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论文文献综述

化学论文文献综述
化学论文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专业化学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合作导师职称

论文题目5-氯水杨醛缩-2-氨甲基苯并咪唑希夫碱与铜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与

DNA和BSA作用

1. 引言

癌症成为二十世纪以来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是仅次于心血管病的第二大死因,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08年的癌症死亡人数达760万(约占所有死亡人数的13%)。全世界癌症死亡人数预计将继续上升,到2030年将超过1310万。迄今为止,治疗癌症的药物已达几十种,但是由于癌症发病机理复杂,能治愈癌症的药物还很罕见。因此,继续研究抗癌药物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1]。自1965年,美国化学家Bosenberg[2]等首次发现顺铂trans-[Pt(NH3)2Cl2]具有强抗肿瘤活性后,无机金属配合物作为抗癌药物的研究引起化学工作者的极大重视。Bensichem和Farrel[2]发现用芳香氮杂环碱取代简单的氨(NH3)后,所得配合物trans-[Pt(py)2Cl2]的抗癌活性与顺铂相比进一步增强,含氮杂环的金属配合物更加受到化学家的青睐。虽然目前此类抗癌药物为数众多,但真正应用于临床而且效果很好的广谱抗癌药物十分有限,并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核酸是生物体中重要的遗传物质,许多预防和治疗癌症的药物都是以核酸中的DNA为靶分子而设计的。其基本原理就是配合物中的金属离子与DNA螯合,或配体嵌入DNA碱基对,引起癌细胞DNA损伤,复制和转录受到障碍,从而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并导致其死亡。血清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种蛋白质,能与人体中许多内源性、外源性化合物结合而起到贮备和运输作用,药物药效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其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强弱。因此,从分子水平研究金属配合物与DNA或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设计、合成新型的抗菌抗癌药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Schiff碱是一类由活泼羰基化合物与伯胺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的具有R1R2C=NR3R4结构的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灵活多样和C=N自身的特性,赋予其许多重要的化学和生物功能。通常席夫碱是由胺和活性羰基缩合而成。席夫碱类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主要在药学、催化、分析化学、腐蚀以及光致变色领域的重要应用。在医学领域,席夫碱具有抑菌、杀菌、抗肿瘤、抗病毒的生物活性[3];在催化领域,席夫碱的钴、镍和钯的配合物已经作为催化剂使用[4];在分析化学领域,席夫碱作为良好配体,可以用来鉴别、鉴定金属离子和定量分析金属离子的含量[5];在腐蚀领域,某些芳香族的席夫碱经常作为铜的缓蚀剂[6];在光致变色领域,某些含有特性基团的席夫碱也具有独特的应用[7]。苯并咪唑是维生素B12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8]。含苯并咪唑的小分子能与DNA双螺旋中富含AT碱基系列特异性地结合[9];含苯并咪唑的金属配合物能很快水解磷酸二酯键,并能水解切割pBR322 DNA[10]。

2. 苯并咪唑类Schiff碱及其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Schif碱长期受到重视, 因它的基本结构中含C=N结构, 其杂化轨道上的N 原子具有孤对电子[11], 所以赋予它重要的化学与生物学上的意义。Schiff碱合成相对容易, 且具有良好的络和作用,容易与大部分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 形成的配合物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如氧化还原、催化发光[12],以及它们与生命现象相关联的化学模拟[13],某些席夫碱及其金属元素配合物具有抗菌[14]、抗病毒、抗癌[15]等生理活性。苯并咪唑是一个使人们十分感兴趣的杂环化合物,这主要是它存在于多种天然药物如氰钴胺素(B12)和各种不同的药物中如奥美拉唑等[16]。苯并咪唑环中,可在咪唑环的1-位和2-位取代。研究表明,如在2-位取代时,可提高其生理活性[17]。如在苯环上的5(6)-位取代,如引入羧基或羧酸衍生物如酯基或酰胺基,可使其成为一种新的潜在的抗肿瘤和抗丝虫病药。如上所述,Schiff碱和苯并咪唑都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及许多其他性能,设想在Schiff碱配体引入苯并咪唑基,有可能表现更典型的生物活性及其他性能。国内开展Schiff碱配合物的研究比较好的小组比较多,但所合成的主要是含吡啶环和喹啉环的刚性或半柔性的配体,然后与过渡金属或稀土金属进行分子组装。而对在Schiff碱配体中引入苯并咪唑基的研究则相对比较少。国外对含苯并咪唑基Schiff碱配体及配合物的研究比国内相对要多一些。埃及的G.G.

Mohamed小组[18]、印度的M. Kandaswamy 小组[19]、美国的Michael K. Chan小组[20]都曾发表过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3. Schiff碱的合成方法

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有直接合成法和分步合成法,分步合成法得到的产品无论是在产品产率上,还是在产品纯度上都较直接合成法理想。当反应活性低或选择性不好,用前述两种方法合成的产物不稳定或者产率低时,可选用模板合成法。所谓模板合成法就是将金属离子作为模板试剂加入到羰基化合物中与胺类化合物反应的一类合成方法。如在合成二羰基化合物和多胺的Schiff碱配体及其配合物时多采用此方法。当合成的Schiff碱在反应溶剂中溶解度很小,上述三种合成方法均不适用时,一般采用逐滴反应法,即向胺类化合物与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活泼碳基化合物溶液的一种方法[21]。这些合成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Schiff碱金属配合物,它们各有优缺点。

4. DNA的组成及结构[22-26]

核酸是生物体中重要的大分子,它不仅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还是基因表达的物质基础。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变异等生命活动都与核酸密切相关。因此,核酸是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分子。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元是核苷酸(nucleotide),核苷酸由核苷(包括碱基、戊糖)和磷酸组成。根据戊糖是D-核糖或D-2-脱氧核糖,将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类。DNA的碱基包括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图1.1)。

图1.1 DNA碱基的结构

脱氧核苷酸之间由3′, 5′-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形成单链,称为DNA的一级结构。基因的表达取决于DNA的一级结构。1953年,Watson和Crick在前人研究工作的

基础上,根据DNA结晶的X-衍射图谱和分子模型,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见图1.2)。双螺旋结构是DNA二级结构的最基本形式。其稳定因素有:(1) 互补碱基的氢键。这是DNA双螺旋结构的重要特征之一,DNA的许多性质都与此有关。(2) 碱基堆积力。同一条链中的相邻碱基之间的非特异性作用力,即疏水作用力和Van der Waal力。(3) 带负电荷的磷酸残基与介质中正离子(如Na+)间形成的离子键。

