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欣赏)音乐瞬间》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五单元《幽默曲》《音乐瞬间》《图画展览会》人教新课标(2014秋)

《幽默曲》《音乐瞬间》《图画展览会》选曲教学设计(欣赏课)一、教材分析德沃夏克于1894年连写了八首《幽默曲》,皆为钢琴独奏作品。
其中我们欣赏的这首《幽默曲》广为流传,是八首《幽默曲》中的第七首,原曲以钢琴独奏曲形式为人们所喜爱。
由小提琴天才克莱斯勒改编的小提琴独奏曲似乎更为人们所熟悉。
本曲还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其他各种乐器的独奏曲以及轻音乐等。
《音乐瞬间》是由舒伯特首创的一种钢琴小曲,后演变成一种钢琴曲体裁。
此曲据说是1827年舒伯特创作的,是1828年出版的《音乐瞬间》六首乐曲中的第三首。
舒伯特把全曲54小节处理得非常精巧,真可以称得上是玲珑剔透、精致小巧。
整首乐曲保持着宛若天成、不加雕琢的自然美,为舒伯特钢琴曲中最负盛名的一首。
《图画展览会》是俄国著名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创作的钢琴套曲。
我们欣赏的管弦乐《图画展览会》是拉威尔在此基础上改编的。
《图画展览会》共有十段乐曲,每一段乐曲描绘一个特定的景物。
“漫步”的主题在整首作品中出现了4次,贯穿和统一整个作品,并且在第八幅图的音乐中也会出现。
这个主题是从加尔特曼的绘画中获得灵感写出的。
《两个犹太人》是套曲的第六段音乐,穆索尔斯基用威风凛凛、傲慢的音乐形象和加弱音器的小号那机灵的音乐形象刻画了一富一穷的两个犹太人,使作品具有了典型的社会意义。
二、教学目标1.对不同音乐要素能够表现出不同音乐形象产生兴趣,乐于聆听体验音乐。
2.认识穆索尔斯基、舒伯特、德沃夏克三位作曲家。
3.初步感受四首不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初步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不同乐曲的聆听感受。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要素如何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四、教学过程:(一)八音盒导入教师导语:八音盒里装满了美妙的音乐。
我们一同打开它,走进美妙的音乐世界。
老师来转动八音盒开始今天的音乐之旅。
(二)聆听《图画展览会》1. 聆听《漫步》(1)教师导语:八音盒中出现了一张参观图画展览会的图片,一起来听听对应的音乐,感受一下音乐表现了观画者怎样的心情。
六年级音乐上册人教版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六年级音乐上册人教版教案第一课:音乐元素-节奏教学目标:1. 认识并理解节奏音乐元素的概念。
2. 能够根据节奏音乐元素进行打击乐表演。
教学重难点:1. 理解并运用节奏音乐元素。
2. 掌握打击乐的基本节奏技巧。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有明显节奏的音乐,向学生介绍节奏音乐元素,并让学生听出这段音乐的节奏部分。
2. 概念讲解通过示范和解释,向学生介绍节奏音乐元素的概念,以及节奏音乐元素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
3. 打击乐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发放打击乐器。
教师给出简单的节奏,让学生根据节奏进行打击乐表演,并进行集体评价。
4. 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总结出节奏音乐元素的特点和作用。
5. 课后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熟练掌握节奏音乐元素,并完成相关练习题。
第二课:音乐元素-旋律教学目标:1. 认识并理解旋律音乐元素的概念。
2. 能够听出旋律音乐元素在音乐中的表达。
教学重难点:1. 理解并运用旋律音乐元素。
2. 能够正确识别不同旋律音乐元素的特点。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校内歌曲资源。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唱一段校内歌曲的旋律,向学生介绍旋律音乐元素,并让学生跟唱这段旋律。
2. 概念讲解通过示范和解释,向学生介绍旋律音乐元素的概念,以及旋律音乐元素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
3. 听歌识旋律播放一首有明显旋律的歌曲,让学生认真听,然后分享自己听到的旋律元素。
4. 创作旋律给予学生一些简单的旋律元素要求,引导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旋律。
5. 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总结出旋律音乐元素的特点和作用。
6. 课后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加强对旋律音乐元素的理解,并完成相关练习题。
第三课:音乐元素-节拍教学目标:1. 认识并理解节拍音乐元素的概念。
2. 能够根据节拍进行合唱表演。
教学重难点:1. 理解并运用节拍音乐元素。
2. 掌握合唱的基本节拍技巧。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音乐瞬间(课件)

奏、伴奏等演出。
初听乐曲
欣赏《音乐瞬间》
这首乐曲属于什么体裁呢? 音乐瞬间,由舒伯特首创的一种钢琴小品,后演
我会这样做
根据乐曲的内容及影 片的认识,利用身边 的物品,分组为乐曲 创编不同的伴奏形式, 比一比谁做的好。
我会这样唱
跟着音乐做游戏, 小球传递到哪位同学手 中,就要随着音乐哼唱, 注意音乐强弱的变化。
04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音乐作为艺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的意义就是我们 生活和心情的调节剂,也是我们心灵的彼岸,精神的 家园。庄重肃穆的音乐使人沉稳如山,轻快活泼的音 乐使人飘忽如云,舒缓悠扬的音乐使人心静如水。它 是你急噪不安时的一针镇定剂,是你忧伤感怀时的一 抹笑容,是你灰心沮丧时的一句鼓舞。音乐能使人类 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复听乐曲
