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果原料验收规范标准

合集下载

干果果仁类检验标准

干果果仁类检验标准

葡萄干引用标准:GB16325-1996 1感官要求:234需检项目:感观要求、理化指标(水分、总酸)5入库检验项目及推荐检验方法:5.1入库检验项目:色泽、外观、气味、滋味、组织状态5.2检验方法:目测外观和色泽,颗粒不应有破损,无虫蛀,无霉变,手感较柔软,品尝滋味,具固有醇甜味,并略带酸味,鼻闻其味,不应有异味。

小枣引用标准:1感官要求:果形饱满,具本品种应有的特征,个头均匀;肉质肥厚,身干;手握时不粘个;无霉烂,无浆头,无不熟果,无病虫。

炒馅枣要求不空,不烂,核小,应做到基本无杂质。

3需检项目:感观要求、理化指标(杂质、虫果、破头)4入库检验项目及推荐检验方法:4.1入库检验项目:色泽、组织状态、手感、杂质4.2检验方法:(1)感官检验:目测外观,果形、个头大小等;用手握时不粘个,身干,不应有霉烂,浆头,不熟果等。

(2)杂质检验:人工挑选杂质如树叶,砖瓦片等,计算杂质率是否符合要求;同样计算虫果、破头率。

花生仁引用标准:GB1533-861注:(1)纯质率:指花生净仁重量(其中不完美粒折半计算)占试样重量的百分率。

(2)不完美粒:指以下有食用价值的颗粒:未熟粒、破碎粒、虫蚀粒、生芽粒、损伤粒及超过规定限度的整半粒。

(3)杂质包括筛下物(通过直径3.0mm圆孔筛的物质)、无机杂质(泥土、沙石、砖瓦块及其他无机物质)、有机杂质(无食用价值的花生仁、异种油料及其他有机物质)。

3需检项目:感观要求、理化指标(杂质、水分)4入库检验项目及推荐检验方法:4.1入库检验项目:色泽、气味、滋味、杂质4.2检验方法:4.2.1色泽、气味、滋味检验:在自然光下,目测产品应具有的色泽,鼻闻其味,有无哈喇等异味;品尝滋味。

4.2.2杂质检验:选用直径3.0mm圆孔筛进行筛选,判断筛下物、无机杂质、有机杂质是否符合要求。

白芝麻仁及水洗芝麻引用标准:1感官要求:色泽鲜亮而纯净;籽粒大而饱满,皮薄,嘴尖而小,籽粒呈白色;具有芝麻固有的纯正香气和固有滋味。

坚果原料验收标准

坚果原料验收标准

坚果原料验收标准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核准:日期:修订记录1、目的规范坚果原料技术标准,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及企业技术要求。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坚果原料验收。

3、术语及定义3.1 山核桃霉变籽:已霉烂变质的山核桃。

完善果仁:可食山核桃仁型三分之二以上完整的山核桃单瓣果仁。

完善果仁率:山核桃完善果仁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

3.2 腰果仁完整腰果仁:腰果仁仁型五分之四以上完整腰果仁。

3.3 夏威夷果仁整仁:果实脱壳后果仁完整不分开,果仁总受损或缺失部分小于整个果仁的五分之一。

半仁:果实脱壳后所得整仁的一半,其总受损或缺失部分小于整个半仁的五分之一。

碎仁:果实脱壳后所得碎片果仁,它是整仁或半仁的受损部分。

缺陷果仁:在果仁中出现以下特征的为缺陷果仁:-----表面褶皱-----被虫蛀蚀-----表面有病斑-----发生霉变-----果仁内油脂氧化酸败,挥发出异味,并出现果仁表面油化3.4 巴旦木仁整仁率:完整巴旦木仁粒数占抽检总巴旦木仁粒数的百分比,以“%”计。

异种率:形状和外观不同的其他品种或实生种,以“%”计。

杂质含量:果壳、外果皮或其他非巴旦木仁的外来异物所占的百分比,以“%”计缺陷率:本质上损害核仁外观、食用或装运的任何质量缺陷,包括发霉、腐烂、胶粒、变质、出油、虫蚀、干枯、褐斑、褪色,以“%”计。