图1.2 DNA的分子结构

5. 小分子与DNA作用的基本方式

DNA分子中平行堆积的碱基、聚合的阴离子磷酸骨架和两条核酸链螺旋形成的大沟、小沟均为小分子的识别位点。

5.1 非共价结合

非共价结合主要指的是氢键、离子键、范德华力和疏水作用等。虽然这些作用比较弱,但在分子水平的生命现象中却是一种决定性的因素,包括静电、沟面和插入三种模式[27]。

5.2 共价结合

共价结合是指金属配合物中的金属离子与DNA分子中的各种碱基以共价键结合形成加合物。与非共价结合比较,靶向分子与DNA共价结合的序列特异性识别

能力要强的多。例如顺铂中的Pt(II)原子能够与DNA小沟中同一条链上相邻鸟嘌呤d(GpG)的N7共价结合形成链内加合物,使DNA双链解旋并产生弯曲[28]。

5.3 切割作用

核酸切割就是通过化学反应将长链的核酸分子断裂成较短的碎片。过渡金属配合物对DNA的切割反应根据机理可分为两类[29]。

6. DNA与配合物的作用及其研究方法

由于DNA具有大小沟槽、带负电的磷酸骨架和堆积的碱基对的特殊结构,决定了金属配合物与DNA键合位点及其起作用模式。金属与DNA的作用方式主要有三种:非共价结合、共价结合、切割作用。非共价结合属于弱作用键,主要包括氢键、离子键、范德华力和疏水作用л-л堆积等。这些作用虽然较弱,但在分子水平的生命现象之中却是一种决定因素,形成了核酸生物功能所需要的空间机构。金属配合物利用其平面或接近平面的芳香环(如邻菲罗啉、二吡啶吩嗪、菲醌二亚胺)插入DNA分子双螺旋平行堆积的碱基对之间与DNA相互结合,其作用力主要来自芳环的离域л体系而形成的л-л相互作用、范德华力及疏水作用。配合物与DNA 的插入作用是一种比较重要的结合方式[30]。

6.1 紫外光谱法:

紫外光谱法是研究配合物与DNA作用的应用最广泛、操作简单且有效的方法,同时还可以利用吸收光谱的减色效应计算出配合物与DNA的结合常数[31,32]。金属配合物与DNA结合后其配体所处环境发生改变,导致其电子结构会受到DNA的影响,表现在紫外吸收光谱的波长和强度发生变化。对于金属配合物等小分子的特征吸收谱带,加入DNA后,若配合物的吸收强度减小,波长红移,可认为是配合物插入DNA的证据之一。

6.2 荧光光谱法:

药物分子与DNA结合后会因其配体所处的环境改变而导致其发射光谱和激发态寿命发生变化,因此若药物与DNA结合后,荧光光谱发生变化,说明药物与DNA 之间发生了某种方式的结合[33,34]。荧光光谱变化幅度的大小也能反映药物与DNA 作用的强弱。

7. 晶体培养方法

晶体是内部指点有规律地在三维空间内呈周期性重复排列而形成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具有固定的熔沸点、对称性、自限性和各向异性。晶体是在物相转变的情况下形成的。物相有三种,即气相、液相和固相。由气相、液相转变成固相时形成晶体,固相之间也可以直接产生转变。从理论上说要使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可采用三种方法:(1) 保持浓度不变,降低温度;(2) 保持温度不变,提高浓度;(3) 通过化学反应。

晶体生成的一般过程是先生成晶核,而后再逐渐长大。一般认为晶体从液相或气相中的生长有三个阶段:(1) 介质达到过饱和、过冷却阶段;(2) 成核阶段;(3) 生长阶段。在某种介质体系中,过饱和、过冷却状态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整个体系的同时结晶。体系内各处首先出现瞬时的微细结晶粒子。这时由于温度或浓度的局部变化,外部撞击,或一些杂质粒子的影响,都会导致体系中出现局部过饱和度、过冷却度较高的区域,使结晶粒子的大小达到临界值以上。这种形成结晶微粒子的作用称之为成核作用。介质体系内的质点同时进入不稳定状态形成新相,称为均匀成核作用;在体系内的某些局部小区首先形成新相的核,称为不均匀成核作用。

晶体生长的形态,主要由晶体本身的性质决定,但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很大。影响晶体生长的外部环境主要有以下几种:(1) 涡流;(2) 温度;(3) 杂质;(4) 粘度;

(5) 结晶速率。因此在结晶的过程中要十分注意保持周围环境的相对稳定。

8. 抗癌药物的作用机制

目前发现抗癌药物的作用机制[35,36]为:

8.1 抗肿瘤作用

其抗癌机制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①减少癌细胞DNA、RNA的前体物摄入,抑制核酸的代谢。②减少癌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抑制蛋白质的合成。③影响线粒体膜的通透性,增强氧化磷酸化的偶联过程,从而影响癌细胞的能量代谢平衡,控制和缓解癌变发展。

8.2 免疫调节作用

通过提高机体本身防御能力,使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得以加强。

8.3 升高白细胞作用

刺激骨髓,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成熟、分化及边缘池粒细胞的释放,从而导致白细胞升高。

9. 小结

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热门课题,其被广泛用于DNA结构探针和抗癌药物的筛选合成。在这些配合物中,Schiff碱过渡金属配合物因具有抗菌、抗癌活性引起生物无机学家的广泛关注。苯并咪唑是天然维生素B12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多种药物的药效团。含苯并咪唑基的Schiff碱及其配合物可能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因此,我将结合以上的文献内容合成5-氯水杨醛缩2-氨甲基苯并咪唑Schiff碱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并研究其DNA性质。

参考文献:

[1] 王晓勇, 郭子建. 金属抗癌药物设计的新策略和新趋势[J]. 化学进展, 2009, 21(5): 845-855.

[2]Rosenberg B., Vancamp L., Krigas T. Inhibition of cell division in Escherichia coli by electrolysis

products from a platinum electrode [J]. Nature, 1965, 205: 698–699.

[3] DESAI S B,DESAI P B,DESAI K R,Synthesis of some Schiff bases thiazolidinones and

azetidinones from 2,6-diaminobonzol [1,2-d:4,5-d'] bisthiazole and their anticancer activities[J].Hetercycl Commum,2001,7(1):83~90.

[4] ISSE A A,GENNARO,VIANELLO 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Schiff bases ligands H2

salophen[J].Elechtrochimical Acta,1997,42(13-14):2065~2071.

[5] BASTOS M B R,MOREIRA J C, FARIAS P A M. Adsorptive stripping voltammetric behaviour of

UO2(Ⅱ) complexed with the Schiff base N,N-prime-ehtyenebis(salicylidenimine) in aqueous 4-(2-tydroxyethyl)-1-piperazine ethanesulfonic acid medium[J]. Analytica Chimica Acta,2000,408:83~88.

[6] MA H, CHEN S H, NIU L, etal. Studies on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copper in aerated NaBr

solutions with Schiff bases[J].Journal Electrochemical Society,2001,148(5):208~216.

[7] 赵建章, 赵冰, 徐蔚青, 等. Schiff碱N,N'-双水杨醛缩-1,6己二胺的光致变色光谱的研究

[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22(6):971~975.

