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红素原料标准

合集下载

番茄红素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

番茄红素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

范围: 本标准要求了番茄红素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操作要求; 本标准适适用于番茄红素质量检测。

引用标准:GB/T 22249- 《保健食品中番茄红素测定》质量标准:检验规程1 番茄红素含量1.1 原理依据番茄红素易溶于二氯甲烷等溶剂理化性质, 试样经焦性没食子酸-二氯甲烷溶液提取, 定容, 过滤后进高效液相色谱仪, 经反相色谱分离后, 由紫外检测器检测, 依据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进行定性和定量。

2.2 试剂与材料2.1 乙腈: 色谱纯。

2.2 甲醇: 色谱纯。

2.3 二氯甲烷呢: 分析纯。

2.4 焦性没食子酸: 分析纯。

2.5 N,N-二甲基甲酰胺: 分析纯。

2.6 番茄红素对照品: 纯度≥95%, 避光保留于-70℃冰箱。

2.7 焦性没食子酸-二氯甲烷溶液: 称取6.0g焦性没食子酸, 用二氯甲烷溶解并定容至100mL。

2.8 番茄红素对照品溶液: 正确称量番茄红素0.001g(正确到0.0001g), 置于10mL棕色容量瓶中, 加焦性没食子酸-二氯甲烷溶液溶解并定容至刻度, 混匀, 此溶液临用现配。

因为番茄红素不稳定, 使用前可先用液相色谱Array归一化法确定其纯度。

3. 仪器3.1 高效液相色谱仪: 附紫外检测器。

3.2 超声波清洗器。

4. 分析步骤4.1 试样制备4.1.1 通常试样制备依据试样中番茄红素含量, 称取0.5g~2.0g均匀试样(正确称量至0.001g)置于25mL棕色容量瓶中, 加焦性没食子酸-二氯甲烷溶液20mL,超声提取30min后, 加焦性没食子酸-二氯甲烷溶液定容至刻度, 摇匀,过0.45μm滤膜。

滤液备用。

4.1.2 微胶囊化试样制备依据试样中番茄红素含量, 称取0.5g~2.0g均匀试样置于25mL棕色容量瓶中(正确称量至0.001g), 加0.2g焦性没食子酸和5mL N,N-二甲基甲酰胺后超声提取30min后, 再用焦性没食子酸-二氯甲烷溶液定容至刻度, 摇匀, 过0.45μm滤膜。

番茄红素

番茄红素

1、工艺识别:番茄红素原料的制备有多种工艺,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化学合成技术:原理是以醇、醛或膦盐类化学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番茄红素,原料、产品均为化学品,且产品结构与天然品存在差别,其特点是安全性、有效性一直备受质疑。

微生物发酵技术:原理是利用丝状真菌三孢布拉霉菌生物合成,其特点生物安全风险。

化学溶剂提取技术:原理是基于番茄红素的脂溶性,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等有机溶剂进行萃取,然后以高温蒸馏方式将溶剂挥发。

其特点是:1.介质均为化学溶剂,有溶剂残留风险;2.高温条件下,其他有益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被破坏。

SFE(超临界萃取)技术:原理是利用番茄红素在超临界CO2流体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从而在高于临界温度(Tc=31.26℃)、临界压力(Pc=7.2Mpa)条件下萃取产品,然后减压、调温,超临界流体恢复气体状态,番茄红素析出。

其特点是1.无任何污染,天然、安全;2.植物甾醇、β-胡萝卜素、天然磷脂、VE等有效营养成分得以充分保留,抗氧化成分协同作用,效果佳;3.技术难、得率低、成本高。

合成法因为成本较低,故为大多低端产品首选;化学溶剂提取的产品属天然产品,但由于溶剂残留的可能性,如果处理不当,会有潜在危害,此类产品以中基、中粮为代表品牌;超临界萃取工艺因其不用溶剂的特点,相对更为安全,但因成本较高,并不被很多厂家青睐,代表品牌有红帆、天健齐康和来康蓓。

番茄红素的来源包括从番茄中提取、化学合成、生物工程生产等方法,lyc-o-mato 天然番茄红素是由全球天然番茄红素领导者以色列Lycored NatuialIndusuies Ltd. 公司经特殊番茄品种LRT番茄萃取的天然番茄红素,该品种的番茄番茄红素含量是普通番茄的6-10倍。

