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类病虫害介绍及防治
瓜类病虫害介绍及防治

瓜类结瓜初期病害
瓜类枯萎病:
发病特征:
1、初为部分叶片或植株的一侧叶片中午萎蔫下垂,似缺水状 ,早晚可以恢复, 2、主蔓基部纵裂,纵切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茎基部、节 和节间出现黄褐色条斑,常有黄色胶状物流出; 3、潮湿时病部表面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层。病株易被拔起。
瓜类枯萎病
黄瓜枯萎病
1、上年发病田, 整地时每亩施生 石灰100公斤。
瓜类苗期病害
防治方法:
1、苗床处理:噁霉灵苗床消毒 2、出苗后管理: 可选捷宝750倍、壮苗1500倍、保地宁3000倍,并配合 好鲜收使用; 或者跟爽1000倍、金发利750倍,并配合优比乐使用。
沤根
幼苗根部呈褐色腐烂,不发新根,幼苗或成株根部不发新根 或不定根,根皮发锈后腐烂,容易拔起,一捋皮层就脱落, 引起地上部萎蔫,地上部叶缘枯焦。 土温过低、高湿和光照不足所致的一种生理性病害。 发病后不宜大量追肥,宜薄施,宜控水。 防治方案:喷施跟爽1000倍,或者好鲜收1000倍, 可有效促发新根。
适宜温度:20-25℃ 适宜湿度:45%-75%,湿度低于25%也能发病。大于95%抑制发病。 氮肥使用过多,营养生长过旺。
防治方案: 可选用康泽3000、秀泽2000倍(蔓长大于1米以后)、胜星5000倍、 金爽1500倍或者天盾1500倍、开富5000倍、冠信1500倍。
瓜类伸蔓期虫害
白粉虱:
瓜类伸蔓期病害
白粉病:
白粉病是由子囊菌引起的病害,以危害叶片为主,影响光和作用 。
白粉病主要为害瓜类的叶片,也为害叶柄、茎蔓,而瓜果则较 少染病。幼苗期即可受侵染。 感病部位表面复盖一层白色粉状物,这是 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春末秋初是发病高峰。
黄瓜白粉病
瓜类植保知识点总结

瓜类植保知识点总结瓜类是一类重要的农作物,包括西瓜、甜瓜、黄瓜等,它们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但是,瓜类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对其进行科学的植保管理是确保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下面将对瓜类植保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一、瓜类病害的预防与控制1. 瓜类病害的种类瓜类作物常见的病害有瓜菜类病毒病、白粉病、灰霉病、根结病等。
这些病害会严重影响瓜类的生长和发育,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2. 预防措施(1)选择抗病品种:选用具有一定抗病性的瓜类品种,能够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
(2)疏苗定植:瓜类作物在生长初期,需要适当进行疏苗定植,增加植株间的空间,有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害的传播。
(3)适时灌溉:及时进行适量的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有助于促进瓜类作物的生长,增强其抗病能力。
3. 控制措施(1)化学防治:在瓜类病害发生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浓度,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施药。
(2)生物防治:采用生物农药或生物制剂进行防治,如好气囊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有助于提高作物的生态安全性。
二、瓜类虫害的预防与控制1. 瓜类虫害的种类瓜类作物常见的虫害有黄瓜食心虫、西瓜蚜虫、甜瓜粉虱等,这些虫害会对作物造成严重危害,需要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2. 预防措施(1)保持田间卫生:及时清理瓜田周围的杂草和残留物,减少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2)合理轮作:避免连作瓜类作物,进行合理的轮作,有利于减少虫害的发生。
(3)利用天敌:合理利用天敌昆虫,如瓜凤蝶和蚜虫天敌,帮助控制虫害的发生。