[8] Wright J. B. The chemistry of the benzimidazoles [J]. Chem. Rev., 1951, 48(3): 397–541.

[9] Parkinson J. A., Barber J., Douglas K. T. Minor-groove recognition of the self-complementary

duplex d(CGCGAA TTCGCG)2 by Hoechst 33258: a high-field NMR study [J]. Biochemistry, 1990, 29(44): 10181–10190.

[10] Vaidyanathan V. G., Nair B. U. J.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DNA binding studies of a

ruthenium (II) complex [J]. Inorg. Biochem., 2002, 91(2): 405–412.

[11] 郑允飞, 陈文纳, 李德昌,, 等. Schiff 碱及其配合物的应用研究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

发,2004,33(4):26-29.

[12] 杜向东, 俞贤达. 非对称希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模拟催化烯烃环氧化(Ⅱ) [J]. 分子催化,

1997, 12 (1) : 26-30.

[13] 李建章, 秦圣英, 李仲辉, 等. 冠醚化单和双Schiff 碱的合成及其钴(Ⅱ) 配合物的氧化加

合性能[J]. 化学学报, 1999, 57: 289-304.

[14] H. Chen, J. Rhodes. Schiff base forming drugs: mechanis s of immune potent iation and therapeut

-ic potential[J ]. J Mol Med (1996) 74: 497-504.

[15] 钟国清, 郭应臣, 栾绍嵘, 等. 非天然氨基酸与双席夫碱锌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 应用化

学, 2001, 18(10), 817-820.

[16] S. ?zbey, S. ìde, E. Kendi. The crystal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wo benzimidazole derivatives:

1-(phenylmethyl)-2-(4-methoxyphenylmethyl)-1H-benzimidazole-5-carboxylic acid (I) and 1,2-di(phenylmethyl)-1H-benzimidazole-5-carboxylic acid (II). J. of Molecular Structure.

1998,442:23-30.

[17] 宋琳, 谢毓元, 王惠贞. 苯并咪唑Schiff碱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00, 10(2), 92-94.

[18] G.G. Mohamed, et al.Salisaldehyde-2-aminobenzimidazole Schiff base complexes of Fe(III),

Co(II), Ni(II), Cu(II), Zn(II) and Cd(II) [J]. 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 Vol. 73 (2003) 347~359

[19]P. Amudha, P. Akilan and M. Kandaswamy. Synthesis, spectral, electrochemical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new phenoxo-bridged dicopper(II) complexes derived from unsymmetrical binucleating ligands with imino and amino side arms[J]. Polyhedron 18 (1999) 1355–1362. [20] Pramatha Payra, Shao-Ching Hung, et al. Structural, Magnetic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a

Self-Recognized

[21] 张秀英, 张有娟, 李青, 等. 我国Schiff碱稀土配合物的研究进展[J].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2,

14(1):9~14.

[22] 曾红娟. 芦丁及芦丁稀土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D]. 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 2002.

[23] 曹凯鸣, 李碧羽, 彭泽国. 核酸化学导论[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

[24] 计亮年, 莫庭焕. 生物无机化学[M].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

[25] 郜金荣, 叶林柏. 分子生物学[M]. 广西: 广西科技出版社,1991.

[26] Watson J. D., Crick F. H. Molecular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s: a structure for deoxyribose

nucleic acid [J]. Nature, 1953, 171(4356): 737–738.

[27] Kumar C. V., Asuncion E. H. DNA binding studies and site selective fluorescence sensitization

of an anthryl probe [J]. J. Am. Chem. Soc., 1993, 115(19): 8547–8553.

[28] 计亮年, 莫庭焕. 生物无机化学[M].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

[29] Maheswari P. U., Roy S., Dulk H. D., et al. The square-slanar sytotoxic [CuII(pyrimol)Cl]

complex acts as an efficient DNA cleaver without reductant [J].

[30] 计亮年, 张黔玲, 刘劲刚. 生物医学中DNA的结构, 构象, 作用机制及其生物功能的研究

[J]. 进展中国科学B辑, 2001, 31(3): 193-204.

[31] Basile L. A., RaPhael A. L., Barton J. K. Metal-activated hydrolytic cleavage of DNA [J].

J,Am.Chem.Soc.1987, 109(24): 7550-7551.

[32] Liu J. Zhang T. X., Tong-bu L., et al. DNA-binding and cleavage studies of macrocyclic

copper(II) complexes[J].Inorg.Biochem. 2002, 91: 269-276.

[33] Pasternack R. F., Gibbs E. J., Villafranca J.J. Interactions of porphyrins with nucleic acids[J].

Biochemistry, 1983, 22: 2406-2414.

[34] Shi S., Liu J., Li J., et al,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DNA-binding of novel chiral complexes

?-and Λ-[Ru(bpy)2L]2+(L=o-mopip and p-mopip)[J].J Inorg. Biochem.,2006,100(3):385-395. [35] 周季兰, 姚玮艳, 袁耀宗. 斑蝥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J]. Shanghai Med. J., 2007, 30(4):

294-296.

[36] 康永, 艾罡. 无机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问题[J].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 2011,

(5): 28-31.

科技文献检索课题综述

科技文献检索课综合题 姓名:____赖日舫区队:__ 1121 学号:3G12011017 课题名称:高炮弹丸毁伤机理的研究 一、检索记录 课题主题:高炮弹丸,毁伤机理 检索词:高炮弹丸,毁伤机理, 高炮弹丸毁伤机理,毁伤机理研究, 高炮弹丸毁伤机理研究高炮武器系统杀伤机理 高炮武器系统杀伤边界防空高炮弹药 构建检索式:选择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 主题(高炮弹丸)并含(毁伤机理),检索到1条结果 选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 关键词(高炮弹丸),并且,关键词(毁伤机理),检索得到63条结果

