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电视塔结构设计简介
广州电视塔设计介绍

广州电视塔设计介绍
广州电视塔被设计为以观光为主的建筑,塔内设有多个观光层,可供
游客欣赏广州市区的美景。
游客可以通过电梯或通往观光层的扶梯进入塔内。
观光层的位置不同,可以提供不同的景观角度,包括广州市区的全景、珠江夜景等。
此外,塔内还设有各种餐厅和购物场所,供游客休闲娱乐。
广州电视塔的设计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
塔的外表采用
了玻璃幕墙,使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塔顶部还设有动感灯光系统,夜晚
时可以展示各种华丽的灯光效果,成为城市夜景的一部分。
塔内展示了广
州的历史文化,让游客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
广州电视塔的建设过程并不容易。
为了确保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设计团队采用了世界领先的建筑技术和材料。
塔的核心结构采用了钢结构,可以抵御强烈的风力和地震力。
此外,设计团队还将管道、电线等设施紧
密地安装在塔的内部,以保持外表的整洁。
广州电视塔不仅是一座观光建筑,也是广州文化的象征。
它的设计灵
感和建设过程充分展现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现代建筑技术的创造力。
广州电视塔的存在丰富了广州市的城市景观,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独
特的观光体验。
总的来说,广州电视塔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壮丽的景色吸引了众多游客。
它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技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了广州市的地标之一、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广州电视塔都给人带来深刻的印象,是一座值
得一游的旅游景点。
广州新电视塔塔顶-PPT精品文档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 电视塔优胜方案(方案四)
圆形渐变网格结构,塔内是一组内有各个花园的气候层,不同楼层的功能 分布是根据其所在的气候区而命题的。如沙漠三维电影院、草原花园、热带 快餐厅等。其中: +0m——城市建设展览馆; +4m-+8m——展览厅和贵宾楼层可通往对向江景的露台; +95m——沙漠三维电影院; +195m——草原花园; +290m-310m——热带快餐厅; +345m——温带区,拥有独立卡拉OK房间; +350m——温带区贵宾酒店; +390m-+395m——冻土地带豪华餐厅。 +427m-+432m——两个技术楼层; +437m-+441m-+445m——通道与出口楼层; +450m——最后抵达北极广场,一个小型城市广场大小的开放空间。
方案二:“珠江碧波”
设计简介:景观整体化。新电视塔广场公 园通过均衡非对称设计手法,有利于营造 休闲氛围。广场公园地表设计空间上塑造 起伏的波状形态。交通立体化。通过立体 化的交通组织有利于解决规划区域与周边 交通多种停车相互影响的问题。
方案三:“风生水起”发掘场地历史文 化意义,开启珠江南岸城市中轴线新起 点
广州新电视塔方案筛选确定
广州新电视塔13套方案公示接受市 民投票
广州新电视台将位于新城市中轴线上,是兼容 广播电视发射、观光旅游的综合性设施,建成后 将成为城市重要的地标性建筑。 是高达1000米的“桅杆”,还是向太空发射 通讯波环的“宇宙灯塔”?是破土而出的“春 笋”,还是涵盖了人类、城市、国家等主题概念 的“世纪公园”?将矗立在珠江新城的广州新电 视塔究竟会是什么模样,受到了市民的普遍关注。
广州电视塔设计介绍建筑特点介绍ppt课件

建筑参数
塔体高:450米 桅杆高:160米 总 高:610米 功能楼层:35(地面以上) 塔内面积:38,000m² 建筑总面积:116,000m²
广州市新中轴线电视塔 - 设计介绍
