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建筑设计规划

合集下载

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

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

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
1. 建筑风格
办公楼设计应该符合当地的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要求。

如果要设计一个现代化的建筑,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考虑建筑的安全和节能。

2. 空间规划
办公楼的空间规划需要根据工作流程和员工数量来设计。

需要考虑共享空间的使用,例如会议室、休息区、厨房及卫生间等。

3. 建筑构造
办公楼建筑构造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抗震性、抗风性、隔音性和防火性。

墙体和楼板需要用坚固的材料来确保建筑的稳固和安全。

4. 采光与通风
办公楼需要充足的采光和通风,以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舒适和健康。

建筑师需要设计窗户和天窗来增加采光,并考虑通风系统的位置与效果。

5. 照明
充足的照明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建筑师需要设计合适的
照明系统,包括窗户、室内灯和紧急照明。

同时,需要考虑节能和环保。

6. 设备和设施
办公楼需要配备适当的设备和设施,例如电梯、空调、洗手间等,确保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建筑师需要考虑这些设备和设施的位置和数量,以保证其功能和实用性。

7. 绿化设计
绿色植物能够为员工带来清新的空气,缓解工作压力,增加室内空气品质。

建筑师需要在内部内部和周围设计绿化,以增加空气湿度和视觉效果。

8. 建筑安全
建筑物的安全需要得到重视。

建筑师需要设计逃生通道和紧急出口,考虑防盗系统和其他安全措施,以确保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办公楼建筑设计说明

办公楼建筑设计说明

办公楼建筑设计说明一、总体规划办公楼是一个专业性的建筑,为了能够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功能布局: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确定办公楼的功能布局,包括办公区、会议室、休息区等。

合理的功能布局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空间规划:根据企业的规模和人员数量确定办公楼的空间规划。

需要充分考虑人流量、工作区域、通道设计等因素。

3.环境设计: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环境,需要考虑通风、采光、空气质量等环境设计问题。

二、建筑外观设计1.建筑造型:办公楼的建筑造型应该符合企业的形象和文化,可以采用现代简约、传统经典或者创新独特的设计风格。

2.立面材质:选择适合的立面材质可以提升建筑的整体质感。

可以使用高质量的石材、玻璃幕墙、阳台种植等。

3.外墙颜色:根据企业的品牌色彩和形象确定外墙颜色,使办公楼与企业形象保持一致。

三、室内设计1.办公区设计:办公区的设计需要考虑员工的工作需求和舒适感。

合理的工位布局、舒适的办公座椅、充足的储物空间等都是重要的设计要素。

2.会议室设计:会议室是重要的协调、讨论和决策场所,需要考虑到适当的容量、良好的音响设备、灵活的布局等。

3.休息区设计:为了提供员工的休息和放松的空间,可以设置休息区。

可以设计舒适的沙发、茶水间、绿植等。

四、环境设施1.电力系统:为了保证办公楼的正常运行,需要合理规划电力系统,保证稳定供电和安全使用。

2.通风与空调系统:合理的通风与空调系统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3.火灾防护:应考虑引入合适的防灾设施,如消防器材、疏散通道等,确保员工的安全。

五、节能环保设计为了减少能源浪费和对环境的影响,办公楼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采光设计:合理利用自然光可以减少室内照明设备的使用,节约能源。

2.水源设计:合理规划饮用水、供水等设计,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循环利用:设计时应考虑废水、废物的处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以上是关于办公楼建筑设计的一些说明,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企业需求进行合理规划,以提供一个舒适、高效、环保的办公环境。