高炮弹丸毁伤机理的研究 引言:随着空中目标(如飞机、导弹)的大量出现,以及性能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目前世界各国的防空武器都确立或正在过渡到以防空导弹为主、高射炮为辅的野战防空战备体系。导弹攻击范围大,可自动寻的,命中毁伤概率高,即使射程(或飞行时间)增大,也并不降低命中概率。但是导弹的技术难度大,价格昂贵,在其射击死区内不能发挥作用,所以只用于对付中空(3~6Km)、高空(6~10Km)、超高空(>10Km)的中远程距离上的空中目标。从发展趋势看,各国不在发展大口径高射炮系统,重点发展双管连发和多管转膛的小口径高射炮系统。因为小高炮可以覆盖防空导弹的射击死区。从实战情况看,航空兵都重视低空(3000m 以下)与超低空(150m 以下)战术。这正是小高炮发挥作用的有效范围。它机动方便、操作简单、反应快,死界小,火力猛,尤其对附近突然出现的快速目标作战效果显著。此外,小口径炮还可和导弹结合构成弹炮一体化系统。因此小高炮弹药受到各国的重视。 1.高射炮弹药的特点 1.1相关概念 1.1.1最大射击范围和射击死区 由于高射炮都可作 360o回转,高低射角的变化范围大(如瑞典波菲 40mm 高射炮为-4o ~+90o),因此,在一定初速下,射弹弹道包络面包围的空间就构成了高炮的最大射击范围,如图 7-1所示,该空间也称之为最大射击空域。但是因高低角<90°,中间出现一个弹丸无法达到的喇叭形区域,称之为射击死区。最大射击空域最高点对应的高度,称为最大射高max Y。 1.1.2有效射击范围和有效斜距离 由于弹丸在弹道顶点附近弹速低,散布大,对于航速高、机动性好的空中目标来说,此时弹丸对目标的命中及毁伤概率都将急剧下降,所以弹丸的有效射击范围仅为最大射击空域内的一个半球,在此半球范围内弹丸可有效毁伤目标,此半球称为火力空域,所对应的半径称为有效斜距离,也称为火力空域半径。一般来说,随弹丸口径不同,有效斜距约为最大射高的 1/2至3/4。 1.1.3有效射高 当目标从高空飞过时,高度越高,目标在火力空域内的时间就短,高炮射击的机会就少;当高度较低时,目标穿越火力空域的时间较长,被击中的概率增大。因而,从实用价值的角度出发,必须在火力区域内确定一个适当的高度,在此高度内,高炮可以对目标进行有效的射击,该高度称之为有效射高,有效射高约为有效斜距的5/6 到5/7。 1.2高射炮弹药的特点 1.2.1高射速

论文写参考文献范文

论文写参考文献范文 论文写作对参考文献的格式也是有严格要求的。如果参考文献格式不对,那么论文可能会被退还重新修改。下面教教你论文的参考文献怎么写。(1)期刊 [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xx,32(1):51-53. (2)专著 [序号]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2]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3)论文集 [序号]著者.文献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3]孙品一.高校学报工作现代化特征[C].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4)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如:[4]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5)报告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例如:[5]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 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6)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例如:[6]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 (7)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7]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8)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如:[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 1998-12-25(10). (9)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 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如:[9]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 [EB/OL]. 参考文献的类型

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例(1)

###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 学院(系):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一、课题国内外现状 中厚板轧机是用于轧制中厚度钢板的轧钢设备。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广泛的采用中板。它主要用于制造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拖拉机、传播、铁路车辆及航空机械等)、钢机构件(如各种贮存容器、锅炉、桥梁及其他工业结构件)、焊管及一般机械制品等[1~3]。 1 世界中厚板轧机的发展概况 19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用采用二辊可逆式轧机生产中板。轧机前后设置传动滚道,用机械化操作实现来回轧制,而且辊身长度已增加到2m以上,轧机是靠蒸汽机传动的。1864年美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套三辊劳特式中板轧机,当时盛行一时,推广于世界。1918年卢肯斯钢铁公司科茨维尔厂为了满足军舰用板的需求,建成了一套5230mm四辊式轧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套5m以上的轧机。1907年美国钢铁公司南厂为了轧边,首次创建了万能式厚板轧机,于1931年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连续式中厚板轧机。欧洲国家中厚板生产也是较早的。1910年,捷克斯洛伐克投产了一套4500mm二辊式厚板轧机。1940年,德国建成了一套5000mm四辊式厚板轧机。1937年,英国投产了一套3810mm中厚板轧机。1939年,法国建成了一套4700mm 四辊式厚板轧机。这些轧机都是用于生产机器和兵器用的钢板,多数是为了二次世界大战备战的需要。1941年日本投产了一套5280mm四辊式厚板轧机,主要用于满足海军用板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掌握了中厚板生产的计算机控制。20世纪80年代,由于中厚板的使用部门萧条,许多主要产钢国家的中厚板产量都有所下降,西欧国家、日本和美国关闭了一批中厚板轧机(宽度一般在3、4米以下)。国外除了大的厚板轧机以外,其他大型的轧机已很少再建。1984年底,法国东北方钢铁联营敦刻尔克厂在4300mm轧机后面增加一架5000mm宽厚板轧机,增加了产量,且扩大了品种。1984年底,苏联伊尔诺斯克厂新建了一套5000mm宽厚板轧机,年产量达100万t。1985年初,德国迪林冶金公司迪林根厂将4320mm轧机换成4800mm 轧机,并在前面增加一架特宽得5500mm轧机。1985年12月日本钢管公司福山厂新型制造了一套4700mmHCW型轧机,替换下原有得轧机,更有效地控制板形,以提高钢板的质量。 - 2 -

化学类开题报告范文

化学类开题报告范文 篇一:开题报告化工类 山东科技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年产10万吨煤气化制二甲醚工艺设计 学院名称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10定单 学生姓名郭龙年 学号 201001111311 指导教师李敏 填表时间:2014年 2 月 27 日 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A4纸打印。 4.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2篇)。 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 同存档。 篇二:化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07级化学专业开题报告小组成员组成及安排 本学期07级化学专业开题报告小组成员组成及安排见下表:

注意: 1.作(包括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参考资料、仪器及药品)后,确认具备开题资格方可以开题; 2.各小组开题时间或地点如有变动,请及时通知所负责学生; 3.开题报告在教务处网站下载,开题记录部分由开题报告小组秘书负责,开题结束后由学生整理手写誊好; 4.每位学生开题时间控制在8 min以内,可准备ppt,ppt报告记入总成绩; 5.开题结束后,开题报告及毕业论文任务书(见附件)材料(含电子文档)请由秘书收齐后及时交与系部周曾老师处统一保管存档。 湖南科技学院化生系2011.2.21 附件: 湖南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档,指导老师和本人各保 存一份 篇三: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兰州 本科毕业生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CTAB/正丙醇/环己烷/水微乳液体系参数的测定以及相行为的研究 学院名称: 专业:应用化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怎么写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怎么 写 开题报告是每个本科毕业生都要书写的,同时也让很多毕业生无从下手。这里小编带来的是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怎么写,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综述的主体格式 综述的主体一般有引言、正文、总结、参考文献四部分。 引言部分 引言用于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定义,综述的范围、有关问题的现状、争论焦点等,使读者对综述内容有一个初步轮廓。这部分约200—300字。 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主要用于叙述各家学说、阐明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其叙述方式灵活多样,没有必须遵循的固定模式,常由作者根据综述的内容,自行设计创造。一般可将正文的内容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标上简短而醒目的小标题,部分的区分也多种多样,有的按国内研究动态和国外研究动态,有的按年代,有的按问题,有的按不同观点,有的按发展阶段,然而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包括历史背景、现状评述和发展方向三方面的内容。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研究成果如何他们的结论是什么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又分三层内容:第一,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亮出作者的观点;第二,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包括所引文章的题名、作者姓名及体现作者观点的资料原文)。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 正文部分是综述的核心,篇幅长约1000――1500字。 总结部分(不是必须的) 在总结部分要对正文部分的内容作扼要的概括,最好能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表明自己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特别交待清楚的是,已解决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有待进一步去探讨、去解决解决它有什么学术价值从而突出和点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这一部分的文字不多,与引言相当。短篇综述也可不单独列出总结,仅在正文各部分叙述完后,用几句话对全文进行高度概括。