分段欣赏《音乐瞬间》C部分
请大家跟随音乐,用手拍桌子的形式, 为乐曲加入伴奏。
复听乐曲
分段欣赏《音乐瞬间》A’+尾声部分
最后一部分是怎样的呢?你能听出来吗?
最后一部分是由再现的A部分和尾声组成,原 样再现A段,尾声较长,并伴有一定规模的 展开,最后音区逐渐降低,音乐慢慢消逝。
03 巩固拓展
《音乐瞬间》
人教版 六年级上
教学目标审美感ຫໍສະໝຸດ 目标:通过欣赏音乐,能够 随着情绪的变化表现 音乐,培养学生聆听 音乐的良好习惯,提 高学生音乐想象力与 表现力。
艺术表现目标:
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 中的作用,掌握《音 乐瞬间》这一音乐体 裁,并学会用自然圆 润的声音演唱。
音乐瞬间-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音乐瞬间-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及其特点;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意识;3.通过演唱、合奏等方式,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和创造力;4.掌握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
二、教学内容1.单元1:音乐瞬间通过高低不同、长短不同、重复有节奏等手段,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了解音乐的节奏、速度和音量等的变化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学习唱歌《小毛驴》。
2.单元2:我的歌声里了解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特点与区别;学习唱歌《我的歌声里》。
3.单元3:欢乐歌舞了解民间舞蹈的特点和表现方法;学习跳舞《小苹果》。
4.单元4:乐器世界了解乐器的种类和基本操作方法;学习演奏《欢乐颂》。
三、教学重点1.学习唱歌《小毛驴》和《我的歌声里》,并理解歌曲的含义;2.了解民间舞蹈的特点和表现方法,学习跳舞《小苹果》;3.掌握一些乐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习演奏《欢乐颂》。
四、教学难点1.掌握乐器演奏的基本技能;2.理解和表达歌曲的含义;3.学习跳舞的步伐和节奏。
五、教学方法1.听、说、唱、演、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采用情景创设、过程感知、小组合作、教科书导学等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单元1:音乐瞬间第1课1.教师播放《小星星》和《光辉岁月》的片段,让学生听后发言,谈谈他们听到的感觉和想法;2.引导学生回忆幼儿园和小学时学过的节奏;3.通过手拍、口型、身体语言等,感知音乐。
第2课1.听唱《小毛驴》;2.分组唱歌,合作完成拍子敲打。
单元2:我的歌声里第1课1.教师播放《卡路里》和《千里之外》的片段,让学生听后发言,谈谈他们听到的感觉和想法;2.了解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特点和区别。
第2课1.听唱《我的歌声里》;2.组合唱歌,合作完成歌曲的演唱。
单元3:欢乐歌舞第1课1.要求学生想象自己在游乐场,听到跳舞音乐,思考自己会玩哪些游艺设施2.观看中国传统舞蹈《葫芦神仙》的MV,并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情感;3.了解民间舞蹈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第五单元音乐瞬间》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12六年级上册

《音乐瞬间》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通过音乐欣赏、节奏练习和基本乐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音乐瞬间》的课程要义,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力。
二、作业内容本作业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音乐欣赏:学生需在家长的陪同下,通过网络或音乐教材资源,完整地欣赏《音乐瞬间》中的经典曲目。
在欣赏过程中,学生应关注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等基本要素,并尝试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 节奏练习:学生需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拍手、敲击等身体律动的方式,感受不同节奏的韵律和变化。
同时,学生需完成一份节奏练习表,记录不同节拍的拍数和强弱关系。
3. 基础乐理学习:学生需了解音乐中的基本符号、音阶和调式等基础知识,掌握音符的名称、时值及表示方法。
为此,教师可准备相关的乐理教材和图表,辅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4. 创意音乐制作:学生可利用简单的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创作一段简单的节奏或旋律。
创作过程中,学生需注意节奏的稳定性和旋律的流畅性。
三、作业要求1. 音乐欣赏:学生需记录下对曲目情感和意境的理解,并准备简要的文字说明或绘画作品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2. 节奏练习:学生需认真完成节奏练习表,并尝试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实际的节奏练习。
练习过程中应注重节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基础乐理学习:学生需将学到的乐理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同时,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上的互动交流,向教师请教自己不懂的问题。
