 2S(g)+O 2(g)=2S (s)+2H 2O(l) △H =―Q 2 kJ/mol2H 2S(g)+O 2(g)=2S (s)+2H 2O(g) △H =―Q 3 kJ/mol判断Q 1、Q 2、Q 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A . Q 1>Q 2>Q 3B . Q 1>Q 3>Q 2C . Q 3>Q 2>Q 1D . Q 2>Q 1>Q 37. 已知(1)Zn (s )+12O 2(g )=== ZnO(s),ΔH= -348.3 kJ·mol -1,(2)2Ag(s)+ 12O 2(g )=== Ag 2O(s),ΔH= -31.0 kJ·mol -1, 则Zn (s )+ Ag 2O(s) === ZnO(s)+ 2Ag(s)的ΔH 等于( )A .-379.3 kJ·mol -1B .-317.3 kJ·mol -1C .-332.8 kJ·mol -1D .317.3 kJ·mol -18、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 的绝对值均正确)( )A .C 2H 5OH(l)+3O 2(g)===2CO 2(g)+3H 2O(g) ΔH =-1 367.0 kJ/mol (燃烧热)B .NaOH(aq)+HCl(aq)===NaCl(aq)+H 2O(l) ΔH =+57.3 kJ/mol (中和热)C .S(s)+O 2(g)===SO 2(g) ΔH =-296.8 kJ/mol (反应热)D .2NO 2===O 2+2NO ΔH =+116.2 kJ/mol (反应热)9.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2>△H 1的是A .2H 2(g)+O 2(g)=2H 2O(g), △H 1; 2H 2(g)+O 2(g)=2H 2O(l), △H 2B .S(g)+O 2(g)=SO 2(g), △H 1; S(s)+O 2(g)=SO 2(g), △H 2C .C(s)+21O 2(g)=CO(g), △H 1; C(s)+O 2(g)=CO 2(g), △H 2 D .21H 2(g)+21Cl 2(g)=HCl(g),△H 1 ; H 2(g)+Cl 2(g)=2HCl(g),△H 2 10、25 ℃,101 k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 ,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H +(aq)+SO 2-4(aq)+Ba 2+(aq)+2OH -(aq)===BaSO 4(s)+2H 2O(l) ΔH =-57.3 kJ/molB .KOH(aq)+1/2H 2SO 4(aq)===1/2K 2SO 4(aq)+H 2O(l) ΔH =-57.3 kJ/molC .C 8H 18(l)+25/2O 2(g)===8CO 2(g)+9H 2O(g) ΔH =-5 518 kJ/molD .2C 8H 18(g)+25O 2(g)===16CO 2(g)+18H 2O(l) ΔH =-5 518 kJ/mol11.已知25℃、101kPa 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 + O 2(g)=CO 2(g);△H=-393.51kJ ·mol-1 C(金刚石) + O 2(g)= CO 2(g);△H=-395.41kJ ·mol-1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12. S (单斜)和S (正交)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 ① S(单斜,s)+O 2(g) === SO 2(g) △H 1=-297.16 kJ·mol -1② S(正交,s)+O 2(g) === SO 2(g) △H 2=-296.83 kJ·mol -1③ S(单斜,s) === S(正交,s) △H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 3=—0.33 kJ·mol -1B .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 .S (单斜,s )=== S (正交,s ) △H 3<0,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D .S (单斜,s )=== S (正交,s ) △H 3>0,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13.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注:H 的绝对值均正确)( )A .C 2H 5OH(l)+3O 2(g)==2CO 2(g) +3H 2O(g);△H= —1367.0 kJ/mol (燃烧热)B .NaOH(aq) + HCl(aq) == NaCl(aq) + H 2O(l);△H= —57.3kJ/mol (中和热)C .S(s) + O 2(g) == SO 2(g);△H= —269.8kJ/mol (反应热)D .2NO 2==O 2+2NO ;△H= +116.2kJ/mol (反应热)14.已知:C(s)+1/2O 2(g) == CO(g) △H 1<0CO(g) +1/2O 2(g) == CO 2(g) △H 2<0C(s)+O 2(g) == CO 2(g) △H 3<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相同条件下)( )A .56gCO 和32gO 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 2所具有的总能量B .12gC 所具有的能量一定大于28gCO 所具有的能量 C .△H 1+△H 2>△H 3D .将两份质量相等的碳燃烧,生成CO 2的反应比生成CO 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15.已知:C (s )+ 1/2O 2(g )= CO (g );△H 1 = -110.35kJ ·mol -1 CO (g )+ 1/2O 2(g )= CO 2(g );△H 2 = -282.57kJ ·mol -1则C (s )+ O 2(g )= CO 2(g );△H 3 = ? ( ) A .172.22kJ ·mol -1 B .-172.22kJ ·mol -1C.+392.92kJ ·mol -1D.392.92kJ ·mol -116.已知H —H 键能为436 KJ/mol ,H —N 键能为391KJ/mol ,根据化学方程式:N 2 + 3H 2 = 2NH 3 ΔH=—92KJ/mol ,则N ≡N 键的键能是A .431 KJ/molB .946 KJ/molC .649 KJ/molD .869 KJ/mol17.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 .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多B .在稀溶液中: H ++OH -=H 2O ;△H =-57.3kJ/mol ,若将含0.5molH 2SO 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C .由C (石墨)→C (金刚石);△H =+119 kJ/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 .在101kPa 时,2g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 2(g)+O 2(g)=2H 2O(l);△H =+285.8kJ/mol18.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ΔH =-57.3 kJ·mol -1,则H 2SO 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 =2×(-57.3) kJ·mol -1B .CO 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 -1,则2CO 2(g)===2CO(g)+O 2(g)的ΔH =(2×283.0) kJ·mol -1C .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D .稀醋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生成1 mol 水,放出57.3 kJ 热量19.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N2(g)与H2(g)反应生成1 mol NH3(g),放出46.1 kJ热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