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中的化学 知识点
海水成份简表

海水成份简表
海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水源之一,其成份复杂多样,涵盖了丰富的矿物质和生
物元素。
本文将针对海水的主要成份进行简要介绍,以增进对海水的了解。
主要成份
1.水: 海水中的主要成份,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比例,是所有其他成份的
基础。
2.盐: 海水中含有多种盐类,主要是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钠
等,使海水变得咸味。
3.氧: 海水中溶解了氧气,为海洋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氧气。
4.二氧化碳: 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平
衡,同时也影响着海水的酸碱性。
5.硫酸根离子: 海水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形成硫酸盐,参与了海水的化
学反应过程。
6.镁、钙、钾等元素: 海水中还包含大量的镁、钙、钾等元素,对海洋
生物生长、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7.微量元素: 海水中还含有锌、锰、铁、铜等微量元素,虽然含量很少,
但对生物体系也至关重要。
海水成份的变化
海水成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季节、气候、地理位置等,因此海水的成份
在不同地区和时间会有所不同。
有些地区的海水中含有更多的盐类,有些地区则含有更多的微量元素。
此外,人类的活动也对海水的成份产生了影响,如海水污染、海水生产淡水等,都会对海水的成份造成一定的改变。
结语
海水是地球上宝贵的水资源之一,其复杂多样的成份对地球生态系统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海水的成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海洋环境,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海洋化学资源 海水中的化学

(2)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注意事项 ①不直接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原因: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较__低______ ,且_杂_质______较多,需要进行富集和提纯。 ②选择石灰乳作沉淀剂的原因:石灰乳易得,成本较__低______。
探究点一 海水中的物质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从海水中提取MgCl2时,经历了“MgCl2 → Mg(OH)2 → MgCl2” 的转化过程,请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5)交流评价: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你认为应对实验装
置做哪些改进?
将小试管放入冷水中(或改用冷凝管进行蒸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水淡化的方法
渗透
(1)膜法:又称为反________法。
闪急
探究点三 海水淡化
[情景展示1] 工人师傅用稀盐酸除铁锈: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海洋化学资源
问题导学
新知学习
知识点一 海水中的物质
1.海水中的物质 (1)海水中最多的离子是__氯__离_子___。 (2)海水中最多的金属离子是__钠_离__子___。 (3)海水中最多的物质是___水_____。 (4)海水中溶解的最多的盐是_氯_化__钠__,每1000 g海水中含有大 约__3_5_____g盐。
核心一 海水中的物质
例1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目前世界上生产的镁60%来自于海 水。分离出食盐的海水称作苦卤水,其中含有丰富的MgCl2。 工业上以苦卤水为原料制取金属镁的流程如下:
图8-1-3
(1)写出沉淀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 __C_a_(O__H_)2_+_M__g_C_l2_=_=_=M__g_(O_H__)2_↓+_,Ca_C_l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Y与Z反应后的产物溶于水可得X溶液,从而实现了Y的循环利用 ,则Z的化学式为_H__2 _____,X溶液的名称是稀_盐_酸______。 (3)烘干后得到的MgCl2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C_a_C_l_2 ___。
海水成分恒定成分表是什么东西

海水成分恒定成分表是什么东西
海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液态物质之一,其成分复杂多样。
海水中存在着各种元
素和化合物,而这些成分的含量可以通过海水成分恒定成分表来了解。
海水成分恒定成分表记录了海水中各种主要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及其变化范围。
主要成分
1.盐类:海水中含有各种盐类物质,包括氯化钠、硫酸镁、硫酸钙等。
这些盐类物质是海水的主要成分之一,占据了海水总质量的大部分。
2.微量元素:海水中还含有各种微量元素,如铁、锌、锰等。
这些微
量元素虽然含量很少,但对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生存起着重要的作用。
含量变化
海水成分恒定成分表中记录的各种成分的含量会随着地理位置、季节、气候等
因素而有所变化。
一般来说,不同海域的海水成分会存在一定差异,而同一海域内的海水成分在不同季节也会发生一定变化。
应用价值
海水成分恒定成分表对于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
