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线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电镀作业指导书

电镀作业指导书

电镀作业指导书1. 介绍电镀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金属覆盖层,提高其耐腐蚀性、硬度和美观度。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电镀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要求,确保作业过程安全、高效。

2. 准备工作2.1 确保操作场所通风良好,排除火源和易燃物。

2.2 确保操作人员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

2.3 检查电镀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电源安全可靠。

3. 材料准备3.1 选择适合的电镀液,根据被处理金属的种类和要求确定电镀液的成分和浓度。

3.2 准备电镀液所需的化学品和添加剂,确保其质量合格。

3.3 准备金属工件,确保其表面清洁、无油污和杂质。

4. 作业步骤4.1 清洗工件4.1.1 将金属工件浸泡在去油剂中,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4.1.2 用清水冲洗工件,确保去油彻底。

4.1.3 将工件浸泡在酸性溶液中,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和污垢。

4.1.4 再次用清水冲洗工件,确保酸性溶液完全清除。

4.2 预处理4.2.1 将工件浸泡在活化剂中,提高其表面的活性和粗糙度。

4.2.2 再次用清水冲洗工件,确保活化剂完全清除。

4.3 电镀4.3.1 将工件悬挂在电镀槽中,确保与阳极连接。

4.3.2 调节电镀槽中的电流密度和温度,根据工件的尺寸和要求确定合适的数值。

4.3.3 将电镀液倒入电镀槽,确保液位覆盖工件表面。

4.3.4 开启电源,开始电镀过程,根据工件的要求设定电镀时间。

4.4 后处理4.4.1 关闭电源,取出电镀好的工件。

4.4.2 用清水冲洗工件,确保电镀液完全清除。

4.4.3 将工件浸泡在防锈剂中,提高其耐腐蚀性。

4.4.4 将工件晾干或用热风吹干。

5. 质量控制5.1 对电镀液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成分和浓度符合要求。

5.2 对电镀工件进行外观检查,包括光泽度、平整度和无明显缺陷。

5.3 进行耐腐蚀性测试,确保电镀层的质量和稳定性。

6. 安全注意事项6.1 严禁在电镀作业过程中吸烟或使用明火。

电镀作业指导书

电镀作业指导书

电镀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电镀是一种将金属或其他材料覆盖在物体表面的工艺,通过电解的方式,在金属物体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具有特定功能的金属膜。

电镀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提高了产品的外观质量和性能。

二、工艺流程1. 原料准备1.1 确定需要电镀的基材和镀层材料。

1.2 准备电镀液及其配方。

2. 表面处理2.1 清洗:将基材表面的油污、灰尘等杂质彻底清除,可以使用溶剂、碱性清洗剂等。

2.2 酸洗:使用酸性溶液去除基材表面的氧化物和锈蚀物。

2.3 除杂:通过机械或化学方法去除基材表面的杂质。

3. 预处理3.1 阳极氧化:将基材表面形成氧化膜,提高其耐蚀性和附着力。

3.2 化学镀:在基材表面形成一层化学镀层,提高镀层的附着力和均匀性。

4. 电镀4.1 阳极:将镀层材料作为阳极,与阴极基材相连。

4.2 阴极:将基材作为阴极,与阳极镀层相连。

4.3 电解液:将电镀液注入电镀槽中,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搅拌条件。

4.4 电流:通过外部电源,使阳极和阴极之间形成电流通路,实现金属离子的还原和沉积。

5. 后处理5.1 清洗:将电镀后的产品表面清洗干净,去除残留的电镀液和杂质。

5.2 抛光:使用抛光机械对产品表面进行抛光,提高其光洁度和外观质量。

三、操作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1.1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1.2 严禁在有火源的地方进行电镀作业。

1.3 电镀液应储存在防腐蚀容器中,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

2. 设备维护2.1 定期对电镀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2 清洗电镀槽和电极,防止电镀液污染。

3. 操作步骤3.1 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

3.2 控制电镀液的温度、浓度和搅拌条件,确保电镀层的质量和均匀性。

3.3 保持电流稳定,避免过高或过低。

4. 废液处理4.1 废液应分类储存,防止交叉污染。

4.2 废液应交由专业单位进行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四、质量控制1. 检测方法1.1 厚度测量:使用厚度计测量电镀层的厚度。

电镀作业指导书

电镀作业指导书

电镀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电镀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通过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金属膜,以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外观美观性和机械性能。