4. 创意音乐制作: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应注意音乐的连贯性和和谐性,创作的作品应具备基本的音乐元素。
创作完成后,学生需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介绍和说明。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及互动交流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作业的准确性、创造性以及学生的参与态度等。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意见。
《第五单元 音乐瞬间 》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音乐瞬间》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音乐瞬间概念有初步理解,能够准确描述音乐瞬间的基本特征。
2. 通过作业,增强学生对音乐节奏、速度和情感变化的感知能力。
3.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二、作业内容1. 完成课堂笔记:学生需记录课堂上学到的关于音乐瞬间的概念、特点以及相关实例。
2. 音乐欣赏:学生需选择一首具有音乐瞬间的乐曲进行欣赏,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感受到的音乐瞬间。
3. 创作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首包含音乐瞬间的短曲子,可以是歌曲或器乐曲,并分享给同学和老师。
4.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音乐瞬间在各种音乐类型中的表现形式,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并形成小组报告。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学生需独立完成课堂笔记和创作练习,不得抄袭或代写。
2. 认真聆听:在欣赏音乐时,学生应认真聆听,仔细感受音乐的节奏、速度和情感变化,以便更好地理解音乐瞬间。
3. 按时提交: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逾期提交将不予评价。
4. 反馈与调整: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如遇到问题或困难,应及时向老师或同学寻求帮助,并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作业。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讨论报告的质量以及创作练习的创意性进行评价。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重点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思考深度以及作业的创新性。
3. 评价结果反馈:对于优秀作业,将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表扬;对于存在问题的作业,将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认真对待作业,及时提交并反思自己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2. 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3. 对于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应积极提供帮助和支持,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通过这个作业设计方案,我们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能力。
音乐瞬间音乐教案

音乐瞬间音乐教案教案标题:音乐瞬间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和演奏能力。
教案步骤:1. 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动听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 提问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印象,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
2. 音乐基本概念介绍(10分钟)- 解释音乐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 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和节拍,并通过示例进行说明。
3. 音乐欣赏活动(15分钟)- 选择一首简单而美妙的音乐作品,播放给学生听。
- 引导学生仔细聆听,并提问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情绪和意象。
-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表达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喜爱之处。
4. 音乐表达活动(20分钟)- 分发乐器或提供打击乐器给学生,让他们体验音乐的演奏过程。
- 教授简单的节奏和旋律,引导学生用乐器演奏。
-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自由演奏,或尝试合奏。
5. 结束(5分钟)- 回顾今天的音乐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 提供一些音乐资源和建议,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探索音乐。
教学资源:1. 音乐播放设备和音乐作品。
2. 打击乐器和其他乐器。
3. 音乐教材和练习册。
