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镀碱铜电镀作业指导书
电镀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安全生产,提高工作效率。
二、适用范围:各类铜、铁件电镀。
三、定义:适当的镀镍混合溶液,通过直流电,在一定的温度下,使金属镍离子游离,镍离子由正极电流向负极与工件密切结合。
四、作业内容:(本份作业指导书中内容要有各种类型产品的电镀生产参数《附件》、各种溶剂如何确认的方法以及相关的记录)1.电镀工件上挂放入通电的初段电解脱脂槽中1-2分钟。
2.工件水洗干净置入超声波脱脂剂槽中1-2分钟。
3.工件水洗干净置入酸脱槽中1-2分钟。
4.工件水洗干净置入通电的酸电解槽中1-2分钟。
5.工件水洗干净置入通电的终端电解槽中1-2分钟。
6.工件水洗干净置入中和酸槽中10-20秒。
7.工件水洗干净置入通电的镀镍槽中,有专业工作人员指导,膜后达到要求8.工件水洗干净置入设定好电压。
通电时间------待工件挂具稳定在通电9. 工件水洗干净置入超声波水洗槽中10.工件水洗干净挂在烤箱烘干11.镀好的产品下挂时要自检发现电镀不良的产品要隔离放置,禁止与合格品混放。
合格的产品要整齐地排放在周转框内,防止刮伤。
并写好《产品标识卡》张贴在周转筐外面,并将产品放入成品周转区,流到下道工序。
五、注意事项:1.技术人员在作业前确认设备参数是否设置正确。
2.确认要电镀的工件和相应的挂具是否正确。
3.作业人员要穿戴好安全的劳保用品,身体状况良好。
4.反攻的工件不得放入终端电解脱脂槽通电。
5.正确操作烤箱六、相关记录:a> 生产日报表b> 首样卡c> 产品标示卡。
电镀车间作业指导书

精工电镀有限公司文件编号:JG/11/06版 本:A修 订 号:0职责责任发文日期:2011年6月7日生效日期:2011年6月7日编制: 复核:批准:电镀车间作业指导书一、车间主管工作职责1.1认真实行“精工”精神,坚决执行厂部生产任务及各项规章制度。
1.2全面负责电镀车间管理工作、车间考勤、班组长的任务及奖罚。
1.3落实生产协调、急件按排,推进公司6S管理工作。
1.4有创新精神,对工艺开发,新镀产品研究。
1.5监督检查工艺员对工艺维护、机器保养是否合格,有没有按相关操作流程及要求执行。
1.6负责车间的人才培养,人员培训,安全生产教育,技术指导。
1.7时刻检查车间的不良隐患,以预防为主,确保生产必须安全。
1.8与各部门之间做好协调及沟通,时刻为大局着想,以大局为重。
1.9负责车间的材料领用,如何节能降耗。
1.10敬岗、爱业、团结、友善待人。
二、工艺员、机动人员工作要求及工作职责1、工艺员的工作职责1.1服从车间主管、班长工作按排,合理按排好各机动人员工作,对机动人员负有管理权和处罚建议权。
1.2正确指导各机动人员的工作操作,不得有违规、有危险操作,确保生产必须安全。
1.3维护好各镀槽镀液,确保车间生产正常。
1.4负责监控各生产线,整流器、过滤机、抽风细流等生产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
1.5对样板、试镀产品做好跟踪,并做好详细记录。
2、工艺员的工作要求(工艺维护要求)目的:为了保证车间工艺正常,不影响生产,减少不良品要求:2.1各镀槽温度必须保证在工艺范围之内,生产时必须在2小时内量一次温度,确保无误。
2.2各镀槽PH值必须保证在工艺范围之内,生产时每天必须测一次。
2.3正常生产情况下:仿金、黄铜、碱铜每天化验一次,耐铜、光镍、黑镍、3-5天化验一次,保证各镀槽浓度在工艺范围之内、比例不失调。
2.4 耐铜必须二天打一次试片、保证光剂不失调,试情况需要1-2个月清洗一次。
2.5光镍、哑镍,七天碳处理一次(防止油垢污染)七天电解处理一次(防止金属杂质污染)一个月清洗一次,六个月大处理一次。
【参考文档】电镀作业指导书-word范文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电镀作业指导书篇一:电镀产品作业指导书篇二:电镀作业指导书1.0 目的规范化学镍金的日常操作及保养,确保生产正常。
2.0适用范围及责任2.1 适应于旭晨公司化学镍金线的日常生产及保养。
2.2 责任:2.2.1生产部负责执行日常操作、控制工艺参数及提供保养. 2.2.1工艺部负责为流程出现问题提供技术支援. 2.2.1维修部负责为生产设备提供维修服务2.2.1品质保证部负责工艺参数的监控及测试仪器的调校3.0 工艺流程3.1上板微蚀预浸活化双水洗双水洗双水洗沉金金回收水洗4.0 药水参数详见《沉镍金线药水控制参数表(附录1)》5.0 槽液的开缸及维护5.1除油缸5.1.1 以140L做开缸时,先加入3/4体积纯净水。
5.1.2 加入11.2L的酸性除油剂GK-201。
5.1.3 加入纯净水到标准液位,搅拌均匀并升温到设定温度范围即可生产。
5.1.4 每生产100M补充酸性除油剂GK-201:1L。
5.1.5 更换频率:每月/次槽液或槽液浑浊,有大量沉淀物时更换。
5.2 微蚀缸5.2.1 以140L做开缸时,先加入3/4体积纯净水。
5.2.2边搅拌边加入4.2 L的工业级硫酸,然后开打气再加入7KG的过硫酸钠。
25.2.3 加入纯净水到标准液位,搅拌至充分溶解后, 分析调整即可生产。
5.2.4 每生产100M补充过硫酸钠:0.5KG; 工业级硫酸:200ml。
5.2.5 更换频率:化验分析Cu大于7g/L时,更换时保留20%的母液。
5.3 预浸缸5.3.1 以140L做开缸时,先加入3/4体积纯净水。
5.3.2 加入2.5L的分析纯(AR级) H2SO4。
5.3.3 加入纯净水到标准液位,搅拌至充分溶解后, 分析调整即可生产。
5.3.4生产中依据分析补充或每生产100M,补充分析纯(AR级)H2SO4:500ml。
电镀作业指导书