胶粒:巴旦木仁在发育过程溢出淡黄色半透明的胶液,干燥后变成半透明的胶块,表面光滑发亮。

出油:因发育或贮藏不良(主要是高温高湿)导致巴旦木仁内的脂肪外渗,使种皮表面呈油渍状。

3.5核桃仁半仁:核桃仁的整半颗粒(一半子叶);如仁粒缺损,缺损部分不足整颗半颗粒1/4的仍为半仁。

大三角仁:半仁短缺部分约达整半颗粒的1/4以上,而未超过3/8的仁数。

四分仁:纵分的半仁,如仁粒缺损,余下部分小于纵分半仁的3/4仍为四分仁。

碎仁:小于或不符合四分仁,而又不能通过孔径10mm的圆孔筛的核桃仁。

米仁:通过孔径10mm圆孔筛,留在2mm圆孔筛上的核桃仁。

01出厂检验报告坚果

01出厂检验报告坚果

01出厂检验报告坚果
产品出厂检验报告检验依据
GB5009.3、GB 5009.37、GB 4789.3、 JJF 1070 检验项目标准规定检验结果单项判定色泽均匀,不同品种应具有色泽相应的色泽,不得有明显焦
色和杂色
颗粒形态颗粒形态饱满,不得有明显
感官
异常颗粒
香味、滋味与气味纯正,无口味
异味,烘炒类、油炸类带壳产品具有松脆口感
杂质无肉眼可见不可外来杂质
水分( g/100g )/ ≤
15 过氧化值 / (g/100g )≤
0.5 酸价(以脂肪计,
KOH ) / 3 (g/100g )≤
大肠菌群 / (CFU/g )
n=5 c=2 m=10 M=10 净含量, (g) 检验结论
该产品按 GB/T22165标准检验,出厂检验项目。

(检验专用章)检验日期:
年月日批准人:审核员:化验员: 2
编号: ( 坚果 ) 产品名称抽样数量生产日期型号/ 规格
抽样地点样品基数产品等级
检验地点抽样日期。

坚果果干混合制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坚果果干混合制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坚果果干混合制品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榛子仁(10%以上)、扁桃仁(10%以上)、腰果(10%以上)、开心果(10%以上)、核桃仁(10%以上)、南瓜子(10%以上)、蔓越莓干(8%以上)、黑提干(8%以上)、蓝莓干(8%以上)为原料,以草莓干、山楂干、枣干、橘皮为辅料。

原辅料经挑选、按比例混合、杀菌、装袋、包装加工而成的坚果果干混合制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 技术要求 3.1 原辅料要求原辅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标准和有关规定。

3.2 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

3.3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3.4 理化指标坚果籽类部分应符合GB 19300的规定。

3.5 污染物限量坚果籽类部分应符合GB 2762中坚果与籽类的规定;果干部分应符合GB 2762中水果制品的规定。

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污染物限量3.6 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B 2761的规定。

3.7 农药残留限量项 目 要 求检验方法色泽 具有该产品应有的色泽滋味、气味 具有该产品应有的滋味、气味,无异味状态具有该产品应有的状态,无霉变,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 取适量试样置于洁净的白色盘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状态,检查有无异物,闻其气味,用温开水漱口,品尝滋味。

指 标项 目坚果籽类部分水果干部分检验方法 铅(以Pb 计)/(mg/kg ) ≤0.180.8GB 5009.12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GB 2763和国家有关规定和公告的要求。

3.8 微生物限量3.8.1 致病菌限量应符合GB 29921的规定。

3.8.2 微生物限量还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微生物限量采样方案a及限量(若非指定,均为CFU/g表示)项目检验方法n c m M大肠菌群 5 2 10 102GB 4789.3平板计数法霉菌≤25 GB 4789.15a样品的采集及处理按GB 4789.1执行。

干果果仁类检验标准

干果果仁类检验标准

葡萄干引用标准:GB16325-1996234需检项目:感观要求、理化指标(水分、总酸)5入库检验项目及推荐检验方法:5.1入库检验项目:色泽、外观、气味、滋味、组织状态5.2检验方法:目测外观和色泽,颗粒不应有破损,无虫蛀,无霉变,手感较柔软,品尝滋味,具固有醇甜味,并略带酸味,鼻闻其味,不应有异味。

