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中的个税计算方案

合集下载

年终奖个税的详细计算公式(附EXCEL源文件)

年终奖个税的详细计算公式(附EXCEL源文件)

×20%-555=10245.2 元。
由此可见,乙比甲的年终奖多拿 1 元,但收入反而少:10245.2-5295=4950.2 元。
年终奖一元钱临界点效应:发 18001 元比 18000 元多纳税 1155.1 元;54001 元
比 54000 元多纳 4950.2 元;发 108001 元比 108000 元多纳 4950.25 元;发 420221
为了合理解决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征税问题,经研究,现就调整征收个人
第5页共4页
所得税的有关办法通知如下: 一、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 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 上述一次性奖金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 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 二、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 并按以下计税办法,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 (一)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 12 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 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 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 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二)将雇员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本条第(一)项确定的适 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计算公式如下: 1.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 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 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四、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的单位,个人取得年终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按本 通知第二条、第三条执行。

2019新个税法excel计算公式

2019新个税法excel计算公式

2019新个税法excel计算公式
最新个税计算公式为
=(月工资-5000-五险-个人专项扣除数) 乘以税率-速算扣除数
新个税法采用的是累计预扣预缴,因此每月计税都得累加1月至本月计税工资累计计税,再扣减1月到上月已缴个税后的金额为本月应扣缴个税。

=累计应纳税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月到上月累计已缴交个税总额
工具/原料
•电脑
•excel
方法/步骤
1.1
一、按月纳税额=月工资-起征额5000元-五险一金-六项专项扣除,如图所未
2.2
二、累计应纳税额=本月应纳税额+1月至本月前累计应纳税额
1 / 2
3.3
三、计税公式
=ROUND(MAX(L4*0.01*{3,10,20,25,30,35,45}-{0,2520,16920,31920,52920, 85920,181920},0),2)
4.4
四、记住重要的一步,累计计算完的个税需减去本月前已经预扣的个税后,才
是本月要扣的个税
END
注意事项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记得投个票或点赞吧!
•若是仍有疑问,可以点击“我有疑问”留言,谢谢!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excel个税计算公式详解函数

excel个税计算公式详解函数

excel个税计算公式详解函数
excel个税计算公式详解
在使用Excel做个税计算时,大家一定会想到把自己的个税计算公式写在Excel表格里,这样可以方便管理、快速计算。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Excel个税计算公式详细的使用方法。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Excel个税计算公式的使用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在Excel表格中准备好所需的数据,如工资、补贴、个税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然后,使用Excel的函数来编写个税计算公式,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工资-补贴-500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最后,根据这个公式,在Excel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就可以计算出个人应纳税额了。

以上就是有关Excel个税计算公式的简单介绍,个税计算公式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需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计算,所以在使用Excel个税计算公式之前,最好先了解有关的法律法规,才能准确的计算出个人应纳税额。

Excel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Excel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Excel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设单元格A1为税前工资,即月收入所在单元格。

刚应纳税:=ROUND(MAX((A1-3500)*5%*{0.6,2,4,5,6,7,9}-5*{0,21,111,201,551,1101,2701},0),2) 税后收入:=A1-ROUND(MAX((A1 -3500)*5%*{0.6,2,4,5,6,7,9}-5*{0,21,111,201,551,1101,2701},0),2) 注意:在把公式复Excel个税公式讲解制到Excel中时,注意单元格A1的替换,批量计算下拉复制即可。

Excel个税公式讲解A1-3500)是个税的应纳税所得额,这个不用多解释了吧。

{0.6,2,4,5,6,7,9}是个数组。

0.05*{0.6,2,4,5,6,7,9}={0.03,0.1,0.2,0.25,0.3,0.35,0.45} 是个税的税率公式。

5*{0,21,111,201,551,1101,2701}={0,105,555 ,1005,2755,5505,13505}是各级别的个税扣除额。

{0,21,111,201,551,1101,2701},这么来,是因个税的税率而来,知道纳税扣除额的累进计算公式,应该就能理解这个。

实在不能理解,就认为是各级别的个税扣除额除25吧。

(A1-3500)*5%*{0.6,2,4,5,6,7,9}-5*{0,21,111,201,551,1101,2701} 是纳税额*各级个税税率-应扣额后的数字,如果税率对应的级别<=纳税额时,税率越大税额越大,符合所缴税款和所得相匹配的原理。

