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 幼儿园 美术 夏天的树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学习绘制不同季节下的树木变化

鼓励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创作出具有 个人特色的作品,如设计一棵有特色的树木形象,并为其添加故事背景等。
持续学习与发展
引导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鼓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关注和探究 自然界的奥秘,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THANKS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学习绘制 不同季节下的树木变化
目录
• 引言 • 四季的树木变化 • 树木绘画技巧 •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 结语
01
引言
主题介绍
季节变化
艺术表达
树木在不同季节中的形态、颜色和生 长特点。
运用绘画技巧,将观察到的树木变化 表现出来。
观察与记录
通过观察不同季节下的树木,了解其 变化规律。
老师点评与建议
点评二:
学生对于光影的处理非常出色,能够很好地表现出不同季节下的光线变 化。
在绘制过程中,学生能够耐心地处理每一个细节,如树叶的形状和纹理 。
老师点评与建议
建议二: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巧,如水彩、素描等,以探索更多的表现形式。
05
结语
总结学习内容
01
掌握不同季节下树木的变化特点
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通过欣赏和创作不同季节下的树木作品,学生将逐渐培养对自然美的欣 赏能力和艺术素养,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鼓励实践与创新
实践应用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观察和记录身边的树木在不同季节下 的变化,用绘画或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和掌握不同季节下树木的外形、颜色、
纹理等方面的变化特点,能够区分不同季节下的树木表现。
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树》含课件

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树》含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美》,详细内容为《树》一课。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树木,了解树木的形态、颜色和特点,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美的感知。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描绘出不同种类的树木,提高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并描绘出树木的细节特点。
重点: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美的感知,提高绘画技巧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画纸、彩笔、水粉颜料、画笔、调色板、湿巾等。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颜料、画笔、调色板、湿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课件展示不同种类的树木,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树木,讨论树木的形态、颜色和特点。
2.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来到幼儿园附近的树林,让幼儿亲身感受树木的形态、颜色和特点。
(2)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所见到的树木。
3. 例题讲解(10分钟)(1)以课件展示一棵具体的树木,讲解绘画步骤。
(2)分步骤演示绘画过程,并讲解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根据例题,自行选择一棵树木进行绘画。
(2)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幼儿绘画中的问题,给予鼓励和表扬。
(1)邀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绘画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树》2. 内容:(1)树木的形态、颜色和特点(2)绘画步骤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为自己喜欢的树木画一幅画。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画面饱满,颜色丰富,能表现出树木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带领幼儿参观附近的树林,了解更多树木的品种和特点。
(2)鼓励幼儿尝试用其他艺术形式(如剪纸、泥塑等)表现树木的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实施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幼儿的兴趣和认知水平。
中班美术《大树》教案(精选)ppt

大树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
总结词
掌握绘画大树的技巧和表现手法
详细描述
通过示范和讲解,教授幼儿如何使用不同的画笔、颜料和纸张来表现大树的纹理 、光影和色彩,鼓励幼儿尝试运用点、线、面等元素来丰富画面效果。
大树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和意义
总结词
了解大树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和意义
详细描述
展示一些以大树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如绘画、雕塑等,引导幼儿欣赏并讨 论大树在这些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文 化内涵,如生命力、坚韧不拔等。
学习使用水彩、油画 棒等绘画工具通过观察实物、图片和视频等多 种方式,让幼儿了解大树的特点
和变化。
通过示范、讲解和幼儿自主创作 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掌握绘画
技巧和方法。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大树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了解树木对人类的重要性。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懂得保 护树木和绿化环境的意义。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 赏能力,能够欣赏和评价自己 的作品和他人的作品。
02
教学内容
大树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总结词
理解大树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详细描述
通过图片、实物或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大树的形态,了解树干、树枝和树叶的 基本特征,如树干的粗细、树枝的伸展方向、树叶的形状和颜色等。
03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关于大树的故事,引导 幼儿进入大树的世界,感受大树 的美和力量。
观察导入
展示不同种类的大树图片,让幼 儿观察并描述大树的特点,激发 幼儿对大树的探究欲望。
讲授新课
认识大树
介绍大树的结构和特点,包括树干、 树枝、树叶等,让幼儿了解大树的生 长过程和功能。
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夏天的树和小树林》