3. 控制措施(1)化学防治:针对瓜类虫害,可以采用合适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浓度。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者引入一些对虫害有天敌作用的有益昆虫,进行自然防治,有助于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三、瓜类的施肥管理1. 施肥原则瓜类作物在生长期需要充分的营养供应,因此施肥管理十分重要。
瓜类病虫害防治措施详解

瓜类病虫害防治措施详解瓜类作为一类重要的农作物,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然而,由于瓜果本身具备的一些特点和环境的变化,它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困扰。
为了保障瓜类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丰收,农民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本文将对瓜类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病害防治措施1. 清理杂草:瓜类作物生长期间,要及时清理周围的杂草,保持地面整洁,减少病害的滋生和传播。
2. 合理施肥:瓜类作物的健康生长需要合理的营养供应。
在施肥过程中,要遵循科学、精细化的原则,根据土壤状况和作物需求合理施用肥料,避免过度施肥导致病虫害的滋生。
3.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品种是预防瓜类病害的重要手段。
根据当地气候和病害的流行情况,选择具有一定抗病性的品种进行种植,以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4. 增强免疫力:通过增强瓜类作物的免疫力,可以有效地防治病害。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可以利用生物农药、植物提取物等方式增强作物的抵抗力,从而减少病害的侵害。
二、虫害防治措施1. 防治蚜虫:蚜虫是瓜类作物上常见的害虫。
为了防治蚜虫,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的综合手段。
比如,引入捕食性昆虫来控制蚜虫数量,使用低毒、高效的杀虫剂喷洒瓜农地等。
2. 防治白粉虱:白粉虱是导致瓜类叶片发生黄化、干枯的重要害虫。
防治白粉虱的方法主要包括黏虫板、化学药剂喷洒、轮作、土壤消毒等。
3. 防治番茄红蜘蛛:番茄红蜘蛛是危害瓜类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
通过合理的灌溉管理、保持生态平衡、加强田间巡查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番茄红蜘蛛的危害。
4. 防治瓜幼虫:瓜幼虫是导致瓜果被蛀的重要害虫。
为了防治瓜幼虫,可以使用虫灯、化学药剂、幼虫捕捉器等手段进行综合控制。
除了上述措施外,还应注意定期巡查瓜农地,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情况。
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还需要加强科普宣传,提高瓜农的防治意识和技术水平。
总结起来,瓜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包括病害防治和虫害防治两方面。
通过清理杂草、合理施肥、选择抗病品种和增强免疫力等手段,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瓜类作物的病害。
瓜类蔬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症状
防治
(一)黄瓜霜霉病
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2)加强水肥管理 。 (3)生态防治 创造利于黄瓜生长,不利病害发生的 条件,达到抑制病害、增产增收的目的。当温度达28℃ 时,小放风,32℃时大放风,使最高温度低于35℃。下 午大放风,温度控制在20~25℃,相对湿度60~70%,到 半夜温度控制在13℃。若晚上大气最低温度12℃以上,则 可整夜放风。 (4)药剂防治 发病前可选用5%百菌清粉尘,每 667m21kg,每9~10d喷1次,或45%百菌清烟剂,每 667m2250kg,每7~9d熏1次。发病初期选用25%甲霜灵500倍 液、40%乙磷铝250倍液、64%杀毒矾400倍液、48%瑞毒 锰锌500倍液喷雾。
(五)黄瓜疫病
症
状