析海水成分恒定成分表的数据,可以了解海水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分布规律,为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在环境监测、海洋污染防治、海水淡化处理等方面,海水成分恒定成分表也扮
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监测海水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海洋环境问题,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海水成分恒定成分表是一种重要的参考工具,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
海水成分的变化规律,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洋环境、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人类和地球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九年级化学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生环境,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海水。
海水中包含了各种化学成分,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九年级化学中,我们学习了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本文将围绕这些知识点展开讨论。
1. 海水的物理性质海水是一种混合物,其中包含了多种物理性质。
首先是海水的颜色,它通常为蓝绿色。
这是因为海水吸收了红色和橙色的光线,而反射了蓝色和绿色的光线。
此外,海水的深度对色彩的呈现也有影响。
水深越浅,颜色越明亮;水深越深,则颜色越暗淡。
其次是海水的密度。
海水的密度比淡水高,这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各种盐类和矿物质。
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的密度也逐渐增加。
这对生物在不同深度的海水中生存和繁衍都有很大的影响。
最后是海水的盐度。
海水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其中以氯化钠的含量最大。
盐度的浓度会影响海水的密度和温度,从而对海洋环境和生物产生影响。
2. 海水中的离子和淡水相比,海水中含有更多的离子和化学物质。
其中最重要的是氯化物、钠离子、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这些离子在海洋环境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氯化物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离子。
它们来自海洋中的多种化合物,如氯化钠和氯化镁等。
氯化物能保持海水的电解质平衡,同时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也有贡献。
钠离子是海水中第二多的离子。
它们和氯化离子一样,来自多种化合物,特别是氯化钠。
钠离子在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肌肉和神经系统正常运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硫酸根离子是来自硫酸的离子。
它们在海洋环境中起到了稳定盐度和pH值的重要作用。
同时,硫酸根离子还参与了海洋环境中的多种化学反应,如钙离子的沉淀等。
碳酸根离子则是海洋环境中最重要的电解质之一。
它们在碳酸盐循环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碳酸循环是地球上最大的自然平衡之一,通过生物和非生物过程,使得地球上的海洋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得到平衡。
3. 海水的影响海洋中的化学物质和离子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首先,海洋中的氯化物、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都能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一、海洋化学资源1、海水中的物质(1)海水由96.5%的水和3.5%的溶解的盐组成。
①海水中主要有4种金属离子(Na+、Mg2+、Ca2+、K+)和2种酸根离子(Cl-、SO42-)。
当把海水蒸干时,任一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都可以结合构成一种盐,故海水中主要的盐有:Na2SO4、 NaCl、MgSO4、MgCl、CaSO4、CaCl、K2SO4、KCl。
②海水之最:含量最多的金属离子:Na+,含量最多的非金属离子或酸根离子:Cl-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Na海水盐分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Cl。
(2)海水制镁Ⅰ.流程:Ⅱ.化学方程式:①MaCl2+Ca(OH)2=Mg(OH)2↓+CaCl2②Mg(OH)2+2HCl=2H2O+MgCl2③MgCl2通电Mg+Cl2↑注意:①海水中原本就有氯化镁,为什么要先加石灰乳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加盐酸得到氯化镁呢?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很低,要想得到它,首先要设法使之富集。
提取镁时,如果直接以海水为原料,则将其中的氯化镁转化为沉淀的过程就是为了使镁元素富集;如果以卤水为原料,则在海水晒盐阶段就经过了一次富集,转化为沉淀的目的即可使镁元素进一步富集,又可除去其中的氯化钠等杂质。
