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宝鸡市自然资源

宝鸡市自然资源
宝鸡市是陕西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秦岭腹地,自然资源丰富。
宝鸡市境内山
川起伏,河流纵横,拥有多样化的自然景观和资源,为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提供
了有力支撑。
宝鸡市的森林资源丰富,覆盖面积广阔,涵盖了多种植被类型。
这些森林不仅可
以保护水源、净化空气,还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宝鸡市政府高度重视
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是宝鸡市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宝鸡市境内有多条河流穿城而过,其中渭
河是最重要的支流之一。
渭河水质清澈,水量充沛,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用
水和农业灌溉水。
宝鸡市积极进行水资源保护和管理,致力于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
除了森林和水资源,宝鸡市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煤炭、铁矿石、石灰石等矿
产资源储量可观,为当地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宝鸡市政府注重矿产资源的合
理开发和利用,推动绿色矿业发展,实现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总体而言,宝鸡市自然资源的丰富多样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
未来,宝鸡市将继续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陕西省宝鸡市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陕西省宝鸡市矿产资源分布概况宝鸡市是陕西省第二大城市、西部工业重镇。
位于陕西关中西部,地处陕、甘、宁、川四省(区)结合部,处于西安、兰州、银川、成都四个省会(首府)城市的中心位置,是通往祖国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在此交汇,是中国境内亚欧大陆桥上第三个大十字枢纽。
市域面积18143平方千米。
宝鸡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各类矿产地126处,探明储量的85处;发现各类矿产26种,探明储量的18种;主要矿种探明储量的有:金5.242吨、铜8.6万吨、铅锌250万吨,另外还有大量的硫、磷、硅石、石灰石、大理石、红柱石、煤、石墨等非金属矿种,其中:铅、锌、金是宝鸡的优势矿种,已探明的储量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
今后探明储量可能更多,潜在的经济价值铅锌5.3亿元,金37.4 亿元。
宝鸡市自元古代至第四纪地层发育齐全,经历多旋回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以及复杂的质变作用,形成多种内生矿床和沉积矿床,矿产资源丰富。
境内已发现矿产资源23种,产地255处,以有色金属矿占优势。
有铁、铜、铅锌、镍、金银、钨、铂、汞、黄铁等金属矿产212种,石灰石、电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硅石、耐火粘土、萤石、磷块岩、石英岩等非金属矿产43种。
宝鸡地区煤矿主要集中在凤县,有草滩沟、罗钵庵、扈家窑等煤矿,陇县娘娘庙、联游北马坊也有分布。
境内地热资源比较丰富,主要分布在渭河谷地、渭河北岸断裂与秦岭山前断裂之间的狭长地带,眉县汤峪是陕西省内著名的温泉疗养地。
金:2007年全市生产矿石约181.80万吨,生产黄金约2095.59千克,可以满足我市市场需求。
5个主要金矿企业设采能力接近150万吨/年,按目前金矿设采能力和保有储量可开采12年,由于多年的强化开采和近年来勘查找矿力度不足,使我市金矿后备资源初显紧缺苗头,为稳定黄金生产,急需开展大、中型矿床的深部探矿,扩大资源储量,并补充新的金矿开发基地。
我国对黄金矿产资源及矿产品在今后30年内都会出现需求量大,人均占有量不足的局面。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宝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工作方案》的通知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宝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宝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4.09•【字号】•【施行日期】2009.04.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宝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宝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九年四月九日宝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工作方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加强宏观调控、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落实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依据。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08]33号)、《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陕政办发[2009]14号)和省政府把我市列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城市(陕国土资函[2008]87号)的批复等文件精神,为了做好市、县(区)、乡(镇)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妥善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保护、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长远规划与当前建设的关系,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耕地保护,统筹安排各行各业用地,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合理有效利用,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二)修编原则1、坚持严格保护耕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的原则。