办公大楼全套cad建筑设计图纸

办公大楼全套cad建筑设计图纸
二层平面图 门厅上空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六层平面图 活动室会议上空办公资源部办公办公办公会议办公行政秘书休息室总经理室接待地下层平面图 地下停车:17辆计算机中心会议财务开放式办公电梯机房会议办公资源部设计研发会议办公财务上人平台上人平台会议空调设备机房办公办公办公办公办公建 筑电 气给 排 水结 构暖 通1:1001:1001:1001:1001:100下上上下上下上下上下下上上下一层平面图 1:100建筑面积:7472m2大会议室办公声光控制室主入口办公接待上门厅消防控制室下上地下车库入口开放式办公剁斧花岗石外台阶LJ105R33000-0.600-0.020上 步1%参41%R33000蘑菇花岗石-0.020上 步集水沟,上盖成品铁篦300mm最浅处深集水坑,上盖成品铁篦深1500mm%%P0.000-3.3001:20沟底标高半地下室地面-3.300集水沟剖面铁蓖子购现货排水沟沟壁及沟底用防水沙浆涂抹地下室底板坡道底板配电室暖 通结 构建 筑给排水弱 电电 气予 算L96J401金属扶手玻璃栏板上下上坡道纵向剖视展开图1:10010%反坡88%%P0.000-1.3508GG8-3.30088上下地下室平面1:50 一层平面1:50三四五层平面1:508六层平面1:5016.50018.3008下GG下上%%P0.000GGGGGGGG1:50 一层平面1:50二三四五层平面E-E剖面图1:50EG4.800金属扶手金属栏杆L96J401-3.300%%p0.000-1.3501.9503.9005.7007.5009.30011.10012.90014.70016.50018.300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1%1%1%GL96J003水磨石隔板大便间600宽玛瑙青大理石洗手台面高800,洗手盆居中颜色后定200x200防滑面砖底边距台面2501200x800(bxh)无框镜拖布池L9

办公楼建筑方案

办公楼建筑方案

办公楼建筑方案摘要:办公楼建筑方案是指在满足各种办公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打造出一座功能完善、舒适便利的办公楼。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理念、空间规划、设施设备、节能环保等方面介绍办公楼建筑方案的关键要素和理念。

一、建筑设计理念办公楼建筑设计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外观:办公楼外观设计应注重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既能体现企业形象,又不失建筑美感;2. 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办公区、会议区、休闲区等功能区域,提供灵活多样的工作场所;3. 自然采光:充分利用自然光资源,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提高办公环境舒适度;4. 通风与空调: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提供舒适的温度和湿度;5. 绿化与景观:在办公楼周围布置绿化带和景观设施,提供绿色休闲空间。

二、空间规划办公楼的空间规划应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和人员规模来设计。

一般包括以下区域:1. 办公区:提供员工工作空间,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办公区设备配套等;2. 社交区:提供员工交流和休闲的场所,如茶水间、休息室等;3. 公共设施区:包括洗手间、走廊、电梯等;4. 特殊功能区:如展示区、展厅等。

三、设施设备为提供高效的办公环境,办公楼建筑方案中需要考虑配置相应的设施和设备,如:1. 办公设备:包括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2. 通信设备:包括电话、宽带网络等;3. 空调系统:确保办公空间的温度和湿度的舒适度;4. 电力系统: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5. 照明设备: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