4. 音乐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学生作品评估:评估学生在音乐表达活动中的演奏和创作作品。
教案扩展:1. 组织音乐比赛或音乐会,让学生有机会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2. 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如音符、调式和音程等,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探索不同音乐风格和文化,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音乐传统和特色。
注意事项:1. 确保音乐选择适合学生的年龄和理解能力。
2. 鼓励学生尊重他人的音乐表达和创作。
3. 提供足够的乐器和材料,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活动。
人教版音乐上册六年级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人教版音乐上册六年级教案导引:本教案是根据人教版音乐上册内容和六年级学生的学情编写的。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乐器演奏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创造能力。
本教案共分为五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多个课时,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如下:单元一:音乐之旅课时1:音乐的基本要素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音乐的基本要素,了解音乐的构成和表现方式。
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要素:音高、音长、节奏、音色、强弱和速度。
2. 听音乐并区别音高、音长、节奏的差异。
3. 合作演奏节奏乐器,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课时2:音乐的表现手法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音乐的表现手法,掌握如何将音乐表达出来。
教学内容:1. 音乐的表现手法:速度、音色、节奏、声音的力度和连续性。
2. 听音乐并体会不同表现手法对音乐的影响。
3. 分组合作演奏乐器,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表达音乐。
单元二:多彩的乐谱课时3:五线谱的认识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五线谱的构成和基本符号,能够读懂简单的乐谱。
教学内容:1. 五线谱的构成和基本符号:谱线、谱号、音符、休止符。
2. 学习简单的乐谱,通过歌曲演唱和钢琴演奏来认识五线谱。
课时4:节奏的图形记谱法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节奏的图形记谱法,能够准确演奏节奏乐器。
教学内容:1. 节奏的图形记谱法:图形符号和竖线表示不同的节拍和音长。
2. 听音乐并模仿用图形记谱法写出节奏乐曲。
3. 分组合作演奏节奏乐器,表达图形记谱法所示的节奏。
单元三:欣赏音乐课时5:乐器的魅力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各种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培养学生对乐器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听各种乐器的演奏,并了解乐器的分类和特点。
2. 分组合作选取一种乐器,通过演奏展示其特点。
课时6:经典乐曲的欣赏教学目标:通过欣赏经典乐曲,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音乐经典作品的欣赏,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巴赫的《小步舞曲》等。
2. 分析乐曲的表现手法和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欣赏)音乐瞬间》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 通过不同方式的聆听音乐,感受《幽默曲》的曲式结构;比较乐段之间的情绪变化。
2 用音乐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留存对音乐主旋律的记忆,并能够自己进行哼唱。
3 用音画结合的形式呈现学生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以及对音乐的初步理解能力和表述能力,具备用画面呈现音乐的基本能力。
同时六年级学生面临小学毕业,大部分以及进入到青春期,情绪不太稳定,容易急躁,同时课业负担加重也会造成心理压力的增加,多聆听舒缓或者色彩鲜明的音乐利于学生心理的纾解和正面情绪的引导。
这首《幽默曲》是德沃夏克于1894年创作的。
当时正在他的祖国--捷克的苇梭卡地区度假,其间一连写了八首"幽默曲",皆为钢琴独奏小品。
德沃夏克的钢琴独奏曲,包括种种舞曲在内,大约有八十余首,但唯有这首《幽默曲》广为流传,深入人心。
原曲以钢琴独奏曲形式为人们所喜爱,由小提琴天才克莱斯勒改编的小提琴独奏曲似乎更为人们所熟悉。
后来本曲还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其他各种乐器的独奏曲以及轻音乐等,甚至还有人为本曲撰写了哀伤或充满朝气的歌词,可见它的流行程度。
3重点难点
1 通过音乐游戏,隐形对比乐段之间的变化,帮助学生以最自然的方式理解三段曲式。
2 引导学生用最简单的图案呈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音乐游戏(一)
1 师生问好。
(全体学生围城圆形做好,间隔距离不能太大。
)
2 拿出小球,请学生探索球的玩法。
(可以采取个人或分组探索,形式不限,自由结合。
)
3 老师用一个小球教大家进行传递游戏。
游戏有固定的节奏型为( 大大大——)
先进行一个球的传递,进而延伸到两个,然后更多。
在这个游戏中只有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