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芬芳》古筝课教案

合集下载

音乐教案《茉莉芬芳》

音乐教案《茉莉芬芳》

音乐教案《茉莉芬芳》《茉莉芬芳》教学案例一、教学课题:《芬芳茉莉》二、教材内容: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四课《茉莉花》音乐欣赏。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方法:音乐欣赏法五、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作品《茉莉花》,使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地区民歌演唱风格、表达情感上的差异以及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2:能力目标:通过聆听不同体裁、风格、演唱形式的《茉莉花》,体验音乐作品中歌曲的情感,感受不同风格音乐的气质、生活的纯真与美好在音乐中的表现。

3:情感目标:通过聆听多首“茉莉花”为主题的音乐作品,感受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使学生了解中国的《茉莉花》已走上了世界的音乐舞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六、教学重点:欣赏不同风格、不同演绎形式的《茉莉花》,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以茉莉花为主题的不同音乐的感受;并能够用柔美的声音有感情的轻声歌唱及演绎江苏民歌《茉莉花》的音乐。

七、教学难点:通过体验——引导——讨论——再引导得出结论的方法对比不同风格的茉莉花,在对比中找个性,在感受中寻求其共性的东西。

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鉴赏和表现音乐作品的能力。

八、教学准备班班通,课件,茉莉花茶,相关图片、视频;九、教学过程片段师:在十九世纪末的西方有一位歌剧大师普契尼,他的作品《图兰朵》就是以我国明朝一位公主为主人公的歌剧,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部歌剧的一个片段《东方升起月亮》。

(播放视频)师:或许就是这动人的旋律感化了残酷的公主,刚才的视频中所播放的音乐大家熟悉吗?同学们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生自由回答:播放的音乐是《茉莉花》,歌曲旋律优美。

师:同学们见过茉莉花么?对茉莉花又有哪些了解?生:(自由回答)师:现在请同学们抬头看看大屏幕,让我们跟着优美的旋律一起走进花的海洋(播放茉莉花图片,背景音乐为童声合唱《茉莉花》) 师:我们的茉莉花花朵儿小巧,洁白晶莹,不仅可以做盆栽(出示茉莉花盆栽图片),还可以入药、泡茶(出示茉莉花茶图片)。

《茉莉芬芳》教案1

《茉莉芬芳》教案1

《茉莉芬芳》教案1第一篇:《茉莉芬芳》教案1《茉莉芬芳》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江南地方色彩音乐的风格特征,听赏演奏古筝乐曲《茉莉芬芳》。

2、了解乐曲处理和音色特点。

教学重点:能积极参与听赏古筝独奏《茉莉芬芳》的活动,再一次感受江南小曲抒情、委婉、流畅细腻的韵味。

教学难点能够记住古筝的音乐知识并了解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一、观看古筝表演。

古筝,又名汉筝,是汉族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

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

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古筝是一件伴随中国悠久文化、在这片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

二、教师导入让学生了解乐曲和作者。

茉莉芬芳,何占豪作曲,何占豪先生是一位民乐大师,写出了很多好听的乐曲,他的风格就是“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

他的作品除了注重戏剧性、抒情性外,还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

《茉莉芬芳》这首乐曲作于1991年,是作者取材于江苏民歌《茉莉花》。

这首乐曲就是以现代古筝音乐来阐述民间小调的,整个音乐被何占豪先生处理的犹如交响乐曲,古筝也在先生的笔下被化成了一个交响乐团,全曲犹如田园诗意般抒情流畅,赞美了茉莉花的洁白无暇和扑鼻芳香,具有浓郁的江南地方色彩。

(教师活动)三、教材分析《茉莉芬芳》这首乐曲一共五段,开头有一小段散板的引子,幽静典雅、缓缓道来。

接着进入由音乐主题构成的一段沁人心脾的抒情慢板,然后稍作停顿,一段由主题音乐发展的华彩乐段。

这一段里,旋律活泼,节奏欢快,需要学生有较扎实的基本功才能表达出来。

快板之后,乐曲又恢复到了由主题音乐构成的一小段抒情慢板,直至结束。

教学手段:教师试奏、讲解。

教学方式和模式:本着“以学生为主体”变“被动为主动”,课堂教学中,尽量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共同学习,创设“感受、理解、互动、探索、创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音乐茉莉芬芳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六年级音乐茉莉芬芳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六年级音乐茉莉芬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茉莉花的起源和特点。

