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18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件(65张)

Ⅱ.CO(g)+2H2(g)
CH3OH(g)
Ⅲ.CO2(g)+H2(g)
CO(g)+H2O(g)
则 ΔH3=
kJ·mol-1。
ΔH1=-49.5 kJ·mol-1
ΔH3
(2)(2021广东卷改编)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
和。CH4与CO2重整是CO2利用的研究热点之一。该重整反应体系主要涉
量低118.4 kJ,所以产物P2比产物P1要稳定,B项错误;由图示可知中间产物Z
到过渡态Ⅳ所需的活化能最大,则-18.92 kJ·mol-1-(-205.11 kJ·mol-1) =186.19
kJ·mol-1,C项正确;由Z到产物P1所需的活化能低于由Z到产物P2所需的活化
能,则由中间产物Z转化为产物的速率:v(P1)>v(P2),D项错误。
(2)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 )
(3)可逆反应的ΔH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
( √ )
(4)活化能越大,表明反应断裂旧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越高。( √ )
(5)吸热反应中,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
出的总能量。( √ )
考点二
反应热的计算
弱酸,电离吸热,故当CH3COOH与NH3·H2O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的热量
小于57.3 kJ,则反应热ΔH应大于-57.3 kJ·mol-1,D项正确。
易错警示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易出现的错误。
(1)未标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而造成错误。
(2)反应热的符号使用不正确,即吸热反应未标出“+”号,放热反应未标出“-”
N2(g)+3H2(g)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习题详解课件

答
案
:
(1)
1 2
H2SO4(aq)
+
NaOH(aq)===
1 2
Na2SO4(aq)
+
H2O(l)
ΔH=-57.3 kJ·mol-1
(2)①4.0 ②-53.5 kJ·mol-1
[核心考点·层级突破]
1.(1)CH4(g)+2O2(g)===CO2(g)+2H2O(l)ΔH=-890.3 kJ/mol
[高考载体·巧妙利用] (1)放热反应 2 mol H2 和 1 mol O2 的总能量大于 2 mol H2O(g) 的能量 (2)221 kJ (3)不是,氢的燃烧热为 ΔH=-285.8 kJ/mol (4)2CO(s)+O2(g)===2CO2(s)ΔH=-566 kJ·mol-1 C 的燃烧热为 ΔH=-393.5 kJ·mol-1 (5)C(s)+H2O(g)===CO(g)+H2(g)ΔH=+131.3 kJ·mol-1 (6)ΔH1>ΔH2
• ⑦“一元钱虽小,可也不能无缘无故多给吧?”我与之评理,“我 多给一元钱,人家非但不会说我好,弄不好,反而有人会说我是 傻子呢。没理由的钱我不能给。”前面一个拐弯,一辆10路公交 车在我乘坐的5路车前横行而去。看到这辆公交车,我似乎想到了 什么。
• 想到了什么呢?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但左手不由自主地伸向裤袋 的钱包中,很费劲地取出一元硬币,让人帮忙传递着投进无人售 票车钱箱。 ⑨一周之后的一天傍晚,我又乘坐5路公交车。夜色中,一个小女 孩来到我的面前:“阿姨好,还你车票钱。”事隔那么久,小女 孩还念念不忘还我一元钱。为了还我一元钱,我估摸她天天都在 这人海茫茫之中寻找着我。还好我今天来了,否则,为了还我一 元钱,她不知要在这儿等候多久。透过这枚硬币,我似乎看到了 小女孩那颗金子般的心。 在小女孩面前,我为自己深感惭愧……
新教材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章末素能提升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3.(2021·浙江1月,24)在298.15 K、100 kPa条件下,N2(g)+
3H2(g) ===2NH3(g) ΔH=-92.4 kJ·mol-1,N2(g)、H2(g)和NH3(g)
的比热容分别为、和35.6 J·K-1·mol-1。一定压强下,1 mol反响中,
反响物[N2(g)+3H2(g)]、生成物[2NH3(g)]的能量随温度T的变化示意图
B.ΔH3=ΔH1+ΔH2 D.ΔH2=ΔH3+ΔH4
解析: 比 稳定,即
(g)+H2(g)—→
(g) ΔH1<0,
比 稳定,即
(g)+2H2(g)—→
(g) ΔH2<0,A错误;
①
(g)+H2(g)—→
(g) ΔH1,②
(g)+2H2(g)—→
(g)
ΔH2,③
(g)+3H2(g)—→
(g) ΔH3,④
2.反响热与反响条件,反响热大小由反响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 对大小决定,改变反响条件,不影响同一反响的反响热。
3.键能、总能量与反响热的关系,键能是指常温常压下,将1 mol AB分子断裂为气态原子A和B所需要的能量。键能越大,物质稳定性越 强。而物质总能量是指物质处于一定状态下所具有的内能,能量越大, 物质越不稳定;故二者不是同一概念。
从键能的角度看,ΔH=反响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从总能量 角度看,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响物总能量。
4.反响热和放出的热量,对于放热反响,假设比较反响热,既要考 虑数值又要考虑负号,绝对值越大,负值越小,放热越多;假设比较放 出热量的大小,只考虑数值,不考虑负号,数值越大,放热越多。
5.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响热的单位与数值,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响热的 数值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单位都是kJ·mol-1。在热化学方程 式中,“kJ·mol-1〞中mol不表示反响物的物质的量为1 mol。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课件(29张)