小枣引用标准:1感官要求:果形饱满,具本品种应有的特征,个头均匀;肉质肥厚,身干;手握时不粘个;无霉烂,无浆头,无不熟果,无病虫。

炒馅枣要求不空,不烂,核小,应做到基本无杂质。

3需检项目:感观要求、理化指标(杂质、虫果、破头)4入库检验项目及推荐检验方法:4.1入库检验项目:色泽、组织状态、手感、杂质4.2检验方法:(1)感官检验:目测外观,果形、个头大小等;用手握时不粘个,身干,不应有霉烂,浆头,不熟果等。

(2)杂质检验:人工挑选杂质如树叶,砖瓦片等,计算杂质率是否符合要求;同样计算虫果、破头率。

花生仁引用标准:GB1533-861注:(1)纯质率:指花生净仁重量(其中不完美粒折半计算)占试样重量的百分率。

(2)不完美粒:指以下有食用价值的颗粒:未熟粒、破碎粒、虫蚀粒、生芽粒、损伤粒及超过规定限度的整半粒。

(3)杂质包括筛下物(通过直径3.0mm圆孔筛的物质)、无机杂质(泥土、沙石、砖瓦块及其他无机物质)、有机杂质(无食用价值的花生仁、异种油料及其他有机物质)。

3需检项目:感观要求、理化指标(杂质、水分)4入库检验项目及推荐检验方法:4.1入库检验项目:色泽、气味、滋味、杂质4.2检验方法:4.2.1色泽、气味、滋味检验:在自然光下,目测产品应具有的色泽,鼻闻其味,有无哈喇等异味;品尝滋味。

4.2.2杂质检验:选用直径3.0mm圆孔筛进行筛选,判断筛下物、无机杂质、有机杂质是否符合要求。

白芝麻仁及水洗芝麻引用标准:1感官要求:色泽鲜亮而纯净;籽粒大而饱满,皮薄,嘴尖而小,籽粒呈白色;具有芝麻固有的纯正香气和固有滋味。

坚果原料验收实用标准

坚果原料验收实用标准

坚果原料验收标准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核准:日期:修订记录1、目的规范坚果原料技术标准,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及企业技术要求。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坚果原料验收。

3、术语及定义3.1 山核桃霉变籽:已霉烂变质的山核桃。

完善果仁:可食山核桃仁型三分之二以上完整的山核桃单瓣果仁。

完善果仁率:山核桃完善果仁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

3.2 腰果仁完整腰果仁:腰果仁仁型五分之四以上完整腰果仁。

3.3 夏威夷果仁整仁:果实脱壳后果仁完整不分开,果仁总受损或缺失部分小于整个果仁的五分之一。

半仁:果实脱壳后所得整仁的一半,其总受损或缺失部分小于整个半仁的五分之一。

碎仁:果实脱壳后所得碎片果仁,它是整仁或半仁的受损部分。

缺陷果仁:在果仁中出现以下特征的为缺陷果仁:-----表面褶皱-----被虫蛀蚀-----表面有病斑-----发生霉变-----果仁内油脂氧化酸败,挥发出异味,并出现果仁表面油化3.4 巴旦木仁整仁率:完整巴旦木仁粒数占抽检总巴旦木仁粒数的百分比,以“%”计。

异种率:形状和外观不同的其他品种或实生种,以“%”计。

杂质含量:果壳、外果皮或其他非巴旦木仁的外来异物所占的百分比,以“%”计缺陷率:本质上损害核仁外观、食用或装运的任何质量缺陷,包括发霉、腐烂、胶粒、变质、出油、虫蚀、干枯、褐斑、褪色,以“%”计。

