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件

合集下载

海上保险合同纠纷优秀案例

海上保险合同纠纷优秀案例

海上保险合同纠纷优秀案例话说有这么一家贸易公司,就叫它好运来贸易公司吧。

好运来公司做的是进出口生意,从遥远的大洋彼岸进口一批超级昂贵的电子产品。

为了保障这批货物在海上运输途中的安全,好运来公司可是花了大价钱在一家知名的保险公司,就叫它安心保保险公司,购买了一份海上保险合同。

按照合同规定,从货物装上船开始,一直到货物在目的港安全卸货,期间如果发生了什么意外,比如海盗抢劫、船只触礁或者火灾啥的,安心保保险公司就得负责赔偿。

船开出去没多久,就传来了坏消息。

船长发消息说遇到了超级大风暴,船在海上晃得像个醉汉,货物可能有损失。

等船好不容易到了港口,卸货的时候发现,那些昂贵的电子产品少了一大半。

好运来公司的老板当时就急眼了,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于是,好运来公司就拿着保险合同去找安心保保险公司索赔。

安心保保险公司呢,也不是吃素的。

他们派人去调查,发现这船的船长以前有过一些不太光彩的航海记录,像是为了节省成本,经常不按照规定路线走,而且这次大风暴的时候,船上的一些安全设备好像也有点问题。

保险公司就开始耍赖了,说:“你们这个情况啊,不是我们合同里该赔的范围。

这船长本身就不靠谱,说不定货物丢失是他自己搞的鬼呢。

”好运来公司一听就火了,说:“我们可是按照合同办事,买了保险,现在出了事你们就想推脱,没门儿!”于是,双方就闹上了法庭。

在法庭上,好运来公司拿出了各种证据,像货物的装船清单、航海日志的副本(虽然不完整,但能证明一些情况),还有港口卸货时候的清点记录。

安心保保险公司也拿出了他们调查船长的那些资料,试图证明船长的过失导致货物损失不属于保险赔偿范围。

这时候,法官就开始仔细研究这份海上保险合同了。

合同里关于“除外责任”这一块写得有点模糊,对于船长有过失这种情况到底赔不赔没有明确说。

法官就想啊,这海上运输风险本来就大,要是保险公司随便找个理由就不赔,那买保险还有啥意义呢?而且好运来公司也不知道船长有那些小九九啊,他们只是按照正常流程购买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确实遭遇了风暴这个不可抗力因素。

海商法法律关系案例(3篇)

海商法法律关系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年某月,我国沿海某海域发生了一起船舶碰撞事故。

事故双方为A公司和B公司,其中A公司拥有并运营一艘货轮,B公司则拥有一艘油轮。

两船在航行过程中发生碰撞,导致A公司货轮严重损坏,B公司油轮部分货物泄漏,造成周边海域环境污染。

事故发生后,双方就责任划分及赔偿问题产生纠纷,最终诉至法院。

二、案件事实1. 事故经过:当天,A公司货轮和B公司油轮均满载货物,在预定航线航行。

由于B公司油轮在航行过程中未及时调整航向,导致两船发生碰撞。

碰撞后,A公司货轮严重受损,B公司油轮部分货物泄漏,造成周边海域环境污染。

2. 事故原因:经调查,B公司油轮在航行过程中存在以下违规行为:(1)未按规定进行航行值班;(2)未及时调整航向,导致与A公司货轮发生碰撞。

3. 损失情况:A公司货轮损失约人民币500万元,B公司油轮损失约人民币300万元,周边海域环境污染损失约人民币100万元。

三、法律关系分析1. 侵权法律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船舶在航行中发生碰撞,造成船舶、货物损失以及人身伤亡的,应当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中,B公司油轮存在违规行为,导致碰撞事故发生,故B公司应承担侵权责任。

2. 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船舶在航行中发生碰撞,造成船舶、货物损失以及人身伤亡的,应当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中,B公司油轮存在违规行为,导致碰撞事故发生,故B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

3. 环境污染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船舶在航行中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本案中,B公司油轮部分货物泄漏,造成周边海域环境污染,故B公司应承担环境污染责任。

四、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B公司油轮在航行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导致碰撞事故发生,故B公司应承担侵权责任。

同时,B公司油轮部分货物泄漏,造成周边海域环境污染,故B公司应承担环境污染责任。

国际货运理法律纠纷案例(3篇)

国际货运理法律纠纷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随着全球化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合同条款不明确等原因,国际货运代理过程中产生的法律纠纷也日益增多。

本案即是一起典型的国际货运代理法律纠纷案例,涉及货损赔偿问题。

二、案情简介原告:XX货代公司(以下简称“货代公司”)被告:YY货主公司(以下简称“货主公司”)案由:货损赔偿纠纷案情:2019年5月,货主公司与货代公司签订了一份国际货运代理合同,约定由货代公司负责将一批货物从中国出口至美国。