第 16讲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201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考纲解读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能 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 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 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 重要作用。 5.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 6.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 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
-1 -1 -1
-1
D.①②③④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重点注意其与普通化学方程式不同的几点:(1)单位是 kJ· mol-1, 不是kJ;(2)数值,ΔH的数值要与方程式中计量化学计量数保持一致;(3)符号,吸热用 “+”,放热用“-”。仅②④符合要求。
总结提升
1.正确理解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1)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但不影响焓变的 大小。 (2)在无催化剂的情况下,E1 为正反应的活化能,E2 为逆反应的活化能,即 E1=E2+|Δ H|。
错误;有的燃烧需要引发,如碳的燃烧。
(4))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
错误;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水是液态。
Δ H=-890.3 kJ·mol-1
双基检测
(5)已知 C(s)+O2(g)===CO2(g) Δ H1; C(s)+H2O(g)===H2(g)+CO(g) 1 Δ H3;CO(g)+ O2(g)===CO2(g) 2 Δ H4 Δ H2 1 H2(g)+ O2(g)===H2O(g) 2 则 Δ H1=Δ H2+Δ H3+Δ H4
201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考纲解读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能 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 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 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 重要作用。 5.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 6.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 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
-1 -1 -1
-1
D.①②③④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重点注意其与普通化学方程式不同的几点:(1)单位是 kJ· mol-1, 不是kJ;(2)数值,ΔH的数值要与方程式中计量化学计量数保持一致;(3)符号,吸热用 “+”,放热用“-”。仅②④符合要求。
总结提升
1.正确理解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1)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但不影响焓变的 大小。 (2)在无催化剂的情况下,E1 为正反应的活化能,E2 为逆反应的活化能,即 E1=E2+|Δ H|。
错误;有的燃烧需要引发,如碳的燃烧。
(4))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
错误;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水是液态。
Δ H=-890.3 kJ·mol-1
双基检测
(5)已知 C(s)+O2(g)===CO2(g) Δ H1; C(s)+H2O(g)===H2(g)+CO(g) 1 Δ H3;CO(g)+ O2(g)===CO2(g) 2 Δ H4 Δ H2 1 H2(g)+ O2(g)===H2O(g) 2 则 Δ H1=Δ H2+Δ H3+Δ H4
第01讲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件)-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⑤大多数分解反应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知识固本
知识点1 反应热与焓变
名师提醒
焓是与内能有关的相对抽象的一种物理量,焓变的值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末状态有
关,而与过程无关。
过程(包括物理过程、化学过程)与化学反应的区别,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
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如水结成冰放热,但不属于放热反应。
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发生的条件(如是否加热)没有必然的联系,如
2022浙江1月选考18题,2分;
2021浙江6月选考21题,2分;
2021北京卷14题,3分;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2024·甘肃卷10题,3分;
2024·广东卷15题,3分;
化学反应历 2024·安徽卷10题,3分;
2024·河北卷14题,3分;
程与反应机 2024·北京卷13题,3分;
反应
E1< E2,ΔH<0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变式训练】(2024·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将大气中的H2S经两
步反应氧化成SO42-,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变式训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O的非金属性大于S,推知热稳定性: >
B.两步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均小于化学键形成释放的总能量
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D.该过程实现了甲烷的氧化
该过程甲烷转化为甲醇,属于加氧氧化,该过程实现了甲