为了确保电镀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制定本指导书,以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准备工作1. 确定所需电镀材料和设备:根据工作要求,选择合适的电镀材料和设备,如电镀槽、电源、阳极等。

2. 检查设备状态:确保电镀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电源线路、电极、电解液等是否正常。

3. 准备电解液:根据工作要求,配制合适的电解液,确保其浓度、温度等参数符合要求。

4. 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操作人员佩戴好防护手套、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保证操作安全。

三、操作步骤1. 清洗工件:将待电镀的工件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尘埃等杂质,可以采用溶剂清洗、机械清洗等方法。

2. 预处理:根据需要,进行预处理工序,如除锈、去氧化等,以确保金属表面干净、光滑。

3. 贴阳极:将阳极材料贴在电镀槽内,确保阳极与工件之间的距离合适,以保证电镀效果均匀。

4. 调整电解液参数:根据工作要求,调整电解液的浓度、温度等参数,以确保电镀效果和速度符合要求。

5. 进行电镀:将经过预处理的工件放入电镀槽中,确保工件与阳极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启动电源,开始电镀过程。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多次电镀,以获得所需的镀层厚度。

6. 清洗工件:在电镀完成后,将工件取出,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电解液残留物。

7. 后处理:根据需要,进行后处理工序,如抛光、喷涂等,以提高工件的外观质量。

8. 检验:对电镀后的工件进行检验,检查镀层的厚度、附着力、外观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9. 包装和储存:对合格的电镀工件进行包装,并储存在干燥、通风的仓库中,以防止氧化和腐蚀。

四、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好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眼镜等,避免电解液溅入眼睛或皮肤。

2. 严格控制参数:根据工作要求,严格控制电解液的浓度、温度等参数,以保证电镀效果和速度符合要求。

电镀作业指导书

电镀作业指导书

电镀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电镀作业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用于提高金属制品的耐腐蚀性、外观美观度和机械性能。

本指导书旨在为电镀作业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电镀作业的质量和安全。

二、作业准备1. 设备准备:a. 电镀槽:根据作业要求选择适当的电镀槽,并确保其清洁、完好无损。

b. 电源设备:检查电源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确保其正常运行。

c. 温度控制装置:根据电镀液的要求,调节温度控制装置至合适的温度范围。

d. 配件:准备好所需的电极、导线、夹具等配件,并确保其干净、无损。

e. 个人防护装备: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2. 电镀液准备:a. 根据作业要求选择合适的电镀液,并按照厂家提供的配方准确配制。

b. 检查电镀液的pH值、浓度和温度,确保其符合要求。

c. 检查电镀液的搅拌设备和过滤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

三、作业操作1. 准备工件:a. 清洗工件:将待电镀的工件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b. 防护处理:根据需要,在工件表面进行防护处理,如钝化、酸洗等。

2. 工件固定:a. 使用夹具或导线将工件固定在电极上,确保工件与电极之间有良好的接触。

b. 确保工件表面与电极之间不会发生接触,避免出现电镀不均匀的问题。

3. 电镀操作:a. 将固定好的工件放入电镀槽中,确保工件完全浸入电镀液中。

b. 根据作业要求,调节电镀槽中的电流密度、电压和时间等参数。

c. 控制电镀液的温度和搅拌速度,保持其在合适的范围内。

4. 检查工件:a. 定期检查工件的电镀层厚度、均匀性和质量,确保其符合要求。

b. 如发现电镀层存在问题,及时调整电镀参数或进行修复处理。

四、安全注意事项1. 个人防护:a. 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电镀液和有害物质。

b.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电镀液的蒸汽和气味中,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2. 设备安全:a. 定期检查电源设备和温度控制装置的工作状态,确保其安全可靠。

电镀作业指导书

电镀作业指导书

电镀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概述本指导书旨在提供关于电镀作业的详细指导,包括电镀工艺流程、设备操作要点、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以确保电镀作业的顺利进行。