文献综述(化学化工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

文献综述写作 从以下提供的75种物质中选择(或自己另找)一种作为研究对象,写一篇字数3000字以上的有关无机纳米材料的性能、制备与应用等方面的文献综述: Sb2O4; SnO2; MnO2; Cu2O; CuO; TiO2; SiO2; MoO3; WO3; Co3O4; Fe3O4; Nb2O5; Al2O3; CeO2; 氟化石墨; 石墨烯; 功能化石墨烯; 碳纳米管(CNT); 碳纤维; 钛酸钾晶须(potassium titanate whiskers); Fe; Co; Ni; Cu; Se; Bi; WS2; TaS2; MoS2; CuS; MnS; PbS; Bi2S3;

MoSe2; CdSe; TaSe2; NbSe2; GaSe; Bi2Te3; Si3N4; WC; BaCO3; ZnWO4; LiFePO4; Diamond; Si; Ge; Sn; SiC; BN; BP; BAs; AlN; AlP; GaN; GaAs; GaSb; InN; InP; InAs; InSb; MgO; MgS; MbSe; MgTe; ZnO; ZnS; ZnSe;

CdS; CdTe; HgS; HgSe; HgTe 要求: ●资料收集,能够根据课题任务,拟定检索标识、选择检索系统、确定检索途径、运用检索方法收集相关信息; ●研究论证,思路清晰,论证方法得当,结论科学; ●论文整体质量,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文理通顺、总体结构完整; ●论文书写规范,格式正确、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3. 综述内容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五部分组成,具体格式要求附后。 4. 使用word文档制作,提交电子版和打印稿,如果出现雷同作业均按零分计。 附:文献综述格式要求 使用word文档制作,内容包括由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五部分组成,使用A4纸打印,页边距使用word默认值(上、下:2.54cm;左、右:3.17cm),行间距固定1.25倍行距,汉字使用中文宋体字,其它字符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具体要求如下: 1. 论文题目:三号、加粗、居中 2. 作者、专业年级:五号、居中 3. 摘要、关键词:五号;这两个词本身左顶格、加粗,内容不加粗,其中关键词的个数不超过6个;不翻译成英文 4. 正文、参考文献:五号,“参考文献”词本身加粗、左顶格;所有内容均不加粗 (1)正文的内容与基本格式: 正文内容主要从性能特点、制备方法、应用情况、(制备、应用)前景展望等方面展开论述。 标题的层次:一级标题用“1. 2.……”来标识、二级标题用“1.1 2.1……”,三级标题用“1.1.1 2.1.1……”来标识,依次类推。 插图和表格:插图的图续、图题应放在插图的下方,居中排印。图用图1×××,图2×××表示;表格的表头、表题应放在表格的上部,居中排印;表格用表1×××,表2×××表示公式:公式应单占一行并居中排印,末了不必加标点符号;一行如有两个以上式子的,可用标点符号隔开,解释公式中的变量应以“式中:”作为标识,左顶格排印。其基本格式为: X+Y=C

中国科技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1511833684.html, 中国科技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国科技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走向繁荣的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庆祝《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创刊25周年.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0期.刘雪立. [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创刊25周年感悟.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0期.马智. [3].《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论文被WebofScience数据库引用分析.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9期.鲍国海. [7].《新疆医科大学学报》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的启示.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4期.周芳. [8].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网站建设现状.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5期.程维红.任胜利.路文如.严谨.王应宽.方梅. [9].《电力系统自动化》和《高电压技术》入选“第2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电力系统自动化》.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1年24期. [10].中国科技服务业区域非均衡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6年1期.张清正.魏文栋.孙瑜康. 二、中国科技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科技师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人像摄影构图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院(系、部)名称:教育学院 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 学生姓名:文诗 学生学号:1910100204 指导教师:庞海明 2014年3月10日 科技师学院教务处制

摘要 一好的摄影作品能够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能将拍摄者的思想情感直观的呈现给观众。诚然,摄影是一门视觉艺术,它源于客观现实,但它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构图手段呈现出比客观现实更加富有表现力的摄影画面。人像的拍摄是当今大众生活中最普遍的拍摄题材,是人们记录生活、表现生活的重要工具。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拍摄的人像摄影作品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拍摄者已经不再满足于把人像摄影当做随意的消遣,而是追求更加生动耀眼、富有魅力又独具特色的人像照片。这就要掌握一定的人像摄影构图技巧,只有画面的容与形式完美结合,才能充分的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意图。通过调研和实践,对日常生活中普通拍摄者和初学者在人像摄影构图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参考国外文献,了解国外人像摄影构图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形势,综合分析解决人像摄影构图常见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并论述提升人像摄影构图效果的建议,以及各种人像摄影构图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关键字: 人像摄影;摄影构图;方法分析

前言 人像摄影,无论是对专业摄影师,还是普通的业余爱好者,都是常见的拍摄题材中最重要的容,尤其是对于普通的拍摄者来说,绝大多数摄影作品都是拍摄人像。外出旅游、朋友聚会时会合影留念;偶尔发条微博,会秀几自拍。有些人的照片令人印象深刻,有些人的照片却了无生趣,平淡无奇。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摄影构图。摄影构图诞生于绘画构图,众多绘画艺术家在多年创作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使画面看上去更漂亮的构图规则,这些规则同样适用与摄影艺术。不同的是,相机本身(镜头的选择;图片的处理等)为摄影提供了多种个性表现的可能。[1]通过摄影者的匠心独运和情节生动的画面布局,一幅形神具备的人像摄影作品才得以诞生。 大部分人拍摄人像时,都会将被摄对象简单的放在取景画面中,最终得到的画面效果往往普普通通,毫无特色;而有些人拍摄的照片总是赏心悦目,能紧紧抓住人们的视线。这就是摄影构图的神奇作用。好的容和思想要通过具体的形式结构来呈现,然而摄影构图作为摄影艺术的表现形式,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对大量人像摄影构图相关资料的阅读和分析,了解了人像摄影构图的构图形式和方法,以及形式美的基本规律。通过广泛的访问调研和不断的摄影实践,总结了普通拍摄者在人像摄影构图中的常见问题,对各种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详细分析人像摄影构图的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技巧。在了解基本构图理论的基础上继续提升,阐述影响人像摄影构图效果的景别、画幅、角度等相关因素,分析不同因素的特性和功能,提出了根据不同的拍摄容合理调节各种因素以提升照片效果的建议,最后基于对文献和摄影实践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各种构图形式方法在实际拍摄中的选择和应用技巧。 一国外人像摄影构图的发展现状 国外的摄影家们对摄影构图高度非常重视。如被誉为最负盛名的摄影构图大师的法国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勒松。[2]在长期的摄影实践中,对拍摄画面的布局非常敏感,他看似轻松随意的作品都是通过精心严谨的画面构图所呈现出来的。在摄影构图方面,布勒松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指出:“构图是我们永远必须全力以赴的首要任务。然而,在拍摄的那一瞬间,它却只能从直觉中产生,因为我们当时是在捕捉稍纵即逝的时刻,而且,它所牵涉到的种种相互关系,都处在运动之中。应用黄金分割时,摄影者除了自己的眼睛之外,便没有什么规矩准绳可以遵循。”长期以来,人们总结出了很多人像摄影构图的基本形式和法则,国外的摄影家却经常告诫人们,对摄影构图法则不要过分拘泥,因为它会束缚人们的创造性。事实上,他们的许多名作也并非都是采用这些法则来创作的。他们非常看重摄影的临场感。摄影时,拍摄者必须根据拍摄容环境和创作意图等进行灵活的处理。美国摄影家L.小雅各希斯也认为:“构图是从摄影者的心

