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争端1

合集下载

浅析南海争端问题及中国的对策

浅析南海争端问题及中国的对策

浅析南海争端问题及中国的对策一、中国与邻国南海争端的起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

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

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二、南海争端的实质南海问题实为中美关系问题,中美关系问题解决了,南海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否则南海问题会愈演愈烈,不仅会趋于多边化,国际化,而且会导致冲突,进而使中国卷入没完没了的纷争之中,中国和平崛起的进程将因此被打乱,事实上,这是美国幕后操纵南海问题的真实用意。

那么中美关系的问题是什么呢?简单地讲中美关系问题就是中国崛起了,而美国衰退了,所以美国想压制中国,所以美国在中国周边制造些麻烦。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和国际体系的主导者,所以它的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是维持其世界的领导地位,任何崛起的大国或者小国,都是美国可能的威胁,所以美国必须加以遏制。

冷战结束,随着前苏联的瓦解,美国首先遏制的是其盟友日本,日本第一,让美国神经紧张,于是在美国的压制下,日本很快陷入了经济低迷的十年;接着是普京执政时的俄罗斯,美国加速北约扩建,把它压制在欧洲的顶端;然后美国打击的是伊拉克、伊朗和阿富汗、朝鲜,即所谓的邪恶轴心国;接着是走向一体化的欧盟,希腊债务危机使欧洲一蹶不振。

在搞乱了中东,欧洲之后,繁荣的亚洲和崛起的中国自然就成了美国的下一个战略目标,目前亚洲是整个世界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亚洲的繁荣,一体化进程以及去西方化,特别是中国的崛起,显然是美国不能容忍的,于是美国还未等阿富汗事情解决,就匆匆将全球战略目标转向亚洲,锁定中国。

首先,美国鼓吹中国威胁论,制造舆论,引起亚洲国家对中国崛起的警惕和忧虑,其次,宣称美国在亚洲太平洋的利益,其三,拼凑联盟,大搞价值观外交,其四,挑起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将区域性及历史遗留问题国际化,藉此将中国推入没完没了的纷争中。

南海争端

南海争端
• •
油气丰富的第二个波斯湾 大国全球利益的前沿阵地,军事要塞 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渔场 散布范围最广的椭圆形珊瑚礁群
油气丰富的第二个波斯湾

油气资源尤为 丰富,地质储量约 为350亿吨,有 “第二个波斯湾” 之称,主要分布在 曾母暗沙、万安西 和北乐滩等十几个 盆地,总面积约41 万平方公里,仅曾 母暗沙盆地的油气 质储量约有126至 137亿吨
• 日本:随着南海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 气资源被发现,各国开始打这一地区的 主意。日本政府就一直很关注南海问题。 日本在南海主权争议中立场明确,希望 东盟国家联手,采取一致行动对抗中国。 借此实现日本在该地区的战略目标。 • 印度:为了实现其地区霸权的战略目标, 也提出了“东进政策”。自2000年以后, 印度加强了同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 西亚等国的军事联系,试图扩大对南海 问题的发言权。
• 1999.3.02中国外交部抗议菲律宾将在南沙中 业岛扩建机场跑道并增建军事设施。 • 1999.5.24菲外交部宣布,一艘中国渔船23日 在南沙群岛北部的黄岩岛附近,与一艘菲军 舰相撞后沉没。 • 1999.11 菲律宾和美国在南沙举行军事演习, 并拟将南沙主权入宪,中国要求观察菲、美 在南沙群岛的任何演习。 • 2000.1 菲律宾军方又在南沙群岛驱赶中国渔 船,中国政府严正声明,要求菲律宾立即停 止对中国领土黄岩岛的一切侵犯行径。
• 2000.5 菲律宾海岸警卫枪杀中国渔民,中国 就菲海警枪杀我渔民向菲方提出严正交涉。 菲律宾表示释放中国船员,但拒绝赔偿家属。 • 2001.3 菲律宾海空军驱赶中国渔船,中国向 菲方提出严正交涉,朱镕基会见菲律宾总统 特使时也谈到南海问题。 • 2011.2 菲律宾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将我 国部分南沙岛屿划为菲属 。 • 2011.6 越南指责中国破坏其一艘地震调查船, 而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则呼吁中国邻邦在未经 中国允许的情况下应停止在争议水域探测石 油,可能蕴藏丰富资源的南中国海紧张局势 突然加剧。