胶粒:巴旦木仁在发育过程溢出淡黄色半透明的胶液,干燥后变成半透明的胶块,表面光滑发亮。

出油:因发育或贮藏不良(主要是高温高湿)导致巴旦木仁内的脂肪外渗,使种皮表面呈油渍状。

3.5核桃仁半仁:核桃仁的整半颗粒(一半子叶);如仁粒缺损,缺损部分不足整颗半颗粒1/4的仍为半仁。

大三角仁:半仁短缺部分约达整半颗粒的1/4以上,而未超过3/8的仁数。

四分仁:纵分的半仁,如仁粒缺损,余下部分小于纵分半仁的3/4仍为四分仁。

碎仁:小于或不符合四分仁,而又不能通过孔径10mm的圆孔筛的核桃仁。

米仁:通过孔径10mm圆孔筛,留在2mm圆孔筛上的核桃仁。

榛子验收标准

榛子验收标准

榛子验收标准一、范围本标准用于榛子原料生产使用前的验收和检验标准,规定了产品的技术要求、质量等级和检验规则。

二、引用规范文件GB 18406.2-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GB16326-2005坚果食品卫生标准GB19300-2003烘炒食品卫生标准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1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GB/T 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22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三、术语与定义3.1不饱满籽(果仁皱瘪或大小不及果壳容量的3/4的颗粒)抽样样品中不饱满样品质量占抽样样品质量的百分率。

计算公式为:不饱满率率=抽样样品中不饱满样品质量(g)/抽样样品质量(g)×100%3.2霉变籽(果仁呈现黑褐色或果壳呈现霉斑的颗粒)抽样样品中霉变样品质量占抽样样品质量的百分率。

计算公式为:霉变率=抽样样品中霉变样品质量(g)/抽样样品质量(g)×100%3.3杂质(树枝、石头等非果物质和可通过直径3mm的碎壳)抽样样品中杂质质量占抽样样品质量的百分率。

计算公式为:杂质率=抽样样品中杂质样品质量(g)/抽样样品质量(g)×100%3.4 外壳缺陷(裂果、外附附着物、外观有色差或外观有污点的颗粒)抽样样品中外壳缺陷样品(含色差)质量占抽样样品质量的百分率。

计算公式为:外壳缺陷率=抽样样品中外壳缺陷样品(含色差)质量(g)/抽样样品质量(g)×100% 3.5 虫蛀(果壳或果仁上有虫眼且伤及籽仁的颗粒)抽样样品中虫蛀样品质量占抽样样品质量的百分率。

计算公式为:虫蛀率=抽样样品中虫蛀样品质量(g)/抽样样品质量(g)×100%3.6颗粒均匀度(颗粒大小匀称)抽样样品中颗粒均匀样品质量占抽样样品质量的百分率。

坚果炒货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坚果炒货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坚果炒货食品良好生产规范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果蔬籽、果仁、坚果等为主要原料,等为主要原料加工各类坚果炒货食品的生产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T 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GB/T 27404 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GB/T 27405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微生物检测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Z 25008 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SB/T 10670 坚果炒货食品术语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98号《食品召回管理规定》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中术语和定义同GB/T 22000和SB/T 10670坚果炒货食品术语中相关术语。

3.1振筛清理原料在加工前需用振筛清选设备进行清理。

杂质和异物都应在本工序去除。

3.2清洗浸泡根据工艺需要原料在清洗后用清水或料液进行浸泡或热烫。

3.3熟制加工根据产品特点选择炒制、烘烤、水煮或油炸等不同的熟制加工工艺。

3.4冷却(或拌料、或裹粉)根据不同产品要求,亦可在熟制后拌入调味或其它需要的料液和料粉,混合均匀(或再进行短时加热并冷却,或成型工序),以得到多样化的产品。

4 管理机构和人员4.1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建立食品安全小组,食品安全小组组长应是企业法人或企业法人授权的责任人,安全小组负责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督查执行情况并做好有关记录。

4.1.1食品安全小组应由多专业的人员组成,包括从事卫生质量控制、生产加工、工艺制定、检验、设备维护、原辅料采购、仓储管理等工作的人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果原料验收标准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核准:日期:
修订记录
1、目的
规范坚果原料技术标准,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及企业技术要求。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坚果原料验收。

3、术语及定义
3.1 山核桃
霉变籽:已霉烂变质的山核桃。

完善果仁:可食山核桃仁型三分之二以上完整的山核桃单瓣果仁。

完善果仁率:山核桃完善果仁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

3.2 腰果仁
完整腰果仁:腰果仁仁型五分之四以上完整腰果仁。

3.3 夏威夷果仁
整仁:果实脱壳后果仁完整不分开,果仁总受损或缺失部分小于整个果仁的五分之一。

半仁:果实脱壳后所得整仁的一半,其总受损或缺失部分小于整个半仁的五分之一。

碎仁:果实脱壳后所得碎片果仁,它是整仁或半仁的受损部分。

缺陷果仁:在果仁中出现以下特征的为缺陷果仁:
-----表面褶皱
-----被虫蛀蚀
-----表面有病斑
-----发生霉变
-----果仁内油脂氧化酸败,挥发出异味,并出现果仁表面油化
3.4 巴旦木仁
整仁率:完整巴旦木仁粒数占抽检总巴旦木仁粒数的百分比,以“%”计。