如果税率对应的级别>纳税额时,税率越大税额越小,因为扣减了超额的扣除数,这样保证了,缴税数组里最大的那个一定是最符合相应税率的。

因为存在了纳税额<0的情况,即工资不满3500的,为避免出现税额为0,就在(A1-3500)*5%*{0.6,2,4,5,6,7,9}-5*{0,21,111,201,551,1101,2701}后添了一个“,0”的值保证计算税额的公式MAX((A1-3500)*5%*{0.6,2,4,5,6,7,9}-5*{0,21,111,201,551,1101,2701},0)必定有个0值,在用MAX求最大时,出现的税额一定是符合税率的,并最小的数是0,不会出现负数。

最新个税计算、倒推Excel公式(起征点5000)

最新个税计算、倒推Excel公式(起征点5000)

最新个税计算、倒推Excel公式(起征点5000)一、工资个税变更政策1、工资个税起征点由3500上调至50002、个税的税率未变,而级距发生了变化:注:速算扣除数是兰色推算出来的,根据公式: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应纳税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3、增加多项支出抵扣个税。

因为具体细节还需要国务院确定,所以今天计税依据为扣除过支出后的金额。

二、个税计算最新个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5000)*税率-速算扣除数在Excel中批量计算个税,有以下多种方法:1、IF判断法公式太长,实在是没耐心写2、Vlookup函数法(C13单元格)=IFERROR((B13-5000)*VLOOKUP((B13-5000),C$3:E$9,2)-VLOOKUP((B13-5000),C$3:E$9,3),0) 3、Lookup函数法(D13单元格)=IFERROR((B13-5000)*LOOKUP(B13-5000,C$3:D$9)-LOOKUP(B13-5000,C$3:C$9,E$3:E$9),0) 4、Max函数法(E13单元格)推荐=5*MAX(0,B13*{0.6;2;4;5;6;7;9}%-{30;142;482;782;1182;1782;3482})5、Max数组公式法(F13单元格)=MAX(0,(B13-5000)*D$3:D$9-E$3:E$9)注:公式输入后按Ctrl+shift+enter三键输入,两边自动添加大括号后算成功{=MAX(0,(B13-5000)*D$3:D$9-E$3:E$9)}新个税可以省多少税?对比表来了,好象最开心的是霸道总....三、个税反推个税反推应纳税额,公式:F22单元格公式:=MIN((D22+{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0.03;0.1;0.2;0.25;0.3;0.35;0.45})+5000。

用Excel计算个人工资所得税的四套方案课件资料

用Excel计算个人工资所得税的四套方案课件资料

2016年04月用Excel计算个人工资所得税的四套方案一、个人工薪所得纳税相关背景知识1、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个人所得税是对按税法规定具有纳税义务的中国公民和外籍人员的个人收入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2、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表13、工资、薪金所得按以下步骤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省级政府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费用扣除额1600元/月(来源于境外的所得以及外籍人员、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在中国境内的所得每月还可附加减除费用32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按5%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是: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例:王某当月取得工资收入9000元,当月个人承担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共计1000元,费用扣除额为1600元,则王某当月应纳税所得额=9000-1000-1600=64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6400×20%-375=905元。

4、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统一由支付人负责代扣代缴,支付人是税法规定的扣缴义务人。

5、根据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工薪所得个调税起征点执行中国公民1600元、外籍人士4800元的标准,计征方法仍执行原定九级累进方案(如表1所示)。

二、工薪所得个调税的Excel计算解决方案表2【方案一】——IF嵌套版:优点:简单明了,上手容易【方案二】——辅助数据版:在E、F、G、H、I五列插入辅助列(如表2所示)。

缺点:需要借助于辅助列,可移植性不强。

【方案三】——数组公式版:优点:同样克服了IF嵌套版不能涵盖全部九级累进区间的缺陷,且公式内数据相对容易维护,整个公式维护起来也比较简单。

个税EXCEL计算公式

个税EXCEL计算公式

个税EXCEL计算公式
个税是指个人所得税,是应缴纳的税款之一、个税的计算需要根据个人的收入情况和税法规定进行计算。

在中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5000元。

个税计算的基本公式是:个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是: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
其中,五险一金是指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

2.税率是根据个人的应纳税所得额确定的,税率分为7个档次:
-不超过3000元,税率3%;
3.速算扣除数是根据税率确定的,各个档次的速算扣除数如下:
-不超过3000元,速算扣除数0元;
根据以上公式和档次,可以编写一个个税计算的Excel公式。

假设年收入放在A1单元格,五险一金放在B1单元格。

=CALCULATE_TAX(A1-B1)
其中,CALCULATE_TAX是一个自定义函数,用于计算个税。

以下是CALCULATE_TAX函数的公式:
将上述公式填入单元格C1,即可计算个人所得税。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仅适用于不考虑其他扣除项和优惠政策的情况下计算个税。

如实际情况有其他扣除项或优惠政策,则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Excel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Excel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Excel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设单元格A1为税前工资,即月收入所在单元格。