研究论文文献综述的写法详细介绍

一、何谓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学生毕业论文主要为专题性综述。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作者一般不在其中发表个人见解和建议,也不做任何评论,只是客观概括地反映事实。 二、文献综述的特点 1.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2.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3.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4.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5.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三、综述的内容要求 6.选题要新: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7.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8.层次要清: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

化学类有关的文献数据库

化学类有关的文献数据库 分享来自“自由自在”百度空间分享来自“大大的世界,小小的我”百度空间Article Finder (检索2000万引文、1000万摘要)(部分免费) 2.CSA剑桥科学文摘数据库(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检索 网关(免费) 3.ISI科技会议录索引ISI Proceedings, 中国科学院检索网 关 4.NASA科技报告检索NTRS https://www.360docs.net/doc/1511833684.html,anic Syntheses(有机合成手册), John Wiley & Sons(免 费) 6.PEP Report Abstracts (SRI的过程经济评价PEP报告摘要)(免 费) 7.PubMed: MEDLINE和PREMEDLINE(免费) 8.Springer-Verlag全文电子期刊库检索网关(化学、工程、生 物)(免费) 9.UnCover web: 从17000种期刊中免费检索文章(目前该服务被 称为ingenta)(免费) 10.从ChemWeb检索Beilstein Abstracts (formerly known as NetFire) 11.从STARS检索化学相关期刊文章摘要(免费) 12.从化学核心期刊文献数据库(英文)检索论文摘要(免费) 13.各国学位论文资源导航(Theses Link Collection) 14.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 中心门户(检索各文献数据库、期刊全 文库) 15.化学工业/市场咨询报告查询 16.科技博、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库PQDD: 中国科学院网关(免费) 17.科学信息搜索引擎Scirus (期刊文章、网页) 18.美国能源部DOE:科技报告全文服务Information Bridge(免费) 19.美国政府灰色文献门户GrayLIT Network(免费) 20.免费检索工程索引Ei CompendexWeb,中国科学院(北京地区)用户网 关 21.能源文献摘要库Energy Citations Database (1948 –Present)(免 费) 22.生命、环境科学综合性资源TheScientificWorld (sciBASE) 23.中国科学院ISI Web of Knowledge检索网关 24.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 中国科学院访问网关

论文(正文及参考文献)示例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企业要生存、发展,已离不开内部控制。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起步较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有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Array 有明显的差距。目前,…… 一、公司概况

二、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内部控制”一词首次提出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经过注入了许多新的内容。按照COSO 报告的定义,“内部控制是…………”。在现代企业中,其主要作用如下: 企业是由各个部门或者各个职能单位和业务部门组成的整体,为保证各单位的活动服务于企业整体目标,就需要进行全面的协调,以便于各个组成部分能够相互配合。 1.(1①内部制约 2.…… …… (三)反映和监督作用 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很多方面是依靠会计信息的反映和监督来完成的。预算完成的好坏,各项控制指标的执行情况等都必须通过及时、可靠的会计信息予以反映,可以说对经营过程的正确反映,以及对控制目标的完成状况和各部分行为是否偏离内部控制的

要求等的事后检查和监督也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作用。通过反映和监督,能及时调整不利的行为,有利于企业高层领导做出正确的决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三、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缺陷 2002年正式成立。公司现 -乌鲁木齐的货运专线,员工近百人。公司设有 为了满足业务经营的需要,企业不断的扩大规模,与此同时, 京铁环海物流的内部控制存(一)内部控制意识淡薄控制环境不完善 COSO报告认为,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具体包括企业的董事会、企业管理人员的品行操守、价值观、素质与能力、管理人员的管理哲学与经营观念,企业文化,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信息沟通体系等。………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文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红外遥控电动玩具车的设计 学生:程非 学号:10021020402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2010.4 指导教师:王秀碧 四川理工学院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 二○一四年三月

1前言 1.1 研究方向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电器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家庭,而这些家用电器大都由红外遥控器操控,过多不同遥控器的混合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设计一种智能化的学习型遥控器,学习各种家用电器的遥控编码,实现用一个遥控器控制所有家电,已成为迫切需求。首先对红外遥控接收及发射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对红外编码理论的学习,设计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遥控器。其各个模块设计如下:红外遥控信号接收,红外接收器把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经光电二极管转化成电信号,再对电信号进行解调,恢复为带有一定功能指令码的脉冲编码;接着是红外编码学习,利用单片机的输入捕捉功能捕捉载波的跳变沿,并通过定时器计时记下载波的周期和红外信号的波形特征,进行实时编码;存储电路设计,采用I2C总线的串行E2PROM(24C256)作为片外存储器,其存储容量为8192个字节,能够满足所需要的存取需求;最后是红外发射电路的设计,当从存储模块中获取某红外编码指令后,提取红外信号的波形特征信息并进行波形还原;将其调制到38KHZ的载波信号上,通过三极管放大电路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外信号,达到红外控制的目的。目前,国外进口的万能遥控器价格比较昂贵,还不能真正走进普通老百姓的家中。本文在总结和分析国外设计的基础上,设计一款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型遥控器,通过对电视机和空调的遥控编码进行学习,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2 发展历史 红外遥控由来已久,但是进入90年代,这一技术又有新的发张,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红外遥控是一种无线、非接触控制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功耗低,成本低,易实现等显著优点,被诸多电子设备特别是家用电器广泛采用,并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计算机系统中。 6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研究民用产品的遥控技术,单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遥控技术发展很缓慢,70年代末,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遥控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遥控方式上大体经理了从有线到无限的超声波,从振动子到红外线,再到使用总线的微机红外遥控这样几个阶段。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准确无误传输新信号,最终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最初的无线遥控装置采用的是电磁波传输信号,由于电磁波容易产生干扰,也易受干扰,因此逐渐采用超声波和红外线媒介来传输信号。与红外线相比,超声传感器频带窄,所能携带的信息量少扰而引起误动作。较为理想的是光控方式,逐渐采用红外线的遥控方式取代了超声波遥控方式,出现了红外线多功能遥控器,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 1.3 当前现状 红外线在频谱上居于可见光之外,所以抗干扰性强,具有光波的直线传播特性,不易产生相互间的干扰,是很好的信息传输媒体。信息可以直接对红外光进行调制传输,例如,信息直接调制红外光的强弱进行传输,也可以用红外线产生一定频率的载波,再用信息对载波进调制,接收端再去掉载波,取到信息。从信