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 始发病,初为暗绿色水渍状的 斑点,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 形,空气潮湿,病害发展快, 常出现全叶腐烂。干燥时病部 青白色,易破裂。瓜条染病, 初为水渍状凹陷斑,很快扩展 至全果,病部皱缩呈暗绿色软 腐,表面长有灰白色稀疏霉状 物,最后病果迅速腐烂。
(五)黄瓜疫病
3、细弱苗
症状表现:西瓜幼苗的子叶、真叶小、叶片色淡 皱缩,茎杆细弱。
发生原因:(1)育苗条件差,根系发育不良。 (2)缺肥。
防治措施:(1)改善育苗条件,采用营养钵温 室育苗。(2)营养土配置时,每立方表土加入充 分腐熟的有机肥50千克、三元素复合肥250g。(3) 适时喷施叶面肥,每隔7天喷一次0.2%的磷酸二氢 钾。
(六)瓜类炭疽病
黄瓜和甜瓜叶部受害后,在叶片上初出现水渍 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为近圆形病斑,红褐色, 外围晕圈黄色。病斑多时互相愈合成不规则的 大斑块,其上并长出许多小黑点,潮湿时溢出 粉红色的粘质物。病部如环绕蔓或叶柄一周, 则蔓、叶枯死。黄瓜接近成熟的果实被害时, 初呈现淡绿色水渍状的斑点,很快变为黑褐色, 并逐渐扩大,凹陷,中部颜色较深,上长有许 多小黑点。发病果实常弯曲变形。甜瓜成熟果 上的病斑较大,显著凹陷和开裂,常生粉红色 的粘质物。
瓜类病虫害防治

瓜类病虫害防治瓜类作为一类重要的农作物,常常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病虫害严重影响瓜类的产量和质量,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
因此,瓜类病虫害的防治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瓜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病虫害的种类:- 瓜类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等。
- 瓜类常见的虫害有黄色华蛾、甜菜夜蛾、粉虱等。
2. 研究病虫害的生活习性:- 研究病虫害的生活习性,有助于制定对策。
比如,了解害虫的繁殖周期和孳生条件,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防治。
- 研究害虫的寄主范围和危害程度,可以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3. 预防措施:- 做好瓜类的田间管理工作,保持良好的田园环境。
注意杂草清除和田间灌溉。
- 加强瓜类的育苗工作,选择健壮的苗种。
可以使用种子处理剂,提高种子的抗病虫害能力。
- 采用轮作制度,避免连作造成病虫害的积累。
- 清除瓜田周边的积水和杂草,减少害虫的滋生源。
- 配置合适的防治剂,进行病虫害的喷药。
4. 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可以使用天敌和寄生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比如,可以引入天敌放飞,控制飞蝇的数量。
- 化学防治:选择合适的农药,并按照说明进行使用。
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 基因改良:通过基因改良,培育抗病虫害的品种。
这是一种长期的解决方案,需要科技的支持。
- 转基因技术:使用转基因技术,向瓜类中导入抗虫基因,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
5. 防治后的监测工作:- 防治病虫害后,要及时进行监测,观察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并进行防治效果的评估。
- 如果发现新的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避免病虫害的扩散。
- 同时要记录防治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和剂量,以便下次的防治工作参考。
总之,瓜类病虫害防治是一个复杂而且长期的工作。
瓜农们应该加强病虫害的研究和观察,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
只有保护好瓜类作物,才能保障农民的收益和国家的粮食安全。
瓜类病虫害介绍及防治

瓜类病虫害介绍及防治引言瓜类是一类重要的蔬果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瓜类病虫害是限制瓜类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了瓜类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对瓜类病虫害进行介绍,并提供一些防治措施,以帮助农民更好地保护瓜类作物。