电镀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电镀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设备等。
为了保证电镀作业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一份详细的电镀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二、作业环境要求1.作业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有毒气体积聚。
2.作业场所应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堆积,确保作业安全。
3.作业人员应穿戴防护设备,包括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三、作业流程1.准备工作:a.检查电镀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能正常使用。
b.检查电镀液的配制和浓度,确保符合要求。
c.准备好所需的原材料和待处理的工件。
2.表面处理:a.清洗工件:将工件浸泡在适量的清洗剂中,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b.酸洗工件:将清洗后的工件浸泡在酸性溶液中,去除表面的氧化物和锈蚀。
c.中和处理:将酸洗后的工件浸泡在中和剂中,中和残留的酸性溶液。
3.电镀操作:a.设置电镀设备:根据工件的尺寸和形状,调整电镀槽的参数,包括温度、电流密度等。
b.浸泡工件:将经过表面处理的工件放入电镀槽中,确保完全浸泡。
c.电镀时间控制:根据工件的要求和电镀液的配方,控制电镀时间,确保镀层的厚度和均匀性。
d.电镀液维护:定期检查电镀液的浓度和PH值,及时补充和调整。
4.后处理:a.冲洗工件:将电镀后的工件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的电镀液。
b.干燥工件:将冲洗后的工件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自然晾干或采用烘干设备。
c.检验工件:对电镀后的工件进行外观和性能检验,确保符合要求。
四、作业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应熟悉电镀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操作设备。
2.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设备,避免接触电镀液和有毒气体。
3.电镀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安全可靠。
4.应急救援设备和消防器材应随时准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五、质量控制1.电镀液的配制和浓度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确保电镀层的质量。
2.电镀时间和电流密度的控制应准确无误,以保证电镀层的厚度和均匀性。
电镀检验作业指导书

电镀检验作业指导书标题:电镀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电镀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用于提高金属制品的耐腐蚀性和外观质量。
为了确保电镀质量符合标准要求,进行电镀检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镀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点,匡助操作人员正确进行电镀检验工作。
一、检验前准备1.1 确认电镀工艺要求:在进行电镀检验前,操作人员应子细阅读电镀工艺要求,了解电镀层的厚度、成份、表面光洁度等具体要求。
1.2 准备检验工具:根据电镀工艺要求,准备好所需的检验工具,如电镀层厚度计、显微镜、表面粗糙度仪等。
1.3 检查检验设备:在开始检验前,对检验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二、外观检验2.1 表面光洁度检验:使用显微镜或者裸眼观察电镀件表面,检查是否有气泡、凹凸不平、氧化斑点等缺陷。
2.2 表面色泽检验:观察电镀件的色泽是否均匀,是否符合要求的颜色。
2.3 表面涂层附着力检验:使用划痕测试或者剥离试验等方法,检验电镀层的附着力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三、厚度检验3.1 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根据电镀层的厚度和形状,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磁感应法、涂层厚度计等。
3.2 测量电镀层厚度:按照电镀工艺要求,对电镀件进行厚度测量,确保电镀层厚度符合标准要求。
3.3 记录和分析数据: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修正。
四、成份分析4.1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根据电镀层的成份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如X射线荧光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
