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劳技课教案
五年级上册劳技教案

五年级上册劳技教案第一课叠衣服课题:叠衣服目的要求:教育学生掌握叠衣服的方法和技能,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教具准备:上衣一件,长西裤一条,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一、通过引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XXX看见妈妈把晾干的衣服收下时怎么样?她为什么这样做?”二、指导学生学会叠衣服。
结合图文,边讲授边示范。
先教叠上衣,然后是裤子。
板书步骤和要领,加深学生的印象。
板书:叠上衣的操作步骤是:1.把上衣钮扣扣好。
2.把上衣反向铺在床板上,用手抚平。
3.取肩宽的六分之一宽度,叠一条直边直到衣脚。
4.把袖子往衣背里叠。
5.叠另外一边的方法与2、3、4点相同。
6.以包住袖子下方为度,把衣脚往上叠。
三、进行练叠上衣。
要求学生按照板书的顺序去叠,加强堂上巡视,发现操作不当的,要求及时纠正。
四、指导学生叠裤子。
指导方法与叠上衣的方法大致相同。
五、结合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懂得:“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主动做。
”六、关于想想做做。
第二课穿松紧带课题:穿松紧带目的要求:让学生认识松紧带的用处,学会裁剪、穿管、缝接松紧带。
教具准备:教师用:松紧带一米,剪刀一把,扣针两个,针线少许。
学生用:每人准备以上材料一套。
教学过程:一、介绍有关松紧带的知识和用处。
松紧带俗称“橡筋”,它具有伸缩性,使用方便,美观,常常用在衣服的领子、袖口,裙子的腰间,裤围、裤管等地方。
二、裁剪、穿管、缝接。
1.裁剪。
指导学生确定松紧带的长度。
方法是把松紧带在腰间围上一圈,适当拉紧一些。
一般在比腰围短4~6厘米处下剪。
这样剪下来的松紧带才合用,又不会浪费。
2.穿管。
用一枚扣针把松紧带的一端穿好,利用它穿这松紧带到裤头的带管里,另一个扣针固定这一头在带管的这一侧。
然后利用穿进带管的扣针带动松紧紧带,不断向前移动,直到环绕带管一周,露出带管出口为止。
3.缝接。
拆去两个扣针,把带子两端露出管口的部分拉紧,然后取长约2~3厘米的松紧带叠合起来,用针线缝好。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纸艺制作:第一章《走进纸的世界》,包括纸的特性、种类及基本制作技巧。
2. 布艺制作:第二章《布的巧手》,涵盖布料选择、基本缝纫技巧及应用。
3. 木工制作:第三章《木的韵味》,介绍木材识别、基本木工工具使用及木工作品设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纸艺、布艺和木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和审美能力,提高生活品质。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尊重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纸艺、布艺和木工制作技巧的掌握,尤其是缝纫和木工工具的使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示范用纸、布、木材、缝纫机、木工工具等。
2. 学具:学生用纸、布、木材、剪刀、针线、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精美的纸艺、布艺和木工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分别讲解纸艺、布艺和木工制作的基本技巧,以示范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 实践操作:a. 纸艺制作:学生跟随教师示范,制作简单的纸艺作品。
b. 布艺制作:学生两人一组,合作完成简单的布艺作品。
c. 木工制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木工作品制作。
4. 随堂练习:设置难度适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纸艺制作:重点突出纸张种类、制作技巧等。
2. 布艺制作:重点突出布料选择、缝纫技巧等。
3. 木工制作:重点突出木材识别、工具使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纸艺制作:以“春天”为主题,制作一幅纸贴画。
b. 布艺制作:以“环保”为主题,制作一个环保布袋。
c. 木工制作:制作一个简单的木制笔筒。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a. 纸艺制作: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剪纸艺术,进行创意剪纸设计。
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推荐5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推荐5篇)第一篇: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1、清洁厨房教学目的:1.了解厨房的卫生常识,学会做洗刷餐具、厨具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1、重点:让学生懂得搞好厨房卫生的重要性,知道厨房清洁卫生的主要内容及如何做好厨房的清洁卫生。
2、难点:如何擦洗粘上油污的餐具、厨具。
教学准备:粘有污垢的餐具、炊具个两三件,干净抹布两块,炊具洗洁剂或漂白粉,洗碗盆,水。
教学过程:1、简介厨房卫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可结合生活实际介绍不注意厨房卫生引发的一些病例)2、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从不洁厨具采集来的细菌玻片,用事实说明厨房卫生的重要。
3、提出厨房卫生的具体要求。
4、分类介绍厨房清洁卫生的方法,如餐具、厨具、家用电器等。
着重提示要根据不同物品的用途、特征选用不同的洗涤剂、工具和方法。
(教师进行示范,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5、介绍一些简单安全的防治鼠、蟑、蝇、蚁办法。
6、布置学生课后实践,要强调先跟家长学着做。
2、认识和使用电冰箱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使用和保养电冰箱的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材料准备:电冰箱的结构示意挂图。
教学过程:一、出示挂图:简单讲述电冰箱各部分的名称和用途。
二、学习课文:1、摆访位置要恰当。
2、食品要包装储存。
3、留有空隙。
4、储存的食品有期限。
5、冷冻室不能存放装有水的玻璃瓶。
6、调好温度控制旋钮。
7、冰箱的清理、除箱。
三、让家中有冰箱的同学,谈谈自己家中使用电冰箱的情况和体会。
四、小结:提问:打开电冰箱,有时会闻到一股臭味,为什么会有臭味?3、认识和使用液化气炉具教学目的:1、掌握液化炉具的使用方法。
2、学会家务劳动的本领,能做父母家务劳动的小帮手。
重点、难点:1、重点:液化气炉的使用方法和安全使用液化气炉的注意事项。
2、难点:开启、关闭液化气炉的操作程序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自己家或别人家的液化气炉的构造,了解一些基本的使用方法;2、液化气炉钢瓶、炉具两幅挂图(或自制幻灯片、多媒体课件),液化气炉实物一套,以便课堂示范操作和学生动手实践。
五年级上册劳技课教案