Parents generally value the first class, mainly to see whether the students can accept the tutor, so 火the灾fi袭rst来c时las要s 迅is速mo疏re散i逃mp生or,tan不t.可It蜂is 拥be而st出to或un留de恋rst财an物d ,the要s当tud机en立ts'断le,ar披nin上g浸sit湿ua的tio衣n f服irs或t, 裹to 上co湿mm毛un毯ic、ate湿 被we褥ll 勇wit敢h 地the冲ir 出pa去rents in advance, to make adequate preparations for the students' study habits, learning habits, good
广州“小蛮腰”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第一章 工程概况、施工重点分析及总体施工流程1.1、工程概况1.1.1、工程基本情况工程名称 广州新电视塔工程 项目地点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艺苑路 建设单位 广州新电视塔建设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 广州市设计院监理单位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1.1.2、建筑概况广州新电视塔位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和珠江景观轴的交汇处,与广州新城市中心、21世纪中央商务区珠江新城和海心沙岛隔江相望。
新电视塔总高度610m ,其中塔体高454 m ,天线桅杆156m ,建成后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电视塔。
广州新电视塔的塔体由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和钢结构外筒组成,顶部为钢结构天线桅杆。
混凝土核心筒的横剖面为椭圆形,其外墙内壁长短轴分别为17 m 和14m ,垂直向上不变,核心筒墙体底部厚度1200mm ,以每次减少100mm 的幅度分阶段变化到顶部厚度400mm 。
24根钢管立柱从地下室开始,以互不相同的倾斜角度直达塔顶,与钢管环梁和斜撑共同组成钢结构外筒。
垂直的混凝土核心筒和充满动感的钢结构外筒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塔体,建筑造型简洁、形态优美。
新电视塔是一座以宣扬广州文化、提供广播电视发射功能为主,兼具观光旅游服务的综合性构筑物。
建成后可以从塔顶远眺区域内的大型建筑物,还配套设置有广州历史民俗文化展览馆、高科技4D动感电影院、旋转餐厅、风味食街等设施,另外还有高空观光缆车、惊险速降吊篮和空中漫步廊等娱乐设施。
为市民提供一个观光娱乐理想场所。
广州新电视塔建筑特征及楼层功能分布见下表:建筑高度610m (塔身454m +天线桅杆156m )主体结构类型 砼核心筒+钢框架结构 钢结构总重量52465t总用地面积 175460㎡总建筑面积121788㎡ 一期建筑面积 116390㎡ 地下建筑面积68087㎡地上建筑面积48303㎡ 建筑层数地下 2层,标高分别为-5m 和-10m地上 37层不同功能的封闭楼层,层高5.20m主要设计功能-10.0~±0.0m 车库、食街、展览、消防中心、设备用房及电视台器材间、入口 6.8~32.8m 主入口、展览大厅、会议、办公/设备84.8~116.0m 高科技娱乐厅、4D 电影院、平台花园、设备、避难 147.2~168.0m观景厅、小食、设备用房、平台花园 168.0~334.4m 空中漫步楼梯334.4~355.2m 平台花园、茶室、发射机房376.0~448.8m 观光大厅、旋转餐厅、厨房、电梯机房、发射机房 448.8~459.2m 公安通讯机房、电梯机房、观景台、娱乐设施 459.2~610.0m娱乐设施、天线发射装置标 高6.80032.80084.800116.000147.200168.000334.400355.200376.000448.800459.200610.000主入口、展览大厅、会议、办公、设备高科技娱乐厅、4D影院、平台花园、设备、避难观景厅、小食、平台花园、设备用房空中漫步楼梯平台花园、茶室、发射机房观光大厅、旋转餐厅、厨房、电梯机房、发射机房公共通讯机房、电梯机房、观景台、娱乐设施娱乐设施、天线发射装置功 能-10.000车库、食街、展览、消防中心设备用房、电视台器材间、入口工程概况工程概况东立面效果图东南立面效果图南立面效果图西南立面效果图西立面效果图西北立面效果图北立面效果图东北立面效果图工程概况1.1.3、结构概况 1.1.3.1、土建工程概况 1)、工程桩A 、B 、C 区工程桩分区图工程桩特征表序号类别桩直径 (mm )桩扩大头直径 (mm ) 桩顶相 对标高 (m ) 暂定桩长(m )数量 (根)主筋规格桩砼强度等级1C 区人工挖孔桩Φ3800 