②从海水中提取镁时,选择石灰乳做沉淀剂的原因是什么?因为石灰乳价廉易得,大海中富含贝壳,它们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可就地取材通过大海制得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高温CaO+CO2↑、CaO+H2O=Ca(OH)22、海底矿物(1)可燃冰①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固体——极易燃烧②形成:由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
③优点: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同等条件下的煤或石油产生的热量多得多。
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
注意:①纯净的天然气水合物呈白色,形似白雪,可以像固体酒精一样直接被点燃,被形象的称为“可燃冰”。
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

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一、海水中的物质石灰乳盐酸通电①②③①MgCl2+CaOH2=MgOH2+CaCl2②MgOH2+2HCl= MgCl2+2H2O③MgCl2通电Mg+Cl2↑二、海底矿物煤、石油、天然气、1、化石燃料: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2、金属矿物:“锰结核”锰、铁、镍、铜、钴、钛等20多种金属三、海水淡化蒸馏法:多级闪急蒸馏法:减压下,水的沸点降低,产生瞬间蒸发;海水淡化结晶法膜法第二节海水“晒盐”三、粗盐的提纯学生实验中讲过过滤固体不溶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蒸发溶剂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结晶固体溶于液体冷却热饱和溶液即降温结晶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如硝酸钾第三节海水“制碱”一、氨碱法制纯碱22 NaHCO3△Na2CO3+ CO2↑+H2O1、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用途:2、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用途一定得看噢用途:二、纯碱的性质1、纯碱的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的的作用纯碱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证明溶液呈碱性;2、与酸的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用于检验碳酸根离子Na2CO3+H2SO4=Na2SO4+H2O+CO2↑实例:检验一瓶无色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取无色溶液少许注入试管,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证明原溶液中含有碳酸根;3、与氢氧化钙的反应CaOH2+ Na2CO3= CaCO3↓+2NaOH 工业制氢氧化钠4、与氯化钡的反应Na2CO3+BaCl2=2NaCl+BaCO3↓2、盐的溶解性钾、钠、硝酸、铵盐溶盐酸盐中银不溶氯化银不溶于水碳酸盐溶钾、钠、铵硫酸盐中钡不溶硫酸钡不溶于水碱中钾、钠、钡、钙溶3、盐的性质1、与指示剂的的作用纯碱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证明溶液呈碱性2、盐+金属——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①化学方程式Fe+ CuSO4= FeSO4+Cu现象:铁的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Cu+2 AgNO3=2Ag+ CuNO32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a、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置换出来b、这里的盐必须为盐溶液c、K Ca Na除外③波尔多液为什么不能用铁桶来盛波尔多液的成分为氢氧化钙和硫酸铜Fe+ CuSO4= FeSO4+Cu3、盐+酸——另一种酸+另一种盐①化学方程式2HCl+Na2CO3=2NaCl+H2O+CO2↑用于检验碳酸根离子HCl+AgNO3=AgCl↓+HNO3用于检验氯离子H2SO4+BaCl2=BaSO4↓+2HCl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②实例:检验一瓶无色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取无色溶液少许注入试管,向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氯化钡,然后滴入稀硝酸,如果产生的沉淀不溶解,证明原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硫酸根离子;4、盐+碱——另一种碱+另一种盐盐和碱要反应:反应物必须溶于水,生成物必须有沉淀、气体、水生成CaOH2+ Na2CO3= CaCO3↓+2NaOH 工业制氢氧化钠CaOH2+CuSO4=CuOH2↓+ CaSO4现象:产生蓝色沉淀2NaOH+ CuSO4= CuOH2↓+Na2 SO4现象:产生蓝色沉淀3NaOH+ FeCl3=FeOH3↓+3NaCl现象:产生红褐色沉淀5、盐+盐——另外两种新盐盐和盐要反应:反应物必须溶于水,生成物必须有沉淀、气体、水生成Na2SO4+BaCl2= BaSO4↓+2NaCl NaCl+ AgNO3= AgCl↓+NaNO3。
九年级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