五年级上册劳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技知识和技能,如手工制作、简单的家政服务、环保意识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良好品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劳技概述1. 了解劳技的定义和意义2. 掌握劳技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第二章:手工制作1. 学习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2. 完成一个简单的手工制作作品第三章:家政服务1. 学习家庭日常清洁的方法2. 学会简单的烹饪技巧第四章:环保意识1. 了解环保的基本知识2. 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习惯第五章:团队协作1. 学习团队协作的重要性2. 参与团队协作实践活动三、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劳技知识和技能。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劳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等。
2. 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完成的作品质量,如手工制作、家政服务、环保项目等。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作品质量,进行全面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劳技课教材2. 教具:手工制作材料、家政工具、环保宣传册等3. 设施:教室、实验室、家政操作室等六、教学计划第一章:劳技概述1. 课时:2课时2. 教学内容:了解劳技的定义和意义,掌握劳技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第二章:手工制作1. 课时:4课时2. 教学内容:学习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完成一个简单的手工制作作品第三章:家政服务1. 课时:3课时2. 教学内容:学习家庭日常清洁的方法,学会简单的烹饪技巧第四章:环保意识1. 课时:2课时2. 教学内容:了解环保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习惯第五章:团队协作1. 课时:2课时2. 教学内容:学习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参与团队协作实践活动六、教学安排第一章:劳技概述1. 第1课时:介绍劳技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劳技课程的重要性2. 第2课时:讲解劳技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让学生了解学习劳技的目的第二章:手工制作1. 第1-2课时:教授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切、粘贴、折纸等2. 第3-4课时:学生实践制作一个简单的手工制作作品,如纸飞机、小船等第三章:家政服务1. 第1-2课时:教授家庭日常清洁的方法,如扫地、拖地、整理床铺等2. 第3课时:学生实践进行家庭日常清洁3. 第4课时:教授简单的烹饪技巧,如煮饭、煮面条等第四章:环保意识1. 第1课时:介绍环保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 第2课时: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习惯,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第五章:团队协作1. 第1课时:讲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效果2. 第2课时:组织团队协作实践活动,如集体游戏、小组讨论等七、教学活动1.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劳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
(2)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打扫、洗涤等。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过程,掌握基本的劳动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方法,规划劳动任务,提高劳动效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了解劳动的意义(1)通过讨论、讲述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劳动的广泛性。
(1)培养学生按时起床、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基本生活习惯。
(2)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不随意损坏。
3. 第三章: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1)教授学生洗涤、打扫、整理等基本劳动技能。
(2)引导学生掌握使用劳动工具的方法,提高劳动效率。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
2. 通过实践操作,评价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情况。
3. 搜集学生作业、作品等,评估学生的劳动成果。
五、教学时间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2课时3. 第三章:2课时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将劳动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2. 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注意自我保护。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劳动中获得成就感。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1. 第四章:学会合作劳动(1)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具体的劳动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调、沟通,提高劳动效率。
劳技课的教案(优秀8篇)

劳技课的教案(优秀8篇)劳动技术课教案篇一一、提出问题1、你见过什么样的小木桌?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2、如果准备用木材做一个小木桌,你打算做一个什么样式的?二、技术探究与操作1、与小组一起交流自己的设计方案2、讨论:小木桌分为哪几个部分?我们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和工具?3、学生讨论,教师小结(1)下料:截取两块边长105毫米,宽65毫米的长方形木板做桌面。
(2)参照14页,画出木桌腿的样式和尺寸,然后按照画线一步一步的完成小木桌的'腿的割据工作。
4、按照设计尺寸,锯割材料,并进行修饰,然后粘结组装。
5、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实践教师提示:支架的弧形部分可以分多次直线割据的方法完成。
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展示评议1、展示自己制作的课程表架,征求大家意见,能改进的地方进行及时的改进。
2、在小组内进行评议,选出最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
3、鼓励有缺点的同学的作品进行修改。
4、完成评价表。
四、课后延伸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后搜集各种小木桌的样式,并把他们设计制作出来。