瓜类病害白粉病白粉病是瓜类中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侵袭瓜叶和果实,造成叶片变黄、枯死、果实变形等症状。
防治措施包括使用抗病品种、合理植株间距、及时清除病残体等。
灰霉病灰霉病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瓜类病害,常造成果实腐烂、褐变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保持通风透气、定期清除病残体、使用抗病品种等。
疮痂病疮痂病是瓜类中常见的细菌性病害,主要侵袭果实,导致果实表面出现病斑、溃烂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灭菌种子、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残体等措施。
瓜类虫害蚜虫蚜虫是瓜类中常见的害虫之一,吸食瓜类植物的汁液,导致叶片变黄、卷曲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使用昆虫捕捉器、采用生物防治等。
绿豆象绿豆象是导致瓜类果实腐烂的重要害虫,其幼虫在果实内造成伤害,引发果实腐烂。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进行绿豆象种群监测、定期清除病残体、使用生物防治等。
瓜蝇瓜蝇是瓜果类作物的重要害虫,其幼虫在果肉中钻孔造成果实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使用黄板诱捕器、覆盖保护网、进行定期监测等。
综合防治措施做好田间管理,保持土壤肥沃、通风透气。
选择抗病虫品种,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的初期阶段。
合理施肥,提高植物抵抗力。
进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等环境友好的方法。
瓜类病虫害对瓜类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瓜类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农民应该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包括合理田间管理、选择抗病虫品种、定期巡视等。
只有通过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才能保障瓜类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瓜类蔬菜病虫害特征及防治方法

河南农业2018年第7期(上)(一)症状特点瓜类病毒病因病毒种类不同,症状各有差异。
黄瓜花叶病病毒在黄瓜上引起系统花叶,在西葫芦和南瓜上引起黄化皱缩,在甜瓜上引起黄化,不侵染西瓜。
西瓜花叶病病毒侵染南瓜,叶片呈褪绿黄化、皱缩畸形等症状;在西葫芦上产生黄化皱缩症状;在甜瓜上产生花叶皱缩症状。
(二)发病原因瓜类病毒病是由多种病毒侵染引起,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CMV)、西瓜花叶病毒(WMV)。
病毒通过汁液和蚜虫传播。
(三)防治方法1.实行轮作。
与非瓜类作物轮作3~4 年,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水旱轮作。
2.选用抗病品种。
黄瓜较抗病的品种有长春密刺、早春2号等。
云南黑籽南瓜作砧木嫁接黄瓜可避免茎基部发生疫病。
3.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地势高燥、排灌良好的地块,采用高畦地膜栽培,实施立架吊瓜或瓜底铺草防瓜果接触地面。
4.发现病株、病果及时清除。
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烧毁或深埋。
用25%甲霜灵58%甲霜500倍液,或或64%杀毒矾、350 g 拌细50%多51 ℃温水浸种20 min。
2.轮作。
重病田与非瓜类作物轮作3 年以上。
3.加强培管。
推广高畦地膜栽培,畦面铺稻草或秸秆等;雨季注意清沟排水;温室与大棚栽培要控制湿度,注意通风。
4.初见病株时,注意摘除病叶、病果并深埋。
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随之深翻土壤。
