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螺旋传动

合集下载

螺旋传动知识点总结

螺旋传动知识点总结

螺旋传动知识点总结一、螺旋传动的工作原理螺旋传动是利用螺旋副的工作原理来实现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之间的传递。

螺旋副由蜗杆和蜗轮两部分组成,蜗杆是一种外表面具有螺旋槽的圆柱体,蜗轮则是与蜗杆啮合的齿轮。

当蜗杆旋转时,蜗轮因为蜗杆的螺旋副作用产生轴向推力,这个推力同时也被传递到蜗轮上,从而使蜗轮转动。

因此,螺旋传动可以实现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之间的有效传递。

二、螺旋传动的结构特点1.扭矩大螺旋传动的扭矩传递能力较大,因为蜗杆的螺旋副能够将旋转运动转化为轴向运动,从而实现大扭矩的传递。

因此,螺旋传动常用于需要传递大扭矩的场合,比如提升装置、输送设备等。

2.速比大螺旋传动的速比通常较大,因为蜗杆的螺旋副可以实现较大的速比,所以螺旋传动通常被应用于需要较大速比的场合,比如搅拌机、压缩机等。

3.传动平稳螺旋传动的传动过程中因为摩擦力的作用,所以传动平稳性较好,噪音小,由于传动中的相对滑动效应,使它有很好的减振效果,这一点是齿轮传动的优势所在,而且摩擦力在功效中发挥等作用,使动力系统得到很好的控制。

4.结构紧凑螺旋传动的结构紧凑,由于蜗杆与蜗轮啮合的工作原理,螺旋传动可以实现较大的传动比同时需要较小的空间,这使得螺旋传动在机械设计中拥有广泛应用。

5.使用寿命长螺旋传动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其使用寿命较长,相比较于其他传动方式,比如链条传动、皮带传动等,螺旋传动的使用寿命更长一些。

三、螺旋传动的优缺点1.优点(1)传动平稳:蜗杆与蜗轮之间的摩擦力使螺旋传动的传动过程平稳,噪音小,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2)传动效率高:螺旋传动的传动效率通常较高,因为蜗杆与蜗轮之间的啮合作用,摩擦力很小,能够有效减小传动损耗。

(3)扭矩大:螺旋传动的蜗杆蜗轮结构能够传递较大的扭矩,适用于需要传递大扭矩的场合。

(4)速比大:螺旋传动的蜗杆蜗轮结构能够实现大的速比,适用于需要大速比的场合。

(5)结构紧凑:螺旋传动的结构紧凑,能够实现较大的传动比同时需要较小的空间。

螺旋传动螺旋传动(共17张PPT)优秀

螺旋传动螺旋传动(共17张PPT)优秀

d2 → (螺纹规范) d、P
验算: u H 10 P
不满足,增大螺距。
有自锁性要求的螺旋传动,应校核自锁条件:
v
v arctcanofsarctafvn 第十三页,共17页。
三、滑动螺旋传动的设计计算
2.螺杆的强度计算
§5-9 螺旋传动
螺旋传动3
对于受力比较大的螺杆,需根据第四 强度实际求出危险截面的计算应力:
ca232d 41 2
F2( 34T)2[]
d1
式中,F为螺杆所受的轴向压力〔或拉力〕, T 为螺杆所受的扭矩,
TFtan(v) d22
第十四页,共17页。
三、滑动螺旋传动的设计计算
3.螺母螺牙的强度计算 螺牙上的平均压力为:F/u
其危险截面 a – a 的剪切强度 条件和弯曲强度条件分别为:
F [] Dbu
螺杆转动,螺母挪动 常见运动方式 螺母固定,螺杆转动并挪动
差动螺旋传动
按用途分类
传力螺旋 传导螺旋 调整螺旋
第五页,共17页。
螺旋传动1
一、螺旋传动的类型和运用
§5-9 螺旋传动
螺杆 螺旋副 ——传送运动和动力传动,回转运动→直线运动 螺母
螺杆转动,螺母挪动 常见运动方式 螺母固定,螺杆转动并挪动
螺杆转动,螺母挪动 常见运动方式 螺母固定,螺杆转动并挪动
差动螺旋传动
第二页,共17页。
螺旋传动1
一、螺旋传动的类型和运用
§5-9 螺旋传动
螺杆 螺旋副 ——传送运动和动力传动,回转运动→直线运动 螺母
螺杆转动,螺母挪动 常见运动方式 螺母固定,螺杆转动并挪动
差动螺旋传动
第三页,共17页。
螺旋传动1
一、螺旋传动的类型和运用