2. 学会演奏《茉莉花》这首乐曲。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茉莉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理解《茉莉花》这首乐曲的曲式和表现手法。

3. 学会演奏《茉莉花》。

三、教学准备1. 乐器:钢琴、竖琴或其他乐器。

2. 音乐播放设备。

3. 课件、教学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了解茉莉花的起源和特点1. 向学生介绍茉莉花,包括茉莉花的起源、生长环境和花语等。

2. 分享一些关于茉莉花的诗词、歌曲和绘画作品。

3.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茉莉花的形状、香味和颜色等特点。

第二课:学习《茉莉花》的曲式和表现手法1. 听教师播放《茉莉花》这首乐曲,引导学生仔细聆听和感受音乐。

2. 分析《茉莉花》的曲式,向学生讲解曲调和节奏等要素。

3.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乐曲中的表现手法,例如速度、力度和音色等。

第三课:乐器伴奏和合奏练习1. 分发乐器给学生,让他们选择自己熟悉的乐器。

2. 教师和学生一起对着乐谱练习演奏乐曲的主旋律。

3.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乐器特点,进行合奏练习,形成乐曲的整体效果。

第四课:合奏展示和评价1. 学生编排合奏顺序,并进行合奏展示。

2. 听众对每个合奏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3. 教师总结本次合奏活动,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五、教学延伸1. 学生们可以组织小组,创作自己的茉莉花音乐作品,并在班级音乐会上演奏。

2. 学生们可以通过收集茉莉花相关的诗词、歌曲和绘画作品,进行茉莉花主题的艺术展示。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情况。

2. 检查学生对茉莉花的理解和对《茉莉花》乐曲的掌握程度。

3. 评价学生在合奏中的演奏技巧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学生们对茉莉花的起源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学会了演奏《茉莉花》这首乐曲。

通过乐器合奏的练习,学生们不仅锻炼了演奏技能,还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初中音乐教案茉莉芬芳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茉莉芬芳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茉莉芬芳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声中的茉莉芬芳主题,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抒情的情感。

2. 通过学习茉莉芬芳,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理解茉莉芬芳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重点:1. 茉莉芬芳的主题旋律2. 茉莉芬芳的和声进行3. 茉莉芬芳的文化内涵教学难点:1. 茉莉芬芳的主题旋律的演唱和演奏2. 茉莉芬芳的和声进行的分析和应用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案2. 音乐教材或乐谱3. 音响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茉莉芬芳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茉莉芬芳的美感。

2. 教师简要介绍茉莉芬芳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茉莉芬芳主题学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茉莉芬芳的主题旋律,注意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2. 教师分析茉莉芬芳的主题旋律,讲解其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

三、茉莉芬芳和声学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茉莉芬芳的和声进行,引导学生理解其和声结构。

2. 教师进行和声示范,让学生跟随演唱和声部分。

四、茉莉芬芳文化内涵探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茉莉芬芳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如茉莉花的象征意义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该歌曲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感受。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茉莉芬芳的主题旋律和和声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茉莉芬芳的主题旋律和和声,并思考茉莉芬芳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主题学习、和声学习、文化内涵探讨和课堂小结等环节,让学生全面了解了茉莉芬芳这首歌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感受音乐的美感。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六、茉莉芬芳歌曲演唱实践(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演唱茉莉芬芳的主题旋律或和声部分。

〖2021年整理〗《茉莉芬芳》优秀教案

〖2021年整理〗《茉莉芬芳》优秀教案

第三单元《茉莉芬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多首“茉莉花”为主题的音乐作品,感受中国音乐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热爱。

2、通过聆听不同体裁、风格、演唱、演奏形式的《茉莉花》,体验音乐作品中歌曲的情感感受不同风格音乐的气质、生活的纯真与美好在音乐中的表现,并且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