刚应纳税:=ROUND(MAX((A1-3500)*5%*{0.6,2,4,5,6,7,9}-5*{0,21,111,201,551,1101,2701},0),2) 税后收入:=A1-ROUND(MAX((A1 -3500)*5%*{0.6,2,4,5,6,7,9}-5*{0,21,111,201,551,1101,2701},0),2) 注意:在把公式复Excel个税公式讲解制到Excel中时,注意单元格A1的替换,批量计算下拉复制即可。

Excel个税公式讲解A1-3500)是个税的应纳税所得额,这个不用多解释了吧。

{0.6,2,4,5,6,7,9}是个数组。

0.05*{0.6,2,4,5,6,7,9}={0.03,0.1,0.2,0.25,0.3,0.35,0.45} 是个税的税率公式。

5*{0,21,111,201,551,1101,2701}={0,105,555 ,1005,2755,5505,13505}是各级别的个税扣除额。

{0,21,111,201,551,1101,2701},这么来,是因个税的税率而来,知道纳税扣除额的累进计算公式,应该就能理解这个。

实在不能理解,就认为是各级别的个税扣除额除25吧。

(A1-3500)*5%*{0.6,2,4,5,6,7,9}-5*{0,21,111,201,551,1101,2701} 是纳税额*各级个税税率-应扣额后的数字,如果税率对应的级别<=纳税额时,税率越大税额越大,符合所缴税款和所得相匹配的原理。

如果税率对应的级别>纳税额时,税率越大税额越小,因为扣减了超额的扣除数,这样保证了,缴税数组里最大的那个一定是最符合相应税率的。

因为存在了纳税额<0的情况,即工资不满3500的,为避免出现税额为0,就在(A1-3500)*5%*{0.6,2,4,5,6,7,9}-5*{0,21,111,201,551,1101,2701}后添了一个“,0”的值保证计算税额的公式MAX((A1-3500)*5%*{0.6,2,4,5,6,7,9}-5*{0,21,111,201,551,1101,2701},0)必定有个0值,在用MAX求最大时,出现的税额一定是符合税率的,并最小的数是0,不会出现负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cel中的个税计算方案Excel应用实例——工薪所得个调税计算解决方案一、个人工薪所得纳税相关背景知识1、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个人所得税是对按税法规定具有纳税义务的中国公民和外籍人员的个人收入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2、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1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20 3755 超过20000元至25 137540000元的部分30 3375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35 6375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8 超过80000元至40 10375100000元的部分45 15375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表1 3、工资、薪金所得按以下步骤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省级政府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费用扣除额1600元/月(来源于境外的所得以及外籍人员、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在中国境内的所得每月还可附加减除费用32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按5%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是: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例:王某当月取得工资收入9000元,当月个人承担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共计1000元,费用扣除额为1600元,则王某当月应纳税所得额=9000-1000-1600=64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6400×20%-375=905元。

4、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统一由支付人负责代扣代缴,支付人是税法规定的扣缴义务人。

5、根据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工薪所得个调税起征点执行中国公民1600元、外籍人士4800元的标准,计征方法仍执行原定九级累进方案(如表1所示)。

二、工薪所得个调税的Excel计算解决方案A B C D E F G H I1计税工资应纳税税后工级数累进区间下限税率扣除数额资21001001<50005%310000130586952500-2005001%254100000289857101532000-500020015%125545000-200005002%3756520000-400002000025%13757640000-60000400003%33758760000-800006000035%63759880000-100000800004%103751 09>10000010000045%15375表2C2=IF(A2<>"",A2-B2,"")【方案一】——IF嵌套版:B2=IF(AND(A2>0,A2<=1600),0,IF(AND(A2>16 00,A2<=2100),ROUND((A2-1600)*0.05,2),IF(A ND(A2>2100,A2<=3600),ROUND((A2-1600)*0. 1-25,2),IF(AND(A2>3600,A2<=6600),ROUND(( A2-1600)*0.15-125,2),IF(AND(A2>6600,A2<=21 600),ROUND((A2-1600)*0.2-375,2),IF(AND(A2> 21600,A2<=41600),ROUND((A2-1600)*0.25-13 75,2),IF(AND(A2>41600,A2<=61600),ROUND(( A2-1600)*0.3-3375,2),D2)))))))D2=IF(AND(A2>61600,A2<=81600),ROUND((A 2-1600)*0.35-6375,2),IF(AND(A2>81600,A2<=1 01600),ROUND((A2-1600)*0.4-10375,2),IF(A2> 101600,ROUND((A2-1600)*0.45-15375,2),""))) 优点:简单明了,上手容易缺点:由于if()函数嵌套在一个公式内最多只能七层,而个调税计征采用的是九级累进,要完成个调税的计算,共需要10层判断,所以需要借助D2这个辅助单元格来完成剩下的三层判断。