螺旋传动设计计算

螺旋传动设计计算

页码,2/8
对于30o锯齿形螺纹。h=0.75P,则
【5-46】
【5-47】 螺母高度
H=фd2
式中:[P]为材料的许用压力,MPa,见表5-13;ф值一般取1.2~3.5。对于整体螺母,由于磨损后不能凋整间隙,为使受力分布比较均匀,螺纹工作圈数不宜过多,故取ф=1.2~2.5对于剖分螺母和兼作支 承的螺母,可取ф=2.5~3.5只有传动精度较高;载荷较大,要求寿命较长时,才允许取ф=4。
0=1.5∼3.0时,为不完全固定;l0/
>3.0时,为固定支承。
0
2)若以整体螺母作为支承时,仍按上述方法确定。此时取l0=H(H为螺母高度)。
3)若以剖分螺母作为支承时,叫作为不完全固定支承。
4)若采用滚动支承已有径向约束时,可作为铰支;有径向和轴向约束时,可作为固定支承。
页码,8/8
/xc_jd/machide/jxsj/01-07-00.htm
【5-49】
2009-4-17
螺旋传动设计 A — 螺杆螺纹段的危险截面面积。
W —螺杆螺纹段的抗扭截面系数, T
页码,4/8
d — 螺杆螺纹小径,mm;
l
T—螺杆所受的扭矩,
[σ]—螺杆材料的许用应力,MPa,见下表
滑动螺旋副材料的许用应力
螺旋副材料
螺杆 螺母

青铜 铸铁 钢
[σ] σs/(3~5)
根据公式算得螺纹中径d2后,应按国家标准选取相应的公称直径d及螺距P。螺纹工作圈数不宜超过10圈。
/xc_jd/machide/jxsj/01-07-00.htm
表:滑动螺旋副材料的许用压力[ P]
2009-4-17
螺旋传动设计
螺杆—螺母的材料 钢—青铜

螺旋传动

螺旋传动

Fcr
480
1 0.00022
π
d12 4
(16-11)
(3)对于Q275当<40,优质碳素钢<60时,不必校核螺杆的
稳定性。
式中,E为螺杆材料弹性模量,钢E = 2.07×104(MPa); Ia为螺杆危险截面轴惯性矩;为螺杆长度系数,见表16-4; l为螺杆计算长度。
若上式计算不满足螺杆稳定条件,应适当增大螺杆小径。 除上述计算外,对于高精度的螺旋传动,应进行螺杆的刚度计 算;对于高速旋转的螺旋还应校核其临界转速。
传力螺旋:
螺旋传动的应用和分类
所谓传力螺旋是指以传递力为主螺旋传动。如图
16-1a的千斤顶、图16-1b的压力机。这种螺旋主要承 受很大的轴向力,一般为间歇工作,每次工作时间较 短,工作速度也不高,并具有自锁能力。
传导螺旋:
以传递运动为主,并要求有较高的传动精度,有 时也承受较大的轴向力的螺旋为传导螺旋。如图161c的金属切削机床的进给螺旋。传导螺旋常在较长的 时间内连续工作,工作速度较高。
旋副材料硬度,滚动螺旋的寿命Lh(h)为
Lh