二、电镀工艺流程1. 预处理a. 将待电镀的工件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b. 进行酸洗处理,以去除工件表面的氧化物。

c. 进行活化处理,以提高工件表面的活性。

d. 进行钝化处理,以增加工件的耐腐蚀性能。

2. 电镀a. 准备电镀槽,根据工件的材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镀液。

b. 将清洗后的工件放入电镀槽中,确保工件完全浸没在电镀液中。

c. 设置电镀时间和电流密度,根据工件的尺寸和要求进行调整。

d. 进行电镀过程,保持电镀液的温度和搅拌状态稳定。

e. 完成电镀后,将工件从电镀槽中取出,进行清洗和干燥处理。

3. 后处理a. 对电镀后的工件进行检查,确保镀层的质量和外观符合要求。

b. 进行必要的修整和修复,如有不良镀层或缺陷,需重新进行电镀处理。

c. 进行表面处理,如抛光、喷漆等,以增加工件的美观度和保护性能。

三、设备操作要点1. 电镀槽的操作a. 定期检查电镀槽的电流密度和温度,确保其稳定在设定范围内。

b. 定期清洗电镀槽,去除残留的沉淀物和杂质,以保证电镀液的纯净度。

c. 定期检查电镀槽的密封性能,防止电镀液泄漏或外界杂质进入。

2. 电镀液的管理a. 定期检测电镀液的成分和浓度,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调整和补充。

b. 定期更换电镀液,以保证其良好的电镀效果和稳定性。

c. 定期清洗电镀槽内的阳极和阴极,以去除附着在上面的镀层和杂质。

3. 个人防护措施a. 在进行电镀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

b. 避免直接接触电镀液和镀层,以防止皮肤过敏或化学灼伤。

c. 作业场所必须保持通风良好,以避免电镀液的蒸气对身体的危害。

四、安全注意事项1. 严禁在电镀作业区域吸烟或使用明火,以防止电镀液的燃烧和爆炸。

2. 禁止将电镀液倒入下水道或其他环境中,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参考文档】电镀作业指导书-word范文 (8页)

【参考文档】电镀作业指导书-word范文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电镀作业指导书篇一:电镀产品作业指导书篇二:电镀作业指导书1.0 目的规范化学镍金的日常操作及保养,确保生产正常。

2.0适用范围及责任2.1 适应于旭晨公司化学镍金线的日常生产及保养。

2.2 责任:2.2.1生产部负责执行日常操作、控制工艺参数及提供保养. 2.2.1工艺部负责为流程出现问题提供技术支援. 2.2.1维修部负责为生产设备提供维修服务2.2.1品质保证部负责工艺参数的监控及测试仪器的调校3.0 工艺流程3.1上板微蚀预浸活化双水洗双水洗双水洗沉金金回收水洗4.0 药水参数详见《沉镍金线药水控制参数表(附录1)》5.0 槽液的开缸及维护5.1除油缸5.1.1 以140L做开缸时,先加入3/4体积纯净水。

5.1.2 加入11.2L的酸性除油剂GK-201。

5.1.3 加入纯净水到标准液位,搅拌均匀并升温到设定温度范围即可生产。

5.1.4 每生产100M补充酸性除油剂GK-201:1L。

5.1.5 更换频率:每月/次槽液或槽液浑浊,有大量沉淀物时更换。

5.2 微蚀缸5.2.1 以140L做开缸时,先加入3/4体积纯净水。

5.2.2边搅拌边加入4.2 L的工业级硫酸,然后开打气再加入7KG的过硫酸钠。

25.2.3 加入纯净水到标准液位,搅拌至充分溶解后, 分析调整即可生产。

5.2.4 每生产100M补充过硫酸钠:0.5KG; 工业级硫酸:200ml。

5.2.5 更换频率:化验分析Cu大于7g/L时,更换时保留20%的母液。

5.3 预浸缸5.3.1 以140L做开缸时,先加入3/4体积纯净水。

5.3.2 加入2.5L的分析纯(AR级) H2SO4。

5.3.3 加入纯净水到标准液位,搅拌至充分溶解后, 分析调整即可生产。

5.3.4生产中依据分析补充或每生产100M,补充分析纯(AR级)H2SO4:500ml。

电镀作业指导书

电镀作业指导书

电镀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电镀作业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金属或合金,以增加金属的耐腐蚀性、美观性和机械性能。

为了确保电镀作业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作业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作业准备1. 确保作业场所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2.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3. 检查电镀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确保其正常运行。