化学论文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专业化学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合作导师职称 论文题目5-氯水杨醛缩-2-氨甲基苯并咪唑希夫碱与铜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与 DNA和BSA作用 1. 引言 癌症成为二十世纪以来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是仅次于心血管病的第二大死因,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08年的癌症死亡人数达760万(约占所有死亡人数的13%)。全世界癌症死亡人数预计将继续上升,到2030年将超过1310万。迄今为止,治疗癌症的药物已达几十种,但是由于癌症发病机理复杂,能治愈癌症的药物还很罕见。因此,继续研究抗癌药物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1]。自1965年,美国化学家Bosenberg[2]等首次发现顺铂trans-[Pt(NH3)2Cl2]具有强抗肿瘤活性后,无机金属配合物作为抗癌药物的研究引起化学工作者的极大重视。Bensichem和Farrel[2]发现用芳香氮杂环碱取代简单的氨(NH3)后,所得配合物trans-[Pt(py)2Cl2]的抗癌活性与顺铂相比进一步增强,含氮杂环的金属配合物更加受到化学家的青睐。虽然目前此类抗癌药物为数众多,但真正应用于临床而且效果很好的广谱抗癌药物十分有限,并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核酸是生物体中重要的遗传物质,许多预防和治疗癌症的药物都是以核酸中的DNA为靶分子而设计的。其基本原理就是配合物中的金属离子与DNA螯合,或配体嵌入DNA碱基对,引起癌细胞DNA损伤,复制和转录受到障碍,从而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并导致其死亡。血清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种蛋白质,能与人体中许多内源性、外源性化合物结合而起到贮备和运输作用,药物药效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其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强弱。因此,从分子水平研究金属配合物与DNA或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设计、合成新型的抗菌抗癌药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模式

长春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熟悉专业文献资料查找和资料积累方法,提 高学生对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综合能力,进一步规范文献综述的写作制度,现将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明确如下: 一、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1.文献综述是通过文献检索和文献研读,将某一时期、某学科、某领域、某个方面的研究特点、进展、状况以及研究的成果,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概况后撰写而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 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系统的评述。 2.文献综述主要包括如下四个部分: ①国内外研究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综述; ②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或对现有学术观点和理论的评述; ③阐述本人的研究设想(提出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方法和手段或对今 后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的预示); ④参考文献(不少于12 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 3 篇)。 3.文献综述报告格式按“四个部分内容”撰写,字数要求不少于2000 字。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注意事项 1.要围绕毕业论文主题对文献的观点、意见、成果作比较分析,不要教科书式地将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汇总陈述一遍。 2.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可以按文献与毕业论文主题关系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进行综述,可以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 3.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不能从二手材料来判定原作者的“错误”。

化学文献检索论文汇总

目录: 1.泡沫分离技术 1.1泡沫分离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 1.2泡沫分离技术的常用方法 1.3泡沫分离技术的应用 2.液膜分离技术 2.1液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 2.2液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2.2.1 乳状液膜法提取黄连素 2.2.2 乳状液膜法提取北豆根总碱 2.2.3 乳状液膜法分离富集烟碱 3.双水相萃取技术 3.1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 3.2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应用 4.微波萃取技术 4.1微波萃取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 4.2微波萃取技术的应用 4.2.1 有机金属化合物 4.2.2 用于挥发油的提取 4.2.3 用于黄酮的提取 4.2.4 用于皂苷的提取 前言:泡沫吸附分离技术是根据表面吸附的原理,通过向溶液鼓泡并形成泡沫层,将泡沫层与液相主体分离,由于表面活性物质聚集在泡沫层内,就可以达到浓缩表面活性物质或净化液相主体的目的。 液膜过程的萃取与反萃取分别发生在膜的两侧界面,溶质从料液相萃入膜相,并扩散到膜相另一侧,再被反萃入接收相,由此实现萃取与反萃取的“内耦合”(inner-coupling) 双水相分离技术室基于液—液萃取理论同时考虑保持生物活性所开发的一种新型的液—液萃取分离技术。

微波萃取又称微波辅助提取,是指使用适合的溶剂在微波反应器中从天然药用植物、矿物、动物组织中提取各种化学成分的技术和方法。 1、泡沫吸附分离技术 1.1 泡沫分离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 泡沫吸附分离技术是根据表面吸附的原理,通过向溶液鼓泡并形成泡沫层,将泡沫层与液相主体分离,由于表面活性物质聚集在泡沫层内,就可以达到浓缩表面活性物质或净化液相主体的目的。被浓缩的物质可以是表面活性物质,也可以是能与表面活性物质相结合的任何物质圈。 1.2 泡沫分离技术的常用方法 鼓泡分离法。是从分离器底部鼓人气体,形成的气泡将液相中的表面活性物质或微量的有机物质夹带至分离器顶部,从而完成分离、富集的一种方法。 萃取浮选法。又称作溶剂消去法、溶剂浮选法,是将一层与水溶液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置于溶液顶部,利用鼓泡把水溶液中的表面活性物质带到此层,从而完成分离任务。 1.3 泡沫分离技术的应用 对溶液中的离子、分子的分离分离对象是真溶液,是一种通过鼓泡将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或不具有表面活性但具有与表面活性物质结合的物质带出,从而实现分离的方法。 对蛋白质、细胞等生物产品的分离生物物质的分离与矿石、离子、分子有很大差别,生物物质(如细胞等)受培养基成分及外界条件影响很大,同种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浮选条件和效率也不一样。 2、液膜分离技术 2.1 液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 主要有单滴型、隔膜型以及乳状液膜型等。根据膜的种类不同,其分离机理可分为选择性渗透、渗透伴有化学反应、萃取和吸附等。通过高度分散的微细液界面的传质,比溶剂萃取和离子交换吸附等传统的分离技术具有传质速度快、选择性高、萃取和反萃同时进行、能耗低等一系列优点。在传质过程结束后,乳状液膜通常采用静电凝聚法破乳,膜相可以反复使用,内包相进一步处理后回收浓