九年级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海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水源之一,它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其中包含了多种重要的化学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学生需要了解的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海洋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一、盐度和溶解度海水的盐度是指水中所含盐分的含量,一般使用"盐度‰"来表示,即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盐分质量。
海水中主要溶解的盐类有氯化钠、硫酸镁、硫酸钠等。
九年级学生需要了解海水中盐度的测量方法以及盐度对水中物质溶解度的影响。
二、酸碱性质海水是碱性的,其酸碱性主要由水中的溶解氧、二氧化碳等物质决定。
九年级学生需要了解海水中酸碱性的测定方法,以及海水环境中酸碱性对生物生长和物质溶解的影响。
三、海水中的气体海水中主要溶解的气体有氧气、二氧化碳等。
氧气是海洋生物呼吸的重要气体,二氧化碳则参与了海水的酸碱平衡。
九年级学生需要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海水中的溶解度,以及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四、海水中的微量元素除盐分外,海水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包括铁、锌、铜等。
这些微量元素对海洋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具有重要的影响。
九年级学生需要了解海水中微量元素的来源、浓度以及它们在海洋食物链中的传递规律。
五、海水中的有机物海水中的有机物主要包括腐植酸、蛋白质等,它们来源于海洋生物的代谢产物和悬浮颗粒物的降解。
九年级学生需要了解海水中有机物的组成和分解过程,以及有机物对水的营养状况和光照条件的影响。
六、海水的污染海洋环境面临着来自各种人为活动的污染威胁,如工业废水、农业排放和海洋交通等。
九年级学生需要了解海洋污染的原因和分类,以及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七、海水的利用海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九年级学生需要了解海水的利用方式,如海水淡化、海洋石油开采和海洋能源利用等,以及这些利用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综上所述,九年级学生应该了解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包括盐度和溶解度、酸碱性质、气体、微量元素、有机物、污染和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高考化学专题九海水中的化学

专题九海水中的化学元素一、海水——化学元素宝库1.海水中的元素微量元素:锂、碘、铀。
常量元素(在每升海水中的含量均大于1mg):氯、钠、镁、硫、钙、钾、碳、锶、溴、硼、氟。
说明:常量元素的总量占海水所溶解物质总量的99.9%。
溴被人们称为“海洋元素”,因为地球上99%以上的溴都蕴藏在大海中。
2.氯化钠、锂、碘、铀的重要用途氯化钠:食用、生理盐水、化工原料锂:热核反应的重要材料之一,是锂电池、特种合金等的原料之一。
碘:碘酒消毒,人体必需元素铀:核燃料3.氯碱工业(1)概念: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制取NaOH、Cl2和H2,并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称为氯碱工业。
(2)原料:饱和食盐水(3)原理:2NaCl + 2H2O 电解2NaOH + Cl2↑+ H2↑(4 ) 设备: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槽例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晒盐”原理的是A.蒸馏B.蒸发C.过滤D.搅拌例2:医生建议患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多食海带,这是由于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缺乏病是目前已知的导致人类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
为解决这一全国性的问题,我国已经开始实施“智力工程”,最经济的可行措施是。
二、镁和海水提镁1. 海水提镁的方法(1)海水提镁的3个环节:①碱的制取——贝壳高温分解产生CaO,再与水反应得碱。
②Mg2+的浓缩——海水加碱,得氢氧化镁沉淀,将沉淀分离出来,再加盐酸,得到浓的MgCl2溶液。
③Mg的制取——MgCl2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干燥,得到MgCl2固体,电解熔融的MgCl2得到Mg。
(2)相关化学(或离子)方程式:①CaCO3高温CaO+CO2↑;CaO+H2O=Ca(OH)2②Mg2++2OH-=Mg(OH)2↓;Mg(OH)2+2H+=Mg2++2H2O③MgCl2通电Mg+Cl2↑2.镁的性质(1)物理性质: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小于水,熔点较低,硬度较小,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与其他金属易构成性能优良的合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一、海洋化学资源1、海水中的物质(1)海水由96.5%的水和3.5%的溶解的盐组成。
①海水中主要有4种金属离子(Na+、Mg2+、Ca2+、K+)和2种酸根离子(Cl-、SO42-)。
当把海水蒸干时,任一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都可以结合构成一种盐,故海水中主要的盐有:Na2SO4、NaCl、MgSO4、MgCl、CaSO4、CaCl、K2SO4、KCl。
②海水之最:含量最多的金属离子:Na+,含量最多的非金属离子或酸根离子:Cl-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Na海水盐分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Cl。