10 6 60n

Ca KFKH
Fa
3
(16-13)
式中,KF为载荷系数,见表16-6;KH为硬度影响系
数,见表16-7。
滚动螺旋传动
对于滚动螺旋的寿命要求可参照表16-8,基本额
定动载荷Ca值可参考有关手册或工厂样本。
2.滚动螺旋静载荷计算
滚动螺旋传动
16-4
滚动螺旋传动
2.结构类型及特点 根据螺纹滚道截面形状和滚动体在滚道中的循环
方式对滚动螺旋进行分类。 (1)螺纹滚道法向截面形状有矩形、单圆弧和双圆弧

11螺旋传动

11螺旋传动
回差见直接影响到螺旋传动的运动精度,在使用过程 中必须要加以消除。
1)径向调节法 a)是开槽螺母,拧紧锁紧螺钉即可使螺母产生径向收 缩,使螺母和螺杆的配合间隙减小。
b)所示为卡簧式螺母结构,其中主螺母1开有三个纵 向槽,拧紧副螺母2使具有锥形头的开槽螺母1产生径向收 缩,以减小螺纹间隙。
c)所示为对开螺母结构,由两个螺钉来调整螺母的径 向收缩,调整螺钉下面有螺旋弹簧,其作用是使压紧力均 匀,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作用。
副螺母上的小螺钉防止主副螺母之间的相对转3单面接触法单面接触法利用弹簧产生单向作用力使螺纹的工作表面保持单面接触从而消除间隙引起的回差在螺杆和螺母之间设有封闭循环的滚道在滚道间填充钢珠使螺旋副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提高传动效率这种传动称为螺旋传动又称为滚珠丝杠副
第十二章
螺旋传动
§12-1 概述 §12-2 滑动螺旋传 动 §12-3 滚动螺旋传 动
2.3.2 传力螺旋设计
1)耐磨性计算 滑动螺旋中磨损是最主要的一 种失效形式,它会引起传动精度下 降、强度下降。 磨损的影响因素:工作面的比 压,螺纹表面质量,滑动速度和润 滑状态。 所以耐磨性计算主要限制螺纹 工作面上比压 P要求小于材料的许用 比压。
耐磨性条件:
P Fa Fa [ P] A d 2 hn
2)传动比大
将定轴转动转换为速度较低的直线运动。
3)增力显著
对于水平推力的运动机构也能在任意位置得到精确定 位如水平运动的机床工作台进给机构夹紧装置。
4)传动平稳﹐无噪音,能够实现自锁 螺纹升角小,使得摩擦力的轴向分力大于正压力的轴 向分力,发生自锁
5)摩擦磨损大,效率较低
效率30%~40%,易磨损。
2)外循环滚珠丝杠 滚珠在返回时与螺杆脱离接触的循环称为外循环。在 这种结构中,螺母上钻有一个纵向通孔作为滚珠返回通道, 螺母两端装有铣出短槽的端盖,短槽端部与螺纹滚道相切, 便于滚珠进入,形成回路。

螺旋传动通用课件

螺旋传动通用课件

3
提高效率的方法
为了提高螺旋传动的效率,可以采取减小摩擦、 选择高效率的轴承和密封件、以及优化螺母和螺 杆的设计等措施。
螺旋自锁现象
自锁定义
01
螺旋自锁是指在某些情况下,螺旋机构无法通过输入力矩来克
服负载力矩,导致机构无法正常工作。
自锁条件
02
自锁的条件是负载力矩大于输入力矩,这通常发生在螺母和螺
润滑
按照规定使用适当的润 滑剂,保持螺旋传动的
良好润滑状态。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01
02
03
04
传动效率下降
可能是由于润滑不良或杂物堵 塞引起的,应检查润滑情况并
清理杂物。
噪音或振动
可能是由于轴承损坏或安装不 良引起的,应检查轴承状态并
重新安装。
轴向窜动
可能是由于螺母松动或轴承损 坏引起的,应紧固螺母并更换
杆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大或机构中的间隙较大时。
自锁的危害
03
自锁不仅会导致机构无法正常工作,还可能引起机械振动和噪
声,甚至导致机械故障。
防止自锁的措施
减小摩擦
通过减小螺母和螺杆之间的摩擦系数,可以降低自锁的可能性。例 如,选择合适的润滑剂或表面处理方法。
消除间隙
在机构中消除间隙可以避免自锁的发生。例如,通过调整轴承或增 加预紧力来消除间隙。
螺旋传动的组成
螺旋传动通常由螺杆、螺 母和机架组成,其中螺杆 和螺母是主要的转动元件 。
螺旋传动的分类
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螺 旋传动可以分为差动螺旋 传动和普通螺旋传动两类 。
螺旋传动的原理
差动螺旋传动原理
差动螺旋传动是指螺杆和螺母的轴线在空间交错一个角度, 当螺杆转动时,不仅螺杆上的螺旋面和螺母上的螺旋面相接 触,而且螺杆的右螺旋面和螺母的左螺旋面相接触,从而产 生相对运动。

