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换热器的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换热器的设计)

中南大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2010年01月22日目录一、设计题目及原始数据(任务书) (3)二、设计要求 (3)三、列环式换热器形式及特点的简述 (3)四、论述列管式换热器形式的选择及流体流动空间的选择 (8)五、换热过程中的有关计算(热负荷、壳层数、总传热系数、传热面积、压强降等等) (10)①物性数据的确定 (14)②总传热系数的计算 (14)③传热面积的计算 (16)④工艺结构尺寸的计算 (16)⑤换热器的核算 (18)六、设计结果概要表(主要设备尺寸、衡算结果等等) (22)七、主体设备计算及其说明 (22)八、主体设备装置图的绘制 (33)九、课程设计的收获及感想 (33)十、附表及设计过程中主要符号说明 (37)十一、参考文献 (40)一、设计题目及原始数据(任务书)1、生产能力:17×104吨/年煤油2、设备形式:列管式换热器3、设计条件:煤油:入口温度140o C,出口温度40 o C冷却介质:自来水,入口温度30o C,出口温度40 o C允许压强降:不大于105Pa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二、设计要求1、选择适宜的列管式换热器并进行核算2、要进行工艺计算3、要进行主体设备的设计(主要设备尺寸、横算结果等)4、编写设计任务书5、进行设备结构图的绘制(用420*594图纸绘制装置图一张:一主视图,一俯视图。

一剖面图,两个局部放大图。

设备技术要求、主要参数、接管表、部件明细表、标题栏。

)三、列环式换热器形式及特点的简述换热器概述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以实现不同温度流体间的热能传递,又称热交换器。

换热器是实现化工生产过程中热量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设备。

在换热器中,至少有两种温度不同的流体,一种流体温度较高,放出热量;另一种流体则温度较低,吸收热量。

在工程实践中有时也会存在两种以上的流体参加换热,但它的基本原理与前一种情形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化工专业的课程设计

化工专业的课程设计

化工专业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化工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化学工艺的基本流程和关键参数。

2. 学生能描述常见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如反应器设计、传质过程、热量传递等。

3. 学生能解释化工过程中涉及的安全、环保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计算的能力。

2. 学生能运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进行简单流程的模拟与优化。

3. 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化工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化工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究化工领域新知识的精神。

2. 学生树立安全、环保意识,关注化工产业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3. 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和解决化工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化工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化工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在化工领域的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操作和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未来从事化工行业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化工基础理论:包括化学平衡、反应动力学、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和动量传递等基本原理,对应教材第一章至第四章内容。

2. 化工单元操作:涵盖流体流动、传热、传质、反应器设计等单元操作,对应教材第五章至第七章内容。

3. 化工流程与设备:介绍典型化工流程及设备,如合成氨工艺、石油炼制、生物化工等,对应教材第八章至第十章内容。

4. 化工安全与环保:分析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环保措施及法律法规,对应教材第十一章内容。

5. 化工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化工案例,如事故分析、工艺优化等,进行深入剖析,对应教材第十二章内容。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化工基础理论(1-4章)第二周:化工单元操作(5-7章)第三周:化工流程与设备(8-10章)第四周:化工安全与环保(11章)第五周:化工案例分析(12章)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以教材为基础,有序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掌握化工专业核心知识。

化工安全课程设计

化工安全课程设计

化工安全课程设计
一、课程简介
化工行业是一个高度危险的行业,任何一起事故都会对人类生命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提高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来培训学生关于化工安全的知识和技能,使之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预防化工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工作安全。

二、课程目的
1.了解化工行业的安全标准和法规法律,学习事故案例分析和安全管理
制度;
2.掌握化工行业的安全知识,学习化工过程中各种物质的安全性质与性
能;
3.掌握本行业的安全操作和应急处置技能,学习灾难抢救技术;
4.培养学生正确的安全意识,提高危险的辨识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