4. 准备所需的电镀液、电极和辅助设备。

三、作业步骤1. 准备工件:将待镀件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油脂和污垢。

2. 预处理:根据工件的材质和要求,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酸洗、碱洗等。

3. 电极选择: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电极,并确保其与工件有良好的接触。

4. 电镀液配置:按照电镀液的配方,准确称取所需的化学品,并按照比例混合。

5. 调节工艺参数:根据工件的要求和电镀液的特性,调节电流密度、温度、时间等工艺参数。

6. 作业操作:将工件悬挂在电极上,确保工件与电极之间的距离适当。

启动电源,开始电镀作业。

7. 监控作业过程:定期检查电镀液的浓度、温度和PH值,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8. 完成作业:根据电镀液的工艺要求,控制电镀时间,确保工件达到所需的镀层厚度。

9. 清洗工件:将电镀后的工件从电极上取下,用清水彻底冲洗,去除电镀液残留。

10. 检验质量:对电镀后的工件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厚度测量等。

四、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定,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2. 电镀液的配制和调节应准确无误,避免因工艺参数不当导致质量问题。

3. 作业过程中要注意电镀液的浓度、温度和PH值的监控和调整,确保作业质量稳定。

4. 作业结束后,及时清洗和维护电镀设备,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5. 作业现场要保持整洁,避免杂物进入电镀液中,影响作业质量。

6. 作业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具备一定的电镀作业经验。

五、常见问题解决方法1. 电镀液浓度过高或过低:根据工艺要求,调整电镀液的配方比例。

SHG-PI-066-VCP连续电镀作业指导书4

SHG-PI-066-VCP连续电镀作业指导书4

析。

结果报告由化验室保存,如果结果超出控制范围立即按供应商提供的方法调整。

1. TOC 含量标准:TOC ≤5000ppm2. CVS/TOC 外发分不合格时处理方法:a. TOC 超标时立即安排碳处理,碳处理前如继续使用需对生产板做热冲击测试,如孔铜异常立即停止生产。

b. CVS 分析光剂不合格时,首先根据分析结果对药水进行调整。

同时进行 HULL CELL 测试和热冲击测试,两种测试都无异常时可继续生产,如有异常,须对此期间生产板进行隔离评估。

5.3 设备能力5.5单轨式垂直连续电镀铜设备开机前注意事项:5.5.1合在电箱面板上电源总开关(扳到ON 位置),启动上料区控制电箱面板上的控制电源按钮。

5.5.2确认各紧急停止与拉绳开关处于正常状态。

5.5.3确认温度,液位,循环泵,过滤泵,整流器,纯水,冰水系统,添加泵,鼓风机,气压是否正常。

5.5.4确认各进水管,排水管阀门是否处于正常位置。

5.5.5检查各感应器,限位开关,传输装置是否异常。

5.6单轨式垂直连续电镀铜设备开关机步骤:项目范围 数量 功率 备注 生产板最大尺寸 622mm*547mm / / / 生产板最小尺寸 355mm*406mm / / /生产板最大厚度 3.2mm / / / 生产板最小厚度 0.2mm / / / 最快输送速度 1.1m/min / / 最慢输送速度 0.3m/min / / 均匀性要求 ≤5% 电流密度40ASF ,孔铜25um 延展性要求≥20% / / / 深镀能力0.25mm 孔径,纵横比 6.4:1 的通孔,电镀参数:25ASF ×50min , 深能力≧85%。

