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查找法适用于存储结构为顺序或链接存储的线行表
数据结构 判断题

《数据结构》习题库之三:判断题1. 程序就是算法,但算法不一定是程序。
()2. 线性表只能采用顺序存储结构或者链式存储结构。
()3.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是通过指针来间接反映数据元素之间逻辑关系的。
()4. 除插入和删除操作外,数组的主要操作还有存取、修改、检索和排序等。
()5. 稀疏矩阵中0元素的分布有规律,因此可以采用三元组方法进行压缩存储。
()6. 不管堆栈采用何种存储结构,只要堆栈不空,可以任意删除一个元素。
()7. 确定串T在串S中首次出现的位置的操作称为串的模式匹配。
()8. 深度为h的非空二叉树的第i层最多有2i-1 个结点。
()9. 满二叉树就是完全二叉树。
()10. 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序列和后序序列可以唯一地构造出该二叉树。
()11. 非空二叉排序树的任意一棵子树也是二叉排序树。
()12. 对一棵二叉排序树进行前序遍历一定可以得到一个按值有序的序列。
()13. 若有向图G=(V,E)的拓扑序列不唯一,则图中必须有两条弧和。
()14. 散列表的查找效率主要取决于所选择的散列函数与处理冲突的方法。
()15. 序列初始为逆序时,泡排序法所进行的元素之间的比较次数最多。
()16. 算法一定要有输入和输出。
()17. 算法分析的目的旨在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算法。
()18. 非空线性表中任意一个数据元素都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后继元素。
()19. 数据的存储结构不仅有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还有索引结构与散列结构。
()20. 线性链表中各个链结点之间的地址不一定要连续。
()21. 若频繁地对线性表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该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更合适。
()22. 若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每个数据元素占用4个存储单元,第12个数据元素的存储地址为144,则第1个数据元素的存储地址是101。
()23. 若长度为n的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删除表的第i个元素之前需要移动表中n-i+1个元素。
()24. 符号link(p)出现在表达式中表示p所指的那个结点的内容。
数据结构习题 5

第8章查找8.1选择题1.顺序查找法适合于存储结构为()的线性表。
A)散列存储B)顺序存储或链接存储C)压缩存储D)索引存储2.下面哪些操作不属于静态查找表()A)查询某个特定元素是否在表中B)检索某个特定元素的属性C)插入一个数据元素D)建立一个查找表3.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A)顺序查找对表中元素存放位置无任何要求,当n较大时,效率低。
B)静态查找表中关键字有序时,可用二分查找。
C)分块查找也是一种静态查找表。
D)经常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时可以采用二分查找。
4.散列查找时,解决冲突的方法有()A)除留余数法B)数字分析法C)直接定址法D)链地址法5.若表中的记录顺序存放在一个一维数组中,在等概率情况下顺序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A)O(1)B)O(log2n) C)O(n) D)O(n2)6.对长度为4的顺序表进行查找,若第一个元素的概率为1/8,第二个元素的概率为1/4,第三个元素的概率为3/8,第四个元素的概率为1/4,则查找任一个元素的平均查找长度为()A)11/8 B)7/4 C)9/4 D)11/47.静态查找表与动态查找表二者的根本差别在于()A)它们的逻辑结构不一样B)施加在其上的操作不同C)所包含的数据元素的类型不一样D)存储实现不一样8.若查找表中的记录按关键字的大小顺序存放在一个一维数组中,在等概率情况下二分法查找的平均检索长度是()A)O(n) B)O(log2n) C)O(nlog2n) D)O((log2n)2)9.对有14个数据元素的有序表R[14](假设下标从1开始)进行二分查找,搜索到R[4]的关键码等于给定值,此时元素比较顺序依次为()。