四、节能环保办公楼建筑方案在节能环保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节能环保:1.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如LED照明灯具、智能电力管理系统等;2. 合理利用自然采光与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依赖;3. 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利用太阳能发电,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4. 建立可再生能源系统:如地源热泵、雨水收集系统等;5. 优化建筑外墙和屋顶保温材料:提高隔热性能,减少能耗。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2)、电梯: a、≥6层,应设电梯。 b、≥75m,应分区或分层使用。(如:莲坂国贸大厦等)
门: 宽≥1.0m 高≥2.0m
室内净高 : 办公净高 ≥2.6m (设空调的可不低于2.40m ) 走道净高≥ 2.10m 贮藏间净高≥ 2.00m
采光:a、办公室、研究工作室、接待室、打字室、陈列室和复印机室 等房间窗地比不应小于1∶6 。
2、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量起不应小于70m; (2) 与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包括引道、引桥)的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 (3) 距地铁出人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5m; (4) 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建筑的出人口不应小于20m; (5) 当基地道路坡度大于8%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 (6) 与立体交叉口的距离或其他特殊情况,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部有宽度 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3 、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宜留空;
(三)、楼梯
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1、 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
(城市规划对建筑的限定)
1、基地内建筑使用性质应符合城市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 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邻接,否则应设基地道路与道路红线所划定的城市道路相连
接。基地内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3000m2时,基地道路的宽度不应小于4m,基地内建筑 面积大于3000m2且只有一条基地道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时,基地道路的宽度不应小于 7m,若有两条以上基地道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时,基地道路的宽度不应小于4m。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方案》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方案》
规范执行。
第1.0.3条办公建造按高度划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建造高度24m以下为低层或者多层办公建造;
二、建造高度超过24m而未超过100m为高层办公建造;
三、建造高度超过100m为超高层办公建造。
第1.0.4条办公建造设计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民用建造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工作室宜挨近相关的实验室。
二、应避免西晒和眩光。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三、应利用室内空偶尔隔墙设置橱柜。
四、设计绘图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5㎡。研究工作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
第三节公共用房
第3.3.1条公共用房普通包括会议室、接待室、陈列室、厕所、开水间等。
第3.3.2条会议室一、会议室根据需要可分设大、中、小会议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原行业标准《办公建造设计规范》JGJ67-89如下: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保证办公建造设计在合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合用于全国城镇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办公建造设计。其它建造中的办公用房部份可参照本
三、厕所应有天然采光和不向邻室对流的直接自然通风,条件不许可时,应设机械排风装置。
四、卫生洁具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男厕所每40人设大便器一具,每30人设小便器一具(小便槽按每0.60m长度相当一具小便器计算);
2女厕所每20人设大便器一具;
3洗手盆每40人设一具。
注:①每间厕所大便器三具以上者,其中一具宜设坐式大便器。
普通由办公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等组成。

办公楼改造设计方案

办公楼改造设计方案

办公楼改造设计方案办公楼改造设计方案一、引言办公楼改造是为了提升办公环境质量和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

本文档旨在对办公楼改造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以满足现代化办公需求和提高办公效率。

二、背景分析1. 办公楼现状描述:详细描述现有办公楼结构、设备和布局,并列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办公需求分析:分析办公人员的需求和工作方式,包括工作空间、会议室、休息区、储存空间等。

三、设计目标本设计方案旨在解决现有办公楼存在的问题,并满足员工的工作需求。

具体设计目标如下:1. 提供更舒适的工作环境,包括照明、温度、噪音控制等方面。

2. 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工作效率和灵活性。

3. 引入绿色环保理念,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

4. 提供先进的办公设备和技术支持。

四、设计方案1. 办公空间规划:详细规划不同部门的办公区域、会议室、共享区域等。

考虑员工数量、工作方式和交流需求。

2. 照明设计:选择合适的照明系统,并考虑不同区域的照明需求,如工作区、会议室和休息区。

3. 通风和空调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和室内温度控制。

4. 声音控制设计:采取合适的隔音措施,减少办公楼内部和外部的噪音干扰。

5. 环保设计:选择环保材料和技术,优化能源利用和废物处理方式。

6. 办公设备选购:根据工作需求选择适当的办公设备,如办公桌、椅子、电脑等。

7. IT设施规划:规划网络布局、服务器室、电缆走线等,以支持员工的工作和通信需求。

8. 安全设计:考虑防火、灭火设施、紧急逃生通道等安全措施。

五、实施计划1. 设计阶段:确定设计方案、制定施工图纸和材料清单。

2. 施工阶段: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拆除、建设、安装等工作。

3. 装饰阶段:进行室内装潢、照明安装、设备调试等工作。

4. 验收阶段:测试设备、检查施工质量,确保改造符合设计要求。

六、附件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1. 办公楼平面图和立面图2. 设计方案施工图纸和效果图3. 办公设备和材料清单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指相关法律法规对建筑行业的管理和要求。