劳动技术教案篇二第一章水稻教学目标:了解水稻的基本知识学习水稻的种子处理、浸种催芽、早中晚稻软盘旱育秧、抛秧移栽、防治病虫害等知识第一课时:第一节种子处理水稻的基本种植情况在我省的粮食生产中,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居首位。
稻米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多种营养成分,是我省人民的主要食物,也是我省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稻草、米糠不仅是饲养家畜、家禽的饲料,也是医药、化工和轻工行业的重要原料;稻壳是生产天花板等建筑材料的原料。
因此,学习水稻的主要栽培技术,对于改善人民生活。
加速我省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种子处理水稻种子在浸种催芽前,必须先对种子进行处理。
种子处理的目的是:杀死种子上携带的病菌,清除种子中的杂质,选出健壮饱满的种子。
搞好种子处理工作,要求了解晒种、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种子消毒等种子处理技术,初步学会盐水选种的技术。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培养学生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讲述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
3. 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完成劳动任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
2. 难点: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述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演示法:示范基本的劳动技能。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与他人合作完成劳动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意义。
2. 新课:讲解劳动的重要性,示范基本的劳动技能。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劳动的收获,分享合作完成劳动任务的喜悦。
5.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帮助家长完成一项劳动任务,并记录感受。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家务劳动技能,如洗涤衣物、烹饪简单菜肴。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家务的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七、教学内容:1. 学习洗涤衣物的方法和技巧。
2. 学习烹饪简单菜肴的基本步骤。
3. 学习如何合理安排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劳动。
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洗涤衣物和烹饪简单菜肴的基本方法。
2.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家务劳动的能力。
九、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洗涤衣物和烹饪菜肴的基本步骤。
2. 演示法:示范洗涤衣物和烹饪菜肴的过程。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完成洗涤衣物和烹饪菜肴的任务。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完成家务劳动的心得体会。
十、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家务劳动的重要性。
五年级劳技上册教案

五年级劳技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技操作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劳技任务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总结,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劳动的意识。
(2)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感恩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劳技基本操作方法1. 学习劳技工具的使用方法。
2. 练习基本的劳技操作技巧。
第二课时:简单劳技项目实践1. 学习并完成一个简单的劳技项目(如编织、制作小手工等)。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第三课时:劳技作品的创新与改进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劳技作品。
2. 学生进行作品的创新与改进,展示、评价。
第四课时:团队合作劳技项目1. 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团队合作劳技项目。
2. 项目完成后,进行展示、评价。
第五课时:劳动的意义与价值1. 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意义与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心得,进行情感交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技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劳技任务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劳技作品的创新与改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进行劳技操作的示范,引导学生学习。
2.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完成劳技任务。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团队劳技项目。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参与程度,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2. 结果性评价:评价学生完成的劳技作品的质量、创新性。
3. 情感态度评价:了解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以及自主劳动、感恩他人的意识。
六、教学课时安排1. 第一课时:劳技基本操作方法(40分钟)2. 第二课时:简单劳技项目实践(40分钟)3. 第三课时:劳技作品的创新与改进(40分钟)4. 第四课时:团队合作劳技项目(60分钟)5. 第五课时:劳动的意义与价值(40分钟)七、教学资源准备1. 劳技工具与材料:如编织针、线、剪刀、胶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用没有油的圆珠笔分别把鱼身、鱼头、鱼尾、鱼鳍、鱼鳞等部位拓印到各色吹塑纸上,再用剪刀剪下。
3、把神色植绒纸贴到白卡纸上制成底托。
4、按身、头、尾、鳍顺序吧主要部位贴到底托上。
备注
活动内容
二十面彩球
周次
活
动
过
程
教学目标:
1、通过二十面彩球的制作,让学生初步掌握以圆与正三角形为基本图形的立体造型的基本方法。
3、制作过程
A、首先把材质裁出三张180MMX16MM的纸条,然后沿纵轴对折,以加强纸条的挺度。
B、按下面的步骤图进行编织
C、整理:用剪刀把4条腿,尾巴和嘴部多余的部分剪去,一条可爱的小狗就会呈现在你的面前,这时你可以把它粘贴到一张图画纸上。
4、拓展学习
你能把看一看中的小动物都编织出来吗?