正确处理农用地保护与建设用地供应的关系,进一步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与管理,推进耕地保护由重数量保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保护转变,切实保证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的落实。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宝鸡市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宝鸡再生资源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宝鸡市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宝鸡再生资源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宝鸡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2.03.07
•【字号】宝政办字[2012]29号
•【施行日期】2012.03.07
•【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
正文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宝鸡市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宝鸡再生资源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宝政办字〔2012〕2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了实现全市再生资源的产业化经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进一步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市政府决定成立宝鸡市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宝鸡再生资源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现将组成人员通知如下:
组长:王拴虎副市长
副组长:张周让市政府副秘书长
刘周安市供销社主任
成员:赵晓华市发改委副主任
郑万峰市财政局调研员
刘晓中市公安局副局长
李仓岐市工商局副局长
苏富学市国税局副局长
吴居林市地税局副局长
吴林生市质监局纪检组长
杨洪涛市环保局副局长
朱拉明市规划局调研员
陈斌市执法局副局长
黄同治市供销社副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供销社,市供销社主任刘周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〇一二年三月七日。
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方案

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矿产资源的合理规划和高效利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制定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方案,对于保障资源供给、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目标。
本规划旨在全面调查矿产资源分布情况,科学评估资源储量,明确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制定合理开发规划,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内容。
1. 调查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通过实地调查和遥感技术,全面了解各类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明确各类矿产资源的地质特征和储量分布,为后续规划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科学评估资源储量。
结合调查数据,科学评估各类矿产资源的储量,确定各类矿产资源的开发潜力和可开采储量,为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方案提供依据。
3. 明确资源开发利用方向。
根据资源储量和开发潜力,明确各类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确定重点开发的矿产资源种类和区域,合理配置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布局。
4. 制定合理开发规划。
结合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制定各类矿产资源的开发规划,包括开采方式、开发技术、环境保护措施等,确保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5. 实施矿产资源规划。
根据制定的开发规划,组织实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和环境友好性。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科技支撑。
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矿产资源调查评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资源调查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 加强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资源开发利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3.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对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方案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资源保护利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营造良好的资源保护利用氛围。
五、结语。
矿产资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合理规划和高效利用矿产资源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保障资源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矿产资源规划工作方案简洁范本

矿产资源规划工作方案矿产资源规划工作方案1. 背景2. 目标本工作方案的目标是有效规划和管理矿产资源,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矿业经济效益;提高矿产资源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开展矿产资源规划和管理。
3. 工作内容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工作方案将分为以下几个主要内容:3.1 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估通过开展矿产资源调查和评估工作,全面了解国家矿产资源的分布、储量和品质。
还需评估现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了解矿业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为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2 矿产资源规划与分区基于矿产资源调查和评估结果,制定矿产资源规划和分区方案。