烷的氧化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名师点睛
E1> E2,ΔH>0
吸收能量E1
反
应
物
旧化学键的断裂
新化学键的生成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知识固本
知识点1 反应热与焓变
名师提醒
焓是与内能有关的相对抽象的一种物理量,焓变的值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末状态有
关,而与过程无关。
过程(包括物理过程、化学过程)与化学反应的区别,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
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如水结成冰放热,但不属于放热反应。
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发生的条件(如是否加热)没有必然的联系,如
2022浙江1月选考18题,2分;
2021浙江6月选考21题,2分;
2021北京卷14题,3分;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2024·甘肃卷10题,3分;
2024·广东卷15题,3分;
化学反应历 2024·安徽卷10题,3分;
2024·河北卷14题,3分;
程与反应机 2024·北京卷13题,3分;
反应
E1< E2,ΔH<0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变式训练】(2024·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将大气中的H2S经两
步反应氧化成SO42-,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变式训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O的非金属性大于S,推知热稳定性: >
B.两步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均小于化学键形成释放的总能量
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D.该过程实现了甲烷的氧化
该过程甲烷转化为甲醇,属于加氧氧化,该过程实现了甲
烷的氧化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名师点睛
E1> E2,ΔH>0
吸收能量E1
反
应
物
旧化学键的断裂
新化学键的生成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精品教学课件

1.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 NF3 是一种温室 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 CO2 的 12 000~20 000 倍,在大气中的 寿命可长达 740 年之久,以下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 N≡N F—F N—F 键能/(kJ·mol-1) 941.7 154.8 283.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过程 N2(g)―→2N(g)放出能量 B.过程 N(g)+3F(g)―→NF3(g)放出能量 C.反应 N2(g)+3F2(g)===2NF3(g)的 ΔH>0 D.NF3 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能发生 化学反应
③将 NaOH 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 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 1] 实验中 NaOH 溶液的浓度为什么是 0.55 mol·L-1?实 验步骤③倒入 NaOH 溶液的正确操作是什么?
[提示] 本实验中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相同,为了保证硫 酸充分反应,所以 NaOH 溶液的浓度略大于硫酸浓度。实验中为了 减少热量的散失,应将 NaOH 溶液一次迅速倒入。
(4)如果改用 60 mL 1.0 mol·L-1 盐酸跟 50 mL 1.1 mol·L-1 氢氧化 钠溶液进行反应,则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________(填“增 加”“减少”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求中和热数值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理 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小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环形 铜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大 烧 杯 上 如 不 盖 硬 纸 板 , 对 求 得 中 和 热 数 值 的 影 响 是 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人教版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ppt精美版1

②反应热和焓变的关系: 恒压下的焓变 = 反应热
常用焓变表示反应热: 焓增加—吸热(反应)—表示为 “ + ” 或 ΔH>0 焓减少—放热(反应) —表示为 “- ”或 ΔH<0
人教版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ppt 精美版 1
人教版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ppt 精美版 1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判断
化学反应原理 引论
一、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过程
二、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
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造福人类
三、如何实现这个过程? 利用已发现的原理、理论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必须知道: 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经历的过程,遵循的规律,如何有效 去控制生产和化学污染.....只有解决好这些,才能使化学研究和 化学工业生产获得最高的效益!