中药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1511833684.html, 中药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药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TLCSERS法快速检测降压类中药中非法添加的四种化学成分.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4期.朱青霞.曹永兵.曹颖瑛.陆峰. [2].在线近红外光谱在我国中药研究和生产中应用现状与展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10期.李洋.吴志生.潘晓宁.史新元.郭明晔.徐冰.乔延江. [3].光谱颜色科学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领域中应用前景分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9期.殷放宙.吴晓燕.毛春芹.季德.蔡宝昌.陆兔林. [4].ICPMS分析14种中药铀、钍、铊含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9年1期.孙卫民.薛大方.李红.刘辉.滕文锋. [7].中药关键质量属性快速评价(Ⅱ):NIR光谱解析策略例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9期.裴艳玲.吴志生.史新元.周璐薇.乔延江. [8].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不同种类中药中的痕量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9年11期.刘春涛.侯海鸽.杨景林.李里.李寒辉. [9].应用文献挖掘及关联规则分析方法挖掘分析古代方剂中粪便类中药的基本特征及其应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6年5期.苏泽琦.张文君.张雨珊.王德辰.孟祥梅.王玮鑫.吴嘉瑞.李健.丁霞. [10].局部直线筛选法检测中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格式

政法与历史学院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内容及格式要求 一、内容要求 文献综述是在研究选题确定后并在大量搜集、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相关课题或相关领域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的综合性介绍,目的是理清本课题已有的研究基础及尚存的研究空间,它既可以给研究者在充分借鉴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深化本课题的研究指明方向,还可以帮助读者(或论文审阅者)明确本研究的新意所在。因此,写好文献综述,对于课题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综述的结构一般由下列成份构成: 1、标题。文献综述的标题一般多是在论文选题的标题后加“研究综述”或“文献综述”字样。 2、提要或前言。此部分一般不用专设标题,而是直接作为整个文献综述的开篇部分。内容是简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果本课题涉及到较前沿的理论,还应对该理论进行简要介绍;最后要介绍研究者搜集的资料范围及资料来源,其中要讲清查阅了哪些主要著作、在网络中查询了哪些资料库(如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并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搜索(如通过输入“关键词”或“作者名”或“文章名”进行搜索,一般用精确匹配),共搜索到的相关论文的篇目数量多少,对自己有直接参考价值的论文有多少等信息。 3、正文。这是文献综述的核心部分。应在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对自己搜集到的有用资料进行系统介绍。撰写此部分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对已有成果要分类介绍,各类之间用小标题区分。以下是常见的分类线索:按时空分类(如:本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与国内研究现状);按本课题所涉及的不同子课题分类;按已有成果中的不同观点进行分类,等等。其二、既要有概括的介绍,又要有重点介绍。根据自己的分类,对各类研究先做概括介绍,然后对此类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重点介绍。重点介绍时要求要点明作者名、文献名及其具体观点。无论是概括介绍还是重点介绍的文献资料均要求将文献来源在参考文献中反映出来,但不要求一一对应。

化学课题文献综述范文

宁德师学院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年级 2012 专业化学 学生元世 学号 B2012061118 题目生鲜食品保鲜技术研究 2014年6月20日

【文献综述】 生鲜食品保鲜技术研究 元世 (师学院化学系 2012级化学1班 352100) 【摘要】生鲜食品主要指“生鲜五品”。与超市中经营的其他商品相比,生鲜食品具有与其他商品不同的特殊属性:保鲜和加工。保鲜即保鲜处理,新鲜的食品送到商业企业中来,必须运用保鲜设备对它进行保鲜处理。很显然,生鲜食品如果失去了生鲜的特性,就会变得没有价值。所以,保鲜就是保商品的价值,即通过管理来实现保值。保鲜加工处理是利用各种加工设备,使加工食品通过加工达到增值的目的。 【关键词】生鲜食品果蔬水产品保鲜技术 生鲜食品是指由种植、采摘、养殖、捕捞形成的,未经加工或经初级加工,可供人类食用的生鲜农产品。根据原料来源可分为果蔬、水产品、肉类。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发生改变,同时冷藏链、冰箱、微波炉的普及,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的方便性、营养性、安全性。生鲜食品不仅满足消费者的饮食需求,而且大大缩短消费者的备餐时间,因而深受消费者亲睐。然而生鲜食品具有易腐性、季节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使其在贮藏、市场供应及产品开发方面受到很大限制。由于产后贮藏保鲜及加工技术的相对滞后,我国生鲜食品腐烂损失十分严重。据统计,目前我国水果的腐烂损失率在25%~30%,蔬菜的腐烂损失率在20%~25%,水产品的损失率在15%左右,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农产品平均损失率仅为1.7%~5%。保鲜技术落后、产后损失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发展,影响农民收入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生鲜食品保鲜是保证其贮藏期品质稳定,实施远距离或反季节贸易的关键,已成为农业和食品产业的一个重大难题,受到食品企业、物流业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1 生鲜食品主要保鲜技术 生鲜食品保鲜是根据其品质特点和腐败变质机理,在其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处理,抑制或延缓生鲜食品的腐败变质,保持其良好鲜度和品质的技术。目前生鲜食品保鲜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法三大类,每类方法又衍生出很多新技术,各自依托不同的保鲜原理。虽然各种保鲜手段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是对保鲜品质起关键作用的因素进行调控。首先是控制生鲜食品生理、生化变化进程,从而延缓品质劣变进程;其次控制微生物,主要通过控制腐败菌来实现。主要保鲜技术有低温保鲜、化学保鲜、生物保鲜、气调保鲜、超高压保鲜、辐照保鲜、臭氧保鲜等。此外,近几年一些新的保鲜技术,包括复合保鲜技术不断涌现,如临界点低温高湿贮藏、高压静电场处理保鲜、细胞间水结构化气调保鲜、热激处理保鲜等。 1.1低温保鲜 1.1.1水产品低温保鲜 低温保鲜是水产品最主要的保鲜技术。水产品低温保鲜技术主要有冷藏冷冻、冷海水/冷盐水保鲜、微冻保鲜、冻结保鲜和冰温保鲜技术,用于保持鱼体原有的鲜度和鱼肉的品质,抑制鱼体死后的生物化学变化。微冻保鲜技术是将新鲜渔获物放入低于鱼肉冰点(2℃)以下的冷冻海水中快速冷却,然后将鱼体保存在-2~0℃的微冻温度区域保鲜,该方法可有效保持鱼肉的鲜度。此后,又发展了超冷保鲜和无冰保鲜技术[1]。超冷保鲜技术是一种使鱼体窒息和快速冷却同时实现的保鲜技术。无冰保鲜技术是采用-5~3℃的冷媒(深冷海水),通过喷淋、浸泡等剧烈冷却及清洗方式,使水产品在最短时间快速冷却至-2—-1℃的微冷状态,然而通过舱保温保湿系统对水产品进行保温,从而达到最佳保鲜效果以及理想保鲜成本的技术。 1.1.2果蔬低温保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