合同中明确了货物的运输方式、保险条款、费用支付等内容。

同年6月,货物由货代公司委托的承运人运输,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承运人操作不当,导致货物在途中发生严重损坏。

货主公司在收到货物后,经检验发现货物损失价值约人民币50万元。

货主公司遂向货代公司提出索赔,要求其承担货损赔偿责任。

货代公司认为,货损是由于承运人操作不当造成的,责任应由承运人承担,货代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双方协商未果,货主公司将货代公司诉至法院。

三、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货损赔偿责任主体:货代公司是否应承担货损赔偿责任?2. 货损原因:货损是由于承运人操作不当造成的,还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3. 货损赔偿金额:货损赔偿金额应如何确定?四、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后认为:1. 货代公司与货主公司签订的国际货运代理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2. 货损是由于承运人操作不当造成的,货代公司作为货物的代理人,在委托承运人运输货物时,未尽到合理审慎的义务,对货损的发生存在一定过错。

3. 货代公司应承担相应的货损赔偿责任,但考虑到货主公司未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损失扩大,货代公司的赔偿责任应适当减轻。

根据以上认定,法院判决货代公司赔偿货主公司货损损失人民币30万元。

五、案例分析本案涉及的国际货运代理法律纠纷具有以下特点:1. 合同关系复杂:本案中,货代公司与货主公司之间存在直接的货运代理合同关系,同时货代公司与承运人之间存在委托运输合同关系。

班轮提单法律纠纷案例(3篇)

班轮提单法律纠纷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原告:某外贸公司(以下简称“外贸公司”)被告:某班轮公司(以下简称“班轮公司”)原告外贸公司系一家从事国际贸易的公司,主要从事纺织品出口业务。

2019年,外贸公司与班轮公司签订了一份班轮运输合同,约定由班轮公司承运外贸公司一批纺织品从中国上海港至美国纽约港。

二、案情简介2019年5月,外贸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将纺织品装载于班轮公司所属的班轮上。

货物于5月10日从上海港启航,预计于5月25日抵达纽约港。

然而,由于班轮公司未能妥善安排航线,导致货物于5月30日才抵达纽约港,延误了5天。

货物抵达纽约港后,外贸公司发现货物存在损坏情况,经鉴定,货物损坏程度达到10%。

外贸公司认为,班轮公司的延误导致货物损坏,要求班轮公司赔偿货物损失及因延误造成的其他损失。

三、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班轮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货物延误的责任?2. 班轮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货物损坏的责任?3. 班轮公司应当赔偿的损失金额是多少?四、法院审理法院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进行了充分的举证和辩论。

1. 关于货物延误的责任问题,外贸公司提供了班轮运输合同、货物装船记录、货物抵达纽约港的时间证明等证据,证明班轮公司未能按时将货物运抵目的地,存在延误。

班轮公司则辩称,货物延误是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根据《海商法》的相关规定,班轮公司不承担延误责任。

2. 关于货物损坏的责任问题,外贸公司提供了货物损坏鉴定报告、货物照片等证据,证明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了损坏。

班轮公司则辩称,货物损坏是由于外贸公司在装船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的,根据《海商法》的相关规定,班轮公司不承担货物损坏的责任。

3. 关于赔偿金额的问题,外贸公司主张根据货物价值、货物损坏程度以及因延误造成的其他损失,要求班轮公司赔偿损失共计人民币50万元。

班轮公司则辩称,货物损失及延误损失应由外贸公司自行承担,班轮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五、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班轮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将货物运抵目的地,存在延误,根据《海商法》的相关规定,班轮公司应当承担货物延误的责任。

海运纠纷典型案例

海运纠纷典型案例

海运纠纷典型案例
1. 船舶货物索赔纠纷:一家国际贸易公司与一家船运公司签订了一份运输合同,约定将一批货物从中国运往欧洲。

然而,在运输过程中,船舶遭遇了严重的天气条件,导致货物受损或者丢失。

双方在运输责任和索赔问题上产生了纠纷。

2. 港口装卸纠纷:一家出口商与港口公司签订了装卸合同,约定将货物从集装箱卸下并装船。

然而,港口公司在装卸过程中没有妥善操作,导致货物受损或者延误。

出口商要求港口公司赔偿损失,双方产生了纠纷。

3. 迟延交货纠纷:一家国际贸易公司与一家海运公司签订了一份运输合同,约定将一批货物从亚洲运往南美洲。

然而,在海运过程中,由于船舶故障或者运输路线调整,导致货物延迟交付给收货人。

收货人要求国际贸易公司承担迟延交货的费用和罚款,双方发生了争议。

4. 船舶碰撞纠纷:海上航行中,两艘船只发生碰撞事故,导致船舶损坏以及货物损失。

涉及的船舶所有者、运输公司以及货物收发货人之间发生纠纷,争议主要集中在责任分担和损失赔偿上。

5. 货物丢失纠纷: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委托海运公司将一批货物从一个国家运往另一个国家。

