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花开有时

合集下载

润物无声,花开有时,是最美的教育情怀

润物无声,花开有时,是最美的教育情怀

润物无声,花开有时,是最美的教育情怀润物无声,花开有时,是最美的教育情怀我从自己二十多年的教育经历中悟出:润物无声,花开有时,是最美的教育情怀。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

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

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这段话揭示了教育的最高境界。

而要达到一种境界,情怀必不可少。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有句名言,“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强调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巨大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摇动、推动、唤醒”受教育者呢?教育者就要怀揣大爱,润物无声,尊重“每一棵树、每一朵云、每一个灵魂”的独特性,乐学生之乐,痛学生之痛,如水般活动,再推动他人,等待花开,就能避免以教育为名义的一切鲁莽,以生命面对生命,以灵魂唤醒灵魂。

既然教育是摇动、推动、唤醒,那么教育者如何获得摇动、推动、唤醒的力量?唯有怀揣润物无声,花开有时的情怀,审视自身之不足,明确发展之方向,以主动发展、勤奋上进为帆,划动终身学习之桨,在学习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将自己站成一棵顶天立地的树,塑成一朵无所不能的云,修炼成一个尽善尽美的灵魂。

只要还站在讲台上,就能时刻保证具有摇动其他的树、推动其他的云、唤醒其他的灵魂的无穷力量。

教育是一项挑战性极强的事业,是与时俱进的事业,是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又必须具有前瞻性的事业。

不同时期对人才的不同要求,知识的快速更新,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社会及家长对孩子过高的期望都对教育者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在从事这一职业的过程中,还要面对家长的不理解,学困生的不开窍,留守学生和行为偏异孩子的难教育等挫折和困难。

唯有润物无声,花开有时的情怀,方能面对困难不抱怨,面对挫折不退缩,面对责任不推卸,面对目标不放弃,才能在困难与挫折中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否正确、教育方法是否得当。

面对学生的叛逆和抵触时,才能降低身姿、蹲下来保持学生的视觉看待事物,回归学生的本心与之共情,如水般的润物无声,静静等待,我们方能目睹花儿绽放的美丽,领悟教育者独有的幸福。

心似细雨,润物无声

心似细雨,润物无声

天凉渐知雨露浓,他乡不日遇秋风。

本是山间闲花草,也曾期盼细雨中。

雨打闲心恨秋浅,却为硕果早长成。

倚栏向晚花开过,常念秋雨细无声。

---题记时值天气干旱,许久未逢细雨,心中颇为惦念。

而今已至立秋时节,这场敲开秋之门的细雨不禁在我心中激起涟漪。

秋雨,如你,似我,滴落在这似水的青春年华。

不知为何,像是践行前世的诺言,我对秋雨如此偏爱。

爱雨之人有很多,只是秋雨浸润了大地,也淋伤了很多人的心,不免让一些人对它由爱生恨。

然而,又有谁能懂秋雨之伤?谁会感恩秋雨润物无声?谁能感受秋雨对心灵的洗礼&&异地高楼上,听雨情更浓,带着丝丝凉意的初秋之雨,更是让人心中别有一番滋味。

伤透了人心,秋雨更是受伤的。

原本就存在于夏日炎炎与冬风凛冽的夹缝之中,她却已无法改变自己的模样。

春雨柔和,为人们带来万物复苏的消息;夏雨虽是嚣张凌乱,却牵动着人们期盼清凉的心;冬季的雪,也往往勾勒出着银装素裹的美丽&&唯有秋雨,大多给人以凄凉的感伤,或哀婉、或惆怅,宛若空气中迷离的味道,久久挥之不去&&这时的秋雨像极了忧怨深闺的女子,滴滴诉说着无人问津的心痛。