5.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施药防治。
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ZHI WU BAO HU植物保护河南农业2018年第7期(上)ZHI WU BAO HU植物保护施保克乳油3000倍液。
霉层。
(二)发病原因该病由一种低等真菌侵染引起,病菌可能在南方周年种植的黄瓜上越冬,随气流传播。
(三)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
黄瓜较抗病的品种有津杂1号、津研6号、西农58 、宁阳刺瓜、广东全青等。
2.改进栽培措施。
隔离育苗,育苗地远离温室、大棚黄瓜地;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栽种;结瓜前少浇水、勤中耕;结瓜期防止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
瓜类病虫害防治

瓜绢螟
为害特点
幼虫取食叶片和嫩茎,常造成缺刻和孔洞。
防治方法
及时清理残枝败叶,减少虫源;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使用Bt乳剂等生物农药进行喷雾处理。
瓜实蝇
为害特点
成虫产卵于果实内,孵化后的幼虫取食果 肉,导致果实腐烂变质。
VS
防治方法
及时清理烂果,减少虫源;使用4.5%高 效氯氰菊酯乳油进行喷雾处理。
02
瓜类虫害概述
地下害虫
01 02
根蛆
根蛆是瓜类作物常见的地下害虫之一,它们以植物的根部为食,导致 植物生长不良或死亡。根蛆的防治可以通过药剂拌种、土壤处理和化 学防治等方法进行。
蛴螬
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它们在土壤中生活,以植物的根部为食。防治 蛴螬可以通过药剂拌种、土壤处理和诱杀成虫等方法进行。
发展绿色防控技术
总结词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
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 学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降低对环境和生物系统的 负面影响,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06
案例分析
案例一:西瓜枯萎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症状识别
西瓜枯萎病是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在苗期和成株期均 可发生。苗期感染表现为幼苗基部变褐、萎缩、猝倒, 成株期感染则表现为叶片枯萎、茎基部腐烂、植株死亡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瓜类病虫害防治
2023-11-05
目 录
• 瓜类病害概述 • 瓜类虫害概述 • 瓜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 瓜类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 瓜类病虫害防治的实践与建议 • 案例分析
01
瓜类病害概述
真菌性病害
01
02
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瓜类苗期病害
猝倒病
1.茎基部呈现水渍状黄色病斑 ,后缢缩呈线状,倒伏,猝倒 死亡。 2.湿度大时长出一层白色棉絮 状物。 3.生长后期瓜条受害,瓜面出 现水渍状大斑,严重时瓜腐烂 ,有白色絮状物,称绵腐病。
早春温度低、湿度大时利于发病,光照不足,播种过密,幼苗徒长往往发病较重。
瓜类苗期病害
立枯病和猝倒病的区别
根结线虫:
1、侧根和须根较正常增多,并在幼根的须根上形成球形或圆锥形大小 不等的白色根瘤,有的呈念珠状; 2、被害株地上部生长矮小、缓慢、叶色异常,结果少,产量低,甚至 造成植株提早死亡。
防治方案: 可选用聚宝盆4kg/亩、法度2kg/亩或 者扫线宝4kg/亩,主要采用拌土全田 撒施,做好土壤处理。在定植期一个 月后,可选用5%阿维菌素乳油3000 倍进行每株灌根200ml预防。
瓜类苗期病害
防治方法:
1、苗床处理:噁霉灵苗床消毒 2、出苗后管理: 可选捷宝750倍、壮苗1500倍、保地宁3000倍,并配合 好鲜收使用; 或者跟爽1000倍、金发利750倍,并配合优比乐使用。
沤根
幼苗根部呈褐色腐烂,不发新根,幼苗或成株脱落, 引起地上部萎蔫,地上部叶缘枯焦。 土温过低、高湿和光照不足所致的一种生理性病害。 发病后不宜大量追肥,宜薄施,宜控水。 防治方案:喷施跟爽1000倍,或者好鲜收1000倍, 可有效促发新根。
瓜类病虫害介绍及防治