然而,在货物到达目的地之后发现货物丢失。

国际贸易公司要求海运公司赔偿货物价值,但海运公司否认责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法律纠纷。

这些都是海运行业中常见的典型案例,涉及到运输合同的履行、货物的安全性、损失的赔偿以及各方的责任承担。

海上货物运输案例5篇

海上货物运输案例5篇

海上货物运输案例5篇海上货物运输案例篇1:1998年2月20日,我国甲公司向日本乙公司发出要约:愿以每台400美元的价格按照CIF天津价格条件购买电冰箱3000台,总价值20xx万美元。

1998年2月22日,日本乙公司接到我国甲公司发出的要约,2月23日,日本乙公司将3000台电冰箱交给日本环球货运公司装船运输,但日本环球货运公司发现其中有500台电冰箱包装破损,准备签发不清洁提单。

但日本乙公司为从日本环球货运公司处拿到清洁提单,在其签发提单前,向日本环球货运公司出具了承担赔偿责任的保函,承运人日本环球货运公司遂给乙公司签发了清洁提单。

乙公司持清洁提单按信用证结汇,中国甲公司于1999年3月I日收到货物,发现500台电冰箱有严重质量问题,于是向承运人日本环球货运公司索赔。

问题:(1)承运人应否承担责任?(2)如果甲公司向乙公司索赔,你认为索赔能否成立?案例8中国某进出口公司与美国商人签订一份出口玉米合同,由中方负责货物运输和保险事宜。

为此,中方与上海某轮船公司A签订运输合同租用“扬武”号班轮的一个舱位。

1997年7月26日,中方将货物在张家港装船。

随后,中方向中国某保险公司B投保海上运输货物保险。

货轮在海上航行途中遭遇风险,使货物受损。

问题:(1)如果卖方公司投保的是平安险,而货物遭受部分损失是由于轮船在海上遭遇台风,那么卖方公司是否可从B处取得赔偿?为什么?(2)如果卖方公司投保的是一切险,而货物受损是由于货轮船员罢工,货轮滞留中途港,致使玉米变质,那么卖方能否从B处取得赔偿?为什么?(3)如果发生的风险是由于承运人的过错引起的并且属于承保范围的风险,B赔偿了损失后,卖方公司能否再向A公司索赔?为什么?分析7(1)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

因为承运人和收货人的关系依提单确定,清洁提单项下的货物因包装破损,说明损失是承运人没有尽到良好的管货义务造成的,说明了承运人没有尽到合同项下的最低责任,承运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合同纠纷案例

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合同纠纷案例

原告:广东富虹油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虹公司)。

被告: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平保公司)2004年4月27日,富虹公司就其从巴西进口的一批大豆向深圳平保公司发出货物运输险投保单,投保单载明投保险别为一切险加战争险、罢工险等,但没有载明险别内容。

4月28日,深圳平保公司签发了货物运输保险单,以邮政快递方式寄送富虹公司,保险单载明:被保险人为富虹公司;被保险货物为60,500公吨散装巴西大豆,货物单价396.09美元/公吨;货物由“韩进大马”轮于2004年5月4日从巴西桑托斯(Santos)起运至中国湛江,该轮船旗为巴拿马旗;保险金额23,963,445美元。

保险单没有记载保险价值。

保险单正面载明承保条件为:1、按照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81/1/1)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包括仓至仓条款)承保一切险,按照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81/1/1)海洋运输货物战争险条款承保战争险,并按照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货物罢工险条款承保罢工险;2、短量责任为“港至港”责任,其他责任为“仓至仓”责任;3、短量事故绝对免赔为保险金额的0.5%,其他事故绝对免赔为保险金额的0.3%等。

保险单背面全部以英文载明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格式)条款,有关条款内容如下:一、责任范围。

本保险的一切险除承保保险单所列明的平安险和水渍险和各项责任外,还负责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外来原因所致的全部或部分损失。

二、除外责任。

本保险对下列损失,不负赔偿责任:(一)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或过失所造成的损失;(二)属于发货人责任所引起的损失;(三)在保险责任开始前,被保险货物已存在的品质不良或数量短差所造成的损失;(四)被保险货物的自然损耗、本质缺陷、特性以及市价跌落、运输迟延所引起的损失或费用;(五)本公司海洋运输货物战争险条款和货物运输罢工险条款规定的责任范围和除外责任。