化学反应原理 引论
一、《化学反应原理》的基本内容:
1、从能量变化的角度来探讨化学变化。
2、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包括反应速率、反应方向及反应限度。
3、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酸、碱、盐的本质及其在溶液中的反应。
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原电池、电解池、化学电源、金属电化腐蚀和 防护)
化学反应原理 引论
二、研究化学反应原理的思路与方法 概念模型法简化后的有效碰撞模型 (一) 设想
使用催化剂
人教版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ppt 精美版 1
降低活化能
人教版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ppt 精美版 1 人教版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ppt 精美版 1
人教版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ppt 精美版 1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考点一 反应热和焓变 考点二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考点三 中和热概念的理解 考点四 中和热的实验测定 考点五 燃烧热的概念理解 考点六 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考点七 能源问题 练习 课时作业
常用焓变表示反应热: 焓增加—吸热(反应)—表示为 “ + ” 或 ΔH>0 焓减少—放热(反应) —表示为 “- ”或 ΔH<0
人教版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ppt 精美版 1
人教版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ppt 精美版 1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判断
化学反应原理 引论
一、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过程
二、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
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造福人类
三、如何实现这个过程? 利用已发现的原理、理论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必须知道: 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经历的过程,遵循的规律,如何有效 去控制生产和化学污染.....只有解决好这些,才能使化学研究和 化学工业生产获得最高的效益!
化学反应原理 引论
一、《化学反应原理》的基本内容:
1、从能量变化的角度来探讨化学变化。
2、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包括反应速率、反应方向及反应限度。
3、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酸、碱、盐的本质及其在溶液中的反应。
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原电池、电解池、化学电源、金属电化腐蚀和 防护)
化学反应原理 引论
二、研究化学反应原理的思路与方法 概念模型法简化后的有效碰撞模型 (一) 设想
使用催化剂
人教版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ppt 精美版 1
降低活化能
人教版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ppt 精美版 1 人教版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ppt 精美版 1
人教版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ppt 精美版 1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考点一 反应热和焓变 考点二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考点三 中和热概念的理解 考点四 中和热的实验测定 考点五 燃烧热的概念理解 考点六 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考点七 能源问题 练习 课时作业
最新-2018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1讲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件 精品

3 则 2Fe(s)+2O2(g)===Fe2O3(s)的 ΔH 是( )
A.-824.4 kJ·mol-1
B.-627.6 kJ·mol-1
C.-744.7 kJ·mol-1 D.-169.4 kJ·mol-1
【解析】 把题给的两个方程式变换为:
3
3
2Fe(s)+2CO2(g)===Fe2O3(s)+2C(s)
ΔH=-234.1 kJ·mol-1
3
3
3
2C(s)+2O2(g)===2CO2(g)
ΔH=-590.25 kJ·mol-1,
相加即得结果。
【答案】 A
4.(2009年全国卷Ⅱ)已知:2H2(g)+O2(g)===2H2O(l) ΔH=- 571.6 kJ·mol-1
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1 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 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 695 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 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 B.1∶3 C.1∶4 D.2∶3
第1讲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 量转化形式。 最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 新 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展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 示 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 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热 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 2.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的辨析和判断。 定 位 3.反应热的比较和计算。
图示 常见反应
①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 应。例如:2N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已知反应 X+Y===M+N 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X 的能量一定低于 M 的能量,Y 的能量一定低于 N 的能量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 出的能量 D.X 和 Y 的总能量一定低于 M 和 N 的总能量 解析 已知 X+Y===M+N ΔH>0,说明 X 与 Y 总能量低于 M 与 N 总能量,A 错误,D 正确;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 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C 错误;吸热反应有的不需要加热也可反 应,如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混合搅拌即可发生反应,B 错误。 答案 D