南海争端与中国的领土争议

南海争端与中国的领土争议

南海争端与中国的领土争议南海争端是指在南海地区出现的一系列领土争议和主权争议,涉及多个国家,其中中国是争议最为激烈的一方。

这一争端涉及到海岛、沙洲等自然资源,以及渔业资源、石油天然气等经济利益,对于相关国家的战略安全也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南海争端与中国的领土争议展开论述,并探讨一些解决该争端的可能途径。

1. 南海争端的起因和发展南海争端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二战后的1947年,当时中国政府发布了一个海洋主权声明,包括对南海群岛的主权。

然而,这一声明遭到了周边国家的质疑和反对,导致了长期的领土争执。

随着各国能力的增强和南海资源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争端也变得日益尖锐。

中国主张南海争议涉及的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应以历史事实为依据。

中国主张自古南海诸岛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并持续对其进行管理和开发。

然而,其他国家如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也声称对南海的部分领土拥有主权。

这些国家主要以国际法的适用性为论据,认为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张不合法。

2. 南海争端给中国带来的挑战南海争端对中国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争议地区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控制权将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和海洋资源的获取。

其次,争议地区富含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石油天然气资源,这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南海争端还导致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紧张,给中国的外交政策带来了压力。

3. 解决南海争端的可能途径解决南海争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以对话协商为基础,通过和平手段寻找共识。

以下为解决南海争端的一些建议:(1)通过国际法解决争端。

各方可以通过国际仲裁机构或国际法庭来解决争议,根据国际法的规定来判断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的合法性。

(2)推动地区合作与共赢。

各方可以在南海地区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开发和管理资源,促进互利共赢。

(3)加强外交努力。

各方应通过外交渠道开展沟通和磋商,避免使用军事手段解决争端,不断增进相互的互信和理解。

(4)积极推动区域多边合作。

形势与政策南海争端

形势与政策南海争端

形势与政策——论南海争端问题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但是自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南海周边各国对南海诸岛的归属以及海域的划分形成了冲突与争端,即所谓的“南海问题”。

一、南海战略地位南海,幅员辽阔,拥有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浩瀚海域,其间更是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岛、礁、滩、沙等。

地处低纬度热带、亚热带地区,南海不仅拥有着异常丰富的渔业资源、深海动植物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相比较于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南海重要的战略地位更加不容小视。

南海是联系中国与世界各地非常重要的海上通道,同时也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海上走廊。

从军事战略上而言,控制了南海岛礁,就意味着直接或间接的控制了从马六甲海峡到日本、从新加坡到香港、从我国广东到菲律宾马尼拉,甚至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和欧洲的多数海上通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二、南海的历史据史籍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两世纪的汉武帝时代,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

唐、宋以来,中国人民已在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捕捞等生产活动。

宋代,中国将南沙群岛命名为万里石塘;在此之前的汉代,泛称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为崎头;在此之后至清代,又有万里长沙、千里石塘、石塘等名称。

明、清时代,中国政府明确将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琼州府(今海南省)管辖。

三、南海的现状70年代以来,南海周边一些国家,不顾我国政府的一再声明,陆续侵占吞食了其中的一些岛屿,形成以武力非法侵占我国南沙岛屿的局面,严重侵犯了我国的领海和领土主权。

截止目前为止,在南沙群岛中,我海军仅守卫着永暑礁等7个岛礁,国民党海军则驻扎在最大的岛屿--太平岛上;越南已占据了我29个岛礁,菲律宾占据了9个岛礁,马来西亚也占据了5个岛礁,南沙海域的32个主要岛礁,有31个完全在他国的控制之下,南沙海域划界纠纷十分严重!四、南海问题的实质南海海域牵涉到许多国家的利益,南海的利益包括资源利益和战略利益,南沙之争,其本质是围绕着石油资源而展开的争端,是名副其实的“石油政治”问题,南沙问题背后是扑朔迷离的大国角力。

中国南海争端

中国南海争端

2、从非常实际的角度上讲,要打仗都是要得利益的, 没有利益的战争是白耗钱财属于穷兵黩武,会使国家 进入危险的境地。虽然南沙蕴藏石油、可燃冰、锰、 铁、铀等各种资源,但南海石油有个特点开采难度大, 南海最大的石油资源全在海盆里,水深有两千到一千 五百米,开采难度大,成本高,风险也大。另外,中 国目前在南海缺乏转运中心,导致开采出来的资源运 送成本相当的高。而周边国家越南,文莱等都是近岸 开采,直接用管道输送,不仅技术上容易实现,而且 运行成本也够低。