三、责任起讫。

本保险负“仓至仓”责任,自被保险货物运离保险单所载明的起运地仓库或储存处所开始运输时生效,包括正常运输过程中的海上、陆上、内河和驳船运输在内,直至该项货物到达保险单所载明目的地收货人的最后仓库或储存处所或被保险人用作分配、分派或非正常运输的其他储存处所为止。

FOB价格条件下的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

FOB价格条件下的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
百事佳公司于2007年11月13日致 函里集诺集装箱航运公司(Regional Container Lines),指出:你公司向 我司的目的港客户多收取1,327美元是 不合理的;由于我司的目的港客户急需 提货,已向贵司目的港代理支付了此费 用。我司客户已在给我司的货款里扣除 该1,327美元,此费用不合理,请尽快 退还我司。
二、审判记录
广州海事法院认为:本案系海上 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本案货物运输目的 港是印度新德里,具有涉外因素。货 物的起运港在中国,双方纠纷涉及到中 国境内预付运费的支付问题,当事人 均为中国的企业法人或企业法人的分 支机构,因而本案与中国有最密切联 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 二百六十九条之规定,本案实体处理适 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1.FOB价格条件下卖方的困境与法 律保护的特别规定
根据FOB价格条件,须由国外的买 方租船订舱、支付海运费用,由国内的 卖方将货物交与承运人并取得有关运输 单证。很明显,因租船订舱而成立的海 上货物运输合同,主体之一托运人是国 外的买方,另一主体即承运人是船方, 国内的卖家与货物运输合同并无关联, 既不是托运人,更不可能是承运人。这 就意味着,国内卖方在向承运人交付货 物后,根本不可能根据运输合同控制在 承运人掌管下的货物,而如果在交单结 汇环节出现差错或收货人拒绝支付货 款,则该卖方很可能面临钱货两空的悲 惨结局。更为严重的是,在钱货两空 后,国内卖方根本没有法律上的诉权起 诉承运人要求赔偿损失,尽管分明是他 把自己的货物实际交给了承运人。
三、案例评析
本案涉及到FOB条件下的卖方在海 上货物运输合同中的身份与地位问题。 我国外贸出口货物有80%左右采用FOB条 件成交, 而如何通过海上货物运输合 同保护卖方的利益,并使其履行相应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10 —2011学年第二学期)
课号:课程名称:改卷教师:
学号: 姓名:得分:
案例分析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件
国内S公司向国外H公司购买一批货物,G公司是S公司的外贸代理人,其以自己的名义向保险公司投保,发生货损理赔,一审法院认为,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原则,该批货物所有权只有H公司和S公司之间进行转移。

G公司不能也无需承担运输途中的风险,故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

二审法院回避外贸代理人是否具有保险利益的问题。

S公司是货物的买方,G公司是S公司的代理方,G公司就货物向保险公司投保,是受S公司的委托。

G公司代理S公司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是成立且有效的。

(1)没有进出口权的企业对货物是否具有保险利益?
(2)进口企业对未办理进口许可证的货物是否具有保险利益?
(3)外贸代理人是否具有保险利益?
(1)答:企业有无进出口权对企业的保险利益无直接影响。

该企业虽是货物所有权人,但企业对货物有无保险利益还须视货物保险合同的情况而定。

保险利益,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认可的利益,又称可保利益,保险法要求财产保险中,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对保险标的须具有保险利益,否则保险合同无效。

当代理人以被代理企业的名义订立保险合同时,该企业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在此情况下,无进出口权的企业无疑对货物有保险利益。

当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签订保险合同时,属于间接代理,依据合同法的规定,企业可享有代理人对保险人的权利,因此也具有保险利益
(2)答:依据保险法原理,企业对其享有所有权的货物无疑是具有保险利益的,但是在企业未办理进口许可证的情况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十四条违反国家进出口管理规定,进出口国家限制进出口的货物,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向海关申报时不能提交许可证件的,进出口货物不予放行,处货物价值30%以下罚款。

违反国家进出口管理规定,进出口属于自动进出口许可管理的货物,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向海关申报时不能提交自动许可证明的,进出口货物不予放行”,企业将无法取得货物,此种情形属于违法法律法规规定,一般不属于保险合同所规定的保险事故或者属于免责事由,企业及时具有保险利益也将无法获得赔偿。

ﻭ(3)答:在外贸代理人以自己名义订立保险合同的
情况下,代理人是在企业的委托之下行使代理人权利、履行代理人职责,依据委托合同关系,代理人对货物享有因合同而产生的保险利益。

在代理人以企业(被代理人)名义订立保险合同时,合同直接约束企业和保险人,代理人无疑不具有保险利益。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10 —2011学年第二学期)
课号:课程名称: 改卷教师:
学号:姓名: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