A)R[1],R[2],R[3],R[4] B)R[1],R[13],R[2],R[3]C)R[7],R[3],R[5],R[4] D)R[7],R[4],R[2],R[3]10.设有一个长度为100的已排好序的表,用二分查找进行查找,若查找不成功,至少比较()次。
[课程]查找与排序部分习题集
![[课程]查找与排序部分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7a2537c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71.png)
查找与排序部分习题一、选择题1.设有100个元素,用折半查找法进行查找时,最大比较次数是______。
A、25 B、8 C、10 D、72.有一个有序表为{1,3,9,12,32,41,45,62,75,77,82,95,100},当折半查找值82的结点时,______次比较后查找成功。
(注:计算中间位置时取下整)A、1B、2C、4D、83.顺序查找法适合于存储结构为______的线性表。
A、散列存储B、顺序存储或链接存储C、压缩存储D、索引存储4.某顺序存储的表格中有90000个元素,以按关键字值升序排列,假定对每个元素进行查找的概率是相同的,且每个元素的关键字的值皆不相同,用顺序查找法查找时,平均比较次数约为______;最大比较次数约为______。
A、25000B、30000C、45000D、900005.设散列地址空间为0到m-1,k为关键字,用p去除k,将所得的余数作为k的散列地址,即H(k)=k%p。
为了减少发生冲突的频率,一般取p为______。
A、小于m的最大奇数B、小于m的最大偶数C、小于m的最大素数D、大于m的最大素数6.设有9个数据记录组成的线性表,它们的排序关键字的取值分别是(11,15,20,27,30,35,46,88,120),已将它们按照排序关键字递增有序的方式存放在一维结构数组a[0..8]中从下标0开始到下标8结束的位置,则当采用折半查找算法查找关键字值等于20的数据记录时,所需比较的元素下标依次是:______。
(注:计算中间位置时取下整)A、0,1,2B、4,1,2C、4,2D、4,3,27.顺序查找一个共有n个元素的线性表,其时间复杂度为______。
A、O(n)B、O(log2n)C、O(n2)D、O(nlog2n)8.设有100个元素,用折半查找法进行查找时,最小比较次数是______。
A、7B、4C、2D、19.哈希法中,除了考虑构造“均匀”的哈希函数外,还要解决冲突的问题,以下选项中______不是解决冲突的办法。
数据结构第九、十章作业答案

数据结构第九、⼗章作业答案第九章查找⼀、填空题1. 在数据的存放⽆规律⽽⾔的线性表中进⾏检索的最佳⽅法是顺序查找(线性查找)。
2. 线性有序表(a 1,a 2,a 3,…,a 256)是从⼩到⼤排列的,对⼀个给定的值k ,⽤⼆分法检索表中与k 相等的元素,在查找不成功的情况下,最多需要检索 8 次。
设有100个结点,⽤⼆分法查找时,最⼤⽐较次数是 7 。
3. 假设在有序线性表a[1..20]上进⾏折半查找,则⽐较⼀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1;⽐较两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 2 ;⽐较四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 8 ,其下标从⼩到⼤依次是1,3,6,8,11,13,16,19______,平均查找长度为 3.7 。
解:显然,平均查找长度=O (log 2n )<5次(25)。
但具体是多少次,则不应当按照公式)1(log 12++=n n n ASL 来计算(即(21×log 221)/20=4.6次并不正确!)。
因为这是在假设n =2m -1的情况下推导出来的公式。
应当⽤穷举法罗列:全部元素的查找次数为=(1+2×2+4×3+8×4+5×5)=74; ASL =74/20=3.74.折半查找有序表(4,6,12,20,28,38,50,70,88,100),若查找表中元素20,它将依次与表中元素 28,6,12,20 ⽐较⼤⼩。
5. 在各种查找⽅法中,平均查找长度与结点个数n ⽆关的查找⽅法是散列查找。
6. 散列法存储的基本思想是由关键字的值决定数据的存储地址。