办公楼设计总图布局建筑

办公楼设计总图布局建筑

(办公>商场>公寓>酒店)
c. 以酒店为核心功能
(酒店>公寓>办公>商场)
d. 以商业为核心功能
(商业>酒店>公寓>办公)
c案例:上海商城
d案例:深圳华润中心
设计流程→ 总平面布局→体量研究→ 标准楼层→ 电梯系统→ 公共区域→ 地下停车→ 外墙系统→ 空调系统→ 室内装修→ 成本对标
02 总平面布局
四川中银大厦(成都) 136m 38F 1500㎡
联通大厦(深圳)
99m
24F 1600㎡
环球金融中心(北京) 100m 24F 1400㎡ 设计流程→ 总平面布局→ 体量研究→ 标1准0楼0层m→及电以梯系下统→ 公共区域→ 地下停车→ 外墙系统→ 空调系统→ 室内装修→ 成本对标
紫竹国际大厦(上海) 100m 22F 1400㎡
03 体量研究
3.2 高层办公楼平面
标准层面积: • 1500㎡ • 2000㎡
15/34
平面限定表 (层高均以4m计算)
标准层面 积
总建筑面积 5万㎡
总建筑面积 8万㎡
总建筑面积 10万㎡
1500㎡
层数:33层 高度:132m
层数:53层 高度:208m
2000㎡
层数:25层 高度:100m
层数:40层 高度:160m
景观价值: 景观价值体现
展示价值: 商业主要展示面
功能组织:先商业后办公
城市主干道
视野
设计流程→ 总平面布局→体量研究→ 标准楼层→ 电梯系统→ 公共区域→ 地下停车→ 外墙系统→ 空调系统→ 室内装修→ 成本对标
城市交通 商业入口 办公入口 文化中心入口 酒店入口
02 总平面布局
2.2 外部流线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办公建筑设计在适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镇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办公建筑设计。

其它建筑中的办公用房部分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第1.0.3条办公建筑按高度划分应符合以下规定:一、建筑高度24m以下为低层或多层办公建筑;二、建筑高度超过24m而未超过100m为高层办公建筑;三、建筑高度超过100m为超高层办公建筑。

第1.0.4条办公建筑设计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一节基地第2.1.1条办公建筑的基地应选在交通和通讯方便的地段,并应避开产生粉尘、煤烟、散发有害物质的场所和贮存有易爆、易燃品等地段.第2.1.2条位于城市的办公建筑的基地,应符合城市规划布局的要求,并应选在市政设施比较完善的地段。

第2.1.3条工业企业的办公建筑,可在企业基地内选择联系方便,污染影响最小的地段建造,并应符合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法规的有关规定。

第二节总平面第2.2.1条总平面布置宜进行环境及绿化设计。

第2.2.2条在同一基地内办公楼与其它建筑共建,或建造以办公用房为主的综合性建筑,应根据使用功能不同,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互不干扰。

第2.2.3条建筑基地内应设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场(库)。

条件不允许时,可由有关部门就近统筹建设停车空间。

停车场地面积由当地规划部门确定。

第2.2.4条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好设备机房、附属设施和地下建筑物。

如设有锅炉房、食堂的宜设运送燃料、货物和清除垃圾等的单独出入口。

采用原煤作燃料的锅炉房,应留有堆放场地。

第三章建筑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3.1.1条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

一般由办公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等组成。

第3.1.2条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要求,结合基地面积、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选择开间和进深,合理确定建筑平面,并为今后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

第3.1.3条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建筑应设电梯。

建筑高度超过75m的办公建筑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

第3.1.4条窗一、底层及半地下室外窗宜采取防范措施。

二、高层办公建筑采用大面积玻璃窗或玻璃幕墙时应设擦窗设施。

三、设采暖空调的办公建筑,外窗面积在满足采光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空调办公建筑外窗应有良好的密闭性和隔热性,全空调办公建筑外窗应设部分可开启窗扇。

第3.1.5条门一、办公室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1m,高度不应小于2m。

二、机要办公室、财务办公室、重要档案库和贵重仪表间的门应采取防盗措施,室内宜设防盗报警装置。

第3.1.6条门厅一、门厅一般可设传达室、收发室、会客室。

根据使用需要也可设门廊、警卫室、衣帽间和电话间等。

二、门厅应与楼梯、过厅、电梯厅邻近。

三、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门厅,应设门斗或其它防寒设施。

第3.1.7条走道一、走道最小净宽不应小于表3.1.7的规定。

走道最小净宽表3.1.7注:内筒结构的回廊式走道净宽最小值同单面布房走道。

二、走道地面有高差,当高差不足二级踏步时,不得设置台阶,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8。