异种率:形状和外观不同的其他品种或实生种,以“%”计。

杂质含量:果壳、外果皮或其他非巴旦木仁的外来异物所占的百分比,以“%”计
缺陷率:本质上损害核仁外观、食用或装运的任何质量缺陷,包括发霉、腐烂、胶粒、变质、出油、虫蚀、干枯、褐斑、褪色,以“%”计。

胶粒:巴旦木仁在发育过程溢出淡黄色半透明的胶液,干燥后变成半透明的胶块,表面光滑发亮。

出油:因发育或贮藏不良(主要是高温高湿)导致巴旦木仁内的脂肪外渗,使种皮表面呈油渍状。

3.5核桃仁
半仁:核桃仁的整半颗粒(一半子叶);如仁粒缺损,缺损部分不足整颗半颗粒1/4的仍为半仁。

大三角仁:半仁短缺部分约达整半颗粒的1/4以上,而未超过3/8的仁数。

四分仁:纵分的半仁,如仁粒缺损,余下部分小于纵分半仁的3/4仍为四分仁。

碎仁:小于或不符合四分仁,而又不能通过孔径10mm的圆孔筛的核桃仁。

米仁:通过孔径10mm圆孔筛,留在2mm圆孔筛上的核桃仁。

不完善仁:包括不熟仁、虫蛀仁、损伤仁和污染仁。

异色仁:各色核桃仁允许混入的其他色泽的仁粒。

杂质:混入和附着于样品的非本物质。

3.6粒径
粒径:单个果仁的最大外径。

4、职责
品管部负责本标准的编制、组织评审、更新和下发。

5、技术标准(*标示“内部检验”;△“标示外检”)
5.2规格及质量等级要求
单位换算:1盎司=28.3495g
5.3 理化卫生指标
5.3.1 坚果及籽类:
包含碧根果仁、腰果仁、夏威夷果仁、巴旦木仁、核桃仁、开心果、花生仁、西瓜子仁、松子仁、
5.3.2 干果
5.5 食品安全指标
6、取样及留样
6.1 每批次取样件数:
N
0.2
P⨯
=,N为每批次总件数;
6.2 每件取样100-300g;
6.3 每次到货取样量不得少于2件,取样总量不得低于500g。

6.4 留样:
留样数量:每批次到货留样50--200g,
留样时间:为该品相产品保质期顺延三个月
储存环境:常温、阴凉、干燥
7、包装
包装袋应无毒、无污染、无异味,外箱用纸箱包装,并符合国家食品安全卫生标准。

8、标识
包装袋及外包装纸箱要标签标注,均应标明品名、品种、等级、净重、产地、生产单位名称和通讯地址、批次、采购年份、封装人员代号等。

9、贮藏
仓库应干燥、避光、通风,严禁与农药、化肥等任何有异味、有污染风险的产品混放且离地10㎝、离墙20㎝以上。

有条件的可放置0℃-15℃冷库。

入库后应采用防潮、防霉、防污染、防蛀虫、防渗油、防鼠、防火等措施。

10、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无毒、无异味,运输途中应防雨淋、潮湿、暴晒、污染、重压以及剧烈碰撞。

11、报告要求
1、每批货物供应商应随货附自检报告;
2、检验项目依据原辅料验收标准规定的检验频次执行;
3、所有检验记录应保存两年以上。

12、参考标准
GB 27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
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 22165 坚果炒货食品通则
GB 1930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坚果与籽类食品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SB/T 10554 熟制南瓜籽和仁
GB 16325 干果食品卫生标准
GB/T 1532 花生
QBT 1733.6 烤花生仁和烤花生碎
GB/T 18010 腰果仁规格
GB/T 30761 扁桃仁
LY/T 1768 山核桃产品质量要求
LY/T 1922 核桃仁
LY/T 1963 澳洲坚果果仁
GB 5009.2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的过氧化值测定
GB 5009.22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的酸价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