7. 有⼀个表长为m 的散列表,初始状态为空,现将n (n8、设⼀哈希表表长M 为100 ,⽤除留余数法构造哈希函数,即H (K )=K MOD P (P<=M ), 为使函数具有较好性能,P 应选( 97 )9、在各种查找⽅法中,平均查找长度与结点个数⽆关的是哈希查找法10、对线性表进⾏⼆分查找时,要求线性表必须以顺序⽅式存储,且结点按关键字有序排列。
数据结构判断题

一、判断题 (每题1分,共131分)1. 线性表的逻辑顺序总是与其物理顺序一致。
()【答案】错2.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优于链式存储。
()【答案】错3. 在长度为n的顺序表中,求第i个元素的直接前驱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0(1)。
()【答案】对4. 若一棵二叉树中的结点均无右孩子,则该二叉树的中根遍历和后根遍历序列正好相反。
()【答案】错5. 顺序表和一维数组一样,都可以按下标随机(或直接)访问。
()【答案】对6. 内部排序是指排序过程在内存中进行的排序。
()【答案】对7. 当待排序序列初始有序时,简单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性为O(n)。
()【答案】错8. 用邻接矩阵存储一个图时,在不考虑压缩存储的情况下,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大小只与图中的顶点个数有关,而与图的边数无关。
( )【答案】对9. 任何一棵二叉树的叶结点在三种遍历中的相对次序是不变的。
()【答案】对10. 若将一批杂乱无章的数据按堆结构组织起来, 则堆中数据必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线性排列。
( )【答案】错11. 如果采用如下方法定义一维字符数组:int maxSize = 30;char * a = new char[maxSize];则这种数组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不能扩充。
()【答案】错12. 使用三元组表示稀疏矩阵中的非零元素能节省存储空间。
()【答案】对13. 对稀疏矩阵进行压缩存储是为了节省存储空间。
()【答案】对14. 当向一个最小堆插入一个具有最小值的元素时,该元素需要逐层向上调整,直到被调整到堆顶位置为止。
( )【答案】对15. 哈希查找法中解决冲突问题的常用方法是除留余数法。
()【答案】错16. 对具有n个结点的堆进行插入一个元素运算的时间复杂度为O(n)。
( )【答案】错17. 堆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
( )【答案】错18. 如果有向图中各个顶点的度都大于2,则该图中必有回路。
( )【答案】错19. 在一个顺序存储的循环队列中, 队头指针指向队头元素的后一个位置。
形考作业四及答案

形考作业四及答案(本部分作业覆盖教材第8-9章的内容)一、单项选择题1、顺序查找方法适合于存储结构为()的线性表。
A.散列存储B.索引存储C.散列存储或索引存储D.顺序存储或链接存储2、对线性表进行二分查找时,要求线性表必须()。
A.以顺序存储方式B.以链接存储方式C.以顺序存储方式,且数据元素有序D.以链接存储方式,且数据元素有序3、对于一个线性表,若要求既能进行较快地插入和删除,又要求存储结构能够反映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则应该()。
A.以顺序存储方式B.以链接存储方式C.以索引存储方式D.以散列存储方式4、采用顺序查找方法查找长度为n的线性表时,每个元素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A.n B.n/2C.(n+1)/2 D.(n-1)/25、哈希函数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即函数值应当以()取其值域的每个值。
A.最大概率B.最小概率C.平均概率D.同等概率6、有一个长度为10的有序表,按折半查找对该表进行查找,在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的平均比较次数为()。
A.29/10 B.31/10 C.26/10 D.29/97、已知一个有序表为{11,22,33,44,55,66,77,88,99},则顺序查找元素55需要比较()次。
A.3 B.4 C.5 D.68、顺序查找法与二分查找法对存储结构的要求是()。