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夏天的树和小树林》课题名称:夏天的树和小树林班级:中班学期:下学期科目:美术教学目标:1. 了解夏天的自然景色,如树木和小树林。
2. 培养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3. 提高孩子们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一些夏天的树的图片或实物。
- 大大小小的画纸和画笔。
- 彩色粉笔或蜡笔。
- 不同颜色的水彩笔。
- 绘画台和绘画用品。
2. 学生准备:- 干净的衣服和围裙。
- 绘画用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认识夏天的树1. 引导学生观察校园或周围的树木。
问他们树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2. 展示一些夏天的树的图片或实物给学生观察,并引导他们发现不同树的特点。
3. 引导学生用彩色粉笔或蜡笔在画纸上画出他们眼中的夏天树,鼓励他们用不同颜色表现树的不同部分。
4. 学生完成后,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进行讨论。
让学生说出他们画树时用的颜色和表现的特点。
第二课:绘制小树林1. 展示一些小树林的图片给学生观察,并引导他们发现小树林的特点,如树木的密集程度、颜色和形状。
2. 引导学生用彩色粉笔或蜡笔在画纸上画出他们眼中的小树林,鼓励他们用不同颜色表现树木的不同形状和位置。
3. 学生完成后,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进行讨论。
让学生说出他们画小树林时用的颜色和表现的特点。
第三课:用水彩画夏天的树和小树林1.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颜色的夏天树和小树林的图片或实物,并让他们尝试用水彩笔画出它们。
2.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水彩笔,用画笔进行涂抹和混合,表现出树木的不同层次和色彩。
3. 学生完成后,展示他们的水彩画,并进行讨论。
让学生说出他们用水彩画夏天树和小树林时的感受和意思。
第四课:绘制夏天的树和小树林1.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和技巧。
2. 让学生选择他们最喜欢的绘画方式(如彩色粉笔、蜡笔、水彩笔),自由发挥画出夏天的树和小树林。
3. 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出夏天树和小树林的美丽和活力。
4. 学生完成后,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大树写生ppt课件

择适当的光影效果。
05
大树的绘画技巧
线条运用
线条的流畅性
在画大树时,应尽量使用流畅的 线条来勾勒树干和树枝的轮廓, 以表现出树木的自然生长形态。
线条的粗细变化
通过线条的粗细变化来表现大树的 层次感和立体感,树干和树枝的轮 廓线条应略粗,以突出其形态特征 。
线条的弯曲程度
根据大树的实际生长形态,适当调 整线条的弯曲程度,以使画面更加 生动自然。
色彩搭配
01
02
03
色彩的和谐统一
在画大树时,应注重色彩 的和谐统一,尽量使用相 近的颜色来表现树木的自 然形态。
色彩的明暗变化
通过色彩的明暗变化来表 现大树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树干和树枝的颜色应略 深,以突出其形态特征。
色彩的冷暖对比
适当运用冷暖对比来增强 画面的视觉效果,使画面 更加生动有趣。
上色
根据大树的特点和光影效果, 选择合适的颜色和调色方法, 使画面色彩丰富、自然。
调整和完善
最后对整个画面进行调整和完 善,确保画面的整体效果和谐 统一。
作品展示
展示方式
可以将作品装裱后挂在墙上或展 示在画廊中,也可以通过幻灯片 或数字媒体进行展示。
评价与反馈
接受观众和专业人士的评价与反 馈,以便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绘画 技巧和创作水平。
色彩的情感表达
色彩除了能表现大树的外观,还能传达情感。暖色调可以传达出温馨、热烈的感觉,而冷 色调则给人平静、清新的感觉。根据想要表达的情感,可以响
光线和阴影在大树的写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光线方向可以突出
或隐藏大树的某些部分,从而改变其形态。阴影可以使大树看起来更加
THANKS
感谢观看
02
中班科学教案四季的树课件