螺旋传动

螺旋传动

三、滑动螺旋传动的设计
1、传动型式的选择 根据螺旋传动的型式和特点,结合具体情况选择。 2、螺纹类型的确定 示数螺纹多采用三角形螺纹,传力螺旋传动多采用 梯形螺纹。 3、螺旋副材料的确定 耐磨性好,易于加工。 4、主要参数的确定 螺杆直径和长度、螺距、螺旋线头数、螺母高度。 5、螺纹公差的确定 6、螺旋副零件与滑板联接结构的确定 主要有刚性、弹性和活动联接结构。
螺旋传动按其螺旋副的摩擦性质不同,又可分为: 滑动螺旋 滚动螺旋 静压螺旋 特点: 滑动螺旋: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易于自锁,摩擦阻 力大,传动效率低,磨损快,传动精度低。 滚动螺旋和静压螺旋:摩擦阻力小,传动效率高,结 构复杂,特别是静压螺旋还需要供油系统。只有在高精度 、高效率的重要传动中才宜采用。
二、滑动螺旋传动的计算
滑动螺旋传动的特点: 1、滑动螺旋传动的特点:
降速传动比大 具有增力作用 能自锁 效率低、磨损快
应用实例: 2、应用实例:
滑动螺旋传动的计算: 3、滑动螺旋传动的计算:
计算内容: 由于滑动螺旋传动的失效形式主要为螺纹磨损、螺杆 变形、螺纹牙断裂等,因此计算包括:耐磨性、刚度、稳定 性、强度,以及驱动力矩、传动效率和自锁等的计算。
第十章
螺旋传动
本章内容 1、螺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类型 2、滑动螺旋传动的计算 3、滑动螺旋传动的设计 4、滚珠螺旋传动的特点、结构和主要类型 滚珠螺旋传动的特点、 5、静压螺旋传动简介
一、螺旋传动的工作原理 和主要类型
1、螺旋传动的工作原理: 螺旋传动是利用螺杆和螺母组成的螺旋副来实现传动要求。 它主要用于将回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同时传递运动和动力。
2)滚珠循环方式 分内循环和外循环。
3)消除轴向间隙的调整预紧方法 垫片调隙、螺纹调隙、齿差调隙。

螺旋传动的原理

螺旋传动的原理

螺旋传动的原理
螺旋传动是一种将转动运动转化为线性运动的机械传动方式。

它基于螺旋线的特性,利用螺旋面的斜螺纹与螺母的配合,使螺杆的旋转运动转变为螺母的轴向位移。

螺旋传动的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当螺杆做旋转运动时,螺旋线的导程会决定螺母的轴向移动距离。

具体来说,螺杆的旋转将使螺旋线的斜螺纹向前或向后推动与其配合的螺母。

随着螺杆旋转的不断进行,螺母会不断沿轴向方向移动一定距离。

螺旋传动的优势在于其传动效率高、承载能力大、紧凑结构和自锁功能(根据旋转方向的不同),因此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