4.2 采集样品:从电镀件中采集样品,进行成份分析,确保电镀层的成份符合标准要求。
4.3 结果比对和评估:将成份分析结果与标准要求进行比对,评估电镀层的成份是否符合要求,及时调整电镀工艺。
五、其他检验5.1 化学性能检验:对电镀层的化学性能进行检验,如耐蚀性、耐磨性等。
5.2 环境检验:检查电镀作业环境是否符合要求,确保电镀过程中无污染和杂质。
电镀工序作业指导书

电镀工序作业指导书1.0目的建立详细的作业规范,籍以稳定品质,提升生产效率,并作为设备保养、员工操作的依据,此文件同时也是本岗位新员工培訓之教材。
2.0适用范围本作业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电镀班图形电镀工序。
3.0职责3.1制造部职责3.1.1员工按工艺提供的参数制造符合要求的产品并作相关的记录,领班对此进行监督和审核。
3.1.2领班負责对员工进行生产操作的培訓及考核。
3.2 品质部职责品质部负责对制造部的品质、保养、操作、参数和环境稽核与监控,保证产品符合客戶要求。
3.3 工艺部职责评估和提供生产过程中各种参数要求,及其实现之方法。
3.4维修部生产设备的管理、维护和维修。
4.0 作业内容4.1工艺流程4.1.1加厚铜(板电)作业流程示意图上料→酸洗→电镀铜→溢流水洗→溢流水洗→下料→洗板烘干→自检→转下工序4.1.2图形电铜电锡基本流程示意图上料→除油→溢流水洗→溢流水洗→微蚀→溢流水洗→溢流水洗→酸洗→电镀铜→溢流水洗→溢流水洗→酸洗→电锡→溢流水洗→溢流水洗→下料→转退膜蚀刻4.2 电镀基本流程说明4.2.1上料:戴手套作业,小心擦花板面,夹具夹紧板边防止掉板,同时夹板靠夹棍底部。
4.2.2除油:清除板面油污、灰尘、指纹印、氧化等。
4.2.3微蚀:清除板面氧化,粗化板面,增强板面与镀层的结合力。
微蚀后的板面色泽一致呈粉红色。
4.2.4酸洗:除去铜表面轻微氧化膜,同时也防止上工序的残液进入镀铜液中,对镀液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还活化铜面,便于电镀时铜的沉积。
4.2.5镀铜:实现孔壁及线路之厚度要求,保证其优良之导电性能。
4.2.6镀锡:作为碱性蚀刻之抗蚀层,形成良好之线路图形。
4.2.7烘烤:湿膜板用105℃烘15分钟以固化油墨,防止电镀时油墨脱落、渗镀、铜点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4.3 电镀线工艺参数和操作条件4.4 行车操作程序4.4.1行车操作程序参照文件:电镀操作规程(编号:MTL-PI-033)的4.1-4.4内容进行操作。
电镀作业指导书

电镀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电镀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通过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金属膜,以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外观美观性和机械性能。
为了确保电镀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制定本指导书,以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准备工作1. 确定所需电镀材料和设备:根据工作要求,选择合适的电镀材料和设备,如电镀槽、电源、阳极等。
2. 检查设备状态:确保电镀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电源路线、电极、电解液等是否正常。
3. 准备电解液:根据工作要求,配制合适的电解液,确保其浓度、温度等参数符合要求。
4. 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操作人员佩戴好防护手套、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保证操作安全。
三、操作步骤1. 清洗工件:将待电镀的工件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尘埃等杂质,可以采用溶剂清洗、机械清洗等方法。
2. 预处理:根据需要,进行预处理工序,如除锈、去氧化等,以确保金属表面干净、光滑。
3. 贴阳极:将阳极材料贴在电镀槽内,确保阳极与工件之间的距离合适,以保证电镀效果均匀。
4. 调整电解液参数:根据工作要求,调整电解液的浓度、温度等参数,以确保电镀效果和速度符合要求。
5. 进行电镀:将经过预处理的工件放入电镀槽中,确保工件与阳极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启动电源,开始电镀过程。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多次电镀,以获得所需的镀层厚度。
6. 清洗工件:在电镀完成后,将工件取出,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电解液残留物。
7. 后处理:根据需要,进行后处理工序,如抛光、喷涂等,以提高工件的外观质量。
8. 检验:对电镀后的工件进行检验,检查镀层的厚度、附着力、外观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9. 包装和储存:对合格的电镀工件进行包装,并储存在干燥、通风的仓库中,以防止氧化和腐蚀。