以色列的Lycored Natuial Indusuies Ltd. 公司,是最早进行天然番茄红素的工业化提取,在相关生产领域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拥有世界最大的天然番茄红素生产工厂,是世界最大天然番茄红素供应商。

番茄酱加工培训教材

番茄酱加工培训教材

番茄酱加工培训教材一、番茄原料:1、对加工用番茄各种成分含量的要求:红色素(番茄红素)≥8mg/100g,可容性固形物(浓度、糖度)≥4.6BRIX,PH值=4.0—4.4,总酸:0.29—0.44(无水柠檬酸计)果胶:2-2.9%2、对加工用番茄质量指标的要求:一等品:成熟而不过熟,新鲜无破损,硬度好耐挤压,表面光滑无病、虫害及其他斑点。

最小直径20毫米。

可容性固形物≥5.0BRIX。

红色素≥11mg/100g 二等品:成熟不柔软,颜色尚可。

番茄缺点的总数不超过15%,但其分项缺点不得超过如下数据:长霉及腐败量不得超过8%,未成熟、非树上成熟及青绿色番茄量不得超过2%,受病虫害之番茄量不得超过2%、最小直径20毫米。

4.9 BRIX≥℃可容性固形物≥4.6BRIX。

红色素≥8mg/100g二、番茄酱品质标准一般是根据客户要求,常规标准如下:1、理化指标:红色素≥45mg/100g,可容性固形物28—30、30—32、36—38BRIX三种,粘度3—5厘米/30秒(热破产品)5.5—6.5厘米/30秒(温破产品)7—10厘米/30秒(冷破产品)PH值 3.9—4.5红、黄比值(a/b值)≥2.1L值(亮度) ≥21总酸 2.0—3.0%(无水柠檬酸计)总酸≤8.0%(无水柠檬酸干物质计)农药残留0.01PPM(日本、韩国要求)2、感官指标黑斑点含量≤5个/10g番茄籽皮含量≤5个/10g酱体均匀,色泽鲜亮、细腻。

具有番茄应有的风味,无异味及烧焦味。

3、微生物指标细菌菌落总数不得检出呈阴性大肠菌群不得检出呈阴性杆菌(商业无菌中检出)小于100霉菌≤40个/每100视野4、重金属锡≤200mg/100g铜≤10mg/100g铅≤1mg/100g砷≤0.5mg/100g砷≤0.5mg/100g二、加工工艺流程及控制要点1、工艺流程:番茄水力冲洗流送——提升——浮洗——喷洗选果——破碎预热打浆精制——低温真空浓缩——高温顺时杀菌—速冷——无菌灌装2、加工过程控制要点:A、该段的作用是:将番茄均匀的输送到破碎预热段,在输送过程中将番茄清洗干净且有效挑选,防止最终产品的霉菌、黑点含量超标和红色素含量不足。

天然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研究

天然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研究

FOOD INDUSTRY · 155天然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研究 丁文慧 郝会军 潍坊职业学院 刘新辉 山东拜尔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天然番茄红素,又名番茄烃,是一种天然脂溶性植物色素,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目前,天然番茄红素的提取方法存在有机溶剂残留、提取成本高、操作复杂等问题。

本文在对番茄原料预处理工艺研究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利用番茄自有酶反应提取天然番茄红素的方法。

提取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弥补了现有提取方法的不足。

仪器和试剂仪器。

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试剂。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无水乙醇、苏丹Ⅰ标准品。

试验方法番茄红素标准曲线的绘制。

番茄红素标准品价格昂贵,见光易分解。

因苏丹I标准品与番茄红素有相似的特征吸收峰,故用苏丹I代替番茄红素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

根据GB/T14215-2008,以无水乙醇为空白,在485nm下测定吸光值并绘制标准曲线。

天然番茄红素的提取。

(1)番茄预处理方法。

建立单因素试验,利用不同浓度(0.1、0.2、0.5、0.8、1.0mol/L)的KOH溶液,在不同温度(50、55、60、65、70℃)下,皂化不同时间(10、20、30、40、50min)后,加入稀硫酸中和至pH4-5。