Φ5000-14.25010.0~19.4 24 Φ32(HRB335) C352 A 区 人 工 挖 孔 桩Φ1200 Φ1800-11.5 -12.5 -11.6 -11.9 -12.35 -12.6 -10.4 -12.012.0 23 Φ16,Φ18Φ20,Φ22,Φ25 (HRB335) C353Φ1200 Φ2200 12.0 14 Φ16,Φ18,Φ20 (HRB335) C354 Φ1400 Φ2400 12.0 43 Φ16,Φ18 Φ20,Φ22 (HRB335)C355 Φ1600 Φ2400 12.0 4 Φ28(HRB335) C356 Φ1600 Φ2600 12.0 18 Φ16,Φ18 (HRB335) C357 Φ1800 Φ2800 12.08 Φ18,Φ22 (HRB335) C35 8 Φ2200 ----- 12.0 7 Φ28(HRB335) C359 B 区 地 下 室 钻 孔 灌 注 桩Φ1000----- -6.50 -3.00 -6.70 -8.28 -2.00 -11.5 -9.8915.0 7 Φ16(HRB335) C30 10 Φ1200 ----- 15.07 Φ16(HRB335) C30 11 Φ1400 ----- 15.0 10 Φ16(HRB335) C30 12 Φ1600 ----- 15.0 19 Φ20(HRB335) C30 13 Φ1200 Φ2200 17.0 57 Φ18(HRB335) C30 14 Φ1400 Φ2400 17.0 16 Φ16(HRB335) C30 15 Φ1400 Φ2600 17.0 24 Φ16(HRB335) C30 16 Φ1600 Φ2800 17.0 22 Φ16(HRB335) C30 17Φ1800 Φ3000 17.0 12 Φ20(HRB335) C30 18 Φ2000 Φ3400 17.0 7 Φ20(HRB335) C30 19B 区 平台 层钻 孔灌 注桩Φ800----- -2.0015.0 18 Φ16(HRB335) C30 20 Φ1000 ----- 15.0 47 Φ16(HRB335) C30 21 Φ1200 Φ220017.060 Φ18(HRB335) C30 22 Φ1400 ----- 15.0 18 Φ16(HRB335) C30 23 Φ1400 Φ2400 17.0 43 Φ16(HRB335) C30 24Φ1400Φ260017.02Φ16(HRB335)C30钻孔灌注桩设计技术要求1、泥浆应采用高塑性粘性膨润土造浆,造浆粘土胶体率不低于95%,含砂率不大于4%。
广州新电视塔备选13套设计方案

广州新电视塔备选13套设计方案13套设计方案各有各精彩方案1:建筑设计高度1000米(其中天线长度120米),平面以圆形为基本形状,用作为时间的象征的12根柱子支撑。
每111米设一层地板,使塔体具有多样功能。
方案4:建筑设计高度450米,中部扭转形成“纤纤细腰”的椭圆形,随着高度的盘旋升高,而直径却逐渐减小。
不同楼层的功能分布是根据其所在的气候区而命题。
方案7:建筑设计高度330米。
塔顶的观光滑车道“云霄飞车”,连接280米高“云霄吧”和“云霄餐厅”。
方案9:建筑设计高度480米。
宛如破土而出的春笋,类似中国古塔。
方案2:建筑设计整体高度为475米,主观光平台位于离地面310米的高度,总面积约1350平方米,椭圆长轴尺寸约70米。
塔基与海心沙之间设步行桥相连。
方案3:建筑设计高度588米,塔楼由四个主要元素组成:双层金属网包裹的混凝土核心和钢索悬挂平台。
它们与电视塔的整体结构相组合,完美体现现代气息。
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斜拉钢索,使高塔拥有优美的外形。
方案5:建筑设计高度728米(到天线顶部为777米)。
观光平台设置在顶部,使其看上去像一粒被一双大筷子夹着的米饭;桅杆和天线的整体造型就像一头山羊;底部和顶部有两个观光层,海心沙两条索道直达底部观光层。
方案6:建筑设计高度540米。
电视塔利用广州的“州”这个简洁的图形作为其基本几何形状的基础,从而创造出三座弯塔,在观光层这个“岛屿”的周围缓缓“流动”,颇具时代感。
方案8:建筑设计塔高598米。
塔体呈桅杆形倾斜状,但塔柱极为纤柔,其直径与高度的比例大约是1∶40。
方案设计了一个巨大的城市广场(10多万平方米),步行桥连接海心沙。
方案10:建筑设计总高600米,在混凝土核心筒外蒙上金属网,建筑设计把“观光塔”的涵义拆解成为“观光”和“塔”两个层,以生长、发展、生命、旋转、变化为设计理念。
方案11:建筑设计楼高509米(至天线顶664米)。
金色塔,南面的“创世纪公园”就像它的金色投影,以金、木、水、火、土为主题。
广州新电视塔施工组织设计-三1钢结构施工概述