3、关注《茉莉花》在世界艺术殿堂中的璀璨光芒。

教学重点:1、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2、以“茉莉花”为主题的不同作品的感受、比较感受中华音乐文化的魅力。

3、了解《茉莉花》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激起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1、唱好歌曲的结束语。

2、歌唱中气息、情感的融合。

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中国民歌《茉莉花》二|、欣赏师:江苏民歌《茉莉花》在我国的音乐史上可以说是一首经典之作,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师:你觉得这首《茉莉花》给你怎样的感觉呢?从情绪、速度、风格上回答总结:整首歌曲的旋律婉转流畅,给人以抒情秀美之感。

歌词细腻的表达,使歌曲更加富有江南民歌的风采。

1、轻唱歌曲,找出难点。

师: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曲调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一学,唱一唱吧。

跟着老师的琴声学唱歌曲,并找出难点。

2、解决难点重点联系第三乐句和结束句。

3、随着琴声完整演唱歌词并找出问题。

4、理解歌词师:你觉得从它的歌词内容来看,这首《茉莉花》主要表达了姑娘一种怎样的情感?学生交流师小结:歌词细腻含蓄的表达方式,表达了姑娘被芬芳美丽的茉莉花吸引后,想摘不忍,丢弃又不舍。

爱慕与眷恋之情,惜花爱花的感情。

5、欣赏东北民歌拓展:比较两首民歌的共同点不同点四茉莉溢香师洁白的茉莉表达了人们对纯真情感的美好向往。

或许正是这种追求,使得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从未舍弃对茉莉的赞美与歌唱。

不仅如此茉莉的芬芳还远飘国外,散发出茉莉的无尽芳香。

三、欣赏——普契尼《图兰朵》1、作品简介师:18世纪中叶欧洲一度掀起“中国文化热”。

意大利戏剧家葛奇创作了演绎中国公主传奇故事的《图兰朵》。

芬芳茉莉

芬芳茉莉

《芬芳茉莉》说课稿开场语:(播放《茉莉芬芳》古筝曲)俗话说:民族的才是世界。

聆听民乐,了解我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怀。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芬芳茉莉》。

说教材:《芬芳茉莉》是选自人音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节课我选用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欣赏与歌曲《茉莉花》演唱这两个内容。

《茉莉花》是我国民歌中最艳丽的一朵奇葩。

她以其委婉流畅、细腻优美而深入人心,不仅成为江南民歌的代表,而且早已走出国门,深受外国人喜爱,因而成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

“弘扬民族音乐”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设计本单元,意在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充分领略《茉莉花》的独特魅力,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说学生: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音乐素养。

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乐于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已掌握了演唱的初步技能;同时也具备初步的音乐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说教学目标: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民歌是民族的产物,所以,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始终以“茉莉花”为主线,创设情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欣赏——表现——发现——创造”。

将声乐、舞蹈、欣赏等学科综合,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音乐美的熏陶,获得审美愉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听赏江苏民歌《茉莉花》,体验乐曲的风格、情绪和音乐情境,感受江南民间音乐的独特韵味,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2、学习用纯真甜美的声音准确、有表情地演唱、表演江苏民歌《茉莉花》,体验、发现、表现蕴涵于音乐中美的形象和丰富情感。

3、.(根据大纲要求,围绕这课的教学目标,我确立本课教学重点是)说重点:能声情并茂地演唱《茉莉花》,感受江南小曲的风格。

因为歌唱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很重要的艺术实践,它包含着某些音乐技能的运用,以及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等。