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特点和经济发展需求,确定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方式,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3.3 矿业政策和法规制定制定和完善矿业政策和法规,建立健全矿产资源管理制度。
加强矿业权益保护,规范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行为,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
3.4 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
采取科学技术手段,减少污染物排放,控制环境风险,恢复生态系统功能。
3.5 矿产资源管理与监督建立矿产资源管理与监督机制,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的监管。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矿产资源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4. 实施计划本工作方案的实施计划如下:第一年:开展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估工作,制定矿产资源规划和分区方案。
第二年:完善矿业政策和法规,加强矿业权益保护。
第三年: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推动矿业可持续发展。
第四年:建立矿产资源管理与监督机制,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监管。
5. 预期效果通过实施本工作方案,预期将实现以下效果: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恢复;矿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矿产资源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的增强;国际合作的推进和加强。
6.本工作方案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矿产资源,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宝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宝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宝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14•【字号】宝政办发[2011]141号•【施行日期】2011.12.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宝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宝政办发〔2011〕141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了确保市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的《宝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落在实处,结合省政府《关于支持宝鸡加快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意见》(陕政发〔2011〕53号)及省政府办《关于落实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陕政办发〔2011〕92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对《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予以分解落实,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分工原则推动《纲要》顺利实施,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引导调控社会资源,保障《纲要》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明确政府职责和市场功能。
充分体现政府与市场在《纲要》实施中的不同功能,对政府履行职责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对依靠市场主体实现的目标和任务,不作分解。
(二)合理确定责任分工。
依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将《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市政府有关部门,部分指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区政府。
(三)突出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在全面落实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任务的同时,重点分解《纲要》提出的约束性指标、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
(四)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53号文件精神。
预期性指标的落实以省政府53号文件确定的目标为准,努力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发展,力争早日建成关天经济区副中心。
陕西省宝鸡市矿产资源概况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陕西省宝鸡市矿产资源概况
宝鸡市横跨华北地区及秦岭褶皱带,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形成了各类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资源蕴藏量丰富,根据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可划分为北秦岭成矿带、南秦岭成矿带、千河—渭河盆地成矿带和渭北高原成矿带。
北秦岭和南秦岭成矿带以金属矿产为主,千河—渭河盆地和渭北高原成矿带以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为主,形成了四大资源优势。
截止2004 年,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44 种(含亚矿种),发现各类矿产地206 处,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29 种,经勘查探明储量的矿产地有95 处,其中大型矿床14 处、占14.74%,中型矿床26 处、占27.37%,小型矿床55 处、占57.89%。
在全国45 种主要矿产中我市探明有资源量的18 种,占40%。
保有储量列全省前三位的矿产有19 种,分别为金、铅、锌、镉、镓、石墨、电石用灰岩、制碱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磷、红柱石、钠长石、透辉石(第一位),汞、银、硫铁矿、玻璃用石英岩、饰面用大理岩(第二位),饰面用花岗岩(第三位)。