【方案二】——逻辑表达版:B2=(A2>0)*(A2<=1600)*0+(A2>1600)*(A2<=21 00)*ROUND((A2-1600)*0.05,2)+(A2>2100)*(A2 <=3600)*ROUND((A2-1600)*0.1-25,2)+(A2>360 0)*(A2<=6600)*ROUND((A2-1600)*0.15-125,2)+ (A2>6600)*(A2<=21600)*ROUND((A2-1600)*0. 2-375,2)+(A2>21600)*(A2<=41600)*ROUND((A 2-1600)*0.25-1375,2)+(A2>41600)*(A2<=61600 )*ROUND((A2-1600)*0.3-3375,2)+(A2>61600)*( A2<=81600)*ROUND((A2-1600)*0.35-6375,2)+( A2>81600)*(A2<=101600)*ROUND((A2-1600)* 0.4-10375,2)+(A2>101600)*ROUND((A2-1600)* 0.45-15375,2)优点:和if()函数原理相当,但没有七层判断的限制,不需要借助辅助单元格。

缺点:公式结构显得较为复杂,维护相关数据时比较繁琐。

【方案三】——辅助数据版:在E、F、G、H、I五列如表2所示插入辅助列。

B2=IF(A2<>"",ROUND(IF(A2>1600,A2-1600,0) *VLOOKUP(VLOOKUP(IF(A2>1600,A2-1600,0) ,$G$2:$G$10,1),$G$2:$I$10,2)-VLOOKUP(VL OOKUP(IF(A2>1600,A2-1600,0),$G$2:$G$10,1 ),$G$2:$I$10,3),2),"")优点:克服IF()嵌套只能七层的缺陷,涵盖整个累进区间。

累进算法资料独立,便于维护。

公式也比较简洁,可读性强。

缺点:需要借助于辅助列,可移植性不强。

【方案四】——数组公式版:B2:{=IF(A2<>"",ROUND(IF(AND(A2>0,A2<=16 00),0,SUM(IF((A2-1600>={0,500,2000,5000,200 00,40000,60000,80000,100000})+(A2-1600<{50 0,2000,5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 ,100000000000})=2,(A2-1600)*{0.05,0.1,0.15,0. 2,0.25,0.3,0.35,0.4,0.45}-{0,25,125,375,1375,33 75,6375,10375,15375},0))),2),"")}优点:同样克服了IF嵌套版不能涵盖全部九级累进区间的缺陷,且公式内数据相对容易维护,整个公式维护起来也比较简单。

缺点:数组公式的操作方法比较独特,每次修改后都要用“Ctrl+Shift+Enter”组合键加以识别,且可扩展性不如在后台运行的VBA代码。

P.S.:“数组公式:数组公式对一组或多组值执行多重计算,并返回一个或多个结果。

数组公式括于大括号({ }) 中。

按Ctrl+Shift+Enter 可以输入数组公式。

”【方案五】——VBA代码版:“工具”--》“宏”--》“Visual Basic编辑器”--》“插入”--》“模块”=============复制以下代码至编辑窗口================'计算个人收入调节税(Individual Income Adjustment Tax)Function iiatax(x,y)Dim basicnum As IntegerDim downnum As Variant, upnum As Variant, ratenum As Variant, deductnum As VariantIf y = 0 Thenbasicnum = 1600 '定义中国公民个税起征点ElseIf y = 1 Thenbasicnum = 4800 '定义外籍员工个税起征点Else: basicnum = NullEnd Ifdownnum = Array(0, 500, 2000, 500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定义累进区间下限upnum = Array(500, 2000, 500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00000000) '定义累进区间上限ratenum = Array(0.05, 0.1, 0.15, 0.2, 0.25, 0.3, 0.35, 0.4, 0.45) '定义累进税率deductnum = Array(0, 25, 125, 375, 1375, 3375, 6375, 10375, 15375) '定义累进速算扣除数If IsNumeric(x) = False ThenMsgBox ("请检查计税工资是否为数值!") End IfIf x < 0 ThenMsgBox ("计税工资为负,重新输入!")End IfIf x >= 0 And x < basicnum Theniiatax = 0End IfFor i = 0 To UBound(downnum)If x - basicnum > downnum(i) And x - basicnum <= upnum(i) Theniiatax = Round( ( x - basicnum ) * ratenum(i) - deductnum(i), 2)End IfNext iEnd Function=============复制以上代码至编辑窗口================P.S.:1、iiatax(参数1,参数2),参数1引用计税工资,参数2用“0”表示中国公民的所得税起征点,用“1”表示外籍员工的起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