A.顺序查找与二分查找均只是适用于顺序表B.顺序查找与二分查找均既适用于顺序表,也适用于链表C.顺序查找只是适用于顺序表D.二分查找适用于顺序表9、有数据{53,30,37,12,45,24,96},从空二叉树开始逐个插入数据来形成二叉排序树,若希望高度最小,应该选择的序列是()。
A.45,24,53,12,37,96,30 B.37,24,12,30,53,45,96C.12,24,30,37,45,53,96 D.30,24,12,37,45,96,5310、对有18个元素的有序表作二分(折半)查找,则查找A[3]的比较序列的下标可能为()。
1顺序查找法适用于存储结构为顺序或链接存储的线行表

一判断题1.顺序查找法适用于存储结构为顺序或链接存储的线行表。
2.一个广义表可以为其他广义表所共享。
3.快速排序是选择排序的算法。
4.完全二叉树的某结点若无左子树,则它必是叶子结点。
5.最小代价生成树是唯一的。
6.哈希表的结点中只包含数据元素自身的信息,不包含任何指针。
7.存放在磁盘,磁带上的文件,即可意识顺序文件,也可以是索引文件。
8.折半查找法的查找速度一定比顺序查找法快。
二选择题1.将两个各有n个元素的有序表归并成一个有序表,其最少的比较次数是()。
A. nB. 2n-1C. 2nD. n-12.在文件"局部有序"或文件长度较小的情况下,最佳内部排序的方法是()。
A. 直接插入排序B.气泡排序C. 简单选择排序D. 快速排序3.高度为K的二叉树最的结点数为()。
A. 24.一个栈的输入序列是12345,则占的不可能的输出序列是()A.54321B. 45321C.43512D.123455.ISAM文件和V ASM文件属于()A索引非顺序文件 B. 索引顺序文件 C. 顺序文件 D. 散列文件6. 任何一棵二叉树的叶子结点在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序列中的相对次序()A. 不发生变化B. 发生变化C. 不能确定D. 以上都不对7.已知某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序列是dabec, 中序遍历序列是debac , 它的前序遍历是()。
A. acbedB. decabC. deabcD.cedba三.填空题1.将下图二叉树按中序线索化,结点的右指针指向(),Y的左指针指向()E2.一棵树T中,包括一个度为1的结点,两个度为2的结点,三个度为3的结点,四各度为4的结点和若干叶子结点,则T的叶结点数为()3.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仅取决与它的一组(),而与()无关,即不论其内部结构如何变化,只要它的()不变,都不影响其外部使用。
4.VSAM(虚拟存储存取方法)文件的优点是:动态地(),不需要文件进行(),并能较快的()进行查找。
形考作业四及答案

7、(1)设有查找表{8,17,5,9,21,10,7,19,6},依次取表中数据,构造一棵二叉排序树.
(2)说明如何通过序列的二叉排序树得到相应序列的排序结果,对上述二叉排序给出中序遍历的结果.
四、程序填空题
1、 以下直接输入排序算法对存放在a[0],a[1],???,a[n-1]中,长度为n的记录序列按关键字key由小到大排序,完成程序中的空格部分。
A.插入排序法B.选择排序法C.冒泡排序法D.堆排序法
27、
一组记录的关键字序列为(
46,
79,56,38,40,84),利用堆排序的方法建立的初始堆为(
)
A.
79,46,56,38,40,84
B.
38,40,56,79,46,84
C.
84,79,56,46,40,38
D.
84,56,79,40,46,38
20、 当从一个小根堆中删除一个元素时,需要把元素填补到 位置,然后再按条件把它逐层 调整
三、综合题
1、 已知序列(70,83,100,105,10,32,7,9),请写出对此序列采用插入排序法进行升序排序时各趟的结果。
2、已知序列(10,18,4,3,6,12,1,9,15,8),请写出对此序列采用归并排序法进行升序排序时各趟的结果。
27,68,
35,20
2)20,15,
21,25,47,
27,68,
35,84
3)15,20,
21,25,35,
27,47,
68,84
4)15,20,
21,25,27,
35,47,
68,84
其所采用的排序方法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判断题
1.顺序查找法适用于存储结构为顺序或链接存储的线行表。
2.一个广义表可以为其他广义表所共享。
3.快速排序是选择排序的算法。
4.完全二叉树的某结点若无左子树,则它必是叶子结点。
5.最小代价生成树是唯一的。
6.哈希表的结点中只包含数据元素自身的信息,不包含任何指针。
7.存放在磁盘,磁带上的文件,即可意识顺序文件,也可以是索引文件。