在一些需要精确控制的机械系统中,螺旋传动也常被运用于位置调节和线性传动的需求。

例如,在CNC机床上,螺旋传动被用于驱动工作台或滑台的精
确运动。

螺旋传动有多种类型,包括常用的丝杆传动、滚珠丝杠传动和齿轮与蜗杆传动等。

不同类型的螺旋传动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应用特点,但其基本原理都是基于螺旋线与螺母的配合来实现传动功能。

总的来说,螺旋传动利用螺旋线的特性,将螺杆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螺母的轴向移动,从而实现线性运动的传动效果。

通过合理设计和选用不同类型的螺旋传动,可以满足不同工程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面α-α的剪切强度条 件为:

Fa [ ] Dbn
3)螺杆的强度计算 螺杆工作时同时受轴面压力(拉力)Q与扭矩T的作 用,截面受拉(压)应力与扭剪应力的复合作用。
4 Fa 2 T 2 ca 3 ( 2 ) 3( ) [ ] 3 d1 0.2d1
2 2
4)自锁性验算
2.3.2 传力螺旋设计
1)耐磨性计算 滑动螺旋中磨损是最主要的一 种失效形式,它会引起传动精度下 降、强度下降。 磨损的影响因素:工作面的比 压,螺纹表面质量,滑动速度和润 滑状态。 所以耐磨性计算主要限制螺纹 工作面上比压 P要求小于材料的许用 比压。
耐磨性条件:
P Fa Fa [ P] A d 2 hn
2.2 滑动螺旋传动的类型与应用
1)螺母固定,螺杆转动并移动 工作时,螺杆在螺母左右两个极端位置所占据的长度 大于螺杆行程的2倍。这种型式结构简单,消除了采用螺杆 支承可能产生的轴向跳动,对提高传动精度是有利的,其 缺点是轴向空间较大,刚性较差,因此仅适用于行程较短 的场合。
螺旋千斤顶是一种传 力螺旋,能以较小的转矩 获得很大轴向力滑动摩擦 螺旋螺母转动,螺杆直线 移动。
(1)螺距P的确定 螺距的数值已经标准化了,因而只能从标准中选取。 选取时,应考虑螺杆与螺母转过一周所需位移的大小、是 否要求自锁、传动精度等因素。
要求位移大时,可选取较大的螺距或多头螺纹;
要求位移小或自锁时,可选细牙螺纹; 要求高的传动精度,则应采用单头螺纹。
(2)螺杆公称直径d的确定 受力较小的传动螺旋和示数螺旋一般都不用进行强度 计算,可根据需要和结构情况按标准选定。 (3)螺杆长度的确定
3)静压螺旋 向螺旋副注入压力油,使螺纹工作面被油膜分开的螺 旋称为静压螺旋。 这种螺旋磨损小,传动效率高,工作寿命长。但结构 较复杂,需要一套供油装置,仅用于高效率要求场合。
§12-2 滑动螺旋传动
2.1 滑动螺旋传动的特点
1)精度较高
能够准确地调整直线运动的距离和位置。常用于精密机械 和测量仪器,特别适用于一些机构的微细调节。
L np arctg arctg v d 2 d 2
5)螺杆的稳定性计算 当螺杆较细长且受较大轴向压力时,可能会双向弯曲 而失效,螺杆相当于细杆,螺杆所承受的轴向压力F小于其 临界压力Fca 。
2 EI 105 d14 Fac 2 ( L) ( L) 2
Fac—螺杆失稳时的临界载荷;
3.3 滚动螺旋传动的结构形式
1)内循环螺旋传动 内循环方式是在螺母上开有侧孔,孔内镶有返向器, 将相邻两螺纹滚道联接起来,钢球从螺纹滚道进入返回器, 越过螺杆牙顶进入相邻螺纹滚道,形成循环回路。 内循环式滚动螺旋传动, 径向尺寸小,结构紧凑,滚珠 滚畅性好,故传动效率高。但 是,反向器的制造工艺复杂, 它的滚道是一一个空间高次曲 线,难以精确加工。
令H/d2=φ,则有校核公式:
P Fa p Fa p [ P] 2 d 2 hn d 2 h
设计公式:
d2 Fa P h[ P]
2)螺纹牙强度计算
由于螺母材料的强度通常低于螺杆材料的强度,因 此螺纹牙受剪和弯曲均在螺母上。
螺纹牙根部危险剖面的变曲强度条件为:
b
3Fa h M [ b ] 2 W Dnb
2)传动比大
将定轴转动转换为速度较低的直线运动。
3)增力显著