(2)海水制镁Ⅰ.流程:Ⅱ.化学方程式:①MaCl2+Ca(OH)2=Mg(OH)2↓+CaCl2②Mg(OH)2+2HCl=2H2O+MgCl2③MgCl2通电Mg+Cl2↑注意:①海水中原本就有氯化镁,为什么要先加石灰乳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加盐酸得到氯化镁呢?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很低,要想得到它,首先要设法使之富集。
提取镁时,如果直接以海水为原料,则将其中的氯化镁转化为沉淀的过程就是为了使镁元素富集;如果以卤水为原料,则在海水晒盐阶段就经过了一次富集,转化为沉淀的目的即可使镁元素进一步富集,又可除去其中的氯化钠等杂质。
②从海水中提取镁时,选择石灰乳做沉淀剂的原因是什么?因为石灰乳价廉易得,大海中富含贝壳,它们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可就地取材通过大海制得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高温CaO+CO2↑、CaO+H2O=Ca(OH)22、海底矿物(1)可燃冰①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固体——极易燃烧②形成:由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
③优点: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同等条件下的煤或石油产生的热量多得多。
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
注意:①纯净的天然气水合物呈白色,形似白雪,可以像固体酒精一样直接被点燃,被形象的称为“可燃冰”。
②人类开采可燃冰,面临着许多问题:A.收集海水中的气体十分困难,可燃冰在海底大面积分,其分解出来的甲烷很难聚集在某一地区内收集,而且一离开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发生喷井意外。
B.甲烷的温室效应很强,若处理不当,分解出来可能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而引发海底塌方,甚至导致大规模海啸,带来灾难性后果。
因此,可燃冰也是一种存在安全隐患的能源。
(2)锰结核①海底还蕴藏着一种含有多种金属的矿物——多金属结核,也称:锰结核(含锰最多)。
②锰结核含有锰、铁、镍、铜、钴和钛等20多种金属元素,多金属结核的全球总储量在30000亿吨以上。
3、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指的是与海水水体本身有着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
①海洋资源:化学资源(溶解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工业用冷却水源、食盐等各种盐类、淡水、溴)矿产资源(滨海、大陆架及深海海底所蕴藏的矿产资源——滨海砂矿:富含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大陆架:石油、天然气、煤、硫、磷,金属矿产;海盆:深海锰结核。
)动力资源(海水波浪、潮汐及海流所产生的能量、贮存的热量——潮汐发电、波浪发电)生物资源(海水中生存的生物——鱼、虾、贝、藻)②海洋污染:陆源污染、海上污染。
③防止污染措施:海洋环境立法、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提高消除污染的技术水平等。
注意: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要保护海洋过度索取会遭到海洋的报复。
4、海水淡化(1)蒸馏法淡化海水Ⅰ.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Ⅱ.实验现象:加热后大试管中的海水沸腾,小试管中有少量无色液体;向小试管的冷凝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无白色沉淀产生。
Ⅲ.注意事项:①实验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才能使用;②玻璃导管尽量长些(延长水蒸气在导管中的滞留时间,有利于热的水蒸气冷凝);③为防止暴沸,可在大试管中加几粒沸石或碎瓷片;④试管中的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Ⅳ.实验结论:采用蒸馏的方法可除去海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得到淡水。
Ⅴ.注意:①蒸馏是通过加热蒸发而将液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是分离液体混合物的一种方法。
(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过滤、结晶、蒸馏)②NaCl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Cl+AgNO3=AgCl↓+NaNO3向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产生白色沉淀,是检验溶液中有无Cl-的常用方法。
(2)世界范围内海水淡化能做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主要方法:①膜法——反渗透法(利用的是渗透压的原理)②热法——低温多效蒸馏法、多级闪急蒸馏法二、海水“晒盐”1、粗盐提纯(实际问题):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如Na2SO4、CaCl2、MgCl2等)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必须对其进行分离和提纯,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
(1)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①方法:将粗盐晶体溶解在水中,过滤除去不溶物,再通过蒸发结晶得到比较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②步骤:溶解→过滤→蒸发(2)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粗盐中可溶性杂质主要有Na2SO4、CaCl2、MgCl2。