秋雨是无私的,是该让人感恩的。

秋雨的凄凉见诸一场秋雨一场寒等俗语或是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等萧瑟的诗句。

的确,秋雨来时花渐落,未得花香花已残。

然而,谁曾想过,春花夏叶秋日果,不经秋雨哪得成?每每及此,总不禁想起故乡的水果快要成熟的时候,父辈们对于秋雨那般渴望的眼神,他们期盼秋雨能够让果实更加丰硕,秋雨带给农民的是生活的梦想,是明天的希望。

秋雨是能荡涤我们的心灵的。

每当夏已远,秋未央的时节,闷热的空气弥漫着烦躁的味道,心中郁积的无名之火渴望被细雨浇灭。

此时的秋雨是那么舒缓细腻,淅淅沥沥像是心头的甘泉,洗净了人们心头的俗情杂念。

这时,我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距离山间布衣的梦想这样近。

繁华的都市间,漫步于幽静的花园中,秋雨滴滴柔婉,我心渐渐清凉。

润物无痕,花开有声(王爱芹教育故事)

润物无痕,花开有声(王爱芹教育故事)

润物无痕,花开有声——我与习惯养成教育故事(青州市旗城学校王爱芹)每一朵花开都是有声音的,每一次绽放都是充满感情的。

只要你用心聆听,悉心呵护,静静等待,就一定能听到世间那种最美妙的声音。

从事教育工作已经十九年了,时间渐渐磨去我的棱角,在教育过程中,从最初的疾风骤雨式的教育方式,慢慢沉淀为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方式。

我悄悄地播洒,静静地等待,细细品味着孩子们点点滴滴的进步,默默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幸福。

一、示范导行,榜样激励。

记得一位家长这么对说我,她的女儿莹莹特别崇拜我,平时在家常常模仿我的语气或动作教育家长,要怎样怎样……其中有一个标致性的动作:每次发言之前都要用一块木板敲几下桌子。

听后让我瞠目结舌。

我平时嗓门小,孩子读书或背诵课文的时候,如果我想叫停,怕孩子听不见,就用黑板擦敲敲桌子,想不到这个不得已的动作竟然被孩子“发扬”了。

看来,作为教师,一定要谨言慎行,一点儿都不能马虎。

同时,这位家长的话也启发了我,平时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用不要怎样怎样的口气,既然孩子这么乐于效仿老师,我何不去掉那些命令式的语言,以身示范,引导学生的行为呢?孩子自己的书桌经过我长时间的要求和规范,基本上整洁有序了,可是,教室内两张备用桌上的作业本和学生的衣物却依然比较杂乱,我一改往日命令的方式,早晨一进教室后先整理讲桌,然后,悄悄地用干净的抹布将备用桌擦得干干净净,把桌上的作业本摆放得整整齐齐,把孩子们的衣服叠放得井井有条,然后静静观察孩子的举动。

一天过去了,没有动静;两天过去了,不见行动。

但是,我耐心地天天做着,直到第四天,当我走进教室时,突然发现莹莹正在学着我的样子叠衣服,嫩白的小手还有些不听使唤,但她一丝不苟的样子十分令人感动,我趁势当众表扬她:“莹莹真是个有心的孩子,不仅帮老师把作业本放整齐了,还帮大家把衣服叠得这么规整,我们应该向莹莹学习,谢谢莹莹!”在大家的掌声中,莹莹绯红的笑脸是那么灿烂,几个刚刚扔下衣服准备要走的孩子也不好意思了,回身叠起自己的衣服来。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十里春风,吹开岁月的花开,化作丝丝春雨,带着春天予人间的希望,用层层叠叠地新绿,于无声中染色万物生机。

桃红梨白渲染着青山碧水,春雨润万物,破土为新生。

万物萌动,春风带着春天馨香的信筏,蕴含着满满的期待和温暖,于春夜喜雨中吉兆人间,拥抱春回大地的盎然,涤清季节留给季节轮转的霾尘。

春风化雨,诗一首春天的情怀,祈愿风调雨顺,人岁年丰。

诗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诗意的春天,春风是春的诗韵,春雨是春的诗情,花开是春天平平仄仄抑扬顿挫的诵读,青绿是春天转承起合温婉深情地轻吟。