5、评一评
教学过程:
1、看一看
下面是旧衣物改制的购物袋,你觉得漂亮吗?
让学生欣赏购物袋,用酒的枕头套改造的购物袋,用就裤腿改制的购物袋,用小孩衣服改制的购物袋,用套袖改制的购物袋。
2、准备工作
材料库:
60CMX40CM的布头一块,棉线(或涤纶线)
工具箱:
尺子、剪刀、划线粉、针
3、制作过程
A、取60CMX40CM布头一块,平放在桌面上,按图划线,并沿线剪下
B、基本针法
a、别梗针:适用于绣直线货曲线
b、包针:适于绣小型的实心花型
c、扣针:适用于扣边
3、练习针法
A、在布料上用复写纸誊印简单的叶片、花朵,然后用绷子绷紧
B、反复练习上述三种针法
C、挑选自习喜欢的花样子印到布料上,用绷子绷紧
D、选用不同的绣法刺绣,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备注
活动内容
布贴画
周次
活
动
过
程
制作方法:
1)单轮风轮
按图1的画法在图画纸上作图,实线刻开后,将8个扇叶正反折成图2的样子(P154)
2)双轮风轮
1个全部正折,1个全部反折,然后再圆心处用吸管连接起来
3)筒状风轮
按下图在图画纸上均匀划出实线和折线,然后将实线刻开,在折叠,最后粘贴成筒状
3、教师小结
备注
活动内容
塑贴壁挂
周次
活
动
过
程
教学目标:
(3)流苏的制作
A、将毛线在对折处系上一根彩色线
B、在流苏的上端约1厘米处用绣花线缠上十余圈并扎紧
4、评一评
5、教师小结
备注
活动内容
斜拉桥
周次
活
动
过
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艺术造型能力
2、对学生进行爱我家乡,爱我海河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P164图)横跨在海河上的桥有很多,形式各异。其中刘庄桥是一座斜拉桥,它不仅节省材料,桥体牢固,而且外形简洁美观。和其他几座桥比一比,你就会清楚地看出来它的特点。
备注
活动内容
绣花手绢
周次
活
动
过
程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刺绣针法,提高手指灵活度,促进智力发展。同时了解我国刺绣历史,激发自豪感。
教学过程
1、看一看
这些漂亮的小手绢都是手工刺绣的。刺绣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许多外国客人到中国旅游,都要买上几块刺绣手绢作为纪念品。
2、做一做
A、刺绣的手势
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拿针,顶针套在中指第二阶上
5、评一评
看看谁的购物袋做工精细,实用美观。展示作品。选出最佳作品。
备注
活动内容
纸编小动物
周次
活
动
过
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热爱动物的情趣。
2、发展学生按图操作的能力和手指的灵活度。
教学过程:
1、看一看:
你能认出下面这些图形是什么动物吗?
2、做一做
尝试试用彩色纸条编织一只小狗
二、做一做
让我们动手制作斜拉桥的模型
1、参照上图在白卡纸上绘制部件图
2、涂上颜色
3、将卡纸上的图沿实线剪下
4、按图示制作主桥墩
5、折好主桥桥面,插入主桥桥墩粘牢
6、用针引线按下图制作拉线
三、比一比
四、教师小结
备注
活动内容
十字绣
周次
活
动
过
程
教Hale Waihona Puke 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学会十字绣的四种基本针法,体验十字绣制作的基本操作步骤,发展学生看图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品质。
2、通过编故事、演节目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二、教学过程
1、看一看
仔细观察动物头饰(如图)
2、想一想
小头饰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如果我们做一个动物头饰,需要准备哪些工具和材料?