第3.1.8条采光一、办公室、研究工作室、接待室、打字室、陈列室和复印机室等房间窗地比不应小于1∶6。

二、设计绘图室、阅览室等房间窗地比不应小于1∶5。

注:窗地比为该房间侧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

第3.1.9条隔声一、办公用房、会议室、接待室等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55dB(A声级),电话总机房、计算机房、打字室、图书阅览室等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50dB(A声级)。

二、电梯井道及产生噪声的设备机房,不宜与办公用房、会议室贴邻,否则应采取消声、隔声、减振等措施。

第3.1.10条超高层办公建筑的避难层(区)、屋顶直升飞机停机坪等的设置应执行国家和专业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3.1.11条办公室的室内净高不得低于2.60m,设空调的可不低于2.40m;走道净高不得低于2.10m,贮藏间净高不得低于2.00m。

第四节服务用房第3.4.1条服务用房包括一般性服务用房和技术性服务用房。

一般性服务用房为:打字室、档案室、资料室、图书阅览室、贮藏间、汽车停车库、自行车停车库、卫生管理设施间等;技术性服务用房为:电话总机房、计算机房、电传室、复印室、晒图室、设备机房等。

第3.4.2条打字室一、人员多的打字室可分设收发校样间、打字间、油印间、装订间等。

二、打字间应光线充足,通风良好、避免西晒。

三、设多台打字机的打字间宜考虑隔声措施。

第3.4.4条汽车停车库一、汽车停车库的设计应符合现行的《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二、小汽车每辆停放面积应根据车型、建筑平面、结构型式与停车方式确定,一般为2 5-30平米(含停车库内汽车进出通道)。

三、地下汽车停车库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设置排气通风装置。

2应设封闭楼梯间通至地面层,并不与上层楼梯间连通。

3设有三台以上电梯的办公建筑,宜将一台电梯通至地下汽车停车库;该电梯于停车库内应设前室,前室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门。

四、停放车辆超过25辆的汽车停车库宜设置驾驶员休息室,休息室应靠近安全出口处。

第3.4.5条自行车停车库一、净高不得低于2m二、设在地下室、半地下室或楼层内的自行车库,自行车推行坡道宽度不宜小于1.80m,坡长不宜超过6.00m。

坡度不宜大于1∶5。

三、自行车每辆停放面积一般为1~1.20平米。

第3.4.6条卫生管理设施间一、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建筑宜设垃圾管道。

高层办公建筑设置垃圾管道时,应设前室,前室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二、不设垃圾管道的高层办公建筑,每层应设专用垃圾收集存放间。

1垃圾收集存放间应有不向邻室对流的自然通风或机械排风。

2垃圾收集存放间应靠近电梯间,宜有专用通道运出垃圾。

3宜在底层设垃圾集中存放处,存放处应设冲洗排污设施,并有运出垃圾的专用通道。

三、每层应设清扫工具存放室和清洗水池。

第3.4.7条技术性服务用房一、电话总机房,计算机房,电传室,大型复印机室,晒图室和设备机房应根据选用机型和工艺要求进行建筑平面和相应的室内环境设计。

二、微型计算机与大型计算机的终端、小型文字处理机、台式复印机以及碎纸机等办公自动化设施可设置在办公室内。

三、设有办公自动化设施的办公室,需于室内暗敷电缆线路的,应在办公室的顶棚、墙面或楼地面构造设计中综合考虑。

四、供设计部门使用的晒图室,一般由收发间、裁纸间、晒图机房、装订间、底图库、晒图纸库、废纸库等组成.晒图室宜布置在底层,采用氨气熏图的晒图机房应设废气排放装置和处理设施。

注:底图库设计应符合第3.4.3条第二款的规定。

第四章建筑设备第一节给水排水第4.1.1条生活用水的水质应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标准》的要求.生活、消防合用的地下水池和高位水箱应有防止水质变坏的措施。