春风携着春雨,于无声的欢喜里,默默滋养着万物蓬勃生长。

春风轻抚着垂柳丝绦,在春夜的静美和默然注视中,化作春雨润泽着天地万物,是季节久违的一种期盼,亦是岁月的一程深情地凝望。

沉淀着,积蓄着,期待着,希望着,历经四季辗转,让春风的和煦,春雨的朝气,无可替代地存在于光阴中。

陌上春色,在春风化雨的无声里泛起了层层波澜。

于眉间心上的温柔里,点缀着岁月的风景,伴着心智顺其自然的成熟和笃行不怠的成长,清澈着思想,净化着灵魂,意趣着生活。

让人生所得所悟,如春风化雨,泽物润心,有时无声的睿智,远胜有声的措辞。

正如林徽因在文中所写的那样美好:“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刚强。


风轻吹,雨清新,花香四溢,绿意葱茏。

在春的路口,于春风中遣散旧事的光阴,于春雨中涤清昨天的记忆。

在时光的缱倦和柔美里,披着青绿色的素雅,带着春天花开的妍丽,安然于春风化雨的欣喜里,希望于润物无声的期待中。

春天的花一茬接着一茬开的诗句

春天的花一茬接着一茬开的诗句

春天的花一茬接着一茬开的诗句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2、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唐·王涯《春游曲》3、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唐·李山甫《寒食二首》4、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5、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

——唐·令狐楚《春游曲三首》6、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唐·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7、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武元衡《春兴》8、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9、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唐·韩愈《晚春》10、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11、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12、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宋·秦观《好事近》1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4、兰若生春阳,涉冬犹盛滋。

——汉·乐府民歌《古诗兰若生春阳》15、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周南·桃夭16、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7、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18、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郑板桥道之人鸟语花香(经典语录)

郑板桥道之人鸟语花香(经典语录)

郑板桥道之人鸟语花香(经典语录)郑板桥(1693-1765)是清朝时期的著名文人和画家,他以才情出众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郑板桥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民间风俗为题材,通过细腻而生动的笔墨,传达出一种恬静而含蓄的意境。

除了画作,郑板桥还以其质朴而智慧的语录深受人们喜爱,这些语录体现了他的人生智慧和对自然万物的独特理解。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郑板桥语录。

1. 如翠如蓝,如竹如茗,予之则芬香,弃之则飘荡。

此世间茶叶之所以珍贵者也。

这句话描绘了茶叶的美丽和芬芳。

郑板桥认为茶叶的颜色犹如翡翠和蓝天,它的形状如同竹子和茗草,给人以清新怡人的感觉。

只有珍惜和善待茶叶,才能让它散发出芳香扑鼻的气息。

2. 聆听花开的声音,你将获得如诗如画的人生。

这句话表达了郑板桥对花朵的理解。

他认为,每一朵花在绽放的瞬间都发出了一种美妙的声音,而我们只有用心去倾听,才能感受到这种优美的音乐。

正如人生一样,只有敏锐地触碰到美好,才能领悟到生命的诗意和画面般的美丽。

3. 人鸟皆行于天地之间,但各赋有不同的翱翔方式。

这句话比喻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郑板桥认为人类和鸟类都在天地之间自由地行走,但每个人的能力和方式各不相同。

就像鸟类一样,有的可以高飞翱翔,有的只能在地面上努力奔跑。

人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特长,并且尊重他人的差异。

4. 斜风细雨,丝丝缕缕,润物无声。

这句话描述了清新的天气和细雨的神奇力量。

郑板桥认为,斜风细雨虽然声音微小,但却可以滋润万物。

他比喻细小的力量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就像细雨润物一样,默默地改变了大地上的一切。

5. 逍遥游,落花人独立,微云山远,天籁无穷。

这句话描绘了田园诗般的宁静和自由。

郑板桥认为,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片刻独立,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宇宙间的安宁。