稀释所得滤液测定其吸光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番茄红素的提取率。

(2)天然番茄红素的制备。

样品经皂化处理后,建立单因素试验,在不同温度(40、45、50、55、60℃),不同时间(30、60、90、120、150min),微碱性(pH7.0、pH7.5、pH8.0、pH8.5)条件下,使成熟番茄果实中的果胶和纤维素在自身酶的作用下分解,天然番茄红素蛋白复合物从细胞中溶出,得到散性色素。

稀释所得滤液测定其吸光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番茄红素的提取率。

结果与分析番茄红素特征光谱的确定。

将提取液置于200nm-600nm波长下,通过紫外可见光扫描,得图1。

从图1可知,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为485nm,与番茄红素的特征吸收峰一致。

铸源 升生源 美通牌番茄红素多烯酸乙酯软胶囊

铸源 升生源 美通牌番茄红素多烯酸乙酯软胶囊

3、产品特点
1
2
3
产品针对国人体 质需求,特别设 计推出市场上独 一无二的番茄红 素多烯酸乙酯软 胶囊 ,获得 1+1>2的效果
产品品质采取 最先进的亚临 界萃取工艺, 无溶剂残留, 最大限度的保 持了番茄红素 的活性
产品在价格和 包装上,也充 分考虑到国人 体质需求,大 方\价格和品质 兼优
五、产品优势
二、功效与作用
抗辐射
抗氧化,延 缓衰老,增 强免疫力
番茄红 素 保护心 血管
预防和抑 制癌症
改善皮肤 过敏症, 美白祛斑
5
1、抗氧化,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
4 影响人身体免疫系统保护能力下降,导致人衰老的元 凶,就是自由基。而番茄红素可以最有效地清除人体内的 自由基,保持细胞正常代谢,预防衰老。番茄红素在体内 3 3 通过消化道粘膜吸收进入血液和淋巴,分布到睾丸、肾上 腺、前列腺、胰腺、乳房、卵巢、肝、肺、结肠、皮肤以 及各种粘膜组织,促进腺体分泌激素,从而使人体保持旺 盛的精力;清除这些器官和组织中的自由基,保护它们免 2 受伤害,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
5、番茄红素可改善皮肤 番茄红素改善皮肤过敏症,消除因皮肤过敏而引起的 皮肤干燥和瘙痒感,令人感觉轻松愉快。另外,番茄红素 对表皮细胞中由于自由基反应而形成的老年性色斑有明显 的褪色作用,可淬灭表皮细胞中的自由基,会使“脂褐质 色素”变为惰性化合物,不能生成过氧化脂质,降低“脂 褐质色素”在皮肤表面的沉积。
多烯酸乙酯——鱼油
1、DHA(二十二碳六烯酸)脑白金; 2、EPA(二十碳五烯酸)血管清道夫。
• 作用:
• DHA:健脑益智,是大脑细胞形成、发育及运作 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可以促进,协调神经传导 作用,以维持脑部细胞的正常运作。用脑过度的 学生,上班族适当补充DHA,可以增强记忆力, 集中注意力,提高理解力,而老年人补充DHA有 助于活跃思维,预防老年痴呆等症。 • EPA:畅通血管,有助于保持血管畅通,预防血 栓形成。阻止中风和心肌梗死的发生。清除血液 中堆积的脂肪,预防动脉硬化及阻止末梢血管阻 塞的发生。

番茄红素工艺介绍

番茄红素工艺介绍

陕西森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番茄红素生产项目介绍一、项目简介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是功能优越的胡萝卜素,作为一种天然色素存在于自然界中,呈红色,因最早于番茄中发现而得名。

在自然界中番茄红素主要存在于番茄、番石榴及西瓜等水果蔬菜中,尤其在番茄中,番茄红素占类胡萝卜素总量的80%左右。

长期以来番茄红素主要应用于食品添加剂行业。

近十年来的研究表明,番茄红素是所有类胡萝卜素中最强的单线态氧淬灭剂,它的抗氧化功能也优于其他类胡萝卜素,如α、β胡萝卜素。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其潜在的应用前景正在受到人们的关注。

由于它卓越的生理功能,从而成为当前医药保健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番茄红素是胡萝卜素的异构体,它具有抗氧化、防紫外线辐射等功能。

随着对其生理功能的研究发现,番茄红素不仅对前列腺癌、乳腺癌、胰腺癌等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而且对血管硬化和冠心病均有防治作用,因而番茄红素在食品、化妆品及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用途。