三、课程内容
1. 化工安全概述
•化工安全的意义和目的
•化工安全法律法规
•化工事故案例分析
2. 化学性质与安全性评估
•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
•辨析化学品的毒性、易燃性、可爆性等特性
•化学毒性等级评估
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氢氧化钠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设计学生姓名:xxx所在班级: xxxxxxx学号: 20xxxxxxxxxx设计时间:201x.xx.xx~201x.xx.xx指导教师:罗xx审阅时间: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蒸发装置设计)一、设计题目:氢氧化钠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设计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 处理能力:年处理氢氧化钠水溶液 80300 吨。

2.设备型式: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3.操作条件:(1) 原料液浓度15%,完成液浓度30%,原料液温度15℃;(2) 加热蒸汽压为2atm(表压),冷却真空度为600mmHg。

(3) 各效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2000W/m2.K; K2=1600W/m2.K; K3=760W/m2.K;K1(4) 静压力与阻力引起的温度差损失:第一效△1〞+△1‘‘‘=2℃第二效△2〞+△2‘‘‘=3℃第三效△3〞+△3‘‘‘=7℃(5) 各效加热蒸汽的冷凝液均在饱和温度下排出。

各效传热面积相等,并忽略热损失。

(6) 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三、设计项目1. 设计方案简介:对确定的工艺流程及蒸发器型式进行简要论述。

2. 蒸发器的工艺计算:确定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3. 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

4. 主要辅助设备设计选型,包括汽液分离器及蒸汽冷凝器。

5. 绘图(3#图纸):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及蒸发设备工艺简图。

6. 对本设计的评述。

四、参考资料1.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化工原理》。

2. 天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化工原理》。

3. 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化工工艺设计手册》。

4. 《化学工程手册》编辑委委员会:《化学工程手册(第8篇)传热设备及工业生产》、《化学工程手册(第9篇)蒸发与结晶》。

5. 贺匡国主编《化工容器及设备简明设计手册》。

6. 华东化工学院,浙江大学合编《化工容器设计》。

7. 茅晓东,李建伟编《典型化工设备机械设计指导》。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设计一台换热器二、操作条件①油:入口温度130℃,出口温度70℃②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③允许压强降:管侧允许压力损失为5MPa,壳侧允许压力损失为10MPa④生产任务:油的流速为10000kg/h三、设备类型列管式换热器四、设计要求(1)合理地实现所规定的工艺条件;(2)结构安全可靠;(3)便于制造、安装、操作、和维修;(4)经济上合理。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1.设计概述换热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过程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

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化工装置中换热设备占设备数量的40%左右,占总投资的35%~46%。

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更加广泛。

换热器种类很多,但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基本上可分三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

在三类换热器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多。

目前,在换热设备中,使用量最大的是管壳(列管)式换热器,尤其在高温、高压和大型换热设备中占有绝对优势。

一般来讲,管壳式换热器具有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可靠性高,且能适应高温高压的特点。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换热器产业市场规模在500亿元左右,主要集中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船舶、集中供暖、制冷空调、机械、食品、制药等领域。

其中,石油化工领域仍然是换热器产业最大的市场,其市场规模为150亿元;电力冶金领域换热器市场规模在80亿元左右;船舶工业换热器市场规模在40亿元以上;机械工业换热器市场规模约为40亿元;集中供暖行业换热器市场规模超过30亿元,食品工业也有近30亿元的市场。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一、课程背景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生打下化工理论基础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系统地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帮助学生建立化工原理的相关知识体系,为日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1.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计算方法和理论模型;3.能够应用化工原理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1.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a.化工原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b.化工原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c.化工原理的相关学科和领域2.物质的结构与性质a.物质的基本结构和性质b.物质的相态变化与热力学c.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的关系3.热力学基础a.热力学基本定律和概念b.热力学过程的基本方程和计算方法c.热力学的应用和工程实践4.化工原理的传质与分离a.传质的基本概念和理论b.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c.分离设备的设计和应用5.反应工程基础a.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动力学b.反应器的类型和设计原则c.反应工艺的应用和优化6.流体力学基础a.流体的基本性质和流动规律b.流体的流动类型和应用c.流体力学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讲授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