他相信,只有当人们远离尘嚣,与自然相融合时,才能领略到天籁之音,体验到心灵的平静和安宁。

以上是郑板桥的一些经典语录。

这些语录不仅充满智慧,还富有诗意和哲理,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说明方法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说明方法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物候是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

在唐宋大诗人的作品中,物候成为了重要的题材之一,他们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四季的物候变化,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赋予了诗歌更深层次的意义。

在唐代,杜甫、白居易、韩愈等大诗人都曾在他们的作品中涉及到物候。

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里描述的是春天的雨水,反映了春雨对万物生长的重要性。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则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里描绘的是草原上的草在四季中的生长荣枯,表达了生命的顽强和坚韧。

到了宋代,苏轼、陆游、辛弃疾等大诗人的作品中更是充满了对物候的描绘。

例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写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里用桃花初放、蒌蒿满地、芦芽抽长的物候特征,揭示了春天的到来,并借助“鸭先知”、“河豚欲上”等物候现象,传达出万物复苏、生命勃发的春意。

那么,唐宋大诗人是如何运用物候来丰富其诗歌的呢?首先,他们运用物候来表达季节和时令。

通过对四季物候的描绘,如春天的花开、鸟鸣,夏天的蝉鸣、荷开,秋天的叶落、霜降,冬天的雪飘、冰冻等,大诗人将季节和时令形象化、具体化,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四季的变化和更迭。

其次,他们运用物候来抒发情感。

例如,在离别诗中,诗人常常以春天的花开、秋天的叶落等物候现象来表达离别的悲伤和思念之情。

在边塞诗中,诗人则常常以冬天的雪飘、夏天的酷热等物候现象来描绘边地的荒凉和战争的残酷。

再次,他们运用物候来象征和隐喻。

例如,在《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中的“雨”可以象征及时雨、好时机,“润物细无声”则可以隐喻悄悄地、不知不觉地给予帮助或关怀。

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则可以象征生命的顽强和坚韧。

综上所述,唐宋大诗人巧妙地运用物候来丰富其诗歌,既描绘了四季的景色和时令,又表达了情感和象征意义。

润物无声,花开有声

润物无声,花开有声

润物无声,花开有声悠长的暑假后,我带着新的憧憬、新的激情回到焕然一新的校园,心里美滋滋的。

然而,当我得知新学期是担任那个“全校闻名”的班级的班主任时,美好的心情顿时不见了。

在我还是别班的班主任时,就清楚地知道这个班级是学校唯一的一个复式教学班,一个班级里面有两个年级段的孩子,使用两套语文教材;知道这群“天使”由于听力障碍,对外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活力”十足;还知道这群“天使”有着与其年龄相应的特征,自制能力较差。

虽然自己有着近二十年的教育教学经历,但却是第一次担任复式教学班的工作啊,听说这个学期还有新生插班,等于一个班里面有三个年级段,学生情况得有多复杂啊。

面对这个在我们学校历史上有且仅有的一个复式教学班,既没有平衡班级可以相互学习,也没人前人经验可供借鉴,苦恼随之而来。

我要怎么样做才能带好这班学生呢?我要怎么做,他们才能信服我呢?然而,我转念一想,凭着自己近二十年的班主任经历,这应该难不倒我。

开学第一天,带着这种“底气”,我信心十足地走进教室。

虽然班级里秩序有点乱,有的同学在追逐嬉闹、有的同学在打闹、还有的同学在吃零食,但是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睛,一张张可爱的面庞时,我便暗下决心:这些都是暂时的,我会用心经营教育,用爱温暖童心,努力认真地上好每一堂课,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就在此时,一对父母牵着一个孩子来到教室,看看我,又看看班上的孩子,欲言又止,脸上流露出无奈。