四、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好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眼镜等,避免电解液溅入眼睛或者皮肤。
2. 严格控制参数:根据工作要求,严格控制电解液的浓度、温度等参数,以保证电镀效果和速度符合要求。
电镀检验作业指导书

电镀检验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电镀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制品的防腐、装饰和改善表面性能等方面。
为了确保电镀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进行电镀检验。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电镀检验的标准操作流程和要求,以确保电镀产品的合格率和质量。
二、检验前准备1. 检验设备准备:a. 金相显微镜:用于观察电镀层的厚度、均匀性和结构。
b. 电镀层厚度测量仪:用于测量电镀层的厚度。
c. 电镀层附着力测试仪:用于测试电镀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
d. 盐雾试验箱:用于进行电镀层的耐腐蚀性测试。
e. 显微硬度计:用于测试电镀层的硬度。
f. 光学显微镜:用于观察电镀层的表面质量。
g. 其他必要的检验设备。
2. 检验样品准备:a. 从生产线上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电镀产品作为样品。
b. 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包括各种规格、批次和工艺参数的产品。
三、检验内容及方法1. 外观检验:a.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电镀层表面的缺陷,如气泡、划痕、凹陷等。
b. 检查电镀层的颜色、光泽和均匀性。
2. 电镀层厚度检验:a. 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电镀层的厚度,并进行测量。
b. 根据产品要求和标准,判断电镀层的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3. 电镀层附着力检验:a. 使用电镀层附着力测试仪,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测试。
b. 根据测试结果,评估电镀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是否合格。
4. 电镀层硬度检验:a. 使用显微硬度计,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测试。
b. 根据测试结果,评估电镀层的硬度是否符合要求。
5. 电镀层耐腐蚀性检验:a. 将样品放入盐雾试验箱中,按照标准时间进行测试。
b. 观察电镀层在盐雾环境下的变化,评估其耐腐蚀性能。
四、检验结果评定1. 外观缺陷评定:a. 根据电镀层表面的缺陷类型和数量,进行评定。
b. 缺陷评定应符合相关标准和产品要求。
2. 电镀层厚度评定:a. 根据测量结果,判断电镀层厚度是否符合产品要求。
b. 评定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和产品要求。
3. 电镀层附着力评定:a. 根据附着力测试结果,评定电镀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是否合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1.0 目的
规范碱铜电镀工序操作,维护事项,保证该工序品质和生产秩序顺畅。
2.0 适用范围
2.1 该工序作业员、化验技术人员。
2.2 碱铜镀浴的建立维护、操作及更新。
2.3 适用于各个有碱铜电镀工艺要求的表面处理操作。
3.0 职责
3.1 技术人员负责槽液分析和调整浓度并开出相应表单。
3.2 技术人员负责生产故障排除等技术维护工作。
3.3 作业人员对工作的规范性展开。
4.0内容
4.1 流程
4.2 镀槽及附属设备
4.2.1 主槽系耐高温防腐材质PP板,容积300L,液位距槽顶部10CM。
4.2.2 附属设备
项目温控装置整流机过滤机阴极移动
数量 1 1 1
型号热泵
规格4KW 200A/12V 2T/H
4.3 镀液组成和操作规范(使用的镀槽体积不同则开缸量不同具体工艺参数一样)
碱铜
镀液组成规格名称含量范围开缸量氰化亚铜电镀级CuCN 50-65g/L 18kg 游离氰化钠电镀级NaCN 18-25g/L 26kg 酒石酸钾钠25KG/包30-50g/L 9KG
4.4 调制溶液
4.4.1 加DI水至体积3/4。
4.4.2 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计量好的洒石酸钾钠,氰化钾待溶解后加入氰化亚铜,要边加边搅拌。
4.4.3 边搅拌边升温到50℃,然后开启过滤机,过滤机中长期放置活性碳芯连续过滤。
4.4.4 挂上装好干净电解铜的阳极篮,每个篮用阳极袋罩上。
4.4.5试镀生产
4.5 操作标准
项目温度时间电流过滤
范围45-55℃根据要求0.3-0.7ASD 过滤清洗15日/次,每15日更换棉芯,阳极清洗90日/次
精品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