瓜类蔬菜生长发育特性
以果实为食用器官; 喜温、喜光,不耐霜冻,对日长要求不严格; 对土壤适应性较广,但以壤土为佳; 需肥较多,前期以氮为主,产品器官形成期以钾 为主。 需整枝搭架。 主要进行育苗移栽,亦可直播。
瓜类苗期病害
猝倒病、立枯病、 “沤根”(由低温引起的生理 性病害)是蔬菜苗期的主要病害,全国各地大都有 分布,
黄 瓜 霜 霉 病
丝瓜霜霉病
苦瓜霜霉病
瓜类伸蔓期病害
防治策略:注意背面重点喷雾。全期均可发病,成 株后期发病严重。雨后及时用药非常关键。
防治方案: 预防可选用稼尔沃750倍(每亩3桶水)或者德劲1500倍、安翠 1000倍、卓旺3000倍(蔓长大于1米后)。治疗时可选用极典 3000倍、捷宝750倍、科露净750倍、上品1500倍,或者安玛 1500倍、金安玛1500倍、晶玛1500倍、金发利750倍。
1、主要在夜间出来危害; 2、或咬食刚播入的蔬菜种子,或咬食幼苗的根系、子叶及嫩茎,造成出 苗不齐或咬伤幼苗,加重病害传染,严重影响秧苗的培育。
防治方案: 可选瑞功750倍、劲树750 倍,或者锐宁300倍。
瓜类定植期病害
根腐病:
1、发病初期,个别支根和须根感病,并向主根扩展; 2、在中午前后光照强、蒸发量大时,上部叶片才出现萎蔫, 但夜间又能恢复。病情严重时,夜间也不能再恢复; 3、根皮变褐,并与髓部分离,最后全株死亡。
瓜类苗期病害
瓜类猝倒病、立枯病
黄瓜猝倒病
黄
瓜
立
枯
病
6
瓜类苗期病害
立枯病:幼苗出苗后即可受害,尤以中后期为重,病苗基部变褐色,
后病部收缩细缢,茎叶萎垂枯死。稍大病苗发病初期白天萎蔫,夜 间恢复,当病斑绕茎一周时,幼苗逐渐枯死,,叶片萎蔫不能复 原,直至直立枯死,病斑初呈椭圆形暗褐色,具有同心轮纹及淡 褐色蛛丝状霉,后期形成菌核,是与猝倒病区别的又一重要特征。
瓜类定植期病害
枯萎病:
1、发病幼苗子叶无光泽,暗绿色,变黄,最后枯死; 2、主蔓先出现暗绿色纵纹,后发展为黄褐色纵裂,纵剖病茎维管束 变为黄褐色,有时病部溢出少量红褐色胶质物; 3、成株发病时,一侧或基部叶片边缘变黄,严重时遍及全株,致使 整株枯死。
防治方案:枯萎病必须以前期预防为主,发病后没有特效药剂,并 清除已发病植株,防治扩散传播。
瓜类苗期病害
苗期急性炭疽病
1.在子叶边缘出现半椭圆形淡褐色病斑,上有橙黄色点状胶质物 2.茎部发病,近地面基部变黄褐色,渐溢缩,后折倒。
防治方案: 可选纯百托悬浮剂500倍、 或者瑞托500倍等甲基硫菌 灵类成分预防,不可选用咪 鲜胺、三唑类及普通代森锰 锌类药剂,有药害风险。
瓜类苗期虫害
地下害虫:
发生特点:一般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发病,5月进入发病盛期, 其发生与气候条件关系很大。 要以预防为主,同时注意地下害 虫的防治。
防治方案:1.苗床土壤消毒,可选药剂壮苗1500倍、保地宁3000倍 , 或者正原1000倍喷透苗床;2.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恶霉灵或者多 菌灵喷淋。可选药剂壮苗1500倍+科贝750倍,或者跟爽1000倍+晶 白多菌灵500倍喷雾或者淋根。
1、立枯病:顾名思义站立枯死。在根部出现溢缩,话句话说就是根 部1-2厘米处根部细了一节,小叶子是有不同程度的萎蔫。立枯病不 产生絮状白霉。 2、猝倒病:就是突然跌倒,它也是根部病害的一种,但是它的根部 不会出现溢缩。这也是二者的重要区别之一,另外就是猝倒病变现小 苗的叶子并没有萎蔫。(区别之二)病残体及周围床土上可生一层絮 状白霉(区别之三)
瓜类伸蔓期病害
瓜类霜霉病
➢ 症状:发病初期在病株叶背产生水渍状、浅绿色斑点,扩大后
受叶脉限制呈多角状。潮湿时,叶背部病斑长出黑色的霉,严重时 病斑布满叶片,使叶片很快变黄干枯。春黄瓜四月下旬、五月上旬 始发,五月中旬盛发。 • 霜霉病叶背面,这是关键,在高湿度环境下,也背面能看到黑色
的霉层,这也是有人管霜霉病叫做“黑毛病”的原因,但如果温 室环境比较干,就看不到这么后的黑毛了。角斑病是绝对不会有 的。
瓜类定植期虫害
蚜虫:
1、以成虫及若虫在叶背和嫩茎上吸食植物汁液; 2、瓜苗嫩叶及生长点被害后,叶片卷缩,瓜苗萎 蔫,甚至枯死; 3、老叶受害,提前枯落,缩短结瓜期,造成减产 。
防治方案: 可选用惊世1500倍、 标冠3000倍、索飞 750倍或者金高猛 3000倍、万马750倍、 飞迪750倍
瓜类定植期虫害
可选药剂:1.苗床土壤消毒,可选药剂壮苗1500倍、保地宁3000倍 , 或者正原1000倍喷透苗床;2.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恶霉灵或者多 菌灵,配合中生菌素一起喷淋。可选药剂壮苗1500倍+科贝750倍、 壮苗1500倍+佳作/佳爽1500倍,或者跟爽1000倍+势赢1500倍或者 晶白多菌灵500倍喷雾或者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