6、最后,即使打下来了,南海诸岛礁面积很 小,无法建立基地。没有基地,缺乏航母无法 持久作战。如何据守?
八、对南沙现状的反思


纵观南沙事态的演化史,客观上造成对我们不利的一 面,但也有我们主观上的失误和不足。 ①我国历史上是个重陆地轻海洋的国家,这种思维模式 对我国的海洋策略造成重大影响。如果在当时能够高瞻 远瞩认识到海权对中国的重要性,建立一支国力所能承 受的适度规模的海军,经常派去到南海地区巡逻,游弋, 宣示我对南沙的主权,让周边国家看到我们在南海的存 在,可以有效的遏制邻国的扩张野心,不给他们造成机 会。 ②其次,从维护大局出发,我国的忍让态度也让这些恶 邻小霸们得寸进尺,步步紧逼。1974年,1988年对越海 战只是一种有限的还击,没有起到应有的威慑作用,也 没有改变南海的根本局面。
二、南沙群岛现状:

目前,南海四大群岛中,西沙、中沙群岛 被中国实际控制,东沙群岛由中国台湾控制, 而南沙群岛的情况复杂得多。 从60年代开始,我国南沙群岛露出水面 的岛礁以及海域被周边国家侵占和分割,资源 遭到大量掠夺。这些国家包括越南、菲律宾、 马来西亚和文莱,印度尼西亚则霸占部分海域。 加上中国大陆和台湾,目前6国7方在南沙群岛 形成对峙和角逐局面。

中国南海主权争端

中国南海主权争端

中国南海的主权争端设计到了为数不少的东南亚国家,还有外部各势力的干预,又涉及台海问题与中美关系,可谓是错综复杂。

要解决中国南海的主权争端,首先要理清这一团乱麻。

首先,在南海区域有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与中国有主权争端,越南抢占29个南沙岛屿,是最多的。

菲律宾是8个,马来西亚是5个,文莱是2个,印尼1个,此外,台湾控制着南海最大的天然岛屿太平岛。

这些岛屿的价值不仅仅是其陆地面积,是其提供的专属经济区以及在大陆架划分时的作为依据。

众所周知,南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这使得争端各国都不可能轻言放弃。

然而不仅仅如此,南海联通这马六甲,是极为重要的交通要道,美日对此均十分敏感,美国一方面以航行自由,另一方面则以支援菲律宾等盟国两个借口,双管齐下试图干预南海,日本也不停地以各种手段试图影响南海。

所以要看到,南海问题不仅仅是南海问题,而是中美日亚洲影响力的角斗场。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令美国控制下的日本作为亚洲领袖的亚洲格局发生了改变。

东南亚地区和中国的联系日益紧密,美日绝对不能坐视中国将势力范围覆盖东南亚。

而中国若要突破美国的战略封锁,南海就是最佳的方向。

那么如何解决南海争端呢?首先要明确,绝对不能轻率动用军事力量。

中美博弈牵一发而动全身,东南亚发生大规模战争,美国则可以将中国拖入泥潭,同时也会影响中国与东盟的合作。

当然,也不能完全放弃武力,毕竟一切外交都是以大炮为前提。

中国应当将南海争端变为持续的对峙,进而变为低烈度的经济消耗,同时试图分化东盟,不能让东盟统一行动。

第一,中国可以大量建造各级巡逻船,特别增加其吨位与撞击能力,在相关海域巡逻甚至制造“偶然的事故”。

第二,中国应当积极拉拢东盟中的友好国家,同时给予争端区域较小的国家以暂时的默认,以换取对于越南,菲律宾这两个跳梁小丑的集中打击。

第三,中国应当积极开发南海资源,利用中国在资源开发领域,尤其是石油探查和开采上的优势,积极开发南海,才能让经济消耗可持续进行。

南海争端

南海争端

南海争端问题分析:南海争端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多国之间就南海部分岛屿及其资源的归属权和使用权而陷入的双边争论。