国外已将这一产品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功能性食品、医药原料。

二、番茄红素的防癌机理1、对单线态氧的淬灭作用在淬灭单线态氧的过程中,激发态的能量从单线态氧转移至番茄红素,产生基态的氧和激发的三联态番茄红素,能量则通过激发态的番茄红素与周围溶剂之间的转动和振动而散发,并产生基态的番茄红素和一定的热量。

番茄红素对单线态氧的淬灭过程,而其本身保持完整状态,并可不断参与下一个淬灭单线态氧的循环。

2、抗氧化作用活性氧在癌变过程的开始阶段、促进阶段、发展阶段都有加速作用。

已发现番茄红素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而且是一种抗氧化作用最强的类胡萝卜素。

3、对细胞间信息传递的诱导作用当细胞发生癌变时,细胞间的结合会变弱,而番茄红素能促进具有维持红胞间正常结合的蛋白质的合成,并抑制癌细胞转移增殖因子α—TGF的遗传表达。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发达国家,男女两性死亡总数中有半数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头号杀手。

番茄红素实验报告

番茄红素实验报告

番茄红素实验报告1. 引言番茄是一种常见的蔬菜水果,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中番茄红素是其主要色素成分之一。

番茄红素在许多植物和水果中都存在,具有抗氧化、抗癌等多种生理功能。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证明番茄中存在番茄红素,并通过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2. 实验原理番茄红素属于类胡萝卜素的一种,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若干个双键,使其具有一定的共振特性,呈现出红色的吸光峰。

利用此特性,可以通过分光光度法对番茄红素进行测定。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量溶液在特定波长下对光的吸收,来推测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3. 实验步骤1. 将新鲜番茄取皮并剁碎,将番茄碎液放入砂浴加热器中加热20分钟,使其完全破裂释放番茄红素。

2. 过滤番茄碎液,去除残渣。

取得的番茄汁即为待测番茄红素溶液。

3. 使用分光光度计,设置波长为480nm,将番茄红素溶液置于比色皿中,放入分光光度计测量室,记录吸光度值。

4. 设立不同浓度的番茄红素标准溶液,并使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其吸光度值,制作标准曲线。

5.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番茄红素溶液的浓度。

4. 实验数据标准溶液浓度(mg/L) 吸光度0.5 0.1201 0.2402 0.4904 1.0106 1.4708 2.10010 2.700待测番茄红素溶液的吸光度为0.930。

5. 结果与讨论通过测量待测番茄红素溶液的吸光度,并参考标准曲线,可以得出其浓度为3.244 mg/L。

因此,在所使用的实验条件下,我们成功地定量测定了番茄红素的浓度。

同时,通过对比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的吸光度,还可以推测番茄红素在不同浓度下的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然而,实验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

首先,番茄红素的提取效率可能会受番茄的成熟度、存储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其次,实验中的操作技巧和器材精确度也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次重复实验并取平均值,同时使用优质的实验器材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6.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分离出番茄红素并测定了其浓度为3.244 mg/L。

番茄酱提取番茄红素技术方案

番茄酱提取番茄红素技术方案
说明:可根据用户要求调整材质。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十四、平台及占地面积
占地面积:长 50 米,宽 18 米,高度 7 米。
平台:
包括提取机、挤压和蒸脱机平台; 蒸发浓缩器平台。
说明:平台尺寸及占地面积,需在合同签订后,根据用户
现场的情况及要求进行设计后确定,以设计图纸为准。
流程和操作:
番茄酱连续、自动、均匀地被定量输送器抽出。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一、番茄酱喂送料系统---定量输送器:
型式: 螺杆泵 。 用途和要求:
定量将番茄酱原料输送到分散机中。 输送量调节范围: 40~200 kg/h。
流程和操作:
人工设定提取量,自动控制。 将番茄酱筒中的番茄酱原料定量、均匀、连续地输送到分
回收再利用,蒸发浓缩后的番茄红素浓缩液人工间歇控制排出。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八、溶剂尾气回收系统
包括溶剂A、B尾气回收等装置。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八、溶剂A尾气回收系统---冷凝回收:
型式:两级冷凝回收装置。 用途和要求:
将番茄红素提取液蒸发浓缩系统未回收下来的溶剂A尾 气,以及整套生产线中的排空管中的溶剂A气体回收, 减少浪费,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和环境保护。
流程和操作:
自动控制。 渣料中残留的溶剂在蒸发回收器中经加热挥发进入冷凝器,
回收再利用; 蒸发回收后的渣料进入渣料输送机。
热源:1公斤蒸汽,110℃。 冷源:冷却塔循环水,按进水21℃,回水26℃计算。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五、番茄酱渣处理系统---渣料输送:
型式: 泵 。 用途和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添加剂番茄红素(合成)
1 生产工艺
由用于食品的其他类胡萝卜素生产中常用的合成中间体,经过维蒂希聚合反应制备而成的合成番茄红素。