上料区电源控制按纽5.6.1开机前确认事项:5.6.1.1确认各周边设备处于开启状态。

5.6.1.2检查各阳极升降机构是否归定位,上下料是否在原位,完成后待机完成指示灯亮起。

5.6.1.3确认整流器模式为自动模式。

5.6.2开启自动运转,按下自动按钮3秒钟后,发出开机提示音6秒后,系统自动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维护保养: 1、日常:(1)生产前检查加热系统、冷却系统、温控器、过滤机、抽风等是否正常运转, 液位是否正常。 (2)不可打风,随时打捞掉落产品。生产前用滤纸拉掉液面脏物。 (3)每 2 小时测量一次温度。 (4)根据化验室开出的加药通知单加料。 (5)过滤机每星期清洗一次,滤芯洗好后用稀盐酸(10-20%)浸泡,两套滤芯 轮流使用。 (6)用盐酸补充液位,严禁将水直接带入钯槽,避免发生胶体钯的水解,预浸 后直接入钯槽。 2、定期:(1)每月清缸过滤。 (2)过滤机滤芯每三个月更换一次。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日期
批准/日期
作业指导书
编 号:JY/QTS-SC-028-003(R0)
页 码:共 28 页 第 1 页 生效日期:2018-6-18
亲水
一、工艺参数:槽积:2400L H2SO4:70-90g/L
二、配制方法:1、按《槽体清洗操作作业指导书》清洗槽体。 2、加 3/4 体积的纯水。 3、加入计算量的 H2SO4。 4、加纯水到液面距槽口 150mm 的高度,并打气搅拌均匀。
页 码:共 28 页 第 1 页 生效日期:2018-6-18
解胶②
—、工艺参数:槽积:3100L
温度:45-50℃
时间:140-160s 8810 解胶剂:140-180 mL/L
二、配制方法:1、按《槽体清洗操作作业指导书》清洗槽体。
2、加 2/3 体积的纯水,边打气搅拌边加入计算量的解胶剂。
3、加纯水到液面距槽口 150mm 的高度,并打气搅拌均匀。
2、定期:(1)每处理 9000-10000m²更换一次。
(2)过滤机滤芯每三个月更换一次。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日期
批准/日期
作业指导书
编 号:JY/QTS-SC-028-007(R0)
页 码:共 28 页 第 1 页 生效日期:2018-6-18
预浸
—、工艺参数:槽积:2400L
时间:30-50s
盐酸:90-110 mL/L
二、配制方法:1、按《槽体清洗操作作业指导书》清洗槽体。
2、加 2/3 体积的纯水。
(3)每 2 小时测量一次温度。
(4)根据化验室开出的加药通知单加料。
(5)过滤机每 3 天清洗一次。
(7)每天分析 1 次。
2、定期:(1)每 3 天更换一次。
(2)过滤机滤芯每三个月更换一次。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日期
批准/日期
作业指导书
编 号:JY/QTS-SC-028-011(R0)
作业指导书
编 号:JY/QTS-SC-028-001(R0) 页 码:共 28 页 第 1 页 生效日期:2018-6-18
超声除腊
一、工艺参数:槽积:2900L 温度:53-57℃ 时间:230-250s BCR:15-25 mL/L
二、配制方法:1、按《槽体清洗操作作业指导书》清洗槽体。 2、加 3/4 体积的自来水。 3、加温到 50℃时加入计算量的除腊水。 4、加自来水到液面距槽口 150mm 的高度,并搅拌均匀。 5、升温到 55℃。
二、配制方法:1、按《槽体清洗操作作业指导书》清洗槽体。 2、加 1/2 体积的纯水,边人工搅拌边缓慢加入计算量的盐酸。 3、用盐酸把计算量的氯化亚锡溶解后人工搅拌加入镀槽。 4、加入计算量的活化剂。 5、盐酸和纯水混合后补充到液面距槽口 150mm 的高度。 6、分析调整成分至工艺要求范围。 7、将温度控制到 30℃。
三、维护保养: 1、日常:(1)生产前检查加热系统、 温控器、超声波等是否正常运转,液位是否正常。 (2)随时打捞掉落产品。 (3)每 2 小时测量一次温度。 (4)液面高度保持距槽口 150mm。 (5)根据化验室开出的加药通知单加料 。 2、定期:(1)每两天分析一次。 (2)每处理 9000-10000m²更换一次。
6、升温到 70℃。
三、维护保养:
1、日常:(1)生产前检查加热系统、温控器、打气、抽风等是否正常运转,液位是否正
常。
(2)生产前打捞槽液表面之浮游物并补充液位。
(3)用回收液补充液位。
(4)每 2 小时测量一次温度。
(5)保持均匀打风。
(6)根据化验室开出的加药通知单加料。
(7)三价铬电解装置应连续电解,每天更换电解液(20%硫酸溶液)。
三、维护保养: 1、日常:(1)生产前检查加热系统、冷却系统、温控器、过滤机、抽风等是否正常运转, 液位是否正常。 (2)不可打风,随时打捞掉落产品。生产前用滤纸拉掉液面脏物。 (3)每 2 小时测量一次温度。 (4)根据化验室开出的加药通知单加料。 (5)过滤机每星期清洗一次,滤芯洗好后用稀盐酸(10-20%)浸泡,两套滤芯 轮流使用。 (6)用盐酸补充液位,严禁将水直接带入钯槽,避免发生胶体钯的水解,预浸 后直接入钯槽。 2、定期:(1)每月清缸过滤。 (2)过滤机滤芯每三个月更换一次。