从交谈中得知,这个孩子的基础很薄弱,脾气还挺暴躁,从来不会一次过写一个完整的字,从来都是写一笔看一下,一个小时下来,充其量只能写十个字。

放学的时候,常常是背着个空书包回家,回到家就抱着手机不放,由于家长不懂手语,不能有效地跟孩子沟通,亲子关系较为紧张。

听到家长这样说,顿时觉得这个孩子“不简单”,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千斤,同时也有些担心,怕这个名叫“小聪”的男孩子不好应付。

为了让家长放心,我安慰他们说道:“没事的,他还小,慢慢来,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对了教育方法,小聪的情况一定会大有改善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润物无声,花开有时
潜山县梅城小学刘娥飞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前辈: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润物无声,花开有时》。

年轻的生命涌动着青春的激情,稚嫩的臂膀梦想拥抱更多的纯真;温和的话语期盼牵引孩子每一份自信,爱心的呵护,静待每一朵花开的声音。

这,就是刚刚走上幼教岗位的我生活的缩影。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2013年夏天,怀揣着幼教的梦想,我走进了孩子们中间。

面对孩子们不停的哭闹、大小便不能自理、穿衣、系鞋带、洗脸、擦屁股,初为人师的我手足无措过、纠结彷徨过。

每每此时,我就对自己说:你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有责任人把它做到最好。

班上有个叫小杰的男孩儿,属于好动顽皮的角儿,最头疼的是他一会儿打这孩子一下,一会又咬那孩子一口,弄得每天我耳边都是状告他的声音。

因此,我对小杰的批评从未间断过,郁闷的是小杰也从未改变过。

一天,我在开展美术活动《美丽的杯子》,我让孩子们画好后,相互交换,送给自己最喜欢的人。

小杰就借机满教室跑、开始捣乱了。

我立刻严肃起来,刚想批评他,忽然心生一计,干脆来了个“坏话反说”,变批评为表扬。

于是,我表情一变,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抚摸着他的头说:“呀,小杰你最会画画了,你画的画最漂亮了!”小杰一
脸愕然,然后又一脸灿烂,高兴地画了起来。

那一节课,他表现的都非常地乖。

课后,小杰跑到我身边,把画递到我手上,说:“老师,杯子送给你,我最喜欢老师了。

”那一刻,我惊喜万分。

原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是的,一个肯定的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胜过千言万语,更能触动孩子幼小的心灵,如细雨润物,无声胜有声。

记得刚开学的时候,我们班来了一位特殊的小朋友——安安。

听他的奶奶说,安安得了一种特殊的病——尿道括约肌松弛症,每天小便会不自觉地往外流,这种症状要等到他长大了才能慢慢恢复正常。

所以一到冷天,他就得兜着尿不湿或尿片;天气暖了,就穿开裆裤,常常会“随地小便”。

因为这,老师嫌弃他,班上的小朋友奚落他,安安已经换了好几家幼儿园了。

小安安的遭遇让我很难过,教师的责任心告诉我,不能让这样的孩子活在自卑和封闭的世界里!我伸手抱他去座位上,胆怯、不安的他挣扎着哭起来:“呜呜,我不要来幼儿园......我要回家......”我微笑着把他搂在怀里,边给他擦鼻涕边温柔地跟他说:“安安是男子汉!安安不害怕!这里的小朋友都会和你做朋友,老师也喜欢你,相信我!”我一边安抚好他,一边鼓励班上的小朋友帮助他,还特地给安安一张中间镂空的凳子。

上课时在凳下放只小桶,方便接小便。

渐渐地,安安的眼里再也没有了孤独、没有了自卑,他愿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了,上课也会举手发言了,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

爱心如同光辉,爱者的幸福就在于光照万物。

在“以人为本”的
大教育观引领下,爱更是我们教师必修的功课。

当我们爱护花草时,芊芊绿草才能成为无边无际的草原;当我们爱护森林时,森林才能让山山岭岭披上苍翠的绿装;相信,当我们用爱浇灌,用爱的教育为生命奠基时,一定会润物无声,花开有时!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