①方法:加入过量的BaCl2可除去Na2SO4,加入过量的NaOH可除去MgCl2,加入过量的Na2CO3可除去CaCl2和过量的BaCl2,然后进行过滤把沉淀除去,再加入适量的盐酸,将溶液的pH调为7,除去多余的Na2CO3和NaOH。
②原理:Na2SO4+BaCl2=BaSO4↓+2NaCl、MgCl2+2NaOH=Mg(OH)2↓+2NaCl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Na2CO3+2HCl=2NaCl+H2O+CO2↑、NaOH+HCl=NaCl+H2O注意:Ⅰ.所用试剂都是过量的:每滴加一滴试剂,都要观察一次现象,看沉淀是否继续增加。
若有沉淀增加,则需继续滴加试剂;若不再有沉淀增加,则停止滴加试剂。
故最后一滴试剂不参加反应,所以所用试剂都是过量的。
Ⅱ.除杂质时所加试剂的顺序要求是:①Na2CO3必须在BaCl2之后加入,目的:除去过量的Ba2+。
②过滤之后加HCl,目的:除去过量的CO32-和OH-。
③除以上两点要求外,其它试剂顺序可调整。
如:BaCl2、NaOH、Na2CO3、过滤、HCl;或BaCl2、Na2CO3、NaOH、过滤、HCl;或NaOH、BaCl2、Na2CO3、过滤、HCl。
2、食盐的用途①工业:制造烧碱、纯碱、氮气、盐酸、化学肥料、塑料、合成橡胶、染料等。
②生活:用作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
③医疗:生理盐水是使用氯化钠配制的。
④农业:用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选种。
三、海水“制碱”1、氨碱法质纯碱Ⅰ.Ⅱ.媒介:氨Ⅲ.原理: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然后在加压的条件下向氨盐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由于碳酸氢钠在该状态下溶解度小,呈晶体析出,过滤得到NaHCO3固体,NaHCO3不稳定,受热后会分解成Na2CO3、H2O和CO2,因此给NaHCO3加热就可得到Na2CO3。
Ⅳ.相关反应化学方程式:①NaCl+NH3+CO2+H2O=NaHCO3+NH4Cl②2NaHCO3△Na2CO3+H2O+CO2↑NH4Cl的处理:2NH4Cl+Ca(OH)2△CaCl2+2H2O+2NH3↑Ⅴ.优缺点优点:①原料易得、便宜。
②CO2和NH3可回收使用,能连续生产。
缺点:①食盐利用率不高。
②回收NH3时产生大量污染环境的CaCl2。
2、侯氏制碱法(联合制碱法)优点:①食盐利用率高。
②产生两种有用产物NH4Cl和Na2CO3,不产生污染环境的CaCl2。
3、纯碱的性质(1)物理性质: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①与指示剂的作用——纯碱溶于水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注意:A.碳酸钠属于盐而不属于碱,它的水溶液呈碱性,是因为它能与水反应生成很少量的氢氧化钠。
B.盐类物质的水溶液有的呈中性如NaCl,有的呈碱性如Na2CO3,有的呈酸性如CuSO4。
C.家庭中利用纯碱溶液显碱性的性质除去油污。
②与Ca(OH)2反应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2NaOH+CaCO3↓注意:A.工业制烧碱的方法就是利用上述反应。
B.制取碱类物质原理:选取含有相应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的盐类物质的溶液与氢氧化钠等可溶性碱反应。
如氢氧化铜的制取可用:CuSO4+2NaOH=Cu(OH)2↓+Na2SO4③与酸(HCl、H2SO4)反应现象: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H2SO4=Na2SO4+H2O+CO2↑注意:Na2CO3和NaHCO3都能与酸(HCl、H2SO4)反应产生CO2,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CO32-或HCO3-的方法为:A.试剂: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待测样品。
B.操作方法:取待测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待测样品中含有CO32-或HCO3-。
④与某些盐(如BaCl2、CaCl2)反应现象:生成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Na2CO3+BaCl2=BaCO3↓+2NaClNa2CO3+CaCl2=CaCO3↓+2NaCl4、盐的性质①盐+酸→新盐+新酸条件:反应物——盐可溶或难溶,酸必须可溶;生成物——必须有气体、沉淀或水。
例如:Na2CO3+2HCl=2NaCl+H2O+CO2↑、CaCO3+2HCl=CaCl2+H2O+CO2↑AgNO3+HCl=AgCl↓+HNO3、BaCl2+H2SO4=BaSO4↓+2HCl注意:氯化银(AgCl)和硫酸钡(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②盐+碱→新盐+新碱条件:反应物——盐与碱都必须溶于水;生成物——必须有气体、沉淀或水。
例如:Na2CO3+Ca(OH)2=CaCO3↓+2NaOH、CuSO4+2NaOH=Na2SO4+Cu(OH)2↓③盐+盐→新盐+新盐条件:反应物——的两种盐必须都溶于水;生成物——必须有沉淀。
例如:Na2SO4+Ba(NO3)2=2NaNO3+BaSO4↓、NaCl+AgNO3=AgCl↓+NaNO3、K2CO3+CaCl2=CaCO3↓+2KCl④盐+金属→新盐+新金属例如:Fe+CuSO4=Cu+FeSO45、复分解反应①定义: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属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②条件:生成物中至少有沉淀、气体、水中的一种时,复分解反应才会发生。
(碱+盐和盐+盐的反应中,反应物都必须可溶)③特点: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