在南海争端问题中,领土主权和资源使用权是两个核心问题。

要想在南海进行资源开发,就必须在南海地区拥有绝对领土主权。

南海资源开发的争端,实质上就是因为其丰富资源引起的领土争端。

一.南海争端- 南沙之争南海,又称南中国海,遍布大小岛屿,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及南沙群岛。

目前,南海四大群岛中,西沙、中沙群岛被中国实际控制,东沙群岛由中国台湾控制,而南非法占据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宾非法占据了南沙东北部海域,马来西亚非法沙群岛的情况复杂得多:越南占据南沙西南部海域。

南海争端争执的焦点就在南沙群岛!南沙群岛陆地面积虽然只有二平方公里,但是整个海域面积达八十二万三千平方公里,而且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南沙群岛地处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扼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通往非洲和欧洲的咽喉要道。

1.名存实亡的“九段线”,好岛屿已被瓜分殆尽。

中国地图的右下角,都附有一个南海诸岛的小地图,这个被海洋工作者常常提起的“九段线”分布着南海周边国家争夺的岛屿和海域。

在南沙群岛中,属于中国控制的只有9个,其中中国大陆占8个,台湾占1个,而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所占的却多达45个。

依次列出南海群岛既得利益者的名单:越南派兵抢占29个南沙岛屿,是最多的。

菲律宾是8个,马来西亚是5个,文莱是2个。

2.南海群魔乱舞背后是利益纷争,是大国角力。

南沙之争,其本质是围绕着石油资源而展开的争端,是名副其实的“石油政治”问题,南沙问题背后是扑朔迷离的大国角力。

菲律宾参众两院2月正式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将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列为菲“所属岛屿”,该法案最后由总统阿罗约签署后正式成为法律。

南亚有关当事国把东盟作为区域共同体,基于共同立场,协力对抗中国,以达到其进一步侵食和霸占南海之目的。

二.南海争端- 中越南海争端2007年3月份,越南宣布在越南北部海防市东七十多公里的海域发现石油储量丰富的安子油田,并公开邀请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的公司进行公开招标,同时邀请俄罗斯作为南沙石油的开发伙伴。

南海争端

南海争端

近来南海局势在美国等国家的插脚 下也变得更加复杂与紧张。虽然美国表示 在南海问题上不选边站,保持中立态度, 但它的言行是自相矛盾的,在南海问题上 正做着“危险者游戏”。面对美国的插脚 ,中方一直保持着克制的行动,但日前, 中泰高铁项目通过,中方还把在5座岛礁 上建设灯塔的计划解释为出于地区公益。 这一重量级行动,说明中方想进一步把美 国军事实力挤出这一地区。
理性爱国,增强爱国主义情操
2.这种所谓的先与越南、菲律宾等国争夺资源开 发,变为暂时搁置主权的想法是难以维系的。因 为对资源的有效保护依赖对主权的实际控制,所 以,在有了更多渔政海监执法船巡航南海的时候,
拥有重点岛屿的实际控制权是至关重要的。
3.我们维权,要讲究方式方法,有理有节,稳步 渐进,不激化,不蛮干,要审时度势,特别是我 目前崛起而引世人注目的时刻,更要保持冷静头 脑,多方权衡国内外形势、台湾问题、美国因素、 东盟因素、公众形象、国际法形象、与东南亚的 传统睦邻关系和经贸合作等诸方面的因素,周密 考虑我南海维权的具体战略和行动,将冲突或摩 擦置于我可控范围内。
从法律上,加强国内法的立法措施,
依据《公约》等国际法来指导国内立 法程序,以便日后进一步宣示对这些 区域的领有权时有法可依,从而使中 国在应对复杂的边界领土主权争端时 做到有理有利有据。
我们认为:
1.以平常心看待南海争端南海问题是“长不熟
的果子”,它将长期存在,长期发酵。对待南海 问题,要面对现实,从长计议。
一、引起南海争端的原因是什么?
油气丰富、争夺领土、军事要塞、渔业发达
二、美国的“三不建议”是哪三个呢?
1.各方不再夺取岛礁与设立前哨站。 2.不改变南海的地形地貌。 3.不采取针对他国的单边行动。
三、对于南海问题,身为大学生的我们 要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南海南海简介南海地理位置南沙群岛东西宽900多公里,南北长1800多公里,总面积83万平方公里。