据统计,全市已探明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1072.1 亿元,已探明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价值排在全市前十位的矿种依次为磷、水泥用灰岩、透辉石、电石用灰岩、制碱用灰岩、饰面用大理岩、煤、锌、金、饰面用花岗岩,其中前五位矿种潜在价值总和占全市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价值总值的81.02%。
在已开发利用的29 种矿产中:能源矿产(2 种),黑色金属(1 种),有色金属矿产(2 种),贵金属矿产(1 种),冶金辅助原料(4 种),化工原料矿产(2 种),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17 种)。
其中水泥用灰岩、铅锌、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鸡市矿产资源总体计划(2002-2010年)一、编制《总体规划》的思路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指导意见》要求,依据《全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年陕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和《陕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进行了系统编制,其编制《总体规划》的思路是:1、将《全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年陕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精神具体落实到实处。
2、根据宝鸡市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对2002—2010年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作出具体规划,同时制定出规划实施的保证措施。
二、《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介绍第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一)矿产资源勘查状况1、基础地质调查评价状况我市基础地质调查评价程度比较高,已全部完成1:50万区域重力测量及1:20万航磁测量,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和1:20万区域地球化学测量覆盖全市应测面积,1:5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可测面积的25.72%,1:5万区域地球化学测量完成可测面积的20.47%,同时进行了不同比例尺的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基本查清了我市的地质构造格架和主要矿产种类在全市的总体分布特征,为我市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2、金属矿产资源勘查状况金属矿产的勘查工作主要集中在秦岭山区(秦岭褶皱系)。
全市共发现金属矿产12种,共发现金属矿产地63处,已探明储量的金属矿产有10种(占已发现金属矿产种数的83.33%),经勘查探明储量的金属矿产地有45处(占已发现金属矿产地总数的71.43%)。
其中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12处,小型矿床31处。
已勘查金属矿产中金、铅锌等勘查程度较高,主要矿床达到勘探程度,勘查深度为100—300米,其它金属矿产勘查程度相对较低,但总体可达普查程度以上。
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为:黑色金属矿产:铁308万吨。
有色金属矿产:铜14万吨,铅81万吨,锌277万吨,锑732吨,伴生汞755吨。
贵金属矿产:金87吨,伴生银295吨。
稀散元素矿产:伴生镉2885吨,伴生镓39吨。
3、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状况非金属矿产勘查工作遍及全区,但在关中川原区(华北地台)相对比较集中。
全市共发现非金属矿产30种(含亚种),共发现非金属矿产地119处,已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有18种(占已发现非金属矿产种数的60%),经勘查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地有43处(占已发现非金属矿产地总数的36.13%),其中大型矿床11处,中型矿床14处,小型矿床18处。
已勘查非金属矿产中水泥用灰岩、电石用灰岩、制碱用灰岩、钠长石、透辉石等勘查程度较高,主要矿床达到详查程度以上,其它非金属矿产勘查程度很低,大部分在普查程度以下。
探明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为: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红柱石29万吨,冶金用白云岩854万吨,冶金用脉石英751万吨,冶金用大理岩20万吨,电石用灰岩43702万吨,制碱用灰岩40670万吨等。
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磷47008万吨,硫铁矿(硫)280万吨,蛇纹岩800万吨等。
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石墨381万吨,水泥用灰岩133619万吨,水泥配料用粘土3351万吨,玻璃用石英岩466万吨,钠长石556万吨,透辉石28980万吨,饰面用花岗岩247万立方米,饰面用大理岩1749万立方米,砖瓦用粘土239万立方米等。
4、能源矿产资源勘查状况我市能源矿产主要为煤和地热两类。
(1)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三个带:一是陇县戚家坡—麟游北马坊的早、中侏罗世内陆盆地型低硫环保煤带;二是凤县倒回沟—太白县大院子的中石炭世山间盆地型优质无烟煤带;三是凤县马厂—扈家窑的早、中侏罗世山间盆地型优质无烟煤带。
到目前为止,共发现煤矿产地8处,经勘查探明储量的煤矿产地有6处,其中中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5处,煤储量9462万吨。
已勘查煤矿床均为八十年代前勘查成果,勘查程度较高。
(2)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千河—渭河盆地一带(渭河断陷和六盘山断陷)。
发育三个构造地热带,即北缘山前断裂中温地热带,南缘山前断裂中温地热带,渭河断裂中低温地热带。
共发现地热12处,主要有眉县西汤浴热泉(59.8-72℃)、扶风法门寺温泉(出水深度1048.62米,静水位埋深98.46米,单井出水量178立方米/小时,水温48℃,矿化度1.17克/升)、渭滨区温水沟温泉(31℃)、市区东方红饭店温泉(出水深度1100米,喷水量18立方米/小时,水温40℃左右)等,勘查程度非常低。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1、已开发利用的矿种共计开发利用矿种33种(含亚种),占已发现矿种的75%,其中金属矿产9种、非金属矿产22种、能源矿产2种,开发利用矿种较多。
(1)金属矿产黑色金属矿产:铁1种。
有色金属矿产:铅、锌、伴生铜、伴生汞4种。
贵金属矿产:金、伴生银2种。
稀散元素矿产:伴生镉、伴生镓2种。
(2)非金属矿产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红柱石、冶金用白云岩、冶金用脉石英、耐火粘土、电石用灰岩、制碱用灰岩6种。