第一章钢结构施工概述第一节钢结构工程概况本工程的主体钢结构包括:混凝土核芯筒内的劲性柱、外筒结构、楼层结构(包括塔顶转换层和空中漫步道)和天线桅杆等。
劲性柱共设置14根,沿混凝土核芯筒周边布置,为工字型截面型式。
钢结构外筒是电视塔主要的垂直承重及抗侧力结构,包括三种类型的杆件:立柱,环和斜撑。
外筒共有24根立柱,由地下二层柱定位点沿直线至塔体顶部相应的柱定位点,全部采用钢管混凝土组合柱。
柱截面尺寸由底部的钢管直径2.0米逐渐减小到顶部的1.2米,柱内填充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60。
斜撑的材料为钢管,其直径大小为Φ850~Φ700。
斜撑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采用相贯节点刚接形式。
外筒的环梁共有46组,环梁材料亦为钢管,环梁直径均为Φ800。
环梁与钢管混凝土柱通过外伸的圆柱节点相贯连接。
所有现场节点均为焊接连接。
内外筒之间共设置37层楼层。
楼层钢结构为主次梁结构,主梁一端与混凝土核芯筒连接,另一端与钢外筒连接。
考虑内外筒存在垂直位移差,连接节点采用铰接。
部分楼层采用重型桁架和悬挂结构。
在+178.400~+272.000米和+287.600~+318.800米,围绕核芯筒外侧旋转而上设有空中漫步道,对应核芯筒楼层处设置休息平台。
漫步道悬挑横梁长度约1.4米,采用H型钢。
连接桅杆天线和外筒钢管混凝土柱的转换层从+438.40米至+448.80米,高10.4米。
共设置八榀转换桁架,中间与椭圆钢环连接,外端与钢外筒连接。
混凝土核芯筒顶标高居于转换层之下约200mm,待结构稳定后中间填充柔性垫层。
转换桁架上下弦杆采用600x1200的箱形截面,斜杆采用600x1000的箱形截面,竖杆为Φ600的钢管。
桅杆天线高度达156米,位于塔体顶部,下部采用格构式钢结构,上部采用全钢板焊接成箱形截面。
桅杆天线平面形状为正八边形和方形两种形式,底部正八边形平面轮廓为10.0m x 10.0m,顶部平面轮廓为0.75m x 0.75m。
高层建筑广州电视塔的设计与建造

高层建筑广州电视塔的设计与建造摘要:广州塔又称广州新电视塔,昵称小蛮腰,位于中国广州市海珠区(艺洲岛)赤岗塔附近,距离珠江南岸125米,与海心沙岛和广州市21世纪CBD区珠江新城隔江相望。
广州塔塔身主体450米(塔顶观光平台最高处454米),天线桅杆150米,总高度600米。
一、广州塔建筑设计概述广州电视塔曲线轻盈,空间和楼层平面的尺度具有多样性,具有阴柔的感觉,简单地说就是性感和复杂兼备。
试图在结构与建筑效果之间形成一个新的和谐关系。
1.1广州塔设计工程背景除了电视塔还包括了一个地块的总体规划,其中包含了购物中心、酒店、电视中心及电视塔基座周围的公园或广场。
广州新电视塔还将为2010年在广州召开的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提供转播服务。
1.2广州塔设计理念及灵感日前,被命名为“海心塔”、有“小蛮腰”之称的世界最高电视观光塔——广州新电视塔设计师、荷兰著名建筑设计师马克?赫梅尔(Mark Hemel)在荷兰驻广州总领事馆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表示,设计灵感源于人体髋关节骨的形态,想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理念。
1.3.广州塔的建筑造型建筑造型上,广州塔的平滑、曲线轻盈、亲近,空间和楼层平面尺度具有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性感和复杂性兼备由外筒钢立柱、斜撑、圆环所交织产生的肌理美。
两个椭圆扭转在腰部收缩变细。
格子式结构底部比较疏松向上到腰部则比较密集,腰收紧了,像编织的绳索,因而透度降低,向外的视野受限。
再向上格子式结构放开,由逐渐变细的管状结构柱支撑。
一开始进入宽敞明亮的壳体,而后向上进入逐渐收细的网中。
在塔腰高度上的体验和开始时完全相反,最终到达宽敞明亮的塔顶。
配合色彩上,广州塔由24根锥形钢柱组成的外筒钢结构将采用浅灰色,46个圆环采用中灰色,而最里面的混凝土核心筒采用深灰色;色彩由浅入深,具有比较强的层次感,白日的自然光线可令塔身产生挺拔高耸和晶莹剔透的视觉美感,在色彩与建筑效果之间形成一个极其的和谐关系。
广州“小蛮腰”工程概况

概况、工第一章 工程概况、施工重点分析及总体施工流程1.1、工程概况1.1.1、工程基本情况工程名称 广州新电视塔工程项目地点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艺苑路建设单位 广州新电视塔建设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广州市设计院监理单位 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1.1.2、建筑概况广州新电视塔位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和珠江景观轴的交汇处,与广州新城市中心、21世纪中央商务区珠江新城和海心沙岛隔江相望。