对于水平推力的运动机构也能在任意位置得到精确定 位如水平运动的机床工作台进给机构夹紧装置。
4)传动平稳﹐无噪音,能够实现自锁 螺纹升角小,使得摩擦力的轴向分力大于正压力的轴 向分力,发生自锁
5)摩擦磨损大,效率较低
效率30%~40%,易磨损。
1.2 螺旋传动的类型 1.2.1 螺旋传动按其用途分类
1 )传导螺旋传动(示数螺旋传动):以传递运动为 主,要求有较高的传动精度; 2 )传力螺旋传动:以传递动力为主,一般要求用较 小的转矩产生较大的轴向力。传力螺旋多用在工作时间短、 速度较低的场合,通常需要有自锁能力; 3 )普通螺旋传动:对强度、精度以及刚度均无高要 求,只是作为一般驱动、调整用。
2)外循环滚珠丝杠 滚珠在返回时与螺杆脱离接触的循环称为外循环。在 这种结构中,螺母上钻有一个纵向通孔作为滚珠返回通道, 螺母两端装有铣出短槽的端盖,短槽端部与螺纹滚道相切, 便于滚珠进入,形成回路。
3)主要参数 滚动螺旋的主要参数包括公称直径 do(即钢球中心所 在圆柱直径)、导程Ph,、螺纹旋向、钢球直径Dw、接触角 α(滚动体合力作用线和螺旋轴线垂直平面间的夹角)、 负载钢球的圈数和精度等级等 。 GB/T17587.3-1998规定了公称直径为6~200mm、适用 于机床的滚动螺旋副和性能要求等,精度分为 7 个等级, 即1、2、3、4、5、7和1 0级;其中1级精度最高,10级精 度最低,其他机械可参照选用 。
§12-3 滚动螺旋传动
在螺杆和螺母之间设有封闭循环的滚道,在滚道间填 充钢珠,使螺旋副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提高传动效 率,这种传动称为螺旋传动,又称为滚珠丝杠副。
3.1 滚动螺旋的特点
滚动螺旋的优点: 1)滚动摩擦系数小,传动效率高90~95%; 2)启动扭矩接近运转扭矩,仅为滑动螺旋传动的30% 左右,工作较平稳; 3 )磨损小且寿命长,可用调整装置调整间隙,传动 精度与刚度均得到提高; 4)不具有自锁性,可将直线运动变为回转运动。
Fac s Fa max
Famax—最大轴向载荷; S —螺杆稳定许用安全系数 ①传导螺旋S=2.5~4.0; ②传力螺旋S=3.5~5.0; ③精密螺杆或水平螺杆S>4
Hale Waihona Puke 2.4 传动螺旋回差调整由于螺旋副中存在间隙,因此当螺旋传动需要反向运 动时,螺杆需要转动一定角度才能开始移动,这被称为是 螺旋传动的回差。
回差见直接影响到螺旋传动的运动精度,在使用过程 中必须要加以消除。
1)径向调节法 a)是开槽螺母,拧紧锁紧螺钉即可使螺母产生径向收 缩,使螺母和螺杆的配合间隙减小。
b)所示为卡簧式螺母结构,其中主螺母1开有三个纵 向槽,拧紧副螺母2使具有锥形头的开槽螺母1产生径向收 缩,以减小螺纹间隙。
c)所示为对开螺母结构,由两个螺钉来调整螺母的径 向收缩,调整螺钉下面有螺旋弹簧,其作用是使压紧力均 匀,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作用。
滚动螺旋的缺点:
1)结构复杂,制造困难; 2)在需要防止逆转的机构中,要加字所机构; 3)承载能力不如滑动螺旋传动大。 滚动螺旋多用在车辆转向机构及对传动精度要求较 高的场合。
3.2 滚动螺旋的分类
1)按用途分类 定位滚动螺旋,通过旋转角度和导程控制轴向位移量, 称为P类滚动螺旋。 传动滚动螺旋,用于传动动力的滚动螺旋,称为 T 类 滚动螺旋。 2)按循环方式分类 内循环滚动螺旋 外循环滚动螺旋
2)轴向调节法 a)下图结构由主、副螺母组成。调整时,转动副螺母 使主、副螺母产生相对位移,从而使主、副螺母的螺纹分 别压紧在螺杆螺纹相反的侧面上,从而消除螺杆轴向窜动 的间隙。
b) 用一弹簧向左、右分开主、副螺母,使轴向间隙 消除。副螺母上的小螺钉防止主、副螺母之间的相对转 动 。
3)单面接触法 单面接触法利用弹簧产生单向作用力,使螺纹的工作 表面保持单面接触,从而消除间隙引起的回差 。
4)代号及标注
精度等级 类型(P/T) 承载钢珠圈数 螺纹旋向
公称导程 公称直径 结构特征
预紧方式 循环方式