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含钾岩石1种。
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石墨、钠长石、方解石、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制灰用灰岩、玻璃用石英岩、玻璃用白云岩、建筑石料用白云岩、建筑用砂、高岭土、陶瓷土、砖瓦用粘土、建筑石料用花岗岩、饰面用花岗岩15种。
(3)能源矿产煤和地热2种。
2、已开发利用的矿产地共计开发利用矿产地105处(占已知矿产地总数的51.98%)。
其中金属矿产地22处(占已知金属矿产地总数的34.92%),非金属矿产地76处(占已知非金属矿产地总数的63.86%),能源矿产地7处(占已知能源矿产地总数的35%)。
矿产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1)金属矿产地黑色金属矿产地:铁1处。
有色金属矿产地:铅锌15处、伴生铜1处、伴生汞1处。
贵金属矿产地:金6处、伴生银2处。
稀散元素矿产地:伴生镉2处、伴生镓1处。
(2)非金属矿产地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地:红柱石1处、冶金用白云岩1处、冶金用脉石英3处、耐火粘土1处、电石用灰岩1处、制碱用灰岩1处。
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地:含钾岩石1处。
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地:石墨2处、钠长石1处、方解石1处、水泥用灰岩13处、建筑石料用灰岩9处、制灰用灰岩3处、玻璃用石英岩1处、玻璃用白云岩1处、建筑石料用白云岩3处、建筑用砂5处、高岭土1处、陶瓷土1处、砖瓦用粘土23处、建筑石料用花岗岩2处、饰面用花岗岩1处。
(3)能源矿产地煤5处,地热2处。
3、矿山企业生产状况2001年度全市矿山企业总数464个。
按生产状态划分:生产矿山352个,停产矿山68个,筹建矿山44个。
按矿山规模划分:大型矿山7个,中型矿山13个,小型矿山444个。
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矿山企业37个(包括了国有企业26个、股份合作企业3个、国有联营企业1个、有限责任公司7个),非国有矿山企业427个(包括了集体企业332个、集体联营企业1个、股份有限公司12个、私营企业72个、其它经济类型10个)。
2001年度全市矿山生产矿石总量为889万吨,生产矿液总量为73万立方米,国有矿山全年生产矿石总量为416万吨,占全市年度总矿石量的46.79%,非国有矿山全年生产矿石总量为473万吨,占全市年度总矿石量的53.21%,国有矿山和非国矿山所生产矿石总量基本相当。
2001年度全市矿山总产值88284.42万元,实现销售收入84359.43万元,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的矿山企业有21户,销售收入69795万元,占全市464个矿山企业销售收入的84.61%,表明主要矿山企业在我市矿业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全市矿业从业人数18992人,人均产值4.65万元。
4、矿山企业资源利用状况经对主要大、中、小型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三率”指标统计,主要矿山企业资源利用程度相对较好,但其占大多数的小型矿山企业“三率”指标很差,资源利用程度总体不很理想。
5、矿山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状况大、中型国有矿山企业废气、废水、废渣“三废”得到初步综合回收和妥善封存保护,部分矿山企业已开始面积性综合恢复治理,而小型矿山企业“三废”大部分未得到回收利用和保护处理。
第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目标(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目标1、2005年目标以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为基础,通过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提高我市基础地质研究程度,完成我市1:25万综合地质调查。
积极开展有找矿前景地区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区域地球化学测量和矿产资源勘查,提交3—5处有进一步勘查价值的大、中型固体矿产普查基地。
鼓励对我市优势、短缺矿产开展商业性勘查,特别是提高贵金属、有色金属、煤炭、地热水等部分矿产资源的储采比和资源保证程度。
预计“十五”末提交资源储量金50吨、银100吨、铅锌100万吨,铜20万吨,煤10亿吨。
2、2010年目标基本形成以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为主,以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为辅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新格局。
继续加强贵金属、有色金属、煤炭、地热等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工作,使我市重要矿产的可供性进一步提高。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目标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整资源利用结构,加快优势及特色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进程,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与经济总量相适应。
巩固和提高优势矿产在省内外的市场地位。
1、2005年目标矿业产值预期达12亿元,比2001年增长40%。
(1)金属矿产:黄金3150千克(金矿石量约145万吨),铅锌15万吨(铅锌矿石量约160万吨)。
(2)非金属矿产:矿产品(不含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砂)产量1000万吨。
(3)能源矿产:煤炭产量100万吨,地热100万立方米。
2、2010年目标矿业产值预期达17亿元,比2001年增长90%。
(1)金属矿产:黄金3550千克(金矿石量约160万吨),铅锌20万吨(铅锌矿石量约210万吨)。
(2)非金属矿产:矿产品(不含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砂)产量1500万吨。
(3)能源矿产:煤炭产量200万吨,地热150万立方米。
(三)矿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矿产品结构调整目标1、2005年目标(1)矿业结构和布局得到调整。
新建、改造一批大、中型现代化采、选、冶、深加工一体化的骨干企业;鼓励对小型矿山的收购、兼并和重组,建立股份联合企业;矿山企业总数减少50%。
(2)贵金属、有色金属开发利用要有新突破,形成采、选、冶和深加工配套的完整体系;磷、水泥用灰岩、透辉石、电石用灰岩、制碱用灰岩、饰面用花岗岩、饰面用大理岩等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技术有所突破,矿产品加工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大煤炭资源开发力度,力争煤炭资源供严重小于求的矛盾有所缓和,环保煤得到推广利用;地热开发利用要有新的局面,原与大、中型城市不协调的地热开发利用局面得到彻底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