商业上用于食品的配方型番茄红素制剂,是将其配制成悬浮于食用油中的乳液或水溶型的粉末。

2 性状
番茄红素晶体为红色,几乎不溶于水,溶于氯仿等有机溶剂,对热、光、空气和湿度均敏感,容易氧化。

3 技术要求
附录 A
检验方法
A.1 总番茄红素含量和全-反式-番茄红素的含量的测定
A.1.1 方法原理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下列条件下测定总番茄红素含量和全-反式-番茄红素的含量
A.1.2 试剂和材料(注意:所有溶剂均应为色谱级)
A.1.2.1 正己烷。

A.1.2.2 用0.025%特丁基对苯二酚(BHT)稳定的四氢呋喃。

A.1.2.3 n-乙基-二异丙胺。

A.1.2.4 番茄红素标准品纯度≥95%。

A.1.3 仪器和设备
A.1.3.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配备1cm吸收池。

A.1.3.2 高效液相色谱系统,配备合适的泵、进样器、色谱柱恒温箱和积分仪。

A.1.3.3 色谱柱:2根相连的不锈钢柱(250x4.0 mm)。

A.1.3.4 固定相:Nucleosil 300-5,5 m
A.1.3.5 HPLC条件
流速:0.8 mL/min
进样量:20 µL
柱温:20℃
检测波长:470 nm
流动相:0.15% n-乙基-二异丙胺的正己烷溶液(V/V)
A.1.3.6 HPLC测定用标准溶液:
精密称取番茄红素标准品5.5-6.5mg,置100mL量瓶中,加入特丁基对苯二酚(BHT)稳定的四氢呋喃5ml使溶解,用正己烷稀释至刻度。

作为HPLC测定用标准品溶液。

A.1.3.7 分光光度测定用标准溶液:
精密量取上述HPLC测定用标准溶液5.0mL,置100mL量瓶中,用正己烷稀释至刻度。

作为分光光度测定用标准溶液。

A.1.3.8 样品溶液
精密称取本品4.5-5.5mg,置100mL量瓶中,加入特丁基对苯二酚(BHT)稳定的四氢呋喃5mL 使溶解,用正己烷稀释至刻度。

A.1.4 分析步骤与结果计算 A.1.4.1 分光光度法测定番茄红素: A.1.4.1.1 分析步骤
用1cm 吸收池,以正己烷为空白,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大约470nm )测定上述分光光度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吸收值。

A.1.4.1.2 结果计算:
…………………………………………(A.1)
式中:
Cst —分光光度测定用标准溶液中番茄红素的浓度(mg/L ); A —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收度;
3450—全-反式-番茄红素在正己烷中的吸收系数A %1cm
1; 10000—稀释系数。

A.1.4.2 HPLC 分析测定: A.1.4.2.1 分析步骤
重复进样20 LHPLC 测定用标准溶液,记录测定出的番茄红素异构体的总峰面积(除去溶剂峰),从重复进样中计算峰面积平均值,并按下式计算番茄红素响应因子(RF):
……………………………………………………(A.2)
式中:
RF —番茄红素的响应因子(AU x L/mg ); Ast —番茄红素总峰面积的平均值(AU );
Cst —分光光度测定用标准溶液中番茄红素的浓度(mg/L );
20—由分光光度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备HPLC 测定用标准溶液的稀释系数;
取样品溶液进样,并记录所有番茄红素异构体的峰面积。

A.1.4.2.2 结果计算 保留时间:
*相对于全-反式-番茄红素
按下式计算总番茄红素的含量:
总番茄红素(%)= (Atrans+A5cis+A9cis+A13cis+Axcis) ×0.1 ×100………… (A.3)
RF ×Ws
式中:
Atrans—全-反式-番茄红素峰面积(AU);
A5cis,A9cis,和A13cis—5顺式-,9顺式-和13顺式-番茄红素的峰面积(AU);
Axcis—如检测到其它顺式异构体的峰面积(AU);
0.1—样品溶解的体积(L);
RF—番茄红素的响应因子(AUxl/mg);
Ws—样品取样量(mg)。