还 原①
—、工艺参数:槽积:2400L 时间:60-80s 盐酸:30-50mL/L N2H4:3-5mL/L
二、配制方法:1、按《槽体清洗操作作业指导书》清洗槽体。 2、加 2/3 体积的纯水,边打气边缓慢加入计算量的 AR 级盐酸。 3、加入计算量的水合肼。 4、加纯水到液面距槽口 150mm 的高度,并打气搅拌均匀。
(2)过滤机滤芯每 3 个月更换一次。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日期
批准/日期
作业指导书 钯活化①
编 号:JY/QTS-SC-028-008(R0)
页 码:共 28 页 第 1 页 生效日期:2018-6-18
—、工艺参数:槽积:3500L 温度:25-30℃ 时间:200-220s 钯离子:19-25ppm SnCL2:1.5-2.5g/L HCL:280-300 mL/L
三、维护保养: 1、日常:(1)生产前检查过滤机是否正常运转,液位是否正常。 (2)随时打捞掉落产品。 (3)过滤机每两天清洗一次。 (4)根据化验实开出的加药通知单加料。 (5)每两天分析一次。 2、定期:(1)每处理 9000-10000m²更换一次。 (2)过滤机滤芯每 3 个月更换一次。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二、配制方法:1、按《槽体清洗操作作业指导书》清洗槽体。
2、加 1/3 体积的纯水。
3、边打气边缓慢加入计算量 1/3 的 AR 级 H2SO4,控制温度在 50℃以下。
4、趁热加入计算量的 CrO3 和抑雾剂,再将剩余的 H2SO4 加入。
5、加纯水到液面距槽口 150mm 的高度,并打气搅拌均匀。
4、分析调整成分至工艺要求范围。
5、升温到 50℃。
三、维护保养:
1、日常:(1)生产前检查加热系统、 温控器、过滤机、打气等是否正常运转,液位是否
正常。
(2)随时打捞掉缸产品。
(3)每 2 小时测量一次温度。
(4)根据化验室开出的加药通知单加料。
(5)过滤机每 3 天清洗一次。
(6)每天分析 1 次。
三、维护保养: 1、日常:(1)生产前检查加热系统、 温控器、超声波等是否正常运转,液位是否正常。 (2)生产前打捞槽液表面之浮游物并补充液位。 (3)每 2 小时测量一次温度。 (4)液面高度保持距槽口 150mm。 (5)根据化验室开出的加药通知单加料。 2、定期:(1)每两天分析一次。 (2)每处理 9000-10000m²更换一次。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日期
批准/日期
作业指导书
编 号:JY/QTS-SC-028-004(R0)
页 码:共 28 页 第 1 页 生效日期:2018-6-18
粗化
—、工艺参数:槽积:3500L
温度:68-72℃
时间:450-730s
CrO3:400-420 g/L H2SO4:400-420g/L 三价铬:≦15g/L
三、维护保养: 1、日常:(1)生产前检查过滤机是否正常运转,液位是否正常。 (2)随时打捞掉落产品。 (3)过滤机每两天清洗一次。 (4)根据化验实开出的加药通知单加料。 (5)每两天分析一次。 2、定期:(1)每处理 9000-10000m²更换一次。 (2)过滤机滤芯每 3 个月更换一次。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二、配制方法:1、按《槽体清洗操作作业指导书》清洗槽体。 2、加 1/2 体积的纯水,边人工搅拌边缓慢加入计算量的盐酸。 3、用盐酸把计算量的氯化亚锡溶解后人工搅拌加入镀槽。 4、加入计算量的活化剂。 5、盐酸和纯水混合后补充到液面距槽口 150mm 的高度。 6、分析调整成分至工艺要求范围。 7、将温度控制到 26℃。
3、加入计算量的盐酸。
4、加纯水到液面距槽口 150mm 的高度,并打气搅拌均匀。
三、维护保养:
1、日常:(1)生产前检查过滤机、抽风等是否正常运转,液位是否正常。
(2)每天生产前用滤纸拉掉液面脏物。
(3)过滤机每两天清洗一次。
(4)根据化验实开出的加药通知单加料。
(5)每两天分析一次。
2、定期:(1)每处理 9000-10000m²更换一次。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日期
批准/日期
作业指导书 钯活化②
编 号:JY/QTS-SC-028-009(R0)
页 码:共 28 页 第 1 页 生效日期:2018-6-18
—、工艺参数:槽积:3500L 温度:28-32℃ 时间:200-220s 钯离子:22-28ppm SnCL2:3.0-4.0g/L HC核/日期
日期
批准/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