共有露出水的岛礁230多个。

其中最高的岛是黄麻岛,海拔6米,主要大岛有南威岛,建业岛,马欢岛等。

南沙群岛丰饶的物产南沙群岛非常美丽富饶,是个聚宝盆。

南沙群岛面积极其辽阔,自然资源极其丰富。

1、南沙群岛海水水产资源极其丰富,是东南亚最大的渔场,共有1500多种鱼类,全世界独有的鱼类300多种。

如果合理利用,每年能捕2000万--3000万吨鱼。

2、南沙群岛石油、天然气资源极其丰富,是世界巨型油气田,已探明石油储量350亿吨。

3、南沙群岛各种矿产资源相当富有。

铁矿、锰结核、水精石等等矿储量巨大。

4、南沙群岛风光秀丽、地貌惊险。

南沙群岛地貌复杂多样,象个蚂蜂窝,海底象座迷宫,几千年来,一直是海盗的根据地。

其中中国海盗一直是南沙群岛的霸王。

南海的近几十年的状况五六十年代以前,南中国海沿岸国家从来就没有对我国南海提出领土要求,7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海洋意识的增强,随着对南海的认识加深,随着陆地资源逐渐枯竭,南中国海沿岸国家纷纷对我国南海提出领土要求,70年代以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开始占岛。

80年代,印度尼西亚、文莱也趁火打劫,混水摸鱼,向我国南海提出领土要求,并且,利用东盟组织联合起来向我国政府施加压力,促使南沙群岛国际化,使我国南海及南沙群岛问题的解决越来越困难,越来越被动。

如今严峻的形式我国在南海占了8个。

主要有:华阳礁、永署礁、南熏礁。

台湾当局占太平岛。

太平岛是南沙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退潮时,露出水面0.43平方公里。

越南占29个,菲律宾占8个,马来西亚占2个。

南海问题南海问题的由来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

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包括南沙群岛。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

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并立碑纪念,派兵驻守。

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对于这一段历史经纬。

各国都是十分清楚的。

事实上,在此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和国际实践中,美国一直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

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

越南在1975年以前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

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在7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提及本国领土范围包括南沙群岛。

美国与西班牙1898年签订的巴黎条约和1900年签订的华盛顿条约曾明确规定了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但并未包括南沙群岛。

1953年菲律宾宪法、1951年菲美军事同盟条约等也对此作了进一步确认,而马西亚只是到了1978年12月,才在其公布的大陆架地图上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和海域标在马来西亚境内。

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会议的决议也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

例如,1955年在马尼拉召开的国际民航组织太平洋地区航空会议通过的第24号决议,要求中国台湾当局在南沙群岛加强气象观测,会上没有任何一个代表对此提出异议或保留。

许多国家出版的地图也都标注南沙群岛属于中国。

例如,日本1952年由外务大臣冈崎胜男亲笔推荐的《标准世界地图集》,以及1962年由外务大臣大平正芳推荐出版的《世界新地图集》,1954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出版的《世界大地图集》,1956年英国出版的《企鹅世界地图集》,1956年法国出版的《拉鲁斯世界与政治经济地图集》等都明确标注南沙群岛属于中国。

越南1960年、1972年出版的世界地图及1974年出版的教科书都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

二十世纪以来,许多国家权威性百科全书,如1963年美国出版的《威尔德麦克各国百科全书》,1973年的《苏联大百科全书》和1979年日本共同社出版的《世界年鉴》都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

70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

对此中国政府一再严正声明,这些行为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非法的、无效的。

这些国家的所谓法律依据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中国对南海领土主权的历史依据中国人民对南海诸岛的最早发现可以上溯到汉朝。

东汉杨孚《异物志》有"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的记载。

这里的"涨海"是当时中国人民对南海的称呼,"崎头"则是当时对包括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的岛、礁、沙、滩的称呼。

三国东吴将领康泰所著《扶南传》不仅提到了南沙群岛,而且对其形态描述道:"涨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盘古,珊瑚生其上也。

" 唐宋年间,许多历史地理著作将西沙和南沙群岛相继命名为"九乳螺洲"、"石塘"、"长沙"、"千里石塘"、"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万里长沙"等。

宋元明清四代,以"石塘"、"长沙"为名记述南海诸岛的书籍多达上百种。

元代,对南海诸岛地理位置的记载更为详细。

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中有"万里石塘,由潮洲而生,迤逦如长蛇,横亘海中......原其地脉。