水池的泄水、溢流管不得与污废水系统直接连接,应采取间接排水的方式。

第4.1.2条办公建筑应保证有足够的水量、水压。

生活用水量标准为30~50L/人班,小时变化系数2.5~2.0。

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处静水压宜控制在350~450Kpa。

蓄水池的消防贮备量应按现行防火规范及当地消防、市政部门的要求执行。

第4.1.3条根据办公人员的生活习惯及当地气候条件供应开水、温饮水或冷饮水。

饮水量标准为1~2L/人班,小时变化系数1.5。

制备开水的热源应采用蒸汽加热或燃气加热;如需用电力作为开水器的热源,应取得当地供电部门的同意。

第4.1.4条经常运行的水泵不宜与办公用房毗邻,泵房内应考虑消声和减振措施。

高层办公建筑给水加压泵及消防给水泵的扬水管应有防水锤措施。

第4.1.5条排放有腐蚀性废水的管道应采用耐腐管材,并不得与生活污废水系统合流。

第4.1.6条高层、超高层办公建筑设有给排水、热力、空调管道的技术设备层和敞开式避难层,应设地面泄水装置。

第4.1.7条多层、高层和超高层办公建筑的地下室及电梯井底等处应设消防排水设施。

第二节暖通空调第4.2.1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除应按现行的《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第4.2.2条设置空气调节及集中采暖的办公建筑,室内温度、湿度的设计参数及允许噪声可参照表4.2.2的规定选取。

室内温度、湿度的设计参数及允许嗓声表4.2.2注:大型电话总机房、计算机房应按设备要求设计。

第4.2.3条办公室每人新鲜空气供给量按下值采用。

一、一般办公室:20~30立方米/h•人;二、高级办公室:30~50立方米/h•人。

第4.2.4条空调系统分区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采暖、空调系统应根据房间用途、标准高低、负荷变化以及使用时间等的特点划分。

二、可划分内部区及周边区平面的办公建筑,应针对各区负荷特点分设系统,空调宜采用空气——水系统或变风量系统。

三、在全年使用空调的特殊房间,如计算机房、自动电话间、大楼自控中心(含消防控制中心)等,应设独立空调系统。

四、超高层办公建筑的设备层设在避难层时,且空调系统按垂直方向分区的,设备层应作为分区的依据。

第4.2.5条吸烟多的公共用房,宜设置排风设施,排风量不大于新风量的80%;卫生间、开水间及设备机房的换气量应符合表4.2.5的规定。

卫生间、开水间及设备机房每小时换气次数表4.2.5注:房间容积为一次换气量,表中卫生间、蓄电池室、厨房应保持负压。

第4.2.6条空调系统宜设温控装置。

第4.2.7条对通风机、水泵、制冷压缩机等产生振动的设备应采取减振措施。

第三节电气第4.3.1条办公建筑负荷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重要办公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50m的高层办公建筑的重要设备及部位按一级负荷供电。

二、建筑高度不超过50m的高层办公建筑和部、省级行政办公建筑的重要设备和部位按二级负荷供电。

三、除一、二级负荷以外的用电设备及部位,均按三级负荷供电。

注:重要设备及部位系指办公室、会议室、总值班室、主要通道的一般照明,各种场所事故照明、消防电梯、防烟及排烟设施、紧急广播、消防水泵、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装置等消防的电力设施,以及电话总机房、计算机房、变配电所、柴油发电机房等部位。

第4.3.2条电源进线应设置切断装置和计费装置,高层和重要办公建筑宜设变配电所。

第4.3.3条每层一般应设配电设备,高层办公建筑宜在每层设配电间,配电间可附设在电缆竖井旁和电缆竖井内。

第4.3.4条电气管线宜暗敷,管材应采用非燃烧材料。

第4.3.5条各种用房人工照明的照度标准值应符合表4.3.5的规定。

照度标准值表4.3.5第4.3.6条办公室的照明宜采用荧光灯、门厅、接待室、陈列室等房间也可根据建筑装修的需要安装饰灯。

第4.3.7条办公室每个标准开间内宜设置2~3个插座,插座回路宜与照明回路分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