按下式计算全-反式-番茄红素的含量:
全-反式-番茄红素(%)=Atrans × 0.1 ×100
RF×Ws
A.2 阿朴-12’-番茄红素醛的测定
A.2.1 方法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
A.2.2 试剂(注意:所有溶剂均应为色谱级)
A.2.2.1 正己烷。

A.2.2.2 三乙胺(TEA)。

A.2.2.3 四氢呋喃(THF)。

A.2.2.4 用特丁基对苯二酚(BHT)稳定的甲苯(0.5g特丁基对苯二酚(BHT)溶于1000mL甲苯中)。

A.2.2.5 阿朴-12’-番茄红素醛(也叫番茄红素C25-醛)标准品。

A.2.3 仪器和设备
A.2.3.1 高效液相色谱系统,配备合适的泵、进样器和积分仪
A.2.3.2 色谱柱:不锈钢柱(200x4.0mm)
A.2.3.3 固定相:硅胶Nucleosil Si 100 3μm
A.2.3.4 检测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或可见分光光度计
A.2.3.5 HPLC条件:
流速: 2.0 mL/min
进样量: 5.0 μL
检测波长:435nm
流动相:A-正己烷
B-正己烷:三乙胺(99.9:0.1)(V/V)
C-正己烷:四氢呋喃(80:20)(V/V)
梯度:
A.2.3.6 标准品溶液
精密称取阿朴-12’-番茄红素醛对照品14.5-15.5mg,置50mL量瓶中,用特丁基对苯二酚(BHT)稳定的甲苯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精密量取2mL,置100mL量瓶中,用特丁基对苯二酚(BHT)稳定的甲苯稀释至刻度。

A.2.3.7 样品溶液
精密称取本品29.0-31.0mg,置10mL量瓶中,用特丁基对苯二酚(BHT)稳定的甲苯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将该溶液超声处理10min。

A.2.4 结果
阿朴-12’-番茄红素醛的保留时间约为14min,其相对于全-反式-番茄红素的相对保留时间为
1.6。

A.2.5 计算:
阿朴-12’-番茄红素醛(%)=As×Wst×10 ×100………………………(A.4)
Ast×Ws×2500
式中:
As—样品峰面积;
Ast—标准品峰面积;
Wst—标准品取样量(mg);
Ws—样品取样量(mg);
10—样品溶解的体积(ml);
2500—对照品溶解体积(50mL)乘以稀释倍数(50)。

A.3 三苯基氧膦(TPPO)的测定
A.3.1 方法原理
在下列条件下用HPLC方法检测。

A.3.2 试剂
A.3.2.1正己烷。

A.3.2.2异丙醇。

A.3.2.3 四氢呋喃(THF)。

A.3.2.4三苯基氧膦(TPPO)(纯度≥99%)
注意:所有试剂均应是色谱级。

A.3.3 仪器和设备
A.3.3.1 高效液相色谱系统,配备合适的泵、进样器和积分仪。

A.3.3.2色谱柱:不锈钢柱(150×4.6mm)。

A.3.3.3固定相:硅胶基柱Supelcosil Lc-Si, 5μm 或类似的柱。

A.3.3.4检测器:紫外检测器。

A.3.3.5 HPLC条件:
柱温:20℃。

流动相:异丙醇:正己烷(1:24 V/V)。

流速:1.5mL/min。

进样量:50μL。

检测波长:210nm。

TPPO的保留时间大约为8.1min。

A.3.4 分析步骤
标准溶液:精密称取10mg的TPPO标准品,用THF(四氢呋喃)溶解,定量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四氢呋喃稀释至刻度。

样品溶液:精密称取1000mg的样品,用四氢呋喃溶解,定量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四氢呋喃稀释至刻度。

A.3.5 结果计算
…………………….(A.5)
式中:
As—样品峰面积;
Ast—标准峰面积;
Pst—TPPO标准品的纯度的比例(例如:如果标准物质的纯度为99%,该数值应为0.99);Wst—标准品的重量(mg);
Ws—样品重量(mg)。

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