2.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促进学生对化工原理的深入理解。

3.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化工实验和工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的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

五、课程评估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

2.中期考试:包括对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的考核。

3.期末考试:总结对整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包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考核。

六、教材1. 《化工原理导论》,作者:王明华,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2. 《化工原理》,作者:张三,出版社:化学出版社七、课程作业1.每周布置相关的课后习题,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一、设计目的与意义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于化工原理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设计,学生将能够熟悉常见的化工流程图、能够进行物质平衡计算,并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设计内容与要求1.设计名称:某化工厂生产甲醇的流程设计。

2.设计要求:根据给定的原料、产物及反应条件,确定该化工厂甲醇生产的最佳流程,并进行流程图绘制、物质平衡计算及能量平衡计算。

三、设计步骤1.确定反应方程式:根据给定的原料及产物,确定甲醇的生产反应方程式。

2.绘制流程图:根据甲醇生产的反应方程式,绘制甲醇生产过程的流程图,并标注每个单元操作的名称、输入输出物流等。

3.进行物质平衡计算:根据给定的原料及产物的摩尔数或质量数,以及反应方程式,进行物质平衡计算,并验证总摩尔数或质量数是否平衡。

4.进行能量平衡计算:根据每个单元操作的能量输入输出情况,以及反应热等热力学参数,进行能量平衡计算,并验证能量是否平衡。

5.进行流程改进:根据物质平衡和能量平衡的结果,对流程进行改进,并分析改进后的流程对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四、设计要点1.反应方程式的确定:需要根据甲醇的生产原料及产物,确定合适的反应方程式,并考虑到反应的热力学条件,如反应热、反应速度等。

2.流程图的绘制:应该清晰明了,标注每个单元操作的名称、输入输出物流及流程中存在的能量交换。

3.物质平衡计算: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准确、细致地考虑每个单元操作中输入物流和输出物流的变化情况,确保物质平衡的准确性。

4.能量平衡计算:要考虑到每个单元操作中的能量输入输出情况,以及反应热等热力学参数的影响,确保能量平衡的准确性。

5.流程改进分析:需要根据物质平衡和能量平衡的结果,对流程进行改进,并分析改进后的流程对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影响,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五、设计结果与总结通过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可以得到甲醇生产的最佳流程,并得到相应的物质平衡计算和能量平衡计算结果。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课程类型:必修课学时安排:36学时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化工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工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化工工程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1.化工原理概论本部分将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研究领域,引导学生对化工原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物质结构和性质主要介绍物质的基本结构和性质,包括物质的结构与成分、物质的物态变化和物质的性质分类等内容。

3.化工热力学本部分将介绍化工系统的热力学基本原理,包括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学循环等内容。

4.化工动力学本部分将介绍化工系统的动力学基本原理,包括化学反应动力学、传质动力学和热量传递动力学等内容。

5.化工工艺流程主要介绍化工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包括化工原料的选取和加工、化工设备的设计和运行管理等内容。

6.化工安全与环保本部分将介绍化工生产中的安全与环保知识,包括化工安全管理、化工事故预防和环境污染治理等内容。

7.实验教学本部分将安排一定数量的实验教学课时,学生将进行有关化工原理的实验操作,加强化工原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化工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2.具备运用化工原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具备一定的化工安全与环保意识,了解化工生产中的安全与环保知识,具备一定的事故预防和环境污染治理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过程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等教学方法。

在实验教学中,将引导学生进行化工原理的实验操作,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教材主要教材:《化工原理导论》(第二版)蒋立兴著,化学工业出版社辅助教材:《化工原理实验教程》(第三版)张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六、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成绩评定将综合考虑平时表现、作业情况、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