新电视塔总高度610m ,其中塔体高454 m ,天线桅杆156m ,建成后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电视塔。
广州新电视塔的塔体由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和钢结构外筒组成,顶部为钢结构天线桅杆。
混凝土核心筒的横剖面为椭圆形,其外墙内壁长短轴分别为17 m 和14m ,垂直向上不变,核心筒墙体底部厚度1200mm ,以每次减少100mm的幅度分阶段变化到顶部厚度400mm 。
24根钢管立柱从地下室开始,以互不相同的倾斜角度直达塔顶,与钢管环梁和斜撑共同组成钢结构外筒。
垂直的混凝土核心筒和充满动感的钢结构外筒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塔体,建筑造型简洁、形态优美。
新电视塔是一座以宣扬广州文化、提供广播电视发射功能为主,兼具观光旅游服务的综合性构筑物。
建成后可以从塔顶远眺区域内的大型建筑物,还配套设置有广州历史民俗文化展览馆、高科技4D动感电影院、旋转餐厅、风味食街等设施,另外还有高空观光缆车、惊险速降吊篮和空中漫步廊等娱乐设施。
为市民提供一个观光娱乐理想场所。
广州新电视塔建筑特征及楼层功能分布见下表:建筑高度 610m (塔身454m +天线桅杆156m )主体结构类型砼核心筒+钢框架结构钢结构总重量 52465t总用地面积175460㎡总建筑面积121788㎡一期建筑面积116390㎡地下建筑面积 68087㎡地上建筑面积 48303㎡建筑层数 地下2层,标高分别为-5m 和-10m地上37层不同功能的封闭楼层,层高主要设计功能~±车库、食街、展览、消防中心、设备用房及电视台器材间、入口~主入口、展览大厅、会议、办公/设备~高科技娱乐厅、4D电影院、平台花园、设备、避难~观景厅、小食、设备用房、平台花园~空中漫步楼梯~平台花园、茶室、发射机房~观光大厅、旋转餐厅、厨房、电梯机房、发射机房~公安通讯机房、电梯机房、观景台、娱乐设施~娱乐设施、天线发射装置标 高610.000功 能概况、工东立面效果图东南立面效果图南立面效果图西南立面效果图西立面效果图西北立面效果图北立面效果图东北立面效果图1.1.3、结构概况1.1.3.1、土建工程概况1)、工程桩概况、工概况、工23)、核心筒部分概况、工核心筒典型平面核心筒概况表4 4 3 32 21 1标高范围(m)核心筒外墙厚度(mm)核心筒内墙厚度(mm)工字钢型钢骨尺寸核心筒砼强度等级H(mm)B(mm)Tw(mm)Tf(mm)400400,2002003001825C40 500400,2002003001825C40 500400,2002003001825C50 500400,3002502003001825C50 500400,3002502003001825C601.1.3.2、钢结构工程概况钢结构主要包括钢结构外筒、功能楼层及水平支撑和天线桅杆等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秘广州新电视塔广州新电视塔结构设计简介
目录广州新电视塔简介
广州新电视塔的特点和难点
广州新电视塔的关键施工技术和措施
图片欣赏
BYEBYE
新电视塔简介
•广州新电视塔是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建设的广播电视塔。
位于珠江岸边,是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物。
总用地面积约18万m2,总建筑面积10 万m2,结构总高610 m ,钢结构总量5.5 万吨,
7.2m 平台层3万m2.形体扭转向上,形成纤纤细腰,体态优美。
•广州新电视塔有一座454m 的塔身和156m 的钢结构桅杆组成,总高610m.塔身由钢结构外框筒和钢筋混凝土核芯筒构成。
内外框筒通过楼层结构相连,但楼层缺失一半。
功能层分段分布,外框筒由24根钢柱和46个钢椭圆环及钢斜撑组成,由下到上,截面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扭转而成,钢柱截面由2000mm 渐变到1200mm.核芯筒结构高达448m ,截面呈椭圆形,外壁壁厚由1200mm 随高度减小到
400mm ,混凝土标号由C80变化到C40,内置14根工字型截面的劲性柱。
24根外框筒柱呈空间三维倾斜,且环间距离高达10余米,且采用低收缩的C60混凝土。