8.折半查找法的查找速度一定比顺序查找法快。
二选择题
1.将两个各有n个元素的有序表归并成一个有序表,其最少的比较次数是()。
A. n
B. 2n-1
C. 2n
D. n-1
2.在文件"局部有序"或文件长度较小的情况下,最佳内部排序的方法是()。
A. 直接插入排序
B.气泡排序
C. 简单选择排序
D. 快速排序
3.高度为K的二叉树最的结点数为()。
A. 2
4.一个栈的输入序列是12345,则占的不可能的输出序列是()
A.54321
B. 45321
C.43512
D.12345
5.ISAM文件和V ASM文件属于()
A索引非顺序文件 B. 索引顺序文件 C. 顺序文件 D. 散列文件
6. 任何一棵二叉树的叶子结点在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序列中的相对次序()
A. 不发生变化
B. 发生变化
C. 不能确定
D. 以上都不对
7.已知某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序列是dabec, 中序遍历序列是debac , 它的前序遍历是()。
A. acbed
B. decab
C. deabc
D.cedba
三.填空题
1.将下图二叉树按中序线索化,结点的右指针指向(),Y的左指针指向()
B D
C X E
Y
2.一棵树T中,包括一个度为1的结点,两个度为2的结点,三个度为3的结点,四各度为4的结点和若干叶子结点,则T的叶结点数为()
3.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仅取决与它的一组(),而与()无关,即不论其内部结构如何变化,只要它的()不变,都不影响其外部使用。
4.VSAM(虚拟存储存取方法)文件的优点是:动态地(),不需要文件进行(),并能较快的()进行查找。
5.快速排序法在()情况下最不利于发挥其长处,在()情况下最易发挥其长处。
6.利用广义表的GetHead和GetTail操作,从广义表L=((apple,pear),(banana,,orange))中分离出原子banana的函数表达式是()。
7.N(n大于1)个结点的各棵树中,其深度最小的那棵树的深度是()。
8.有2000个数据的线性表,分成()块最理想,每块的理想长度是(),若每块长度为20,平均查找长度是()。
9.广义表(a,(a,b),d,c,((I,j),k))的长度是(),深度是()。
四.(6分) 假设一棵二查树的层次序列(按层树递增顺序排列,同一层次自左向右)为BCDAFEHIG。
请画出该二查树,并将其转换为对应的树。
五.(8分)给出一组关键字(Q, H, C, Y, P, A, M, S, R, D, F, X)),按关键字递增顺序进行排序,分别写出:
(1)冒泡排序,第一趟的结果;
(2)初步长为4的希尔排序,第一趟的结果;
(3)以第一个元素为分界元素的快速排序的第一趟结果;
(4)堆排序的初始堆(大顶堆);
六.(10 )设哈希表的长度为13,哈希函数为H(K) =K MOD 13,对以下关键字序列构造两个哈希表:
(19, 14, 23, 01, 68, 20, 84, 27, 55, 11, 10, 79)
(1). 以线性探测再散列处理冲突构造所得的哈希表.
(2) 以链地址法处理冲突构造所得的哈希表.
(3) 分别计算以上两个哈希表成功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
七.(7分)已知长度为11的表(xal,wan,wil,zol,yo,xul,yum,wen,wim,zi,yon),按表中元素顺序依次插入一棵初始为空的平衡二叉树,画出插入完成后的平衡二叉排序树,并求其在等概率的情况下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
八.(12分)求解下面有向图的有关问题。
V1 V4 V2 V3
(1)判断有向图是否有强连通分量?若有请画出。
(2)画出此图的十字链表存储结构。
(3)写出基于图的深度优先搜索策略,判别一邻接表存储的有向图是否存在顶点Vi到顶点Vi的路径(I不等于j)的基本步骤(用文字说明)。
九.算法设计(24分)
1.顺序存储的线形表A,其数据元素为整形,试编写一算法,将A拆成B和C
两个表,使A中元素值大于等于0的元素放入B,小于0的放入C中.. 要
求:
(1)表B和C另外设置存储空间;
(2)表B和C不另外设置,而利用A的空间.
2. 设计一算法求出指定结点P^在给定的二叉排序树T中所在层次.二叉排序树T 使用二叉链表存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