(3)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用一定条件下的焓变表示,符号为 ΔH,单位 为 kJ·mol-1 。
2.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1)从能量高低角度理解: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对于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放出的热量;
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吸收的热量。
(2)从化学键角度理解:
D.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 ΔH=E1-E2<0,所以逆反应为放热反应
解析 该图表示的正反应放热,ΔH 为负值,逆反应吸热,ΔH 为正值, D 项错误。
答案 D
4 . 反 应 A + B―→C(ΔH>0) 分 两 步 进 行 : ①A + B―→X(ΔH>0) , ②X―→C(Δ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对点微练三 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 6.SF6 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 S—F 键。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 280 kJ,断裂 1 mol F—F、S—F 键需要吸 收的能量分别为 160 kJ、330 kJ,则 S(s)+3F2(g)===SF6(g)的反应热 ΔH 为 ________。
解析 由 A+B―→X ΔH>0 可知,X 的能量比 A 和 B 的能量和大。 由 X―→C ΔH<0 可知,C 的能量比 X 的能量低,分析图象可知,D 正确。
答案 D
5.(2017·广东普宁中学质检)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利用甲 醇催化脱氢制备。甲醛与气态甲醇转化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
(1) 甲 醇 催 化 脱 氢 转 化 为 甲 醛 的 反 应 是 __吸__热____( 填 “ 吸 热 ” 或 “ 放 热”)反应。
3.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反应为吸热反应(× ) 警示: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反应为放热反应。
4.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热效应与反应的过程有关( × ) 警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热效应与反应的过程无关。
应|用|微|提|升 对点微练一 焓变与反应热的概念 1.(2017·济南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 需要的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 D.ΔH 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无关 解析 化学反应中一定有能量变化,A 错误;B 项中,由 ΔH=断开旧 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形成新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得 ΔH<0,故为放热反应, B 错误;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改变,ΔH 也相应改变,D 错误。 答案 C
1.正确理解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1)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但不影响焓变的大小。 (2)在无催化剂的情况下,E1 为正反应的活化能,E2 为逆反应的活化 能,即 E1=E2+|ΔH|。 2.反应热答题规范指导 (1)描述反应热时,无论是用“反应热”“焓变”表示还是用 ΔH 表示, 其后所跟数值都需要带“+”“-”符号。如:某反应的反应热(或焓变) 为 ΔH=-Q kJ·mol-1 或 ΔH=+Q kJ·mol-1。 (2)由于中和反应和燃烧均是放热反应,表示中和热和燃烧热时可不带 “-”号。如:某物质的燃烧热为 ΔH=-Q kJ·mol-1 或 Q kJ·mol-1。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考情微解读】
第18讲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微考点·大突破 微充电·大收获 微真题·大揭秘
微考点·大突破
层级一 知识层面
微考点 1 焓变 反应热
基|础|微|回|扣
1.反应热和焓变 (1)反应热是化学反应中
放出或吸收
的热量;
(2)焓变是化学反应在 恒温恒压下 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对点微练二 根据图形,理清活化能与焓变的关系 3.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过程可表示为A+BC ―→[A…B…C] ―→AB+C
反应物
过渡态
生成物
B.E1 为反应物的平均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活化能
C.正反应的热效应 ΔH=E1-E2<0,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微助学 两点说明
正确判断吸、放热反应 (1)物质的物理变化过程中,也会有能量的变化,不属于吸热反应或放 热反应。但在进行反应热的有关计算时,必须要考虑到物理变化时的热效 应,如物质的三态变化。 (2)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发生的条件没有必然联系。如吸热 反应 NH4Cl 与 Ba(OH)2·8H2O 在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而很多放热反应需 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Hale Waihona Puke 微诊断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
警示:任何化学反应均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断键吸热,成键放热, 所以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2.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吸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反应( × ) 警示: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不仅与焓变有关,还与熵变有关。
(2) 过 程 Ⅰ 与 过 程 Ⅱ 的 反 应 热 是 否 相 同 ? __相__同____ , 原 因 是 __一__个__化__学__反__应__的_反 __应__热__仅__与__反__应__的__始__态__和__终__态__有__关__,__与__反__应__途__径__无__关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