中班科学教案四季的树课件标题:中班科学教案——四季的树课件一、教学目标1. 认识四季的变化,了解树木在四季中生长和变化的过程。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的能力,提高他们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性。
3.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实物观察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准备1. PPT课件:树木的四季变化。
2. 展示图片:春季的树木、夏季的树木、秋季的树木、冬季的树木。
3. 实物准备:树木模型、四季变化卡片。
4. 活动准备:绘画材料、手工制作树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春季的树木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询问:a) 这是什么季节的树木?(春季)b) 树木的外观是什么样的?(叶子嫩绿、枝条有弹性)c) 在春季,树木为什么会长出新的叶子?(天气变暖,阳光充足)2. 探究(1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树木模型,询问:a) 树木的枝条上有什么?(叶子)b) 树木的根部在哪里?(土壤里)c) 树木的根部有什么作用?(吸收水分和营养)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幼儿思考。
3. 引导(10分钟)教师出示夏季的树木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询问:a) 这是什么季节的树木?(夏季)b) 树木的外观有什么变化?(叶子茂密、颜色鲜绿)c) 夏季是树木生长的最好季节吗?为什么?(是,阳光和水分充足)4. 实践(15分钟)教师发放四季变化卡片,让幼儿根据季节将卡片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
之后,组织幼儿到室外观察树木,让他们亲身感受树木的四季变化。
5. 制作活动(20分钟)教师示范使用绘画材料和手工纸制作树木,引导幼儿根据不同季节的外观特点完成作品。
春季:用浅绿色画出树的枝条和新叶;夏季:用深绿色加上更多的叶子;秋季:用黄色和红色画出变黄的叶子;冬季:用橙色绘制枝条,用白色丝带代表雪花。
6.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树木的四季变化,提问:a) 树木在不同季节的外观有什么不同?(叶子颜色、密度、数量都不同)b) 为什么树木会在春季长出新的叶子?(天气变暖、阳光充足)c) 夏季是树木生长的最好季节吗?为什么?(是,阳光和水分充足)四、教学延伸1. 可以带领幼儿到附近的公园或校园观察实际的树木,并观察各季节的变化。
新城幼儿园中班美术《彩色的树林》PPT课件

彩 色 的 树 林
彩 色 的 树 林
春天,树开花了
树四季的变化
夏天,叶子长密了
冬天,树叶枯萎了 秋天,叶子都黄了
绘本欣赏《神奇的树》
彩 色 的 树 林
彩 色 的 树 林
彩 色 的 树 林
彩 色 的 树 林
彩 色 的 树 林
透视 近大远小 灭点
彩
画树应先观察树的整体特征,再观察树枝。容易了解各种树的
树Leabharlann 指向南极。指南树极受当地人的珍爱。它保
林
障外出的人们,尤其是在丛林中玩耍的孩子 们不至于迷失方向。
发光树 在我国井岗山地区和非洲北部,都能看到奇异的常绿乔木—夜 光树,它一到夜晚就灿灿放光,且树越大光就越亮。人称“灯 笼树”。原来此树的根叶中含大量鳞质,。在晴天的夜晚能放 出耀眼的光芒。2013年,科学家正在培育一种“生物发光树 (Glowing trees)”,未来它将成为天然的路灯,而无需电 能供给。非常环保。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小组正在研制一种特 殊的基因,该基因具备萤火虫的生物发光特征,未来可植入不 同类型的生物体。如果利用该基因培育树木,它将有效地替换 传统路灯,生物发光植物还将为那些没有输电网络的居民带来 生活便利。
言,发现了储水树不啻 找到了救星。此树两头细,中间粗,形似一只 粗而圆的木桶。需要时只要用刀在树干上挖一小孔,就有洁净的清水 汩汩流出,足够几个人痛饮一番。
彩 色 的 树 林
• 牛奶树 • 南美厄瓜多尔等地,有一种
名叫“索维尔拉”的热带树 ,割破树皮后会流出一种又 白又浓的液体,内含糖、蛋 白质及脂肪,是一种难得的 天然营养饮品。若用清水冲 洗并加热煮沸,就成了鲜甜 可口的“牛奶”。
彩 色 的 树 林
汽油树 巴西的热带丛林中可以见到的一种香胶树,它分泌 的胶汁,分子和化学特性与柴油相仿,且无需提炼 就可以直接当柴油使用。将它注入柴油发动机汽车 的油箱里,汽车便可奔驰而去。
2024年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树》含课件

2024年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树》含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美》,详细内容为《树》。
通过观察、体验、创作,引导幼儿发现树木的形态、色彩美,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树的种类、形态和特点,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2. 学习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创作,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树的形态、色彩的表现。
教学重点:观察、体验、创作,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投影仪、画纸、彩笔、水粉、调色板、画笔、毛巾。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调色板、画笔、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树木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了解树的种类、形态和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颗大树的画作为例,讲解线条、形状、色彩的表现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现场绘制一幅树木作品。
4. 分组讨论与创作(1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树木进行观察、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各组展示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幼儿互相学习、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树》2. 内容:树的种类、形态和特点线条、形状、色彩的表现方法作品展示与评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我心中的树》为主题,绘制一幅树木作品。
2. 答案:根据个人观察和想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树木的观察、创作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对线条、色彩的表现还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完成一幅树木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引导幼儿关注环境保护,培养绿色出行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树的形态、色彩的表现。
2. 分组讨论与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