教学中只有通过成功的艺术实践,才能产生美好的艺术形象,从而培养学生审美、创美的能力。

《茉莉芬芳》教案及点评

相关音乐理论书籍、音乐作品集、音乐家传记等
推荐理由
这些教材和资料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茉莉芬芳》的背景、风格 、演奏技巧等,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网络资源搜集与整合
网络资源
音乐教学网站、在线音乐 数据库、音乐家个人网站 等
搜集方法
利用搜索引擎、专业音乐 网站等渠道进行搜集
整合方式
将搜集到的资源进行筛选 、分类、整理,形成系统 化的学习资源包,方便学 生自主学习。
表达技巧
通过语言、文字、绘画等多种方式表达对茉莉芬芳的感受。例如,可以让学生 用形容词描述茉莉花的香气,或者通过绘画表现茉莉花的美丽和芬芳。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实践相结合
讲解
对茉莉花的形态特征、文化内涵 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学生全面了
解茉莉花。
示范
通过现场示范,让学生观察并学习 如何感受茉莉花的芬芳以及如何用 不同的方式表达这种感受。
《茉莉芬芳》教案及点评
汇报人:XX 20XX-01-21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 • 教学效果评估与反思 •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 教师素质提升与团队建设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茉莉芬芳》背景及作者简介
《茉莉芬芳》是一首具有浓郁江南风格的古筝独奏曲,由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创作。
建立共同的目标和愿景
01
明确团队合作的目标和愿景,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凝聚力
,形成共同奋斗的氛围。
加强沟通和交流
02
定期组织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
,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培养协作精神
03
鼓励团队成员之间互相支持和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

六年级音乐茉莉芬芳教案

六年级音乐茉莉芬芳教案教案标题:六年级音乐《茉莉芬芳》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音乐作品《茉莉芬芳》的背景和意义。

2. 学习并掌握《茉莉芬芳》的歌词和旋律。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课件或投影仪。

3. 《茉莉芬芳》的歌词和乐谱。

4. 学生乐器(如小型打击乐器)。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音乐播放设备播放《茉莉芬芳》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这首歌的第一印象和感受。

探究:1. 展示《茉莉芬芳》的歌词和乐谱,让学生跟随歌词一起听歌。

2. 逐句解释歌词的意思,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歌曲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3.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

实践:1. 分发学生乐器,如小型打击乐器。

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演奏歌曲中的一个乐器部分。

3. 引导学生练习各自的乐器部分,并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整体合奏。

创作:1. 鼓励学生根据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段简短的舞蹈或动作表演。

2.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展示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创造力。

总结:1.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作成果,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3.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对他们的生活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课余时间继续练习歌曲和乐器演奏。

2. 邀请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音乐表演活动,展示他们的才艺。

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在合奏和创作环节中的表现和成果。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体验和收获。

教案扩展:1. 可以邀请学校的音乐老师或专业音乐人士来学校进行茉莉芬芳的专题讲座或指导。

2.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音乐演出,让他们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和多样性。

3. 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经典音乐作品,扩展他们的音乐知识和欣赏能力。

7年级音乐茉莉芬芳教案

2、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茉莉花》。
课准备前
钢琴、教案、音乐教学光盘、课件及网络辅助教学、多媒体等设备。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
1、课前播放乐曲或歌曲《茉莉花》,让学生轻松地走进音乐教室。
⑵观看张艺谋导演的2008北京申奥宣传片,出现了《茉莉花》演奏及演唱的片段。
⑶欣赏了解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演唱的《茉莉花》片段。
(四)演唱江苏民歌异曲同唱《茉莉花》,结束本堂课。
引用舒曼的名言:“仔细听听民歌,它们是那些描述各民族特征最美的旋律和取之不尽的源泉。”(为学生提供一把打开探索之门的钥匙。)
对比欣赏
聆听音乐
感受音乐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文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二课时
(1)感受萨克斯的魅力:音色甜美,音域宽广;
(2)感受乐曲的魅力:洋溢着温暖、亲切的气息;
(3)乐曲曲肯尼﹒基改编和吹奏的萨克斯独奏《茉莉花》,他是美国当代萨克斯管演奏家。曲调接近于《鲜花调》,《茉莉花》原名叫《鲜花调》,改编体现了西方人对中国民歌的热爱和理解。
(3)乐曲曲肯尼﹒基改编和吹奏的萨克斯独奏《茉莉花》,他是美国当代萨克斯管演奏家。曲调接近于《鲜花调》,《茉莉花》原名叫《鲜花调》,改编体现了西方人对中国民歌的热爱和理解。

浅析古筝独奏曲《茉莉芬芳》

浅析古筝独奏曲《茉莉芬芳》1. 引言1.1 引入古筝独奏曲《茉莉芬芳》古筝独奏曲《茉莉芬芳》是中国古典音乐中一首备受欢迎的曲目。

它以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吸引了众多听众和演奏者。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古筝是一种重要的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古筝在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可以作为独奏乐器展示其独特的音色和技巧,也可以与其他乐器合奏,营造出丰富多彩的音乐效果。