3、做一做
做一个你喜欢的动物小头饰
1)头饰是由圈和动物图案两部分组成的,制作头圈时,先剪纸条,再做插口。下面是几种插口的制作、连接方法,试着做一下。
3、选料画线
选择布料依据分解图复写到布料的背面
4、下料
用剪刀沿轮廓线剪下
5、画底稿
在白卡纸上确定好画面的位置,把分解图誊写到卡纸上
6、贴画
把下好的布料按相应的位置粘贴到卡纸上
7、装饰性整理
用彩笔或其他材料进行必要点缀
三、评一评
备注
活动内容
环保购物袋
周次
活
动
过
程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互动,使血色很难过学会基本的裁剪、缝制的方法,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把外圆与内圆之间的部分画成锯齿状,减去多余部分,再把锯齿状部分涂上较深的颜色(如图2)
3)绕绣花线(如图3)
4)用彩笔在正面画上一幅小画,背面写上一首小诗或一段格言。
三、拓展学习
做一个椭圆形或心形的书签
四、注意:
使用和携带刀具要注意安全
备注
活动内容
动物头饰
周次
活
动
过
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头圈的连接方法
2)制作小动物图案。
先在纸上画出小动物,然后上色,最后沿着轮廓剪下来
3)头圈和动物图案做好以后,用胶水或者双面胶带吧两部分粘贴在一起,一个小动物头饰就做好了
4、评一评
看谁做的头饰既美观又牢固
三、教师小结
备注
活动内容
立体贺卡
周次
活
动
过
程
一、教学目标
1、通关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纸工简单的立体造型方法。
1、通过学习本课,掌握塑贴壁挂的基本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严禁的工作态度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P157),下面这些壁挂多么漂亮啊,它们都是用各色吹塑纸剪贴后制成的,他它们挂在墙壁上,房间里就会充满生气。
二、做一做:让我们制作一条小金鱼吧!
制作过程: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联系已学过的“塑贴壁挂”相关内容,发展学生的联想对比能力,丰富“贴画”的知识内涵。
2、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这几幅装饰画都是布贴画,观察它们与“塑贴画”的区别
二、做一做
1、制图稿
把选好的图样复写到一张白纸上
2、部位分解
依据图样,把图稿用铅笔画出各主要部分轮廓线,比如头发、面部、眼睛、嘴巴、服装等,制成分解图
1、看一看
下面是两件民族服装,衣服上面的纽扣是用丝绳(或布条滚缝成的绳条)制成的,你们觉得是不是很有特色?
2、做一做
我们也来学着做一做有特色的纽扣吧
3、制作过程
1、编纽结
2、编扣结
3、整理
4、评一评
吧做好的纽结合扣结扣在一起,比比谁做得既美观大方又实用。
备注
2、在制作过程中感悟数学知识在艺术造型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1、看书P160,下面是一只二十面彩球。仔细观察下,看看这二十个圆面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
2、做一做:让我们一起做个二十面彩球吧
3、制作过程:
(1)制作图片
(2)二十面彩球的连接步骤
A、沿每一个圆片正三角形的边轻轻折起
B、在折起的边上涂上胶水,将二十面圆片有序的连接在一起
教学过程:
1、看一看
这些漂亮的图画是十字绣作品,只要你掌握了它的制作步骤与基本针法,就能绣出一幅幅的漂亮的作品
2、做一做
学、练十字绣的基本针法
逐个秀(连续单个十字绣的针法)
横排法(完整的十字绣针法)
半针法(不完整的十字绣针法)
勾边绣(复杂勾边的针法)
3、看绣图
4、数格子
5、按图绣制整幅作品,个别指导
4)议一议
通过今天的废旧材料制作立体贺卡,你有什么收获
3、教师小结
三、注意
剪刀要注意安全
备注
活动内容
纸风轮
周次
活
动
过
程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不同形状风轮的运动特点
2、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兴趣
二、教学过程
1、看一看
这是一组不同形状的纸风轮,室外有风的地方他们就会随风转动起来。(如图)
2、做一做
大家动手来做纸风轮
活动内容
花边书签
周次
活
动
过
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花边书签的制作,培养学生圆形图片的设计装饰能力和图文的巧妙配置能力;
2、让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收到一束熏陶,享受创造的愉悦。
二、教学过程
1、看一看
出示花边书签,正面是一幅图画,背面是一段激励自己的话(P51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