历历可考。

一脉至爪哇,一脉至渤泥及古里地闷,一脉至西洋遐昆仑之地"。

其中"万里石塘"指包括今南沙在内的南海诸岛。

明代《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中标有石塘、长沙和石塘。

从图中标绘的位置看,后一个石塘是今南沙群岛。

清代《更路簿》记载了中国海南岛渔民所习用的南沙群岛各个岛、礁、滩、洲的地名具体方位,其中南沙计73个地名。

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的法理依据一、大量翔实的中外史料对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提供了丰富的证据。

早在二千年前的汉代,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航海和生产实践中发现了南沙群岛。

这在东汉杨孚《异物志》、三国时万震的《南国异物志》、东吴将领康泰的《扶南传》等书里均有记载。

这些记载是中国人民对自己居住和生产经营的土地的认识,在国际法上具有重要意义。

从国际法发展的过程来看,古代中国对南海群岛的发现足已证明中国对南沙群岛享有无可争辩的领土主权。

南沙群岛不是"无主地",而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权以任何名义改变南沙群岛属于中国这一法律地位。

中国历史上对南海的主权维护本世纪初以来,历届中国政府都持续不断地维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20世纪30年代,法国曾侵占南沙群岛的九个小岛,中国政府及时进行了外交交涉,中国渔民进行了有组织的抵抗。

民国时期,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维护主权的措施,如给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作业的中国渔民和渔船发放中国国旗,组织对南沙群岛的历史和地理调查,由政府地图出版审查机构重新命名和审定南海诸岛包括南沙群岛的群体和个体名称等。

二战期间,日本侵占了中国的南沙群岛。

中国为收复被日本占领的南沙群岛进行了不懈努力。

1943年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宣布,此次战争的宗旨之一是"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当时的南沙群岛被日本划归台湾管辖,《开罗宣言》要求日本归还的中国领土当然包括南沙群岛。

1945年《波茨坦公告》再次确认了中国收复失地的立场。

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精神,中国于1946年收复南沙群岛,同时以一系列法律程序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恢复行使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包括举行接收仪式和派兵驻守,绘制南沙群岛地图,重新命名南沙群岛及其群体和个体的名称,编写和出版最早的南沙群岛地理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南沙群岛先后被划归广东省和海南省管辖,中国政府一直坚持并采取实际行动积极维护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综上所述,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有的国家声称南沙群岛在其大陆架或专属经济区内,并据此主张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根据国际法和海洋法,领土主权是海洋权益的基础,海洋权益是从领土主权派生出来的。

任何国家都不能将海洋管辖权扩展到别国的领土上,更无权以主张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为由侵占他国领土。

总之,任何国家对南沙群岛岛礁的军事占领或其它行动,都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在国际法上都是非法和无效的,不构成主张领土要求的依据,也不能改变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这一无可争辩的法律事实。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的基本立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

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

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

中国愿同有关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南海争议。

这已明确写入1997年中国-东盟非正式首脑会晤发表的《联合声明》中。

中国政府还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愿意在争议解决前,同有关国家暂时搁置争议,开展合作。

中国政府不仅是这样主张的,也是这样做的。

近些年来,中国与有关国家就南海问题多次进行磋商,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

中菲、中越、中马等国的双边磋商机制正在有效运行,对话取得不同程度的积极进展。

在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中国-东盟对话会中,双方也就南海问题坦诚交换意见,一致赞同以和平方式和友好协商寻求问题的妥善解决。

我国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

近些年来,越南、菲律宾等出兵强占南海一些无人岛礁,摧毁中国在南沙无人岛礁所设主权标志,抓扣或以武力驱赶我在南海作业的渔民,对此,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与有关国家商讨解决有关问题。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护地区稳定和双边友好关系大局的诚意。

中国高度重视南海国际航道的安全畅通。

中国维护南沙群岛的主权和海洋权益并不影响外国船舶和飞机根据国际法所享有的通行自由。

事实上,中国过去从未干预过外国船舶和飞机在此地区的通行自由,今后也不会这样做。

中国愿同南海沿岸国家一道,共同维护南海地区国际航道安全。

南海问题是中国与有关国家间的问题。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双边友好协商解决与有关国家之间的分歧。

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是不可取的,只能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中国与有关国家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妥善处理彼此的争议。

南海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可以长期保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