《茉莉芬芳》这首曲目既展现了古筝的优雅清雅,又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和情感。

它以婉转动人的旋律,描绘了茉莉花盛开时的美丽场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演奏这首曲目需要演奏者具备扎实的古筝演奏技巧,能够准确地表达曲调和情感。

曲中运用了许多特殊的表现手法,如泛音、颤音等,增加了曲目的艺术魅力。

通过对古筝独奏曲《茉莉芬芳》的介绍,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妙,也可以体会到古筝这一乐器的独特魅力。

这首曲目在音乐中拥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中国古典音乐中的经典之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1.2 介绍古筝及其在音乐中的应用古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色美感。

它是一种弹拨乐器,由筝身、琴弦、琴码和琴轴等部分组成。

古筝在中国音乐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筝就已经出现,并在汉代达到了辉煌的发展阶段。

古筝在音乐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既可独奏,也可与其他乐器合奏,还可伴唱或伴舞,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古筝的演奏方式主要有指法、拨弦、按弦、滚弦等,演奏时既能表现出悲凉的情感,也能展现出欢快的节奏感。

古筝音色圆润、悠扬,能够表达出各种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古筝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常常被用于演奏各种曲目,如古典乐曲、民间曲牌、现代音乐等,展现了其多样化的表现能力和音乐魅力。

在古筝独奏曲《茉莉芬芳》中,古筝的优美音色和独特演奏技巧得到了充分展现,使这首曲目充满了东方韵味和神秘感。

通过古筝的演奏,曲目传达出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迷人的旋律,深受听众的喜爱和欢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茉莉芬芳》古筝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现代古筝的技法,学生左右手的协调配合,乐曲中间复调音乐的处理,左右手四指的灵活应用。

2、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江南地方色彩音乐的风格特征,学习演奏古筝乐曲《茉莉芬芳》,了解乐曲处理和音色特点。

3、熟悉G调琴弦的弦位。

教学重点
熟悉G调琴弦的弦位和乐曲的整体风格。

教学难点
学生左右手的协调配合,乐曲中间复调音乐的处理,音色的处理和左手的吟、揉、滑、按。

课型:古筝教学课
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学生练习指法(左右手配合的指法),使得手指灵活,配合乐曲进行。

2、复习一遍《将军令》,熟悉G调琴弦的弦位。

二、教师导入
让学生了解乐曲和作者。

茉莉芬芳,何占豪作曲,何占豪先生是一
位民乐大师,写出了很多好听的乐曲,他的风格就是"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

他的作品除了注重戏剧性、抒情性外,还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

《茉莉芬芳》这首乐曲作于1991年,是作者取材于江苏民歌《茉莉花》。

这首乐曲就是以现代古筝音乐来阐述民间小调的,整个音乐被何占豪先生处理的犹如交响乐曲,古筝也在先生的笔下被化成了一个交响乐团,全曲犹如田园诗意般抒情流畅,赞美了茉莉花的洁白无暇和扑鼻芳香,具有浓郁的江南地方色彩。

(教师活动)
三、教材分析
《茉莉芬芳》这首乐曲一共五段,开头有一小段散板的引子,幽静典雅、缓缓道来。

接着进入由音乐主题构成的一段沁人心脾的抒情慢板,然后稍作停顿,一段由主题音乐发展的华彩乐段。

这一段里,旋律活泼,节奏欢快,需要学生有较扎实的基本功才能表达出来。

快板之后,乐曲又恢复到了由主题音乐构成的一小段抒情慢板,直至结束。

教学手段
教师试奏、讲解。

教学方式和模式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变“被动为主动”,课堂教学中,尽量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共同学习,创设“感受、理解、互动、探索、创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结:
对本课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肯定学生主动学习及积极创
新的精神。

布置课后作业
加强基本功的练习,进行优美音色的锻炼和乐感的培养。

加强乐曲的熟练程度,对乐曲进行细致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