返回目录
阻尼器示意图
广州新电视塔的特点和难点•广州新电视塔这样一个标志性建筑,由于建筑师创新性的设计,使得结构具有以下特点和难点:
•(1)高:塔楼高454m,天线桅杆顶高610m,超高度带来施工高风险。
•(2)扭:钢外筒自下而上扭转45度,使结构呈三维倾斜,万余构件无一相同。
施工变形控制难度大。
•(3)偏:钢结构底座与核心筒偏心9.3m,而顶部钢结构又与底座偏位9m,使结构在自重作用下发生侧移。
•(4)柔:结构细长,内外框筒连接较弱,核芯筒截面只有14X17m,高度却达450余米。
•(5)外:外框筒位于功能层外侧,因此施工时不能依靠楼层作操作面,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
返回目录
广州新电视塔的关键施工技术和措施•1、钢结构施工技术广州新电视塔工程的最大特色和难点是钢结构的施工工艺,由于结构的高度和形体上的特殊性,钢结构施工的吊装、测量、焊接、变形控制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难题,在技术上采用了十大技术措施来解决这些难题。
•机械设备选择广州新电视塔外框筒钢结构柱子直径2m~
1.2m,壁厚50mm~30mm,根据外框筒构成的情况及重
量分布,宜将结构柱按环分节分段(约8~12m/段),环梁按照柱间长度分段,斜撑按间断点分段,柱子单件吊重约为20~40t.依据这样的情况和核芯筒的特点,选用两台1200t.m级的M900D塔吊作为主力起重设备,进行钢结构的吊装和就位。
两台M900D分别安装于塔吊南北两侧,
M900D塔吊的安装、爬升和拆除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创
新设计了附墙体系,确保了塔吊的安全施工。
另外,考虑到工期和结构重量的分布以及M900D安装的时间,100m 以下吊装时,辅助以两台300t的履带吊,构成四条作业线,同步吊装,大大提高了速度。
而且,通过对恰当的支撑手段和措施,在不改变永久结构的前提下,实现了300t履带吊上结构平台作业的技术路线。
•施工仿真分析技术在施工(焊接、施工荷载等)和自重作用影响下,以及在环境条件(风、温度、日照等)的影响下,结构会不断发生变形,如果不加以控制,会造成安装的困难和精度的不可控制,甚至留有安全隐含。
因此需要事先对各种因素引起的结构变形和内力进行计算分析,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掌握结构在各个施工阶段和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变形规律,指导结构施工。
•因此,以计算机模拟施工阶段结构验算为先导,进行施工工艺设计和施工控制是一项重要的施工技术措施。
通过采用先进的软件平台MIDAS和ANSYS对施工全过程的工况进行了仿真分析,了解了结构在重力作用下的变形规律,同时对温度以及风荷载对施工各阶段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确定了关键的工艺过程和方案。
如确定了核芯筒领先外框筒50~70m等的技术方案,并
确保最后施工完毕时,达到变形不超差,内力不超限的要求。
•预变形技术由于广州新电视塔具有偏,扭的结构特征,因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不仅会产生压缩变形,不均匀沉降,也会发生较大的水平变形,因此必须进行预变形控制,否则,即使初始安装位置精确,但在后续荷载的作用下,会发生较大的累积变形,使得节点偏离原设计位置。
•通过严谨的分析计算,制定了以阶段调整、逐环复位为特征的预变形方案,进行钢结构在恒载作业下的变形补偿。
由于风荷载和温度荷载为可变和随机荷载,影响可恢复,因此仅对其影响范围进行了分析,确保安全,而不对其进行补偿。
•安全操作系统广州新电视塔钢结构安装为超高空作业,楼层的不连续,造成悬空作业。
高空坠物带来的伤害风险也随着高度增加。
同时由于外框筒外露于结构的外侧,因此钢结构施工安全设施设置的困难大大增加。
根据结构和施工特点,合理规划、统筹安全作业设施就极为重要。
•综合分析后,制定了以垂直爬梯,水平通道,临边围栏,操作平台和防坠隔离设施,组成了安全操作系统。
其中钢结构施工的安全措施操作平台进行了创新设计,适应了由于外框筒柱子密集,空间狭小的特点,具有安全可靠,装拆方便的优点。
返回目录
•阻尼器示意图:两个钟摆式金属球用来缓和天线的摆动,而消防水箱则用来减少塔体振动的加速度。
返回简介
返回目录
The end,thank you!
power by QI
designed by ZIQI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