1.2.2 螺旋机构按螺旋副的摩擦状态分类
1)滑动螺旋 螺旋副做相对运动时产生滑动摩擦的螺旋称为滑动螺 旋。 这种螺旋副常用梯形螺纹或矩形螺纹,其结构简单, 加工方便,机构能自锁,但传动效率低(30%~40%),易 磨损。
2)滚动螺旋 螺旋副做相对运动时产生滚动摩擦的螺旋称为滚动 螺旋。 滚动螺旋的摩擦阻力小,传动效率高可达 90% ,运 动灵敏度高,磨损小,精度易保持。但结构复杂,成本高, 不能自锁,主要用于对传动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当图中左右两段螺纹旋向相同,而螺距不同时,称为 差动螺旋机构,这种螺旋机构又称为微动螺旋机构,用于 测微计(千分尺)、分度机构、调节机构(镗刀微调机构) 中。 螺杆旋转一周时,两 螺母的相对位移为: s =( lA-lB)φ/2π lA-lB lB A 3 B
lA
2.3 滑动螺旋传动的设计计算
2.3.1 传动螺旋参数确定
2)螺杆转动,螺母移动 这种型式的特点是结构紧凑,刚度较大,适用于工作 行程较长的情况,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型式
3)其他形式 螺旋传动中还有两类特殊类型 —— 复式螺旋传动和差 动螺旋传动。 当图中左右两段螺纹旋向相反时,称为复式螺旋机构, 用于两螺母快速靠近或离开,比如电杆拉线机构等。 螺杆旋转一周时,两螺 母的相对位移为: s =(lA+lB)φ/2π
E— 螺 杆 材 料 的 弹 性 模 量 , 钢 的 弹 性 模 量 E=2.06×l05N/mm2;
I—螺杆危险截面的惯性矩,I= πd14/64 mm4; L—螺杆的最大工作长度;
μ —长度系数,与螺杆支承情况有关;一般支承,取
μ=1,一端固定、一端自由时,取μ=2。 要保证螺杆不失稳要满足以下条件:
螺杆长度应根据所要求的工作行程来确定。若L1为螺 杆螺纹部分长度, L2 为螺杆工作行程, L3 为螺母的高度 (1.5~2d),则L1≥L2 +L3 。
螺杆总长度 L0 与公称直径 d 之间的比值 L0/d 称为长径 比,一般限定L0/d≤25,长径比过大会使螺杆的刚度减小, 在加工或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因变形产生的误差。
第十二章
螺旋传动
§12-1 概述 §12-2 滑动螺旋传 动 §12-3 滚动螺旋传 动
§12-1
概述
螺旋传动由螺杆、螺母和机架组成,主要用于将回 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同时传递动力的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